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407A - 车辆顶棚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顶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407A
CN105383407A CN201510508638.0A CN201510508638A CN105383407A CN 105383407 A CN105383407 A CN 105383407A CN 201510508638 A CN201510508638 A CN 201510508638A CN 105383407 A CN105383407 A CN 105383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vehicle
groove
seat
ceil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86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桜井英之
玉置明浩
近藤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12Roof or head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93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顶棚结构。沟槽(38)在定位在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上的顶盖侧装饰板(34)中沿车辆纵向延伸。结果,弯曲表面(88)看起来是被分成在顶棚部(30)的中央侧上的弯曲表面(88A)和在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侧上的弯曲表面(88B)。因而,能够产生顶棚部(30)看起来好像其由两个部分(顶棚部(90)和顶棚部(92))形成的错觉。结果,车厢内部空间(26)显得宽敞,这样乘员能够感觉较小的憋闷。

Description

车辆顶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顶棚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乘用车中的车厢内部空间的大小由汽车的外部尺寸限制,因此期望的是使车厢内部空间感觉没有那么憋闷。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14264号(JP2013-014264A)描述了如下技术:通过改变仪表板的外观设计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并改变形成在外观设计表面上的纹理(即,凸凹装饰)的尺寸,来使车厢内部空间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内侧向外侧的透视上感觉更宽敞。
发明内容
获得在车厢内的更宽敞感的一个方式是朝向车厢外侧(即,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加宽车厢内的顶棚表面。这可使车厢内部空间感觉较小的憋闷。
然而,除了设置在车顶内衬的背面侧(车厢外侧)上的帘式安全气囊和线束等之外,不容易使车厢内的顶棚表面朝向车厢外侧扩张。此外,如拉手的部件也布置在车厢内的顶棚表面上,且这些部件也可给乘员憋闷感。
本发明由此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车厢内部的空间显得更宽敞来使乘员感觉较小憋闷的车辆顶棚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顶棚结构。该顶棚结构包含顶棚部和沟槽。所述顶棚部形成所述车辆的车厢内部空间的顶棚表面。所述顶棚部形成为使得末端侧在车辆竖直方向上比中央侧低。沟槽在所述顶棚部的至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所述末端侧上沿车辆纵向方向设置。所述沟槽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向上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凹陷。
顶棚部形成有从中央侧向末端侧连续的弯曲表面。相比之下,在本发明中,沟槽形成在顶棚部的末端侧上,这样弯曲表面显得好像其被分成顶棚部的中央侧和末端侧。结果,对于乘员来说,能够产生顶棚部好像由两个部分形成的错觉(视觉效果)。通过产生在沟槽的内边缘部的外部好像还存在定位于顶棚部的中央侧的另一个顶棚部的错觉,顶棚部看起来是向水平方向的外侧(即,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出一对应的量。
依照上述方案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车厢内部空间显得宽敞,这样乘员能够感觉到较小的憋闷。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沟槽可包含上壁部。所述上壁部可定位在所述沟槽的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的上侧。此外,所述上壁部可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厢内部空间内,以便在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的视野中为隐藏的。
在上述结构中,沟槽的上壁部设定成在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乘员的视野中为隐藏的。因此,弯曲表面看起来是完全被分成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沟槽在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之间。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够产生顶棚部是由两个部分形成的错觉。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沟槽可包含远壁部。所述远壁部可定位在所述顶棚部的所述末端侧上。此外,所述远壁部可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厢内部空间内,以便能够被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可视地识别。
在此结构中,沟槽的远壁部设定成能够由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可视地识别。因此,弯曲表面看起来是被分成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其中沟槽在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之间,且另一个壁(远壁部)能够在顶棚部的末端侧上被可视地识别。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对于就座的乘员来说,能够有效地产生车厢内部空间好像是宽敞的错觉。
在上述的结构中,凸出部可设置在所述沟槽的定位在所述顶棚部的所述中央侧上的内边缘部上。所述凸出部可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向下凸出。
在此结构中,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凸出的凸出部形成在沟槽的定位在顶棚部的中央侧上的内边缘部上。因此,沟槽内部被凸出部遮蔽,这样沟槽的内部的颜色比顶棚部的一般部暗。结果,弯曲表面看起来是被分成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其中沟槽在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之间。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地产生顶棚部是由两个部分形成的错觉。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凸出部的顶部可布置成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比所述顶棚部的末端部高。
在此结构中,凸出部的顶部布置成在车辆竖直方向上比顶棚部的末端部高。因此,对于就座的乘员来说,沟槽的远壁部能够被可视地识别。结果,弯曲表面看起来是被分成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其中沟槽在顶棚部的中央侧和顶棚部的末端侧之间,且另一个壁(远壁部)在顶棚部的末端侧上能够被可视地识别。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对于就座的乘员来说,能够有效地产生车厢内部空间好像是宽敞的错觉。
在上述的结构中,设置在所述顶棚部的所述末端侧上的内部构件可容纳在所述沟槽的内侧。
在此结构中,内部构件容纳在沟槽内。因此,能够缓解因内部构件设置在顶棚部上而产生的憋闷感。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与当内部构件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侧时相比较,顶棚表面的外观得到改善。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内部构件可以为用于勾住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的手指的拉手。
在此结构中,用于勾住就座的乘员的手指的拉手容纳在沟槽内。因而,拉手没有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侧。因此,与当多个拉手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侧时相比较,能够减小憋闷感。
依照上述结构的车辆顶棚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与当在车厢内的多个拉手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侧时相比较,顶棚表面的外观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将在下文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当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当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当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当从下面观看时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
图9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变形例(3)的剖视图;
图10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变形例(4)的剖视图;
图11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变形例(5)的剖视图;以及
图12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的变形例(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描述依照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在附图中,箭头“前”(FR)指示应用了依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10的车辆的向前方向,箭头“上”(UP)指示相对于车辆的向上方向,箭头“右”(RH)指示车辆的右方向,而箭头“左”(LH)指示车辆的左方向。以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当使用前后方向(纵向)、上下方向(竖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横向)时,其将分别指的是沿车辆纵向的前后、沿车辆竖直方向的上下、以及在车辆面向前时的左右。
图1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10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对车顶纵梁14在车辆上部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每一侧上设置一个,其中所述一对车顶纵梁为车辆11的框架构件。这里仅仅示出车辆11的右侧。每一个车顶纵梁14由例如钢板制成,且沿车辆纵向延伸。此外,每一个车顶纵梁14均包含:内板16,其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板18,其布置在所述内板1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凸缘部16A和凸缘部16B在内板16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每一个端部上形成一个,并且,凸缘部18A和凸缘部18B在外板18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每一个端部上形成一个。内板16的凸缘部16A和凸缘部16B分别联接至外板18的凸缘部18A和凸缘部18B,以便在内板16和外板18之间形成闭合截面部24。
进一步地,覆盖车厢内部空间(在车厢内部的空间)的顶盖15设置在车辆上部12上,且凸缘部15A设置在顶盖15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凸缘部15A在如下的联接部20处联接至外板18的凸缘部18A:所述联接部20定位在车顶纵梁14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
外露翻边饰条25沿联接部22的延伸方向附接至定位在车顶纵梁14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所述联接部22。对于无窗框式窗户结构,能够通过使侧窗(未示出)的上边缘接触外露翻边饰条25,来获得水密性和气密性。
这里,对于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顶棚结构10,如下的顶棚部30包含模制顶棚(所谓的车顶内衬)32以及在模制顶棚3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车辆纵向延伸的顶盖侧装饰板34:其中所述顶棚部形成车厢内部空间(在车厢内部的空间)26的顶棚表面28。
典型地,顶盖侧装饰板34布置在模制顶棚32和车顶纵梁14之间,且为如下的构件:所述构件设置为在如下区域中的内部构件,其中所述区域在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顶盖侧装饰板34形成为顶棚部30的一部分。
因此,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顶棚部30的末端侧指的是顶盖侧装饰板34。模制顶棚32和顶盖侧装饰板34形成为例如用表皮(未示出)覆盖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基材的车厢侧的表面,且这些看起来是成一体的。
模制顶棚32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向上凸出的平缓弯曲表面,且形成为使得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在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侧比在模制顶棚32的中央侧大。此外,顶盖侧装饰板34的稍后描述的远壁部44形成为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为直立的,这样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在远壁部44处比其在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处更大。
安全气囊(所谓的帘式安全气囊)36设置在顶盖侧装饰板34与车顶纵梁14的内板16之间。安全气囊36在折叠状态下沿车顶纵梁14设置,且配置为能够在被供给膨胀气体时朝向车厢内部空间26以帘状的形式展开。
这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沟槽38在两个顶盖侧装饰板34中的每一个中沿车辆纵向形成。沟槽38形成为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且沿车辆宽度方向(水平方向)向外凹陷。当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沟槽38时,沟槽38的截面形状为在下侧开口的大体U形(即,倒U形)。
沟槽38具有:竖直壁部40,其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且能够保持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上壁部42,其从竖直壁部40的上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凸出;以及远壁部44,其从上壁部42的外端部向下延伸且面对竖直壁部40。
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凸出的凸出部46形成在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上(即,在沟槽38的内边缘部上)。此凸出部46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的形状连续,且当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与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接合时,所述凸出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沟槽38的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以及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齐平。
上壁部42布置成比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高。该上壁部42设定成:当被就座在座椅上的平均体型的就座乘员(在下文中,简称为“乘员”)观看(双点划线P)时,所述上壁部通过竖直壁部40而在视野中隐藏。此外,远壁部44的下端部44A布置成比定位在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上的凸出部46的顶部46A低(尺寸H1)。即,远壁部44的至少下部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侧(即,能够从车厢内部空间26侧被可视地识别)。
图2是包含将在下文描述的拉手64的车辆顶棚结构10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固定至车顶纵梁14侧的多个本体固定座48以及用于固定模制顶棚32的顶棚固定座50设置在上壁部42上。在下文描述中,设置为多个的部分(如本体固定座48和顶棚固定座50)可以单数的形式描述来简化说明和助于理解。尽管未示出,但是一体的铰链设置在远壁部44上。该一体的铰链设计成在安全气囊36(参见图1)展开时断开,以便不阻碍安全气囊36的展开。
图3是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从上壁部42的上表面42A向上且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的大体角形的管状支座52设置在顶棚固定座50上。板状座部54从支座52的上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凸出,且夹子56所能够插入的孔54A形成在该座部54的中央部中。
这里,夹子座32B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模制顶棚32的背表面侧(车厢外侧)。夹子5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夹子座32B上。夹子56通过插入孔54A且与孔54A的内边缘部接合而被保持在顶棚固定座50的座部54。结果,模制顶棚32经由该夹子56固定至顶盖侧装饰板34。
同时,如图2所示,从上壁部42的上表面42A向上凸出的大体圆柱状的支座58设置在本体固定座48上,且螺钉59(参见图4)所能够插入的孔58A形成在此支座58的上端部中。此外,夹子6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本体固定座48上。图4是在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这里,如图4所示,板状的支架62被焊接至车顶纵梁14的内板16的一般表面16C。支架62沿车辆宽度方向具有大体倒L状横截面,且支架62的一个端部62A被焊接至内板16的一般表面16C。此外,支架62的另一个端部62B布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夹子60所能够插入的孔(未示出)以及螺钉59所能够插入的孔62B1各自形成在支架62的另一个端部62B中。
在夹子60插入支架62中的孔且保持在该孔的内边缘部的情况下(未示出),螺钉59然后能够经由图4所示的焊接螺母63被紧固至支架62。使螺钉59以此方式紧固至支架62,这使得顶盖侧装饰板34固定至车顶纵梁14,且模制顶棚32经由顶盖侧装饰板34固定至车顶纵梁14。
图6是从下面看时的车辆顶棚结构10仰视图。如图2和图6所示,乘员所抓住的拉手64能够附接在顶盖侧装饰板34的车辆纵向的预定位置,或更具体地,在未示出的座椅的上方。在该示范性实施例中,沟槽38形成在顶盖侧装饰板34中,这样拉手64作为一个内部构件66设置在该沟槽38的内部。
例如,在设置拉手64的区域中,沟槽38的远壁部68比远壁部44更向上延伸。长度方向为车辆纵向的加强支架70固定至远壁部68。
更具体地,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布置的轴板72在加强支架70的在长度方向上的每一个端部上设置一个。固定凸缘70A从定位在这些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板厚方向)的外侧上的外边缘部沿彼此离开的方向凸出。加强支架70经由这些固定凸缘70A固定至远壁部68。这里,加强支架7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但是其也可由金属制成。
此外,两个轴74和76在车辆纵向上沿模制顶棚32的弯曲表面88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同时,由树脂制成的板状的指碰部78布置在加强支架7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与轴74和轴76接合的接合部80和接合部82形成在指碰部78上。通过使所述接合部80和接合部82与轴74和轴76接合,指碰部78附接至加强支架70。
图5是在部件被组装后的沿图2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指碰表面84在指碰部78上形成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凹陷。向上凸出的凸出部86设置在指碰部78的下部上。当乘员的手指碰触指碰表面84时,它们抓住该凸出部86。缓冲材料或类似物可附着于指碰部78的表面。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和图7所示,在该示范性实施例中,在定位于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上的顶盖侧装饰板34中,沟槽38沿车辆纵向延伸。典型地,顶棚部30的弯曲表面形成为从中央侧向末端部30A侧连续。相比之下,在该示范性实施例中,沟槽38形成在定位于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侧的顶盖侧装饰板34中,这样弯曲表面88看起来好像其被分成在顶棚部30的中央侧的弯曲表面88A、以及在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侧的弯曲表面88B。
具体地,由于沟槽38形成在顶盖侧装饰板34中,因此形成沟槽38的部分为变暗的(有阴影的),而由此顶盖侧装饰板最终变得比顶棚部30的其它部分(即,称为顶棚部90的一般部)暗。此外,沟槽38的上壁部42设定成在乘员的视线(双点划线P)外,这样远壁部44能够在沟槽38的背面处被可视地识别。
因此,当弯曲表面88看起来是被分成在顶棚部30的中央侧上的弯曲表面88A、以及在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侧的弯曲表面88B时,能够产生顶棚部30好像由两个部分(顶棚部90和顶棚部92)形成的错觉。
通过以此方式产生顶棚部90比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沟槽38的内边缘部)更向远侧存在的错觉,尤其对于在后座的乘员,顶棚部30看起来是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水平方向的外侧)延伸出一对应量。结果,车厢内部空间26显得更宽敞,这样乘员能够感觉较小的憋闷。自然地,在前座的乘员也将感觉较小的憋闷。
进一步地,定位在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侧上的顶盖侧装饰板34形成为在车辆竖直方向上比定位在顶棚部30的中央侧上的模制顶棚32低。此外,使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在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侧比在中央侧大。此外,顶盖侧装饰板34的远壁部44形成为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为直立的,这样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在远壁部44处比其在模制顶棚32的外边缘部32A侧更大。
通过以此方式使顶盖侧装饰板34的远壁部44形成为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为直立的,模制顶棚32的曲率看起来像是比其实际上更小,从而造成平的表面形成顶棚表面28上的错觉,且使车厢内部空间26显得更加宽敞。
此外,通过将沟槽38形成在顶棚部30中,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沟槽38的内边缘部)的高度比不形成沟槽38时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的高度高(尺寸H1)。结果,顶棚表面28显得更像平的表面,且产生位于沟槽38内侧的顶棚部30显得比没有设置沟槽38时位于更高位置的错觉,由此给乘员他或她的头部上方的空间比其实际上宽大的感觉。
此外,通过将沟槽38形成在顶棚部30中,对于乘员,顶棚部30显得像是由两个部分形成的双结构(顶棚部90和顶棚部92),且实现使乘员感觉好像在由乘员所见的顶棚部30的一般表面(弯曲表面88A)上方还有另一个顶棚部93,而因此通过与弯曲表面88B连续的假想的弯曲表面88C,在实际车厢内部空间26上方存在内部空间27。结果,乘员能够感觉到在他或她的头部上方的空间比其实际上宽大。
此外,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向下凸出的凸出部46形成在竖直壁部40的下端部40A上(即,在沟槽38的内边缘部上)。沟槽38的内部被凸出部46遮蔽,而沟槽38的内部的颜色比顶棚部30的一般部(即,顶棚部90)的颜色暗。结果,能够产生顶棚部30由两个部分(即,顶棚部90和顶棚部92)形成的错觉。也可通过使沟槽38的上壁部42的颜色更暗而使沟槽38的内部变暗。
尽管未示出,但是多个拉手典型地布置成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侧,这样乘员可能由于这些拉手而感觉憋闷。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拉手64容纳在形成于顶盖侧装饰板34中的沟槽38内部。
通过以此方式使拉手64能够容纳在沟槽38中,不管它们是否使用,拉手64都能够不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侧。因此,能够缓解因拉手64设置在顶棚部30中而感觉到的憋闷。此外,通过使拉手64容纳在沟槽38内部,与拉手64暴露在车厢内部空间26侧时比较,能够提高顶棚部30的美感性。
此外,通过使拉手64能够容纳在沟槽38内部,能够使拉手6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典型的拉手的长度长。结果,手指碰触指碰部78的位置能够改变以匹配每一个单独的乘员。即,手指碰触的位置的自由度增加。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顶棚部30包含模制顶棚32和顶盖侧装饰板34,但是顶盖侧装饰板34不总是必需的。在这种情况下,沟槽38可形成在模制顶棚32上。
此外,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沟槽38沿形成顶棚部30的一部分的顶盖侧装饰板34(作为顶棚部30的末端侧)的延伸方向形成。即,沟槽38沿车辆纵向形成到顶棚部3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除了这之外,沟槽98(参见图8)也可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在顶棚部30的前部上,作为顶棚部30的末端侧。
例如,图8是沿车辆纵向剖切的包含侧遮光板94的顶棚部30的前部(即,模制顶棚32的前端部32C)侧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当侧遮光板94容纳在模制顶棚32内部时,形成从模制顶棚32的前端部32C朝后向上倾斜的倾斜表面96。当侧遮光板94在使用时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时,该倾斜表面96能够面对侧遮光板94。
由于侧遮光板94容纳于倾斜表面96的后侧,因此,模制顶棚32向下凸出一对应的量。因此,利用在倾斜表面96的前端部96A和倾斜表面96的后端部96B之间的台阶差(H2)来形成沟槽98。开口99形成在沟槽98的后壁部98A中,因此侧遮光板94能够通过该开口99取出并且收起。此外,沟槽98的后壁部98A在乘员的视线之外。而且,在沟槽98的后边缘部98B与倾斜表面96的前端部96A之间设置落差(H3)。
以此方式将沟槽98形成在模制顶棚32的前端部32C侧上使得能够给出如下的错觉:在沟槽98的后侧(在顶棚部30上方)存在顶棚部100的所述错觉。即,实现如下的效果:使乘员感觉好像在由乘员所见的顶棚部30的一般表面(弯曲表面88A)上方还有另一个顶棚部100,而因此通过与倾斜表面96连续的假想的弯曲表面88D,在实际的车厢内部空间26上方存在内部空间29。结果,乘员能够感觉到在他或她的头部上方的空间比其实际上宽大。因此,乘员能够感觉不那么憋闷。
除此之外,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描述了作为内部构件66的实例的拉手64容纳在沟槽38内部的实例,但是由于要求的仅是内部构件66容纳在沟槽38内部,因此构造不限制于此。
如图6所示,钩102设置到在后座侧的拉手64的后侧,但是钩102也可容纳在沟槽38内。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钩102设置成可绕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沟槽38内的轴部104旋转。
钩102为如下的已知的所谓推式钩:当向上推钩102的自由端部102A侧时,所述已知的所谓推式钩从锁定状态释放。因而,钩102被绕轴部104设置的扭簧(未示出)推动,以便钩102的自由端部102A绕轴部104向下旋转。
沟槽38的远壁部44沿着钩102的旋转轨迹,这样当钩102旋转大概90度时,钩102的自由端部102A将抵接该远壁部44,而结果,将约束钩102的旋转运动。当钩102的自由端部102A侧绕轴部104向上旋转时,钩102将在容纳在沟槽38内的状态下被锁定。即,钩102在不使用时不会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侧,这样车厢内部空间26能够显得宽敞。
此外,如图10所示,沟槽38可被用作照明。光源110设置在沟槽38的上壁部42上。该光源110设定成使得开关随着侧门112的打开和关闭而开启和关闭。更具体地,当侧门112打开时,光源110的开关开启,而当侧门112关闭时,光源110的开关关闭。当侧门112打开时使得光源110的开关打开能够使车门槛114以及乘员将踏上的地面116被照亮。
除此之外,如图11所示,沟槽38也可被用作间接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光源110照亮沟槽38的远壁部44。通过以此方式照亮远壁部44,沟槽38的远壁部44将会更亮。结果,顶棚部30的末端侧将会更亮,这样能够显示出顶棚部30处的空间的宽阔。
而且,如图12所示,轴部118可沿沟槽38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沟槽38内部,且卷帘(rollcurtain)120可在该轴部118上被卷起并容纳在沟槽38内部。卷帘120在不使用时不会暴露于车厢内部空间26侧,这样车厢内部空间能够显得宽敞。此外,代替卷帘120,可使用百叶窗(blind)或类似物,且类型不限制于卷式而是也可为折叠式。
如上所述,通过使这些部件乍看起来显得好像它们不在那里,而使顶棚部30(参见图6)显得整齐,给车厢内部空间26宽敞感。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这种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和各种修改的实例能以任何适当的结合的方式使用,且本发明能以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的方式来实施。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车辆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棚部(30),其形成所述车辆的车厢内部空间(26)的顶棚表面(28),且形成为使得末端侧在车辆竖直方向上比中央侧低;以及
沟槽(38),其在所述顶棚部(30)的至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所述末端侧上沿车辆纵向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向上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沟槽(38)包含上壁部(42),所述上壁部(42)定位在所述沟槽(38)的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且所述上壁部(42)朝向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外侧凸出;并且
所述上壁部(42)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厢内部空间(26)内,以便在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的视野中为隐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沟槽(38)包含远壁部(44),所述远壁部(44)定位在所述顶棚部(30)的所述末端侧上;并且
所述远壁部(44)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厢内部空间(26)内,以便能够被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可视地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凸出部(46)设置在所述沟槽(38)的定位在所述顶棚(30)的所述中央侧上的内边缘部(40A)上,所述凸出部(46)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向下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46)的顶部布置成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比所述顶棚部(30)的末端部(30A)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顶棚部(30)的所述末端侧上的内部构件(66)容纳在所述沟槽(38)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构件(66)为用于勾住就座在座椅上的就座的乘员手指的拉手(64)。
CN201510508638.0A 2014-08-20 2015-08-18 车辆顶棚结构 Pending CN105383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7835A JP2016043739A (ja) 2014-08-20 2014-08-20 車両用天井構造
JP2014-167835 2014-08-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407A true CN105383407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27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8638.0A Pending CN105383407A (zh) 2014-08-20 2015-08-18 车辆顶棚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3812B2 (zh)
JP (1) JP2016043739A (zh)
CN (1) CN105383407A (zh)
DE (1) DE1020152152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44A (zh) * 2019-07-11 202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上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7580B1 (fr) * 2014-10-24 2016-11-04 Renault Sas Gamme d'au moins deux typ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pavillon en tole ou un pavillon en verre
JP2016219536A (ja) * 2015-05-18 2016-12-22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収納用プラスチックボックス
DE102021210517A1 (de) 2021-09-22 2023-03-2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einem karosseriefest verbauten Kopfairba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2172U (ja) * 1982-06-17 1983-12-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天井構造
JPH0761304A (ja) * 1993-08-26 1995-03-07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構造
JP2000507182A (ja) * 1996-03-27 2000-06-13 バイエリッシェ モートーレン ウエルケ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自動車における膨らまし可能な側方の頭保護装置の配置構造
US6227561B1 (en) * 1998-04-06 2001-05-0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Roofliner for a motor vehicle
EP1302370A2 (de) * 2001-10-16 2003-04-16 ArvinMeritor GmbH Formhim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1204943A (zh) * 2006-12-15 2008-06-2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后碰撞气囊装置
JP2010195067A (ja) * 2009-02-23 2010-09-09 Honda Motor Co Ltd ルーフライニングの端末固定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4148A1 (de) * 1992-07-22 1994-01-27 Happich Gmbh Gebr Anbauteil, wie Haltegriff, Sonnenblende o. dgl. für den Innenraum von Fahrzeugen
GB2358836B (en) * 2000-02-03 2002-11-27 Jaguar Cars Motor vehicle grab handle
US8251440B2 (en) * 2007-05-04 2012-08-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segmented headliner having longitudinal joint
JP5242977B2 (ja) 2007-09-25 2013-07-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5822113B2 (ja) 2011-07-05 2015-1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内装構造
JP6036164B2 (ja) * 2012-10-23 2016-11-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天井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2172U (ja) * 1982-06-17 1983-12-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天井構造
JPH0761304A (ja) * 1993-08-26 1995-03-07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構造
JP2000507182A (ja) * 1996-03-27 2000-06-13 バイエリッシェ モートーレン ウエルケ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自動車における膨らまし可能な側方の頭保護装置の配置構造
US6227561B1 (en) * 1998-04-06 2001-05-0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Roofliner for a motor vehicle
EP1302370A2 (de) * 2001-10-16 2003-04-16 ArvinMeritor GmbH Formhim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1204943A (zh) * 2006-12-15 2008-06-2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后碰撞气囊装置
JP2010195067A (ja) * 2009-02-23 2010-09-09 Honda Motor Co Ltd ルーフライニングの端末固定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44A (zh) * 2019-07-11 202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上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3812B2 (en) 2017-04-18
DE102015215215A1 (de) 2016-02-25
US20160052558A1 (en) 2016-02-25
JP2016043739A (ja) 2016-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75642S1 (en) Pillar cushion for a vehicle
CN105383407A (zh) 车辆顶棚结构
KR20110043508A (ko) 차량 내부를 위한 투명/반투명 가요성 부품
JP2008279891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US9561707B1 (en) Hard yet flexible valance for an enclosure mounted to a golf car roof
JP5760645B2 (ja) 車両の後部荷室構造
CN203623554U (zh) 车门内饰
CN211809414U (zh) 用于车辆内饰的装饰件
CN205395951U (zh) 车辆扶手箱、副仪表板和车辆
JP6840622B2 (ja) 乗物用機能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JP6385012B2 (ja) ドア用容器ホルダ
JP6166132B2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6114733B2 (ja)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構造
JP6395590B2 (ja) 自動車のインパネ装置
CN110936899A (zh) 具有控制台门缝隙隐藏模制条带的车辆控制台
JP6814400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本体への仕様分け部品取り付け構造
JP7319207B2 (ja) ドアトリムのパネル取付構造
JP6663738B2 (ja) ドア付き車体構造
JP6791071B2 (ja) 車載用収納装置
JP6969280B2 (ja) 車室内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該取付構造を備える車両
JP5325609B2 (ja) 車両用内装構造
JP2017030460A (ja) サンバイザ
JP6372735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ドアトリム構造
JP3971757B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CN205601673U (zh) 杯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