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5167A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5167A
CN105375167A CN201510419624.1A CN201510419624A CN105375167A CN 105375167 A CN105375167 A CN 105375167A CN 201510419624 A CN201510419624 A CN 201510419624A CN 105375167 A CN105375167 A CN 105375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incipal axis
base portion
slit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96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5167B (zh
Inventor
加藤亮
宫下敬
古胜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65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5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5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5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有在基板间距窄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连接的构造。适配器300的外部接头600上形成有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外部导体130的第一端部610、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外部导体230的第二端部620、从第一端部610向第二端部620延伸但未到达第二端部620的多个第一狭缝640、从第二端部620向第一端部610延伸但未到达第一端部610的多个第二狭缝650。第一狭缝640和第二狭缝650在圆周方向上交错排列,第一狭缝640和第二狭缝650的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路基板之间的连接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9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第一连接器910、第二连接器920和适配器930的连接器900。第一连接器910被固定在母板940上。适配器930被嵌合保持在第一连接器910上。第二连接器920被固定在子板950上。第二连接器920和适配器930可以沿轴方向互相嵌入或拔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159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有即使在基板间距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连接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同轴连接器,它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适配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在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心导体、和在与所述轴方向正交的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分离的第一外部导体;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中心导体、和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分离的第二外部导体;
所述适配器在所述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
所述适配器具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的中心接头、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的外部接头、以及使所述中心接头和所述外部接头相互绝缘的绝缘部件;
所述外部接头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主体;
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分离,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以及所述第二外部导体;
所述主体连结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外部接头上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但未到达第二端部的多个第一狭缝、以及从所述第二端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但未到达第一端部的多个第二狭缝;
所述第一狭缝以及所述第二狭缝在以所述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狭缝以及所述第二狭缝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部分重叠。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二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同轴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狭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狭缝的数量相等。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三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同轴连接器或第二种同轴连接器中,所述外部接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二挡板;
所述绝缘部件上形成有收容于所述第一狭缝的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以及收容于所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第一相对面;
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的第二相对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四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三种同轴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具有与所述轴方向斜交的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相对面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所述第二突出部还具有与所述轴方向斜交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相对面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五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三种同轴连接器或第四种同轴连接器中,仅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中的所述第二外部导体上形成有锁定第二端部的锁定部;
通过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端部,使得所述适配器被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
当从所述适配器拆除所述第一连接器时,通过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相对面抵接,防止所述绝缘部件脱离所述外部接头。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六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至第五种同轴连接器中的任一同轴连接器中,所述外部接头的所述主体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分离。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七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六种同轴连接器中,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适配器嵌合时引导所述外部接头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引导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八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七种同轴连接器中,所述引导部被设置成即使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适配器连接时,也不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直接接触。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九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至第八种同轴连接器中的任一同轴连接器中,所述中心接头具有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部、多个第一弹簧部和多个第二弹簧部;
各个所述第一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适配器嵌合时,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接触的第一接点;
各个所述第二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适配器嵌合时,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接触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圆周方向上有间隔的交错分布;
在将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区域即弹簧区域所述轴方向上等分成靠近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二区域时,所述第一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十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九种同轴连接器中,第一接点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第二接点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十一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九种或第十种同轴连接器中,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具有相同的尺寸。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十二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九种至第十一种同轴连接器中的任一同轴连接器中,所述中心接头是用一片金属板经过冲切并弯曲加工所得的部件;
所述第一基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一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
所述第二基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二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
所述第一弹簧部的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之中小的一方;
所述第二弹簧部的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之中小的一方。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十三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同轴连接器中的任一同轴连接器中,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一狭缝的尺寸大于所述外部接头尺寸的一半;
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二狭缝的尺寸大于所述外部接头尺寸的一半。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十四种同轴连接器,即在第一种至第十三种同轴连接器中的任一同轴连接器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固定在第一电路基板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被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不同的第二电路基板上。
进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头,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部、在轴方向上与第一基部分离同时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部、多个第一弹簧部和多个第二弹簧部,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第一接点;
各个所述第二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第二接点;
所述第一弹簧部和所述第二弹簧部在圆周方向上有间隔的交错分布;
在将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区域在所述轴方向上等分成靠近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发明效果
由于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在圆周方向上交错的设置,同时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的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部分重叠,可以缩小外部接头的轴方向的尺寸;因此可以缩小同轴连接器的轴方向的尺寸,从而可以缩短基板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适配器的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适配器互相未嵌合。
图2是显示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适配器安装在第二连接器上,第一连接器与适配器未嵌合。
图3是显示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俯视图。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与适配器嵌合。
图4是沿A--A线显示图3的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沿B--B线显示图3的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沿C--C线显示图3的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图7的第一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9是显示图1的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显示图1的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12是显示图10的适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显示图12的适配器所含的中心接头的立体图。
图14是显示图13的中心接头的侧视图。
图15是显示图12的适配器所含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显示图15的绝缘部件的侧视图。
图17是显示图15的绝缘部件的俯视图。
图18是显示图12的适配器所含的外部接头的侧视图。
图19是显示专利文献1的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同轴连接器100第一连接器110第一中心导体
120第一保持部件130第一外部导体132引导部
200第二连接器210第二中心导体220第二保持部件
230第二外部导体232端部234锁定部300适配器
400中心接头410第一基部420第二基部430第一弹簧部
435第一接点440第二弹簧部445第二接点500绝缘部件
510大直径部520小直径部530第一突出部532第一相对面
534第一斜面540第二突出部542第二相对面544第二斜面
550保持孔560保持突起600外部接头610第一端部
620第二端部630主体640第一狭缝645第一挡板
650第二狭缝655第二挡板700第一电路基板
750第二电路基板RS弹簧区域R1第一区域R2第二区域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同轴连接器10具备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以及在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嵌合的适配器300。在实际使用状态中,适配器300被嵌合在第二连接器200,处于组装好的状态,只有第一连接器100沿轴方向与适配器300嵌合、拔除。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100被固定在第一电路基板700上,第二连接器200被固定在不同于第一电路基板700的第二电路基板750上。具体而言,第一连接器100是表面安装型,第二连接器200是通孔安装型。
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连接器100具备第一中心导体110、第一保持部件120和第一外部导体130。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中心导体100在轴方向上延伸。第一保持部件120由绝缘体构成,其保持第一中心导体110。第一外部导体130以在直径方向上覆盖第一保持部件120的方式被安装在第一保持部件120上,因此第一外部导体130在直径方向与第一中心导体110分离。这样,第一中心导体110和第一外部导体130在直径方向上被第一保持部件120分离绝缘。第一外部导体130的端部在直径方向上打开而形成引导部132。
如图1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器200具备第二中心导体210、第二保持部件220和第二外部导体230。第二中心导体200在轴方向上延伸。第二保持部件220由绝缘体构成,其保持第二中心导体210。如图9所示,第二中心导体210贯通第二保持部件220在轴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第二外部导体230以在直径方向上覆盖第二保持部件220的方式被安装在第二保持部件220上,籍此,第二外部导体230在直径方向上与第二中心导体210分离。这样,第二中心导体210和第二外部导体230在直径方向上被第二保持部件220分离绝缘。
如图9所示,第二外部导体230的端部232的直径小于端部232以外的部分,端部232与端部232以外的部分之间形成了段差。该段差用作锁定部234。从图7和图9可知,第一外部导体130上并没有形成这样的锁定部234。也就是说,只有第一外部导体130和第二外部导体230之中的第二外部导体230上形成有锁定部234。另外,从图7和图9可知,上述的引导部132仅形成在第一外部导体130上,而未形成在第二外部导体230上。
如图1、图10和图12所示,适配器300具备中心接头400、绝缘部件500和外部接头600。
如图4至图6所示,中心接头400连接到第一中心导体110和第二中心导体210。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中心接头400为具有有特殊形状即格栅形状的弹簧的接头,其具备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部410、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部420、多个第一弹簧部430和多个第二弹簧部4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部430的根数为5根,第二弹簧部440的根数为5根。也就是说,第一弹簧部430与第二弹簧部440的数量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弹簧部430和第二弹簧部440的数量也可以互不相同。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分别具有C形状,直径可以暂时缩小。第一基部410的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一尺寸大于金属板的厚度。第二基部420的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二尺寸大于金属板的厚度。尤其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在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也就是说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相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也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
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一弹簧部430和第二弹簧部440在圆周方向上有间隔的交错排列。
如图12至图14所示,各个第一弹簧部430连结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参照图4至图6和图12至图14可知,各个第一弹簧部430具有在第一连接器100和适配器300嵌合时与第一中心导体110接触的第一接点435。
如图12至图14所示,各个第二弹簧部440连结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参照图4至图6和图12至图14可知,各个第二弹簧部440具有在第二连接器200和适配器300嵌合的实际使用状态下与第二中心导体210接触的第二接点445。
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一弹簧部430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金属板的厚度,第二弹簧部440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金属板的厚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簧部430和第二弹簧部440在圆周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弹簧部430或第二弹簧部440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中小的一方。因此,能够降低在形成第一基部410以及第二基部420时,第一基部410以及第二基部420扭曲变形的可能性。
如图14所示,将第一基部410和第二基部420之间的区域即弹簧区域RS在轴方向上等分成靠近第一基部410的第一区域R1与靠近第二基部420的第二区域R2的情况下,第一接点435均位于第一区域R1内。第二接点445均位于第二区域R2内。尤其是,第一接点435在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上,且第二接点445在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具有此构造的中心接头400是将一片金属板经过冲切并弯曲加工所得。更具体地说,对一片金属板形成多个狭缝,对在圆周方向上位于狭缝两侧的第一弹簧部430和第二弹簧部440分别形成第一接点435和第二接点445,进而,将第一基部410以及第二基部420形成为C字状。如此可得如图12至图14所示的中心接头400。
从图10可知,绝缘部件500保持中心接头400的同时,使中心接头400与外部接头600互相绝缘。
如图12、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部件500具有大直径部510和两个小直径部520。两个小直径部520在轴方向上位于大直径部510的两端。换言之,大直径部510在轴方向上被两个小直径部520夹持。大直径部510上形成有两个第一突出部530和两个第二突出部540。各个第一突出部530具有与轴方向正交的第一相对面532和与轴方向斜交的第一斜面534。第一相对面532与第一斜面534在轴方向上位于第一突出部530的两端。各个第二突出部540具有与轴方向正交的第二相对面542和与轴方向斜交的第二斜面544。第二相对面542与第二斜面544在轴方向上位于第二突出部540的两端。在轴方向上,第一突出部530与第二突出部540逆向相对。
如图12、图15和图17所示,绝缘部件500上形成有保持孔550。保持孔550在轴方向上贯通绝缘部件500。在保持孔550的端部附近形成有保持突起560。具体地说,在保持孔550一端附近等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保持突起560,在保持孔550的另一端附近等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保持突起560。从图10可知,中心接头400被收容保持在保持孔550内。进而通过保持突起560,防止被保持孔550保持的中心接头400被拔出保持孔550。
如图4至图6所示,外部接头600连接到第一外部导体130和第二外部导体230。
如图12和图18所示,外部接头600具有第一端部610、第二端部620和主体630。第一端部610和第二端部620在轴方向上相互分离。主体630连结第一端部610和第二端部620。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端部610和第二端部620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状的断面。这些第一端部610和第二端部620分别连接到第一外部导体130和第二外部导体230。
如图12和图18所示,外部接头60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狭缝640和多个第二狭缝650。第一狭缝640分别从第一端部610向第二端部620延伸但未到达第二端部620。第二狭缝650分别从第二端部620向第一端部610延伸但未到达第一端部610。在轴方向上构成第一狭缝640的终端的端部(也就是靠近第二端部620的一端)作为后述第一挡板645发挥功能。同样的,在轴方向上构成第二狭缝650的终端的端部(也就是靠近第一端部610的一端)作为后述第二挡板655发挥功能。
被两个第一狭缝640夹住的部分作为弹力支持第一端部610的弹簧部发挥功能。被两个第二狭缝650夹住的部分作为弹力支持第二端部620的弹簧部发挥功能。通过这些弹簧部,第一端部610或第二端部620能够在直径方向上移动,即弹力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狭缝640的数量和第二狭缝650的数量相等,并且第一狭缝640和第二狭缝650在以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交错排列。并且,第一狭缝640和第二狭缝650的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部分重叠。因此,在支持第一端部610的弹簧部上形成有第二狭缝650的一部分,在支持第二端部620的弹簧部上形成有第一狭缝640的一部分。由于此构造,一方面能够使外部接头600的轴方向上的尺寸变小,一方面能够形成较长的狭缝,得到弹簧长度较长的弹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方向上第一狭缝640的尺寸大于外部接头600尺寸的一半,第二狭缝650的尺寸大于外部接头600尺寸的一半。因此,即使外部接头600的尺寸小,也可以获得较长的支持第一端部610以及第二端部620的弹簧部的弹簧长度。
通过将绝缘部件500插入到外部接头600内,而将具有上述构造的外部接头600安装到绝缘部件500的外周上。安装时,由于设有第一突出部530的第一斜面534或第二突出部540的第二斜面544,绝缘部件500向外部接头600的插入容易进行。安装后第一突出部530被收容在第一狭缝640,第二突出部540被收容在第二狭缝650。
具体地,参照图11可知,第一突出部530的第一相对面532在轴方向上与第一挡板645相对,第二突出部540的第二相对面542在轴方向上与第二挡板655相对。并且,在轴方向上,第一相对面532位于第一斜面534和第一挡板645之间,第二相对面542位于第二斜面544和第二挡板655之间。更进一步地说,第一挡板645位于第一狭缝640和第二端部620之间,第二挡板655位于第二狭缝650和第一端部610之间。
更进一步,如图12所示,由于在大直径部510的轴方向的两端设有小直径部520,如图10所示在第一端部610和第二端部620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形成了空间。因此,第一端部610或第二端部620能够向直径方向内侧移动。
从图2可知,在将适配器300嵌合到第二连接器200的状态下,外部接头600的主体630在直径方向上与第二外部导体230分离。因此,适配器300利用外部接头600的弹性能够在与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移动。也就是说,适配器300被浮动支持在第二连接器200上。如此被浮动支持在第二连接器200上的适配器300在与第一连接器100嵌合时,第一端部610被引导部132引导,恰当地被收容在第一外部导体130内。因此,从图4至图6可知,在第一电路基板700和第二电路基板750相对时,第一连接器100和适配器300的位置即使稍有偏离,无需目视二者的嵌合位置,即可使第一连接器100和适配器300恰当地嵌合。
如图4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经适配器300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外部接头600的主体630在直径方向上与第一外部导体130分离。从图4可知,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外部导体130与适配器300的外部接头600只在第一端部610连接,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外部导体230与适配器的外部接头600只在第二端部620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经适配器300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引导部132以不与第二外部导体230直接接触的方式设置。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经适配器300相互连接的状态即设计上的基准状态下,在适配器300的第一端部610以及绝缘部件500与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保持部件120之间存在空间S。因此,即使第一电路基板700和第二电路基板750之间的距离(基板间距)稍有变动,通过空间S也可以将该变动吸收。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基板间距变得最窄,即适配器300的第一端部610或绝缘部件500与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保持部件120抵接而没有空间S时,引导部132也不与第二外部导体直接接触。因此,即使在基板间距最小情况下,也可以一方面可靠地吸收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在与轴方向正交的面内的偏移,一方面通过适配器300将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可靠地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在适配器300嵌合在第二连接器200上的状态下,第二端部620锁定在第二外部导体230的锁定部234中。另外,如上述的那样,第一连接器100上未设有如锁定部234那样的部分。因此,在固定在第一电路基板700上的第一连接器100与固定在第二电路基板750上的第二连接器200经适配器300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在第一电路基板700和第二电路基板75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时,适配器3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嵌合保持,第一连接器100从适配器300被拔出。这时,通过第二挡板655(参见图11)与第二相对面542的抵接,防止绝缘部件500从外部接头600中脱离。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还能有各种变形。例如,如图1所示的引导部132是在第一外部导体130的端部开切口后打开,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切割法形成剪断变形的端部之后卷成筒状形成第一外部导体130,形成没有切口的引导部。

Claims (14)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适配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在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心导体、以及在与所述轴方向正交的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分离的第一外部导体;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中心导体、以及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分离的第二外部导体;
所述适配器在所述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
所述适配器具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的中心接头、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的外部接头、以及使所述中心接头和所述外部接头相互绝缘的绝缘部件;
所述外部接头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主体;
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分离,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以及所述第二外部导体;
所述主体连结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外部接头上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但未到达第二端部的多个第一狭缝、以及从所述第二端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但未到达第一端部的多个第二狭缝;
所述第一狭缝以及所述第二狭缝在以所述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狭缝以及所述第二狭缝的所述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狭缝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挡板、和位于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二挡板;
所述绝缘部件上形成有收容于所述第一狭缝的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收容于所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第一相对面;
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的第二相对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具有与所述轴方向斜交的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相对面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所述第二突出部还具有与所述轴方向斜交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相对面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仅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中的所述第二外部导体上形成有锁定所述第二端部的锁定部;
通过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端部,使得所述适配器被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
当从所述适配器拆除所述第一连接器时,通过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相对面抵接,防止所述绝缘部件脱离所述外部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头的所述主体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适配器嵌合时,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上形成有引导所述外部接头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引导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设置方式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适配器连接时也不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接头具有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部、多个第一弹簧部和多个第二弹簧部;
各个所述第一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适配器嵌合时,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接触的第一接点;
各个所述第二弹簧部连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且具有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适配器嵌合时,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接触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圆周方向上有间隔的交错分布;
在将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区域即弹簧区域在所述轴方向上等分成靠近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点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位于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接点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具有相同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心接头是用一片金属板经过冲切并弯曲加工所得的部件;
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一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
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轴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二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
所述第一弹簧部的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中小的一方;
所述第二弹簧部的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之中小的一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一狭缝的尺寸大于所述外部接头尺寸的一半;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第二狭缝的尺寸大于所述外部接头尺寸的一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固定在第一电路基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被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不同的第二电路基板上。
CN201510419624.1A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Active CN105375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6501.6A CN107275862B (zh)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0676A JP5872000B1 (ja) 2014-08-06 2014-08-06 同軸コネクタ
JP2014-160676 2014-08-0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6501.6A Division CN107275862B (zh)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167A true CN105375167A (zh) 2016-03-02
CN105375167B CN105375167B (zh) 2017-10-27

Family

ID=5536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6501.6A Active CN107275862B (zh)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CN201510419624.1A Active CN105375167B (zh)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6501.6A Active CN107275862B (zh) 2014-08-06 2015-07-16 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72000B1 (zh)
CN (2) CN107275862B (zh)
TW (1) TWI6023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077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电插接连接件、组件连接件和电路板布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2000B1 (ja) * 2014-08-06 2016-03-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CN109428244B (zh) * 2017-08-31 2020-10-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
DE102017009066A1 (de) * 2017-09-28 2019-03-28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kontaktvorrichtung
EP3499652B1 (en) 2017-12-18 2021-08-18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608751B1 (ko) * 2017-12-18 2023-12-04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커넥터 어셈블리용 소켓 제조 방법
CN110247267B (zh) * 2018-03-09 2021-07-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KR102065525B1 (ko) * 2019-06-04 2020-01-13 주식회사 엠피디 기판연결용 커넥터
CN111653909A (zh) * 2019-03-04 2020-09-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KR102122687B1 (ko) * 2019-11-08 2020-06-26 주식회사 기가레인 관절 운동 범위가 제한되는 커넥터
US11824293B2 (en) * 2021-12-01 2023-11-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with high power interconnect conductive coi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9995U (zh) * 1971-07-15 1973-03-07
JPS4950757U (zh) * 1972-08-09 1974-05-04
JPS5662675U (zh) * 1979-10-22 1981-05-27
WO2011019987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Corning Gilbert Inc. Coaxial interconnect and contact
CN201774114U (zh) * 2010-05-13 2011-03-23 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7608B2 (en) * 2002-08-22 2004-12-07 Corning Gilbert Inc. High frequency, blind mate, coaxial interconnect
CN102714385B (zh) * 2010-01-25 2014-12-03 胡贝尔和茹纳股份公司 电路板共轴连接器
JP5872000B1 (ja) * 2014-08-06 2016-03-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9995U (zh) * 1971-07-15 1973-03-07
JPS4950757U (zh) * 1972-08-09 1974-05-04
JPS5662675U (zh) * 1979-10-22 1981-05-27
WO2011019987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Corning Gilbert Inc. Coaxial interconnect and contact
CN201774114U (zh) * 2010-05-13 2011-03-23 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077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电插接连接件、组件连接件和电路板布置
CN111355077B (zh) * 2018-12-21 2021-12-28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电插接连接件、组件连接件和电路板布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2363B (zh) 2017-10-11
JP2016039001A (ja) 2016-03-22
CN107275862A (zh) 2017-10-20
CN105375167B (zh) 2017-10-27
CN107275862B (zh) 2019-01-11
JP5872000B1 (ja) 2016-03-01
TW201607186A (zh)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167A (zh) 同轴连接器
JP6770185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93794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lignment mismatch in electrical connections
JP513501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185731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用固定具及び該固定具を用いる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US9570849B2 (en) Float plate for blind matable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s
US8298020B1 (en) Central conductor of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8092262B1 (en) Eye-of-the needle pin of an electrical contact
EP3467950B1 (en) Connector
EP3005485B1 (en) Cable connector
JP200923094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677919B1 (en) Battery connector
WO2006004092A8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571601B1 (ko) 커넥터
JP516693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61430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3817158A1 (en) Contact module, and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US8123572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s having a contact configured to engage a via of a circuit board
KR101230978B1 (ko) 결합위치 보상용 커넥터
EP2965387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6342997B2 (ja) プラグおよびプラグアセンブリ
KR101488892B1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03166088A (zh) 制造具有窄间距接触件组的连接器的方法和连接器
CN102969589A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
US20150244096A1 (en) Electrical socket with improved misalignment toler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