CN105431995A - 充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1995A
CN105431995A CN201480035103.XA CN201480035103A CN105431995A CN 105431995 A CN105431995 A CN 105431995A CN 201480035103 A CN201480035103 A CN 201480035103A CN 105431995 A CN105431995 A CN 10543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entioned
solar cell
power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51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1995B (zh
Inventor
前野清元
日比野卓也
越智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Ten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Ten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Ten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T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3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1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83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 H02M1/009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having two or more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outpu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微型计算机在不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以由计时器设定值Tset设定的间隔起动,判断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电压V是否是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S13~S17)。在发电电压V小于发电判定阈值Vref的情况下,保持禁止蓄电装置的充电的状态,以增加加法设定值α的方式对计时器设定值Tset进行修正,并转移至休眠状态(S18~S19)。微型计算机在发电电压V是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并且发电电力(P)为发电判定阈值(Pref1)以上的情况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S23、S24)。由此,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能够被适当地充电到蓄电装置。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例如日本特开2012-196022号公报所提出那样,具备:具有太阳能面板的太阳能电池、蓄电装置、以及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在这样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构成为在太阳能电池正发电时、即在日照时,充电控制装置工作来将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一般来说,充电控制装置具备用于向蓄电装置充电的充电器、检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发电电压)的电压传感器、以及控制充电器的工作的微型计算机。而且,在由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发电电压超过设定电压时,微型计算机起动太阳能发电系统,使充电器工作来开始对蓄电装置的充电。
图5表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特性的一个例子。根据该特性可知,即使在日照强度(W/m2)不同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不从太阳能电池流出电流的状态下的输出电压)也几乎为相同的值。因此,在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设定了系统起动时机的情况下,尽管实际上是日照强度低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发电电力的状况,太阳能发电系统也被起动。另外,在这样的状况下,由于在太阳能发电系统起动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在短时间内降低,所以结果导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和停止次数增加。因此,在太阳能发电系统自身所消耗的电力消耗、耐久性方面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充电控制装置中,能够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恰当地充电到蓄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由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50)的充电控制装置中,具备:发电指标取得单元(S14、S16、S22),在未进行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时,在以规定间隔(Tset)设定的取得时刻取得表示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输出的大小的发电指标;充电起动控制单元(S17、S23、S24),在由上述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的发电指标满足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开始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在上述发电指标不满足上述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禁止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直至下次的取得时刻为止;以及间隔可变单元(S18),随着上述充电动作被上述充电起动控制单元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增长上述规定间隔。
在本发明中,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在未进行对蓄电装置的充电时,在以规定间隔设定的取得时刻取得表示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输出的大小的发电指标。作为该发电指标,例如能够采用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流不流向负载的输出电压)、从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力、从太阳能电池流出的电流等。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在由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的发电指标满足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开始对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在发电指标不满足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禁止对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直至下次的取得时刻为止。因此,能够通过规定间隔来限制充电动作的起动频率。另外,在下次的取得时刻取得的发电指标不满足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反复禁止对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直至下次的取得时刻为止。
若将取得发电指标的间隔设定得短,则在充电控制装置的耐久性、电力消耗方面不优选。相反,若将取得发电指标的间隔设定得长,则存在无法与日照的变化对应而错过发电电力的充电机会的可能性。例如,在如夜间等那样无法充分获得发电所需要的照射的状况继续的情况下,即使增长取得发电指标的间隔也难以错过充电机会。鉴于此,本发明具备间隔可变单元。间隔可变单元随着充电动作被充电起动控制单元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而增长规定间隔。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充电机会,并且,能够实现充电控制装置的耐久性的提高和消耗电力的降低。因此,能够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恰当地充电到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发电指标,上述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和与从上述太阳能电池流出电流时的输出电力相关的电力相关值(P),上述充电开始条件包括上述开路电压为设定电压以上(S17)且上述电力相关值为设定电力相关值以上(S23)这两个条件,上述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在上述两个条件中先判断与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相关的充电开始条件是否成立。
能够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作为发电指标。在使用了开路电压的情况下,即使不从太阳能电池向负载流动电流,也能够判断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程度,但仅通过开路电压难以良好地判断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鉴于此,在本发明中,作为发电指标,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与电流从太阳能电池流出时的输出电力相关的电力相关值。作为电力相关值,例如能够采用从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力、或者从太阳能电池流出的电流。充电开始条件包括开路电压为设定电压以上并且电力相关值为设定电力相关值以上这两个条件。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即使在从太阳光接受到的照射水平低且发电能力没有充分增加的阶段中,开路电压也首先增加。因此,如果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设定电压,则仅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就能够判断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较少。鉴于此,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在两个条件中判断现与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相关的充电开始条件是否成立。由此,如果是仅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能判定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少的状态,则不需要取得电力相关值。因此,该情况下,不需要用于取得电力相关值的处理,能够减少其处理频率。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更加恰当地充电到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在于,随着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上述设定电压而上述充电动作被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上述间隔可变单元增长上述规定间隔(S17、S18)。
在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设定电压的状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不立即增加的事例较多。鉴于此,在本发明中,随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设定电压而充电动作被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增长规定间隔。由此,能够设定更恰当的规定间隔,能够在不错过充电机会的同时降低充电控制装置的工作频率。
其中,在上述说明中,为了帮助理解发明,对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发明的构成,用括号附加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但发明的各构成要件并不局限于被上述符号规定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1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2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特性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充电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1表示具备了实施方式涉及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概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被应用于车辆,但其应用范围并不一定局限于车辆。太阳能发电系统具备太阳能电池10、充电控制单元20、以及蓄电装置50。太阳能电池10例如是具备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顶的太阳能面板,且将由太阳能面板接受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电力设备。充电控制单元20是用于将由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50的控制装置,相当于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以下,将充电控制单元20称为充电ECU20。蓄电装置50具备高压电池51、辅机电池52、以及追加电池53。
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车辆适合于具备产生行驶驱动力的行驶驱动用马达100的汽车,例如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车辆(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V)。设置于蓄电装置50的高压电池51被设置为主要用于驱动行驶驱动用马达100的高压电源。高压电池51例如是输出300V左右的电压的二次电池。高压电池51不仅被在车辆的制动器制动时因车轮旋转而产生的动能使行驶驱动用马达100发出的电力(再生电力)、经由充电线缆从外部电源装置(充电站、家庭的电源插座等)供给的电力充电,也被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充电。从高压电池51向行驶驱动用马达100的电力供给、以及从行驶驱动用马达100向高压电池51的电力再生被动力控制单元(PCU)101控制。
另外,辅机电池52是被设置为向除了行驶驱动用马达100以外的车载电负载即低压负载110供给电力的低压电源的12V级的二次电池。追加电池53是用于暂时存储由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的二次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额定电压比辅机电池52稍高的电池。
在将高压电池51的额定电压设为V1,将辅机电池52的额定电压设为V2,将追加电池53的额定电压设为V3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具有V1>V3>V2的关系。额定电压V2与额定电压V3的关系不一定必须为V3>V2。
对各电池51、52、53分别设置有检测蓄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的SOC传感器54、55、56。SOC传感器54、55、56输出表示实际的充电状态相对于电池的满充电的指标的信息即SOC。
充电ECU20经由发电输出线缆11与太阳能电池10连接,接受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发电电力。另外,充电ECU20通过高压充电线缆61、辅机充电线缆62、附加充电线缆63与高压电池51、辅机电池52、追加电池53连接。由此,形成了各电池51、52、53与充电ECU20之间的充电路径。其中,充电ECU20以从辅机电池52以及太阳能电池10供给充电ECU20的工作所需要的电力的方式构成有电源部。
对充电ECU20设置有与发电输出线缆11连接且成为发电电力的通电路径的受电线21。在受电线21中,在其中途设置有传感器部22。传感器部22具备检测在受电线21中流通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和检测受电线21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对于受电线21在传感器部22的二次侧(将接受发电电力的一侧称为一次侧,将发电电力供给至蓄电装置50的一侧称为二次侧)设置有主DC/DC转换器30。主DC/DC转换器30是将从太阳能电池10输入的发电电力升压或者降压并输出的升降压电路。将主DC/DC转换器30输出电力的二次侧线称为主线23。
主线23分支成作为向高压电池51进行电力供给的通电路径的第一线24、作为向辅机电池52进行电力供给的通电路径的第二线25、以及作为向追加电池53进行电力供给的通电路径的第三线26。在第一线24设置有第一DC/DC转换器31。第一DC/DC转换器31是被输入从主DC/DC转换器30输出的电力,以输出电压成为适合于高压电池51的充电的高压电池充电设定电压的方式升压,并将升压后的电力经由高压充电线缆61供给至高压电池51的升压电路。在第二线25设置有第二DC/DC转换器32。第二DC/DC转换器32是被输入从主DC/DC转换器30输出的电力,以其输出电压成为适合于辅机电池52的充电的辅机电池充电设定电压的方式升压或者降压,并将进行了电压调整后的电力经由辅机充电线缆62供给至辅机电池52的升降压电路。第三线26经由附加充电线缆63与追加电池53连接。其中,上述的受电线21、主线23、第一线24、第二线25、第三线26分别由电力线和接地线这两根线构成。各线缆11、61、62、63也相同。
这样,充电ECU20利用主DC/DC转换器30、第一DC/DC转换器31、第二DC/DC转换器32构成充电器。由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在通常的处理中被暂时储存于追加电池53。因此,主DC/DC转换器30的输出电压被调整成为追加电池53的充电设定电压。在该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由于主DC/DC转换器30和第二DC/DC转换器32分别具有升压功能和降压功能,所以也能够应对太阳能电池10的额定电压、辅机电池52的额定电压、追加电池53的额定电压的大小关系不同的情况。另外,能够恰当地切换充电目的地的电池。
在充电ECU20中设置有微型计算机40。微型计算机40控制各DC/DC转换器30、31、32的工作。微型计算机40在各DC/DC转换器30、31、32的工作控制时,读取传感器部22的传感器信号,判断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状态是否成为能够对蓄电装置50恰当地充电的状态。因为在日照强度低的情况下发电电力降低,所以太阳能电池10应该仅在发电电力比充电ECU20自身的消耗电力高的情况下使充电ECU20起动。在现有装置中,采用了在发电电压超过设定电压时使充电ECU20起动的构成,但该情况下,根据图5所示的太阳能电池10的输出电压特性的关系可知,即使在日照强度低而无法得到足够的发电电力的状态下太阳能发电系统也被起动。另外,充电ECU2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对被从高压电池51供给电力的行驶驱动用马达10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其他ECU连接,通过自身的起动使其他ECU起动。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检测发电状态的检测间隔,仅在以该检测间隔设定的检测时刻检测发电状态,从而通过检测间隔来限制充电ECU20的起动频率。并且,在检测时刻中的发电电压小于设定电压的情况下,以逐渐增长检测间隔的方式进行修正,从而抑制充电ECU20不必要地起动而进行充电的情况。
<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2对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电力的充电控制(称为太阳能充电控制)进行说明。图2表示微型计算机40实施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本程序从进行了用于使太阳能发电系统工作的规定操作之后反复进行。
首先,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1中将表示检测间隔的计时器设定值Tset设定为初始值Tset0,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使时钟计时器起动。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3中使自身成为休眠状态来将消耗电力维持在最小限度。即使是休眠状态,时钟计时器的功能也被维持。在步骤S14、S15中,若计时器值t成为计时器设定值Tset以上则微型计算机40起动。由此,充电ECU20起动,成为能够进行对蓄电装置50的充电动作的状态。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6中读取由传感器部22的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发电电压V,在步骤S17中,判断发电电压V是否是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该发电电压V表示电流不从太阳能电池10流向负载的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即太阳能电池10的开路电压。
例如,在夜间不从太阳能电池10输出发电电压。此时,步骤S17的判断为“否”,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8中以仅增加加法设定值α的方式对计时器设定值Tset进行修正(Tset←Tset+α)。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9中使时钟计时器重新起动,将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3。即,在将计时器值t清零之后,开始计时,并将自身返回到休眠状态。在无法得到日照的状况下,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该情况下,计时器设定值Tset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被增加修正,微型计算机40的起动间隔(发电电压的判定间隔)逐渐变长。因此,能够抑制充电ECU20的起动所涉及的消耗电力。另外,能够抑制与充电ECU20的起动连动的其他ECU的起动频率,还能够抑制其他ECU的起动涉及的消耗电力。
这样的处理被反复进行,若日照强度增加,则发电电压V上升,步骤S17的判断为“是”。该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0中将计时器设定值Tset返回到初始值Tset0。接着,在步骤S21中实施充电试行处理。该处理是以太阳能电池10的输出电力的测定为目的的暂时性处理,而不是正规的充电处理。例如,微型计算机40仅使主DC/DC转换器30暂时工作。由此,从太阳能电池10向追加电池53流动充电电流。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2中读取传感器部22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的传感器值,来计算从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电力P,在接下来的步骤S23中,判断电力P是否是发电判定阈值Pref1以上。
其中,因为电力表示在单位时间电流进行的做功量,所以也可以是在步骤S22、S23中取代电力P而读取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I,判断从太阳能电池10流出的电流I是否是发电判定阈值Iref1以上的构成。另外,在检测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能力时,不一定需要进行对追加电池53的通电,例如也可以是预先在传感器部22与主DC/DC转换器30之间的受电线21中的电力线与接地线之间设置发电能力判定用的电阻元件以及开关,将开关接通使电流从太阳能电池10流向该电阻元件,来检测此时的电力或者电流的构成。该情况下,不需要使主DC/DC转换器30工作。
发电判定阈值Pref1被设定为比充电ECU20的工作所需要的消耗电力大的值。在步骤S23中判定为电力P小于发电判定阈值Pref1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虽然太阳能电池10接受某一程度的日照而正在发电,但是是其发电电力比充电ECU20的消耗电力小的状况。鉴于此,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将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9。由此,时钟计时器被重新开始,微型计算机40成为休眠状态。该情况下,计时器设定值Tset被返回到初始值Tset0。即,检测发电状态的检测间隔被返回到初始的间隔。该理由是因为在发电电压V是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的情况下,与发电电压V小于发电判定阈值Vref的情况相比,之后发电电力不断增加的可能性较高。
这样的处理被反复进行,在步骤S23中判定为电力P是发电判定阈值Pref1以上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4中实施充电控制。该情况下,使主DC/DC转换器30工作,来从太阳能电池10向追加电池53流动充电电流。由此,追加电池53被充电。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5中判断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电力P是否小于发电判定阈值Pref2,在电力P为发电判定阈值Pref2以上的期间,继续步骤S24的充电控制。该发电判定阈值Pref2被设定为比充电ECU20的消耗电力稍大并且比发电判定阈值Pref1小的值。
若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电力P降低而小于发电判定阈值Pref2,则微型计算机40结束追加电池53的充电,将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9。由此,时钟计时器被重新起动,微型计算机40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4的充电控制中读取由各SOC传感器54、55、56检测到的SOC,在追加电池53的SOC达到了基准值时、或者高压电池51的SOC低于基准值时,除了使主DC/DC转换器30工作以外还使第一DC/DC转换器31工作,从追加电池53向高压电池51进行电力供给。该情况下,为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微型计算机40以将该发电电力和追加电池53的输出电力双方供给至高压电池51的方式控制主DC/DC转换器30的输出电压。例如,将主DC/DC转换器30的输出电压控制为与追加电池53的输出电压相同。另外,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4的充电控制中检测到辅机电池52的SOC的降低时,除了使主DC/DC转换器30工作以外还使第二DC/DC转换器32工作,将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供给至辅机电池52来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设定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10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50的充电开始条件,在该充电开始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使微型计算机40成为休眠状态而禁止充电动作直至下次的发电能力的检测时刻为止,仅在充电开始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开始蓄电装置50的充电。该充电开始条件是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电压V为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以下,称为第一条件)、和太阳能电池10的输出电力为发电判定阈值Pref1以上(以下,称为第二条件)的“与”条件。微型计算机40以规定的检测间隔判定第一条件有无成立,在第一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在该时刻(不判定第二条件的有无成立),将自身维持在休眠状态直至下个发电电压的检测时刻为止。另外,在第一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使检测间隔增加加法设定值α。由此,随着充电ECU20的充电动作被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检测间隔被增加修正。结果,在无法得到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日照的状况下,由于检测间隔被逐渐增加,所以能够减少充电ECU20的起动频率。另外,在第一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10的输出电力的处理(充电试行),所以能够抑制相应量的消耗电力。这些的结果是能够实现充电ECU20的耐久性的提高和消耗电力的降低。
另外,即使是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开始之后,在太阳能电池10能够输出的电力小于发电判定阈值Pref1的情况下,第二条件也不成立。因此,通过充电ECU20,不开始蓄电装置50的充电。因此,防止蓄电装置50的SOC因充电ECU20的工作反而降低的情况。
例如,在从最初将检测间隔设定为较长的一定值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与日照的变化对应,实际开始充电的时刻相对于应该对蓄电装置50进行充电的时刻大幅延迟的情况。即,存在错过发电电力的充电机会的情况。但是,在从最初将检测间隔设定为较短的一定值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的起动频率增加,并且在第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为了判断第二条件有无成立,导致充电试行频率增加。因此,主DC/DC转换器30的工作频率增加,在耐久性的方面不优选。
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条件不成立这样的状况下、即在太阳能电池10的开路电压V小于发电判定阈值Vref的状况下,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量不立即增加的事例较多,所以使检测间隔逐渐增加。由此,能够不错过充电机会,并且降低充电ECU20的起动频率。另外,在第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也仍然不开始蓄电装置50的充电动作,而判定第二条件有无成立,在太阳能电池10能够发电的电力变得比充电ECU20的消耗电力大之后开始充电动作。结果,能够将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电力恰当地充电到蓄电装置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起动时,暂时使微型计算机40休眠,但也可以是在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起动时,不使微型计算机40休眠的构成(仅在起动时,省略S12~S15)。由于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实际上是步骤S13以后的处理被反复实施的处理,所以仅起动时涉及的处理不成为问题。
<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1>
接下来,对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该变形例1是在日照强度较低而未进行对蓄电装置50的充电的状态下,在辅机电池52的SOC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图3表示微型计算机40实施的变形例1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对于与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相同的处理,在附图中标注与实施方式(图2)相同的步骤符号而省略说明。在该变形例1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中,对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追加了步骤S31、S32、S33、S34、S35的处理。
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发电电压V小于发电判定阈值Vref的情况下,在步骤S31中读取辅机充电标志F,判断辅机充电标志F是否是零(F=0)。该辅机充电标志F如后述那样在正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时被设定为“1”。另外,辅机充电标志F在本程序起动时被设定为零。如果辅机充电标志F是“0”,则微型计算机40将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8,如果辅机充电标志F是“1”,则跳过步骤S18的处理。该处理是用于在辅机电池52的充电中一次也不使检测间隔增加的处理。
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32中读取由辅机电池52的SOC传感器55检测到的SOC(称为SOC2),判断SOC2是否小于辅机充电开始判定阈值SOC2ref。微型计算机40在SOC2小于辅机充电开始判定阈值SOC2ref的情况下,在步骤S33中控制第二DC/DC转换器32的工作来从追加电池53向辅机电池52充电。该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将第二DC/DC转换器32的输出电压设定为适合于辅机电池52的充电的设定电压来使第二DC/DC转换器32工作。由此,能够通过追加电池53中积蓄的电力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
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34中将辅机充电标志F设定为“1”,然后将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6。这样,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电压V小于发电判定阈值Vref的期间,继续对辅机电池52充电直至辅机电池52的SOC2到达辅机充电开始判定阈值SOC2ref为止。该情况下,根据步骤S31的判断(S31:否),不进行计时器设定值Tset的增加修正。其中,在辅机电池52的充电中,即使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发电电压V变为发电判定阈值Vref以上的情况下,在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电力P小于发电判定阈值Pref1的情况下(S23:否),该处理也前进到步骤S32,继续辅机电池52的充电。另外,若在辅机电池52的充电中途太阳能电池10输出的电力P变为发电判定阈值Pref1以上(S23:是),则辅机电池52的充电结束,开始追加电池53的充电(S22、S23)。
微型计算机40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若辅机电池52的SOC2变为辅机充电开始判定阈值SOC2ref以上(S32:否),则在步骤S35中,将辅机充电标志F设定为“0”,在接下来的步骤S19中,使时钟计时器重新起动。此外,对于辅机充电开始判定阈值SOC2ref而言,可使用于开始辅机电池52的充电的阈值和用于使充电结束的阈值具有滞后现象。
根据以上说明的变形例1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除了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起到即使在通过太阳能发电无法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追加电池53对辅机电池52恰当地进行充电这一效果。
其中,充电ECU20构成有电源电路作为其电源,以便从辅机电池52和太阳能电池10接受电力供给。因此,即使辅机电池52的SOC降低而使得辅机电池52的输出电压小于充电ECU20的可工作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太阳能电池10通过日照进行发电的情况下通过发电电力使充电ECU20起动。由此,能够使用追加电池53对辅机电池52进行充电,可防止辅机电池52的电池耗尽。
<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2>
接下来,对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该变形例2是在无法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时间段中维持微型计算机40的休眠状态的充电控制装置。图4示出微型计算机40实施的变形例2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特征部分。该变形例2是在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的步骤S19的处理之前追加了步骤S41~步骤S43的处理的实施方式。因此,对该附加处理进行说明。
微型计算机40在充电开始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S17:否、S23:否),或者若蓄电装置50的充电控制结束(S25:是),则在步骤S41中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是无法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时间段(称为夜间)。微型计算机40具备从具有时钟功能的车载设备(例如,导航装置)取得时刻信息的功能,来判断由该时刻信息表示的当前时刻是否是夜间。微型计算机40预先存储成为夜间的时间段,基于该时间段和当前时刻进行判断。其中,由于无法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时间段在全年发生变化,所以在是除了时刻信息以外还能够取得日历信息(表示当前的日期的信息)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基于日历信息将被设定为夜间的时间段可变设定。
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4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运算从当前时刻到夜间结束的时刻(日出时刻)为止的时间Tsun。接着,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43中将计时器设定值Tset设定为时间Tsun(Tset←Tsun),将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9,来执行上述的处理。其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43中将计时器设定值Tset设定为时间Tsun的情况下,将该情况作为历史记录数据存储,在夜间结束而起动的情况下,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将计时器设定值Tset返回到初始值Tset0的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变形例2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由于在无法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夜间中,微型计算机40的起动被禁止,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充电ECU20的消耗电力。此外,该变形例2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程序也能够应用于变形例1。该情况下,只要将步骤S41~步骤S43的处理并入到步骤S35与步骤S19之间即可。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充电控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控制装置被应用于搭载于车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家庭用、商业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50具备3个电池51、52、53,但只要至少具备一个二次电池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第一条件不成立时使检测间隔增加的构成(S17、S18),但也可以是在第一条件成立并且第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使检测间隔增加的构成。该情况下,步骤S20的处理只要在步骤S23中判定为“是”之后进行即可。另外,使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的转移目的地为步骤S18即可。另外,用于使检测间隔增加的加法设定值α可以是设定有其上限值的值。
另外,在检测间隔的可变设定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逐渐地每次增加加法设定值α,但例如也可以切换长短两种检测间隔。另外,也可以使检测间隔以指数函数的方式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条件(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成立作为充电开始条件,但也可以例如是仅将第一条件、或者仅将第二条件作为充电开始条件的构成。

Claims (3)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将由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在未进行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时,该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在以规定间隔设定的取得时刻取得表示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输出的大小的发电指标;
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的发电指标满足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该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开始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在上述发电指标不满足上述充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该充电起动控制单元禁止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直至下次的取得时刻为止;以及
间隔可变单元,随着上述充电动作被上述充电起动控制单元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该间隔可变单元增长上述规定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电指标取得单元取得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与电流从上述太阳能电池流出时的输出电力具有相关性的电力相关值来作为上述发电指标,
上述充电开始条件包括上述开路电压为设定电压以上且上述电力相关值为设定电力相关值以上这两个条件,
上述充电起动控制单元在上述两个条件中先判断与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相关的充电开始条件是否成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上述设定电压而上述充电动作被禁止的连续次数的增加,上述间隔可变单元增长上述规定间隔。
CN201480035103.XA 2013-06-18 2014-04-10 充电控制装置 Active CN105431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7087 2013-06-18
JP2013127087A JP5798594B2 (ja) 2013-06-18 2013-06-18 充電制御装置
PCT/JP2014/060419 WO2014203602A1 (ja) 2013-06-18 2014-04-10 充電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1995A true CN105431995A (zh) 2016-03-23
CN105431995B CN105431995B (zh) 2019-06-21

Family

ID=5210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5103.XA Active CN105431995B (zh) 2013-06-18 2014-04-10 充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1750B2 (zh)
JP (1) JP5798594B2 (zh)
CN (1) CN105431995B (zh)
DE (1) DE112014002875B4 (zh)
WO (1) WO20142036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632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09950964A (zh) * 2017-12-20 2019-06-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太阳能发电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0015254A (zh) * 2018-01-10 2019-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825436A (zh) * 2019-11-21 2021-05-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太阳能充电系统以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8944B4 (de) * 2013-08-19 2019-09-05 Martin Hirning Verfahren für einen Strombezug eines Elektroautos und Kontrollsystem hierfür
US9685808B2 (en) * 2014-06-10 2017-06-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B energy harvesting
JP5969575B2 (ja) * 2014-11-14 2016-08-17 イーソル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充電制御方法
JP6396236B2 (ja) * 2015-02-24 2018-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の電圧変換装置
JP6434337B2 (ja) * 2015-02-24 2018-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の開始判定装置
US9763193B2 (en) * 2015-06-18 2017-09-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Battery life extension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394652B2 (ja) 2016-07-19 2018-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6604312B2 (ja) * 2016-11-08 2019-1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
CN107196385A (zh) * 2017-07-26 2017-09-22 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储能系统的蓄电池均衡方法与装置及该光伏储能系统
JP6992453B2 (ja) * 2017-12-04 2022-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ソーラー発電システム
EP3737580A4 (en) * 2018-01-08 2022-06-08 Cummi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ACCESSORIES DURING BATTERY CHARGING
JP7087400B2 (ja) * 2018-01-18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ソーラー発電システム
JP2020043708A (ja) 2018-09-12 2020-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2535466B1 (ko) * 2018-10-12 2023-05-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코일 및 상기 무선 충전 코일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6902061B2 (ja) * 2019-02-19 2021-07-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力分配システム
NL2023919B1 (en) 2019-09-30 2021-05-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harger docking
KR20210094683A (ko) * 2020-01-21 2021-07-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솔라루프의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629804A (zh) * 2021-07-29 2021-11-09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充换电柜及其仓控板、单仓充电管理系统、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071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Work Jason N Adaptive solar powered system
CN201708737U (zh) * 2010-04-19 2011-01-12 李敬明 车载风光发电装置
JP2011010418A (ja) * 2009-06-24 2011-01-13 J&K Car Electronics Corp 補充電装置および補充電方法
CN201721343U (zh) * 2010-07-02 2011-01-26 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电动汽车
WO2011062088A1 (ja) * 2009-11-20 2011-05-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蓄電制御装置および蓄電制御方法
CN201937288U (zh) * 2010-11-16 2011-08-17 秦淑瑕 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系统
CN202283881U (zh) * 2011-05-06 2012-06-27 谢浩杰 一种搭载风力发电机和折叠式太阳能光伏板的电动汽车
CN102687368A (zh) * 2010-01-05 2012-09-19 环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9088A (en) * 1968-08-12 1973-10-30 Gulton Ind Inc Rechargeable batteries and charge control circuit therefore
US4742291A (en) * 1985-11-21 1988-05-03 Bobier Electronics, Inc. Interface control for storage battery based alternate energy systems
JPH0832648A (ja) * 1994-07-15 1996-02-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6257264B1 (en) * 1999-01-25 2001-07-10 Sturman Bg, Ll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valv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JP2003079054A (ja) * 2001-08-31 2003-03-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蓄電池を備え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2003189477A (ja) * 2001-12-14 2003-07-04 Daikin Ind Ltd 電力制御装置
US6685334B2 (en) * 2002-04-30 2004-02-03 G-5 Electronics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solar powered device
US7101475B1 (en) * 2003-12-22 2006-09-05 Terry Antone Maaske Autonomously navigating solar swimming pool skimmer
JP2005316724A (ja) * 2004-04-28 2005-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クティブ型rfidタグ
JP4133924B2 (ja) * 2004-05-14 2008-08-13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US20110062888A1 (en) * 2004-12-01 2011-03-17 Bondy Montgomery C Energy saving extra-low voltage dimmer and security lighting system wherein fixture control is local to the illuminated area
US20100060231A1 (en) * 2006-01-05 2010-03-11 Tp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or Generation, Storage, and Delivery
CN100596049C (zh) * 2006-03-30 2010-03-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重发方法和系统
US7388298B2 (en) * 2006-06-21 2008-06-17 Tracy Blackman Retrofittab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household
US7798669B2 (en) * 2006-10-11 2010-09-21 Automatic Power, Inc. Marine lantern controlled by GPS signals
US20120143383A1 (en) * 2007-02-02 2012-06-07 Inovus Solar, Inc. Energy-efficient utility system utilizing solar-power
US8810191B2 (en) * 2007-05-08 2014-08-19 David Maldonado Solar sign illumination system
US8312660B1 (en) * 2008-05-09 2012-11-20 Iwao Fujisaki Firearm
EP2308197A4 (en) * 2008-07-31 2014-04-16 Inovus Solar Inc WIRELESS, AUTONOMOUS, SOLAR-DRIVEN EXTERNAL LIGHTING AND ELECTRICIT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FOR THIS
JP5270681B2 (ja) * 2008-09-18 2013-08-21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系統連系用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10245203A (ja) 2009-04-03 2010-10-28 Meidensha Corp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と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2422242A (zh) * 2009-04-30 2012-04-18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JP5531473B2 (ja) 2009-07-07 2014-06-25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1083082A (ja) * 2009-10-05 2011-04-2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蓄電システム
US20110262114A1 (en) * 2010-03-25 2011-10-27 Josephine Montgomery 3 way rechargeable heating and cooling units
US8638070B2 (en) * 2010-05-21 2014-01-28 Qnovo Inc. Method and circuitry to adaptively charge a battery/cell
KR101313979B1 (ko) * 2010-08-23 2013-10-01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력 관리 시스템
JP5516286B2 (ja) * 2010-09-30 2014-06-1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流電圧検出回路および電流制御回路
KR101570809B1 (ko) * 2010-10-18 2015-11-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최대전력 추종 방법 및 장치
US9176195B2 (en) * 2010-12-28 2015-11-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battery degradation level
US20120227729A1 (en) * 2011-03-09 2012-09-13 Advanced Technology & Research Corp. Sun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for solar collection devices
JP5413390B2 (ja) 2011-03-15 2014-02-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並び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WO2012153477A1 (ja) 2011-05-12 2012-1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
JP5516525B2 (ja) * 2011-07-20 2014-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装置
JP5719714B2 (ja) 2011-07-22 2015-05-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起動制御方法、系統連系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FR2979762B1 (fr) * 2011-09-07 2015-04-10 Electricite De Franc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charge optimisee de batterie electrique
CN103828171B (zh) 2011-09-28 2017-04-05 京瓷株式会社 功率调节器系统和蓄电功率调节器
US8817000B1 (en) * 2011-10-28 2014-08-26 Logitech Europe S.A. Computer-implemented keyboar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JP5786655B2 (ja) * 2011-11-02 2015-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067170B2 (en) * 2011-12-28 2018-09-04 United Safety, Inc. Power line proximity sensing and warning system
JP6007526B2 (ja) * 2012-03-13 2016-10-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充電電力制御装置、充電電力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5983026B2 (ja) * 2012-05-22 2016-08-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CA2779896A1 (en) * 2012-06-13 2013-12-13 Clear Blu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the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remote autonomously powered lighting installations
US20140063662A1 (en) * 2012-08-27 2014-03-06 Eco Power Design LLC Solar panel, power inverter, theft and arc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US10756543B2 (en) * 2012-09-13 2020-08-25 St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alizing power on an electrical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JP2014099510A (ja) * 2012-11-14 2014-05-29 Toshiba Corp 太陽光発電機
JP6075140B2 (ja) * 2013-03-22 2017-0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ペアリング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9941733B2 (en) * 2013-09-20 2018-04-10 Seiko Instrument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071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Work Jason N Adaptive solar powered system
JP2011010418A (ja) * 2009-06-24 2011-01-13 J&K Car Electronics Corp 補充電装置および補充電方法
WO2011062088A1 (ja) * 2009-11-20 2011-05-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蓄電制御装置および蓄電制御方法
CN102612795A (zh) * 2009-11-20 2012-07-25 索尼公司 蓄电控制装置及蓄电控制方法
CN102687368A (zh) * 2010-01-05 2012-09-19 环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供电装置
CN201708737U (zh) * 2010-04-19 2011-01-12 李敬明 车载风光发电装置
CN201721343U (zh) * 2010-07-02 2011-01-26 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电动汽车
CN201937288U (zh) * 2010-11-16 2011-08-17 秦淑瑕 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系统
CN202283881U (zh) * 2011-05-06 2012-06-27 谢浩杰 一种搭载风力发电机和折叠式太阳能光伏板的电动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632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08068632B (zh) * 2016-11-17 2021-03-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09950964A (zh) * 2017-12-20 2019-06-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太阳能发电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0015254A (zh) * 2018-01-10 2019-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825436A (zh) * 2019-11-21 2021-05-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太阳能充电系统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1995B (zh) 2019-06-21
WO2014203602A1 (ja) 2014-12-24
DE112014002875T5 (de) 2016-03-03
DE112014002875B4 (de) 2023-09-28
US20160134157A1 (en) 2016-05-12
JP5798594B2 (ja) 2015-10-21
US10181750B2 (en) 2019-01-15
JP2015002640A (ja) 2015-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995A (zh) 充电控制装置
US9884618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US8395355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vehicle with the system
JP4798087B2 (ja) 電力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EP2773526B1 (en) A d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micro hybrid vehicles
US9007001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power supply system
US8755963B2 (en) Electrically-powered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9618954B2 (en)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harging method with first and second charging operations
EP2937242B1 (en)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using in-vehicle solar cell
US8509978B2 (en) Electric powered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1449266B1 (ko) 전기차용 저전압직류변환기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저전압직류변환기 제어시스템
US20130035813A1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US20130020863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power supply system
US20110251745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973045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预留协调
KR101500080B1 (ko) 친환경 자동차의 회생 제동시 저전압 직류변환장치의 출력 제어 방법
US8880264B2 (en)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5459999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KR20210094683A (ko) 자동차의 솔라루프의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058665A (zh) 利用牵引电池进行低充电接受度的缓解
KR20160126338A (ko) Ldc 출력 전압을 제어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286833B1 (ko) Phev의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03833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JP2014023306A (ja) 充電装置
CN118683366A (zh) 一种慢充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