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5570B -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5570B
CN105425570B CN201510578126.1A CN201510578126A CN105425570B CN 105425570 B CN105425570 B CN 105425570B CN 201510578126 A CN201510578126 A CN 201510578126A CN 105425570 B CN105425570 B CN 105425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upport
shaft member
support portion
compon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81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5570A (zh
Inventor
田边幸子
新轮隆
中岛正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355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796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25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5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5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5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3/00Gearwork
    • G04B13/0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 G04B13/021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elastic fitting with a spindle, axis or shaf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00Electrofor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7/00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3/00Gearwork
    • G04B13/0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 G04B13/026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ars, Cam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该机械零件不会由于轴部件的压入而破损,且能够可靠地固定于轴部件。提供以轴部件(30)为中心转动的机械零件(10)。该机械零件(10)具有:零件主体(11),其具有供轴部件(30)贯穿插入的贯穿孔(14);和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18),其形成于贯穿孔(14)的内表面,将轴部件(30)固定于零件主体(11)。轴支承部(18)从贯穿孔(14)的内表面突出,且能够利用弹力保持轴部件(30)。轴支承部(1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11)的延伸率大。

Description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背景技术
在机械式钟表等精密机械中,使用有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的齿轮等机械零件。
作为机械零件与轴部件的结合结构,存在例如图23所示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23所示的机械零件90在由脆性材料构成的零件主体91的中央形成有俯视时为三角形的中央孔部94,轴部件30被压入该中央孔部94中,接近中央孔部94的各边形成有狭缝状的开口部92。
中央孔部94和开口部92之间的桥接部93利用弹力保持轴部件30。
由于这种机械零件形成得较薄,因此容易受到当压入轴部件时所产生的应力的影响,但在机械零件90中,能够借助桥接部93的弹力缓和所述应力。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708045号说明书
但是,在机械零件90中,存在桥接部93由于轴部件30的压入而容易破损的问题。
如果减小桥接部93的弹性变形量,则桥接部93不容易破损,但在这种情况下,机械零件90相对于轴部件30的固定有可能变得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该机械零件不会由于轴部件的压入而破损,且能够可靠地固定于轴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其中,该机械零件具有: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其形成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将所述轴部件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突出到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利用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所述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所述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且轴支承部利用弹力保持轴部件,因此能够允许轴部件的一定程度的移位,因而具有优越的缓冲效果。因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压入轴部件时的应力造成的机械零件的破损。
而且,关于轴支承部,如上述那样,由于移位允许量较大,因此能够确保充分的旋转松弛扭矩和抗拔力,并能够可靠地保持轴部件。因而,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了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优选的是,所述轴支承部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允许轴部件的越过弹性变形区域的移位,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效果。因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压入轴部件时的应力造成的机械零件的破损。
如果轴支承部具有弯曲弹性且能够塑性变形,则自身也不容易破损。
优选的是,所述轴支承部形成为这样的拱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中间部分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离开,所述中间部分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支承部的两端侧固定于零件主体,因此能够提高轴支承部的耐久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零件主体上形成有作为固定器结构的保持凹部,该保持凹部通过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一部分来固定该轴支承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轴支承部的脱落,提高其耐久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移位限制凸部,在所述轴部件从预先规定的通常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该移位限制凸部与所述轴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轴部件向外侧移位。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限制轴部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防止机械零件的破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优选的是,所述轴支承部具有:一对固定部,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被分别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基部,其从所述固定部伸出至所述中央孔部内;以及内周延伸部,其将所述基部的伸出端彼此连接起来,所述内周延伸部沿所述零件主体的周向延伸,且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内周延伸部是沿着零件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形状,因此该内周延伸部在周向的较广的范围内与轴部件抵接。因此,能够分散作用于轴支承部的力而防止轴支承部破损,并且通过内周延伸部能够可靠地保持轴部件。
优选的是,在所述内周延伸部上,向内侧突出地形成有保持凸部,该保持凸部与所述轴部件抵接而保持所述轴部件,所述保持凸部形成为比所述内周延伸部的端部向内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缓和在内周延伸部的端部处的应力集中,防止轴支承部的破损。
也可以是,所述轴支承部具有遍及所述零件主体的周向形成的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所述开口部的径向内侧的部分提供弯曲弹力,从而能够借助该弯曲弹力可靠地保持轴部件。
也可以是,所述轴支承部具有限制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移位限制结构。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限制轴部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防止机械零件的破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优选的是,所述零件主体由脆性材料构成,所述轴支承部由金属构成。
也可以是,所述轴支承部构成压入部,通过将所述轴部件压入所述压入部,所述压入部被固定于所述轴部件上。
本发明的机芯具有所述机械零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计时精度高的机芯。
本发明的钟表具有所述机械零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计时精度高的钟表。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机械零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其中,所述机械零件具有: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其形成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将所述轴部件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突出到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利用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所述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所述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该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构成所述零件主体的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具有与所述轴支承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内部形状和与所述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外部形状的掩模,并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内部形状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用于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结构;利用电铸法形成由所述材料构成的所述轴支承部;以及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外部形状除去所述基材的多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共用的掩模形成压入部并规定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零件主体相对于轴部件的同轴度。另外,能够提高径向的尺寸精度。
因此,难以引起相对于轴部件的轴向偏差,从而能够防止机械零件工作时的偏心。因而,能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其中,该机械零件具有: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压入部,其形成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通过使所述轴部件压入其中而固定于所述轴部件,所述压入部具有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伸出至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在该结构中,使用具有弯曲弹性且能够塑性变形的轴支承部。由于轴支承部具有塑性变形区域,因此能够允许轴部件的越过弹性变形区域的移位,因而能够提高缓冲效果。因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压入轴部件时的应力造成的机械零件的破损。
另外,轴支承部由于具有弯曲弹性且能够塑性变形,因此自身也不容易破损。
而且,关于轴支承部,如上述那样,由于移位允许量较大,因此能够确保充分的旋转松弛扭矩和抗拔力,从而可靠地保持轴部件。因而,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了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优选的是,所述轴支承部形成为这样的拱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中间部分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离开,所述中间部分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支承部的两端侧固定于零件主体,因而能够提高轴支承部的耐久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零件主体上形成有作为固定器结构的保持凹部,该保持凹部通过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一部分来固定该轴支承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轴支承部的脱落,提高其耐久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移位限制凸部,在所述轴部件从预先规定的通常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该移位限制凸部与所述轴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轴部件向外侧移位。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限制轴部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防止机械零件的破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本发明的机芯具有所述机械零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计时精度高的机芯。
本发明的钟表具有所述机械零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计时精度高的钟表。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机械零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其中,该机械零件具有: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压入部,其形成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通过使所述轴部件压入其中而固定于所述轴部件,所述压入部具有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伸出至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该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构成所述零件主体的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具有与所述压入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内部形状和与所述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外部形状的掩模,并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内部形状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用于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结构;利用电铸法形成由所述材料构成的所述压入部;以及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外部形状除去所述基材的多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共用的掩模形成压入部并规定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零件主体相对于轴部件的同轴度。另外,能够提高径向的尺寸精度。
因此,难以引起相对于轴部件的轴向偏差,从而能够防止机械零件工作时的偏心。因而,能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在本发明的机械零件中,由于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且轴支承部利用弹力保持轴部件,因此能够允许轴部件的一定程度的移位,因而具有优越的缓冲效果。因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压入轴部件时的应力所造成的机械零件的破损。
而且,关于轴支承部,如上述那样,由于移位允许量较大,因此能够确保充分的旋转松弛扭矩和抗拔力,并能够可靠地保持轴部件。因而,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了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由于使用共用的掩模形成压入部并规定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零件主体相对于轴部件的同轴度。另外,能够提高径向的尺寸精度。
因此,难以引起相对于轴部件的轴向偏差,且能够防止机械零件工作时的偏心。因而,能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图,(a)是整体的俯视图,(b)是将(a)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剖视图,并且是沿图1的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与前图连续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与前图连续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与前图连续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电铸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具体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a)是整体的俯视图,(b)是将(a)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机械零件的俯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2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3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4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5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机械零件的第6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完成品的俯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芯正面侧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以往的机械零件的一例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钟表;
10、10A、70、80、170、180、210、220、230、240、250、260、270:机械零件;
11、71、81、171、181、211、221、231、241、251、261、271:零件主体;
12、72、82、172、182、212:压入部;
14、74、84、174、184、214:中央孔部(贯穿孔);
14a、74a、84a、174a、184a、214a:中央孔部的内缘(贯穿孔的内表面);
15、75、85、175、185、215、225、235、245、255、265:保持凹部;
17:移位限制凸部;
19:轴支承部的端部;
18、78、88、178、188、218、238、248、258、268、278:轴支承部;
30:轴部件;
31:基材;
32:第1掩模;
50:电铸装置;
100:机芯;
189:固定部;
200:中间部分;
201:基部;
202:内周延伸部;
202a:内周延伸部的内缘;
203:保持凸部;
203a:保持凸部的内缘;
219: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对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进行说明。
图1的(a)是示出机械零件10的俯视图,图1的(b)是将机械零件10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a)的I-I’线的剖视图。此外,图1示出了压入轴部件30之前的机械零件10。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械零件1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零件主体1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11的内侧的压入部12。
A1是零件主体11的中心轴,是机械零件10的旋转轴。
在以下的说明中,“周向”是指在包括零件主体11的第1面11a的面内,中心与中心轴A1一致的圆的周向。“径向”是指所述圆的径向。另外,“内侧”是指接近中心轴A1的方向,“外侧”是指远离中心轴A1的方向。另外,在周向中,将图1的(a)中的顺时针方向称为C1方向,将逆时针方向称为C2方向。
如图1所示,在零件主体11的中央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零件主体11的中央孔部14(贯穿孔)。
在中央孔部14的内缘14a(内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保持凹部15。
保持凹部15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圆弧形。
此外,保持凹部15的俯视图形状不限于圆弧形,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形成有6个保持凹部15。将这些保持凹部15沿顺时针方向分别称为第1~第6保持凹部15A~15F。
此外,保持凹部的数量不限于图示例,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
如图1的(b)所示,对于保持凹部15来说,最靠近中央孔部14侧的位置15a(第1位置)处的宽度尺寸L1比宽度尺寸最大的位置15b(比位置15a靠近保持凹部15的里侧的位置)(第2位置)处的宽度尺寸L2小。
该保持凹部15通过保持轴支承部18的端部19,来作为限制轴支承部18在脱落的方向上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通过该结构,能够防止轴支承部18脱落,提高其耐久性。
此外,对于保持凹部来说,如果第1位置处的宽度尺寸比所述第1位置的里侧的第2位置处的宽度尺寸小,则第1位置也可以不是最靠近中央孔部侧的位置,第2位置也可以不是宽度尺寸最大的位置。
在中央孔部14的内缘14a(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移位限制凸部17,该多个移位限制凸部17在轴部件30从预先规定的通常位置(例如中央孔部14的中央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与轴部件30抵接而限制其向外侧移位。
移位限制凸部17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圆弧形。
此外,移位限制凸部17的俯视图形状不限于圆弧形,还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3个移位限制凸部17。将这些移位限制凸部17沿顺时针方向分别称为第1~第3移位限制凸部17A~17C。
第1移位限制凸部17A的周向位置位于保持凹部15B、15C之间,第2移位限制凸部17B的周向位置位于保持凹部15D、15E之间,第3移位限制凸部17C的周向位置位于保持凹部15F、15A之间。
对于移位限制凸部17来说优选的是,中央部17a位于最接近中心轴A1的位置。
通过形成移位限制凸部17,能够限制轴部件30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防止机械零件10的破损,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10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此外,移位限制凸部的数量不限于图示例,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
作为零件主体11的材料,优选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作为陶瓷材料,可以使用Si、SiC、Si3N4、氧化锆、红宝石、碳材料等。
此外,所谓的脆性材料是指这样的材料:由外部应力所引起的弹性变形的极限应变量较小,当超过弹性变形的极限时,不存在屈服点而造成破坏,优选是弹性变形区域在1%以下的材料,更优选是弹性变形区域在0.5%以下的材料。脆性材料具有韧性较低的性质。
优选的是,零件主体11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在零件主体11的绝缘性不足的情况下,优选在与轴支承部18抵接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物膜。
在保持凹部15(15A~15F)中形成有构成压入部12的轴支承部18。
轴支承部18形成为这样的拱状:一个端部19和另一个端部19分别固定于保持凹部15,中间部分16(端部19、19之间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从中央孔部14的内表面离开。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压入部12由3个轴支承部18构成。将这些轴支承部18沿顺时针方向分别称为第1~第3轴支承部18A~18C。
第1轴支承部18A的端部19、19分别固定于保持凹部15A、15B,第2轴支承部18B的端部19、19分别固定于保持凹部15C、15D,第3轴支承部18C的端部19、19分别固定于保持凹部15E、15F。
端部19以充满保持凹部15的方式形成,从而固定于保持凹部15。
中间部分16具有如下的形状:例如能够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圆弧状,且从中央孔部14的内表面(内缘14a)离开,伸出至中央孔部14内的空间(内侧空间26)中。
关于中间部分16优选的是,长度方向的中央部16a位于最接近中心轴A1的位置。
中间部分16优选以如下方式形成:越接近端部19,相对于中央孔部14的内表面(内缘14a)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中央部16a,相对于中央孔部14的内表面(内缘14a)的距离越大。
中间部分16的厚度t比端部19的外径小。中间部分16的厚度t优选在中间部分16的长度方向上固定。
由于轴支承部18形成为两端部19、19被固定于零件主体11的形状(拱状),因此在耐久性方面优越。
如图2所示,轴支承部18的第1面18d能够形成为与零件主体11的第1面11a共面,轴支承部18的第2面18e能够形成为与零件主体11的第2面11b共面。
轴支承部18与零件主体11成为一体。
零件主体11的外径能够成为例如几mm~几十mm。零件主体11的厚度能够成为例如100~1000μm左右。
图1和图2所示的半径rm1是从中心轴A1到中间部分16的中央部16a的距离,是从中心轴A1到轴支承部18的最短距离。
半径rb1是从中心轴A1到移位限制凸部17的中央部17a的距离,是从中心轴A1到移位限制凸部17的最短距离。
半径rb1被设定得比半径rm1大。即,设定为“rb1>rm1”。由此,能够在移位限制凸部17所规定的范围内允许轴部件30移位。
距离d是从中央孔部14的内缘14a到中间部分16的最大分离距离,在图1的例子中,是中间部分16的中央部16a处的至内缘14a为止的径向距离。
距离d是成为轴部件30被压入内侧空间26(后述)时的轴支承部18的弹性变形裕量的尺寸。
优选使距离d比半径rm1和半径rb1的差大。即,优选的是,“d>(rm1-rb1)”成立。
由此,能够确保充分的弹性变形裕量,因此能够扩大轴部件30的移位允许量。
图1所示的压入部12由在周向上排列的3个轴支承部18构成,但轴支承部18的数量不限于此。轴支承部18的数量能够是1个或者多个,但是,为了稳定地保持轴部件30,优选是3个以上。
轴支承部1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11的延伸率大。
优选的是,轴支承部1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作为金属材料,能够塑性流动且能够通过电铸形成的材料是优选的。
作为这样的金属材料,例如有Au、Ni、Cu、以及它们的合金。
作为所述合金,有Ni合金、Cu合金、Au合金等。由于需要对轴支承部18施加弹性(例如弯曲弹性),因此用于轴支承部18的金属材料优选是难以进行应力缓和的电铸材料,例如Ni-Fe、Ni-Mn、Ni-P、Ni-Pd等。
金属材料与脆性材料相比,具有弯曲强度、抗拉强度、延展性以及极限应变较高、且脆性较低的性质。
此外,作为轴支承部18的构成材料,只要是满足前述的条件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非金属材料(例如树脂)。
在轴支承部18的内侧的空间26(内侧空间26)中能够压入轴部件30。
当轴部件30被压入时,轴支承部18的中间部分16的中央部16a与轴部件30抵接而被轴部件30向外侧挤压。由此,中间部分16以中央部16a及其附近向外侧移位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借助其弹力(弯曲弹力)保持轴部件30。
通过轴支承部18保持轴部件30而将机械零件10固定于轴部件30。
轴部件30的直径能够成为例如几十~500μm左右。
轴支承部18在安装于轴部件30后,也可以与轴部件30接合。作为接合方法,可以采用激光焊接、锡焊焊接、扩散接合、钎焊、共晶接合、热压合、基于粘接材料的接合、以及基于蜡的接合等。
由于轴支承部1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11的延伸率大,且轴支承部18利用弹力保持轴部件30,因此能够允许轴部件30的某种程度的移位,因而机械零件10具有优越的缓冲效果。因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11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压入轴部件30时的应力而造成的机械零件10的破损。
另外,在机械零件10中,轴支承部18能够塑性变形。因此,由于能够允许轴部件30的超过弹性变形区域的移位,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效果。从而,即使在对零件主体11使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压入轴部件30时的应力所造成的机械零件10的破损。
由于轴支承部18具有弯曲弹性且能够塑性变形,因此自身也不容易破损。
而且,如上述那样,轴支承部18的移位允许量较大,因此轴支承部18能够确保充分的旋转松弛扭矩和抗拔力,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轴部件30。因而,能够将轴部件30的扭矩可靠地传递至零件主体11,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了机械零件10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第1实施方式,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3~图6对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3中,(a)、(c)、(e)是俯视图,(b)、(d)、(f)分别是沿(a)中的II-II’线、(c)中的III-III’线、(e)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在图4中,(a)、(c)、(e)是俯视图,(b)、(d)、(f)分别是沿(a)中的V-V’线、(c)中的VI-VI’线、(e)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在图5中,(a)、(c)是俯视图,(b)、(d)分别是沿VIII-VIII’线、IX-IX’线的剖视图。在图6中,(a)、(c)是俯视图,(b)、(d)分别是沿X-X’线、XI-XI’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具有:制作成型模型41的工序、在成型模型41上通过电铸形成压入部12的工序、以及除去多余部分的工序。
(1)成型模型的制作
如图3的(a)和图3的(b)所示,准备由Si等构成的基材31。
接着,如图3的(c)和图3的(d)所示,在基材31的至少一个面(在此是第1面31a)上形成由SiO2等氧化物等构成的第1掩模32。
第1掩模32具有多个开口部32a。开口部32a的俯视图形状(第1掩模32的内部形状)是与图1的(a)所示的压入部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详细地说,开口部32a具有与压入部12的俯视图形状相同的俯视图形状。
将由开口部32a包围的部分称为中央部32b。
第1掩模32在俯视图中的外部形状与零件主体11在俯视图中的外部形状相同。
第1掩模32例如能够以下述方式形成:利用光刻法,对形成于基材31的第1面31a的整个区域的由氧化物(例如SiO2)等构成的包覆膜进行布图。
对于所述包覆膜的布图,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在基材31的第1面31a的整个区域上形成所述包覆膜,且在该包覆膜的表面形成抗蚀剂层(未图示)。作为抗蚀剂层,既可以使用正性的光致抗蚀剂,也可以使用负性的光致抗蚀剂。
在抗蚀剂层的表面配置规定的光掩模并对抗蚀剂层进行曝光。光掩模的遮光图案在俯视图中的形状和尺寸与图1的(a)所示的零件主体11在俯视图中的形状和尺寸对应。
通过抗蚀剂层的显影除去多余部分,抗蚀剂层成为与第1掩模32对应的形状。
利用干法蚀刻等除去没有抗蚀剂层的部分的包覆膜,从而形成图3的(c)和图3的(d)所示的第1掩模32。形成第1掩模32后,除去抗蚀剂层。
接着,如图3的(e)和图3的(f)所示,在比第1掩模32的外缘靠外侧的区域中形成环状的第2掩模33。
基材31的第1面31a中的比第1掩模32靠外侧的区域被第2掩模33覆盖。由于开口部32a未被第2掩模33覆盖,因此,在开口部32a处,成为基材31的第1面31a露出的状态。
此外,如图3的(e)和图3的(f)所示那样,第2掩模33的一部分也可以覆盖包括第1掩模32的外缘在内的区域。
第2掩模33可以由例如抗蚀剂层形成。作为抗蚀剂层,既可以使用正性的光致抗蚀剂,也可以使用负性的光致抗蚀剂。
所述抗蚀剂层能够通过例如基于光刻法的布图而形成。例如,使抗蚀剂层透过规定的光掩模曝光并显影,从而能够形成图3的(e)和图3的(f)所示的环状的第2掩模33。
接着,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利用干法蚀刻等,将在第1掩模32的开口部32a中露出的部分的基材31除去。由此,在基材31中形成贯穿孔34,该贯穿孔34具有与开口部32a对应的俯视图形状和尺寸。
贯穿孔34在后面的工序中成为保持凹部15。
此时,由于比第1掩模32靠外侧的区域被第2掩模33覆盖,因此该区域不会被除去。
通过除去第2掩模33而获得成型模型41,该成型模型41在具有贯穿孔34的基材31的表面上形成有第1掩模3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蚀刻,既可以是反应离子蚀刻(RIE)等干法蚀刻,也可以是基于缓冲氟酸水溶液(BHF)等的湿法蚀刻。作为RIE,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是优选的。
(2)压入部的形成
如图4的(c)和图4的(d)所示,通过粘接等将成型模型41固定于基板60的表面60a上。此时,成型模型41成为使基材31的第1面31a朝向基板60的姿态。将基板60和固定在该基板60上的成型模型41称为带基板的成型模型41A。关于基板60,既可以在表面60a上形成有由金属等构成的导电膜(省略图示),也可以使基板60自身以导电性材料构成。
此外,在图4的(c)和图4的(d)中,成型模型41被设置成第1面31a朝下的姿态。
在成型模型41的开口部32a内,以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18。优选利用电铸法形成轴支承部18。
图7是示出用于形成轴支承部18的电铸装置50的结构的示意图。
电铸装置50具有电铸槽51、电极53、通电布线55以及电源部57。
在电铸槽51中储存有电铸液59。电极53浸渍于电铸液59中。电极53使用与轴支承部18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通电布线55具有第一布线55a和第二布线55b。第一布线55a将电极53和电源部57的阳极侧连接起来。第二布线55b将带基板的成型模型41A和电源部57的阴极侧连接起来。
通过该结构,在电源部57的阳极侧连接有电极53,在阴极侧连接有带基板的成型模型41A。
电铸液59根据电铸材料选择。例如在形成由镍构成的电铸部件的情况下,使用氨基磺酸浴、瓦特浴或硫酸浴等。在使用氨基磺酸浴进行镍电铸的情况下,例如在电铸槽51中加入以氨基磺酸镍水合盐为主成分的氨基磺酸作为电铸液59。
如图7所示,将带基板的成型模型41A设置于电铸装置50中,使电源部57工作而在电极53和带基板的成型模型41A之间施加电压。
由此,构成电极53的金属(例如镍)离子化而在电铸液59中移动,且在基板60的表面60a中的面对成型模型41的贯穿孔34的区域上析出。
如图4的(c)和图4的(d)所示,所述金属在贯穿孔34内生长,从而形成轴支承部18。当贯穿孔34被金属充满、且金属生长到稍微从第2面31b溢出的程度时,停止施加电压。
接着,如图4的(d)中的假想线所示,通过磨削/研磨等除去从第2面31b溢出部分的金属(鼓出部分61)。优选使所述金属的表面与第2面31b共面。
具体地说,将在贯穿孔34中形成有所述金属的成型模型41从电铸槽51取出之后,对成型模型41的第2面31b实施磨削/研磨,能够使第2面31b平坦化,并且能够调整成型模型41的厚度。
由此,在贯穿孔34内形成轴支承部18。
接着,从基板60上卸下成型模型41。
(3)多余部分的除去
接着,如图4的(e)和图4的(f)所示,在基材31的第1面31a上形成第3掩模35,该第3掩模35具有中央孔部63。中央孔部63在俯视图中的形状和尺寸与图1的(a)所示的中央孔部14在俯视图中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
关于构成第3掩模35的材料,优选选择这样的材料:当在下面的工序中除去第1掩模32的中央部32b时,不会损伤由金属构成的轴支承部18。第3掩模35可以形成为抗蚀剂层或者金属层。
在图4的(e)和图4的(f)中,成型模型41被设置成第1面31a朝上的姿态。
接着,如图5的(a)和图5的(b)所示,除去第1掩模32的中央部32b。为了除去中央部32b,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了碳氟化合物类气体的干法蚀刻。
接着,如图5的(c)和图5的(d)所示,使用有机溶剂或O2等离子体灰化法等除去第3掩模35。
接着,如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除去未形成有第1掩模32的区域即在俯视图中位于第1掩模32的内侧和外侧的区域的基材31。
通过除去位于第1掩模32的内侧的区域的基材31,由此在基材31中形成图1的(a)所示的中央孔部14。
通过除去位于第1掩模32的外侧的区域的基材31,由此得到图1的(a)所示形状的零件主体11。
接着,如图6的(c)和图6的(d)所示,除去第1掩模32。为了除去第1掩模32,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了碳氟化合物类气体的干法蚀刻。
由此,获得图1和图2所示的机械零件1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由于使用共用的第1掩模32来形成压入部12并规定零件主体11的外部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零件主体11相对于轴部件30的同轴度。另外,能够提高径向的尺寸精度。
因此,难以引起相对于轴部件30的轴向偏差,能够防止机械零件10在工作时的偏心。因而,能够提高使用了该机械零件10的钟表的计时精度。
(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例,机械零件)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具体例涉及的机械零件10A的俯视图。
机械零件10A是齿轮,在机械零件10A的外周缘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27。齿27形成为宽度沿突出方向逐渐变窄的形状(尖细形状)。通过形成齿27,机械零件10A能够与相邻的齿轮啮合。
作为机械零件10A的齿轮是号码轮等。
此外,机械零件10不限于机械零件10A那样的齿轮,也可以是擒纵轮、擒纵叉、摆轮等。
(第2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对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70进行说明。此外,下面,对与已经描述过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说明。
图9是示出机械零件70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机械零件7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零件主体7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71的内侧的压入部72。
在零件主体71的中央,形成有在俯视图中为圆形的中央孔部74(贯穿孔),在中央孔部74的内缘74a,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在该例子中是3个)保持凹部75。
保持凹部75具有:基端部75a,其固定轴支承部78的基端部79a,且在俯视图中大致呈圆形;以及延伸部75b,其从基端部75a伸出并到达中央孔部74的内缘74a(内表面)。
延伸部75b(第1位置)的宽度尺寸L3比基端部75a(第2位置)的外径(宽度尺寸L4)小。因此,保持凹部75作为限制轴支承部78在脱落的方向上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
优选的是,零件主体71与第1实施方式的零件主体11相同地由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构成。
压入部72由1个或者多个轴支承部78构成。在图9中,压入部72由3个轴支承部78构成。
轴支承部78具有在俯视图中呈大致圆形的基端部79a、和从基端部79a伸出的末端侧部分76。基端部79a固定于基端部75a中。末端侧部分76的一部分从中央孔部74的内表面(内缘74a)伸出至中央孔部74内的空间(内侧空间26)中。
末端侧部分76的厚度比基端部79a的外径小。优选使末端侧部分76的厚度在长度方向上固定。
末端侧部分76例如在俯视图中能够形成为圆弧状,优选使末端部79b位于最接近中心轴A1的位置。末端侧部分76可以形成为这样的圆弧状:例如从末端部79b延长的圆弧轨道穿过中心轴A1。
优选的是,末端侧部分76的伸出至中央孔部74内的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越接近基端部79a,相对于中央孔部74的内表面(内缘74a)的距离越小,且越接近末端部79b,相对于中央孔部74的内表面(内缘74a)的距离越大。
轴支承部7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71的延伸率大。优选的是,轴支承部7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78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轴支承部18相同地利用例如电铸法形成。
在轴支承部78的内侧的空间26(内侧空间26)中能够压入轴部件30。
当压入轴部件30时,轴支承部78的末端侧部分76的末端部79b与轴部件30抵接而被轴部件30向外侧挤压。由此,末端侧部分76以末端部79b及其附近向外侧移位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借助其弹力(弯曲弹力)保持轴部件30。
通过轴支承部78保持轴部件30而将机械零件70固定于轴部件30。
在机械零件70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不同,轴支承部78的一个端部(末端部79b)没有被固定于零件主体71上,但由于轴支承部78具有充分的弯曲弹力,因此该机械零件70被牢固地固定于轴部件30。因此,能够将轴部件30的扭矩可靠地传递至零件主体71,从而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相同,能够提高缓冲效果,防止机械零件70破损。
(第3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80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机械零件80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机械零件8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零件主体8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81的内侧的压入部82。
在零件主体81的中央,形成有在俯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中央孔部84(贯穿孔),在中央孔部84的内缘84a中的含有顶点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保持凹部85。
保持凹部85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其最内周位置85a(最接近中央孔部84的位置。第1位置)处的宽度尺寸L5比宽度尺寸最大的位置85b(第2位置)处的宽度尺寸L6小。
该保持凹部85通过保持轴支承部88的端部89而作为限制轴支承部88在脱落的方向上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利用该结构,能够防止轴支承部88的脱落。
优选的是,零件主体81与第1实施方式的零件主体11相同地由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构成。
压入部82由轴支承部88构成。轴支承部88具有:环状的轴保持部83,其具有中央孔部83a;以及多个延伸部87,它们从轴保持部83向径向外侧伸出。
轴保持部83是组合框架部86而成的结构,轴保持部83形成于中央孔部84内,且以从中央孔部84的内缘84a(内表面)离开的方式配置。图10所示的轴保持部83是将大致直线状的3个框架部86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大致三角形的环状体,中央孔部83a在俯视图中呈三角形。
框架部86的内缘形成为直线状,外缘形成为凸状。框架部86的外缘的突出高度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86a处最大。因此,中央部86a的外缘处于比框架部86的其它部分接近中央孔部84的内缘84a的位置。
关于框架部86,由于外缘形成为凸状,因此中央部86a与其它部分相比形成得较厚。对于框架部86的中央部86a来说,虽然由于与轴部件30抵接而使得应力容易集中,但通过使中央部86a形成得较厚,能够分散所述应力。
延伸部87的端部89以充满保持凹部85的方式形成,在俯视图中呈大致三角形。
轴支承部88形成为如下的形状:延伸部87的端部89被固定于保持凹部85,此外的部分从中央孔部84的内缘84a(内表面)离开而伸出至中央孔部84内。
轴支承部8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81的延伸率大。优选使轴支承部8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88例如使用电铸法形成。
在轴保持部83的内侧的空间26(内侧空间26、中央孔部83a)中能够压入轴部件30。
当压入轴部件30时,轴保持部83的框架部86的中央部86a与轴部件30抵接而被轴部件30向外侧挤压。由此,框架部86以中央部86a及其附近向外侧移位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借助其弹力(弯曲弹力)保持轴部件30。
通过轴支承部88保持轴部件30而将机械零件80固定于轴部件30。
在俯视图中大致呈三角形的中央孔部84的内缘84a中的各边的中央部84b作为移位限制部发挥功能,在轴部件30从预先规定的通常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该移位限制部通过与框架部86(详细地说是中央部86a的外缘)抵接而限制轴部件30向外侧移位。
由于轴支承部88的框架部86具有充分的弯曲弹力,因此机械零件80被牢固地固定于轴部件30。因此,能够将轴部件30的扭矩可靠地传递至零件主体81,从而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相同,能够提高缓冲效果,防止机械零件80破损。
此外,中央孔部的俯视图形状不限于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角形以上的多角形。
(第4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70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机械零件17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零件主体17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171的内侧的压入部172。
在中央孔部174(贯穿孔)的内缘174a上形成有保持凹部175。
保持凹部175具有:基端部175a,其固定轴支承部178的基端部179a,且在俯视图中大致呈圆形;以及延伸部175b,其从基端部175a伸出并到达中央孔部174的内缘174a(内表面)。延伸部175b(第1位置)的宽度尺寸比基端部175a(第2位置)的外径小。保持凹部175作为限制轴支承部178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零件主体171例如由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构成。
压入部172由1个或者多个轴支承部178构成。在图11中,压入部172由3个轴支承部178构成。
轴支承部178具有在俯视图中大致呈圆形的基端部179a、和从基端部179a伸出的末端侧部分176。基端部179a被固定于基端部175a中。末端侧部分176的一部分从中央孔部174的内表面(内缘174a)伸出至中央孔部174内的空间(内侧空间26)中。
末端侧部分176在向径向内侧伸出这一点上与图9所示的末端侧部分76不同。末端侧部分176的厚度比基端部179a的外径小。优选使末端侧部分176的厚度在长度方向上固定。
轴支承部17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171的延伸率大。优选的是,轴支承部17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178例如使用电铸法形成。
当向内侧空间26压入轴部件30时,轴支承部178的末端侧部分176的末端部179b与轴部件30抵接而被轴部件30向径向外侧挤压。末端侧部分176被沿长度方向挤压而向缩短的方向细微地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借助该压缩弹力保持轴部件30。
通过轴支承部178保持轴部件30而将机械零件170固定于轴部件30。
机械零件170能够将轴部件30的扭矩可靠地传递至零件主体171,从而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能够提高缓冲效果,防止机械零件170破损。
(第5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图12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80的俯视图。图12的(b)是将机械零件180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
机械零件18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零件主体18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181的内侧的压入部182。
在中央孔部184(贯穿孔)的内缘184a,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在该例子中是6个)保持凹部185。
保持凹部185具有:基部185a,其固定轴支承部188的基部189a;以及窄幅部185b,其周向尺寸比基部185a的周向尺寸小。窄幅部185b位于基部185a的径向内侧。零件主体181例如由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构成。
轴支承部188具有:设置于相邻的保持凹部185、185中的一对固定部189、189、和被设置成连接该一对固定部189、189的中间部分200。
固定部189形成于保持凹部185内。将形成于基部185a中的部分称为基部189a,将形成于窄幅部185b中的部分称为窄幅部189b。
由于保持凹部185的窄幅部185b周向尺寸比固定部189的基部189a的小,因此保持凹部185作为限制轴支承部188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
中间部分200具有:基部201、201,它们从固定部189、189大致向内侧伸出至中央孔部184内;以及内周延伸部202,其将基部201、201的末端(伸出端)彼此连接连结而形成。
内周延伸部202的端部处的中间部分200弯曲。下面将该部分称为弯曲部204。内周延伸部202沿零件主体181的周向延伸。内周延伸部202从中央孔部184的内缘184a和固定部189向径向内侧离开。
如图12的(b)所示,在内周延伸部202的内缘202a上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保持凸部203。保持凸部203遍及内周延伸部202的长度方向形成。
优选的是,保持凸部203形成于包含内周延伸部202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例如内周延伸部20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范围内。优选的是,保持凸部203形成于比弯曲部204靠内周延伸部202的长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
优选使保持凸部203比弯曲部204向径向内侧突出。由此,能够缓和朝向弯曲部204的应力集中。
保持凸部203的内缘203a沿零件主体181的周向形成,能够与轴部件30的外周面抵接。
轴支承部18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181的延伸率大。优选的是,轴支承部18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188例如使用电铸法形成。
当向内侧空间26压入轴部件30时,轴支承部188的内周延伸部202的保持凸部203的内缘203a与轴部件30抵接而被轴部件30向径向外侧挤压。内周延伸部202由于被向径向外侧挤压而稍微弹性变形,并且借助弯曲弹力保持轴部件30。
内周延伸部202由于是沿着零件主体181的周向延伸的形状,因此在周向的较广的范围内与轴部件30抵接。因此,能够使作用于轴支承部188的力分散而防止轴支承部188破损,并且能够通过内周延伸部202而可靠地保持轴部件30。
另外,内周延伸部202由于是通过保持凸部203保持轴部件30的结构,因此能够缓和内周延伸部202的端部(弯曲部204)处的应力集中,防止轴支承部188破损。
通过轴支承部188保持轴部件30而将机械零件180固定于轴部件30。
此外,轴支承部188也可以是没有保持凸部203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轴部件30被内周延伸部202的内缘202a保持。
机械零件180被牢固地固定于轴部件30。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30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181,从而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能够提高缓冲效果,防止机械零件180破损。
(第6实施方式,机械零件)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210的俯视图。
机械零件210具有:零件主体211、和设置于零件主体211的内侧的压入部212。
在中央孔部214(贯穿孔)的内缘214a(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保持凹部215。保持凹部215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具有沿着周向的圆弧状的周缘215a、和从周缘215a的两端分别朝向内侧的侧缘215b、215b的大致扇形。在侧缘215b、215b上的远离周缘215a的位置(比周缘215a靠内侧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凸部216、216。
保持凹部215通过保持轴支承部218,来作为限制轴支承部218向内侧和周向移位的固定器结构发挥功能。
零件主体211由陶瓷材料等脆性材料构成。
在保持凹部215中形成有构成压入部212的轴支承部218。
轴支承部218充满保持凹部215的内部空间,并且形成为比中间部分217的内缘217a向内侧突出。
轴支承部218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具有下述部分的大致扇形:与周缘215a抵接的圆弧状的周缘218a;与侧缘215b抵接的侧缘218b;以及沿着周向的内缘218c。
将轴支承部218中的形成于保持凹部215内的部分称为主部221A,将比中间部分217的内缘217a向内侧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222A。
在轴支承部218的侧缘218b、218b上的远离周缘218a的位置(比周缘218a靠内侧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凹部224、224。
轴支承部218的延伸率比零件主体211的延伸率大。优选的是,轴支承部218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轴支承部218例如使用电铸法形成。
在轴支承部218中形成有开口部219,该开口部219是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开口部219优选是遍及零件主体211的周向的狭缝状。优选的是,开口部219是沿着零件主体211的周向的形状。优选使开口部219的两端部分别处于接近轴支承部218的周向的两端部的位置(例如接近凹部224或者侧缘218b的位置)。
比开口部219靠内侧的部分是沿着零件主体211的周向延伸的内周延伸部223。内周延伸部223能够借助弯曲弹力可靠地保持轴部件30。
开口部219能够吸收因保持轴部件30所产生的轴支承部218的变形,因此能够防止轴支承部218破损。
开口部219是用于对内周延伸部223提供弯曲弹力的结构,其形状不限于图示例。例如,只要是遍及周向的充分的范围的形状,也可以不是沿着零件主体211的周向的形状。
在制造机械零件210时,能够使用与开口部219的形状对应的芯子(省略图示)形成开口部219。例如,在形成轴支承部218的工序(参照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的工序)中,通过在基材31的贯穿孔34内设置有所述芯子的状态下形成轴支承部218,由此能够形成开口部219。形成轴支承部218后,从轴支承部218中卸下所述芯子。
图13所示的压入部212由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轴支承部218构成。轴支承部218的形状可以说是对环状体在多处部位进行分割而成的形状。
通过使压入部212形成为分割形状,不容易引起压入部212在周向上的移位,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压入部212相对于零件主体211的固定强度,防止机械零件210工作时的旋转松弛。因而,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30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211。
此外,轴支承部的分割数量是1个以上即可,优选是2个以上,更优选是3个以上。
能够将轴部件30压入轴支承部218的内缘218c的内侧的空间26(内侧空间26)中。
当压入轴部件30时,轴支承部218被向外侧挤压而沿压缩方向塑性变形,并且轴支承部218的内缘218c保持轴部件30。另外,内周延伸部223被向径向外侧挤压而稍微弹性变形,并且借助弯曲弹力可靠地保持轴部件30。由此,机械零件210被固定于轴部件30。
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轴部件30的扭矩传递至零件主体211,从而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能够提高缓冲效果,防止机械零件210破损。
(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1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20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机械零件220的俯视图。图14是沿图15中的XII-XII’线(单点划线)的剖视图。
如图15所示,机械零件220具有零件主体221和压入部222。压入部222由多个轴支承部228构成。轴支承部228的端部229被保持于保持凹部225中。将端部229、229之间的部分称为中间部分226。
如图14所示,保持凹部225的周缘225a的内表面225b是以从第1面221a至第2面221b逐渐缩颈的方式倾斜一定的角度的倾斜面。
轴支承部228具有限制(相对于零件主体221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详细地说,轴支承部228的端部229的外缘229a的外面229b是以从轴支承部228的第1面228c至第2面228d逐渐缩颈的方式倾斜一定的角度的倾斜面,且遍及整个面地与内表面225b抵接。
轴支承部228的第1面228c的外径(最大外径)比保持凹部225的第2面221b的内径(最小内径)大,因此轴支承部228向下方的移动(零件主体22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机械零件220利用该结构防止轴支承部228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2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30的剖视图。机械零件230的轴支承部238具有中间部分236和端部239、239。
轴支承部238具有限制(相对于零件主体231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详细地说,轴支承部238的端部239具有由主体部239a和外侧伸出部239b构成的截面为L字状的结构。
主体部239a被设置于保持凹部235的周缘235a的内表面235b处。外侧伸出部239b从主体部239a的第1面231a侧的端部沿着零件主体231的第1面231a向径向外侧伸出。
轴支承部238的向下方的移动(零件主体23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被与外侧伸出部239b抵接的第1面231a限制。
机械零件230利用该结构防止轴支承部238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3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40的剖视图。机械零件240的轴支承部248具有中间部分246和端部249、249。
保持凹部245不是形成于零件主体241的厚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而是仅形成于零件主体241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范围内。详细地说,保持凹部245形成于从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至第1面241a为止的厚度范围内。
轴支承部248的中间部分246是与零件主体241相同的厚度,轴支承部248的中间部分246形成于零件主体241的整个厚度范围内。
轴支承部248具有限制(相对于零件主体241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详细地说,轴支承部248的端部249比零件主体241薄,形成于零件主体241的厚度的一部分范围(从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到第1面241a的厚度范围)内,且位于保持凹部245内。因此,轴支承部248的向下方的移动(零件主体24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被保持凹部245的底部245a限制。
机械零件240利用该结构防止轴支承部248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4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50的剖视图。机械零件250的轴支承部258具有中间部分256和端部259、259。
形成于零件主体251中的保持凹部255具有:主部255c、形成于第1面251a上的第1面凹部255d、以及形成于第1面凹部255d的外缘部处的外缘凹部255e。
主部255c形成于保持凹部255的周缘255a的内表面255b处。外缘凹部255e在第1面凹部255d的外缘部的底面处形成为朝向第2面251b的凹状。
轴支承部258具有限制(相对于零件主体251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详细地说,轴支承部258的端部259具有:主体部259a、外侧伸出部259b以及外缘凸部259c。
主体部259a遍及零件主体251的整个厚度方向设置于主部255c中。外侧伸出部259b从主体部259a的第1面251a侧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于第1面凹部255d内。外缘凸部259c从外侧伸出部259b的外缘部向第2面251b突出,形成于外缘凹部255e内。
轴支承部258的向下方的移动(零件主体25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被第1面凹部255d的底部和外缘凹部255e的底部限制。
机械零件250利用该结构防止轴支承部258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5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60的剖视图。机械零件260的轴支承部268具有中间部分266、和端部269、269。
保持凹部265形成于零件主体261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范围内、即从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到第1面261a的厚度范围内。
轴支承部268具有限制(相对于零件主体261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详细地说,轴支承部268的端部269比零件主体261薄,形成于零件主体241的厚度的一部分范围(从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到第1面261a的厚度范围)内,且位于保持凹部265内。因此,轴支承部268的向下方的移动(零件主体26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被保持凹部265的底部265a限制。
轴支承部268的中间部分266是与端部269相同的厚度,且形成于与端部269相同的厚度范围内。
机械零件260利用限制所述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结构来防止轴支承部268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6变形例,机械零件)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10的第6变形例、即机械零件270的剖视图。
在零件主体271的保持凹部中形成的轴支承部278能够沿零件主体271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且借助该弹力保持轴部件30。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机芯和钟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成为能够识别的尺寸而适当变更了各部件的比例尺。
(钟表)
一般来说,将包括钟表的驱动部分的机械体称为“机芯”。将在机芯上安装表盘、指针后装入钟表壳体中而成为成品的状态称为钟表的“完成品”。将构成钟表基板的主板的两侧中的具有钟表壳体的表镜玻璃的一侧、即具有表盘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背面侧”或者“表盘侧”。将主板的两侧中的具有钟表壳体的后盖的一侧、即表盘的相反侧称为机芯的“正面侧”或者“后盖侧”。
图21是完成品的俯视图。
如图21所示,钟表1的完成品1a具有表盘2和指针4,该表盘2具有表示与时间相关的信息的刻度3等,该指针4包括表示小时的时针4a、表示分钟的分针4b以及表示秒钟的秒针4c。
图22是机芯正面侧的俯视图。此外在图22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而对构成机芯100的钟表部件中的一部分省略了图示。
机械式钟表的机芯100具有构成基板的主板102。柄轴110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于主板102的柄轴引导孔102a中。该柄轴110通过具有拨针杆190、离合杆192、离合杆弹簧194以及背侧支承件196的切换装置来决定在轴线方向的位置。
而且,在使柄轴110旋转时,立轮112借助离合轮(未图示)的旋转而旋转。小钢轮114和大钢轮116通过立轮112的旋转而依次旋转,使得收纳于条盒轮120中的发条(未图示)被上条。
条盒轮1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102和条盒夹板160之间。二号轮124、三号轮126、四号轮128以及擒纵轮1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102和轮系支承件162之间。
当条盒轮120借助发条的复原力旋转时,二号轮124、三号轮126、四号轮128以及擒纵轮130借助条盒轮120的旋转依次旋转。这些条盒轮120、二号轮124、三号轮126以及四号轮128构成正面侧轮系。
当二号轮124旋转时,分轮(未图示)基于该旋转而同时旋转,安装于该分轮上的分针4b(参照图21)指示“分钟”。
另外,时轮(未图示)基于分轮的旋转并经由跨轮(未图示)的旋转而旋转,安装于该时轮上的时针4a(参照图21)指示“小时”。
用于控制正面侧轮系的旋转的擒纵调速装置由擒纵轮130、擒纵叉142以及机械零件10(摆轮)构成。
在擒纵轮130的外周形成有齿130a。擒纵叉1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102和擒纵叉支承件164之间,且具有一对叉瓦142a、142b。在擒纵叉142的一个叉瓦142a与擒纵轮130的齿130a卡合的状态下,擒纵轮130暂时停止。
机械零件10(摆轮)以一定的周期往复旋转,由此使擒纵叉142的一个叉瓦142a和另一个叉瓦142b交替地与擒纵轮130的齿130a卡合和解除。由此,以一定的速度擒纵擒纵轮130。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具有前述的实施方式的机械零件,因此能够提供计时精度高的机芯和钟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即,在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具体的形状或结构等仅是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变更。

Claims (13)

1.一种机械零件,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其特征在于,
该机械零件具有:
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
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其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向所述贯穿孔的内侧突出,将所述轴部件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
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突出到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利用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在所述零件主体上形成有作为固定器结构的保持凹部,该保持凹部通过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一部分来固定该轴支承部,
所述保持凹部从所述贯穿孔向所述贯穿孔的外侧延伸,对于所述保持凹部来说,最靠近所述贯穿孔的第1位置处的宽度尺寸小于比所述第1位置靠所述贯穿孔的外侧的第2位置处的宽度尺寸,
所述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所述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其中,
所述轴支承部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中,
所述轴支承部形成为这样的拱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中间部分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离开,
所述中间部分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移位限制凸部,在所述轴部件从预先规定的通常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该移位限制凸部与所述轴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轴部件向外侧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支承部具有:一对固定部,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被分别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基部,其从所述固定部伸出至所述贯穿孔内;以及内周延伸部,其将所述基部的伸出端彼此连接起来,
所述内周延伸部沿所述零件主体的周向延伸,且能够借助弯曲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零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周延伸部上,向内侧突出地形成有保持凸部,该保持凸部与所述轴部件抵接而保持所述轴部件,
所述保持凸部形成为比所述内周延伸部的端部向内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中,
所述轴支承部具有遍及所述零件主体的周向形成的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中,
所述轴支承部具有限制相对于所述零件主体在厚度方向上的移位的移位限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件主体由脆性材料构成,
所述轴支承部由金属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支承部构成压入部,通过将所述轴部件压入所述压入部,所述压入部被固定于所述轴部件上。
11.一种机芯,其特征在于,
该机芯具有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零件。
12.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芯。
13.一种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机械零件以轴部件为中心转动,
所述机械零件具有:
零件主体,其具有供所述轴部件贯穿插入的贯穿孔;和
1个或多个轴支承部,其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向所述贯穿孔的内侧突出,将所述轴部件固定于所述零件主体,
所述轴支承部从所述贯穿孔的内表面突出到所述贯穿孔内,且能够利用弹力保持所述轴部件,
在所述零件主体上形成有作为固定器结构的保持凹部,该保持凹部通过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一部分来固定该轴支承部,
所述保持凹部从所述贯穿孔向所述贯穿孔的外侧延伸,对于所述保持凹部来说,最靠近所述贯穿孔的第1位置处的宽度尺寸小于比所述第1位置靠所述贯穿孔的外侧的第2位置处的宽度尺寸,
所述轴支承部的延伸率比所述零件主体的延伸率大,
该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在构成所述零件主体的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具有与所述轴支承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内部形状和与所述零件主体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外部形状的掩模,并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内部形状在所述基材上形成用于保持所述轴支承部的结构;
利用电铸法形成由能够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所述轴支承部;以及
对应于所述掩模的外部形状除去所述基材的多余部分。
CN201510578126.1A 2014-09-12 2015-09-11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Active CN105425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6363 2014-09-12
JP2014186363 2014-09-12
JP2015135595A JP6579695B2 (ja) 2014-09-12 2015-07-06 機械部品、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2015-135595 2015-07-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5570A CN105425570A (zh) 2016-03-23
CN105425570B true CN105425570B (zh) 2020-05-08

Family

ID=5545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8126.1A Active CN105425570B (zh) 2014-09-12 2015-09-11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8477B2 (zh)
CN (1) CN105425570B (zh)
CH (1) CH710112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8177A1 (fr) * 2014-08-21 2016-02-24 Universo S.A. Aiguille de montre
EP3382472A1 (fr) * 2017-03-30 2018-10-03 Rolex Sa Palier de guidage d'un pivot de balancier de pièce d'horlogerie
JP7006065B2 (ja) * 2017-09-14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用部品、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WO2019131848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用外装体及び外装体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EP3719583B1 (fr) * 2019-04-03 2021-11-10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Dispositif de freinage mecanique pour mobile horloger
EP4280002A1 (fr) * 2022-05-17 2023-11-22 Montres Breguet S.A. Module chronographe muni d'une roue amovib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238A (zh) * 2006-11-09 2008-05-21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叉形弹性结构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计时器
CN10386967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尼瓦洛克斯-法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弹性臂的变形的装配装置
CN103930837A (zh) * 2011-09-29 2014-07-16 劳力士有限公司 由游丝和内桩组成的整体式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2148A (en) * 1963-03-04 1964-07-28 Sunbeam Corp Indicator
US3659412A (en) * 1969-06-26 1972-05-02 Citizen Watch Co Ltd Positioner for calendar dial in timepiece
JPS4934206B1 (zh) * 1970-08-04 1974-09-12
FR2398348A1 (fr) * 1977-07-20 1979-02-16 Ferodo Sa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FR2469743A1 (fr) * 1979-11-16 1981-05-22 Suisse Horlogerie Mecanisme de positionnement d'une roue de centre pour piece d'horlogerie
EP1445670A1 (fr) * 2003-02-06 2004-08-11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Spiral de résonateur balancier-spiral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P1708045A3 (fr) 2005-03-22 2009-01-07 Patek, Philippe SA Fixation d' une roue d'horlogerie à un axe
DE602006014554D1 (de) * 2006-11-09 2010-07-08 Eta Sa Mft Horlogere Suisse Montageelement, das dehnbare Strukturen in Form von aufeinander liegenden Plättchen umfasst, und mit diesem Element ausgerüstete Uhr
EP1921516B1 (fr) * 2006-11-09 2010-01-13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Elément d'assemblage comportant deux séries de structures élastiques et pièce d'horlogerie comportant cet élément
JP5462006B2 (ja) * 2009-02-17 2014-04-0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脱進調速機、機械式時計、及びアンクル体の製造方法
JP2011053019A (ja) * 2009-08-31 2011-03-17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スリップ歯車構造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時計
EP2400351B1 (fr) * 2010-06-22 2013-09-25 Omega SA Mobile monobloc pour une pièce d'horlogerie
EP2469357B2 (fr) * 2010-12-21 2016-06-29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Palier amortisseur de chocs pour un mobile tournant d'un mouvement d'horlogerie
CH705861A2 (fr) * 2011-12-12 2013-06-14 Swatch Group Res & Dev Ltd Palier antichoc pour pièce d'horlogerie.
EP2765462B1 (fr) * 2013-02-12 2018-04-04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Roue de centre anti-choc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238A (zh) * 2006-11-09 2008-05-21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叉形弹性结构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计时器
CN103930837A (zh) * 2011-09-29 2014-07-16 劳力士有限公司 由游丝和内桩组成的整体式组件
CN10386967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尼瓦洛克斯-法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弹性臂的变形的装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5570A (zh) 2016-03-23
US9678477B2 (en) 2017-06-13
CH710112A2 (fr) 2016-03-15
US20160077491A1 (en) 2016-03-17
CH710112B1 (fr)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570B (zh)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芯以及钟表
JP5462006B2 (ja) 脱進調速機、機械式時計、及びアンクル体の製造方法
JP6579695B2 (ja) 機械部品、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5932380B2 (ja) ひげ玉、てんぷおよび時計
JP3203513U (ja) 同軸脱進機の一体型アンクル
US9817369B1 (en) Mechanical component, mechanical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movement, and timepiece
JP5557263B2 (ja) 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135528B2 (ja) 電鋳部品の製造方法と機械式時計およ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6529516B2 (ja) 電鋳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868443B2 (ja) 時計用のアンクル、これを備えた機械式時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30261B2 (ja) 電鋳部品及び電鋳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089008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目の錯視模様を有する金属系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618664B2 (ja) 弾性部を含む電鋳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15183A (ja) 機械部品組立体、機械部品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時計
JP6579696B2 (ja) 機械部品、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6249480B2 (ja) 時計用部品、ムーブメント、時計、および時計用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239300B2 (ja) 時計用部品の製造方法、時計用部品、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JP2006064575A (ja) 時計用部品、時計用組立部品、および時計
JP2014070253A (ja) 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機械部品
JP2012185128A (ja) 機械部品、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時計
JP6308810B2 (ja) 時計用部品、ムーブメント、時計及び時計用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8155523A (ja) 時計部品、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2014173998A (ja) 時計用軸受、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JP2014169932A (ja) 機械部品、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