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1670B -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1670B
CN105301670B CN201510007008.5A CN201510007008A CN105301670B CN 105301670 B CN105301670 B CN 105301670B CN 201510007008 A CN201510007008 A CN 201510007008A CN 105301670 B CN105301670 B CN 105301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left end
mentioned
base
lim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70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1670A (zh
Inventor
施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DA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DA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DA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DA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070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1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1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1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1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压紧组件、打标组件、限位组件、摄像组件及光源装置,上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左部,压紧组件的V形块固定在工作台上,V形块的上部开有V形支撑口,V形支撑口的上部设有压块;V形块的右侧设有打标组件,打标组件的记号笔对应V形支撑口设置;摄像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向上延伸至V形块的上部,摄像组件的摄像头向下对准V形支撑口,光源装置设置在V形块的侧部;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及底座上。本发明实现了三个或以上管体在同一个检具上作防错装防漏装的检测,节约的设备,减小了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防错防漏的人为因素,提高检测判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指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一般均采用适应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生产线,每个产品各自不同的装配检测线,总设备费用和占地都过于庞大。随着小批量的订单越来越多,原有生产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另外:1.人工防错装防漏装,存在误判和漏判的可能性,对后续的整车装配带来隐患。2.每个产品配有独用的专用夹具和专用摄像判别系统,缺点设备数量多、占地较大和设备费用昂贵。3.随汽车越来越个性化,许多产品趋向小批量多品种,使得配件厂生产线趋向于组织适应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压紧组件、打标组件、限位组件、摄像组件及光源装置,其中,上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的左部,压紧组件的V形块固定在工作台上,V形块的上部开有V形支撑口,以便放置待检测的管体,V形支撑口的上部设有压块,以便压紧管体;上述V形块的右侧设有打标组件,打标组件的记号笔对应V形支撑口设置,以便在管体的检测端打标;上述摄像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并向上延伸至V形块的上部,摄像组件的摄像头向下对准V形支撑口,以便监测,光源装置设置在V形块的侧部,以便提供光源至管体的检测端;上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及底座上,以便限位固定管体。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架及工作台,其中,上述底座为板状结构,支架设置在底座的右部,以便使底座的左部留有安装空间;上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底座、压紧气缸、V形块、滑块及压块,其中上述V形块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并靠近工作台的左侧边;上述压紧底座设置在V形块的前侧,并固定在工作台上;上述压紧气缸设置在压紧底座上,压紧气缸的上端连接推杆,上述滑块固定在推杆顶部,推杆驱动滑块上下运动;上述压块连接在滑块的底部,推杆驱动滑块上下运动,以便带动压块向下运动压紧管体。
优选地,所述的打标组件包括防风罩、记号笔、握笔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其中,上述第二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上述第一气缸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握笔器连接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述记号笔固定在握笔器内,记号笔的左端部套有防风罩,记号笔穿过防风罩伸至V形块的右侧部,第二气缸驱动第一气缸运动,第一气缸通过握笔器驱动记号笔来回运动,以便在管体的检测端打标。
优选地,所述的摄像组件包括支撑杆、调节座、固定板及摄像头,其中,上述支撑杆设置在V形块的后侧部,上述调节座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杆上,并能调整上下高度;上述固定板固定在调节座的左侧,摄像头固定在固定板上,摄像头的镜头对准管体的检测端,以便监测。
优选地,所述的管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其中,第一管体包括第一右检测端及第一左检测端,第二管体包括第二右检测端第二右检测端,第三管体包括第三检测端。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限位组件、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及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其中,上述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卡块及第三管体限位块,第三管体卡块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三管体限位块设置在第三管体卡块的后侧,第三管体卡块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三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卡紧,第三管体限位块为L型板体,其左侧形成L型卡槽,第三管体靠紧该L型卡槽,以便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一管体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一管体的左端,第一管体放置在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一管体的右端;其中,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块及第一管体右端卡块,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并向左侧延伸至底座的上方,第一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第一支撑块上设有限位片,第一管体穿入第一限位片内,以便限位固定;第一管体右端卡块设置在底座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的后侧边,第一管体右端卡块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及第一管体左端卡块,其中,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设置在底座的安装空间内,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片,以便限位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左端卡块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的前侧,第一管体左端卡块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二管体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二管体的左端,第二管体放置在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二管体的右端;其中,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及第二管体右端卡块,第二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部,第二支撑块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第二管体右端卡块设置在底座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的左侧边,第二管体右端卡块的左侧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及第二管体左端卡块,其中,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设置在底座的安装空间内,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片,以便限位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左端卡块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的前侧,第二管体左端卡块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管体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支撑块的左端设有第二接近开关,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的后侧设有第三接近开关,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的后侧设有第四接近开关,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五接近开关,上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第四接近开关及第五接近开关分别连接防错防漏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实现了三个或以上管体在同一个检具上作防错装防漏装的检测,节约的设备,减小了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防错防漏的人为因素,提高了检测判断的准确性。具体地:1.本发明实现了同类多品种零件在同一设备上检测。2.减少检测设备数量及场地面积。3.防错装、防漏装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因此,不增加昂贵设备的数量,要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柔性检测是最好的解决方法。4.防错与防漏装检测和打标在一次装夹下完成,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干扰防错与防漏装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打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框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方框原理图;
图8为图6中圆柱和平面组成的定位基准的原理图;
图9为图6中定位条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压紧组件、打标组件、限位组件、摄像组件及光源装置,其中,上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3的左部,压紧组件的V形块6固定在工作台3上,V形块6的上部开有V形支撑口,以便放置待检测的管体d,V形支撑口的上部设有压块8,以便压紧管体d;上述V形块6的右侧设有打标组件,打标组件的记号笔10对应V形支撑口设置,以便在管体d的检测端打标;上述摄像组件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向上延伸至V形块6的上部,摄像组件的摄像头16向下对准V形支撑口,以便监测,光源装置设置在V形块6的侧部,以便提供光源至管体d的检测端;上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3及底座1上,以便限位固定管体d。
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支架2及工作台3,其中,上述底座1为板状结构,支架2设置在底座1的右部,以便使底座1的左部留有安装空间;上述工作台3固定设置在支架2上。
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底座4、压紧气缸5、V形块6、滑块7及压块8,其中上述V形块6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靠近工作台3的左侧边;上述压紧底座4设置在V形块6的前侧,并固定在工作台3上;上述压紧气缸5设置在压紧底座4上,压紧气缸5的上端连接推杆,上述滑块7固定在推杆顶部,推杆驱动滑块7上下运动;上述压块8连接在滑块7的底部,推杆驱动滑块7上下运动,以便带动压块8向下运动压紧管体d。
打标组件包括防风罩9、记号笔10、握笔器31、第一气缸11及第二气缸12,其中,上述第二气缸12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工作台3上,上述第一气缸11连接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握笔器31连接在第一气缸11的输出端;上述记号笔10固定在握笔器31内,记号笔10的左端部套有防风罩9,记号笔10穿过防风罩9伸至V形块6的右侧部,第二气缸12驱动第一气缸11运动,第一气缸11通过握笔器31驱动记号笔10来回运动,以便在管体d的检测端打标。
摄像组件包括支撑杆13、调节座14、固定板15及摄像头16,其中,上述支撑杆13设置在V形块6的后侧部,上述调节座14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杆13上,并能调整上下高度;上述固定板15固定在调节座14的左侧,摄像头16固定在固定板15上,摄像头16的镜头对准管体d的检测端,以便监测。
管体d包括第一管体a、第二管体b及第三管体c,其中,第一管体a包括第一右检测端a1及第一左检测端a2,第二管体b包括第二右检测端b1第二右检测端b2,第三管体c包括第三检测端c1。
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限位组件、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及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其中,上述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卡块17及第三管体限位块18,第三管体卡块17固定在工作台3上,第三管体限位块18设置在第三管体卡块17的后侧,第三管体卡块17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三管体c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卡紧,第三管体限位块18为L型板体,其左侧形成L型卡槽,第三管体c靠紧该L型卡槽,以便限位。
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一管体a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一管体a的左端,第一管体a放置在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一管体a的右端;其中,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19、第一支撑块20及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支撑座19固定在工作台3上,并向左侧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第一支撑块20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9上,第一支撑块20上设有限位片21,第一管体a穿入第一限位片21内,以便限位固定;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1的后侧边,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a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及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其中,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上设有第二限位片27,以便限位第一管体a,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的前侧,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a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第二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二管体b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二管体b的左端,第二管体b放置在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二管体b的右端;其中,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23及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第二支撑块23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9的外侧部,第二支撑块23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1的左侧边,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的左侧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及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其中,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上设有第三限位片30,以便限位第二管体b,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的前侧,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第三管体限位块18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C,第一支撑块20的左端设有第二接近开关A1,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的后侧设有第三接近开关A2,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的后侧设有第四接近开关,第二支撑块23上设有第五接近开关B1,上述第一接近开关C、第二接近开关A1、第三接近开关A2、第四接近开关及第五接近开关B1分别连接防错防漏模块。
进一步,本发明不同的被测管两端共用统一的定位元件,一端位置是固定的,另一端不同的被测管其位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都在摄像机的成像范围之内,并安置了压紧组件和打标组件。使用时,一个被测管的两端分别需要分别检测和打标。接近开关是用于产生某个端部(唯一性)信号,如在实例中需要检测5个不同的端部,因此,需要在不同位置安装5个接近开关。这个信号告诉防错防漏检测系统,被检测的是哪个端部;图1中的三个管子:管径、形状和走向各不相同,但一起组成柔性装配线。a管和b管都需要检测两个端部,c管仅需要检测一个端部。因此,这三个管端部共有五种不同的端部在同一检具上进行。各管端部所装的零件可以不同,也可以类似。都管子端部定位,安装和夹紧,然后作一个端部的防错防漏检测,每个需要捡漏装的端部都需要安装、夹紧和检测一次。安置了五个接近开关(图8)A1、A2、B1和C。图中A1和A2分别检测a管时两种不同端部,当接近开关A1发出信号时,表示是对a管的第一个端部检测和打标;当A2发出信号时,表示对A管的另一个端部检测和打标。打标的位置均在端部,基本类同,但可有两个不同的行程,以适应端部尺寸大小不同。同理,接近开关B2发出信号,分别表示对b管对应两端的检测。接近开关C发出信号表示对c管端部检测。c管仅需检测一个端部,因此,仅需一次安装、压紧、检测和打标。五个不同的端检测时部均采用V形块定位及其V形块的端面(图2中定位基准61)为主要检测定位基准,用旋转气缸压紧,V形块的左侧设有固定件62,以便固定管体d。防错防漏装检测后如果合格,则控制器发出指令,驱动打标机构运动,再被检管子的端部适当位置,打上标记,或打上时间,或批号等记号,以示端部合格。如检测不合格,则控制器发信报警、打标机构不动作。打标机构由两个气缸、握笔器和防风罩组成,两气缸各自完成两个互不干涉的独立行程,即,允许两个不同的打标行程,以适应被测管端部不同长度的尺寸;防风罩用于防止车间风扇把打标的记号笔油墨吹干。
实施例2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如图6至图9所示,图中,01、第一摄像装置,02、圆柱和平面组合定位及防护罩,03、打标机构,04、第二摄像装置,05、第一光源,06、压紧机构,07、长条定位面,08、第二光源;当产品同类程度较高,可用统一定位方式时。实例所示,三个具有类似的结构的不同管子组件,每个管子组件各自两个端部的端心距不同,管子形状走向各有差异;将它们重叠放在一起(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其两个端部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变化不大的空间范围内;对于此类产品有更为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多个产品同检具检测;但此类管子的两端分别可归纳到统一定位方式:一端用短圆柱与平面组合定位,另一端用平面定位。圆柱和平面组合为主要定位,不同的管子,该端位置是确定的。但另一端位置,随不同的管子而发生变化,只要,另一端的位置变化都落在同一摄像头的摄像区域范围内,摄像机与焦平面的物距,实例中的摄像机焦平面前后有±2厘米的成像区域(即,景深范围),管子在这个范围内均可正确成像,并正确判断是否错装或漏装;不同的被测管两端各自共用两个定位元件:一端用圆柱和平面组合定位,另一端用条形的平面定位。另外,在适当的位置,安置了夹紧机构和打标机构。这个方案需要两个摄像判断系统,但仅需一次装夹就能同时完成两个端部的防错装、防漏装检测和判断。
进一步,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
1.几个同类零件采用同一个检测夹具(柔性技术);
2.防漏装检测和打标(表示防错、防漏检测合格)在一次装夹下完成,避免发生人为故障引起的误检误判事故;
3.两个气缸二个互不干涉的打标位置S1和S2;
4.应用同两个摄像头,作管端零件防错防漏检具(实施方案二),其管的两端分别用圆柱和平面组合定位和一个窄长条定位面定位;
或用一个摄像头,作管端零件防错防漏检具(实施方案一):采用一个V型块及其侧面组成定位和不同的接近开关作不同端部的防错防漏检具。
5.打标记号笔外有防风罩。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压紧组件、打标组件、限位组件、摄像组件及光源装置,其中,上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3)的左部,压紧组件的V形块(6)固定在工作台(3)上,V形块(6)的上部开有V形支撑口,以便放置待检测的管体(d),V形支撑口的上部设有压块(8),以便压紧管体(d);上述V形块(6)的右侧设有打标组件,打标组件的记号笔(10)对应V形支撑口设置,以便在管体(d)的检测端打标;上述摄像组件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向上延伸至V形块(6)的上部,摄像组件的摄像头(16)向下对准V形支撑口,以便监测,光源装置设置在V形块(6)的侧部,以便提供光源至管体(d)的检测端;上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工作台(3)及底座(1)上,以便限位固定管体(d);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支架(2)及工作台(3),其中,上述底座(1)为板状结构,支架(2)设置在底座(1)的右部,以便使底座(1)的左部留有安装空间;上述工作台(3)固定设置在支架(2)上;
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底座(4)、压紧气缸(5)、V形块(6)、滑块(7)及压块(8),其中上述V形块(6)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靠近工作台(3)的左侧边;上述压紧底座(4)设置在V形块(6)的前侧,并固定在工作台(3)上;上述压紧气缸(5)设置在压紧底座(4)上,压紧气缸(5)的上端连接推杆,上述滑块(7)固定在推杆顶部,推杆驱动滑块(7)上下运动;上述压块(8)连接在滑块(7)的底部,推杆驱动滑块(7)上下运动,以便带动压块(8)向下运动压紧管体(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标组件包括防风罩(9)、记号笔(10)、握笔器(31)、第一气缸(11)及第二气缸(12),其中,上述第二气缸(12)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工作台(3)上,上述第一气缸(11)连接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握笔器(31)连接在第一气缸(11)的输出端;上述记号笔(10)固定在握笔器(31)内,记号笔(10)的左端部套有防风罩(9),记号笔(10)穿过防风罩(9)伸至V形块(6)的右侧部,第二气缸(12)驱动第一气缸(11)运动,第一气缸(11)通过握笔器(31)驱动记号笔(10)来回运动,以便在管体(d)的检测端打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组件包括支撑杆(13)、调节座(14)、固定板(15)及摄像头(16),其中,上述支撑杆(13)设置在V形块(6)的后侧部,上述调节座(14)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杆(13)上,并能调整上下高度;上述固定板(15)固定在调节座(14)的左侧,摄像头(16)固定在固定板(15)上,摄像头(16)的镜头对准管体(d)的检测端,以便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d)包括第一管体(a)、第二管体(b)及第三管体(c),其中,第一管体(a)包括第一右检测端(a1)及第一左检测端(a2),第二管体(b)包括第二右检测端(b1)第二右检测端(b2),第三管体(c)包括第三检测端(c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限位组件、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及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其中,上述第三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三管体卡块(17)及第三管体限位块(18),第三管体卡块(17)固定在工作台(3)上,第三管体限位块(18)设置在第三管体卡块(17)的后侧,第三管体卡块(17)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三管体(c)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卡紧,第三管体限位块(18)为L型板体,其左侧形成L型卡槽,第三管体(c)靠紧该L型卡槽,以便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一管体(a)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一管体(a)的左端,第一管体(a)放置在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一管体(a)的右端;其中,第一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19)、第一支撑块(20)及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支撑座(19)固定在工作台(3)上,并向左侧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第一支撑块(20)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9)上,第一支撑块(20)上设有限位片(21),第一管体(a)穿入第一限位片(21)内,以便限位固定;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1)的后侧边,第一管体右端卡块(22)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a)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及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其中,上述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上设有第二限位片(27),以便限位第一管体(a),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设置在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的前侧,第一管体左端卡块(26)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一管体(a)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体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及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第二管体(b)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测第二管体(b)的左端,第二管体(b)放置在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内,以便检查第二管体(b)的右端;其中,第二管体右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23)及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第二支撑块(23)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9)的外侧部,第二支撑块(23)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并靠近底座(1)的左侧边,第二管体右端卡块(24)的左侧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的管体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及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其中,上述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空间内,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上设有第三限位片(30),以便限位第二管体(b),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设置在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的前侧,第二管体左端卡块(28)上设有圆柱形槽体,第二管体(b)嵌入该圆柱形槽体内,以便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体限位块(18)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C),第一支撑块(20)的左端设有第二接近开关(A1),第一管体左端限位块(25)的后侧设有第三接近开关(A2),第二管体左端限位块(29)的后侧设有第四接近开关,第二支撑块(23)上设有第五接近开关(B1),上述第一接近开关(C)、第二接近开关(A1)、第三接近开关(A2)、第四接近开关及第五接近开关(B1)分别连接防错防漏模块。
CN201510007008.5A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Active CN105301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7008.5A CN105301670B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7008.5A CN105301670B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1670A CN105301670A (zh) 2016-02-03
CN105301670B true CN105301670B (zh) 2017-07-07

Family

ID=5519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7008.5A Active CN105301670B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1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0037B (zh) * 2016-04-19 2018-01-09 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盖螺丝漏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840059B (zh) * 2017-03-13 2023-03-17 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配线防错校验设备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5298U (zh) * 2010-12-14 2011-08-24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打标的管件检测装置
CN102778701A (zh) * 2011-05-12 2012-11-14 颜国顺 一种机场跑道外来物检测系统
CN102901990A (zh) * 2012-10-17 2013-01-30 张森 一种车辆底盘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2074A (ja) * 2011-03-16 2014-06-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発光装置、物体検出装置および情報取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5298U (zh) * 2010-12-14 2011-08-24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打标的管件检测装置
CN102778701A (zh) * 2011-05-12 2012-11-14 颜国顺 一种机场跑道外来物检测系统
CN102901990A (zh) * 2012-10-17 2013-01-30 张森 一种车辆底盘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工装管理系统设计;周炳海,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0630;第14卷(第2期);116-1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1670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4449B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对位ict测试机
CN103481674A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打标设备
CN101247761A (zh)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的激光装置
CN105301670B (zh) 一种柔性防漏装多管检测装置
CN207366476U (zh) 一种用于圆管状承印物的印刷视觉检测装置
CN103557813B (zh) 轴类零件的在线检测装置
CN103443580B (zh) 用于校准一车辆测量用的参考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207816179U (zh) 一种螺牙检测机
CN208408359U (zh) 自动胀接系统
CN206281461U (zh) 一种高精度孔径测量装置
CN109443141B (zh) 一种三维测试仪
CN204142458U (zh) 换热器分总成的检漏装置
CN110006922A (zh) 柔性线路板检测装置
CN114160448A (zh) 一种精密电子冲压件视觉检测装备及检测方法
CN207516398U (zh) 用于产品检测的装置
CN209589865U (zh) 一种用于套管螺纹的自动视觉检测生产设备
CN205719046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传感器的功能性测试治具
CN202923940U (zh) 一种计量封印条码自动识别设备
CN207742127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铆钉检测装置
CN108872276B (zh) 一种测试机台及测试方法
CN207365907U (zh) 测量装置及检测用自动定位装置
CN109226543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主壳体内径自动扩展设备
CN206811446U (zh) 一种管路连接系统
CN110780241A (zh) 一种网络终端的自动测试机及自动测试方法
CN215678062U (zh) 压铸件检测设备图像采集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