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0503B -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0503B
CN105380503B CN201511004736.7A CN201511004736A CN105380503B CN 105380503 B CN105380503 B CN 105380503B CN 201511004736 A CN201511004736 A CN 201511004736A CN 105380503 B CN105380503 B CN 105380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oking
control device
automatic cook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47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0503A (zh
Inventor
梁坤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047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0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0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0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0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0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一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适于依据指令自动烹饪置入其中的物品,其包括:一主体架,用于作为一主要支撑框架、一传送设备,用于传送物品、一储藏设备,用于储藏物品、一第一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以及一控制设备,用于依据指令控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以执行自动烹饪作业,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自动将物品依指令及相应的默认程序移动内部的物品并以一种或更多种方式烹饪及储藏该物品。

Description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烹饪的系统及其应用,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力使用、确保标准化产出、及便利烹饪工作。
背景技术
自从自动化的概念开始被应用到烹饪设备以来,各式不同的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烹饪设备随着时间不断问世,逐渐让人们在烹饪工作上拥有许多更便利的选择。其中比较早期问世的是传统的半自动烹饪设备,像是电饭锅、烤箱、电饭煲、微波炉等主要是由一个可以开关的桶身、一个简易控制装置和一个加热单元组成,使用者藉由操作简易控制装置,例如设定时间、温度等参数,从而使加热单元遵照参数对桶身及其内部的食材进行加热,以烹饪成菜肴成品或半成品。然而,这类传统半自动烹饪设备其实仍然与手动烹饪设备,像是锅子和火炉,差异无几,其区别主要在前者能依据设定的时间自动启动与关闭而已。换言之,使用者在使用这些烹饪设备时,除了单一设备只能用作单一烹饪作法,例如仅能烤或蒸之外,更需手动将经过单一烹饪作法处理完毕的食材移往下个烹饪设备以进行另一种处理。并且,最不便的地方在于使用者必须查询、查阅,甚至背诵食谱,从而清楚该在各烹饪设备设定何种参数,以烹调出希望获得的菜色。同时,为了使用不同的烹饪作法,使用者必须准备多种烹饪设备,导致厨房空间内放置着多种形状不一的设备,影响空间运用及美观。
近年来有鉴于上述问题,便有发明者提供了同时具备多种烹饪功能的全自动烹饪设备,像是水波炉,此类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是由一个可以开关的桶身、一个控制装置和多个加热单元组成,使用者可以在放入指定食材后,简单地透过对控制装置输入一个默认指令,例如一种默认菜色,使控制装置自动依据默认程序及参数,分别依序控制各加热单元,从而对食材进行一系列的烹饪动作,例如先蒸半小时,静置十分钟后再烤廿分钟等,以将食材制成指定菜色。此种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虽然成功地解决了更早期的烹饪设备的问题,例如必须查询和背诵食谱、需手动逐一设定设备参数、需手动移动食材半成品、导致厨房空间凌乱等,但仍具有许多不便与不利之处待解决与改进。
首先,此种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虽然免除了必须保有多部传统半自动烹饪设备的困扰,但其仍仅有一个内部空间,以至于一次只能准备较一道菜肴,必须等待当次烹饪完毕取出菜肴后,才能再烹调下一道菜,即便有些菜肴只需要蒸、有些菜肴只需要烤,但仍须排队处理。换言之,传统的多部半自动烹饪设备的可取之处其实并未被完全替代,多部的传统半自动烹饪设备虽各自占用空间,但也可以分别烹饪不同菜肴,并视需要交替使用,从而同时烹调多道菜。因此,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往往仍仅能作为一种辅助烹饪设备或个人或家庭用烹饪设备之用,难以有效协助像是用于营业或团体伙食的大量烹饪需求。
其次,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由于必须实现一机多功能,因此必须同时设有多种加热单元,并且必须在同一内部空间运作,如此一来导致各加热单元彼此有互相干扰的可能,例如蒸食材产生的蒸气附着在烤箱的石英管上,或者蒸食完毕后在空间内仍充满蒸气的情况下烤食材,因为水汽过多影响烧烤效果等。甚至,当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的其中一种加热设备故障时,因为各设备相互整合于一较小空间的缘故,往往也无法单独替换,导致该设备即失去一种烹饪功能,从而丧失烹调多种相应菜肴的能力。
此外,无论是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或半自动烹饪设备,本身都是作为一单独筒状或箱型的小家电,需要占用厨房桌面空间,对于空间的利用效率较差,也影响美观。为此,目前也有被整合至橱柜的此类烹饪设备,但仅改善了美观性,并没有增加功能。至于整合于流理台或餐台者,虽然空出了台面空间,但使用时使用者往往必须维持蹲低姿势,逐一放妥食材及操作设备,对年长、具有关节疾患或体重较重的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没有保存食材及菜肴半成品或成品的功能,换言之,即使使用者设定了预约烹饪,其仍须将相关食材以常温状态放置于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中,从而允许设备在其预定的时间执行烹饪作业,但在这此等待烹饪的过程中,食材可能自然腐败,或至少降低新鲜度。同时,当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完成菜肴半成品或成品烹饪作业后,倘若使用者没能立即将其取出,该菜肴半成品或成品也可能随着时间自然腐败或降低鲜度,从而提高之后食用者的健康风险。因此,传统全自动烹饪设备并无法完全实现定时或预约烹饪的功能,而是仅能视气温在一有限的短时间内进行预约烹饪,无法协助像是职业妇女这种长时间不在家,但希望回到家能尽快用餐的使用者解决问题。
职是之故,本发明针对传统全自动和半自动烹饪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研发改进,以整合两者长处并进一步具备两者所无的优点,使家庭用和营业用使用者都能借着本发明得到更便利的烹饪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一传送设备、一烹饪设备及一储藏设备,自动将内部物品依指令及相应的默认程序以一种或更多方式烹饪。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接收、输出、记忆及判断被输入的指令或信息,从而据以监控、操作及维持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依特定方式及顺序独立或协调运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监控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的状态,以搭配及辅助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的操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一传送设备及一储藏设备,自动将物品依指令及相应的默认程序移入及移出储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储藏设备,对物品及菜肴进行选自容纳、隔离、冷藏、冷冻、保温与真空所构成的储存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一传送设备、一个烹饪设备及一储藏设备,自动将物品依指令及相应的默认程序烹饪及储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第一烹饪设备烘烤物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第二烹饪设备蒸煮物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第三烹饪设备加热锅具以实现由此延伸的烹饪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供水设备给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供水设备对水进行选自过滤、净化、软化、杀菌、添加物质、加温与降温所构成的处理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预约及分段操控及维持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利用一控制设备远程监控、操控及维持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从而让无烹饪知识技能的使用者也能藉以烹调出特定食物或物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从而持续大量且标准化地产出指定食物或物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及标准化操控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从而避免设备因人为不当操作或操作方式不一导致的使用寿命减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监控及操作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减少人工监控及操作各设备的复杂性,从而减轻使用者的精神及身体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监控及操作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减少烹饪的复杂性,从而降低人员在烹饪时出现失误的机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监控及操作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减少人员工作量及复杂性,从而提升烹饪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能藉由以一控制设备自动化监控及操作所述自动烹饪系统中的各设备,减少人员工作量及复杂性,从而降低烹饪门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具备一个或更多门以容许取放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饪系统,所述自动烹饪系统的门以选自上掀、下拉、平移、折迭、外翻、内推、卷帘、旋转、落闸与对开所构成的方式及相应机构启闭。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自动烹饪系统,适于依据指令自动烹饪置入其中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架,用于作为一主要支撑框架;
一传送设备,用于传送物品;
一储藏设备,用于储藏物品;
一第一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以及
一控制设备,用于依据指令控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以执行自动烹饪作业,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及一供水设备,用于提供使用者及所述第二烹饪设备水,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从而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三烹饪设备,用于供使用者直接烹饪物品,其中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所述第一烹饪设备、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所述第一烹饪设备、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嵌于所述操作面,供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及储存信息、一输入装置,用于接受外界指令、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信息给使用者、及一电源,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及所述电源皆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轨、一传送机、及一辅助轨,所述传送机滑动式扣于所述轨及所述辅助轨,从而定轨式移动,所述传送机包括一支架,用以构成所述传送机的主要框架、一第一动力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传送机定轨式移动、及一取放装置,装设于所述支架以供所述传送机取放物品,其中所述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及所述传送机皆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及协调作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取放装置包括一第二动力模块、一第一传感模块,用于侦测所述取放装置对齐的物品状态及位置、一第一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一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放架、一第二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一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一第二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二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二取放架、一第三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二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及一输送模块,用于稳定物品于所述传送机上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及所述输送模块皆被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及所述第三传感模块皆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包括一第一控制装置,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一第一机箱、一第一箱门,设于所述第一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及一第一加热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机箱内并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从而受其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包括一储藏架、一辅助储藏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储藏设备内部的环境、一第一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用于开闭所述储藏架的部份区域、一第二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用于开闭所述储藏架的另一部份区域、及一第三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外侧,用于自外侧开闭所述储藏架,其中所述辅助储藏装置固定于所述储藏架并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从而受其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及储存信息、一输入装置,用于接受外界指令、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信息给使用者、及一电源,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及所述电源皆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为选自由键盘、鼠标、触屏、语音识别模块、影像辨识模块、扫描装置、芯片感应装置、无线网络装置及近端无线通信装置的组合,所述输出装置为选自由屏幕、触屏、扬声器、耳机、蜂鸣器、打印机、无线网络装置及近端无线通信装置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供水设备包括一水箱、一第一管,连接所述水箱、及一给水机,连接所述第一管以提供使用者水,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水箱体及一水箱盖,所述水箱盖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并位于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外侧,所述水箱体具有一第一水箱孔、及一第二水箱孔,皆位于所述水箱体下方,所述第一管具有一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孔以引出所述水箱内的水、及一供水端,用于被连接以取水,所述给水机,包括一给水阀,用于控制来源水流、一水处理器、一给水泵,用于打水、及一给水管,用于对外出水,所述给水阀分别连接所述供水端及所述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为选自由过滤、净化、软化、杀菌、添加物质、加温与降温等设备的组合,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调控,所述给水泵分别连接所述水处理器及所述给水管,并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以依据控制将水由所述水处理器中打向所述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伸出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外侧,从而允许使用者于自所述给水管取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水箱盖具有一盖孔,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包括一第二控制装置,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一第三机箱、一第三箱门,设于所述第三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一第二管,用于排除废水及多余蒸气、一废水箱,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一蒸气发生装置、及一导流装置,用于导引蒸气,其中所述蒸气发生装置电性链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性链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其控制,所述第二管具有一第一端,向下连接所述废水箱、一延伸部、一调节部,用于冷凝多余蒸气、及一第二端,用于放散多余蒸气,其中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延伸部于所述第二水箱孔处相连,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水箱体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调节部相连于所述盖孔,其中所述第二端露出于所述盖孔外,以排出多余蒸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包括一桶,用于容纳水以产生蒸气、一引水泵,分别连接所述供水端及所述桶以汲水至所述桶中、一加热器,位于所述桶中用于加热水以产生蒸气,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一供气管,用于供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气予所述第三机箱、一第一气阀,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进入所述第三机箱的蒸气、一安全阀,用于控制所述导流装置内的蒸气压处于一预设的安全范围内、及一第一调节管,用于排出所述第三机箱的多余蒸气,所述供气管具有一入气端,用于连接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一第一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气阀连接所述第三机箱、及一第三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安全阀连接所述调节部,从而在蒸气压力超过所述安全阀的容许值时将蒸气排入所述调节部以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蒸气,所述第一调节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机箱及所述调节部,从而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所述第三机箱中多余的蒸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操作面上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一窗口、一第二窗口、及一第三窗口,所述水箱盖于所述第一窗口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所述给水管自所述第一孔穿出所述操作面,从而允许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取水,所述输入装置及所述输出装置皆嵌合地自所述第二窗口露出,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操控及监视所述自动烹饪系统的运作,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具有一作业面,嵌合地露于所述第三窗口,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使用所述第三烹饪设备从事烹饪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一启闭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以用于依据所述计算装置的指令启闭其他设备,所述启闭装置包括一第一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一门、一第二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二门、一第三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箱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一箱门、及一第五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三箱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三箱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还包括一第四机箱及一第四箱门,设于所述第三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所述供气管还用于供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气予所述第四机箱,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气阀,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进入所述第四机箱的蒸气、及一第二调节管,用于排出所述第四机箱的多余蒸气,所述供气管还具有一第二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气阀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机箱,所述第二调节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机箱及所述调节部,从而将所述第四机箱中多余的蒸气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透过输入装置接收指令;
(S2)依据指令产生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
(S3)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4)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储藏设备内的特定材料到第一烹饪设备;
(S5)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6)控制第一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7)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8)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一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第二烹饪设备;
(S9)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10)控制第二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11)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三箱门;
(S12)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出第二烹饪设备内的材料;以及
(S13)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三箱门。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另一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透过输入装置接收指令;
(S2)依据指令产生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
(S3)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4)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储藏设备内的特定材料到第一烹饪设备;
(S5)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6)控制第一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7)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8)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一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第二烹饪设备;
(S9)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10)控制第二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11B)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三箱门及第一门;
(S12B)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二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储藏设备;
(S13B)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三箱门及第一门;以及
(S14B)操作储藏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储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上视剖面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前视剖面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上视剖面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部份爆炸前视剖面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前视剖面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部份上视剖面
图,显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部份爆炸前视剖面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前视剖面图,显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上视剖面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前视剖面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部份示意透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部份爆炸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2A、2B、4B、6A、6B、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包括一主体架10,用于提供支撑及固定、一传送设备20,用于传送物品、一储藏设备30,用于储藏物品、一第一烹饪设备40,用于烹饪物品、一供水设备50,用于提供使用者或其他设备水,一第二烹饪设备60,用于烹饪物品,一第三烹饪设备70,用于供使用者直接烹饪物品、及一控制设备80,用于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控制所述自动烹饪系统1中包括所述传送设备20、所述储藏设备30、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所述供水设备50、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等所有设备。所述主体架10具有一操作面11,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执行许多种不同作业、一传送区12,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20、一第一作业区13,用于装设设备、一第二作业区14,用于装设设备、及一第一主体门15,用于开闭所述主体架10内部空间。所述第一作业区13及所述第二作业区14均与所述传送区12相邻,从而允许所述传送设备20于三者间传送物品。其中所述操作面11具有一第一孔111、一第一窗口112、一第二窗口113、及一第三窗口114,皆设于其上。所述主体架10于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具有台面且下方具备容纳空间的工作台,所述操作面11为其台面,供使用者利用以放置物品及作业,例如切菜、装盘等,所述操作面11所具有的各孔及窗口则用于供使用者使用及操作操作台中装设的装置。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操作面11作为一台面的实施方式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被实施为一侧面或底面等,应用于例如空间受限处或无重力环境等,并持续保有其部份或全部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区12位于所述主体架10中央,并装设了所述传送设备20,所述第一作业区13位于所述传送区10左方,装设了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及所述供水设备50,所述第二作业区14位于所述传送区10右方,装设了所述储藏设备30。此外,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及所述控制设备80则分别被嵌入于所述操作面11下,并分别于所述第三窗口114及所述第二窗口113露出可供使用者操作或使用的界面,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是一炉面及一触屏,其炉面及触屏分别与实施为一台面的所述操作面11平齐。不过所述第三窗口114及所述第二窗口113也可以分别实施为与所述操作面11平齐玻璃,并使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及所述控制设备80在分别被嵌入于所述操作面11下相对应的位置时,其界面分别匹配地贴合于该玻璃上,从而仍能发挥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及所述控制设备80的功能,但也兼顾美观与保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11所具有的所述第一孔111、所述第一窗口112、所述第二窗口113、及所述第三窗口114,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一作业区13上方的位置,然而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传送设备20、所述储藏设备30、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所述供水设备50、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所述控制设备80等所有设备及所述传送区12、所述第一作业区13、所述第二作业区14、所述第一孔111、所述第一窗口112、所述第二窗口113、及所述第三窗口114等的实施方式、数量及相对应位置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适用模块化的概念变化上述装置及构造的数量及位置。例如,所述传送区12、所述第一作业区13、及所述第二作业区14可被以品字形排列,使所述第一作业区13及所述第二作业区14均仍与所述传送区12相邻,从而允许所述传送设备20于三者间传送物品。此外,所述操作面11所具有的所述第一孔111、所述第一窗口112、所述第二窗口113、及所述第三窗口114,及其对应的组件或模块如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所述控制设备80及所述供水设备50皆部份或全部改设于对应于所述第二作业区14上方的位置。当然,在模块化的概念下,本发明也可以被实施为去除部份上述设备的一系统,例如未设置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也可以被实施为去除部份上述设备的一系统,例如同时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作业区13及所述第二作业区14等。
所述传送设备20被装设于所述传送区12中与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所述储藏设备30、及所述第一主体门15相邻处,用于供使用者取放物品,包括食材、菜肴、实验材料、生活用品等,及将该物品传送往返各烹饪设备及/或储藏设备30间。所述传送设备20包括一传送机22,用于传送物品、一轨21,用于供所述传送机22附着移动、及一辅助轨23,用于稳定所述传送机22的附着及移动。所述传送机22包括一支架221,用于架构所述传送机22的整体结构并供所述传送机22的其他组件固定其上、一第一动力模块222,用于使所述支架221于所述轨21上移动或停驻、及一取放装置223,用于供所述传送机22取放物品。其中所述取放装置223包括一第二动力模块2231,用于提供所述取放装置223的组件移动的动力、一第一传感模块2232,用于侦测所述取放装置223对齐的物品状态及位置、一第一取放架2235,用于被伸缩以铲取及放置物品、一第一传动单元2236,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提供的动力,从而使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移动或停驻、一第二传感模块2233,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的移动状态、一第二取放架2237,用于被伸缩以铲取及放置物品、一第二传动单元2238,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提供的动力,从而使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移动或停驻、一第三传感模块2234,用于感应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的移动状态、及一输送模块2239,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稳定取放物品于所述传送机22。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模块222及所述传送机22皆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80,以受所述控制设备80控制及协调作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21为一垂直的螺杆,供所述传送机22呈水平状套附于其上,以藉其齿轮或螺纹套筒转动而精准上下移动,其中所述传送机22的所述第一动力模块222被实施为一具备螺纹转动接头零组件并固定于所述支架221的马达,使所述传送机22能够藉由所述第一动力模块222的正反向转动或停止而上下移动或停止。所述支架221被实施为一板状骨架,除作为一可上下移动的主体外,也供所述传送机22的其他组件附着,以执行水平方向的取放作业。其中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系由多组可水平移动的长条板状组件组成,其移动及停止的动力来自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传送物品时,所述传送机22藉由所述第一传感模块2232提供动力,沿所述轨21垂直移到欲收取的物品放置处旁时,先以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透过被实施为一滚珠丝杆而连动至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的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236将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水平伸至欲收取的物品下,再将所述传送机22略为垂直上升,使至欲收取的物品完全被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举起,此时再藉由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的驱动将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收回至所述传送机22上,从而取到物品。所述输送模块2239于本实施例中被实施为多组与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平行并交错以共同配合所述支架221组成所述传送机22置物的台面的可滚动皮带装置,其可滚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可移动方向平行,从而可以辅助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于取放物品时,使物品稳定滑动于所述支架221表面,并避免朝与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移动方向平行以外的方向滑动或摆动。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模块2239也可以被实施为像是整排滚轮、滚轴、轴承、履带或与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移动方向平行的凹凸状防滑构造等,以辅助所述传送机22更稳定地取放物品。
当所述传送机22取到物品时,可再藉由所述第一传感模块2232使所述传送机22沿所述轨21垂直移到欲放置物品的位置旁,利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透过同样被实施为一滚珠丝杆而连动至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的所述第二传动单元2238将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水平伸至欲放置物品处,再将所述传送机22略为垂直下降,使至欲放置的物品完全被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放下,此时再藉由所述第二动力模块2231的驱动将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收回至所述传送机22上,从而放妥物品。为此,所有所述储藏设备30及烹饪设备内放置物品处均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或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各长板构造间空隙的凸起构造,从而实现上述取放作业。此外,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二取放架2237的实施方式及相互关系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二者彼此合并、交换或相互取代,并且,如图3A至图3C所示,可以一个被实施为一板状托盘的第一取放架2235A,及与之相匹配的一第一传动单元2236A,替代所述第一取放架2235及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236。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所烹饪的物品不限于食物或食材,而是包括任何适用烹饪处理的物品,例如在微生物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固态培养基,平时须冷藏保存,但使用时须经过微波处理,或者例如以水蒸及烘烤法制作饲料或肥料等。
所述储藏设备30被实施为一冰箱,被装设于所述第一作业区13。所述储藏设备30包括一储藏架31,用于区隔出两格储藏物品的空间、一辅助储藏装置32,用于维持所述储藏设备30内部温度在一默认范围内、一第一门33,用于控制一部份储藏物品区域在所述储藏架31对应所述传送设备20侧的对外出入口、一第二门34,用于控制其他部份储藏物品区域在所述储藏架31对应所述传送设备20侧的对外出入口、及一第三门35,用于控制所有储藏物品区域在所述储藏架31一侧的对外出入口。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储藏设备3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被实施为冰箱以外的储藏设备,像是保温箱、真空箱、干燥箱、保湿箱、一般储藏箱、开放式橱柜,如图4C所示的储藏设备30A、或上述数种设备的组合,相对应地,所述辅助储藏装置32也可被实施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设备或去除。此外,所述辅助储藏装置32在实施为冰箱的控温设备时,除具备压缩机、冷凝管等降温设备外,也具备风扇及温度传感器等辅助设备。所述辅助储藏装置32在实施为开放式橱柜时则仅包括所述储藏架31,从而容许直接取放储藏于其中的物品,而无须开关门。
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在本实施例中被实施为一烤箱,被装设于所述第二作业区14。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包括一第一控制装置41,用于自动感应及控制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内部温度、一第一机箱42,用于提供一容纳物品的空间、一第一箱门4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机箱42的开闭、一第一加热装置44,用于提高所述第一机箱42内部温度、一第二机箱45,用于提供另一容纳物品的空间、一第二箱门4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机箱45的开闭、及一第二加热装置47,用于提高所述第二机箱45内部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机箱42与所述第二机箱45彼此相连,并使所述第一箱门43及所述第二箱门46都朝向所述传送设备20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4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7皆链接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1。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1于所述第一机箱42及所述第二机箱45皆设有温度传感器,此外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1也电性链接至所述控制设备80,从而允许所述控制设备80透过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1控制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
所述供水设备50包括一水箱51,用于储水、一第一管52,用于引出所述水箱51内的水至其他装置、及一给水机53,用于提供使用者水。所述水箱51包括一水箱体511,用于盛水、及一水箱盖512,用于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511,从而允许使用者开启所述水箱盖512以加水或检查所述水箱体511内部状况。所述水箱盖512吻合地位于所述操作面11的所述第一窗口112,从而允许使用者自所述操作面检查所述水箱体511的内部状况及加水。所述水箱体511具有一第一水箱孔5111,用于供所述第一管52连接所述水箱体511以取水、及一第二水箱孔5112,两水箱孔都位于所述水箱体下方。所述水箱盖512具有一盖孔5121。所述第一管52具有一入水端52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孔5111以引出所述水箱51内的水、及一供水端522,用于连接需要水的各设备。所述给水机53被实施为一开饮装置,包括一给水阀531,用于控制来源水流、一水处理器532,用于处理水、一给水泵533,用于打水、及一给水管534,用于直接供使用者接水。所述给水阀531分别连接所述供水端522及所述水处理器532,并藉由开闭程度决定所述水处理器532获得水源。所述水处理器532被实施为一锅炉,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80,以依据控制将水加热至默认温度。所述给水泵533分别连接所述水处理器532及所述给水管534,并电性连结于所述控制设备80,以依据控制将所述水处理器532中的水打向所述给水管534,从而供使用者接取使用。所述给水管534自所述第一孔111穿出所述操作面11,从而允许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11取水。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水处理器532的实施方式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所述水处理器532实施为具备过滤、净化、软化、杀菌、添加物质、加温与降温等一种或多种单元及功能的设备。
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在本实施例中被实施为一蒸箱,其包括一第二控制装置61,用于自动感应及控制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内部温度、一第三机箱62,用于提供一容纳物品的封闭空间、一第三箱门63,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机箱62的开闭、一第四机箱64,用于提供另一容纳物品的封闭空间、一第四箱门65,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机箱64的开闭、一第二管66,用于排除废水及多余蒸气、一废水箱67,用于收集废水、一蒸气发生装置68,用于将水加热变为蒸气、及一导流装置69,用于导引蒸气。其中所述第三机箱62及所述第四机箱64彼此相连,并使所述第三箱门63及所述第四箱门65都朝向所述传送设备20侧。所述蒸气发生装置68链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61。所述第二控制装置61于所述第三机箱62及所述第四机箱64皆设有温度传感器,此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61也电性链接至所述控制设备80以受其控制。所述第二管66具有一第一端661,连接于废水箱67、一延伸部662、一调节部663,用于冷凝多余蒸气、及一第二端664,用于放散多余蒸气,其中所述调节部663与所述延伸部662于所述第二水箱孔5112处相连,所述调节部663位于所述水箱体551中,藉由所述水箱体551内的水降温以实现冷凝多余蒸气的功能,并充分利用余热以节省所述水处理器532及所述蒸气发生装置68加热水所需之能源。所述第二端664与所述调节部663则相连于所述盖孔5121,其中所述第二端664露出于所述盖孔5121外,以将多余蒸气排至外界。至于在所述第二管66中被冷凝的蒸气则顺着所述第二管66由所述第一端664流入所述废水箱67中收集起来。所述废水箱67可以被实施为可清理的独立箱体或连接对外排水管线的箱体。所述蒸气发生装置68包括一桶681,用于容纳水以产生蒸气、一引水泵682,用于主动汲水至所述桶681中、一加热器683,用于加热所述桶681中的水以产生蒸气。所述导流装置69包括一供气管691,用于供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68产生的蒸气予所述第三机箱62及所述第四机箱64、一第一气阀692,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691进入所述第三机箱62的蒸气、一第二气阀693,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691进入所述第四机箱64的蒸气、一安全阀694,用于控制所述导流装置69内的蒸气压处于一预设的安全范围内、一第一调节管695,用于排出所述第三机箱62的多余蒸气、及一第二调节管696,用于排出所述第四机箱64的多余蒸气。所述供气管691具有一入气端6911,用于连接所述蒸气发生装置68、一第一供气端6912,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气阀692连接所述第三机箱62、一第二供气端6913,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气阀693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机箱64、及一第三供气端6914,用于透过所述安全阀694连接所述调节部663,从而在蒸气压力超过所述安全阀694的容许值时将蒸气排入所述调节部663以继而透过所述第二管66处理或排出多余蒸气。此外,所述第一调节管695,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机箱62及所述调节部663,所述第二调节管696,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机箱64及所述调节部663,从而将所述第三机箱62及所述第四机箱64中多余的蒸气也透过所述第二管66处理或排出。
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光波炉,具有一作业面71,用于加热物品。所述作业面71整合于所述主体架10的所述操作面11的所述第三窗口113,从而允许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利用所述作业面71加热像是锅子等物品以进行烹饪工作。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的实施方式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实施为瓦斯炉、电磁炉、电炉、蒸气炉、电烤炉等设备。同样地,上述的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及第二烹饪设备60的实施方式及相对应关系也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更可以将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及第二烹饪设备60互换、合并或实施为其他像是微波炉、水波炉、气炸炉、油炸锅、松饼机等烹饪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80为一具有计算功能的设备,包括一计算装置81、一输入装置82,用于接受外界指令、一输出装置83,用于输出信息给使用者、一启闭装置84,用于依据所述计算装置81的指令启闭其他设备的门、及一电源85,用于依据所述控制设备80控制供应所述自动烹饪系统1中部份或全部设备电力。所述启闭装置84包括一第一启闭器841,用于启闭所述第一门33、一第二启闭器842,用于启闭所述第二门34、一第三启闭器843,用于启闭所述第一箱门43、一第四启闭器844,用于启闭所述第二箱门46、一第五启闭器845,用于启闭所述第三箱门63、及一第六启闭器846,用于启闭所述第四箱门65。所述第一启闭器841、所述第二启闭器842、所述第三启闭器843、所述第四启闭器844、所述第五启闭器845、及所述第六启闭器846被实施为沿门上部内侧移动的机械,分别装置于其启闭的门上部及其关闭处设备内侧的顶部或所述主体架10上,从而可以藉由前后移动以卷放启闭各门。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各启闭器也可以被实施为磁力启闭器、门弓式启闭器、滑轮滑轨式启闭器、或齿轮式启闭器等,并不限于前后移动式机械。此外,所述第一门33、所述第二门34、所述第三门35、所述第一主体门15、所述第一箱门43、所述第二箱门46、所述第三箱门63、及所述第四箱门65除了被实施为具有一个以上可垂直收折门片的卷门,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被实施为如图4A及4C所示的具磁条垫片的外翻或内推式板门,或如图5所示的闸门,甚至像是上掀门、下拉门、水平拉门、双开门、折迭门、卷帘门、旋转门等。相对地,所述第一启闭器841、所述第二启闭器842、所述第三启闭器843、所述第四启闭器844、所述第五启闭器845、及所述第六启闭器846等也可被相应地实施为匹配的其他启闭装置,例如图4A及4C所示的伸缩杆或机械臂装置,以启闭上掀门、下拉门、水平拉门、或外翻或内推式板门等、如图5A及5B所示的起落闸装置,甚至像是电卷门装置、转动马达、双门弓式启闭装置等,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举的种类、数量、位置及装设方式。
所述计算装置81、所述输入装置82、及所述输出装置83于本实施例中被整合为一具有触屏的终端,嵌于所述第二窗口113,从而允许使用者由所述操作面11利用触屏输入指令及检视所述控制设备80显示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辅助操作信息,像是指令菜单、各设备现况,像是烤箱温度、烹饪指南,像是各种菜肴应事先准备何种食材、其他信息,像是目前日期时间等。此外,所述控制设备80也设有快捷功能可以直接控制所述供水设备50由所述给水管534给水。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计算装置81、所述输入装置82、及所述输出装置83的实施方式及相互关系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三者分开设置,并且所述输入装置82、及所述输出装置83可以包含外接输入输出设备,像是键盘及鼠标等,也可以包含声控、影像控制、条形码扫描、芯片感应、及各式远程及近端无线通信等,其输出方式也不限于直接显示于近端屏幕,也可以被以打印、影音、及各式远程及近端无线通信等方式,藉由其他媒介、互连网或近端装置输出,从而实现云端管理、加密管理、分工管理、软件管理、手持装置管理等多种可能的使用及管理方式。换言之,所述输入装置可选自由键盘、鼠标、触屏、语音识别模块、影像辨识模块、扫描装置、芯片感应装置、无线网络装置及近端无线通信装置的组合,所述输出装置可选自由屏幕、触屏、扬声器、耳机、蜂鸣器、打印机、无线网络装置及近端无线通信装置的组合。
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所述自动烹饪系统1所包括的设备及配置的实施方式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不同的种类、数量、位置及装设方式等建构所述自动烹饪系统1,像是如图5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B,仅于所述主体架10当中安装一个所述储藏设备30B及一个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B,像是如图5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C,其所述储藏设备30C改装设于左方,而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C则装设于右方,两实施例皆不包括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及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换言之,依据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本发明也可以被实施为像是具有多个所述第三烹饪设备70或具有所述第二烹饪设备60但不具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C等以不同种类或数量的设备组合而成的自动烹饪系统。
使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时,使用者需先依据个人喜好、需求或食谱,准备好预计要烹饪的物品或材料,例如一面团,并由所述第三门35置入所述储藏设备30或由所述第一主体门15置于所述传送设备20的所述传送机22上。随后使用者需藉由所述输入装置82选择所欲烹饪的菜色,例如某种糕点、相关参数,像是预计何时开始、个人喜好火候、及份量等,并指定食材来源位置,例如位于所述储藏设备30的所述第二门34后或位于所述传送机22上等。此时所述控制设备80藉由所述计算装置81内的数据及经过计算,将透过所述输出装置82告知使用者预计烹饪方案及烹饪现况,以供使用者确认及参考。待使用者确认后,所述自动烹饪系统1即依据烹饪方案产生相应的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透过输入装置82接收指令、(S2)依据指令产生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S3)操作启闭装置84,以开启第一门33及第一箱门43、(S4)控制传送设备20,以移动储藏设备30内的特定材料到第一烹饪设备40、(S5)操作启闭装置84,以关闭第一门33及第一箱门43、(S6)控制第一烹饪设备40,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S7)操作启闭装置84,以开启第一箱门43及第三箱门63、(S8)控制传送设备20,以移动第一烹饪设备40内的材料到第二烹饪设备60、(S9)操作启闭装置84,以关闭第一箱门43及第三箱门63、(S10)控制第二烹饪设备60,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S11)操作启闭装置84,以开启第三箱门63、(S12)控制传送设备20,以移出第二烹饪设备60内的材料、及(S13)操作启闭装置84,以关闭第三箱门63。其中依据指令、用户的设置及烹饪物品的不同上述步骤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当使用者将物品或材料放置于所述储藏设备30内的不同区域时,所述步骤(S3)及(S5)中的第一门33将可能改为第二门34。此外,某些菜色可能需要不同顺序的烹饪方式,或仅须其中一种烹饪方式,以仅使用所述第一烹饪设备40的烤箱为例,所述步骤(S7)将改为操作启闭装置84,以开启第一箱门43,并接着执行(S8A)控制传送设备20,以移出第一烹饪设备40内的材料、及(S9A)操作启闭装置84,以关闭第一箱门43。由此使用者将可随时直接打开所述第一主体门15以取得置于所述传送机22上已烹饪完毕的物品。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1的应用方法,包括所述步骤(S1)至(S10),及下列步骤:(S11B)操作启闭装置84,以开启第三箱门63及第一门33、(S12B)控制传送设备20,以移动第二烹饪设备60内的材料到储藏设备30、(S13B)操作启闭装置84,以关闭第三箱门63及第一门33、及(S14B)操作储藏设备30,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储藏。其中物品被烹饪完毕后,置入所述储藏设备30储藏,从而保存更久并避免传统自动烹饪设备将物品烹饪完毕后放置多时产生的质量或安全风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6)

1.一自动烹饪系统,适于依据指令自动烹饪置入其中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架,用于作为一主要支撑框架;
一传送设备,用于传送物品;
一储藏设备,用于储藏物品;
一第一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以及
一控制设备,用于依据指令控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以执行自动烹饪作业,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及储存信息、一输入装置,用于接受外界指令、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信息给使用者、及一电源,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及所述电源皆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为选自键盘、鼠标、触屏、语音识别模块、影像辨识模块、扫描装置、芯片感应装置、无线网络装置及近端无线通信装置或其组合,所述输出装置为选自屏幕、扬声器、耳机、蜂鸣器、打印机、无线网络装置、近端无线通信装置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轨、一传送机、及一辅助轨,所述传送机滑动式扣于所述轨及所述辅助轨,从而定轨式移动,所述传送机包括一支架,用以构成所述传送机的主要框架、一第一动力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传送机定轨式移动、及一取放装置,装设于所述支架以供所述传送机取放物品,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及所述传送机皆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及协调作动;
其中所述取放装置包括一第二动力模块、一第一传感模块,用于侦测所述取放装置对齐的物品状态及位置、一第一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一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放架、一第二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一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一第二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二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二取放架、一第三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二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及一输送模块,用于稳定物品于所述传送机上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及所述输送模块皆被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及所述第三传感模块皆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及一供水设备,用于提供使用者及所述第二烹饪设备水,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从而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三烹饪设备,用于供使用者直接烹饪物品,其中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或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的设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或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所述第一烹饪设备、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的设备。
6.一自动烹饪系统,适于依据指令自动烹饪置入其中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架,用于作为一主要支撑框架;
一传送设备,用于传送物品;
一储藏设备,用于储藏物品;
一第一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以及
一控制设备,用于依据指令控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以执行自动烹饪作业,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所述传送设备及所述第一烹饪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烹饪设备,用于烹饪物品,及一供水设备,用于提供使用者及所述第二烹饪设备水,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皆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从而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其中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一第三烹饪设备,用于供使用者直接烹饪物品,其中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其中所述主体架具有一操作面,用于供使用者在其上作业、一传送区,用于装设所述传送设备、一第一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一第二作业区,邻接所述传送区、及一第一主体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外,用于对外开或闭所述传送区,其中所述第一作业区及所述第二作业区皆用于装设选自所述储藏设备、所述第一烹饪设备、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及所述供水设备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嵌于所述操作面,供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使用;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一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及储存信息、一输入装置,用于接受外界指令、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信息给使用者、及一电源,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及所述电源皆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为选自键盘、鼠标、触屏、语音识别模块、影像辨识模块、扫描装置、芯片感应装置、无线网络装置、近端无线通信装置或其组合,所述输出装置为选自屏幕、扬声器、耳机、蜂鸣器、打印机、无线网络装置、近端无线通信装置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轨、一传送机、及一辅助轨,所述传送机滑动式扣于所述轨及所述辅助轨,从而定轨式移动,所述传送机包括一支架,用以构成所述传送机的主要框架、一第一动力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传送机定轨式移动、及一取放装置,装设于所述支架以供所述传送机取放物品,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及所述传送机皆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及协调作动;
其中所述取放装置包括一第二动力模块、一第一传感模块,用于侦测所述取放装置对齐的物品状态及位置、一第一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一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放架、一第二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一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一第二取放架,用于被伸缩以取放物品、一第二传动单元,用于传动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提供的动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二取放架、一第三传感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取放架以感应所述第二取放架的移动状态以供所述控制设备判断、及一输送模块,用于稳定物品于所述传送机上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及所述输送模块皆被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二取放架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及所述第三传感模块皆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烹饪设备包括一第一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一第一机箱、一第一箱门,设于所述第一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及一第一加热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机箱内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从而受其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储藏设备包括一储藏架、一辅助储藏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储藏设备内部环境、一第一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用于开或闭所述储藏架的部份区域、一第二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用于开或闭所述储藏架的另一部份区域、及一第三门,设于所述储藏架对外侧,用于自外侧开或闭所述储藏架,其中所述辅助储藏装置固定于所述储藏架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从而受其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供水设备包括一水箱、一第一管,连接所述水箱、及一给水机,连接所述第一管以提供使用者水,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水箱体及一水箱盖,所述水箱盖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并位于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外侧,所述水箱体具有一第一水箱孔、及一第二水箱孔,皆位于所述水箱体下方,所述第一管具有一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孔以引出所述水箱内的水、及一供水端,用于被连接以取水,所述给水机,包括一给水阀,用于控制来源水流、一水处理器、一给水泵,用于打水、及一给水管,用于对外出水,所述给水阀分别连接所述供水端及所述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为选自过滤、净化、软化、杀菌、添加物质、加温与降温设备或其组合,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所述控制设备调控,所述给水泵分别连接所述水处理器及所述给水管,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依据控制将水由所述水处理器中打向所述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伸出所述自动烹饪系统外侧,从而允许使用者于自所述给水管取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水箱盖具有一盖孔,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包括一第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一第三机箱、一第三箱门,设于所述第三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一第二管,用于排除废水及多余蒸气、一废水箱,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一蒸气发生装置、及一导流装置,用于导引蒸气,其中所述蒸气发生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以受其控制,所述第二管具有一第一端,向下连接所述废水箱、一延伸部、一调节部,用于冷凝多余蒸气、及一第二端,用于放散多余蒸气,其中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延伸部于所述第二水箱孔处相连,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水箱体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调节部相连于所述盖孔,其中所述第二端露出于所述盖孔外,以排出多余蒸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包括一桶,用于容纳水以产生蒸气、一引水泵,分别连接所述供水端及所述桶以汲水至所述桶中、一加热器,位于所述桶中用于加热水以产生蒸气,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一供气管,用于供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气予所述第三机箱、一第一气阀,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进入所述第三机箱的蒸气、一安全阀,用于控制所述导流装置内的蒸气压处于一预设的安全范围内、及一第一调节管,用于排出所述第三机箱的多余蒸气,所述供气管具有一入气端,用于连接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一第一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气阀连接所述第三机箱、及一第三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安全阀连接所述调节部,从而在蒸气压力超过所述安全阀的容许值时将蒸气排入所述调节部以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蒸气,所述第一调节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机箱及所述调节部,从而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所述第三机箱中多余的蒸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操作面上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一窗口、一第二窗口、及一第三窗口,所述水箱盖于所述第一窗口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所述给水管自所述第一孔穿出所述操作面,从而允许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取水,所述输入装置及所述输出装置皆嵌合地自所述第二窗口露出,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操控及监视所述自动烹饪系统的运作,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具有一作业面,嵌合地露于所述第三窗口,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使用所述第三烹饪设备从事烹饪作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操作面上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一窗口、一第二窗口、及一第三窗口,所述水箱盖于所述第一窗口活动式盖住所述水箱体,所述给水管自所述第一孔穿出所述操作面,从而允许使用者于所述操作面取水,所述输入装置及所述输出装置皆嵌合地自所述第二窗口露出,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操控及监视所述自动烹饪系统的运作,所述第三烹饪设备具有一作业面,嵌合地露于所述第三窗口,从而容许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窗口使用所述第三烹饪设备从事烹饪作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一启闭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计算装置以用于依据所述计算装置的指令启闭其他设备,所述启闭装置包括一第一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一门、一第二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二门、一第三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箱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一箱门、及一第五启闭器,连接于所述第三箱门以用于启闭所述第三箱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设备还包括一第四机箱及一第四箱门,设于所述第三机箱对应所述传送设备侧,所述供气管还用于供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气予所述第四机箱,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气阀,用于调节由所述供气管进入所述第四机箱的蒸气、及一第二调节管,用于排出所述第四机箱的多余蒸气,所述供气管还具有一第二供气端,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气阀连接所述第四机箱,所述第二调节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机箱及所述调节部,从而将所述第四机箱中多余的蒸气透过所述第二管排除。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0、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透过输入装置接收指令;
(S2)依据指令产生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
(S3)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4)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储藏设备内的特定材料到第一烹饪设备;
(S5)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6)控制第一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7)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8)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一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第二烹饪设备;
(S9)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10)控制第二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11)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三箱门;
(S12)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出第二烹饪设备内的材料;以及
(S13)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三箱门。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0、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应用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透过输入装置接收指令;
(S2)依据指令产生操作程序,并依据操作程序操作后续步骤;
(S3)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4)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储藏设备内的特定材料到第一烹饪设备;
(S5)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门及第一箱门;
(S6)控制第一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7)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8)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一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第二烹饪设备;
(S9)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一箱门及第三箱门;
(S10)控制第二烹饪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烹饪;
(S11B)操作启闭装置,以开启第三箱门及第一门;
(S12B)控制传送设备,以移动第二烹饪设备内的材料到储藏设备;
(S13B)操作启闭装置,以关闭第三箱门及第一门;以及
(S14B)操作储藏设备,以根据指定参数执行储藏。
CN201511004736.7A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380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4736.7A CN105380503B (zh)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4768 2015-10-13
CN2015106647683 2015-10-13
CN201511004736.7A CN105380503B (zh)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0503A CN105380503A (zh) 2016-03-09
CN105380503B true CN105380503B (zh) 2018-10-19

Family

ID=554137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4736.7A Active CN105380503B (zh)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CN20152110987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3285U (zh)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987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3285U (zh) 2015-10-13 2015-12-25 自动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380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0503B (zh) * 2015-10-13 2018-10-19 梁坤铉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CN105901963A (zh) * 2016-04-22 2016-08-31 张腊梅 一种智能档案管理柜
CN209377310U (zh) * 2017-03-15 2019-09-13 梁坤铉 烹饪装置
CN109864621B (zh) * 2017-12-01 2024-01-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料理机
CN109864552B (zh) * 2017-12-01 2024-01-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添加调味料的炒菜料理机
CN109757964A (zh) * 2019-01-29 2019-05-1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自动烹饪系统
CN109820411B (zh) * 2019-03-28 2021-03-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电器
CN113812847B (zh) * 2020-06-19 2022-12-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5262Y (zh) * 2006-01-06 2008-05-07 李卫红 全自动烹饪机器人系统
CN10124384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吴鑫 食品烹饪方法及其设备
CN104545401A (zh) * 2013-10-18 2015-04-29 左石凯 自动烹饪设备
CN104914805A (zh) * 2014-11-03 2015-09-16 江苏华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烹饪设备自动烹饪的控制器装置
CN205433285U (zh) * 2015-10-13 2016-08-10 梁坤铉 自动烹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5262Y (zh) * 2006-01-06 2008-05-07 李卫红 全自动烹饪机器人系统
CN10124384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吴鑫 食品烹饪方法及其设备
CN104545401A (zh) * 2013-10-18 2015-04-29 左石凯 自动烹饪设备
CN104914805A (zh) * 2014-11-03 2015-09-16 江苏华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烹饪设备自动烹饪的控制器装置
CN205433285U (zh) * 2015-10-13 2016-08-10 梁坤铉 自动烹饪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0503A (zh) 2016-03-09
CN205433285U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0503B (zh) 自动烹饪系统及其应用
CN104856556B (zh) 大型智能小锅连续炒菜机设备
CN105832139B (zh) 智能厨房全自动烹调设备
CN201055262Y (zh) 全自动烹饪机器人系统
CN100588328C (zh) 全自动烹饪机器人系统
CN109170501A (zh) 自动化食物加工系统
CN209558423U (zh) 一种烤盘升降式微蒸烤箱及使用其的集成灶
CN108618651A (zh) 一种透明可视窗的空气炸锅
CN211049162U (zh) 一种自动烤串烤制设备
CN104757867A (zh) 一种冷藏柜远程控制智能蒸锅
CN108433523A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
CN204813310U (zh) 一种大型智能小锅连续炒菜机设备
CN110101304A (zh) 具有中途加料装置的电压力锅及控制方法
CN201523997U (zh) 一种具有喷蒸汽式制面包功能的电烤箱
CN209706144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9377310U (zh) 烹饪装置
CN205717394U (zh) 家用电器系统、吸油烟机和电烹饪器
CN107928397A (zh) 一种炖、蒸食品的智能加工自动生产线
CN209090970U (zh) 一种双层加热蒸烤箱
CN210291984U (zh) 一种双开门微蒸烤一体机及使用其的集成灶
US20140069464A1 (en) In-lined ware wash and food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510381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段式烤箱及其工作方法
CN207400548U (zh) 具有油炸功能的烹饪装置
CN211482652U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
CN211795886U (zh) 可智能控制的蒸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