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1917A - 头枕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头枕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1917A CN105291917A CN201510300944.5A CN201510300944A CN105291917A CN 105291917 A CN105291917 A CN 105291917A CN 201510300944 A CN201510300944 A CN 201510300944A CN 105291917 A CN105291917 A CN 1052919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part
- plate portion
- headrest support
- patchhole
- locking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零件个数并且确保锁止部的刚性和操作性的头枕支架。在头枕支架中,头部(28)具有插入孔(30)和收容空间(48),插入孔(30)用于插入具有多个槽部的撑条,收容空间(48)与插入孔(30)相连。锁止部件(24)由一片金属板形成。操作部件(22)与锁止部件(24)一起收容在头部(28)的收容空间(48)内。锁止部件(24)具有进入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的锁止部(40)。弹性部(42)从锁止部(40)伸出,将锁止部(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预紧而使锁止部(40)进入槽部。锁止部(40)利用抵抗弹性部(42)的预紧的操作部件(22)的操作,向插入孔(30)的径向外侧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设置于车辆的座椅上的头枕的头枕支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座椅上设置头枕。头枕插入座椅的顶部,具有对头枕进行支撑的撑条。在撑条和座椅之间设置头枕支架,对撑条进行保持。
专利文献1记载的头枕支架具备主体、操作按钮以及弹簧片。头枕支架的主体具有埋设于座椅内的圆柱部、以及在座椅的顶部露出的头部。操作按钮和线材状的弹簧片安装在头部内的安装凹部中。
在专利文献1中,头枕撑条被插入到头枕支架主体的插入孔中而被保持。线材状的弹簧片的两端对操作按钮进行预紧,弹簧片的直线部分卡挂在形成于头枕撑条上的切口部而成为头枕的防脱部。
专利文献2记载的头枕支架的锁止装置具有滑块、螺旋弹簧和锁止杆,其中,该滑块被按入高度调整件主体的上端箱室,该螺旋弹簧被嵌入到在滑块的后端所形成的凸起中,锁止杆嵌入到滑块的底部的嵌合槽内。锁止杆与滑块一起受到螺旋弹簧预紧,与头枕的支撑棒的缺口进行卡合而进行锁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32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417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弹簧片的直线部分通过线接触而卡挂在头枕撑条的切口部处,承受头枕的按压负荷,因此与专利文献2记载的锁止杆相比,耐负荷性减弱。另外,虽然为了增强弹簧片的直线部分的耐负荷性,有增大弹簧线径的方法,但是若增大线径,则弹簧片变硬,不易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将螺旋弹簧和锁止杆分开而确保了锁止部分的刚性,但零件个数增多,成本变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零件个数并且确保锁止部的刚性和操作性的头枕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头枕支架具备:头部,其具有插入孔和收容空间,插入孔用于插入具有多个槽部的撑条,收容空间与插入孔相连;锁止部件,其由一片金属板形成;以及操作部件,其与锁止部件一起收容在头部的收容空间内。锁止部件具有:锁止部,其进入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以及弹性部,其从锁止部伸出,将锁止部向插入孔的径向内侧预紧而使锁止部进入槽部。锁止部利用抵抗弹性部的预紧的操作部件的操作,向插入孔的径向外侧移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减少零件个数并且确保锁止部的刚性和操作性的头枕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枕支架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是头枕支架的分解图。
图3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和锁止部件的组装的图。
图4是图3(b)所示的操作部件和锁止部件的线段A-A的截面图。
图5(a)是头枕支架的斜视图,图5(b)是对头枕支架的头部进行剖切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6是头枕支架的沿轴向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锁止部对撑条的锁止的图。
图8是锁止部件的展开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头枕支架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锁止部件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操作部件的图。
图12是用于对第2变形例的锁止部件的成型进行说明的图。
标号的说明
10头枕支架,12撑条,12a槽部,14头枕,16座椅,20支持部件,22操作部件,24锁止部件,26主体部,28头部,30插入孔,32操作部,34贯通孔,36梁部,36a凹部,36b台阶部,38连结部,40锁止部,42弹性部,46凸出部,46a止动部,48收容空间,50凸部,52第1板部,54第2板部,56弯曲部,58内壁,102线形锁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枕支架10的安装状态的图。头枕支架10对在车辆的座椅16上设置的头枕14的撑条12进行保持。撑条12上形成用于调整头枕14的高度的多个槽部12a。槽部12a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与下侧相比,上侧的槽缘是忽然陡峭的形状,从下侧进入头枕支架10的锁止部中,利用上侧的槽缘限制相对移动。即,头枕14的向上方的移动不受限制,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头枕支架10由树脂制的支持部件20、树脂制的操作部件22、以及未图示的锁止部件24构成。支持部件20具有埋设于座椅16内的主体部26、以及从座椅16的顶部露出的头部28。头部28在圆筒状的主体部26的一端形成为凸缘状。撑条12插入在插入孔30中,该插入孔30在轴向上贯穿主体部26及头部28。主体部26的外周形状可以不限定于圆筒状,只要以筒状形成有插入孔30即可。
图2是头枕支架10的分解图。在此,对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头部28具有插入孔30和与插入孔30相连的收容空间48。在头部28内形成对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进行收容的收容空间48。板状的凸出部46从向收容空间48的插入口边缘伸出。在凸出部46上形成孔状的止动部46a,作为操作部32的防脱部起作用。收容空间48的内壁为矩形形状,位于其一边的部分成为开口。
将锁止部件24与操作部件22进行组装而成为一体,将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插入头部28的收容空间48中而进行组装。在操作部件22的背面形成凸部(未图示),该凸部进入到在头部28的凸出部46中形成为孔状的止动部46a中,成为操作部件22的防脱部。
图3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的组装的图。图3(a)表示组装前的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图3(b)表示组装状态的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另外,图4是图3(b)所示的操作部件22和锁止部件24的线段A-A的截面图。
操作部件22具有操作部32、与操作部32相对的梁部36、连结操作部32和梁部36的一对连结部38、以及在操作部32的背面形成的凸部。操作部32从头部28的收容空间48露出,由用户进行操作。
操作部件22形成为矩形形状,操作部32、梁部36以及一对连结部38位于矩形的4边,由它们划分出贯通孔34。撑条12被插入贯通孔34和插入孔30中。梁部36隔着用于插入撑条12的贯通孔34与操作部32相对。
锁止部件24由一片金属板形成。如图3(a)所示,锁止部件24具有弹性部42和长条状的锁止部40,其中,该锁止部40进入槽部12a中而限制撑条12的运动,该弹性部42从锁止部40伸出而将锁止部40朝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进行预紧。通过由一片金属板形成锁止部40和弹性部42,从而能够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抑制成本。
锁止部40具有弯曲部56和彼此相对的第1板部52及第2板部54,其中,该弯曲部56以使得金属板重叠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第1板部52及第2板部54夹着弯曲部56而伸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从弯曲部56伸出。如图4所示,将弹性部42向第2板部54折回,以使得弹性部42相对于第2板部54直立设置,弹性部42的金属板面和第2板部54的金属板面以正交的方式交叉。由此,弹性部42能够在沿着第2板部54的面的二维空间上对锁止部40进行预紧。弹性部42以从锁止部40远离的方式伸出,在头枕支架10的轴向上观察,以相对于锁止部40的弯曲部56成锐角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如图3(a)所示,在锁止部40的第1板部52和第2板部54之间插入梁部36,如图3(b)和图4所示,梁部36收纳于第1板部52和第2板部54之间而对锁止部40进行支撑。由此,能够提高进入槽部12a的锁止部40的耐负荷性,能够使第1板部52和第2板部54减薄。此外,也可以将第1板部52或第2板部54的边缘略微折回,将梁部36配置为收纳于该折回部分和弯曲部56之间。由此,第1板部52或第2板部54的折回部分卡挂在梁部36上,成为防脱部。
图5(a)是头枕支架10的斜视图,图5(b)是对头枕支架10的头部28进行剖切而得到的截面图。另外,图6是头枕支架10的沿轴向的截面图。
锁止部40向贯通孔34的径向内侧凸出。如图5(a)所示,在未对操作部32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处于锁止部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状态。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部分进入撑条12的槽部12a而限制撑条12的移动。收容空间48以包围插入孔30的方式形成,收容空间48中收容的操作部件22配置为使得插入孔30和贯通孔34重叠。
如图5(b)所示,弹性部42与形成收容空间48的里侧内壁58抵接,将锁止部40和操作部件22向从收容空间48离开的方向预紧。弹性部42将锁止部40向进入槽部12a的方向即锁止方向预紧。
如图6所示,受到弹性部42预紧的操作部件22通过凸部50和止动部46a的卡止而进行防脱。如果用户将操作部32向收容空间48的里侧压入,则梁部36和锁止部40抵抗弹性部42的预紧而向插入孔30的径向外侧移动。如果梁部36和锁止部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外侧移动,则锁止部40从槽部12a离开而解除锁止,撑条12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用户通过压入操作部32而解除锁止,将头枕14向下方压入,从而能够调整头枕14的高度。
图7是用于说明锁止部40对撑条12的锁止的图。图7(a)表示现有技术的线形锁止部102与撑条12的槽部12a锁止的状态,图7(b)表示实施方式的锁止部40与撑条12的槽部12a锁止的状态。
如图7(a)所示,现有技术的线形锁止部102由截面为圆形的线材形成。线形锁止部102通过进入槽部12a而能够进行锁止,但是与槽部12a的上缘进行线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小,耐负荷性有可能降低。如图7(b)所示,实施方式的锁止部40与槽部12a的上缘进行面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得到足够的耐负荷性。
金属板的截断面上有可能残留有毛刺等,如果该毛刺与撑条12抵接,则有可能损伤撑条12。在实施方式的锁止部40中,将使平滑的板面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56插入槽部12a中,因此与将金属板的截断面插入槽部12a中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损伤撑条12的可能性。
图8是锁止部件的展开图。图8(a)表示实施方式的锁止部件24,图8(b)表示第1变形例的锁止部件124。图8(a)及(b)相当于如下状态下的锁止部件,即,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一片金属板、且进行弯曲加工之前的状态下的锁止部件。
图8(a)中,锁止部件24的弹性部42形成为,从第2板部54的一端伸出,沿着第1折线42a而相对于第2板部54直立设置,沿着第2折线42b而以从头枕支架10的轴向观察时相对于锁止部40成锐角的方式折回。在轴向上观察时,弹性部42的长边方向与弯曲部56的长边方向成锐角,在安装于操作部件22上的状态下,与操作部件22的梁部36的长边方向成锐角。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锁止部40和弹性部42的成型,能够实现小型化。
图8(a)所示的锁止部件24的弹性部42从第2板部54的一端伸出,与此相对,图8(b)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锁止部件124的弹性部142从第2板部54的两端伸出而形成一对。一对弹性部142也形成为,沿着第1折线142a而相对于第2板部54直立设置,沿着第2折线142b而以相对于锁止部40成锐角的方式折回。通过形成一对弹性部142,与一个弹性部相比,能够提高与挠曲幅度相应的预紧力。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头枕支架210的图。图9表示沿着轴向对头枕支架210进行剖切而得到的截面。
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架10相比,主要是第2变形例的头枕支架210的锁止部件224的形状和操作部件222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地说,在锁止部件224中形成用于组装于操作部件222上的弯曲部256,在操作部件222中具有与锁止部件224的弯曲部256嵌合而对其进行支撑的凹部36a。
如图9所示,锁止部件224的锁止部240具有第1板部252、第2板部254、以及弯曲部256,第2板部254以相对的方式与第1板部252重叠,弯曲部256在与第1板部252的面垂直的方向上从第1板部252凸出。另外,操作部件222在梁部36的背侧具有对弯曲部256进行支撑的凹部36a。在此,参照其他图对锁止部件224和操作部件222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锁止部件224的图。图10(a)是锁止部件224的俯视图,图10(b)是锁止部件224的斜视图,图10(c)是锁止部件224的展开图。
锁止部件224具有锁止部240和弹性部42。第1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以抵接并重叠的方式相对。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锁止部240的刚性。弹性部42从第1折线42a相对于第2板部254直立设置,弯曲部256在弹性部42的直立设置方向、或者与第1板部252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凸出。
弯曲部256形成为以筒状弯曲。通过以筒状形成弯曲部256,针对使弯曲部256的轴弯折的方向上的力,能够提高锁止部240的刚性。
图11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222的图。图11(a)是观察操作部件222的表侧时的斜视图,图11(b)是观察操作部件222的背侧时的斜视图。
操作部件222具有操作部32、与操作部32相对的梁部36、将操作部32和梁部36连结的一对连结部38、在操作部32的背面形成的凸部50、以及在梁部36的背侧形成的凹部36a和台阶部36b。
由凹部36a和台阶部36b在梁部36的背侧形成2阶形状的凹陷部。凹部36a收容并支撑弯曲部256,台阶部36b收容第1板部252的一部分和第2板部254的一部分。将弯曲部256压入以使其与凹部36a嵌合。锁止部240的第1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从台阶部36b向贯通孔34内凸出。如果将弯曲部256压入凹部36a,则能够将锁止部件224组装于操作部件222,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返回到图9。在未对操作部32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处于锁止部240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状态。向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部分进入撑条12的槽部12a而限制撑条12的移动。在锁止部件224中,与图6所示的锁止部件24相比,弯曲部不进入槽部12a,而是第1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的边缘进入槽部12a。
图12是用于对锁止部件224的成型进行说明的图。图12(a)及(b)示出利用冲压机的冲裁加工,图12(c)示出弯曲加工。
如图12(a)所示,金属板104载置于具有冲孔107的冲压台108,利用冲压部106朝向冲孔107进行按压。冲压部106略小于冲孔107。
如图12(b)所示,通过利用冲压部106的冲裁加工进行冲裁而得到的金属板109,具有残留于边缘处的毛刺111。该毛刺111形成为在金属板109的边缘处凸出。此外,冲裁加工后的金属板109与图10(c)所示的展开后的锁止部件224的形状相同。
如图12(c)所示,对冲裁加工后的金属板109进行弯曲加工,使锁止部件224成型。锁止部240以使得由于冲裁加工而形成的毛刺111位于内侧的方式弯曲。毛刺111位于第1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的相对面252a、相对面254a的边缘。相对面252a、相对面254a位于锁止部240的内侧。由此,能够抑制在锁止部240的外侧形成毛刺111。
限制部240a位于与弯曲部256相比靠插入孔30的径向内侧的位置,并进入槽部12a。通过使毛刺111成型为位于锁止部240的内侧,能够防止毛刺111位于与撑条12抵接的限制部240a的角部,防止毛刺111和撑条12的摩擦而使撑条12的移动变得顺畅,能够抑制由于毛刺11而损伤撑条12。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还能够对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的实施例也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还能够对各变形例进行组合。
图10(b)所示的锁止部件224,示出将第1板部252和第2板部254这2片重叠而成型为进入槽部12a的限制部240a的方式,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进一步将第1板部252和/或第2板部254折回而形成为大于或等于3片的多片板部重叠。由此,能够提高限制部240a的刚性。另外,能够将形成锁止部件224的金属板减薄而使其易于挠曲,并且能够确保限制部240a的刚性。
Claims (8)
1.一种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头部,其具有插入孔和收容空间,所述插入孔用于插入具有多个槽部的撑条,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插入孔相连;
锁止部件,其由一片金属板形成;以及
操作部件,其与所述锁止部件一起收容在所述头部的收容空间内,
所述锁止部件具有:
锁止部,其进入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以及
弹性部,其从所述锁止部伸出,将所述锁止部向所述插入孔的径向内侧预紧而使所述锁止部进入所述槽部,
所述锁止部利用抵抗所述弹性部的预紧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向所述插入孔的径向外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具有弯曲部、和第1板部及第2板部,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使得一片金属板重叠的方式弯曲而形成,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隔着所述弯曲部伸出而彼此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以金属板面相对于所述第1板部或所述第2板部相交叉的方式直立设置而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进入所述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件中,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的前端部分重合,进入所述槽部而限制撑条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通过利用冲压机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以使由于冲裁加工形成的毛刺位于内侧的方式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
操作部,其从所述头部的收容空间露出;以及
梁部,其隔着用于插入所述撑条的贯通孔而与所述操作部相对配置,
所述梁部收纳于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之间而对所述锁止部进行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2、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以在所述锁止部中凸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支撑所述弯曲部的凹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17407 | 2014-06-06 | ||
JP2014117407A JP6355439B2 (ja) | 2014-06-06 | 2014-06-06 |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1917A true CN105291917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488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00944.5A Pending CN105291917A (zh) | 2014-06-06 | 2015-06-03 | 头枕支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55439B2 (zh) |
CN (1) | CN10529191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0333A (zh) * | 2017-01-04 | 2017-05-31 | 边成战 | 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9741B2 (ja) * | 2017-02-21 | 2019-02-13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22109152A (ja) * | 2021-01-14 | 2022-07-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レストの高さ調整機構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77904A (en) * | 1983-01-14 | 1986-03-25 | Itw Ateco Gmbh | Guiding sleeve for head rests at vehicle seats |
JPH0919342A (ja) * | 1995-07-06 | 1997-01-21 | Ikeda Bussan Co Ltd |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ー支持部構造 |
JPH1153751A (ja) * | 1997-08-05 | 1999-02-2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光学式ヘッド |
US20030222491A1 (en) * | 2002-05-29 | 2003-12-04 | Centura Group, Inc. |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 |
EP1923258A1 (fr) * | 2006-11-15 | 2008-05-21 |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CERA) |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coulissement d'une tige d'un appui tête comprenant un tiroir renforcé |
WO2009112665A2 (fr) * | 2008-01-16 | 2009-09-17 |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Cera) |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coulissement d'une tige d'appui-tete comprenant un tiroir renforce par une piece integrant un moyen de rappel |
CN201989659U (zh) * | 2011-03-26 | 2011-09-28 |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的头枕导套 |
-
2014
- 2014-06-06 JP JP2014117407A patent/JP63554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03 CN CN201510300944.5A patent/CN1052919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77904A (en) * | 1983-01-14 | 1986-03-25 | Itw Ateco Gmbh | Guiding sleeve for head rests at vehicle seats |
JPH0919342A (ja) * | 1995-07-06 | 1997-01-21 | Ikeda Bussan Co Ltd |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ー支持部構造 |
JPH1153751A (ja) * | 1997-08-05 | 1999-02-2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光学式ヘッド |
US20030222491A1 (en) * | 2002-05-29 | 2003-12-04 | Centura Group, Inc. |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 |
EP1923258A1 (fr) * | 2006-11-15 | 2008-05-21 |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CERA) |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coulissement d'une tige d'un appui tête comprenant un tiroir renforcé |
WO2009112665A2 (fr) * | 2008-01-16 | 2009-09-17 |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Cera) |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coulissement d'une tige d'appui-tete comprenant un tiroir renforce par une piece integrant un moyen de rappel |
CN201989659U (zh) * | 2011-03-26 | 2011-09-28 |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的头枕导套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0333A (zh) * | 2017-01-04 | 2017-05-31 | 边成战 | 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55439B2 (ja) | 2018-07-11 |
JP2015229449A (ja) | 2015-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59911B2 (en) | Shaving razors and shaving cartridges | |
JP5950139B1 (ja) | 電子機器の振動発生装置 | |
JP5697277B2 (ja) | ばね組立体 | |
CN105291917A (zh) | 头枕支架 | |
US10746218B2 (en) | Fastener for securing a panel on a support | |
KR20130135913A (ko) | 별개의 리프 스프링의 고정 구조 | |
CN105473381A (zh) | 头枕支持结构 | |
CN104172757B (zh) | 固定装置、滑轨总成及其固定装置 | |
KR200472150Y1 (ko) | 자동차의 에어벤트 노브 | |
TWI532265B (zh) | 連接端子及使用該連接端子的連接器 | |
JP2019072938A (ja) | 部品取付治具 | |
JPWO2014155606A1 (ja) | 乗り物用座席 | |
JP6097209B2 (ja) | 軸受部材 | |
JP6068990B2 (ja) | 液面レベルセンサの取付構造、及び液面レベルセンサ | |
KR101629189B1 (ko) | 자동차 브레이크 패드 지지 클립 | |
US20220289003A1 (en) | Vehicle sun visor | |
JP2016122576A (ja)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 |
CN204408120U (zh) | 刷保持器组装体和具备该刷保持器组装体的换向器电动机 | |
KR200398495Y1 (ko) | 다이어리 조립구조 | |
KR101442166B1 (ko) | 클램프링을 체결하기 위한 지그장치 | |
JP5765732B2 (ja) | ばね組立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613203B1 (ko) | 선형 가이드웨이의 슬라이더 | |
JP5964735B2 (ja) | クリップ | |
KR101419702B1 (ko) | 푸쉬빔과 슬라이딩홀을 이용한 푸쉬푸쉬장치 및 푸쉬푸쉬방법 | |
CN207594770U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