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7610B -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7610B
CN105287610B CN201410295914.5A CN201410295914A CN105287610B CN 105287610 B CN105287610 B CN 105287610B CN 201410295914 A CN201410295914 A CN 201410295914A CN 105287610 B CN105287610 B CN 105287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sythoside
water
ethanol
virus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59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7610A (zh
Inventor
王曙宾
刘素娟
王宏涛
赵韶华
孟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59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7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7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7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翘酯苷Ⅰ在制备抑制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的应用领域。实验证明连翘酯苷Ⅰ可以有效的抑制合胞病毒。

Description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用途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和制备。
背景技术
连翘酯苷是从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连翘酯苷具有抗微生物、抗病毒、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之前的研究发现连翘酯苷中几乎全是连翘酯苷A在起作用,但连翘酯苷A很难单独稳定存在,因此习惯上,常把含有连翘酯苷A的连翘酯苷类有效成分称作连翘酯苷。连翘酯苷A的分子式为C29H36O15,结构式如下:
Figure 195202DEST_PATH_IMAGE001
连翘酯苷I为棕色无定型粉末,高分辨质谱显示连翘酯苷I分子式为C29H36O15,与连翘酯苷A的分子式相同,并且其IR、IDNMR和MS谱与连翘酯苷A也十分相似,显示连翘酯苷I与连翘酯苷A是同分异构体,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咖啡酰基与葡萄糖基的连接位置不同。结构式如下:
Figure 909080DEST_PATH_IMAGE002
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I在水溶液、光照、加热情况下都会发生转化,在甲醇溶液中会缓慢转化,在纯乙酸乙酯溶液中较稳定。
正是因为连翘酯苷I的不稳定,在制备或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因此连翘酯苷I制备和保存比较困难,目前对于连翘酯苷I的研究还不多,因为对连翘酯苷I的具体抗菌活性还不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翘酯苷Ⅰ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连翘酯苷Ⅰ在制备抑制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连翘酯苷Ⅰ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
连翘酯苷Ⅰ的用量为每天22.5-90mg/kg。
一种连翘酯苷Ⅰ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提取:取连翘叶,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得到连翘叶水提液;
(2)、纯化:将步骤(1)所得连翘叶水提液通过大孔树脂AB-8对连翘酯苷成分进行初步纯化,依次以水、20%、4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
(3)、去杂质:取步骤(2)所得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去杂质,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得到各流份,取流份5-7;
(4)、液相色谱单体分离:对步骤(3)所得的流份5-7进行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单体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连翘酯苷Ⅰ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提取:取连翘叶,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得到连翘叶水提液;
(2)、纯化:将步骤(1)所得连翘叶水提液通过大孔树脂AB-8对连翘酯苷成分进行初步纯化,树脂与药材量比为1:0.8,上样速率为1BV/h,依次以水、20%、4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
(3)、去杂质:取步骤(2)所得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去杂质,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以连翘酯苷I的含量计算,上样量与硅胶用量为1:150,以乙酸乙酯为流动相洗脱10倍柱体积,一倍柱体积洗脱液为1个流份,得到10个流份,收集流份5-7;
(4)、液相色谱单体分离:对步骤(3)所得的流份5-7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20 mL/min,进样量:2 mL,得到目标化合物单体溶液。
为了选择更佳的制备工艺,做了以下工艺研究:
一、提取工艺研究:
1、连翘叶中连翘酯苷I、A含量测定: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连翘”项下含量测定方法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I、A进行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图谱见图1、2、3。
Figure 219976DEST_PATH_IMAGE003
结果表明,连翘叶中连翘酯苷I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0.15%和2.11%,其中连翘酯苷A含量远高于药典中规定的连翘果实含量(0.25%)。
2、连翘叶提取溶剂考察:
采用水、3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80%乙醇对连翘叶提取溶剂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水提取液中连翘酯苷A转化为连翘酯苷I和另一连翘酯苷类物质(命名为连翘酯苷H),所以连翘酯苷I的含量最高。30%乙醇提取液中连翘酯苷A略有转化,50%、60%、70%、80%乙醇提取液中连翘酯苷A转化均不明显。结论:以连翘酯苷I提取率为指标,优选水提取。
3、连翘叶提取正交试验:
以连翘酯苷I提取率为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的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根据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结果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
4、连翘叶提取放大试验:
根据正交实验选择的工艺对连翘叶进行提取:连翘叶约500 g用水提取,溶媒用量为10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经提取,提取液中连翘酯苷I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0.71%和0.94%,提取率分别为48.05%和44.52%。经计算,提取液中含连翘酯苷I 3.68 g,连翘酯苷A 4.87 g。提取液图谱见图4。
二、大孔树脂富集工艺:
连翘酯苷成分的初步纯化多采用大孔树脂,其中AB-8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及解析率均最高,前期预试验也证明AB-8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效果好。
连翘叶水提液直接过AB-8大孔树脂柱,树脂与药材量比为1:0.8(g/g),上样速率为1BV/h,考察不同浓度乙醇的洗脱率,洗脱速率1BV/h,收集不同洗脱部分:水洗液部分、20%乙醇洗脱部分、40%乙醇洗脱部分。各洗脱部分连翘酯苷I、A含量、洗脱率见表2,图谱见图5、6。
Figure 146343DEST_PATH_IMAGE004
由表2可知,20%乙醇洗脱基本上能将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洗脱出来。因此,后续工艺暂以20%洗脱部分进行化合物分离。由图6可知经大孔树脂初步纯化后,样品中仍有许多杂质,连翘酯苷I和连翘酯苷A的纯度还很低,分别为16%和30%,因此需要再经过硅胶柱分离除去杂质。
三、硅胶柱分离工艺:
硅胶柱分离连翘酯苷成分多用乙酸乙酯和甲醇系统。为降低毒性,我们采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
连翘酯苷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连翘酯苷I的含量计算,上样量与硅胶用量为1:150(g/g)。以乙酸乙酯为流动相洗脱10倍柱体积,一倍柱体积洗脱液为1个流份,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流份的纯度,收集只含有连翘酯苷I和连翘酯苷A两种成分的流份。结果表明流份5-7符合要求,编号为样品1、2、3,三个样品中两个峰总含量均在80-90%。样品1、2、3的连翘酯苷I、A含量见表3,图谱见图7-9。
Figure 695136DEST_PATH_IMAGE005
四、制备液相分离:
采用汉邦制备液相色谱对硅胶柱分离到的样品1、2、3进行单体分离。经过色谱条件摸索,最终确定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20 mL/min,进样量:2 mL。制备过程采取套针循环进样,如图10所示:
经制备可得到连翘酯苷I和连翘酯苷A的单体溶液。
为了研究连翘酯苷I的抗病毒作用,作了如下研究:
第一部分
一、研究内容
评价药物体外安全性
测试连翘的2个样品(A为纯度90%的连翘酯苷I,B为纯度90%的连翘酯苷I、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H的混合物,下面的样品A、B均同)。以MTT法评价受试样品体外对细胞的毒性,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范围。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药物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
确认药物体外抗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活性
以多种呼吸道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病毒种类见表4,均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保存的标准毒株,或已作鉴定分型的临床分离株),按照病毒类别进行分组筛选,评价送试样品对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Figure 48757DEST_PATH_IMAGE006
经广谱筛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一步明确体外抗病毒环节和特点
利用直接、治疗及预防3种策略,以及单个感染复制周期模型,以细胞病变法,评价对经体外药效筛选有效毒株的抑制作用环节(吸附,脱壳或核释放等)。
第二部分 实际完成情况
第一节 连翘抗病毒活性的筛选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药材
供试样品A、样品B和样品C,(C为纯度90%连翘酯苷A)均是连翘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和组分,由河北以岭药业研究院提供,样品A、样品B和样品C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均大于90%,编号:F-R-001. 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购自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L20120325。
1.2仪器
BS 2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ERAcell150i恒温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
BHC-1300IIA/B3二级生物安全柜,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LeicaDM3000倒置显微镜,徕卡公司
LeicaDB000B生物显微镜,徕卡公司
AL201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MultiScanMK3型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
SIGMAJ-26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
1.3实验试剂
MEM培养基、胎牛血清(澳洲产地)均购自Gibco公司
青霉素/链霉素溶液(10000IU/mL)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Trypsin胰蛋白酶,TPCK胰酶,PBS,MTT试剂盒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4细胞
狗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引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人喉癌细胞(human laryngeal carcinoma,HEp-2);猴肾细胞(Rhesusmonkey kidney cell,LLc-MK2);非洲绿猴肾细胞(Verda Reno,Vero)均引自美国经典培养物收藏中心(American Tissue Culture Collection,ATCC)。
1.5病毒株
甲1型流感病毒PR8株(A/PR/8/34,H1N1);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A/FM/1/47,H1N1);甲3型流感病毒Aichi株(A/Aichi/2/68,H3N2)均购自ATCC。甲1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株(A/Guangzhou/GIRD02/2009,H1N1)、乙型流感病毒(B/Guangzhou/GIRD08/09)、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为本室临床分离株;甲6、7、9型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009,H6N2,A/Duck/Guangdong/1994,H7N3,A/Chicken/Guangdong/1996,H9N2)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陈教授惠赠,上述病毒均以9~11日龄鸡胚扩增,收获尿囊液,测定其相应血凝效价。以Reed-Muench(Reed Lj and H, 1938)法测定其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病毒滴度。
其它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购自ATCC;肠道病毒71(EV71)、单纯疱疹病毒(HSV-1)、 腺病毒(ADV)及偏肺病毒均为本室临床分离株。以Reed-Muench法测定其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病毒滴度,用于细胞病变抑制法。
2、实验方法
2.1药物毒性试验(MTT)
按2×105 cell/ml的细胞浓度将HEp-2细胞接种到96孔板,待细胞长成单层后(约24h),弃去培养液,并用1×PBS洗涤细胞2次,然后加入不同稀释度(2倍稀释)的药物100µL/孔,空白对照和正常细胞对照加入100µL/孔MEM,37℃,5%CO2继续培养2~5天,随后每孔加MTT溶液(5mg/mL)20µL,置37℃,5%CO2温箱中继续孵育4小时。吸弃上清液,每孔加100µL二甲基亚砜(DMSO),低速振荡10分钟,使结晶物充分融解。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监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并用Reed-Muench法计算50%毒性浓度为药物半数有毒浓度(TC50)。计算抑制率=[(正常组平均OD值-空白组平均OD值)-(给药组的平均OD值-空白组的平均OD值)]/(正常组的平均OD值-空白组的平均OD值)×100%
2.2病毒滴度测定
病毒用无血清培养基10倍稀释为10-1~10-9九个梯度。待宿主细胞长至单层检测相应的病毒,弃培养基,用1×PBS洗涤细胞2次,然后加入不同稀释度的病毒稀释液,100μl/孔,每个滴度4个重复,同时设置细胞对照组,置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小时后,弃去上清液,加入病毒维持培养液,37℃,5%CO2培养2-5天,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CPE)。细胞出现病变程度按以下6级标准记录,具体见表5。
Figure 112528DEST_PATH_IMAGE007
用0.5%鸡红细胞50µL,加细胞上清50µL,于微量凹板中,30分钟后观察结果,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4孔。血凝结果分别以+,++,+++,++++,-表示:
++++:一层红血球均铺于孔底者;
+++:基本同上,但边缘不整齐有下垂趋向者;
++:血球于孔底形成一个环状,四周有小凝集块者;
+:血球于孔底形成一个小团,但边缘不光滑,四周有小凝集块者;
-:血球于孔底形成一个小团,光滑圆润,边缘齐整者。
用Reed-Muench法计算50%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
2.3药物体外对多种流感病毒亚型的活性确认
以细胞病变抑制法评价连翘样品(A、B)抗流感病毒活性。待测药物溶解于MEM培养基中,配成最大无毒浓度,连续倍比(2倍)稀释成七个浓度。根据细胞生长特性,将MDCK、LLc-MK2细胞稀释到合适浓度分别接种到96孔板,待细胞长至单层(约24h),弃去培养液,以1×PBS洗涤细胞2次。加入含100TCID50的病毒稀释液,加入量为100µL/孔,每个浓度4孔,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小时后,弃去病毒液,加入含待测药物成分的培养基,34℃,5%CO2培养箱中孵育48小时,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2.4药物体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非流感)的活性确认
以细胞病变抑制法对连翘样品(A、B)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待测药物溶解于MEM培养基中,配成最大无毒浓度,连续倍比稀释成八个浓度。根据HEp-2、Vero、Vero-E6细胞各自的生长特性,按合适浓度接种到96孔板上培养,待细胞长成单层后(约24h),弃去培养液,以1×PBS洗涤细胞2次。加入含100TCID50的病毒稀释液,加入量为100µL/孔,每个浓度4孔,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小时后,弃去病毒液,加入含待测药物成分的培养基,34℃,5%CO2培养箱中培养2~5天,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细胞出现病变的程度同前,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第二节 连翘提取物及其单体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2.1
1.1实验材料 同第一节
1.2实验方法
1.2.1连翘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
以细胞病变法在直接、治疗及预防三种策略确认连翘A、B、C样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
(1). 直接作用模式: 采用100TCID50的RSV与不同浓度的药物同时加入HEp-2细胞,100μl/孔,设立药物组、正常组和病毒组对照,置35℃,5%CO2继续培养2~5天。具体策略如下:
(2). 治疗模式:采用100TCID50的RSV病毒吸附96孔HEp-2细胞2小时,吸弃上清液,加入不同浓度药物(除阴、阳性对照外)100μl/孔,设立药物组、正常组和病毒组对照,置35℃、5%CO2环境下培养2~5天。
(3). 预防模式:不同浓度药物加入96孔HEp-2细胞内孵育2小时,吸弃上清液,加入100TCID50的RSV病毒吸附2小时,吸弃上清液,换含2%FBS的维持培养基,100μl /孔,设立药物组、正常组合病毒组对照,置35℃、5%CO2环境下培养2~5天。
1.3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以
Figure 842587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SPPS12.0软件进行统计。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1.体外抗流感病毒的活性
1.1样品A和样品B的细胞毒性作用
药物样品对病毒宿主细胞的毒性实验是抗病毒药效评2价的前提,利用MTT法测得连翘样品A和B对MDCK、HEp-2、LLc-MK2、Vero、Vero-E6细胞的药物半数有毒浓度(TC50),见表6,本研究中的药效实验均在最大无毒浓度下进行。
Figure 245887DEST_PATH_IMAGE009
1.2体外对多种流感病毒亚型的抑制作用
在治疗模式中,样品A和样品B对多种流感亚型(甲1型:FM1、PR8、09年新甲流、以及季流H3N2(Aichi株)、低致病性禽流感H6N2、H7N3及H9N2;乙型流感),均未显示出其抗病毒的作用,见表7。
Figure 770409DEST_PATH_IMAGE010
1.3体外对非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通过CPE法探讨样品A和样品B对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样品A和样品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未显示出抗病毒作用(表8)。
Figure 321476DEST_PATH_IMAGE011
注:结果均为两次独立实验。
2、连翘酯苷Ⅰ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病毒活性
在预防模式、治疗模式以及直接模式三种实验策略下确认样品A和样品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结果(表9)显示连翘样品A和样品B直接和治疗两种模式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同时预防模式也显示了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Figure 589646DEST_PATH_IMAGE012
3、连翘酯苷Ⅰ与连翘酯苷A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病毒活性
在预防模式、治疗模式以及直接模式三种实验策略下确认样品A和样
品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结果(表10)显示连翘酯苷Ⅰ样品A和样品B直接和治疗两种模式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且优于连翘酯苷A
Figure 847452DEST_PATH_IMAGE013
三、小结
经CPE法筛查证实样品A和样品B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抑制作用。利用直接、治疗和预防三种策略,以细胞病变抑制法,发现两样品在直接、治疗和预防模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直接模式的IC50分别为0.79μg/ml、1.25μg/ml;治疗模式的IC50的平均值分别为2.4μg/ml±0.188、2.57±0.29μg/ml;预防模式IC50分别为125μg/ml、210μg/ml,而对其他多种呼吸道病毒,包括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71、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均未发现有抑制作用。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连翘酯苷Ⅰ可以有效的抑制合胞病毒,而且效果优于连翘酯苷A,也优于连翘酯苷Ⅰ、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H的混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连翘酯苷I对照品色谱图;
图2是连翘酯苷A对照品色谱图;
图3是连翘叶药材色谱图;
图4是连翘叶水提取液色谱图(13min为连翘酯苷I,29min为连翘酯苷H,33min为连翘酯苷A);
图5是水洗液色谱图;
图6是20%乙醇洗脱液色谱图;
图7是流份5色谱图(13min连翘酯苷I,32min连翘酯苷A,);
图8是流份6色谱图(13min连翘酯苷I,32min连翘酯苷A,);
图9是流份7色谱图(13min连翘酯苷I,32min连翘酯苷A,);
图10是制备液相色谱图(第一个峰为连翘酯苷I,第二个峰为连翘酯苷A,每两个峰为一个循环制备过程,最后一个峰为洗柱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连翘酯苷Ⅰ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提取:称取连翘叶500g,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得到连翘叶水提液;
(2)、纯化:将步骤(1)所得连翘叶水提液通过大孔树脂AB-8对连翘酯苷成分进行初步纯化,树脂与药材量比为1:0.8(g/g),上样速率为1BV/h,依次以水、20%、4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
(3)、去杂质:取步骤(2)所得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去杂质,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以连翘酯苷I的含量计算,上样量与硅胶用量为1:150(g/g),以乙酸乙酯为流动相洗脱10倍柱体积,一倍柱体积洗脱液为1个流份,得到10个流份,收集流份5-7;
(4)、液相色谱单体分离:对步骤(3)所得的流份5-7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20 mL/min,进样量:2 mL,得到目标化合物单体溶液。然后浓缩干燥得到连翘酯苷Ⅰ。
实施例2:片剂制备
称取连翘酯苷Ⅰ100g,加入微晶纤维素100g,乳糖200g,充分混匀,加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用24目筛制粒,70℃烘干,整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片剂。
实施例3:胶囊剂制备
称取连翘酯苷Ⅰ100g,加入微晶纤维素50g,加入交联聚维酮10g,乳糖130g,充分混匀,加入5%聚维酮K30水溶液30ml,再加水15ml,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用24目筛制粒,70℃烘干,整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得1000粒胶囊。
实施例4:颗粒剂制备
称取100g连翘酯苷Ⅰ原料,加入蔗糖500g,糊精2500g,充分混匀,加水180ml,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用24目筛制粒,70℃烘干,整粒,分装成500袋。
实施例5:滴丸剂制备
称取1000g聚乙醇6000,70℃水浴熔化,加入1000g连翘酯苷Ⅰ原料,边加边搅拌,加完充分搅拌,滴制成丸,制成1000粒滴丸。

Claims (5)

1.连翘酯苷Ⅰ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抑制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Ⅰ的用量为每天22.5-90m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Ⅰ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提取:取连翘叶,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得到连翘叶水提液;
(2)、纯化:将步骤(1)所得连翘叶水提液通过大孔树脂AB-8对连翘酯苷成分进行初步纯化,依次以水、20%、4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
(3)、去杂质:取步骤(2)所得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去杂质,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得到各流份,取流份5-7;
(4)、液相色谱单体分离:对步骤(3)所得的流份5-7进行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单体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翘酯苷Ⅰ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1)、提取:取连翘叶,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得到连翘叶水提液;
(2)、纯化:将步骤(1)所得连翘叶水提液通过大孔树脂AB-8对连翘酯苷成分进行初步纯化,树脂与药材量比为1:0.8,上样速率为1BV/h,依次以水、20%、4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
(3)、去杂质:取步骤(2)所得20%乙醇洗脱部位,采用硅胶柱去杂质,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溶剂系统进行洗脱,以连翘酯苷I的含量计算,上样量与硅胶用量为1:150,以乙酸乙酯为流动相洗脱10倍柱体积,一倍柱体积洗脱液为1个流份,得到10个流份,收集流份5-7;
(4)、液相色谱单体分离:对步骤(3)所得的流份5-7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20 mL/min,进样量:2 mL,得到目标化合物单体溶液。
CN201410295914.5A 2014-06-27 2014-06-27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87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914.5A CN105287610B (zh) 2014-06-27 2014-06-27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914.5A CN105287610B (zh) 2014-06-27 2014-06-27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610A CN105287610A (zh) 2016-02-03
CN105287610B true CN105287610B (zh) 2021-11-16

Family

ID=5518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5914.5A Active CN105287610B (zh) 2014-06-27 2014-06-27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7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2780B (zh) * 2017-09-05 2021-07-13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十八种成分的分离方法
CN109776635B (zh) * 2017-11-10 2021-08-17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八种成分的分离方法
CN113368156A (zh) * 2021-07-15 2021-09-10 山西大学 一种连翘叶活性成分及其在制备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836A (zh) * 2013-04-19 2013-07-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连翘花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3275145A (zh) * 2013-06-14 2013-09-04 山东农业大学 利用离子液体超声提取连翘酯苷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808749A (zh) * 2013-01-30 2014-05-21 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连翘衍生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2261A (zh) * 2007-09-04 2008-04-02 北京理工大学 连翘(果实或叶)中苯乙醇苷类和木质素苷类组分的应用
CN101342185A (zh) * 2008-08-12 2009-01-14 武汉大学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肿瘤化疗增敏减毒药物或抗艾滋病增敏减毒药物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8749A (zh) * 2013-01-30 2014-05-21 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连翘衍生品的方法
CN103193836A (zh) * 2013-04-19 2013-07-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连翘花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3275145A (zh) * 2013-06-14 2013-09-04 山东农业大学 利用离子液体超声提取连翘酯苷类化合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连翘病毒清胶囊抗病毒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赵文华等;《中成药》;20050430;第27卷(第4期);第449-4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610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0207B (zh) 紫花地丁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1129455B (zh) 苦豆子提取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5287610B (zh) 连翘酯苷i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0871B (zh) 从紫红獐牙菜中分离的口山酮类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
US10407455B2 (en) Phillygenin glucuronic acid derivative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8926584A (zh) 山腊梅提取物抗微生物的用途
CN102423346B (zh) 一种牡丹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82968B (zh) 穿心莲总内酯提取方法、穿心莲总内酯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7737201B (zh) 三叶青提取物抗病毒作用应用
CN106309455B (zh) 贝母辛的用途
US20130259809A1 (en) Use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radix isatidis in manufacture of medicaments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CN101695511B (zh) 石榴皮提取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WO2002102308A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
CN107011419A (zh)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板蓝根活性糖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03858B (zh)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48654B (zh) 水黄皮素或水黄皮提取物在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3735599B (zh) 臭灵丹提取物及组合物在抗甲型病毒性流感药物中的应用
CN112957388B (zh) 甘蓝型油菜-菘蓝e单体附加系在抑制流感病毒中的应用
KR20160071245A (ko) 항 콕사키바이러스 활성을 갖는 오리방풀 유래 화합물
CN108926583A (zh) 浙江腊梅抗微生物感染的用途
CN108992478A (zh) 楤木提取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12353809B (zh) 一种黄芪甲苷类化合物的药物用途
CN113181229B (zh) 甘蓝型油菜-菘蓝G单体附加系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
CN108785296B (zh) 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4931592A (zh)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