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6504A -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6504A
CN105336504A CN201510615578.2A CN201510615578A CN105336504A CN 105336504 A CN105336504 A CN 105336504A CN 201510615578 A CN201510615578 A CN 201510615578A CN 105336504 A CN105336504 A CN 105336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capacitor batteries
positive electrode
posit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5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6504B (zh
Inventor
阮殿波
吴奕环
乔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ANC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ANC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ANC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NANC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55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6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6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6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6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6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46Metal ox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储能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电容电池。所述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负极片包括腐蚀铝箔或铜箔,和涂覆在铝箔或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负极活性材料为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混合电容电池的倍率性能、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都较高,电压范围宽,能在2.5V-4.5V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同时具有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和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特性,且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储能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储能期间主要有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比功率和超高循环寿命等特点,但能量密度低。而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高能量密度,但是循环使用寿命短、功率密度低,因此开发同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特性的混合型储能器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近期的目标和发展计划,将混合型电容电池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为混合型电容电池的研制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在中国混合型电容电池也正在迅速发展,并展现出一定的市场前景。目前,上海奥威、哈尔滨巨容等电容器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由公司研制的混合型电容电池,并将其应用到电动公交车或太阳能电池领域。
为了同时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人们开始设计新型的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综合了两类电化学电容器的优点,可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负载对电源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整体要求,如人们开始尝试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取代传统电化学电容器的一极,制成电池型电容器,适宜在短时间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工作,可作为电动车辆的启动制动电源。
目前研究的混合型的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性能差别较大,如水系活性炭(AC)/MnO2电化学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2.0V,其比能量达到21.0Wh/kg;水系AC/LiMn2O4(LMO)电化学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1.8V,其比能量达到35.0Wh/kg;水系Fe3O4/MnO2电化学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1.8V,其比能量达到7.0Wh/kg。此类电化学电容器电压平台较低,虽然较双电层电容器比能量已有大幅度提高,但还是很难满足电动乘用车等绿色新能源领域快速充放、长期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在保持高比能量、高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的混合电容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电容电池,所述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所述的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所述的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其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所述的负极片包括腐蚀铝箔或铜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或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所述的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其中,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采用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片的正极活性材料,通过活性炭的引入大大提升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部分电容储能的特性,显著改善电容电池的倍率性能,满足大电流充放的需要,同时三元材料的存在能够加入离子嵌入-脱出机制,提高容量,且三元材料价格便宜,循环稳定性好。同时,本发明负极片中负极活性材料采用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较低的电位平台,使得混合电容电池的平均工作电压高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从而提高体系的能量密度。本发明通过选择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片的正极活性材料,同时采用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作负极活性材料,使本发明电容电池的电压范围宽,能够在2.5V-4.5V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且表现出部分电容器充、放电特性,使其同时具有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和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特性。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各组分质量含量为:正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中,所述的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X,0<X≤50%。
作为优选,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中,所述的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X,5≤X≤40%。活性炭在5≤X≤40%之间,能够保证混合型超级电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在5-40%的范围内,活性炭的含量越低,相应的正极材料的三元组分增加,能适当地提高混合电容电池的能量密度。如果正极材料中活性炭过低,三元组分越高,电容特性越不明细,相应的功率密度会降低,循环倍率性能会损失;而如果正极材料活性炭过高,虽然活性炭高电容特性会较明显,循环倍率性能也较高,但是混合型超级电容电池的能量密度会降低;因此,通过调节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比例可以获得能量密度可调的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元材料为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三元材料和己经商业化的LiCoO2相比较,其毒性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热稳定性显著增强,成本大幅的减少,放电容量较高。镍钴锰酸锂的放电容量高达280mAh/g,且镍钴锰酸锂是由LiNiO2、LiCoO2和LiMnO2三种材料结合所形成的固溶体,同时具备了这三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因为保留了原来的层状结构,所以充放电时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材料的结构发生的变化很小。在镍钴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中Mn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起到做为材料支撑骨架的作用;Ni可以提高材料的容量;而Co能够有效的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因为Co和Ni具有相似的电子构型,镍钴铝酸锂与镍钴锰酸锂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LiNiO2和LiCoO2可以发生等价置换形成连续固溶体LiNi1-yCoyO2,并保持层状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为了得到更加稳定的高镍固溶体材料,除了加入钴外,添加Al,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元材料为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具有循环使用寿命长,优异的热稳定性能,比容量高,较低的成本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负极材料的各组分质量含量为:负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经不断试验发现,当负极活性材料在80-93%之间,含量越高,负极的容量越高,若含量低于80%,会大大降低负极容量。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所述的导电剂均为导电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所述的的粘结剂均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粘结剂还包括分散剂,分散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或去离子水。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所述的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微孔膜、复合膜、纸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混合电容电池中,所述电解液中,溶质为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磷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四氟硼酸四乙基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为乙腈、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解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双草酸硼酸锂、二甲基乙酰胺、三(五氟化苯基)硼、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二氮苯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混合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正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或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或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或腐蚀铝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2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组装后经干燥、注电解液、封装,得到本发明的混合电容电池。
氮甲基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是两种不同的溶剂,可以通过调节它们的加入量调节浆料整体的粘稠度。若所拌制的浆料为有机体系,则通过氮甲基吡咯烷酮来调节浆料粘度,若拌制的体系为水性体系则通过加入去离子水来调节浆料粘度。
作为优选,所述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的密度为1.5-2.0g/cm3
作为优选,所述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的密度为1.2-1.8g/cm3。若制正、负极的碾压密度过高,会导致后期注液时极片的浸润性差。
当负极活性材料为活性炭时,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当负极活性材料为人造石墨、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两面。其原因在于,若负极活性材料为纯活性炭,其负极最低电位比较高,可以用铝箔,若是负极活性材料为其他材料,其负极的电位较低,不能采用铝箔,只能采用更贵一点的铜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作正极活性材料,显著改善了混合电容电池的倍率性能,满足了大电流充放的需要,同时提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且降低生产成本。
2、采用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作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低的电位平台,使得混合电容电池的平均工作电压高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从而提高体系的能量密度。
3、本发明电容电池的电压范围宽,能在2.5V-4.5V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且表现出部分电容器充、放电特性,使其同时具有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和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90%、粘结剂5%、导电剂5%,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20%;负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在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人造石墨90%、粘结剂5%、导电剂5%。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90%、粘结剂5%、导电剂5%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8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人造石墨90%、粘结剂(40%SBR)5%、导电剂(SuperP)5%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6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2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87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83%。
其中,隔膜使用的是美国Celgard公司型号为C480的隔膜,电解液中溶质为1MLiPF6和0.5MSBP,溶剂为体积比1:1:1的EC、DEC、DMC。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85%、粘结剂8%、导电剂7%,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铝酸锂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30%;负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85%、粘结剂8%、导电剂7%。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85%、粘结剂8%、导电剂7%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8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85%、粘结剂8%、导电剂7%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4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5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53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90%。
实施例3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88%、粘结剂6%、导电剂6%,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其中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活性炭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30%、20%、50%;负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在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88%、粘结剂6%、导电剂6%,负极活性材料为软碳和硬碳的复合材料,其中软碳、硬碳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5%、45%。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88%、粘结剂6%、导电剂6%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7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88%、粘结剂6%、导电剂6%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6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8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62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8%。
实施例4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82%、粘结剂8%、导电剂10%,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其中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活性炭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30%、30%、40%;负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在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82%、粘结剂8%、导电剂10%,负极活性材料为人造石墨和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其中人造石墨、活性炭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0%、50%。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82%、粘结剂8%、导电剂10%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9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82%、粘结剂8%、导电剂10%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7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6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68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85%。
实施例5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80%、粘结剂10%、导电剂10%,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其中镍钴锰酸锂、活性炭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0%、50%;负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在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80%、粘结剂10%、导电剂10%,负极活性材料为人造石墨、软碳、硬碳的复合材料,其中人造石墨、软碳、硬碳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0%、30%、20%。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80%、粘结剂10%、导电剂10%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2.0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80%、粘结剂10%、导电剂10%混合于氮甲基吡咯烷酮,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8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1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51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89%。
实施例6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93%、粘结剂4%、导电剂3%,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镍钴铝酸锂与活性炭按质量含量5%与95%的复合材料;负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在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93%、粘结剂4%、导电剂3%,负极活性材料为活性炭、软碳、硬碳的复合材料,其中活性炭、软碳、硬碳分别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0%、20%、30%。
该实施例的混合电容电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93%、粘结剂4%、导电剂3%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腐蚀铝箔的两面上,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5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正极片。
将负极活性材料活性炭93%、粘结剂4%、导电剂3%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利用高速搅拌设备在真空下搅拌4小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的两面上,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涂覆同时并进行阶梯式干燥后以1.2g/cm3大小的密度碾压、冲切制成负极片。
按正极与负极1:2的容量比进行电极匹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Z”型叠放依次贴合制成电芯,真空80℃干燥24小时,在手套箱中注电解液后封装于铝塑膜中,静置12h后进行化成和二次封装,得到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36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94%。
对比例1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正极活性材料仅为三元材料中的镍钴锰酸锂,不含有活性炭,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累述。将该对比例中制得的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60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70%。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正极活性材料仅为三元材料中的镍钴铝酸锂,不含有活性炭,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累述。将该对比例中制得的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50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79%。
对比例3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极活性材料仅为软碳,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累述。将该对比例中制得的电容电池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39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83%。
对比例4
现有技术中普通市售的混合电容电池,在在5C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测试,电池电容的比能量达为40Wh/Kg,经过3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有79%。
在上述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以外,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微孔膜、复合膜、纸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电解液中,溶质为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磷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四氟硼酸四乙基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为乙腈、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电解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双草酸硼酸锂、二甲基乙酰胺、三(五氟化苯基)硼、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二氮苯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中点值未穷尽之处以及在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对单个或者多个技术特征的同等替换所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同样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同时本发明方案所有列举或者未列举的实施例中,在同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参数仅仅表示其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即一种可行性方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电容电池,所述电容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介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浸泡于电解液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包括腐蚀铝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两面的正极材料,所述的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其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所述的负极片包括腐蚀铝箔或铜箔,和涂覆在腐蚀铝箔或铜箔两面的负极材料,所述的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其中,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人造石墨、活性炭、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材料的各组分质量含量为:正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三元材料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中,所述的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X,0<X≤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材料为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材料的各组分质量含量为:负极活性材料80-93%、粘结剂4-10%、导电剂3-1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所述的导电剂均为导电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所述的粘结剂均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微孔膜、复合膜、纸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溶质为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磷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四氟硼酸四乙基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为乙腈、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双草酸硼酸锂、二甲基乙酰胺、三(五氟化苯基)硼、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二氮苯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615578.2A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Active CN105336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578.2A CN105336504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578.2A CN105336504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6504A true CN105336504A (zh) 2016-02-17
CN105336504B CN105336504B (zh) 2017-05-10

Family

ID=5528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5578.2A Active CN105336504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6504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8406A (zh) * 2016-07-21 2016-11-09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容器用的正极复合材料
CN106601495A (zh) * 2016-09-27 2017-04-26 同济大学 纳米共聚苯胺与活性炭构建的三非对称固态电化学电容器
CN106653377A (zh) * 2016-12-15 2017-05-10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倍率混合电池电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7520A (zh) * 2016-12-22 2017-06-13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正极及其应用
WO2017206095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apacitor hybridization in material and electrode level
CN107579245A (zh) * 2017-09-16 2018-01-12 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充电倍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8220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昆明云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1093A (zh) * 2018-04-17 2019-10-29 福建新峰二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钾基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409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福建新峰二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电极的钾双离子电容电池
CN110582822A (zh) * 2017-05-01 2019-12-17 帝化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
CN112490012A (zh) * 2020-11-26 2021-03-12 西安合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型混合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39690A (zh) * 2021-05-26 2021-10-22 中天超容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1295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炭杂化新型扣式电池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13921291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北京蒙京石墨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极片、锂离子电容器
CN114824438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单体、动力电池、车辆辅助电池以及电池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510A (zh) * 2007-06-25 2007-11-28 中南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
CN101847516A (zh) * 2010-02-26 2010-09-29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能量有机体系的电容电池
CN104008893A (zh) * 2014-04-11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
CN104795249A (zh) * 2015-01-06 2015-07-22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电池电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510A (zh) * 2007-06-25 2007-11-28 中南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
CN101847516A (zh) * 2010-02-26 2010-09-29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能量有机体系的电容电池
CN104008893A (zh) * 2014-04-11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
CN104795249A (zh) * 2015-01-06 2015-07-22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电池电容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095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apacitor hybridization in material and electrode level
US10944100B2 (en) 2016-06-01 2021-03-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chemical cell including anode and cathode including battery and capacitor particles and having equal electrochemical capacitie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6098406A (zh) * 2016-07-21 2016-11-09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容器用的正极复合材料
CN106098406B (zh) * 2016-07-21 2019-11-08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容器用的正极复合材料
CN106601495A (zh) * 2016-09-27 2017-04-26 同济大学 纳米共聚苯胺与活性炭构建的三非对称固态电化学电容器
CN106653377A (zh) * 2016-12-15 2017-05-10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倍率混合电池电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7520A (zh) * 2016-12-22 2017-06-13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正极及其应用
CN106847520B (zh) * 2016-12-22 2019-12-27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正极及其应用
CN110582822A (zh) * 2017-05-01 2019-12-17 帝化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
CN110582822B (zh) * 2017-05-01 2022-06-14 帝化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
CN107579245A (zh) * 2017-09-16 2018-01-12 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充电倍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1093A (zh) * 2018-04-17 2019-10-29 福建新峰二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钾基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409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福建新峰二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电极的钾双离子电容电池
CN110474094B (zh) * 2018-05-10 2023-12-19 福建新峰二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电极的钾双离子电容电池
CN109378220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昆明云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3803A (zh) * 2018-10-15 2022-07-12 昆明云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3803B (zh) * 2018-10-15 2023-12-29 昆明云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0012A (zh) * 2020-11-26 2021-03-12 西安合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型混合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39690A (zh) * 2021-05-26 2021-10-22 中天超容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1295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炭杂化新型扣式电池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13921291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北京蒙京石墨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极片、锂离子电容器
CN114824438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单体、动力电池、车辆辅助电池以及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6504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6504B (zh)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CN104617333B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5244184A (zh)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050290B (zh) 一种内结合超级电容器
CN107834110A (zh)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KR102502618B1 (ko) 이차 전지, 이차 전지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전지 팩 및 장치
CN102361095B (zh) 一种高比功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620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965949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871889B (zh)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CN105655642A (zh) 电解液以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高镍正极锂离子电池
CN102340027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CN101154750A (zh) 高倍率凝胶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58997B (zh) 正极浆料、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3579677A (zh) 一种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二次锂电池和电容器
CN113991177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1067651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6918132A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用电装置
CN111697267A (zh) 电解液和包含电解液的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552426A (zh) 一种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CN108390098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JP2024504217A (ja) 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KR20190085874A (ko) 양극 슬러리 조성물,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CN105513827A (zh) 一种(lmo-ncm-ac)/(lto-ac)混合电池电容电极材料及电极片
CN109802176B (zh) 电解液和含有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50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Yinzhou District Wuxiang No. 552 West Road

Applicant after: NINGBO CRR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Yinzhou District Wuxiang No. 552 West Road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Nanc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