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0044A -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0044A
CN105310044A CN201510742088.9A CN201510742088A CN105310044A CN 105310044 A CN105310044 A CN 105310044A CN 201510742088 A CN201510742088 A CN 201510742088A CN 105310044 A CN105310044 A CN 105310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en armeniacae
almond
preparation
armeniacae amarae
armeniacae ama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2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420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10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10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00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5/00Machines for hulling, husking or cracking nuts
    • A23N5/08Machines for hulling, husking or cracking nuts for removing fleshy or fibrous hulls of nu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苦杏仁初加工技术领域,以苦杏仁为原料,经脱皮、脱苦、脱毒得到杏仁瓣,再经微波干燥得到干燥杏仁瓣,收集苦杏仁皮,经冷冻、破碎与脱苦液均匀混合,酶解、两次蒸馏获得杏仁皮提取物,再经脱色后与干燥杏仁瓣按一定比例混合,炒制即得具有苦杏仁天然风味、光洁整齐、脱苦率高(98.5-99.8%)脱毒效果显著(氰化物残留量为0.04-0.06mg/kg)、保质期长(24-36个月)、成本低的苦杏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效率高、节省能源、可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苦杏仁初加工技术领域有毒物质的零排放,对环境友好,为苦杏仁的深加工探索了新的捷径。

Description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苦杏仁初加工,特别涉及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杏仁(Semenarmeniacaeamarum)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var.ansu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东北杏Prunus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runusarmeniacaL.的干燥成熟种仁,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分布,在国际坚果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苦杏仁营养丰富,其主要成分包括苦杏仁苷(2%-7%)、苦杏仁油(45%)、杏仁蛋白(25%)和碳水化合物(3%);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钾、钙、铁等)和丰富的维生素E;这些决定了苦杏仁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开发功能食品的良好原料。
苦杏仁苷(Amygdalin)是苦杏仁的主要功能成份之一,俗称维生素B17,为苦杏仁苦味的主要来源。1803年Schrader发现了苦杏仁中的此类物质,1830年Robiquet从苦杏仁中分离出了苦杏仁苷。苦杏仁苷能在酸性或人体内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降解生成苯甲醛、葡萄糖和氢氰酸;苯甲醛具有特殊香味是杏仁食品的特有风味物质,同时还具有抑制胃蛋白酶、调节肠胃消化系统的功能;而氢氰酸具有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缓解癌痛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具有镇咳平喘、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已成为医药上祛痰止咳、辅助性抗癌药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氢氰酸有剧毒,摄入0.1-0.2克即可致人死亡,所以一次大量食用苦杏仁、苦杏仁苷均容易导致严重急性中毒事件;其中毒机理为氢氰酸与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起反应,从而抑制酶活性引起细胞呼吸抑制,导致死亡。毒理学研究表明,苦杏仁苷的毒性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给药毒性之所以大于静脉给药,主要原因是苦杏仁苷能被肠道微生物水解从而产生较多氢氰酸。总之,虽然苦杏仁苷具有明确的生理、药理活性,但如果食用或加工方法不当,对人体无任何功效,甚至是有毒物质。因此,脱苦已成为苦杏仁生产加工中的关键工艺流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口感要求,另一方面是降低苦杏仁食用时的毒性。
苦杏仁除了较多报道其油脂和蛋白质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其苦杏仁甙的研究。其商业化的加工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露露”为代表的杏仁蛋白饮料;另外一类就是为数不多的杏仁罐头等产品;第三类是以“光中杏”为代表的去皮、脱苦干杏仁,由于该类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方便、耐贮和食用方法多样,既可做粥、煲汤或直接当零食用,又可自制成类似“露露”蛋白饮料或者磨成杏仁粉;同时这种经去皮、脱苦和干制得到的杏仁也是深加工杏仁其它产品的必经工序和重要“原料”来源。
目前,市场上不管是苦杏仁初级加工品(杏瓣),还是深加工品(杏仁露、杏仁霜),都必须要经过脱苦处理工序。其脱苦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苦杏仁苷对水、酸、酶或加热不稳定的性质,使苦杏仁苷从苦杏仁中迁移出来或降解从而使其苦味减弱或消失。
已经公开的苦杏仁初加工的技术及专利文献较少,几乎没有,休闲食品较多:卢健鸣等将苦杏仁以碱液高温处理加机械辅助脱皮,以自配脱苦液在氯化钠和微酸性条件下快速脱苦,用不同配料的糖液变温裹糖衣、返沙制成糖衣类杏仁;经糖煮、油炸、调味制成琥珀类杏仁;经预调味、风干熟制制成五香酥脆杏仁,可制成三类十余种杏仁休闲食品。中国专利CN102871161B公开了一种香辣水煮杏仁及其加工方法,它由新鲜苦杏仁、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生姜、良姜、草果、食盐、白砂糖按一定比例经杏仁水浸脱皮、低温脱苦、水浸入味步骤后与泡野山椒相配,再进行真空包装、蒸汽灭菌步骤加工制成。
目前,涉及苦杏仁初加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苦杏仁脱皮、脱苦、脱毒工艺上:中国专利CN1027674C公开了一种山杏仁脱苦去毒的方法,浸泡后的山杏仁经冷冻后再通过温水酶解实现脱苦去毒目的,可缩短杏仁脱苦去毒时间1/2-1/3,节省用水量1/2以上,所用设备相当简单,操作容易,去毒率可达97%以上,氰化物可降至3.5mg/kg以下。中国专利CN103202499A公开了一种鲜食山杏仁免加脱苦剂脱苦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1)壳仁分离;(2)分拣分级;(3)预煮;(4)去红外衣;(5)脱苦,在脱苦的过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剂,能够保证杏仁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且处理后的杏仁含氢氰酸在5%以下,对人体没有危害。中国专利CN103704541A公开了一种可保持苦杏仁特有的营养成分又没有破坏其组织结构,处理过程中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符合加工条件,去皮后的杏仁色泽洁白的苦杏仁脱苦去毒工艺,其步骤如下:将原料山杏仁进行严格的挑选;用常温清水浸泡带红衣杏仁10—12小时中间每隔2—4小时换水一次;将浸泡好的带皮杏仁捞出沥干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沸水中边搅拌边加温至沸腾状态下5—10分钟,观察焯煮均匀充分;将焯煮好的杏仁快速放入冷水中进行降温降至常温为止;去皮,同时进行人工精选;去皮精选后的白杏仁放入常温水中继续浸泡12—24小时,期间每隔2-4小时换水一次进行充分搅拌;浸泡后的杏仁脱苦完毕可以直接食用、加工。上述传统脱苦方法存在能耗大(需要大量水、热能)、时间长(短则6小时,长则7-8天)和副产物(如苦杏仁苷降解物苯甲醛、氢氰酸)未能有效利用等缺点,造成了苦杏仁加工行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周期长、能力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3416639A公开了一种超声诱导苦杏仁快速脱苦的方法,属于食品工业领域。它包括原料处理:漂洗去尘土,然后置于90~95℃水浴中加热3~5min,再迅速置于冷水中,搓去表皮;去苦:将清洗、去皮后的杏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乙醇溶液,用封口膜密封后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设定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进行超声诱导去苦,并且通过测定去苦后苦杏仁苷的含量来说明此超声诱导苦杏仁快速脱苦的方法的有益效果。该方法大大缩短了脱苦时间;大大减少了水的用量,而且脱苦杏仁水中的副产物含量高也便于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劳动强度大大减小;设备成本低、易于操作和推广普及。但上述方法脱苦液中同时含有乙醇和氢氰酸,二者都极易溶于水,不易分离,造成分离工艺成本升高,排放后又污染环境,并且高渗乙醇溶液(80%)会造成苦杏仁表面粗糙、不光滑,影响产品外观和天然风味,同时脱苦率也不高,最高为95%左右。
综上,上述公开的专利及技术文献对苦杏仁产品的生产加工仅限于单一产品的开发,而丢弃了其他副产品,尤其是将苯甲醛的前体物质苦杏仁甙作为有毒物质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使环境受到污染,同时失去了苦杏仁的天然风味,因此,探求一种具有苦杏仁天然风味、脱苦率高、保质期长、成本低的苦杏仁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不懈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苦杏仁初加工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的缺陷,以苦杏仁为原料,经脱皮、脱苦、脱毒得到杏仁瓣,再经微波干燥得到干燥杏仁瓣,收集苦杏仁皮,经冷冻、破碎与脱苦液均匀混合,酶解、两次蒸馏获得杏仁皮提取物,再经脱色后与干燥杏仁瓣按一定比例混合,炒制即得具有苦杏仁天然风味、光洁整齐、脱苦率高、保质期长、成本低的苦杏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4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0--25℃、料层厚度2-4cm冷冻1.5-2.5h,取出,微波预干燥2-4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2-4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3%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2-4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10-2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1-3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3%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3-5h,沥干,微波干燥4-8min得干燥杏仁瓣;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6-0.1%;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1500W、温度80-90℃、料层厚度2-4cm;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1500W、温度50-60℃、料层厚度2-4cm;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预干燥或微波干燥为间歇式干燥;
优选地,所述间歇式干燥为: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0--25℃、料层厚度10-12cm冷冻1.5-2.5h,破碎至粒径30-5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4-6均匀混合,升温至30-50℃,用盐酸调节pH值为4-6,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1-0.03%的混合酶,恒温酶解30-5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5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25-3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20-3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00-150倍,于24-28℃反应7-9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5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40-60mg/L、钙离子40-50mg/L、镁离子30-40mg/L、锌离子30-35mg/L和钾离子15-25mg/L;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5-7:5-7:4-6:3-5:3-5:2-4:1-3:0.5-1.5;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80-10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0.5-1.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10-30min,然后120-15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400-600W,频率100-3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1-3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0-15min内温度升至140-160℃,保温1-3min,然后降温至80-100℃,保温4-8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具有天然原料的本身色泽,光泽鲜亮;大小均匀一致、饱满、形整无损;具有原杏仁特有味道,无异味;无任何杂质和外来污染物。脱苦率达98.5-99.8%,氰化物残留量为0.04-0.06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24-36个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苦杏仁为原料,经脱皮、脱苦、脱毒得到杏仁瓣,再经微波干燥得到干燥杏仁瓣,收集苦杏仁皮,经冷冻、破碎与脱苦液均匀混合,酶解、两次蒸馏获得杏仁皮提取物,再经脱色后与干燥杏仁瓣按一定比例混合,炒制即得具有苦杏仁天然风味、光洁整齐、脱苦率高(98.5-99.8%)脱毒效果显著(氰化物残留量为0.04-0.06mg/kg)、保质期长(24-36个月)、成本低的苦杏仁。具体试验效果见实施例6-9;具体技术原理如下:
1.本发明的干燥杏仁瓣通过碳酸氢钠溶液漂洗、密封静置润湿使得苦杏仁利于完整脱皮,降低杏仁瓣的加工破碎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润湿作用,使得苦杏仁中水分含量适度均匀吸收,然后经过冷冻、微波干燥,不仅有效地消除了苦杏仁中苦杏仁酶、多酚氧化酶等有害酶的生物活性,防止了有毒物质的合成和杏仁瓣表面氧化;而且使得苦杏仁适度膨化,丰富了苦杏仁组织的网格结构,提高个了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并通过后续的柠檬酸溶液浸泡、喷淋清洗、抗坏血酸钙溶液浸泡,提高了苦杏仁组织内部和外部介质的物质交换能力,进一步快速、有效脱苦、脱毒,显著降低了杏仁瓣中氰化物的残留量至0.07mg/kg以下,提高了产品的脱苦率达99%以上,大大提高了杏仁瓣的食品安全性。
2.本发明的干燥杏仁瓣将冷冻与微波干燥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杏仁瓣的内部网格结构,增加了内部组织的通透性,而且有效防止了经微波干燥后的杏仁瓣表面起泡,使得干燥杏仁瓣表面光滑、色泽天然、完整粒多,同时经后续抗坏血酸钙溶液浸泡和微波干燥,其组织构架更加稳定,护色、固色效果更加显著,大大提高了杏仁瓣的外观质量,尤其钙离子的引入和渗透,提高了杏仁瓣的硬度,降低了储存期的破碎率,提高了产品储存性。
3.本发明的杏仁皮提取物将冷冻与高效生物酶解有机结合,根据苦杏仁皮游离矿质离子含量,将科学复配了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酸性离子溶液作为酶解基质,使得科学复配的复配酶在最佳条件下反应,显著激活了酶分子蛋白的中心与外围结构的生物活性,超常激发了生物酶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生物混合酶的活力,彻底降解了苦杏仁皮中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使得苦杏仁皮中的苦杏仁苷最大限度地游离于酸性酶解液中并水解,产生更多的苯甲醛(苦杏仁的天然香味的主要物质)等芳香物质,极大地缩短了酶解时间,降低了生物酶使用量,提高了酶解效果,进而提高了提取物中苯甲醛的含量达到95%(m/m)以上通过两次蒸馏脱苦、脱毒,不仅获取和收集了苦杏仁的风味物质,而且达到了显著的脱毒效果,使得杏仁皮提取物的氰化物的残留量至0.08mg/kg以下,实现无毒排放,保护了环境。
4.本发明将杏仁皮提取物与粉状活性炭科学复配,并在超声条件下适度脱色,可将提取物中的多酚类色素物质选择性吸附,达到脱色不脱味的效果,有效的实现了香味物质与色素的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机理是本申请发明人等的推断,本申请发明的机理即使与所述机理不符,仍属本发明范围内。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述分离效果是原料及工艺协同作用的效果,并非简单的的叠加。事实上,所述分离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确实有很大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5.本发明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具有显著地抑菌效果,对细菌、霉菌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性,将干燥杏仁瓣与杏仁皮提取物科学复配,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天然风味,而且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再加上与炒制工艺有机结合,其色泽、风味更加天然、协调,脱苦、脱毒效果更好,产品外观更加光滑亮丽,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结实,不仅可以作为休闲食品直接食用,而且可以作为苦杏仁深加工的优质原料。
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效率高、节省能源、可规模化生产,对环境友好,全程采用低温、生物加工技术,有效避免了苦杏仁中蛋白质、高级脂肪酸、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不仅对整个制备过程所产生的氢氰酸进行了脱毒处理,而且对苦杏仁皮充分利用,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加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苦杏仁初加工技术领域有毒物质的零排放,杜绝了“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保护了环境,真正做到了低碳生产,为苦杏仁的深加工探索了新的捷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各个步骤技术特征协同作用的总和,各步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并非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简单叠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8%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3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3℃、料层厚度3cm冷冻2h,取出,微波预干燥3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3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3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15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2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4h,沥干,微波干燥6min得干燥杏仁瓣;
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200W、温度85℃、料层厚度3cm;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200W、温度55℃、料层厚度3cm;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3℃、料层厚度11cm冷冻2h,破碎至粒径4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5均匀混合,升温至40℃,用盐酸调节pH值为5,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2%的混合酶,恒温酶解4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4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30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25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30倍,于26℃反应8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4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50mg/L、钙离子45mg/L、镁离子35mg/L、锌离子33mg/L和钾离子18mg/L;
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6:6:5:4:4:3:2:1.0;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9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20min,然后13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500W,频率2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2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2min内温度升至150℃,保温2min,然后降温至90℃,保温6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脱苦率达99.8%,氰化物残留量为0.04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36个月。
实施例2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6%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0℃、料层厚度2cm冷冻1.5h,取出,微波预干燥2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2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2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1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1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3h,沥干,微波干燥4min得干燥杏仁瓣;
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W、温度80℃、料层厚度2cm;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W、温度50℃、料层厚度2cm;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0℃、料层厚度10cm冷冻1.5h,破碎至粒径3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4均匀混合,升温至30℃,用盐酸调节pH值为4,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1%的混合酶,恒温酶解3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2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2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00倍,于24℃反应7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40mg/L、钙离子40mg/L、镁离子30mg/L、锌离子30mg/L和钾离子15mg/L;
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5:5:4:3:3:2:1:0.5;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8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0.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10min,然后12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400W,频率1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1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0min内温度升至140℃,保温1min,然后降温至80℃,保温4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脱苦率达99.8%,氰化物残留量为0.04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36个月。
实施例3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4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5℃、料层厚度4cm冷冻2.5h,取出,微波预干燥4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4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4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2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3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5h,沥干,微波干燥8min得干燥杏仁瓣;
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500W、温度90℃、料层厚度4cm;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500W、温度60℃、料层厚度4cm;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5℃、料层厚度12cm冷冻2.5h,破碎至粒径5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6均匀混合,升温至50℃,用盐酸调节pH值为6,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3%的混合酶,恒温酶解5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5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3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3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50倍,于28℃反应9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5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60mg/L、钙离子50mg/L、镁离子40mg/L、锌离子35mg/L和钾离子25mg/L;
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7:7:6:5:5:4:3:1.5;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10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30min,然后15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600W,频率3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3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5min内温度升至160℃,保温3min,然后降温至100℃,保温8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脱苦率达98.8%,氰化物残留量为0.06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28个月。
实施例4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6%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4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0℃、料层厚度4cm冷冻1.5h,取出,微波预干燥4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2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2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2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1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3h,沥干,微波干燥8min得干燥杏仁瓣;
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W、温度90℃、料层厚度2cm;
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W、温度60℃、料层厚度2cm;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0℃、料层厚度12cm冷冻1.5h,破碎至粒径3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6均匀混合,升温至30℃,用盐酸调节pH值为6,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1%的混合酶,恒温酶解5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2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3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00倍,于28℃反应7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5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40mg/L、钙离子50mg/L、镁离子30mg/L、锌离子35mg/L和钾离子15mg/L;
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5:7:4:5:3:2:1:1.5;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8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10min,然后15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400W,频率3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1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5min内温度升至140℃,保温3min,然后降温至80℃,保温8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脱苦率达99.5%,氰化物残留量为0.05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30个月。
实施例5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5℃、料层厚度2cm冷冻2.5h,取出,微波预干燥2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4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4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1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3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5h,沥干,微波干燥4min得干燥杏仁瓣;
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500W、温度80℃、料层厚度4cm;
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500W、温度50℃、料层厚度4cm;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5℃、料层厚度10cm冷冻2.5h,破碎至粒径3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6均匀混合,升温至30℃,用盐酸调节pH值为6,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1%的混合酶,恒温酶解3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5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3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2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50倍,于24℃反应9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60mg/L、钙离子40mg/L、镁离子40mg/L、锌离子30mg/L和钾离子25mg/L;
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7:5:6:3:5:2:1:0.5;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10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0.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30min,然后12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600W,频率100kHz;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3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0min内温度升至160℃,保温1min,然后降温至100℃,保温4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经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脱苦率达98.5%,氰化物残留量为0.06mg/kg、常温、避光、通风条件下保质期24个月。
实施例6本发明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质量指标检测
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苦杏仁为样品,检测其外观及理化质量指标,依据标准:GBT22165-2008坚果炒货食品通则,检测结果如表1。
表1: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以上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无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还是卫生指标及保质期都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市售产品虽然合格,但质量指标显著差于本发明产品,且其保质期较短,尤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料品种的天然风味、色泽和口感,改进了产品的外观组织形态,使其更加光滑亮丽、紧密结实,具有较强的食欲性、营养性、安全性和储藏性,充分显示了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苦杏仁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7发明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感官品评试验
邀请48名人员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苦杏仁与市售两种同类相同生产日期的苦杏仁进行品评,感官打分,其中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各24名,专业人员青年、中年、老年各8名,男女各半,非专业人员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6名,男女各半;打分包括外观(20分)、质地(25分)、风味(30分)、口感(25分)四个方面,打分人员独立进行,互不影响,以保证品评结果准确。对品评结果进行了统计,均分值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具体见表2:
表2:感官品评统计结果
注:同一行内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苦杏仁从外观、质地、风味和口感任何一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市售苦杏仁,特别是外观、风味和口感极好,同时也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食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苦杏仁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8本发明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中苯甲醛及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对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中苯甲醛及氢氰酸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如表3:
表3:杏仁皮提取物中苯甲醛及氢氰酸含量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苯甲醛(m/m)% 98 97 96 96 95
氢氰酸mg/Kg 0.05 0.07 0.06 0.07 0.08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有效成分(苯甲醛)含量高,达到95%以上,有毒物质(氢氰酸)含量低,为0.08mg/Kg以下,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取苦杏仁的特征性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原料利用率,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简单、提取率高,选择性强,可规模化生产。
实施例9本发明杏仁皮提取物的抗菌效果试验
(1)取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和市售苦杏仁精油,分别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抗菌活性测定。
(2)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指示菌,用打孔法直接测定杏仁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涂布培养好的100μL指示菌菌悬浮液(1×108cfu/ml),用直径6mm打孔器均匀打孔,每孔加制备好的杏仁皮提取物100μL,用无菌水做对照。37℃培养16h,记录抑菌圈大小。选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occusaurea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等细菌作为受试菌株。做霉菌抑菌实验时,在PDA培养基平板中间接种霉菌,培养1-2d后,在离菌落2cm处打孔,每孔加入制备好的杏仁皮提取物100μL,用无菌水做对照。28℃培养3-4d,记录抑菌情况。结果见表4:
表4:杏仁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杏仁皮提取物和市售苦杏仁精油均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和枯草芽孢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等原核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丝状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效果,但是,本发明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效果更加显著,是市售苦杏仁精油抑菌效果的1.5倍左右。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杏仁皮提取物抗菌有效物质含量高、加工损失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5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Claims (10)

1.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干燥杏仁瓣的制备:将苦杏仁浸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4h,脱皮,将脱皮后的杏仁瓣于-20--25℃、料层厚度2-4cm冷冻1.5-2.5h,取出,微波预干燥2-4min得预干燥杏仁瓣;加入其质量2-4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3%的柠檬酸溶液于室温浸泡2-4h,取出,置不锈钢筛网上清水循环喷淋清洗10-20min,接着转入预干燥杏仁瓣质量1-3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3%的抗坏血酸钙溶液中浸泡3-5h,沥干,微波干燥4-8min得干燥杏仁瓣;
2)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合并步骤1)中的清洗液和两次浸泡的浸泡液,加入氯化锌、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得离子混合液,将步骤1)脱皮后获得的苦杏仁皮立即于-20--25℃、料层厚度10-12cm冷冻1.5-2.5h,破碎至粒径30-50目,与离子混合液按质量比1:4-6均匀混合,升温至30-50℃,用盐酸调节pH值为4-6,加入苦杏仁皮质量0.01-0.03%的混合酶,恒温酶解30-50min,对酶解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50min,得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按苦杏仁皮第一蒸馏提取物体积比依次加入1mol/L烧碱溶液25-35倍、0.5mol/L硫酸亚铁溶液20-30倍、饱和石灰水溶液100-150倍,于24-28℃反应7-9min,然后对反应液加温进行水蒸气蒸馏30-50min,得杏仁皮提取物;
3)脱色杏仁皮提取物的制备:取粒径为80-100目的食品级活性炭,与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0.5-1.5:100均匀混合,超声处理10-30min,然后120-150目筛网过滤,除去活性炭即得脱色杏仁皮提取物;
4)将干燥杏仁瓣与脱色杏仁皮提取物按质量比1000:1-3均匀混合,装入转筒式炒炉,在10-15min内温度升至140-160℃,保温1-3min,然后降温至80-100℃,保温4-8min,最后取出摊凉即得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混合液含有钠离子40-60mg/L、钙离子40-50mg/L、镁离子30-40mg/L、锌离子30-35mg/L和钾离子15-25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酶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5-7:5-7:4-6:3-5:3-5:2-4:1-3:0.5-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6-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预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1500W、温度80-90℃、料层厚度2-4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干燥条件为:频率2450MHz、功率1000-1500W、温度50-60℃、料层厚度2-4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预干燥或微波干燥为间歇式干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干燥为: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条件为:功率400-600W,频率100-300kHz。
10.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
CN201510742088.9A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5310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088.9A CN1053100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088.9A CN1053100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0044A true CN105310044A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3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2088.9A Withdrawn CN1053100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100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5795A (zh) * 2018-11-27 2019-02-12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酶法联合红外干燥去除核桃仁种皮的方法
CN110536610A (zh) * 2017-03-28 2019-12-03 马克斯·迪茨 植物壳材料与成分的崩解/分离和分解方法,以获得并生产植物成分和植物-基纤维产物
CN110547391A (zh) * 2019-08-28 2019-12-10 杭州耐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超声波-碱回收的亚麻籽仁脱毒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64A (zh) * 1992-05-20 1992-12-09 沈阳农业大学 山杏仁的脱苦去毒技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64A (zh) * 1992-05-20 1992-12-09 沈阳农业大学 山杏仁的脱苦去毒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清华 等: "苦杏仁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李继萍: "教你制作多彩糖衣果味杏仁", 《农产品加工》 *
赵余庆: "《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制备关键技术》", 31 January 2012,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610A (zh) * 2017-03-28 2019-12-03 马克斯·迪茨 植物壳材料与成分的崩解/分离和分解方法,以获得并生产植物成分和植物-基纤维产物
CN110536610B (zh) * 2017-03-28 2023-02-17 马克斯·迪茨 植物壳材料与成分的崩解/分离和分解方法,以获得并生产植物成分和植物-基纤维产物
CN109315795A (zh) * 2018-11-27 2019-02-12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酶法联合红外干燥去除核桃仁种皮的方法
CN110547391A (zh) * 2019-08-28 2019-12-10 杭州耐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超声波-碱回收的亚麻籽仁脱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3847B (zh) 一种海带酱的生产方法
CN105595283A (zh) 一种脱苦、脱毒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0044A (zh) 一种低氰化物含量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5108B (zh) 一种含抗菌肽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5668B (zh) 一种无苦涩味陈皮豆豉酱的制备方法
CN105249384A (zh) 一种环保型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7555B (zh) 一种抑制黄曲霉菌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11961A (zh) 一种具有天然风味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9385A (zh) 一种可食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7A (zh) 一种光亮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601B (zh) 一种传统客家擦菜扣肉的制备方法
CN106820009A (zh) 一种黄花菜泡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1125A (zh) 一种沙棘蜂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2051A (zh) 一种长保质期淡豆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5A (zh) 一种保质期长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6A (zh) 一种抑菌性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4A (zh) 一种原料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3A (zh) 一种初加工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62A (zh) 一种营养价值高的苦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600B (zh) 一种客家擦菜扣肉的制备方法
CN107865305A (zh) 一种营养健康,色香味俱全的发芽糙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7315B (zh) 鸵鸟肉即食风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524A (zh) 一种传统客家擦菜的制备方法
CN110419646A (zh) 一种鱼用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79187A (zh) 一种茭白营养丝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