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5052A -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5052A
CN105375052A CN201510418372.0A CN201510418372A CN105375052A CN 105375052 A CN105375052 A CN 105375052A CN 201510418372 A CN201510418372 A CN 201510418372A CN 105375052 A CN105375052 A CN 105375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orkpiece
work piece
piece configuration
laminat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83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5052B (zh
Inventor
山口祐介
大山刚
坂井田宪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75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5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9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separator between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一种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通过有效地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中的负荷的变化,既谋求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又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率。该叠置装置包括:转台,间歇地使多个工件配置部旋转移动;配置机构,将工件设置于工件配置部上;作业机构,每当转台旋转一圈时,其将一组或多组的叠层部叠置于工件上。将每当转台旋转一圈时可叠置的叠层部的最大组数设为A,设置于叠层体上的叠层部的组数设为X,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设为FI时,配置机构基本上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上设置工件。

Description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造方法,该叠置装置用于将电极箔和分隔件叠置于旋转运送的工件上,从而制造叠层体。
背景技术
构成叠层电池等的叠层体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箔与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箔隔着由绝缘性原材料形成的分隔件而相互交替叠置。
在制造这样的叠层体时,采用下述方法等,在该方法中,通过运送装置间歇地运送规定的工件(盘、装载台),通过沿上述工件的运送通路而设置的多个作业装置,将正极箔、负极箔或分隔件依次叠置于上述工件上。
另外,运送装置采用可以等时间隔而间歇地旋转的转台。在转台上,沿其旋转方向,设置多个可配置上述工件的工件配置部。
在过去,人们提出有如下技术:根据设置于上述转台的后续工序上的装置的作业能力,控制上述工件相对上述工件配置部的配置间隔(比如专利文献1等)。在该技术中,在比如后续工序的装置的一个叠层体的作业时间(后续工序作业时间)为10秒,从上述工件停止到下次停止所需要的时间(更具体地说,通过上述作业装置而将正极箔等叠置所需要的时间,与转台的一次的间歇旋转所需要的时间的合计)为2秒的场合,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空出四个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即,五个相邻的工件配置部)上,设置下一工件。由此,按照上述技术,可在与后续工序作业时间吻合的合适的时刻获得叠层体,也不必设置用于获取后续工序的时刻的缓存线(存留叠层体的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201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在比如所叠置的正极箔等较多的场合等,为了获得叠层体而需要的时间长于为了将工件设置于全部上述工件配置部上而需要的时间的场合,会产生无法在较长的期间相对上述工件配置部而设置工件的情况。比如,在工件配置部的数量为12时,在上述例子中,相对全部工件配置部,以110秒[10秒×(12-1)]来设置工件。接着,在比如为了获得叠层体需要的时间为240秒的场合,在从将工件设置于全部上述工件配置部上到获得叠层体为止的130秒的期间,无法将工件设置于工件配置部上。于是,在某时,以与后工序作业相同的间隔(在上述例子中为10秒的间隔)而获得叠层体,持续地将叠层体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另一方面,在其以外的时间,会产生完全无法获得叠层体,完全无法将叠层体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在上述例子中,无法在130秒的期间将叠层体送给后工序的装置)的情况。另外,在运送叠层体时,后续工序的装置连续地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在未运送叠层体时,后续工序的装置停止作业。即,在上述技术中,可能在后续工序的装置中负荷产生大的变化。于是,在后续工序的装置中,即使在具有碰到上述的变化的峰值时(连续地运送叠层体时)的优良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仍可能因作业停止的影响,无法充分地发挥该优良的处理能力。即,即使在增加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设备成本的情况下,仍可能无法充分地谋求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在该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中,可通过有效地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负荷的变化,既谋求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又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下面分项地对适合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对应的方案后面,附有特有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叠置装置,该叠置装置用于制造叠层体,在该叠层体中,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箔与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箔隔着由绝缘性原材料形成的分隔件而交替地叠置,该叠层体包括规定组数的叠层部,每组叠层部由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以及两个上述分隔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叠置装置包括:
转台,该转台沿周向具有多个可设置规定的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并且按照规定的投入位置、规定的作业位置以及规定的取出位置的顺序,间歇地使上述工件配置部旋转移动;
配置机构,该配置机构相对位于上述投入位置的上述工件配置部而设置上述工件;
作业机构,该作业机构相对位于上述作业位置的上述工件,设置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或上述分隔件,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叠置一组或多组的上述叠层部;
取出机构,该取出机构取出位于上述取出位置且设置有上述规定组数的上述叠层部的上述工件;
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至少控制上述配置机构;
将上述作业机构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可叠置的上述叠层部的最大组数设为A;设置于上述叠层体上的上述叠层部的组数设为X;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设为FI时,
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
上述配置机构在预定部位上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场合,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上述工件,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
在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了上述工件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工件配置部,设置上述工件。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以与获得一个叠层体所必要的时间除以工件配置部的数量而得到的值基本相同的间隔,从转台上取出叠层体。于是,可相对运送叠层体的后续工序的装置,以基本相同的间隔而运送叠层体。由此,可有效地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负荷的变化。因此,对于后续工序的装置来说必要的处理能力即使在碰到变化的峰值的情况下,仍不要求那么高。由此,可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可基本持续而使后续工序的装置动作,故可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2.涉及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叠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件配置部的数量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互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在工件配置部设置工件时,难以产生相对预定部位已设置工件的情况,能可靠地将工件设置于预定部位。由此,可等间隔地从转台取出叠层体,并且可等间隔地相对后续工序的装置运送叠层体。于是,可在不停止的情况下、在正常时使后续工序的装置动作,可获得更加良好的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3.涉及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在该叠层体中,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箔与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箔隔着由绝缘性原材料形成的分隔件而交替地叠置,该叠层体包括规定组数的叠层部,每组叠层部由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以及两个上述分隔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运送工序,在该运送工序中,按照规定的投入位置、规定的作业位置以及规定的取出位置的顺序,间歇地使沿周向并列的多个工件配置部旋转移动;
配置工序,在该配置工序中,相对位于上述投入位置的上述工件配置部,设置规定的工件;
叠置工序,在该叠置工序中,相对位于上述作业位置的上述工件,设置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或上述分隔件,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叠置一组或多组的上述叠层部;
取出工序,在该取出工序中,取出位于上述取出位置且设置有上述规定组数的上述叠层部的工件;
在上述叠置工序中,将每当上述工件配置部旋转一圈时可叠置的上述叠层部的最大组数设为A;设置于上述叠层体上的上述叠层部的组数设为X;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设为FI时,
在上述配置工序中,在预定部位上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场合,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上述工件,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
在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了上述工件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工件配置部上,设置上述工件。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3,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1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4.涉及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件配置部的数量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互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叠层体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叠置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叠置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a)、图4(b)为用于说明叠层体的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图5(a)、图5(b)为用于说明叠层体的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图6(a)、图6(b)为用于说明叠层体的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图7(a)、图7(b)为用于说明叠层体的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图8(a)、图8(b)为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叠层体的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像图1所示的那样,在构成叠层电池的叠层体4中,按照从下方起,负极箔1、分隔件2、正极箔3、分隔件2的顺序而反复叠摞,从而叠置。另外,叠层体4包括X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2组)的叠层部5,每组叠层部5由负极箔1、正极箔3以及两个分隔件2构成。
负极箔1和正极箔3通过下述方式构成:在由金属箔形成的极箔主体的内外两个表面上涂敷形成活性物质,其一侧缘部构成没有涂敷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1A、3A。在负极箔1上涂敷负极活性物质(比如包含硅等的颗粒),在正极箔3上涂敷正极活性物质(比如钴酸锂颗粒等)。
负极箔1的极箔主体由铜构成,正极箔3的极箔主体由铝构成。
分隔件2由具有绝缘性的片状的无纺布构成,呈比上述负极箔1、正极箔3的平面矩形形状的涂敷部(涂敷了活性物质的部位)大一圈的矩形形状。正极箔3和负极箔1的涂敷部通过上述分隔件2而被完全覆盖,仅仅未涂敷部1A、3A在各自不同的位置,按照从分隔件2露出的方式而突出。
图2为表示叠置装置(用于获得叠层体4的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叠置装置10的示意性侧视图。像这两个图所示的那样,叠置装置10包括转台11、配置机构12、作业机构13、取出机构14和控制机构15。
转台11沿自身的周向包括N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工件配置部P,在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规定的工件W(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盘或装载台)。另外,转台1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可间歇地旋转。另外,伴随转台11的间歇旋转,各工件配置部P按照投入位置R1、作业位置R2~R9、空白位置R10、取出位置R11以及空白位置R12的顺序而旋转移动。
配置机构12包括规定的投入用运送机构12A(比如皮带传送器等);图中未示出的规定的投入用工件移动机构(比如拾取及放置装置等)。通过上述投入用运送机构12A,朝向转台11的上述配置位置R1侧运送工件W,通过投入用工件移动机构,将已运送的工件W设置于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配置部P。
作业机构13为相对位于作业位置R2~R9的工件W设置负极箔1、分隔件2、正极箔3的装置,负极箔装载机构21、第1分隔件装载机构22、正极箔装载机构23以及第2分隔件装载机构24为A组(在本实施方式中A=2)。这些机构21~24沿工件W(工件配置部P)的运送通路,按照上述顺序而设置。另外,通过负极箔装载机构21,相对工件W或分隔件2装载负极箔1,通过第1分隔件装载机构22,将分隔件2装载于负极箔1上,通过正极箔装载机构23,将正极箔3装载于分隔件2上,通过第2分隔件装载机构24,将分隔件2装载于正极箔3上。
另外,在作业机构13中,每当转台11旋转一圈时(每当工件配置部P旋转1周时),以最大限度将A组的叠层部5叠置于工件W上。于是,在将工件W设置于工件配置部P上后,在转台11进行第X/A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2/2=11圈)的旋转的中途,具有X组叠层部5的叠层体4得以完成。
取出机构14包括图中未示出的规定的取出用移动机构(比如拾取及放置装置等)与规定的取出后运送机构14A(比如皮带运送器等)。通过上述取出用移动机构,从转台11取出装载了已完成的叠层体4的工件W,通过上述取出后运送机构14A,将已取出的工件W和装载于其上的叠层体4运送给规定的后续工序的装置(在图中没有示出)。
于后续工序的装置中,进一步对叠层体4进行规定的作业。于后续工序中,比如,进行通过转台的叠层体4的胶带的临时固定、叠层体4相对规定的容器的插入、上述容器的密封等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续工序的装置采用将该处理能力C(秒/个)抑制在较低程度的类型。处理能力C为对一个叠层体4进行上述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可称之为值越小处理能力越高。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如C=22(秒/个)。
控制机构15作为所谓的计算机系统而构成,该计算机系统包括比如作为运算机构的CPU、存储各种程序的ROM、临时存储运算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等各种数据的RAM等。
控制机构15分别与转台11、配置机构12、作业机构13和取出机构14电连接,按照可在与这些部件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的方式构成。比如,控制机构15可根据来自设置于转台11上的在图中没有示出的编码器的信号,获得转台11的旋转角度。
另外,控制机构15进行转台11、配置机构12、取出机构14等各种装置的驱动控制。这些装置的驱动控制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根据事先设定于控制机构15的ROM等中的设定数据、从转台11等接收的数据等,将控制信号输出给转台11等。比如,控制机构15通过每隔规定时间将驱动信号输出给转台11等,从而每隔规定时间以规定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度)间歇地使转台11旋转移动。另外,控制机构15可通过控制转台11、上述各机构12~14,调节叠置装置10的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为从转台11停止到下次停止的时间,其为第1时间和第2时间的合计时间,该第1时间为:通过作业机构13叠置负极箔1、分隔件2、正极箔3所花费的时间,该第2时间为:转台11的一次的间歇旋转所需要的时间。控制机构15通过比如调节转台11的上述驱动信号的输出间隔,调节转台11的停止时间等,从而调节生产节拍。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节拍设定为a秒(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秒)。
此外,在控制机构15的驱动控制中,包括向工件配置部P进行工件W的配置时刻的控制、以及工件W的取出时刻的控制。这些时刻的控制根据数据表而进行,该数据表包括存储于RAM中的转台11的工件W的位置信息(工件W位于上述位置R1~R12中的哪个位置的信息)、以及叠置于工件W上的叠层部5的组数信息(哪个叠层部5设置于哪个工件W上的信息)。另外,该数据表根据从转台11、作业机构13发送给控制机构15的信号而进行更新。
关于工件W的配置时刻,控制机构15按照下述方式控制配置机构12,该方式为:根据上述数据表,基本上在预定部位设置工件W,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有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后述的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
在这里,FI指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比如,X为10,A为1时,FI为9,比如X为20,A为3时,FI为6。
另外,FI是根据下面的考虑而导出的。即,从通过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某工件配置部P上到通过取出机构14取出设置于上述某工件配置部P上的工件W(叠层体4),需要以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该值称为“FH”),使转台11旋转。接着,在使转台11按照FH而旋转时,工件W以FH×N次间歇地旋转移动。换言之,获得叠层体4所必需的工件W的间歇移动次数基本等于FH×N次。
此外,该间歇移动次数FH×N与获得叠层体4所必需的时间相对应。在这里,为了采用具有N个工件配置部P的转台11而等时间间隔地获得叠层体4,在于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后,可以将上述间歇移动次数FH×N除以N而获得的值,即,在转台11间歇地旋转FH次的时刻,将下一工件W设置于工件配置部P。即,可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H-1(=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设置工件W。按照该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W的配置时刻像上述那样进行设定。
但是,基本上相对上述预定部位依次设置工件W,但是,根据FH、N的值,有时于上述预定部位已设置了工件W。于是,在控制机构15根据上述数据表的信息等而把握了工件W已设置于上述预定部位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未设置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工件配置部P的数量N(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与FH(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互质的方式设定。由此,不会产生于上述预定部位已设置工件W的情况,能可靠地将工件W设置于上述预定部位。
另外,关于工件W的取出时刻,控制机构15根据上述数据表,在完成品的叠层体4到达取出位置R11时,将驱动信号输出给取出机构14,取出设置了叠层体4的工件W。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FH×a(在本实施方式为22秒)相同的时间间隔,取出工件W和叠层体4,并且将其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续工序的装置的叠层体4的送出间隔等于后续工序的装置的处理能力C,故不需要存留已取出的叠层体4的缓存线等。
下面具体地对上述叠置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像图4(a)所示的那样,在转台11的第一圈,通过配置机构12将工件W设置于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配置部P。
另外,图4~图7中同时列出的表格表示工件W的位置和叠置于工件W上的叠层部5的组数,在图4~图7中,考虑理解的容易性,在W的后面附有表示投入顺序的数值(另外,后述的图8中,也同样地记载)。
返回到叠置装置10的动作说明,转台11每隔规定时间而间歇旋转,从而工件配置部P和设置于其上的工件W每隔规定时间而间歇地移动(相当于运送工序)。比如,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W1像图4(b)所示的那样,通过转台11的一次的间歇旋转,移动到作业位置R2。
此外,在转台11的间歇动作期间的间隔中,相对位于作业位置R2~R9的工件W,通过作业机构13设置负极箔1、分隔件2或正极箔3(相当于叠置工序)。由此,比如像图5(a)所示的那样,在从作业位置R2到作业位置R9的期间,在工件W1上叠置A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组)的叠层部5。
另外,在之前设置工件W时,每当针对数据表11而以与FH相同的数量进行间歇旋转,相对位于配置位置R1的工件配置部P设置工件W。即,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设置工件W(相当于配置工序)。比如,像图5(b)所示的那样,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1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在本实施方式中,FI=10)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2。此外,比如,像图6(a)所示的那样,在从之前设置了工件W2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3。
此外,如果转台11反复旋转,最终设置了X组的叠层部5(叠置了完成品的叠层体4)的工件W位于上述取出位置R11的话,则通过上述取出机构14,取出叠层体4和工件W(相当于取出工序)。接着,将已取出的工件W和叠层体4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比如,像图6(b)和图7(a)所示的那样,如果针对转台11的第FH圈(在本实施方式中,FH=11),设置有X组(在本实施方式中,X=22)的叠层部5的工件W1运送到取出位置R11的话,则通过取出机构14取出工件W1和设置于其上的叠层体4。另外,将已取出的工件W1等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
还有,取出了工件W1后的工件配置部P为:在从之前设置有工件W12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由此,如果于下一配置工序中,像图7(b)所示的那样,在取出了工件W1后的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13。
然后,通过分别在适合的时刻进行运送工序、叠置工序、配置工序与取出工序,以与FH×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2秒)相同的时间间隔获得叠层体4,将已获得的叠层体4以该间隔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
像上面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以基本等于下述值的间隔从转台11而取出叠层体4,该值为,获得叠层体4所必要的时间除以工件配置部P的数量N而获得的值。于是,可相对后续工序的装置,以基本相同的间隔运送叠层体4。由此,可有效地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中负荷的变动。因此,对于后续工序的装置来说必要的处理能力C,即使在碰到变化的峰值时,仍不那么高。由此,可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可基本持续使后续工序的装置动作,故可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工件配置部P的数量N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FH)互质,故在于工件配置部P设置工件W时,不产生相对预定部位已设置工件W的情况,能可靠地将工件W设置于预定部位。由此,可等间隔地从转台11而取出叠层体4,并且将叠层体4等间隔地运送到后续工序的装置中。于是,可在不停止的情况下,持续使后续工序的装置动作,可获得更加良好的生产效率。
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存留叠层体4的机构(缓存线等),故可谋求进一步抑制设备成本。
此外,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比如,也可像下述那样而实施。显然,在下面没有列举的其它的应用例子、变形例子也是当然可能的。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工件配置部P的数量N和FH互质,但是N和FH也可不互质。另外,在该场合,于上述预定部位已设置工件W。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X为19时,如果FI(从对X/A=9.5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10中扣除1而得到的值)为9,将九个工件配置部P空出,依次投入工件W,则像图8(a)所示的那样,在从之前设置工件W6的工件配置部P开始向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P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预定部位)上已设置工件W1。于是,在这样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在未设置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比如,像图8(b)所示的那样,在与相对预定部位(设置有工件W1的工件配置部P)的转台1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在相邻的一个工件配置部P上设置工件W7。
但是,设置有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为:在从预定部位超过配置位置R1到至少转台11旋转两圈之前,到达配置位置R1,未设置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在该场合,虽然一部分的叠层体4比通常的场合稍慢地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但是,可将几乎所有的叠层体4以等间隔而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由此,可有效地抑制后续工序的装置的负荷的变化。另外,由于相对后续工序的装置的叠层体4的运送间隔不超过后续工序的装置的处理能力,故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必设置用于存留叠层体4的机构(缓存线等),可谋求进一步抑制设备成本。
另外,在减少叠层体4相对后续工序的装置的供给的滞后量的方面,设置了工件W的工件配置部P优选为:在预定部位超过配置位置R1后,接着,该工件配置部P到达配置位置R1,未设置工件W的那个工件配置部P。
(b)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转台11每旋转一圈可叠置的叠层部5的最大组数A、设置于叠层体4上的叠层部5的组数X与工件配置部P的数量N的各数值不用特意列举,对于组数A、X和数量N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组数A、X和数量N最好构成下述值,即,N和FH的最大公约数为更小的数(优选为3,更优选为2,最优选为1)。上述最大公约数越小,越难以产生工件W已设置于上述预定部位的情况,可抑制叠层体4相对后续工序的装置的供给滞后。
(c)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叠置装置10的生产节拍a为列举性的,可适当变更。但是,因不需要用于存留叠层体4的机构(缓存线等),故优选按照满足C≤FH×a的方式设定生产节拍a。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叠层体4按照从下方起,依次反复叠摞而叠置负极箔1、分隔件2、正极箔3、分隔件2,但是也可让正极箔3位于最下层,在其上按照分隔件2、负极箔1、分隔件2……的顺序叠置。另外,分隔件2还可位于最下层。
(e)负极箔1、正极箔3和分隔件2的材质、形状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件2由无纺布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为由电绝缘性的多孔质树脂膜形成的结构。另外,既可让正极活性物质采用镍酸锂、锰酸锂等其它的含锂金属氧化物等,也可让负极活性物质采用比如碳质材料等。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通过叠置装置10制造叠层电池的叠层体4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为根据叠置装置10制造锂离子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的叠层体的结构。
(g)每当转台11旋转一圈时叠置的叠层部5的组数没有特别的限定。比如,也可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每当转台11旋转一圈时,叠层部5叠置一组或三组以上。
(h)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通过取出机构14而取出的叠层体4等,经由取出后运送机构14A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但是,也可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省略取出后运送机构14A,通过取出机构14而取出的叠层体4等直接送给后续工序的装置。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负极箔;
标号2表示分隔件;
标号3表示正极箔;
标号4表示叠层体;
标号5表示叠层部;
标号10表示叠置装置;
标号11表示转台;
标号12表示配置机构;
标号13表示作业机构;
标号14表示取出机构。

Claims (4)

1.一种叠置装置,该叠置装置用于制造叠层体,在该叠层体中,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箔与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箔隔着由绝缘性原材料形成的分隔件而交替地叠置,该叠层体包括规定组数的叠层部,每组叠层部由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以及两个上述分隔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叠置装置包括:
转台,该转台沿周向具有多个能设置规定的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并且按照规定的投入位置、规定的作业位置以及规定的取出位置的顺序,间歇地使上述工件配置部旋转移动;
配置机构,该配置机构相对位于上述投入位置的上述工件配置部而设置上述工件;
作业机构,该作业机构相对位于上述作业位置的上述工件,设置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或上述分隔件,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叠置一组或多组的上述叠层部;
取出机构,该取出机构取出位于上述取出位置且设置有上述规定组数的上述叠层部的上述工件;
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至少控制上述配置机构;
将上述作业机构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能叠置的上述叠层部的最大组数设为A;设置于上述叠层体上的上述叠层部的组数设为X;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设为FI时,
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
上述配置机构在预定部位上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场合,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上述工件,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
在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了上述工件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工件配置部上,设置上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件配置部的数量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互质。
3.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在该叠层体中,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箔、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箔隔着由绝缘性原材料形成的分隔件而交替地叠置,该叠层体包括规定组数的叠层部,每组叠层部由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以及两个上述分隔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运送工序,在该运送工序中,按照规定的投入位置、规定的作业位置以及规定的取出位置的顺序,间歇地使沿周向并列的多个工件配置部旋转移动;
配置工序,在该配置工序中,相对位于上述投入位置的上述工件配置部,设置规定的工件;
叠置工序,在该叠置工序中,相对位于上述作业位置的上述工件设置上述正极箔、上述负极箔或上述分隔件,每当上述转台旋转一圈时,叠置一组或多组的上述叠层部;
取出工序,在该取出工序中,取出位于上述取出位置且设置有上述规定组数的上述叠层部的上述工件;
将上述叠置工序中,每当上述工件配置部旋转一圈时能叠置的上述叠层部的最大组数设为A;设置于上述叠层体上的上述叠层部的组数设为X;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得到的值中扣除1而获得的值设为FI时,
在上述配置工序中,在预定部位上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场合,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上述工件,该预定部位指的是:从之前设置了工件的工件配置部开始向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空出与FI相同数量工件配置部的那个工件配置部;
在于上述预定部位设置了上述工件的场合,在位于上述预定部位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未设置上述工件的工件配置部上,设置上述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件配置部的数与对X/A进行小数点以后无条件进位而得到的值互质。
CN201510418372.0A 2014-08-06 2015-07-16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375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0244A JP5709082B1 (ja) 2014-08-06 2014-08-06 積層装置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4-160244 2014-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052A true CN105375052A (zh) 2016-03-02
CN105375052B CN105375052B (zh) 2017-08-08

Family

ID=5327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8372.0A Active CN105375052B (zh) 2014-08-06 2015-07-16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09082B1 (zh)
CN (1) CN10537505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797A (zh) * 2017-02-17 2018-08-28 Da技术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高速电池堆制造装置
CN108511768A (zh) * 2017-01-17 2018-09-07 Ckd株式会社 叠置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0899A1 (en) * 2001-07-04 2004-09-02 Yasuo Kurimoto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2010201593A (ja) * 2009-03-05 2010-09-16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130160283A1 (en) * 2010-10-18 2013-06-27 Microvast, Inc. Continuous prismatic cell st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636047A (zh) * 2012-02-20 2014-03-12 长野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层叠系统
CN103946007A (zh) * 2011-11-28 2014-07-2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输送系统、输送方法以及具备该输送系统的层叠接合体制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0899A1 (en) * 2001-07-04 2004-09-02 Yasuo Kurimoto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2010201593A (ja) * 2009-03-05 2010-09-16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130160283A1 (en) * 2010-10-18 2013-06-27 Microvast, Inc. Continuous prismatic cell st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946007A (zh) * 2011-11-28 2014-07-2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输送系统、输送方法以及具备该输送系统的层叠接合体制造装置
CN103636047A (zh) * 2012-02-20 2014-03-12 长野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层叠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768A (zh) * 2017-01-17 2018-09-07 Ckd株式会社 叠置装置
CN108511768B (zh) * 2017-01-17 2021-08-03 Ckd株式会社 叠置装置
CN108461797A (zh) * 2017-02-17 2018-08-28 Da技术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高速电池堆制造装置
CN108461797B (zh) * 2017-02-17 2021-01-22 Da技术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高速电池堆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09082B1 (ja) 2015-04-30
CN105375052B (zh) 2017-08-08
JP2016038969A (ja) 201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6060B (zh) 蓄电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EP2985805B1 (en) Curve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975504B (zh)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CN104185921B (zh) 层叠装置和包括层叠工序的方法
EP334034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CN104220259B (zh) 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TW201400390A (zh) 積層系統
CN105375052A (zh)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JP6575368B2 (ja) 電極積層装置
CN205355166U (zh) 一种台阶异形电芯成型堆叠设备
KR20160138967A (ko) 전고체 2차전지
CN108328188A (zh) 托盘及箱自动收纳拣选系统
JP2017103092A (ja) 電極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CN105375053A (zh) 叠置装置和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CN208045633U (zh) 一种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CN113659186A (zh) 电芯堆叠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231882B (zh) 磁性薄板和电子仪器
US201903633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battery cell stack
CN207155219U (zh) 一种自动装夹设备
CN208045631U (zh) 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JP6895761B2 (ja) 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3730375A (zh) Osp表面处理封装基板成型铣切方法
CN109728357B (zh) 一种极片模叠上料方法
CN207191717U (zh) 一种小件产品物料盘
KR20120037666A (ko) 전극체의 상면 테이핑 장치 및 상면 테이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