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8C -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8C
CN1054088C CN94194408A CN94194408A CN1054088C CN 1054088 C CN1054088 C CN 1054088C CN 94194408 A CN94194408 A CN 94194408A CN 94194408 A CN94194408 A CN 94194408A CN 1054088 C CN1054088 C CN 10540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lten metal
mentioned
centre bore
insulated pouring
pour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4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87A (zh
Inventor
米歇尔·哈拉斯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3/00Mechanical cleaning, e.g. skimming of molten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8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for bottom po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3/00Mechanical cleaning, e.g. skimming of molten metals
    • B22D43/001Retaining slag during pouring molten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和一限流装置,该系统包括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用以承纳第一浇注包流出熔融金属的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位于第一浇注包底部、控制熔融金属流出的第一装置;一位于第一位置入口控制熔融金属流出的防涡旋插件,它至少有一孔和一叶片,该叶片当熔融金属流入第一装置入口时对其进行限制以减少涡旋;和位于第二浇注部底部用于控制熔融金属流出的第二装置。本发明能抑制浇注时产生的涡旋使铸件质量提高。

Description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系统,特别涉及减少熔渣涡旋的系统。当熔融金属自采用滑动浇口阀或塞棒作流量控制的中间包或钢水包流出时会产生这种涡旋。熔渣涡旋的减少有助于产生较高百分比的无熔渣金属。
熔融金属通常自一个往往称之为中间包或包的多底部排出的浇注容器送入一个锭模(或模子)。中间包通常由钢水包供给熔融金属。自中间包排出金属的纯度对于在模子内成功地浇注纯净金属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浇注后的金属应该不含形成于熔融金属表面的熔渣且不含有时在浇注过程中产生并夹杂于金属中的气泡。如果自钢水包流出的熔融金属夹杂熔渣或任何多余杂质,浇注金属的质量将下降。这种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涡旋的出现,这种旋涡状涡旋是由于在浇注过程中产生了作用于流动金属的复合向心力。
如果熔渣被涡旋带入浇注进中间包或浇注包的熔融金属流中,它能轻易地被夹聚在最终成品中。另外,如果浇注进模子的熔融金属流自容器的底部注口排出时形成螺旋,金属流将变得空心并被扩大,以致于其侧表面更多地暴露于空气中。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金属会被重新氧化,从而导致浇注成品质量的显著下降。有时可以从固化的浇注金属中收集到重新氧化的成品,它们通常被称作杂渣。
由于金属熔化时熔渣形成在熔融金属的表面,熔渣污染的危险几乎一直存在。然而只要熔渣停留在上表面,就不会对成功地浇注构成麻烦。可惜通常情况下,当浇注一炉钢水时,熔渣被涡旋带入自钢水包到中间包的熔融金属流中并会进入到模子中。这种在中间包中出现熔渣的情况甚至是危险通常会中止浇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2%至4%的金属将留在钢水包内,这些金属将被当做重新熔化而回收的废料。这些金属的重新熔化导致了附加的、不希望的成本。因此我们希望减少自钢水包到中间包的熔渣涡旋,特别是减少重新熔化大量金属的要求,以便降低成本。
连续浇注和经(模)浇注均表现出涡旋的缺陷。在连续浇注中,熔融金属自注口的孔连续流出至模子中以形成连续的形状,诸如钢坯、钢板、钢锭或钢条。在非连续浇注中,当一个锭模被充满后停止熔融金属的流出,然后当新锭模就位后重新开始浇注。
对于连续浇注,已知可以通过在注口的孔内安排沟槽(限流注口)来减少不必要的涡旋和螺旋,该注口位于中间我的底部,向模子投送熔融金属。防涡旋装置也可与向中间包或锭模供料的钢水包一起用于流出或集流注口。集流注口内的防涡旋装置有助于防止离开注口的金属流的螺旋状,但对钢水包内涡旋的防止却几乎不起作用。因此有必要在集流注口的上游安装附加的防涡旋装置以进一步减小由钢水包内涡旋所产生的缺陷。
对于锭模浇注,已知可采用具有中心孔的注口,中心孔内排列着沟槽以提高自注口流出的金属流的质量从而消除前述的涡旋及螺旋影响。注口的流量和速率由限流装置,如塞棒或滑动浇口来控制。
内部沟槽也可以与具有圆形、三解形或正方形中心孔的注口一起应用。通常,一炉钢水浇注完后,注口用氧气情况使它除去任何多余残渣。可惜浇注和清洗会导致沟槽的损耗并使得涉及注口的沟槽操作寿命只能达到三至四炉钢水。通常,无沟槽装置的注口在必须更换前能处理八至十二炉钢水。尤其是与浇注八至十二炉钢水后才要求替换的无沟槽注口相比,在每三至四炉钢水后从限流装置上卸去有内沟槽的注口是不切实际且很费时的。因此需要提供在限流装置内易于替换的带沟槽注口,同时它仍能减少不必要的涡旋。
现有浇注操作中已采用的浇注设备易受涡旋及螺旋的不良影响。为排除不必要的涡旋和螺旋而替换现有设备将耗费大量的开支及时间。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能易于安装在现有浇注设备内的装置以减少不利的涡旋和螺旋,从而方便有利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浇注金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位于中间包上游部位且带有向中间包投料的沟槽注口的连续浇注设备提供一浇注包,以便进一步防止会在熔融金属内加入杂质或气泡或使浇注后金属重新氧化的涡旋及螺旋。它们都会导致浇注最终成品的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个适用于中间包的防涡旋装置,以便能防止会在熔融金属内加入杂质或气泡或使浇注后金属重新氧化的涡旋及螺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沟槽部位的注口装置。该装置不仅减少了涡旋和螺旋的情况而且使得沟槽部位能方便地替换。
对于那些精通本领域者,本发明的其余目的和优点将通过参照下文中所附的插图及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
总的说来,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金属浇注炉的防涡旋装置。该装置带有具有中心孔的排出孔,中心孔作为熔融金属的出口。防涡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贯中心孔的叶片以限制流过其中的熔融金属。防涡旋装置位于中心孔的入口部位。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浇口阀与防涡旋装置的组合结构。滑动浇口阀具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一个孔和一个滑动机构。该孔自入口延伸至出口并限定了一个熔融金属流的流经通道,滑动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关闭孔的至少一部分。防涡旋装置位于孔内靠近入口处且包括至少一个横贯孔的叶片以限制流过其中的熔融金属。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金属浇注炉提供一种带有与防涡旋装置配合的沟槽的塞棒。该金属浇注炉包括至少一个孔的出口、孔作为熔融金属的流径通道。塞棒具有能选择性地关闭出口孔的形状。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它包括:
(1)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
(2)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其尺寸小于第一预定尺寸且相应于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放置,以容纳自其中流出的熔融金属;
(3)用于控制熔融金属流出且位于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底部的第一装置;
(4)位于上述第一装置入口部位且用于控制熔融金属出流的防涡旋装置,该装置与上述浇注包中的熔融金属直接接触,所述防涡旋装置具有一中心孔和至少一个叶片用于当熔融金属流入该中心孔时对其加以限制以减少涡旋;及
(5)用于控制熔融金属流出且位于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底部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控制熔融金属流出至铸模。
为说明本发明,图中表示出目前最佳的一种形式;尽管如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的明确的配置及手段。
图1说明本发明熔融金属浇注系统主要部件的相互关系。
图2是本发明限流注口装置的说明。
图3,4和4a说明一个能减少自限流装置流出的熔融金属的涡旋的插件的实施例。
图5,6,7,7a,8,9和10说明该插件可选择的实旋例,它们能减少自限流装置流出的金属的涡旋。
图11是一个改进的塞棒,在靠近塞棒的底部有一些沟槽。
图12说明一个抑制涡旋插件,它包括与塞棒配合使用的沟槽以减少自限流装置流出的熔融金属的涡旋。
图13说明一个改进的辅助入口罩,适于与塞棒配合以便可选择地关闭至少一个部分出口孔。
参看图,同样的数字表示同样的部件,图1表示一用于连续浇注的系统10而图2表示一个限流装置12。系统10和限流装置12均与熔融金属的连续浇注有关,系统10和限流装置12能减少涡旋及螺旋。它们通常在向模子及中间包内浇注熔融金属时发生,且有时会导致熔渣夹杂入浇注的金属中或是在浇注金属中产生气泡或空洞。由于这里所描述的防涡旋插件在中间包和钢水包中是等效的,为清楚起见下面的描述将主要针对在钢水中的安装。在中间包和钢水包内使用防涡旋插件的方法是一致的。
系统10主要用于控制自每个限流装置12流出的熔融金属14以提供一个非湍流的、层流型金属流12A。系统10包括具有浇注钢水包16形状的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和具有中间包18形状的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二者均装有熔融金属14。通常,熔融金属14的上表面有一层熔渣20。第一和第二浇注包16和18均包括一个最好由耐高温钢制成的外壳22和一个最好由耐熔材料制成的衬里24。包16和18具有预定的尺寸,包16的体积比包18要大得多。
在熔融金属浇注系统中,大包16通常被称作钢水包而小包18通常被称作中间包,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名词钢水包与第一熔融金属浇注包,中间包与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在此是可互换使用的。)中间包18位于钢水包16的下游处并容纳自钢水包16流出的熔融金属。钢水包16和中间包18所提供熔融金属14用于浇注钢坯、钢锭、钢板或钢条26。
自任一熔融金属浇注包16或18浇注的熔融金属14的流量(Q)是下列因素的函数:相应包内熔融金属的高度(“钢水静压头”),使熔融金属流出的注口孔的大小,流量控制机构诸如滑动浇口阀12或塞棒28的操作。另外,由于流量是注口孔大小的函数,流出量通过滑动浇口阀或塞棒会变得不可控,而通过限流注口30变得可控。应该提到塞棒28通常仅用于中间包18,而不用于钢水包16。
中间包18位于被浇注模子的正上方,它可以包含一组注口,每个均位于中间包18的底部,且向相应的模子提供熔融金属,从而可以浇注一系列形状诸如钢坯、钢锭、钢块或钢条。塞棒机构28可被用于控制中间包18流出的熔融金属流量,该机构在技术上已是众所周知的。
如图1中进一步所示,第二熔融金属浇注包18位于模子26的正上方。自第二烧注包18流出的熔融金属被导入模子26的辅助入口罩或辅助入注口32。这使得熔融金属流依靠重力被导入模子26。模子26的浇注由诸如一塞棒机构,滑动浇口阀或一限流注口以熟知的方式所提供的流出量控制来共同完成。
限流装置将参照图2做进一步描述。限流装置12控制自包16的熔融金属流出量。限流装置12包括一个插件36和进状块52。井状块52包括两个注口部件,上井状注口42和下井状注口44。限流装置12还包括一个由固定板的定位板50(也即基板或安装板)所紧固的固定板48,和一个动板56及集流注口46。插件36,注口部件42、44、46和固定板48均由耐熔材料构成。插件36确定了至少一个孔36A。注口部件42、44、46和固定板48分别有中心孔42A、44A、46A和48A。插件36、上井状注口42和下井状注口44至少部分位于包16底壁的底部耐熔衬里24内,包16由含耐熔材料的套状块或井状块52所支承。靠近井状块52的是一个调整板54。
固定板48位于下井状注口44和集流注口46之间。一个可动的滑动板56支承并固定着集流注口46的顶部。滑动板56与固定板48配合形成一典型的滑动浇口控制装置。滑动浇口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个依靠安装板60安装在其相关包16上的滑动浇口机构58。
滑动浇口机构58有一个托架62,它包括一个弹簧机构64以保证滑动板56与固定板48紧密接触。托架62由附在臂66上的外部机构(未示出)来横向移动。托架62被移动如图2所示的一段距离68。与距离68有关的移动的极限,在图2中被标记为“关闭”或“打开”位置,这对于精通本行技术者是熟知的。通常当浇口位于“打开”位置时,不利用本发明或无任何插件,熔融金属自限流装置12流出时会产生涡旋和螺旋。
另一种限流装置包括一个塞棒装置28,一个插件36和一个改进的辅助入口罩32。如图11所示,塞棒28还包括上部28A和底部或端部28B。底部28B还包括沿其四周排列的沟槽或叶片92。插件36确定了至少一个孔36A。改进的塞棒28由精通本行技术者熟知的普通材料构成。塞棒28必须能工作在熔融金属环境中而不会损坏它的结构完整性。塞棒与一个动力源相连接,它能垂直抬起塞棒从而允许熔融金属流过孔36A而进入辅助入口罩32。
不具有本发明优点的限流装置可以通过在图2中从限流装置上拆去插件36并将留出的空间当作井状块52的入口有具体概念。拆去插件部分36后,限流装置将易受涡旋和螺旋缺陷的影响。可以采用集流注口46来减少螺旋,它包括排列在其中心孔内的沟槽,诸如位于中心孔四周的半圆形的六边对称排列。这样的方案作为减少流体螺旋的方法而采用是成功的。但对涡旋则不然。也曾经在上部和下部井状注口中尝试过沟槽,但无实效。可惜,如在“背景”一部分所述,井状注口或内部注口内的沟槽的预计寿命受到某种程度限制且替换它们较为昂贵。更为重要的是,替换它们较为困难因为它们首先必须从井状块52的封闭中拆出。本发明将插件36简单地放入井状块52的入口处并采用常有不包括任何沟槽的中心孔的标准集流注口(诸如图2的注口46)来消除这些困难。当插件36(具有与先有技术的带沟槽集流注口相同的预计寿命)需要替换时,旧插件36只要从井状块52的入口处提起而替换件放入同一入口的原位置。不同于先有技术的装置,插件36使限流注口装置仅有很小的延误便恢复到操作就绪状态。
插件36将参照图3、4、4a、7和7a做进一步描述。图3中所示插件36是与一个包括带有基底B2和上边缘84的外壁的支架相组合成的。图4和7中的插件36可简单地放入井状块52的入口处且与井状块52水平面之上的熔融金属直接接触。图4和7中的插件36包括贯穿插件36的中心孔36A。孔36A表示为圆的,但也可以是方的、三角形或其他任何剖面形状。插件36具有一个或多个叶片或沟槽92,它们延伸至孔36A内并在熔融金属流到达中心孔36A前对其进行限制。沟槽对熔融金属流的限制打断了涡流运动并减少了涡旋。如图插件36与支架组合,随着其外壁自基底82延伸至上边缘84。插件36最好呈向外的锥形。插件36的内壁有一个向下弯曲的倾斜部分86,它从靠近插件36的上边缘84的位置88处开始,进入中心孔36A向下呈锥形。插件36还包括一个平的表面90使得插件36与井状块52保持齐平。然而如果需要,叶片92的顶部可以高于边缘84的顶部。插件36还包括一个垂直贯穿插件36第一部分的沟槽92。
如图4a所示,插件36可以不带支架。无支架插件36包括一个下部94能与井状块52的内壁啮合。插件36的下部94自下边缘96到中部98最好呈向外斜的锥形。插件36的中部98与井状块52齐平。图4a中所示的插件36最好带有二至四个叶片92。可采用多于四个叶片92,但每个附加叶片对消除螺旋或涡旋的改善作用很小。
如图4所示,沟槽92在熔融金属流进入孔36A前打乱螺旋的方法。沟槽92充当防涡旋装置以减少或有效消除熔融金属的涡旋即涡流或圆周运动,它们将产生一种力将位于熔融金属表面的熔渣带入或夹杂入金属流中。
沟槽92防止湍流的发生并形成一种非湍流、层流型熔融金属流。本发明形成的层流(如图1中12A所示)导致涡旋和螺旋的显著减少,伴随着不带有沟槽装置的先前技术的注口发生的这种涡旋和螺旋会将不希望的熔渣、或其他多余杂质带入模子或中间包,从而使最终的浇注成品产生缺陷。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防涡装置与钢水包16内的熔融金属14直接接触,且位于限流装置的入口。而以前的防涡旋装置位于限流装置的集流注口部位,或是出口,或是上部及下部井状注口的入口处。
另一种限流装置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改进的塞棒28来进一步减少出自中间包的涡旋。改进的塞棒28包括靠近塞棒28端部或底部的叶片92。改进的塞棒28可以包括沿塞棒28的底部28B周边等间距分布的二、四或更多个叶片。最佳的配置提供了沿塞棒28的底部28B周边等间距分布的四个叶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个与涡旋抑制插件17相配合的塞棒28。涡旋抑制插件17的特点在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叶片19A,它们向孔36A延伸并在金属流到达孔36A前对其进行限制。叶片19A对熔融金属流的相互作用打断了涡流作用从而减少了涡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个与改进的辅助入口罩32相配合的塞棒28。改进的辅助入口罩32如图13所示。辅助入口罩32被改进以便能安装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叶片92。为使熔融金属自中间包流入模子,塞棒28必须自它与辅助入口罩32的支座啮合处垂直抬起。
传统上,本领域的专家认为无叶片92的塞棒28能抑制金属浇注炉中的涡旋作用。然而发现大量的表面物质(空气)仍被涡旋入采用传统塞棒系统的流出注口。在靠近塞棒28端部或底部增加叶片92,如图11所示,采用改进的塞棒28的熔融金属浇注包中100%的剩余涡旋将被消除。在中间包底部17增加围绕塞棒的底座和/或在辅助入口罩32顶部增设呈现为一新构件形式的叶片92能够消除任何涡旋。
尽管采用插件形状的装置被描述为充当本发明的防涡旋装置,能够理解具有不同于所述沟槽形状的其他装置也可作为本发明的应用实例,例如,可以采用三角形、矩形、波纹状或其他形状的部件只要能阻断熔融金属流的一部分并起防涡旋作用。本发明的其余实施例保证熔融金属流出至模子的层流并可参照图5-10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6和7表示一个与支架配合的改进的插件36。插件36包括一对互成直角排列且具有呈半圆形上部的叶片92。叶片92上部的半圆形外形保证叶片92与熔融金属之间比图3和4中所示形状有更多的相互作用。改进的插件36还包括一个出口80(未画出),其外壁自基底82延伸至上边缘84。改进的插件36的内壁有一个向下倾斜部分86(在图7中看不见但在图4的类似结构中可见),它开始于靠近上边缘84的位置88。图7a表示无支架的改进的插件36。无支架的改进的插件36可以带具有上部半圆形状的二、四或更多个叶片。
改进的插件36还具有平的表面90使得它能齐平的抵靠在井状块52上。对图7a中所示的插件36,中部98齐平地放在井状块52上。尽管图6和7中所示的叶片92伸出外缘84之外,改进的插件36可如图8所示进一步修改,即一个或多个叶片,在外缘处终结,这样仍能令人满意地减少涡旋。同样,图3和4中所示的插件36可以按类似的方法修改,如图9所示。
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图10中的插件36是包括一个带有一组伸入中心孔36A的叶片92和一个横贯中心孔36A以截断流径其中的一部分熔融金属的吓片92的组合注口插件。叶片92具有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波浪形或半圆形的上部,只要能阻断熔融金属流的一部分并起防涡旋作用即可。
如上所述,图1表示一个类似于先有技术的熔融金属浇注设备的系统10。然而,不同于先有技术的熔融金属浇注系统,系统10在熔融金属自钢水包16流出的路径上有一个带沟槽的注口。在钢水包16内旋置带沟槽注口减少了否则会被当作废渣的金属量,从而也减少了涉及再处理废金属的附加的成本。
特别是,一个典型的浇注过程,无论是用于在钢水包16和中间包18内都有沟槽注口或是用于仅在中间包18内有沟槽注口的结构。将包含250至400吨钢水。通常,用一个仅在中间包18内有沟槽注口的系统浇注250至400吨钢水,出现在钢水包16的熔融金属14表面的熔渣20将被涡旋入自钢水包16流出至中间包18的熔融金属中。当出现此情况时,自钢水包16流出的熔融金属被中止。通常,2至4%的熔融金属,即10,000至32,000磅将残留在钢包16内。这些金属被清除并重新熔化。重熔化废金属费用为$100.00/吨,相应地回收和加热10,000到32,000磅金属的重新熔化费用为$500.00到$1,600.00。本发明通过提供用于减少存在于钢水包16内的涡旋状态的装置,将废金属量从100,000到32,000磅减少至大约1,000磅。
废金属从每炉10,000磅减至1,000磅产生每炉约$450的节约额。它是对应于重加热所需9,000(10,000-1,000)磅的多余费用而言的。当有31,000(32,000-1,000)磅废金属不必重加热时,这个节约值增加至每炉$1,550,00。
现在应该理解,实施本发明在熔融金属浇注设备的钢水包内提供沟槽注口产生了显著的成本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实质上无缺陷的浇注成品。
另外,本发明还为困扰金属浇注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个办法便于实施且其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还有,应该理解本发明提供了一单个部件。更确切地是一个插件。它能方便地安装到现有的限流装置内,从而简便地改造现有钢水包以提供一个具有本发明优点的熔融金属浇注系统。
尽管前述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在钢水包16和中间包18内均包括沟槽注口。应该认识到系统10只需在钢水包16内设置有沟槽注口结构就能实现本发明的好处。另外,对这些装置,中间包18仅需用一注口来控制或导引熔融金属的流出,而不需要诸如图2的滑动浇口装置58的开—关控制装置。
另外,尽管图2的限流装置12被描述为包括插件36和注口部分42、44、46和48,应该理解到注口部分42和44可以结合成一个注口部分。
本发明最适于连续浇注金属成品诸如钢坯、钢锭、钢板和钢条。它在铸锭的底注或顶注中也十分有效。本发明还可用于其他金属浇注操作。
本发明在不背离其基本精神实质的宗旨下可以具有其他具体形态,相应地,应该依照说明本发明范围的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上述的详细说明。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具有一水平底面和一包括一出口孔的耐火衬里的金属浇注容器的防涡旋装置,所述出口孔内具有一用于使熔融金属从其通过的中心孔,该防涡旋装置包括一个限定了一个对应于中心孔的开孔的支架和至少一个在水平底面上方并完全地延伸经过中心孔且伸出中心孔之外的叶片,该叶片用于与流经其的熔融金属相互作用,所述防涡旋装置位于中心孔的入口区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与一种金属浇注容器的组合,所述容器具有一水平底面和一包括一出口孔的耐火衬里,所述出口孔内具有一个用于使熔融金属从其通过的中心孔,其特征为,所述防涡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直的叶片,该叶片位于容器的水平底面上方并完全地延伸经过中心孔且伸出中心孔之外,用于与流经其的熔融金属相互作用,所述防涡旋装置位于中心孔的入口区域。
3.一种具有一水平底面和一耐火衬里的金属浇注容器,一种塞棒组件和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的组合,所述金属浇注容器具有一包括一入口部分,一出口部分,一在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之间延伸并限定了一条用于使熔融金属流过的通道的开孔的浇注孔,所述塞棒组件用于可选择地控制熔融金属经所述开孔的流动,该塞棒具有多个从其一端部区域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其特征为,所述防涡旋装置位于邻近入口部分的开孔中并包括一个限定了一用于接纳所述塞棒的端部区域的第二中心开孔的支架和多个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上方延伸并沿径向伸向所述第二开孔的叶片,在所述塞棒和所述防涡旋装置上的所述叶片与流经所述第二开孔的熔融金属相互作用。
4.一种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包括有:
(a)一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
(b)一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其尺寸小于上述第一预定尺寸且相对于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定位,以容纳自上述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中流出的熔融金属;
(c)一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底部区域的第一装置;
(d)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
(e)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上述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的底部区域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控制熔融金属流出至铸模的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的上述第一和第二装置还包含一在工作中相连接的滑动浇口机构,它确定了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中流出的熔融金属的流量。
6.一种用来控制从一个保温浇注包中流出的熔融金属的限流装置,它包括有:
(a)具有一在操作上位于所述限流装置的进口处并直接与上述保温浇注包内的熔融金属相接触的插件的第一部分,上述插件包括一入口段和一出口段并有一中心孔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
(b)一位于与上述插件的上述出口段对准的位置的第二部分,它有一第二中心孔,其尺寸与上述第一中心孔成互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部分还包含一与之在工作上连接的滑动浇口装置,它控制从上述限流装置流出的熔融金属的流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流装置,其特片在于,上述第二部分包括有:
(i)一相对于上述第一部分安置的固定注口;
(ii)一具有一带孔的注口部分的固定板,该孔的尺寸与上述第一中心孔的尺寸成互补并相互对齐;
(iii)一具有一带孔的注口部分的活动板,该孔的尺寸与上述第一中心孔的尺寸成互补并相互对齐;以及
(iv)与上述活动板相连接的活动装置,该活动装置响应于一外部源,从而可使上述活动板的上述注口进入与上述第一中心孔对齐和脱离对齐的位置。
9.一种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包括有:
(a)一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
(b)一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其尺寸小于上述第一预定尺寸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放置,以容纳自上述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中流出的熔融金属;
(c)一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底部区域的第一装置;
(d)一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上述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底部区域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控制熔融金属流出至铸模的流动;以及
(e)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孔由一外周面所限定且至少一个叶片延伸超出中心孔的外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叶片具有一半圆形的上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叶片横贯中心孔延伸以与流经的熔融金属相互作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具有半圆形的上部。
14.一种熔融金属浇注系统,包括有:
(f)一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
(g)一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其尺寸小于上述第一预定尺寸且相对于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放置,以容纳自上述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中流出的熔融金属;
(h)一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第一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的底部区域的第一装置;
(i)一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且位于上述第二熔融金属保温浇注包底部区域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控制熔融金属流出至铸模的流动;和
(j)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涡旋装置,它位于分别用于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出的上述第一装置的入口部位和上述第二装置的入口部位中。
CN94194408A 1993-12-06 1994-12-05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162,749 US5544695A (en) 1993-06-01 1993-12-06 Antivortexing nozzle system for pouring molten metal
US08/162,749 1993-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87A CN1136787A (zh) 1996-11-27
CN1054088C true CN1054088C (zh) 2000-07-05

Family

ID=2258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4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88C (zh) 1993-12-06 1994-12-05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5544695A (zh)
EP (1) EP0802841A1 (zh)
JP (1) JPH09506299A (zh)
KR (1) KR960706384A (zh)
CN (1) CN1054088C (zh)
AU (1) AU693132B2 (zh)
BR (1) BR9408255A (zh)
CA (1) CA2130884C (zh)
TW (1) TW266172B (zh)
WO (1) WO1995015827A1 (zh)
ZA (1) ZA949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9016A (en) * 1996-08-22 1999-08-17 Quantum Catalytic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apping a molten metal bath
US6179895B1 (en) * 1996-12-11 2001-01-30 Performix Technologies, Ltd. Basic tundish flux composition for steelmaking processes
DE10031361A1 (de) * 2000-06-28 2002-01-10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lackenfreien Abstechen einer Metall-, insbesondere einer Stahl-Schmelze, aus einem senkrecht stehenden metallurgischen Gefäß
DE10308227A1 (de) * 2003-02-25 2004-09-09 Schott Glas Antimikrobiell wirkendes Sulfophosphatglas
US20060142413A1 (en) * 2003-02-25 2006-06-29 Jose Zimmer Antimicrobial active borosilicate glass
JP4602320B2 (ja) * 2003-02-25 2010-12-22 ショット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抗微生物作用リン酸ガラス
US20070154327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trollable capillary pump
US20100246743A1 (en) * 2009-03-30 2010-09-30 Ge-Hitachi Nuclear Energy Americas, Llc Steam flow vortex straightener
KR101140608B1 (ko) * 2010-03-30 2012-05-02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용강의 초기 비산 제어형 침지 노즐 및 그를 이용한 초기 비산 제어 방법
CN101844223B (zh) * 2010-06-22 2011-10-12 重庆大学 防止连铸中间包产生旋流的旋流抑制器
MX2018000047A (es) * 2015-07-02 2018-03-15 Vesuvius Crucible Co Modificador de salida de artesa.
CN105058702A (zh) * 2015-08-05 2015-11-18 苏州市博奥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注塑机喷嘴
KR101969105B1 (ko) * 2017-08-08 2019-04-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노즐
US11384404B2 (en) 2019-04-05 2022-07-12 Michael F. Harasym Lance with blowout preventer, oxygen flow reducer and improved ignition system
US11150023B2 (en) 2019-04-05 2021-10-19 Michael F. Harasym Wind turbine lance ignition system
US11187461B2 (en) 2019-04-05 2021-11-30 Michael F. Harasym Tip protrusions on lance ignition tub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22904A2 (fr) * 1983-03-21 1984-10-24 Vesuviu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coulissant pour conteneur sidérurgique ou métallurgique
JPS6340668A (ja) * 1986-08-06 1988-02-22 Nippon Kokan Kk <Nkk> 溶湯流出口を備えた溶湯容器
JPS6372475A (ja) * 1986-09-16 1988-04-02 Nkk Corp 溶湯流出口を備えた溶湯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21300A (en) * 1919-11-11 Apparatus for teeming molds
US2098937A (en) * 1934-03-02 1937-11-16 Brinkmann Heinrich Ladle for casting fluid metal
GB467181A (en) * 1935-12-11 1937-06-11 Dortmund Hoerder Huettenver Ag Improvements in casting ladles for liquid metal
FR1063860A (fr) * 1951-05-29 1954-05-07 Procédé de coulée sans scori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US3596804A (en) * 1969-03-07 1971-08-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ouring spout for continuous casting of molten metals
US5004130A (en) * 1986-12-01 1991-04-02 Arva Ag Outlet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metallurgical vessels and process
JPS63295056A (ja) * 1987-05-27 1988-12-01 Nkk Corp 溶湯注入ノズル
US4785979A (en) * 1987-07-28 1988-11-22 Casteel Technology Associates, Ltd. Flow control nozzle for bottom-pour ladles
BE1004078A3 (fr) * 1990-04-13 1992-09-22 Rech S Et Dev Desaar Sa Dispositif antivortex adaptable aux trous de coulees de poches de coulee.
US5203909A (en) * 1991-10-15 1993-04-20 Ltv Steel Compan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lag free casting
DE4142773A1 (de) * 1991-12-23 1993-06-24 Thyssen Stahl Ag Stopfen fuer metallurgische gefaesse
US5171513A (en) * 1992-05-12 1992-12-15 Usx Corporation Refractory article for preventing vortexing in a metallurgical vess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22904A2 (fr) * 1983-03-21 1984-10-24 Vesuviu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coulissant pour conteneur sidérurgique ou métallurgique
JPS6340668A (ja) * 1986-08-06 1988-02-22 Nippon Kokan Kk <Nkk> 溶湯流出口を備えた溶湯容器
JPS6372475A (ja) * 1986-09-16 1988-04-02 Nkk Corp 溶湯流出口を備えた溶湯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02841A1 (en) 1997-10-29
CA2130884C (en) 2002-01-15
AU693132B2 (en) 1998-06-25
AU1265095A (en) 1995-06-27
KR960706384A (ko) 1996-12-09
CA2130884A1 (en) 1995-06-07
TW266172B (zh) 1995-12-21
WO1995015827A1 (en) 1995-06-15
CN1136787A (zh) 1996-11-27
US5544695A (en) 1996-08-13
JPH09506299A (ja) 1997-06-24
BR9408255A (pt) 1996-12-10
ZA949650B (en) 1996-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8C (zh) 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防涡旋注口系统
CN1096902C (zh) 连铸方法及其设备
CN1066082C (zh) 保存钢水的供料存储器及将钢水转移到浇铸线上的方法
US5072779A (en)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 of a reduced height with immersed teeming nozzle
JP5703221B2 (ja) 銅陽極炉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TWI450776B (zh) 餵槽衝擊墊、衝擊墊組件以及餵槽總成
CN211386882U (zh) 一种连铸气动旋流中间包
CN210132028U (zh) 一种下铸装置
JPH08290261A (ja) 自動注湯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6114510A (ja) 非金属介在物の混入を抑制した連続注湯方法及び装置
JP7397499B2 (ja) タンディッシュに衝撃パッドを利用する溶融金属の鋳造方法
CN206343620U (zh) 铝合金锭自动生产线
CN206869103U (zh) 一种浇注底盘
CN205587648U (zh) 有控流功能的板坯浸入式水口
JP3241523B2 (ja) 溶融金属の不純物除去方法
JP3558815B2 (ja) 底部を密閉した固定堰を備えたタンディッシュによる高清浄度鋼連続鋳造方法
CN1074955C (zh) 小坯料连铸设备
CN218168714U (zh) 一种板坯结晶器用水口
US1298036A (en) Teeming ingot-molds.
RU230127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точ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жидкого металла газом и фильтрацией
CN217121731U (zh) 防止钢水冷凝的流量控制机构
CN106903297B (zh) 一种浇注底盘
RU2109593C1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й разливки метал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H09122852A (ja) 開閉可能な堰を備えたタンディッシュを使用した高清浄度鋼の連続鋳造方法
RU2188099C1 (ru) Огнеупорный стака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