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6304B -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6304B
CN105416304B CN201510871558.1A CN201510871558A CN105416304B CN 105416304 B CN105416304 B CN 105416304B CN 201510871558 A CN201510871558 A CN 201510871558A CN 105416304 B CN105416304 B CN 105416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e unit
train body
unit train
moto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15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16304A (zh
Inventor
谭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715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6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6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1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6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3/00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1/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ans applying the tractive effort;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running gear other than normal driving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包括拖车车体、动车车体、驾驶室、拖车转向架和动车转向架;在驾驶室与动车车体的顶部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水冷箱、变流器、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动车系统柜和空调,空调的后方具有预留空间;本发明的有轨电车牵引车布局合理,能发挥最佳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轨电车,尤其是有轨电车上各部件的布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低地板有轨电车来说,为了让乘客上下车方便,车体与轨道的距离小,车体下方的空间不够,只能安放转向架,而为了增大载客量,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也不能在车体内安放更多的部件,因此,关键的、大的部件安装在顶部。而关键的、大的部件的布置对相互之间的影响会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的有轨电车牵引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包括动车车体、驾驶室和动车转向架;在动车车体上连接有驾驶室;动车转向架安装在动车车体的底部;在驾驶室与动车车体的顶部连接处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水冷箱,在动车车体的顶部靠近水冷箱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变流器,变流器位于水冷箱的后方,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变流器的后方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自右向左依次排列,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的后方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空调,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空调的后方具有预留空间;水冷箱、变流器、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动车系统柜和空调均靠前设置;所述的安装座包括U形座,在U形座内位于两侧焊接有支承板,在U形座的上板上设有安装孔。
有轨电车一般由拖车和位于拖车两端的动力车组成,对于这种布局的有轨电车,位于中间的拖车不管是什么情况下,轴重最大,要提高有轨电车的综合使用性能,应当尽量减少拖车的轴重,因此,将水冷箱、变流器、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动车系统柜和空调均靠驾驶室一端设置,这样,通过铰接体传递到拖车上的力小,拖车的轴重会相对减小。将水冷箱放在最前端,有轨电车在行驶时,冷风会直接吹到水冷箱上,可提高冷却效果。变流器在工作时,变流器的热水进入到水冷箱内冷却后变成冷水流回变流器,将变流器靠近水冷箱设置,能减小水冷箱与变流器的距离,变流器与水冷箱之间的冷却水管变短,因此,对变流器的冷却效果好,另外变流器与水冷箱为一套系统,因此,将两者布置在一起可发挥更佳的性能。发明人在最初的设计时,将水冷箱放置在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与空调之间,在使用时发现,拖车的轴重大,另外,水冷箱的热风会直接影响空调,加大了空调的负荷,车内的温度容易升高,同时还会影响其他的设备,而当水冷箱放置到最前面,空调布置在动车车体的后面,水冷箱的热风经过一段距离后散失了大部分的热量,对后面的空调影响小。在本发明中空调的新风口设置在后面,由于空调后面为预留空间,因此,不会影响到空调的进风。将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设置在变流器与空调之间的原因是:三柜与变流器之间有很多的强电和弱电连接,如果中间用空调隔离,线路加长,使得设备之间通讯易受干扰,影响运行可靠性,成本高,而且布线也不方便。由于通过安装座安装各设备,因此,各设备的安装方便,而且便于调整各设备的高度。
进一步的,水冷箱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水冷箱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的,变流器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变流器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的,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三者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这样,动车车体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的,空调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空调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的,动车车体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动车挡边。这样,从外面看不到设备,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而且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有轨电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有轨电车的俯视图。
图3为有轨电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有轨电车牵引车向下的示意图。
图5为拖车车体向下的示意图。
图6为安装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有轨电车包括拖车车体100、动车车体200、驾驶室300、拖车转向架400和动车转向架500。有轨电车牵引车包括动车车体200、驾驶室300和动车转向架500。
在拖车车体100的两端通过铰接体600分别连接有动车车体200,在动车车体200上连接有驾驶室300;拖车转向架400安装在拖车车体100的底部,动车转向架500安装在动车车体200的底部。
如图2、4所示,在驾驶室300与动车车体200的顶部连接处通过安装座12安装有水冷箱1,水冷箱1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A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A两侧的水冷箱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200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如图6所示,所述的安装座12包括U形座121,在U形座121内位于两侧焊接有支承板122,支承板122上对应于U形座121的转角处设有倒角,这样,可让支承板122与U形座121的连接更加的可靠;在U形座的上板上设有安装孔123,螺栓穿过水冷箱1的底座和安装孔123将水冷箱1固定到驾驶室300和动车车体200的顶部,驾驶室300和动车车体200的顶部到水冷箱1的底部高度大于100mm。
在动车车体200的顶部靠近水冷箱1通过安装座12安装有变流器2,变流器2位于水冷箱1的后方,在本发明中,以驾驶室为前,动车车体为后。变流器2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A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A两侧的变流器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200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动车车体200的顶部到变流器2的底部高度大于100mm。
在动车车体200的顶部位于变流器2的后方通过安装座12安装有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总称三柜;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自右向左依次排列。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三者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A重合这样,动车车体200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在动车车体200的顶部位于三柜的后方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空调6,空调6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A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空调质量相等。这样,动车车体200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在动车车体200的顶部位于空调的后方具有预留空间7,预留空间7可用于安装超级电容、电池等。
水冷箱1、变流器2、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动车系统柜5和空调6均靠前设置。
在拖车车体100的顶部通过安装座12安装有拖车电源柜8、拖车系统柜9、受电弓10和避雷器11,拖车电源柜8位于拖车系统柜9的右侧,拖车电源柜8和拖车系统柜9在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受电弓10和避雷器11位于拖车电源柜和拖车系统柜的一端,受电弓10位于避雷器11的右侧,受电弓10和避雷器12在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
相对于拖车车体100的纵向中轴线B,拖车电源柜8、拖车系统柜9、受电弓10和避雷器11的总重量相对于纵向中轴线B相等,相对于拖车车体100的横向中轴线C,拖车电源柜8、拖车系统柜9、受电弓10和避雷器11的总重量相对于横向中轴线C相等。这样,拖车车体100受力平衡,让有轨电车的运行更加的平稳。
拖车车体100的顶部两侧安装有拖车挡边14;动车车体200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动车挡边15。这样,从外面看不到设备,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而且外观美观。
有轨电车一般由拖车和位于拖车两端的动力车组成,对于这种布局的有轨电车,位于中间的拖车不管是什么情况下,轴重最大,要提高有轨电车的综合使用性能,应当尽量减少拖车的轴重,因此,将水冷箱1、变流器2、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动车系统柜5和空调6均靠驾驶室300一端设置,这样,通过铰接体600传递到拖车上的力小,拖车的轴重会相对减小。将水冷箱1放在最前端,有轨电车在行驶时,冷风会直接吹到水冷箱1上,可提高冷却效果。变流器2在工作时,变流器2的热水进入到水冷箱1内冷却后变成冷水流回变流器,将变流器2靠近水冷箱1设置,能减小水冷箱1与变流器2的距离,变流器2与水冷箱1之间的冷却水管变短,因此,对变流器2的冷却效果好,另外变流器2与水冷箱1为一套系统,因此,将两者布置在一起可发挥更佳的性能。发明人在最初的设计时,将水冷箱1放置在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与空调6之间,在使用时发现,拖车的轴重大,另外,水冷箱1的热风会直接影响空调,加大了空调6的负荷,车内的温度容易升高,同时还会影响其他的设备,而当水冷箱1放置到最前面,空调6布置在动车车体200的后面,水冷箱1的热风经过一段距离后散失了大部分的热量,对后面的空调6影响小。在本发明中空调6的新风口设置在后面,由于空调6后面为预留空间7,因此,不会影响到空调6的进风。将动车电源柜3、蓄电池柜4和动车系统柜5设置在变流器2与空调6之间的原因是:三柜与变流器2之间有很多的强电和弱电连接,如果中间用空调6隔离,线路加长,使得设备之间通讯易受干扰,影响运行可靠性,成本高,而且布线也不方便。将受电弓10设置在拖车上的原因是:拖车在转弯时,拖车的偏摆小,受电弓不容易脱弓,电连接性能稳定、可靠。而且受电弓更方便的给前面和后面的动车车体供电。

Claims (2)

1.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包括动车车体、驾驶室和动车转向架;在动车车体上连接有驾驶室;动车转向架安装在动车车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驾驶室与动车车体的顶部连接处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水冷箱,在动车车体的顶部靠近水冷箱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变流器,变流器位于水冷箱的后方,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变流器的后方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自右向左依次排列,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的后方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空调,在动车车体的顶部位于空调的后方具有预留空间;水冷箱、变流器、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动车系统柜和空调均靠前设置;所述的安装座包括U形座,在U形座内位于两侧焊接有支承板,在U形座的上板上设有安装孔;
水冷箱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水冷箱质量相等;
变流器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变流器质量相等;
动车电源柜、蓄电池柜和动车系统柜三者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
空调的重心与动车车体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动车车体中轴线两侧的空调质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动车车体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动车挡边。
CN201510871558.1A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Active CN105416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1558.1A CN105416304B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1558.1A CN105416304B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6304A CN105416304A (zh) 2016-03-23
CN105416304B true CN105416304B (zh) 2018-02-06

Family

ID=5549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1558.1A Active CN105416304B (zh) 2015-12-02 2015-12-02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6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6654A (zh) * 2018-03-29 2018-09-21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
CN110667600A (zh) * 2019-10-23 2020-01-10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模块高地板有轨电车编组结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4492A1 (fr) * 2009-10-23 2011-04-27 ALSTOM Transport SA Rame ferroviaire bi-mode
DE102011118951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DB Systemtechnik GmbH Anordnung zum Betrieb eines Mehrkomponentenantriebs eines Schienenfahrzeu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8739B1 (fr) * 1999-01-27 2001-03-02 Alstom Rame ferroviaire modulaire et convoi ferroviaire forme de telles rames
CN102501858B (zh) * 2011-11-15 2014-06-25 长春广垠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CN103129564B (zh) * 2011-11-29 2016-04-06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机车牵引系统
CN203005421U (zh) * 2012-12-17 2013-06-1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式有轨电车
CN103921802B (zh) * 2014-05-06 2016-04-20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车顶装置及低地板有轨电车
CN104608779B (zh) * 2014-12-01 2017-08-1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单体轨道检测车
CN204452452U (zh) * 2015-02-06 2015-07-08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天窗低地板有轨电车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4492A1 (fr) * 2009-10-23 2011-04-27 ALSTOM Transport SA Rame ferroviaire bi-mode
DE102011118951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DB Systemtechnik GmbH Anordnung zum Betrieb eines Mehrkomponentenantriebs eines Schienenfahrzeu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6304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919B (zh) 车辆的电气安装件设置结构
US10421345B2 (en) Electric truck
US8720617B2 (en) Electric bus
CN103009979B (zh) 用于车辆、尤其地商用车的电驱动模块
CN103802658B (zh) 电动车辆
CN103129358B (zh) 车辆的电气设备布置构造
TW201726466A (zh) 具最佳化結構之電動公共運輸陸上車輛
JP717288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05416304B (zh)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CN102858579A (zh) 车体后部的电器设备的搭载结构
CN204340635U (zh) 一种小型纯电动汽车底盘的布置结构
CN102910180A (zh) 窄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
CN113276653B (zh) 混合动力车电池布置结构及其安装支架
CN1020095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063071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CN205554185U (zh)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CN205554186U (zh) 一种有轨电车
CN105460031B (zh) 一种有轨电车
CN201264607Y (zh) 平衡稳定的车下设备布置
CN207225486U (zh)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CN109080715A (zh) 一种新型节能卡车导流罩
CN202528831U (zh) 电动汽车车载储能装置固定结构
ES2907518T3 (es) Autobús
CN207594739U (zh) 一种车厢及列车
CN2022719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