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9346B - 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9346B
CN105379346B CN201480040463.9A CN201480040463A CN105379346B CN 105379346 B CN105379346 B CN 105379346B CN 201480040463 A CN201480040463 A CN 201480040463A CN 105379346 B CN105379346 B CN 105379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mall cell
data
cells
concent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4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9346A (zh
Inventor
高柳芙沙子
宝官悦子
末满大成
前田美保
望月满
野并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3360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3210B/zh
Priority to CN201911334776.6A priority patent/CN110933686B/zh
Priority to CN201911335452.4A priority patent/CN110933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9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3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400)包括移动终端(UE)(1401)和与UE(1401)进行通信的多个小区(1405,1406)。多个小区(1405,1406)包含具有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宏蜂窝小区(1406)和具有较窄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到集中器(1407)。集中器(1407)基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UE(1401)接收的接收数据、以及各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给MME(1403)和S‑GW(1404)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中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团体即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研究了在无线区间方面被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在包含核心网络以及无线接入网(以下也统称为网络)的系统整体结构方面被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的新的通信方式。该通信方式也被称为3.9G(3.9代)系统。
对于LTE的接入方式,下行方向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上行方向采用SC-FDMA(Single Care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另外,在LTE中,与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不同,不包含线路交换,仅为分组通信方式。
使用图1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5章)所记载的、3GPP中与LTE系统的帧结构有关的决定事项。图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中,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为10ms。无线帧被分割成十个大小相等的子帧(Subframe)。子帧被分割为两个大小相等的时隙(slot)。每个无线帧的第一个和第六个子帧包含下行链路同步信号(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同步信号包括第一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第二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非专利文献1(第5章)中记载了3GPP中的与LTE系统的信道结构相关的决定事项。设想在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中也使用与non-CSG小区相同的信道结构。以下对CSG小区进行说明(参照非专利文献2第3.1章)。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BCH传输块(transport block)被映射到40ms间隔中的四个子帧。没有40ms定时的清楚的信令。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CFICH从基站向移动终端通知关于用于PDCCHs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码元的数量。PCFICH以每个子帧进行发送。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CCH对后述的传输信道之一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后述的传输信道之一即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以及与DL-SCH有关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通知。PDCCH传送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PDCCH传送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即ACK(Acknowledgement)/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PDCCH也被称为L1/L2控制信号。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S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以及作为传输信道的PCH。
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为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M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CCH传送对下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responsesignal)即Ack/Nack。PUCCH传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CQI是表示接收到的数据的品质、或者通信线路品质的品质信息。PUCCH还传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S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之一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HICH传送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即Ack/Nack。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RACH传送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
下行参照信号(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已知的码元。定义有以下五种下行参考信号。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s:CRS)、MBSFN参照信号(MBSFN reference signals)、UE固有参照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即数据解调用参照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定位参照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信道信息参照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移动终端的物理层的测定包括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定。
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5章)所记载的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下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被广播到其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BCH被映射到物理广播信道(PBCH)。
对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适用利用HARQ(HybridARQ:混合ARQ)的重发控制。DL-SCH能向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DL-SCH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源分配。准静态的资源分配也被称为持久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DL-SCH为了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DL-SCH被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为了能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动终端的DRX。PCH请求对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PCH被映射到能动态地用于话务量(traffic)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那样的物理资源。
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用于向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MCH支持多蜂窝小区发送中的MBMS服务(MTCH和MCCH)的SFN合成。MCH支持准静态的资源分配。MCH被映射到PMCH。
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适用利用了HARQ(Hybrid ARQ)所进行的重发控制。UL-SCH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源分配。UL-SCH被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仅限于控制信息。RACH存在冲突的风险。RACH被映射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对HARQ进行说明。HARQ是利用自动重发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与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的组合、来提高传送通路的通信品质的技术。HARQ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对于通信品质发生变化的传输线路,也能利用重发使纠错有效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在进行重传时,通过将首发的接收结果和重传的接收结果合成,也能进一步提高品质。
说明重发方法的一个示例。在接收侧无法对接收数据正确地进行解码时,换言之,在产生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错误时(CRC=NG),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Nack”。接收到“Nack”的发送侧重发数据。在接收侧能够对接收数据正确地进行解码时,换言之,在未产生CRC错误时(CRC=OK),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Ack”。接收到“Ack”的发送侧发送下一个数据。
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6章)所记载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逻辑信道即BCCH被映射到传输信道即广播信道(BCH)、或者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PagingInformation)以及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变更的下行链路信道。PCCH用于以下情况:即,网络不知道移动终端的小区位置的情况。逻辑信道即PCCH被映射到传输信道即寻呼信道(PCH)。
共享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是用于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发送控制信息的信道。CCCH用于以下情况:即,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不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的情况。在下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在上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传输信道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
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是用于一对多的发送的下行链路信道。MCCH用于从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一个或若干个MTCH用的MBMS控制信息。MCCH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端所使用。M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道(MCH)。
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是用于以一对一方式发送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专用控制信息的信道。DCCH用于以下情况:即,移动终端处于RRC连接(connection)的情况。DC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是用于发送用户信息的、向专用移动终端进行一对一通信的信道。DTCH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都存在。DT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多播业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是用于从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话务量数据的下行链路信道。MTCH是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端所使用的信道。MTCH被映射到多播信道(MCH)。
CGI为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er)。ECGI为E-UTRAN小区全球标识(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在LTE、后述的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以及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导入有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
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是指由操作员确定有使用权的加入者的小区(以下有时会称为“特定加入者用小区”)。所确定的加入者被许可接入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一个以上的小区。将允许所确定的加入者接入的一个以上的小区称为“CSG小区(CSG cell(s))”。但是,PLMN存在接入限制。
CSG小区对固有的CSG标识(CSG identity:CSG ID;CSG-ID)进行广播,是利用CSG指示(CSG Indication)来广播“TRUE”的PLMN的一部分。预先进行了使用登录且被许可的加入者组的成员利用接入许可信息中的CSG-ID来接入CSG小区。
CSG-ID通过CSG小区或小区来广播。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CSG-ID。并且,为了使与CSG关联的成员的接入较为容易,由移动终端(UE)来使用CSG-ID。
以由一个以上的小区构成的区域为单位,来进行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位置追踪是为了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能追踪移动终端的位置,与移动终端通话,换言之,是为了能呼叫移动终端而进行的。该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用的区域称为跟踪区。
3GPP中,对被称为Home-NodeB(Home-NB;HNB)、Home-eNodeB(Home-eNB;HeNB)的基站进行了研究。UTRAN中的HNB、以及E-UTRAN中的HeNB例如是面向家庭、法人、商业用的接入服务的基站。非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HeNB以及HNB进行接入的三个不同的模式。具体而言,公开了开放接入模式(Open access mode)、封闭接入模式(Closed access mode)、以及混合接入模式(Hybrid access mode)。
各个模式具有如下特征。开放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通常的操作员的常规小区进行操作。在封闭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CSG小区进行操作。该CSG小区是仅CSG成员能够接入的CSG小区。在混合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非CSG成员也同时被允许接入的CSG小区进行操作。换言之,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也称为混合小区)是支持开放接入模式和封闭接入模式这两者的小区。
3GPP中,存在在所有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中、为了由CSG小区使用而通过网络预约到的PCI范围(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10.5.1.1章)。有时将分割PCI范围称为PCI拆分。与PCI拆分有关的信息(也称为PCI拆分信息)通过系统信息从基站向其覆盖的移动终端进行广播。被基站覆盖意味着将该基站作为服务小区。
非专利文献4公开了使用了PCI拆分的移动终端的基本动作。不具有PCI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需要使用全PCI,例如使用所有504码来进行小区搜索。与此相对地,具有PCI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能利用该PCI拆分信息来进行小区搜索。
此外,在3GPP中,进行了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的标准制定来作为版本10(参照非专利文献5、非专利文献6)。LTE-A以LTE的无线区间通信方式为基础,并在其中附加了一些新技术来构成。
在LTE-A系统中,为了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的频带宽度(transmissionbandwidths),研究了对两个以上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进行汇集(也称为“聚合(aggregation)”)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在构成有CA的情况下,UE具有与网络(Network:NW)唯一的RRC连接(RRCconnection)。在RRC连接中,由一个服务小区提供NAS移动信息和安全性输入。该小区称为主服务小区(Primary Cell:PCell)。下行链路(Downlink)中,与P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DL PCC)。上行链路(Uplink)中,与P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ULPCC)。
根据UE的能力(capability),构成辅服务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来形成PCell和服务小区的组。下行链路中,与S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辅分量载波(Down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DL SCC)。上行链路中,与S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UL SCC)。
对于一个UE,构成一个PCell、和由一个以上的SCell构成的服务小区的组。
作为LTE-A中的新技术,包括支持更宽频带的技术(Wider bandwidthextension)、以及多点协同收发(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CoMP)技术等。3GPP中为了LTE-A而研究的CoMP被记载在非专利文献7中。
3GPP中,正在制定版本12的技术标准。其中,为了应对将来庞大的话务量,对利用构成小蜂窝小区(small cell)的小蜂窝eNB进行了研究。例如探讨通过设置多个小蜂窝eNB,构成多个小蜂窝小区,从而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以力图增大通信容量的技术等。
移动网络的话务量有增加趋势,通信速度也不断高速化。若LTE及LTE-A正式开始应用,则可预计通信速度将进一步高速化,话务量进一步增加。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随着话务量的增加,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发生的概率(以下有时称为“发生概率”)有可能进一步变高。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公开。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基于小区中的拥挤度的测定值来选择数据发送用小区的单元的用户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3455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 V11.4.0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04 V11.1.03.1章
非专利文献3:3GPP S1-083461
非专利文献4:3GPP R2-082899
非专利文献5:3GPP TR 36.814 V9.0.0
非专利文献6:3GPP TR 36.912 V10.0.0
非专利文献7:3GPP TR 36.819 V11.1.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在用户装置进行小区的选择。在通信系统内存在多个用户装置的情况下,在各用户装置分别进行小区的选择。在此情况下,在测定出拥挤度的时刻拥挤度相对较低的小区被多个用户装置所选择,该小区的负荷有可能增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无法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
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用户装置选择下行链路的拥挤度较低的小区。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上行链路的公开内容。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中,未能考虑到上行链路的拥挤来选择小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的通信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构成的、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并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小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站装置的上位的上位装置,基于各所述小区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及各所述小区发送到所述上位装置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基于各小区从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及各小区发送到上位装置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小区中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由此,在通信系统内的话务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将负荷分散到各小区。因此,可防止话务量集中到特定的小区,因此,可降低包含核心网络的网络整体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会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3GPP中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7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即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即图2所示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MME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UE)所进行的从小区搜索到待机动作为止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混合存在有宏蜂窝eNB和小蜂窝eNB的情况下的小区的结构的概念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的数据流的图。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通信系统1410中的协议栈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中的协议栈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1500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1600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3GPP中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7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对图2进行说明。将无线接入网称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70。作为通信终端装置的移动终端装置(以下称为“移动终端(User Equipment:UE)”)71能与基站装置(以下称为“基站(E-UTRAN NodeB:eNB)”)72进行无线通信,并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信号的收发。
移动终端71与基站72之间的控制协议RRC进行广播(Broadcast)、寻呼(paging)、RRC连接管理(RRC connection management)等。作为RRC中的基站72与移动终端71的状态,有RRC_IDLE和RRC_CONNECTED。
在RRC_IDLE中进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的广播、寻呼(paging)、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移动性(mobility)等。在RRC_CONNECTED中,移动终端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能与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此外,在RRC_CONNECTED中,进行切换(Handover:HO)、相邻小区(Neighbour cell)的测定(measurement)等。
基站72被分类成eNB76、以及Home-eNB75。通信系统700具有包含多个eNB76的eNB组72-1、包含多个Home-eNB75的Home-eNB组72-2。另外,由核心网络即EPC(Evolved PacketCore)和无线接入网即E-UTRAN70构成的系统被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有时将核心网络即EPC和无线接入网即E-UTRAN70统称为“网络”。
eNB76通过S1接口与MME、或者S-GW、或者包含MME及S-GW的MME/S-GW部(以下有时称为“MME部”)73相连接,在eNB76与MME部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eNB76与多个MME部73相连接。eNB76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接,在eNB76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
Home-eNB75通过S1接口与MME部73相连接,在Home-eNB75与MME部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MME部73与多个Home-eNB75相连接。或者,Home-eNB75经由HeNBGW(Home-eNB GateWay:网关)74与MME部73相连接。Home-eNB75与HeNBGW74通过S1接口相连接,HeNBGW74与MME部73经由S1接口相连接。
一个或多个Home-eNB75与一个HeNBGW74相连接,通过S1接口进行信息的通信。HeNBGW74与一个或多个MME部73相连接,通过S1接口进行信息的通信。
MME部73以及HeNBGW74为上位装置,具体为上位节点,对基站即eNB76以及Home-eNB75与移动终端(UE)71的连接进行控制。MME部73构成核心网络即EPC。基站72及HeNBGW74构成E-UTRAN70。
另外,在3GPP中研究了下述结构。支持Home-eNB75之间的X2接口。即,Home-eNB75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接,在Home-eNB75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从MME部73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Home-eNB75。从Home-eNB75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MME部73。
无论是Home-eNB75经由HeNBGW74与MME部73相连接的情况、还是直接与MME部73相连接的情况,Home-eNB75与MME部73之间的接口均同样为S1接口。
基站装置72可以构成一个小区,也可以构成多个小区。各小区具有预先决定的范围以作为可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在覆盖范围内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在一个基站装置构成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各个小区都构成为可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即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结构的框图。对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来自协议处理部801的控制数据、以及来自应用部802的用户数据被保存到发送数据缓冲部803。发送数据缓冲部803中保存的数据被传送给编码器部804,进行纠错等编码处理。也可以存在不实施编码处理而直接从发送数据缓冲部803向调制部805输出的数据。被编码器部804编码处理后的数据在调制部805中进行调制处理。在经调制的数据被转换为基带信号之后,输出至频率转换部806,被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之后,从天线807向基站72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
另外,移动终端71的接收处理以如下方式执行。由天线807接收来自基站72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被频率转换部806从无线接收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在解调部808中进行解调处理。解调后的数据被传送到解码器部809,进行纠错等解码处理。经解码后的数据中,控制数据被传送到协议处理部801,用户数据被传送到应用部802。移动终端71的一系列处理由控制部810来控制。因此,虽然在图3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810与各部801~809连接。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即图2所示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对图4所示的基站72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EPC通信部901进行基站72与EPC(MME部73等)、HeNBGW74等之间的数据收发。其它基站通信部902进行与其它基站之间的数据收发。EPC通信部901、以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分别与协议处理部903进行信息的交换。来自协议处理部903的控制数据、还有来自EPC通信部901和其它基站通信部902的用户数据及控制数据被保存到发送数据缓冲部904。
发送数据缓冲部904中保存的数据被传送给编码器部905,进行纠错等编码处理。也可以存在不实施编码处理而直接从发送数据缓冲部904向调制部906输出的数据。编码后的数据在调制部906中进行调制处理。在经调制的数据被转换为基带信号之后,输出至频率转换部907,被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之后,利用天线908对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71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
另外,基站72的接收处理以如下方式执行。通过天线908来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71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通过频率转换部907从无线接收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在解调部909中进行解调处理。经解调的数据被传送到解码器部910,进行纠错等解码处理。经解码的数据中,控制数据传送到协议处理部903或者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用户数据传送到EPC通信部901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基站72的一系列处理被控制部911所控制。因此,虽然在图4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911与各部901~910连接。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MME的结构的框图。图5中示出了上述图2所示的MME部73所包含的MME73a的结构。PDN GW通信部1001进行MME73a与PDN GW之间的数据的收发。基站通信部1002在MME73a和基站72之间利用S1接口进行数据的收发。在从PDN GW接收到的数据是用户数据时,用户数据从PDN GW通信部1001经由用户层面通信部1003传送到基站通信部1002,并被发送至一个或者多个基站72。在从基站72接收到的数据是用户数据时,用户数据从基站通信部1002经由用户层面通信部1003传送到PDN GW通信部1001,并被发送至PDNGW。
在从PDN GW接收到的数据是控制数据时,控制数据从PDN GW通信部1001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在从基站72接收到的数据是控制数据时,控制数据从基站通信部1002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
在存在HeNBGW74的情况下,设置HeNBGW通信部1004,根据信息类别,在MME73a与HeNBGW74之间利用接口(IF)进行数据的收发。从HeNBGW通信部1004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从HeNBGW通信部1004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中的处理结果经由PDN GW通信部1001被发送到PDN GW。此外,利用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处理后的结果经由基站通信部1002并通过S1接口被发送给一个或多个基站72,或经由HeNBGW通信部1004被发送给一个或多个HeNBGW74。
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中,包含NAS安全部1005-1、SAE承载(bearer)控制部1005-2、空闲状态(Idle State)移动管理部1005-3等,进行对控制层面的整体处理。NAS安全部1005-1负责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的安全等。SAE承载控制部1005-2进行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的承载的管理等。空闲状态移动管理部1005-3进行待机状态(也称为空闲状态(Idle State);LTE-IDLE状态、或仅称为空闲)的移动管理、待机状态时的寻呼信号的生成及控制、所覆盖的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71的跟踪区域的添加、删除、更新、检索、跟踪区域列表管理等。
MME73a向一个或者多个基站72进行寻呼信号的分配。另外,MME73a进行待机状态(Idle State)的移动控制(Mobility control)。MME73a在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以及激活状态(Active State)时进行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MME73a通过向属于注册(registered)有UE的追踪区域(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的小区发送寻呼消息,由此开始履行寻呼协议。与MME73a连接的Home-eNB75的CSG的管理、CSG-ID的管理以及白名单管理也可以由空闲状态移动管理部1005-3来进行。
接着,示出了通信系统中小区搜索方法的一个示例。图6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UE)所进行的从小区搜索到待机动作为止的概要的流程图。移动终端在开始小区搜索后,在步骤ST1201中利用从周边的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P-SS)、以及第二同步信号(S-SS)来获得时隙定时、帧定时的同步。
将P-SS与S-SS统称为同步信号(SS)。同步信号(SS)中分配有与分配给每个小区的PCI一一对应的同步码。PCI的数量设为504个。利用该504个PCI来取得同步,并对取得同步的小区的PCI进行检测(确定)。
接着在步骤ST1202中,对取得同步的小区检测从基站发送给每个小区的参照信号(参考信号:RS)即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并对RS的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进行测定。参照信号(RS)中使用与PCI一一对应的编码。该编码取得相关性从而与其它小区分离。通过从步骤ST1201中确定的PCI中导出该小区的RS用编码,从而能检测RS,测定RS的接收功率。
接着在步骤ST1203中,从到步骤ST1202为止检测到的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选择RS的接收品质最好的小区、例如RS的接收功率最高的小区、即最佳小区。
接着,在步骤ST1204中,接收最佳小区的PBCH,从而获得广播信息即BCCH。PBCH上的BCCH中映射有包含小区结构信息的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因此,通过接收PBCH并获得BCCH,从而能获得MIB。作为MIB的信息,例如有DL(下行链路)系统带宽(也称为发送带宽设定(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figuration:dl-bandwidth))、发送天线数、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等。
接着在步骤ST1205中,在MIB的小区结构信息的基础上接收该小区的DL-SCH,并获取广播信息BCCH中的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1。SIB1中包含与接入该小区有关的信息、与小区选择有关的信息、其它SIB(SIBk;k≥2的整数)的调度信息。此外,SIB1中包含跟踪区域代码(Tracking Area Code:TAC)。
接着,在步骤ST1206中,移动终端将步骤ST1205中接收到的SIB1的TAC与移动终端已经保存的跟踪区域列表内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fier:TAI)的TAC部分进行比较。跟踪区域列表也称为TAI列表(TAI list)。TAI为用于识别跟踪区域的识别信息,由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代码)、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代码)、以及TAC(Tracking Area Code,跟踪区域代码)构成。MCC为国家代码。MNC为网络代码。TAC为跟踪区域的代码编号。
若步骤ST1206中比较的结果是步骤ST1205中接收到的TAC与跟踪区域列表内所包含的TAC相同,则移动终端在该小区进入待机动作。若比较结果为步骤ST1205中接收到的TAC未包含在跟踪区域列表内,则移动终端通过该小区,向包含有MME等的核心网络(CoreNetwork,EPC)请求变更跟踪区域,从而进行TAU(Tracking Area Update,跟踪区域更新)。
构成核心网络的装置(以下有时称为“核心网络侧装置”)基于与TAU请求信号一起从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该移动终端的识别编号(UE-ID等)来进行跟踪区域列表的更新。核心网络侧装置将更新后的跟踪区域列表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基于接收到的跟踪区域列表来重写(更新)移动终端所保存的TAC列表。此后,移动终端在该小区进入待机动作。
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终端的普及,导致利用蜂窝类无线通信进行的话务量爆发式增大,使人担心世界上无线资源的不足。与此对应地,为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开始探讨小蜂窝小区化,进行空间分离。
在现有的小区结构中,由eNB构成的小区具有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以往,利用由多个eNB构成的多个小区的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来构成小区,以覆盖某个区域。
在小蜂窝小区化的情况下,由eNB构成的小区具有比由现有的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要窄的覆盖范围。因而,与现有技术相同,为了覆盖某个区域,相比现有的eNB,需要大量的小蜂窝小区化后的eNB。
在以下的说明中,像由现有的eNB构成的小区那样,将构成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小区、即覆盖范围区域较宽的小区称为“宏蜂窝小区”,将构成宏蜂窝小区的eNB称为“宏蜂窝eNB”。此外,像小蜂窝小区化后的小区那样,将构成较窄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小区、即覆盖范围区域较窄的小区称为“小蜂窝小区”,将构成小蜂窝小区的eNB称为“小蜂窝eNB”。
宏蜂窝eNB例如可以是3GPP TS 36.141 V11.1.0(以下称为“非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广域基站(Wide Area Base Station)”。
小蜂窝eNB例如是低功率节点、局部区域节点、及热点等。另外,小蜂窝eNB也可以是构成微微蜂窝小区的微微eNB,构成毫微微蜂窝小区的毫微微eNB、HeNB、RRH、RRU、RRE或RN。小蜂窝eNB可以是非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局域基站(Local Area Base Station)”或“家庭基站(Home Base Station)”。
图7是表示混合存在有宏蜂窝eNB和小蜂窝eNB的情况下的小区的结构的概念的图。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具有范围比较宽的覆盖范围1301。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具有与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相比范围较窄的覆盖范围1302。
在混合存在有多个eNB的情况下,存在由某个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包含在由其它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在图7所示的小区的结构中,如参照标号“1304”或“1305”所示,存在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包含在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的情况。
如参照标号“1305”所示,还存在多个例如2个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包含在1个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的情况。移动终端(UE)1303例如包含在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内,经由小蜂窝小区进行通信。
在图7所示的小区的结构中,如参照标号“1306”所示,出现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与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复杂地重复的情况。
此外,如参照标号“1307”所示,还出现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与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不重复的情况。
而且,如参照标号“1308”所示,还出现由多个小蜂窝eNB构成的多个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在由一个宏蜂窝eNB构成的一个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构成的情况。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1中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在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含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的结构。
如上所述,为了应对将来庞大的话务量,例如探讨通过设置多个小蜂窝eNB,并设置多个小蜂窝小区,从而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以力图增大通信容量的技术等。
在设置有多个小蜂窝小区的情况下,使UE连接哪个小蜂窝小区成为问题。
例如,如现有技术那样,考虑选择UE中的接受功率最大的小蜂窝小区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若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的负荷已经过大,则提供给与该小蜂窝小区连接的UE的无线资源变少,无法获得高吞吐量。因此,产生数据的送达出现较高延迟等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选择与UE连接的小蜂窝小区时,利用关于数据的流量(以下有时称为“数据流量”)的信息。由此,以使小蜂窝小区的处理负荷分散、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为目的。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的结构的框图。通信系统1400包括UE1401、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MME1403、S-GW1404、宏蜂窝小区1406及集中器1407而构成。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包括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
MME1403及S-GW1404相当于上位装置。此处,上位装置是指设置于基站装置的上位的装置。即,上位装置以基站装置为基准,设置于核心网络侧。作为上位装置,有上位实体及上位节点。
基站装置例如是宏蜂窝eNB及小蜂窝eNB,构成宏蜂窝小区及小蜂窝小区等小区。在设置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多个小区可以由一个基站装置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基站装置构成。
图8中示出了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包括3个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对参照标号“1405”标注“a”、“b”、“c”,分别称为第1小蜂窝小区#11405a、第2小蜂窝小区#21405b、及第3小蜂窝小区#31405c。在未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标注参照标号“1405”来表示。
小蜂窝小区1405由小蜂窝eNB构成。构成小蜂窝小区1405的eNB例如相当于上述图2所示的Home-eNB75。宏蜂窝小区1406由宏蜂窝eNB构成。构成宏蜂窝小区1406的宏蜂窝eNB例如相当于上述图2所示的eNB76。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400与现有技术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不同,构成为在宏蜂窝小区1406与小蜂窝小区1405之间包括集中器1407。集中器1407是对由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进行集中控制的实体(Entity)。
宏蜂窝小区1406和集中器1407经由新接口进行连接。小蜂窝小区1405和集中器1407经由新接口进行连接。1个集中器1407连接有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3个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到1个集中器1407。小蜂窝小区1405间经由接口进行连接。在小蜂窝小区各由一个小蜂窝eNB构成的情况下,利用X2接口作为小蜂窝小区1405之间的接口。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的数据流的图。图9中,用参照标号“41”的箭头来表示上行链路(UL)话务量,用参照标号“42”的箭头来表示下行链路(DL)话务量。
集中器1407具有对于作为自身的管理对象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各小蜂窝小区1405获取小蜂窝小区1405内的数据流量的总计(以下有时称为“总数据流量”)的功能。此外,集中器1407具有选择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
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本小区内的数据流量的功能和将测定到的本小区内的数据流量通知给集中器1407的功能。各小蜂窝小区1405在将测定到的本小区内的数据流量通知给集中器1407时,优选将本小区的小区识别信息一起进行通知。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小区识别信息在集中器1407选择小蜂窝小区1405时是有用的。
作为数据流量,例如,可以利用表示各小蜂窝小区1405内处理的数据的大小(以下有时称为“数据大小”)或量(以下有时称为“数据量”)的信息,也可以利用表示在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UE1401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数据缓冲部中处理的数据的数据大小的信息。
作为关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以下有时称为“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具体例,公开以下的(1)~(4)这4种。
(1)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上位实体或上位节点发送的数据(以下有时称为“发送数据”)的数据大小。
(2)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下位实体或下位节点接收的数据(以下有时称为“接收数据”)的数据大小。
(3)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与本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接收到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信息。
(4)上述(1)~(3)的组合。
BSR信息(以下有时简称为“BSR”)表示对从UE1401向各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的数据暂时进行存储的缓冲部的状态。缓冲部相当于上述图3所示的发送数据缓冲部803。BSR表示接收数据的流量。
具体而言,BSR中包含表示在UE1401的发送数据缓冲部中被处理的数据的数据大小的信息。因此,通过利用BSR,能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
本实施方式中,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因此,在上述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具体例(1)中,设为小蜂窝小区1405向作为上位节点的集中器1407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在上述具体例(2)中,下位节点成为UE1401,因此,设为小蜂窝小区1405从与本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在上述具体例(3)中,设为小蜂窝小区1405从与本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接收到的BSR信息即可。
在上述具体例(1)、(2)中,均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每一UE1401的数据大小,也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
在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每一UE1401的数据大小的情况下,获取数据流量,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的小区的实体即集中器1407只要导出与各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即可。由此,可导出每一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在此情况下,小蜂窝小区1405无需导出所有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因此,可简化控制。
在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的情况下,获取数据流量,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的小区的实体即集中器1407将该总计数据大小设为每一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即可。小蜂窝小区1405对连接的所有的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进行通知,因此,与对每一UE1401的数据大小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可削减集中器1407中的计算量。
在上述具体例(3)中,也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每一UE1401的BSR信息,也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BSR信息。由此,可以获得与上述具体例(1)、(2)相同的效果。
作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BSR信息,可以为表示每一UE1401的BSR信息与该UE1401的识别信息、例如与UE-ID的对应关系的一览表,也可以为从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到的所有UE1401的BSR信息导出的上行链路数据大小。
此外,考虑利用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UE1401与多个小区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现有技术那样,若向连接控制层面(C-plane)的小区通知BSR,则在UE1401所连接的其它小区中,无法掌握因该UE1401而引起的数据流量。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UE1401所连接的每一实体即每一小区的数据大小、或BSR进行通知。UE1401所连接的每一实体的数据大小、或BSR的通知对该实体或连接控制层面(C-plane)的小区进行即可。在对连接控制层面(C-plane)的小区进行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小区识别信息与数据大小或BSR的对应关系的一览表作为数据大小或BSR来进行通知。
通过这种构成,与现有的仅对连接控制层面(C-plane)的小区通知BSR的情况不同,即使在UE1401与多个小区连接的情况下,在网络一侧也能掌握每一实体即每一小区的数据流量。
此外,也可以为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的数据大小或BSR信息。
在利用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UE1401与多个小区连接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不同,存在连接控制层面(C-plane)的小区与连接用户层面(U-plane)的小区不同的情况。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的实体、或节点中所特定的数据大小或BSR信息设为数据流量。由此,能测定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的数据流量。
数据流量的测定中,测定预定期间的量即可。作为预定期间,可以设定开始时期和期间,或者也可以设定开始时期和结束时期。预定期间可以静态地预先决定,也可以准静态或动态地适当变更。作为数据流量,也可以为每预定期间的分组数、比特数、字节数。或者也可以为根据预定期间的数据流量的测定而求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分组数、比特数、字节数。预定期间的变更也可以根据集中器1407的指示来进行。
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的实体或节点对于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或节点通知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各小蜂窝小区1405是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的节点,集中器1407是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在此情况下,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集中器1407通知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集中器1407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
作为通知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的契机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3)这3种。
(1)周期性地或定期性地。
(2)设置规定阈值,数据流量为该阈值以上的情况、或超过该阈值的情况。
(3)接收到来自具有选择小蜂窝小区的功能的实体的请求的情况。
作为通知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中使用的接口,在小蜂窝小区1405与集中器1407之间设置新接口即可。
为了削减数据流量的信息量,将数据流量分割成一个或多个预定范围,对该范围分别设置索引即可。将该索引设为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通过这样,能减少在节点之间进行通知的信息量、例如比特数等。因此,在应用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能降低节点之间发信号的信息量,因此,可降低拥挤程度。
在上述图8中,说明对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利用了BSR信息的情况(参照3GPPTS36.321 V11.2.0(以下称为“非专利文献9”)的5.4.5章)。从UE1401通知的BSR在非专利文献9所规定的标准下在小蜂窝小区1405中被终止。
BSR为MAC信息(参照非专利文献9)。现有的基站、例如宏蜂窝小区中,针对移动终端的控制协议,例如RRC(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电资源管理))和用户层面、例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分集协议)、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电链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接入控制)、PHY(Physicallayer,物理层)在基站终止。由此,作为MAC信息的BSR也成为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信息。
因此,在现有方法中,在图8中,BSR成为从UE1401到与该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
在现有方法中,除作为与UE1401直接连接的基站的eNB以外的实体无法基于小区的数据流量来实现连接小区的选择。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BSR信息从小蜂窝小区1405通知给集中器1407。
集中器1407利用该BSR中所报告的发送数据的数据大小,选择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集中器1407将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作为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通知给作为对象的UE1401当前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可与作为对象的UE1401的标识一起进行通知。
UE1401当前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并发送RRC再设定(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从而向UE1401通知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
UE1401利用接收到的RRC再设定(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执行与集中器1407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连接。
在UE1401当前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与UE1401之间未进行RRC连接的情况下,集中器1407只要对与该UE1401进行RRC连接的小区通知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即可。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可与作为对象的UE1401的标识一起进行通知。
与UE1401进行RRC连接的小区接收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并发送RRC再设定(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从而向UE1401通知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
例如,在与该UE1401进行RRC连接的小区为宏蜂窝小区1406的情况下,集中器1407对宏蜂窝小区1406通知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该宏蜂窝小区1406接收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并发送RRC再设定(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从而向UE1401通知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
UE1401利用接收到的RRC再设定(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执行与集中器1407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连接。
在通知连接对象用于切换的目标小区的情况下,UE1401对所通知的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实施切换。
在通知连接对象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辅服务小区的情况下,UE1401将所通知的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设定作为辅服务小区。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通信系统1410中的协议栈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400中的协议栈的结构的图。
在现有的基站即宏蜂窝小区1406中,用户层面终止到PDCP为止,即PDCP、RLC、MAC、PHY。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小蜂窝小区1405终止RLC、MAC、PHY,利用宏蜂窝小区1406终止PDCP。
集中器1407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
BSR信息从UE1401通知给小蜂窝小区1405。小蜂窝小区1405进一步将BSR信息通知给集中器1407。例如,BSR信息从UE1401通知给第3小蜂窝小区#31405c,从第3小蜂窝小区#31405c通知给集中器1407。
由此,集中器1407可获得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上行链路数据流量,利用该上行链路数据流量,能选择应与作为对象的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来自作为对象的UE1401的上行链路数据经由利用集中器1407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被发送到宏蜂窝小区1406。例如,为了与作为对象的UE1401连接,在由集中器1407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为第1小蜂窝小区#11405a的情况下,来自UE1401的上行链路数据经由第1小蜂窝小区#11405a发送到宏蜂窝小区1406。
这样,在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时,通过利用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能避免选择例如上行链路数据流量很大的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能分散小蜂窝小区1405的处理负荷。因此,能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小蜂窝小区1405在从UE1401接收到BSR时,利用短BSR(Short BSR)、长BSR(LongBSR)的差别来判断是否向集中器1407进行发送。
例如,在短BSR中包含DCCH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在长BSR中包含DTCH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小蜂窝小区1405仅将长BSR的信息通知给集中器1407即可。
由此,集中器1407能根据长BSR的信息,识别用户层面(U-plane)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能利用用户层面(U-plane)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小蜂窝小区1405的选择。因此,能削减小蜂窝小区1405与集中器1407之间的通信数据量。
作为通知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的契机的具体例,也可采用以下方法,以代替上述具体例(1)~(3)。
在上述图8中,在集中器1407接收到BSR时,当在自身管理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存在在预定时间内不发送BSR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也可从集中器1407向小蜂窝小区1405询问总数据流量。
由此,集中器1407能够在掌握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包含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
小蜂窝小区1405也可向集中器1407周期性地发送BSR,而无关乎有无从UE1401接收到BSR。
接下来,作为关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以下有时称为“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具体例,公开以下的(1)~(3)这3种。
(1)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上位实体或上位节点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
(2)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下位实体或下位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
(3)上述(1)、(2)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中,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因此,在上述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具体例(1)中,设为小蜂窝小区1405从作为上位节点的集中器1407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在上述具体例(2)中,下位节点成为UE1401,因此,可设为小蜂窝小区1405向与本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
在上述具体例(1)、(2)中,均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每一UE1401的数据大小,也可以为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所有UE1401的总计数据大小。与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情况相同。
此外,也可以为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的数据大小。与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情况相同。
数据流量的测定期间、数据流量的通知、数据流量的通知的契机、用于数据流量的通知的接口等能适当应用对上行链路公开的上述接口等。这样,通过适当应用对上行链路公开的上述接口等,可获得与上行链路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图8中,对于利用向下位实体或下位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来作为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情况进行说明。
小蜂窝小区1405测定从本小区1405向与本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得到的发送到UE1401的数据的数据大小通知给集中器1407。集中器1407利用自身管理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下行链路数据流量,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作为集中器1407向作为对象的UE1401通知作为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而选择得到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方法,可应用在通知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的方法中所公开的方法。
在通知连接对象用于切换的目标小区的情况下,UE1401对所通知的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实施切换。
在通知连接对象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辅服务小区的情况下,UE1401将所通知的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设定为辅服务小区。
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也可利用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中的双方或其中任一方,来选择小蜂窝小区1405。通过利用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中的双方,能够在作为对象的UE1401进行双向通信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
在对于作为对象的UE1401要求高吞吐量等的链路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任一方链路的数据流量来选择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能选择对UE1401的通信而言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
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的实体也可对于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一并通知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可将各链路的数据流量以列表形式进行通知,也可作为总计值来通知。由此,能削减所通知的消息量。
也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独立选择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通过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从而能在各链路中选择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
例如,在同一频段及同一TAG构成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在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也可使得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中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不同。集中器1407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中独立地实施小蜂窝小区1405的选择。
由于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在同一频段及同一TAG内构成,因此,上行链路对于下行链路中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发送时刻相同。因此,对于上行链路无论利用哪个小蜂窝小区1405,都无需变更发送时刻,能简化UE1401中的控制。
由于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能够分别选择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因此,在任一链路中均能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
例如,在同一TA(Tracking Area)构成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在该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也可使得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中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不同。集中器1407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中独立地实施小蜂窝小区1405的选择。由于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在同一TA、TAC构成,因此,无需实施TAU(Tracking AreaUpdate:跟踪区域更新)的步骤,能简化控制。
在选择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中,作为该选择所使用的信息的具体例,公开以下的(1)~(5)这5种。
(1)数据流量
(2)负荷(Load)
(3)通信品质
(4)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5)上述(1)~(4)的组合。
在小区的选择中,也可考虑小蜂窝小区1405的负荷状态及通信品质。考虑如下情况:虽然流量较少但通信品质较低,因此传输负荷较高。
此外,在小区选择中,也可考虑数据所要求的QoS。例如,也可使作为QoS要求低分组错误丢失率的数据选择通信品质较高的小蜂窝小区1405。
作为上述具体例(1)的数据流量,有上行链路的数据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对此,上面已阐述,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作为上述具体例(2)的负荷,例如有数据传输延迟时间、吞吐量、与小蜂窝小区1405连接的UE1401的数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使用率、无线资源的使用率、上行链路数据及下行链路数据用的至少一方的缓冲滞留量等。
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负荷的功能,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集中器1407通知关于负荷的信息(以下有时称为“负荷信息”)。集中器1407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负荷信息。集中器1407利用所通知的负荷信息,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负荷的测定期间、负荷信息的通知、负荷信息的通知的契机、用于负荷信息的通知的接口等可适当应用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由此,可获得与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作为上述具体例(3)的通信品质的具体例,公开以下(3-1)~(3-9)这9种。
首先,关于下行链路,公开以下(3-1)~(3-4)这4种。
(3-1)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次数
(3-2)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RLC的ACK/NACK的次数
(3-3)CQI
(3-4)CSI
接下来,关于上行链路,公开以下(3-5)~(3-9)这5种。
(3-5)对于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次数
(3-6)对于上行链路数据的RLC的ACK/NACK的次数
(3-7)从UE向小蜂窝小区发送的探测用参照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接收功率
(3-8)PUCCH的接收品质。也可以是PUCCH的DM-RS的接收品质。
(3-9)PUSCH的接收品质。也可以是PUSCH的DM-RS的接收品质。
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次数、CQI、CSI为物理层向MAC层提供的信息(参照非专利文献9的4.3.2章)。HARQ由MAC进行操作(参照非专利文献9的5.3.2章)。
现有的基站、例如宏蜂窝小区中,对应于移动终端的控制协议,例如RRC(Radio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电资源管理))和用户层面、例如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分集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电链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接入控制)、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在基站终止。由此,物理层向MAC层提供的信息即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次数、CQI、CSI也成为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信息。
因此,RLC的ACK/NACK的次数成为终止RLC协议的基站的信息。
MAC所操作的HARQ的对于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次数成为基站的信息。
无线区间的接收品质的测定信息、即探测用参照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的接收功率、PUCCH的接收品质、PUSCH的接收品质成为基站的信息。
因此,在现有方法中,除了作为与UE1401直接连接的基站的eNB以外的实体无法基于通信品质来实现连接小区的选择。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通信品质从小蜂窝小区1405通知给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或节点。
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或节点利用通知得到的通信品质,选择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通信品质的测定期间、通信品质信息的通知、通信品质信息的通知的契机、用于通信品质信息的通知的接口等可适当应用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由此,可获得与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作为上述具体例(4)的QoS的具体例,公开以下(4-1)~(4-6)这6种。
(4-1)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等级标识)
(4-2)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保留优先级)
(4-3)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
(4-4)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
(4-5)分组延迟量
(4-6)分组错误丢失率
具有QoS的信息的实体向具有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的实体通知QoS的信息。
QoS信息的通知、QoS信息的通知的契机、用于QoS信息的通知的接口等可适当应用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由此,可获得与关于数据流量已公开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具体例(5)中,小蜂窝小区1405也可具有组合测定各信息的功能。
小蜂窝小区1405可以在不同的时刻向集中器1407通知各信息,也可以在同一时刻通知一个或多个信息。
集中器1407也可利用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到的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来选择作为对象的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由此,可根据作为对象的UE1401与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之间的电波环境,适当变更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能选择最佳的小蜂窝小区1405。
采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方法,集中器1407在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时,通过利用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可使小蜂窝小区1405的处理负荷分散。由此,能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此外,集中器1407在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时,能利用其它各种信息,可进一步选择最适合通信的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可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的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UE1401接收的接收数据、以及各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给UE1401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中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在通信系统1400内的话务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将负荷分散到构成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的各小蜂窝小区1405。因此,可防止话务量集中到特定的小蜂窝小区1405,因此,可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
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1400包括集中器1407。集中器1407基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从UE1401接收的接收数据、以及各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给UE1401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中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通过设置这样的集中器1407,能以简单结构实现上述那样可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的通信系统1400。
本实施方式中,接收数据的流量由BSR信息来表示。BSR信息从UE1401发送到小蜂窝小区1405,并从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到集中器1407或其它上位装置。从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到BSR信息的集中器1407或其它上位装置基于BSR信息,选择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中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这样,基于BSR信息,选择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从而可进一步选择最适合通信的小蜂窝小区1405。由此,可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的通信。
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1400包括宏蜂窝小区1406和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多个小蜂窝小区1406中UE1401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基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接收数据及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而被选择。由此,在设置多个小蜂窝小区1405的情况下,对于各小蜂窝小区1405,可适当分散处理负荷。因此,能进一步可靠地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实施方式1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1公开的示例中,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在本变形例中,集中器1407具有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测定从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405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对于下行链路,测定向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405发送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通过这样,集中器1407能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
通过使集中器1407具有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的功能,可使得测定数据流量的实体和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实体相同。
由此,无需从各小蜂窝小区1405向集中器1407通知数据流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可削减信令量。此外,由于能在集中器1407内统一实现测定和选择,因此,可灵活设定测定时刻。因此,能更及时地动态选择小蜂窝小区1405。
实施方式1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1公开的示例中,集中器1407具有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本变形例中,宏蜂窝小区1406具有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的实体向宏蜂窝小区1406通知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宏蜂窝小区1406获取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宏蜂窝小区1406利用各小蜂窝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
宏蜂窝小区1406将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405的信息通知给UE1401。该通知可经由集中器1407及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来进行通知,在UE1401与宏蜂窝小区1406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从宏蜂窝小区1406直接向UE1401进行通知。从小蜂窝小区1405或宏蜂窝小区1406向UE1401的通知方法可适用上述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方法。
例如,在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本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的功能的情况下,各小蜂窝小区1405可将测定到的本小区1405的数据流量经由集中器1407通知给宏蜂窝小区1406。
通过这样,无需增加集中器1407的功能。因此,在将集中器1407与宏蜂窝小区1406分开构成的情况下,可容易实现集中器1407的结构。
实施方式1变形例3
在实施方式1公开的示例中,在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405的UE1401与S-GW14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S-GW1404与集中器1407经由宏蜂窝小区1406进行连接。
在变形例中,在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405的UE1401与S-GW14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S-GW1404与集中器1407直接连接。由此,S-GW1404与小蜂窝小区1405不经由宏蜂窝小区1406而经由集中器1407来进行连接。
因此,小蜂窝小区1405中所处理的用户层面(U-plane)数据不通过宏蜂窝小区1406,因此,可削减宏蜂窝小区1406中的处理。
在此情况下,可以是集中器1407具有对于UE1401的PDCP,或者也可以是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对于UE1401的PDCP。
实施方式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150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500包括UE1501、小蜂窝小区群集1502、MME1503、S-GW1504及宏蜂窝小区1506来构成。
小蜂窝小区群集1502包括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505。图12中示出小蜂窝小区群集1502包括3个小蜂窝小区1505的情况。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505的情况下,对参照标号“1505”标注“a”、“b”、“c”,分别称为第1小蜂窝小区#11505a、第2小蜂窝小区#21505b、及第3小蜂窝小区#31505c。在未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505的情况下,标注参照标号“1505”来表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8所示,集中器1407与宏蜂窝小区1406分开构成。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中,宏蜂窝小区1506一并具有集中器1507的功能。即,宏蜂窝小区1506包括集中器1507。
集中器1507的功能与实施方式1公开的集中器1407相同,对包含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505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502内的小蜂窝小区1505统一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对宏蜂窝小区1506追加了集中器1507的功能。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505的UE1501与S-GW15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经由宏蜂窝小区1506来进行。
宏蜂窝小区1506具有对自身具有的集中器1507的功能中的管理对象即小蜂窝小区群集1502内的各小蜂窝小区1505获取数据流量的功能、以及选择UE15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的功能。
各小蜂窝小区15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和将测定到的数据流量通知给具有集中器1507的功能的宏蜂窝小区1506的功能。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适当采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方法,宏蜂窝小区1506在选择与UE15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时,通过利用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可使小蜂窝小区1505的处理负荷分散。由此,能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此外,宏蜂窝小区1506在选择与UE15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时,能利用其它各种信息,可进一步选择最适合通信的小蜂窝小区1505。由此,可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的通信。
此外,在UE1501不仅与一个以上的小蜂窝小区1505连接,还与宏蜂窝小区1506连接的情况下,宏蜂窝小区1506可选择与UE15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由此,可将对UE1501的控制统一到宏蜂窝小区1506。因而,能降低误动作。
也可以使具有集中器1507的功能的宏蜂窝小区1506具有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505的数据流量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测定从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505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对于下行链路,测定向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505发送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
通过这样,宏蜂窝小区1506能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505的数据流量。由此,无需从各小蜂窝小区1505向宏蜂窝小区1506通知数据流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可削减信令量。因此,能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505的UE1501与S-GW15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经由宏蜂窝小区1506来进行。
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505的UE1501与S-GW15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S-GW1504与小蜂窝小区1505也可以直接连接。在此情况下,S-GW1504与小蜂窝小区1505不经由宏蜂窝小区1506而进行连接。
因此,小蜂窝小区1505中处理的用户层面(U-plane)数据不通过宏蜂窝小区1506,因此,可削减宏蜂窝小区1506中的处理。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使小蜂窝小区1505具有对于UE1501的PDCP。
连接到小蜂窝小区1505的UE1501与S-GW1504之间的用户层面(U-plane)连接中,在S-GW1504与小蜂窝小区1505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S-GW1504具有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505的数据流量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测定从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505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对于下行链路,测定向下位实体即各小蜂窝小区1505发送到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即可。
通过这样,S-GW1504能测定各小蜂窝小区1505的数据流量。
S-GW1504将测定到的各小蜂窝小区1505的数据流量通知给选择与UE15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的实体。例如,在选择与UE15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505的实体为宏蜂窝小区1506的情况下,通知给宏蜂窝小区1506。可从S-GW1504向宏蜂窝小区1506经由MME1503进行通知。
由此,无需从各小蜂窝小区1505向宏蜂窝小区1506通知数据流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可削减小蜂窝小区1505与宏蜂窝小区1506之间的信令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宏蜂窝小区1506具有集中器1507的功能。由此,无需从各小蜂窝小区1505向宏蜂窝小区1506通知数据流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可削减信令量。由此,能进一步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实施方式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160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600包括UE1601、小蜂窝小区群集1602、MME1603及S-GW1604来构成。小蜂窝小区群集1602包括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605。图13中示出小蜂窝小区群集1602包括3个小蜂窝小区1605的情况。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605的情况下,对参照标号“1605”标注“a”、“b”、“c”,分别称为第1小蜂窝小区#11605a、第2小蜂窝小区#21605b、及第3小蜂窝小区#31605c。在未区别示出3个小蜂窝小区1605的情况下,标注参照标号“1605”来表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如图12所示,宏蜂窝小区1506一并具有集中器1507的功能。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中,MME1603一并具有集中器1607的功能。即,MME1603包括集中器1607。
集中器1607的功能与实施方式1公开的集中器1407相同,对包含一个或多个小蜂窝小区1605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602内的小蜂窝小区1605统一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对MME1603追加了集中器1607的功能。MME1603与各小蜂窝小区1605直接连接。S-GW1604与各小蜂窝小区1605直接连接。
MME1603具有对自身具有的集中器1607的功能中的管理对象即小蜂窝小区群集1602内的各小蜂窝小区1605获取数据流量的功能、以及选择UE16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功能。
各小蜂窝小区16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以及将测定到的数据流量通知给具有集中器1607的功能的MME1603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适当地使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方法即可。MME1603对于UE1601经由与UE16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通知所选择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信息即可。
通过这样,MME1603在选择与UE16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时,能利用关于数据流量的信息。由此,能分散小蜂窝小区1605的处理负荷。因此,能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此外,MME1603在选择与UE16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时,能利用其它各种信息,可进一步选择最适合通信的小蜂窝小区1605。由此,可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的通信。
此外,MME1603具有选择与UE16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功能,因此,可将与UE16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信息直接通知给S-GW1604。因此,在网络侧所需的信令量可以较少。
在MME1603选择了与UE1601进行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之后,在S-GW1604中,能以低程度的延迟时间进行给予UE1601所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数据的路由选择。因此,能抑制延迟且灵活地进行与UE16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605的变更。因此,能与时刻变化的周边电波环境相对应地选择小蜂窝小区1605。
在以上阐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在通信系统1400、1500、1600内存在一个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1502、1602。通信系统1400、1500、1600内存在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1502、1602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在通信系统1400、1500、1600内可以存在多个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1502、1602。
在通信系统1400、1500、1600内存在多个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1502、1602的情况下,与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1502、1602相对应地构成多个集中器1407、1507、1607。在此情况下,可应用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方法,选择对与UE1401、1501、16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1505、1605进行控制的集中器1407、1507、1607。
例如,如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那样,考虑宏蜂窝小区1406与对应于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的集中器1407进行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宏蜂窝小区1406构成为具有获取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的数据流量的功能、以及选择使UE1401与哪个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内的小蜂窝小区1405进行连接的功能。
此外,在此情况下,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构成为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以及将测定到的数据流量经由集中器1407通知给宏蜂窝小区1406的功能。
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各小蜂窝小区1405具有测定数据流量的功能,各小蜂窝小区1405将测定到的数据流量通知给UE1401所连接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导出属于本群集的小蜂窝小区1405整体的数据流量。
在以上结构中,适当地采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方法,集中器1406在选择与UE1401连接的小蜂窝小区1405时,通过利用关于各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的数据流量的信息,可使小蜂窝小区群集1402的处理负荷分散。由此,能改善网络整体的延迟。
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仅是本发明的例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将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自由组合。此外,能适当变更或省略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任意构成要素。由此,通过构成小蜂窝小区的小蜂窝eNB的设置,能提供可获得高通信容量的通信系统。
例如,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也可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其包括: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基站装置构成的、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并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小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站装置的上位的上位装置,基于各所述小区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的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由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同样,在通信系统内的话务量增加的情况下,可将负荷分散到各小区。因此,可防止话务量集中到特定的小区,因此,可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也可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其包括: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基站装置构成的、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并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小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站装置的上位的上位装置,基于各所述小区发送到所述上位装置的发送数据的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由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同样,在通信系统内的话务量增加的情况下,可将负荷分散到各小区。因此,可防止话务量集中到特定的小区,因此,可降低网络中的延迟、及数据丢失的发生概率。
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仅是所有方面中的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未举例示出的无数变形例可解释为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设想到的。
标号说明
1400,1500,1600通信系统、1401,1501,1601移动终端(UE)、1402,1502,1602小蜂窝小区群集、1403,1503,1603MME、1404,1504,1604S-GW、1405,1505,1605小蜂窝小区、1406,1506宏蜂窝小区、1407,1507,1607集中器。

Claims (6)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和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基站装置构成的、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并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小区;及
设置于所述基站装置的上位的上位装置,
基于各所述小区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及各所述小区发送到所述上位装置的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所述接收数据的流量由表示缓冲部的状态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信息来表示,该缓冲部暂时存储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向所述小区发送的数据,
所述缓冲状态报告信息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到所述小区,并从所述小区发送到所述上位装置,
所述上位装置基于所述缓冲状态报告信息,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集中器,该集中器基于所述接收数据及所述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小区包含:
宏蜂窝小区,该宏蜂窝小区具有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来作为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以及
多个小蜂窝小区,该小蜂窝小区具有较窄范围的覆盖范围来作为所述覆盖范围,
基于所述接收数据及所述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小区包含:
宏蜂窝小区,该宏蜂窝小区具有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来作为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以及
多个小蜂窝小区,该小蜂窝小区具有较窄范围的覆盖范围来作为所述覆盖范围,
所述集中器基于所述接收数据及所述发送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流量,选择多个所述小区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要连接的小蜂窝小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蜂窝小区具有所述集中器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装置具有所述集中器的功能。
CN201480040463.9A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9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6053.XA CN111093210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4776.6A CN110933686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5452.4A CN110933714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8201 2013-07-17
JP2013-148201 2013-07-17
PCT/JP2014/064904 WO2015008552A1 (ja)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6053.XA Division CN111093210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5452.4A Division CN110933714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4776.6A Division CN110933686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9346A CN105379346A (zh) 2016-03-02
CN105379346B true CN105379346B (zh) 2020-01-10

Family

ID=5234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4776.6A Active CN110933686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4800404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9346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5452.4A Active CN110933714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6053.XA Active CN111093210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4776.6A Active CN110933686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5452.4A Active CN110933714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N201911336053.XA Active CN111093210B (zh) 2013-07-17 2014-06-05 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149174B2 (zh)
EP (1) EP3024271A4 (zh)
JP (5) JP6415436B2 (zh)
CN (4) CN110933686B (zh)
WO (1) WO2015008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3686B (zh) * 2013-07-17 2023-0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WO2018065527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Sony Corporation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9159662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19159700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第1のユニット、第2のユニット、通信装置、端末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5650A (ja) * 1999-04-01 2000-10-20 Toshiba Corp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端末装置
CN101243715A (zh) * 2005-08-19 2008-08-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呼叫连接方法
CN101507303A (zh) * 2006-08-25 2009-08-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核心网络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09116497A1 (ja) * 2008-03-19 2009-09-24 株式会社 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953181A (zh) * 2007-12-17 2011-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4216A1 (en) * 1999-11-23 2001-05-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690939B1 (en) * 2000-09-18 2004-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creased radio communication capacity using transmit power balancing
GB0120033D0 (en) 2001-08-16 2001-10-10 Fujitsu Ltd Cell selection
JP4764108B2 (ja) 2005-08-30 2011-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管理装置、無線lanの制御方法、無線lanシステム
US20080200202A1 (en) * 2007-02-13 200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with link imbalance on downlink and uplink
KR101372210B1 (ko) * 2007-03-14 2014-03-0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롱텀 에볼루션 시스템에서의 업링크 고갈 회피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8248948B2 (en) * 2007-04-03 2012-08-21 Tropos Networks, Inc. Monitoring network condi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US8594678B2 (en) * 2007-04-1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network for femto base stations
JP2009111772A (ja) 2007-10-30 2009-05-21 Kyocera Corp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の通信方法
US9648523B2 (en) * 2007-11-21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access point initiated communication handover
US7941155B2 (en) * 2007-11-27 2011-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lculation and broadcast of cell-load ratio and intelligent cell selection for IEEE802.16M
US9215731B2 (en) * 2007-12-19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 of a message on a common control channel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312024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Fujitsu Limited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Macro Base Stations and Publicly Accessible Femto Base Stations
US8515353B2 (en) 2008-09-29 2013-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0154508A (ja) * 2008-11-25 2010-07-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小型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2010136166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小型基地局
JP2012044234A (ja) * 2008-12-23 2012-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MX2011007200A (es) * 2009-01-09 2011-07-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 y arreglo para el equilibrio de carga en un sistema inalambrico de comunicaciones.
US9049739B2 (en) * 2009-06-23 2015-06-0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us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WO2011016131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1524752B1 (ko) * 2009-10-23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간 협력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02158449B (zh) * 2010-02-1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1129447A1 (ja) * 2010-04-16 2011-10-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高電力基地局、低電力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2884823A (zh) * 2010-04-28 2013-01-1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JP5858909B2 (ja) * 2010-04-30 2016-0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KR20110127970A (ko) * 2010-05-20 2011-11-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g 셀로 동작하는 펨토 기지국의 소비 전력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48244B (zh) * 2010-08-03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JP2012085020A (ja) 2010-10-08 201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KR101661164B1 (ko) * 2010-10-11 2016-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용량 증대를 위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47804B (zh) * 2011-02-21 2014-12-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分布式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1503042B1 (ko) * 2011-04-22 2015-03-1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부하 분산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펨토 기지국 및 펨토 기지국 관리 시스템
CN102883440B (zh) * 2011-07-15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040070A1 (en) * 2011-09-12 2013-03-2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the physical and link lay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9253713B2 (en) * 2011-09-26 2016-02-0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WO2013045980A1 (en) * 2011-09-29 2013-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andover management based on load
JP5838741B2 (ja) * 2011-11-10 2016-01-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GB2496844A (en) * 2011-11-15 2013-05-29 Toshiba Res Europ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base stations with shared operating bandwidth and overlapping coverage areas
EP2786617B1 (en) 2011-11-28 2018-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ffic characteristic based selection of serving base station
US9642117B2 (en) * 2012-01-05 2017-05-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of a cell in an E—UTRAN system
US11212723B2 (en) * 2012-05-31 2021-1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utonomous cell change by UE in network
KR101860811B1 (ko) * 2012-08-23 2018-05-2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스케줄러들을 이용한 동작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US11356216B2 (en) * 2013-01-10 2022-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735017A1 (en) * 2013-02-15 2020-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440590B2 (en) * 2013-03-15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oud-based management of self-organizing wireless networks
CN110933686B (zh) * 2013-07-17 2023-0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WO2015012077A1 (ja) * 2013-07-25 2015-01-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5650A (ja) * 1999-04-01 2000-10-20 Toshiba Corp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端末装置
CN101243715A (zh) * 2005-08-19 2008-08-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呼叫连接方法
CN101507303A (zh) * 2006-08-25 2009-08-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核心网络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953181A (zh) * 2007-12-17 2011-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WO2009116497A1 (ja) * 2008-03-19 2009-09-24 株式会社 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65459A1 (en) 2016-06-09
JP6571854B2 (ja) 2019-09-04
CN110933714A (zh) 2020-03-27
EP3024271A4 (en) 2017-02-15
JP2019017106A (ja) 2019-01-31
JP7072696B2 (ja) 2022-05-20
CN111093210A (zh) 2020-05-01
JP6415436B2 (ja) 2018-10-31
US20240171998A1 (en) 2024-05-23
JP2022101681A (ja) 2022-07-06
CN110933686A (zh) 2020-03-27
CN111093210B (zh) 2023-02-17
JP2019208273A (ja) 2019-12-05
JP2021101554A (ja) 2021-07-08
EP3024271A1 (en) 2016-05-25
US20190075472A1 (en) 2019-03-07
JPWO2015008552A1 (ja) 2017-03-02
CN110933686B (zh) 2023-01-17
JP7254233B2 (ja) 2023-04-07
JP6851438B2 (ja) 2021-03-31
CN105379346A (zh) 2016-03-02
CN110933714B (zh) 2023-07-14
WO2015008552A1 (ja) 2015-01-22
US20210168624A1 (en) 2021-06-03
US10149174B2 (en)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63447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端末
US1106443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JP2021192547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ライマリセル
CN110072277B (zh) 移动终端
JP2019004528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ソース基地局、ターゲット基地局および移動端末
EP295835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2070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comp
JP707269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JP676981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20202596A (ja) 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