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4445A -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4445A
CN105334445A CN201410273948.4A CN201410273948A CN105334445A CN 105334445 A CN105334445 A CN 105334445A CN 201410273948 A CN201410273948 A CN 201410273948A CN 105334445 A CN105334445 A CN 105334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thin slice
hole
positioning method
failur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3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739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4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4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4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涉及用于半导体工艺领域,包括提供薄片,所述薄片上设有通孔;将芯片固定与所述薄片上,所述芯片上设有分析区域,所述分析区域置于所述薄片的通孔的上方,所述分析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通孔上相对于所述芯片一侧开口的大小;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所述薄片通孔上方的分析区域进行定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避免了样品背底透光薄片的过滤作用,针对失效区域可以获得非常清楚的芯片背面光学影像和光子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半导体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芯片的失效分析工作是确认各类失效原因,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工作。而对于存储器产品在存储区域的失效,我们是通过电性测试获得失效地址。而对于其它的比如逻辑区域的失效,大多数情况下是使用光发射显微镜等设备将失效位置从数千万至数十亿个晶体管期间中寻找出来,在进行后续的分析。
但是随着工艺研发的不断进步,硅器件上面覆盖了越来越多层次的金属层,它们阻碍了发射出来的光子被探头收集到。因此,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从芯片背面来收集光子信号,进行失效定位。
对于小尺寸单独芯片的定位方法,目前使用的方法是将芯片整个用热熔胶粘在玻璃片上,再在芯片上施加电压或电流,从背面探测发射出的光子信号。但是,由于光子在通过透光薄片的时候,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造成了图像和分析信号都比较差,特别是对于失效点所发出的一些较微弱的信号,甚至无法得到而造成定位失败。
中国专利(CN102253325A)公开了一种芯片失效分析方法,用于检测芯片栅极的缺陷特征,其步骤包括:通过机械研磨去除进行失效分析的芯片的衬底和有源区的大部分;通过湿法刻蚀去除芯片残存的衬底和有源区;通过干法刻蚀去除芯片的栅氧层的大部分,保留的部分栅氧层用于保护栅极第一多晶硅层;检测所述第一多晶硅层是否存在缺陷特征。该发明方法可将芯片准确剥离至栅极第一层多晶硅的底部,测得其底部的精确尺寸参数,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但该专利不能降低光子在通过透光薄片时有一定损失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2116838A)公开了一种微光显微镜芯片失效分析方法,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开发芯片测试激励;用软件对芯片测试激励进行仿真,仿真正常后将芯片测试激励烧入FPGA基板;FPGA基板输出多个激励pattern输出到待分析芯片的多个引脚,使待分析芯片电路进入故障激发模式;通过微光显微镜捕捉亮点,最后对亮点进行电路分析和失效分析。该发明的微光显微镜芯片失效分析方法及系统,能实现多通道复杂测试向量施加,实现微光显微镜芯片缺陷定位,降低了芯片失效分析成本并提高分析效率。但该专利不能降低光子在通过透光薄片时有一定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薄片,所述薄片上设有通孔;
步骤2,将芯片固定与所述薄片上,所述芯片上设有分析区域,所述分析区域置于所述薄片的通孔的上方,所述分析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通孔上相对于所述芯片一侧开口的大小;
步骤3,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所述薄片通孔上方的分析区域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薄片为透光薄片,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所述薄片上的所述芯片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薄片为玻璃载玻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通孔的形状呈锥台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薄片通孔上相对于所述芯片一侧的开口的直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步骤2通过透光胶将所述芯片粘在所述薄片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光发射分析设备包括探针和光发射显微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传统工艺相比,对于小尺寸芯片的失效分析,不但能在背面失效定位时,在小倍率的情况下获得整个芯片的背面图像和光子信号图像,也能在大倍率时,获得分析区域上非常清晰的无损失的图像和信号,能大大提高分析的质量和成功率,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汇总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例及实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自由组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做具体阐释。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透光薄片1,优选为玻璃载玻片。薄片1上设有通孔3,通孔3的形状呈锥台形。
步骤2,将芯片2固定与薄片1上,芯片2上设有分析区域4。分析区域4置于薄片1的通孔3的上方。分析区域4的面积小于通孔3上相对于芯片2一侧开口的大小,通孔3上相对于芯片2一侧的开口的直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直径。
步骤3,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薄片1上的芯片2及分析区域4进行定位。优选通过探针6或焊线的方式时间电压或电流,在芯片2背面使用探头5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避免了样品背底透光薄片的过滤作用,针对失效区域可以获得非常清楚的芯片背面光学影像和光子信号,同时也能获得样品整体的背面光学影像和光子信号。
对于小尺寸芯片的失效分析,不但能在背面失效定位时,在小倍率的情况下获得整个芯片的背面图像和光子信号图像,也能在大倍率时,获得分析区域上非常清晰的无损失的图像和信号,能大大提高分析的质量和成功率,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薄片,所述薄片上设有通孔;
步骤2,将芯片固定与所述薄片上,所述芯片上设有分析区域,所述分析区域置于所述薄片的通孔的上方,所述分析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通孔上相对于所述芯片一侧开口的大小;
步骤3,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所述薄片通孔上方的分析区域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薄片为透光薄片,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通过光发射分析设备对所述薄片上的所述芯片进行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薄片为玻璃载玻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通孔的形状呈锥台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薄片通孔上相对于所述芯片一侧的开口的直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通过透光胶将所述芯片粘在所述薄片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光发射分析设备包括探针和光发射显微镜。
CN201410273948.4A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Pending CN105334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3948.4A CN105334445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3948.4A CN105334445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4445A true CN105334445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8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3948.4A Pending CN105334445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44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319A (zh) * 2016-08-04 2017-01-04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抓取热点的芯片级样品的固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45336A (zh) * 2020-10-12 2021-02-09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样品背面抛光处理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657A (zh) * 2004-11-10 2006-06-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对半导体器件进行单晶粒背面探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86553A (zh) * 2006-06-08 2007-12-1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光发射显微镜背面样品固定器
CN102116838A (zh) * 2010-01-05 2011-07-06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微光显微镜芯片失效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2253325A (zh) * 2010-05-21 2011-11-2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失效分析方法
CN202870249U (zh) * 2012-09-17 2013-04-10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失效分析的芯片背面减薄装置
CN203249874U (zh) * 2013-05-24 2013-10-2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面微光显微镜用装置
CN103680640A (zh) * 2013-12-11 2014-03-26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器电路的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背辐照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657A (zh) * 2004-11-10 2006-06-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对半导体器件进行单晶粒背面探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86553A (zh) * 2006-06-08 2007-12-1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光发射显微镜背面样品固定器
CN102116838A (zh) * 2010-01-05 2011-07-06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微光显微镜芯片失效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2253325A (zh) * 2010-05-21 2011-11-2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失效分析方法
CN202870249U (zh) * 2012-09-17 2013-04-10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失效分析的芯片背面减薄装置
CN203249874U (zh) * 2013-05-24 2013-10-2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面微光显微镜用装置
CN103680640A (zh) * 2013-12-11 2014-03-26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器电路的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背辐照试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319A (zh) * 2016-08-04 2017-01-04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抓取热点的芯片级样品的固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45336A (zh) * 2020-10-12 2021-02-09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样品背面抛光处理的方法
CN112345336B (zh) * 2020-10-12 2023-02-03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样品背面抛光处理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1744B (zh) 一种探针卡及led快速点测装置及方法
CN103839771A (zh) 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样品制作方法以及分析方法
CN102253328A (zh) 存储芯片位线失效分析方法
CN108376655A (zh) 一种晶圆制造过程中检测缺陷的定位和跟踪方法
CN102565680A (zh) 半导体器件的失效分析方法
KR102333004B1 (ko) 탐측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1766414B (zh) 面向导引板mems探针结构模板烧刻的探针定位方法
CN106356312A (zh) 对封装芯片进行测试及失效分析的方法
CN111766415B (zh) 一种导引板mems探针结构模板烧刻方法
CN104851820B (zh) 半导体器件的针孔类缺陷检测方法
CN105334445A (zh) 一种芯片背面失效定位方法
CN111766413B (zh) 一种导引板mems探针结构与转接层的对接装置
CN103645083B (zh) Tem样品再制备的方法
CN113471091A (zh) Led芯片无损阵列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291319A (zh) 一种用于抓取热点的芯片级样品的固定方法及装置
TWI360854B (en) Carrier wafer position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
CN108122796A (zh) 键合损伤的检测系统
CN104090393B (zh) 一种液晶盒晶体管电性测试方法
CN106950011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测试装置
CN108695183A (zh) 网络跟踪先前层级减除的装置及方法
CN111766416B (zh) 一种导引板mems探针结构与转接层的对接方法
CN114088982A (zh) 一种用于scm截面样品无损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09099A (zh) 晶圆探针测试次数的检测方法
CN103411667A (zh) 发光元件点测机台
CN102915900A (zh) 聚焦离子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