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034B - 散热鳍片组 - Google Patents
散热鳍片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3034B CN105283034B CN201410481902.1A CN201410481902A CN105283034B CN 105283034 B CN105283034 B CN 105283034B CN 201410481902 A CN201410481902 A CN 201410481902A CN 105283034 B CN105283034 B CN 1052830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
- those
- fan
- radiating fin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26—Cool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working fluid in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4—Assemblies of fins having different features, e.g. with different fin densi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8—Fluid driving means, e.g. pumps,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鳍片组,适与一风扇搭配应用,包括一底板、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第二散热片、一内盖板以及一外盖板,该些第一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于底板,且自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延伸至远离风扇的外侧端,该些第二散热片设置于底板且位于两第一散热片之间,内盖板自内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一散热片相对于底板的另一侧,该外盖板自外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二散热片相对于底板的另一侧,外盖板与内盖板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开口,其中该些第二散热片是自邻近开口处延伸至外侧端且该些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该些第二散热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散热鳍片组,特别关于一种具除尘功能的散热鳍片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向高性能、高频率、高速度与轻薄化的迅速发展,造成电子产品的发热温度越来越高,因而容易产生不稳定现象,影响产品可靠度,所以现有的电子产品常利用风扇作为散热装置。
以一般现有的散热风扇而言,由于空气中充满灰尘及微粒,因此当散热风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邻近散热鳍片组的出风口位置会聚集大量灰尘,灰尘将会影响散热风扇的转速及散热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可简易达到除尘的功能,以提升散热效率,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可简易达到除尘的功能,以提升散热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散热鳍片组,适与一风扇搭配应用,包括一底板、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第二散热片、一内盖板以及一外盖板,该些第一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于底板,且自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延伸至远离风扇的外侧端,该些第二散热片设置于底板且位于两第一散热片之间,内盖板自内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一散热片相对于底板的另一侧,该外盖板自外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二散热片相对于底板的另一侧,外盖板与内盖板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开口,其中该些第二散热片是自邻近开口处延伸至外侧端且该些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该些第二散热片。
在一实施例中,该些第二散热片对应于该开口的位置具有一斜边,斜边是自内侧端朝向外侧端的方向向上斜切。
在一实施例中,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分别设有各第二散热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片的至少两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第二散热片。
在一实施例中,风扇的扇框侧壁邻近于出风口的位置具有一通口。
在一实施例中,邻近通口的相邻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第二散热片,远离通口的相邻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散热鳍片组,适与一风扇搭配应用,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以及多个第二散热片。各该些第一散热片具有第一片体、第一底延伸部、第一内盖延伸部以及第一外盖延伸部,第一底延伸部自第一片体转折延伸,第一内盖延伸部自邻近风扇的内侧端连接于第一片体相对于第一底延伸部的另一侧,第一外盖延伸部自远离风扇的外侧端连接于第一片体相对于第一底延伸部的另一侧。各该些第二散热片具有第二片体、第二底延伸部、以及第二外盖延伸部,第二底延伸部自第二片体转折延伸,第二外盖延伸部自远离风扇的外侧端连接于第二片体相对于第二底延伸部的另一侧。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片,且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并排设置,而第一内盖延伸部与第一外盖延伸部及第二外盖延伸部之间形成一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片体对应于开口的位置具有一斜边,斜边是自内侧端朝向外侧端的方向向上斜切。
在一实施例中,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分别设有各该些第二散热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片的至少两片。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第二散热片。
在一实施例中,风扇的扇框侧壁邻近于出风口的位置具有一通口。
在一实施例中,邻近通口的相邻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第二散热片,远离通口的相邻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具有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片),而远离风扇的外侧端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内侧端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外侧端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散热面积,散热鳍片组还包括内盖板及外盖板,两者为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灰尘可由此开口排出,以达到除尘及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样借由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具有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片体),而远离风扇的外侧端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以及借由第一散热片的第一内盖延伸部与其本身的第一外盖延伸部及第二散热片的第二外盖延伸部之间形成开口,达到内侧端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外侧端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及从内侧端吹入散热鳍片组的灰尘则可由开口排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4A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于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5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实施方式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6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7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遮蔽件的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的一散热鳍片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搭配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C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搭配风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D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E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A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C为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12B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符号说明】
1a、1b、1c、1d、1e、1f:散热装置
11:扇框
111:入风口
112:出风口
12:叶轮
13:马达
14、14a、14b、14c、14d、14e、14f、14g、14h:散热鳍片组
141:散热片
1411:第一散热片
14111:第一片体
14112:第一底延伸部
14113:第一内盖延伸部
14114:第一外盖延伸部
1412:第二散热片
14121:第二片体
14122:第二底延伸部
14124:第二外盖延伸部
142:底板
143:内盖板
144:外盖板
15、15a、15b、15c:阻挡件
16:遮蔽件
A-A:剖面线
C:出风通道
E1:内侧端
E2:外侧端
F、F1:风扇
L:斜边
O1、O2:通口
O3、O4:开口
PO1:第一开启位置
PC1:第一关闭位置
PO2:第二开启位置
PC2:第二关闭位置
S: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散热鳍片组,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1a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1a的部分组合示意图。请先同时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a包括一扇框11、一叶轮12、一马达13、一散热鳍片组14以及一阻挡件15。马达13装设于扇框11内,叶轮12套设于马达13外,马达13连结叶轮12并驱动叶轮12转动。扇框11具有一入风口111及一出风口112,散热鳍片组14是设置于出风口112的位置,以进行散热。散热鳍片组14由多片并排而设的散热片141所组成,任两片散热片141可共同形成一出风通道C,因此,散热鳍片组14包含有多个出风通道C,出风通道C用以供散热装置1a将热能排出。在实际应用上,由于空气中具有大量灰尘,当散热装置1a内的风经由散热鳍片组14排出时,灰尘会聚积在散热鳍片组14邻近于叶轮12的一侧,也就是灰尘会聚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相接的位置。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于此特别说明,为使清楚以便了解,图3省略部分元件(部分扇框)。为了进行除尘,在本实施例中,阻挡件15遮蔽该些出风通道C,使原先会从出风通道C排出的风无法排出。在实际应用上,阻挡件15可与散热鳍片组14活动连接,其详细方式将于后段进行叙述。当然,阻挡件15也可不与散热鳍片组14连接,而是阻挡件15为一独立构件,并以紧靠散热鳍片组14的方式遮蔽出风通道C,另外,阻挡件15亦可为其它装置的一部分,同样借由紧靠出风通道C以遮蔽该些出风通道C。
请继续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扇框11的侧壁S邻近于出风口112的位置具有一通口O1,由于阻挡件15将使散热装置1a内的风无法从出风通道C排出,因此,原先会从出风通道C排出的风将持续在散热装置1a中流动,以形成风压较高的区域,而与散热装置1a外部贯通的通口O1处则形成风压较低的区域,利用风自高压区域吹向低压区域的原理,可顺势将原先堆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相接位置的灰尘吹往通口O1,并由通口O1排出,以达到除尘的目的。
图4A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1a于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A及图4B,阻挡件15与散热鳍片组14为可活动地连接,阻挡件15可于第一开启位置PO1及第一关闭位置PC1之间活动,当阻挡件15a位于第一关闭位置PC1时(如图5A),阻挡件15将遮蔽散热鳍片组14的出风通道C(如图2),以阻挡散热装置1a内的风从出风通道C排出。
图5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实施方式剖面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5A及图5B,与前述实施方式(图4A)不同的地方在于,阻挡件15a为一类似安全帽盖片的阻挡结构,其包括一轨道及一盖片,并利用人为手动或电路控制等方式,使盖片沿轨道往下移动以遮蔽散热鳍片组14。
图6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6A及图6B,与前述实施方式(图4A)不同的地方在于,阻挡件15b为一类似电卷门式的阻挡结构,其是以直接向下移动的方式遮蔽散热鳍片组14。当然,阻挡件15b移动的控制手段亦可为人为手动或借由电路控制,其它相关内容请参照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图7A为图4A所示的散热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7A及图7B,与前述实施方式(图4A)不同的地方在于,阻挡件15c为一类似百叶窗式的阻挡结构,其是以旋转盖下的方式遮蔽散热鳍片组14。当然,阻挡件15c转动的控制手段可为人为手动或借由电路控制,其它相关内容请参照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阻挡件15、15a、15b、15c是遮蔽散热鳍片组14远离叶轮12的一侧,详言之,阻挡件15、15a、15b、15c是将出风通道C的出风口遮蔽起来。在其它实施例中,阻挡件15、15a、15b、15c亦可以是遮蔽散热鳍片组14邻近叶轮12的一侧,也就是阻挡件15、15a、15b、15c也可以是将出风通道C的入风口遮蔽起来。无论阻挡件15、15a、15b、15c是遮蔽散热鳍片组14的出风口或入风口,皆可阻挡散热装置1a内的风从出风通道C排出,搭配通口的设置可进一步达到除尘的效果。
请再次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叶轮12是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且出风口112为朝下时,通口O1对应设置于侧壁S的左侧且邻近于出风口112的位置,如此,聚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相接位置的灰尘便可顺着顺时针的风向从通口O1排出,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a还包括一遮蔽件16,遮蔽件16可活动地连结于通口O1的周缘,进一步言之,遮蔽件16可设置于侧壁S且邻近于通口O1的位置。遮蔽件16可于第二开启位置PO2及第二关闭位置PC2(如图8)之间活动,当遮蔽件16位于第二关闭位置PC2时,遮蔽件16将遮蔽通口O1,如图8所示,图8为图3所示的遮蔽件16的操作示意图。另外,遮蔽件16同样可借由人为手动控制或电路控制的方式,于第二开启位置PO2(如图3)及第二关闭位置PC2之间移动。
在实际应用上,若散热装置1a需进行除尘时,阻挡件15将遮蔽散热鳍片组14的出风通道C,而遮蔽件16将不遮蔽通口O1,以将原先堆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相接位置的灰尘吹往通口O1,并由通口O1排出,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以图4A、图5A、图6A、图7A举例来说,当散热装置1a需进行除尘时,阻挡件15、15a、15b、15c将位于第一关闭位置PC1,而遮蔽件16则位于第二开启位置PO2(如图3)。
若散热装置1a于一般使用情况,而不特别进行除尘时,请参照图8,阻挡件15(如图2)将不遮蔽散热鳍片组14的出风通道C,而遮蔽件16将遮蔽通口O1。以图4B、图5B、图6B、图7B举例来说,当散热装置1a不特别进行除尘时,阻挡件15、15a、15b、15c将位于第一开启位置PO1,而遮蔽件16则位于第二关闭位置PC2(如图8),使散热装置1a可利用散热鳍片组14的出风通道C排出热风以进行散热。
图9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图3,散热装置1a)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b其叶轮12是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通口O2是设置于侧壁S的右侧,意即,当叶轮12是朝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且出风口112为朝下时,通口O2对应设置于侧壁S的右侧且邻近于出风口112的位置,如此,聚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相接位置的灰尘便可顺着逆时针的风向,从通口O2排出,其它相关内容请参照前述段落,于此不再赘述。于此需特别说明的是,扇框11可同时具有设置于侧壁S左侧的通口O1(图3)与设置于侧壁S右侧的通口O2(图8),以搭配叶轮12不同旋转方向时进行除尘。
图10A为本发明的一散热鳍片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B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搭配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请先参照图10A及图10B,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14a适与一风扇F搭配应用,以形成散热装置1c,风扇F较佳为离心式风扇。散热鳍片组14a包括一底板142、多个第一散热片1411、多个第二散热片1412、一内盖板143及一外盖板144。第一散热片1411并排设置于底板142,且自邻近风扇F的内侧端E1延伸至远离风扇F的外侧端E2。第二散热片1412并排设置于底板142且位于两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详言之,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二散热片1412。内盖板143自内侧端E1连接于该些第一散热片1411相对于底板142的另一侧,外盖板144自外侧端E2连接于该些第二散热片1412相对于底板142的另一侧,且外盖板144与内盖板143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开口O3,而第二散热片1412是自邻近开口O3的位置延伸至外侧端E2,且第一散热片1411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片1412,于此,「长度」分别是指第一散热片1411及第二散热片1412自内侧端E1至外侧端E2方向的长度。借由上述的结构,散热鳍片组14a邻近风扇F的内侧端E1形成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片),而远离风扇F的外侧端E2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内侧端E1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于散热鳍片组14a与出风口112的交接处,而外侧端E2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较大的散热面积。而从内侧端E1吹入散热鳍片组14a的灰尘则可由开口O3排出,以达到除尘及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片1412对应于开口O3的位置可具有一斜边L。斜边L是自内侧端E1朝向外侧端E2的方向向上斜切,如此,灰尘即可顺着斜边L而更容易从开口O3的位置排出。
图10C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搭配风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图10B,散热装置1c)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d,风扇F1的侧壁S设有通口O1,且散热鳍片组14a的外侧端E2设有阻挡件15。阻挡件15可遮蔽散热鳍片组14a的出风通道,使堆积在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a相接位置的灰尘吹往通口O1,另外,其它从散热鳍片组14a的内侧端E1吹入散热鳍片组14a的灰尘则可借由开口O3排出,达到双重除尘的效果。其它相关内容,请参照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图10D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0D,与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散热鳍片组14b,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至少两片第二散热片1412,当然,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可设置更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如此,邻近风扇的内侧端E1将形成更大的间隔,灰尘更容易吹入散热鳍片组14b当中,并借由开口O3排出。
图10E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0E,与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散热鳍片组14c,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第二散热片1412,以图10E图面为例,部分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二片第二散热片1412,部分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则设有三片第二散热片1412,当然,第二散热片1412的数量及不同数量与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配置关系,皆可依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调整。
图11A为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10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组14d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1411及多个第二散热片1412,各第一散热片1411具有第一片体14111、第一底延伸部14112、第一内盖延伸部14113以及第一外盖延伸部14114。第一底延伸部14112自第一片体14111转折延伸,第一内盖延伸部14113自邻近风扇的内侧端E1连接于第一片体14111相对于第一底延伸部14112的另一侧,第一外盖延伸部14114自远离风扇的外侧端E2连接于第一片体14111相对于第一底延伸部14112的另一侧。而各第二散热片1412则具有第二片体14121、第二底延伸部14122以及第二外盖延伸部14124,第二底延伸部14122自第二片体14121转折延伸,第二外盖延伸部14124自远离风扇的外侧端E2连接于第二片体14121相对于第二底延伸部14122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1411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片1412的长度,于此,「长度」分别是指第一散热片1411及第二散热片1412自内侧端E1至外侧端E2方向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1411与第二散热片1412为并排设置,于此是以相邻两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者设有一第二散热片1412为举例。实作上,第一散热片1411与第二散热片1412之间可借由铆合的方式并排设置。借由并排组合而设,该些第一内盖延伸部14113与该些第一外盖延伸部14114及第二外盖延伸部14124之间会形成开口O4。借由上述的结构,散热鳍片组14d邻近风扇的内侧端E1形成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片体),而远离风扇的外侧端E2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内侧端E1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而外侧端E2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较大的散热面积。从内侧端E1吹入散热鳍片组14d的灰尘则可由开口O4排出,以达到除尘及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片体14121对应于开口O4的位置可具有一斜边L。斜边L是自内侧端E1朝向外侧端E2的方向向上斜切,如此,吹入散热鳍片组14d的灰尘即可顺着斜边L而更容易从开口O4的位置排出。
图11B为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与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d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散热鳍片组14e,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二片第二散热片1412,当然,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可设置更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如此,邻近风扇的内侧端E1将形成更大的间隔,灰尘更容易吹入散热鳍片组14e当中,并借由开口O4排出。
图11C为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与图11B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e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散热鳍片组14f,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第二散热片1412,以图11C图面为例,部分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二片第二散热片1412,部分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则设有三片第二散热片1412,当然,第二散热片1412的数量及不同数量与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配置关系,皆可依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调整。
图12A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请参照图12A,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14g是与图10C所示的风扇F1搭配应用,形成散热装置1e,关于风扇F1的内容请参照前述。而散热鳍片组14g与图10C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a不同的地方在于,邻近通口O1处的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第二散热片1412,远离通口O1的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由于通口O1具有除尘的功能,意即邻近通口O1的位置本身具有较佳的除尘能力,因此可允许设置较密的第一散热片1411。而远离通口O1的位置较难依赖通口O1进行除尘,也就是说,远离通口O1的位置本身的除尘能力较差,较容易于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g交接的位置堆积灰尘,因此,此位置借由在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置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可使灰尘较容易被吹入散热鳍片组14g并从开口O3排出,以增加远离通口O1处的除尘能力。
图12B为本发明的一散热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请参照图12B,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14h是与图10C所示的风扇F1搭配应用,关于风扇F1的内容请参照前述。而散热鳍片组14h与图11A所示的散热鳍片组14d不同的地方在于,邻近通口O1处的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第二散热片1412,远离通口O1的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由于通口O1具有除尘的功能,意即邻近通口O1的位置本身具有较佳的除尘能力,因此可允许设置较密的第一散热片1411。而远离通口O1的位置较难依赖通口O1进行除尘,也就是说,远离通口O1的位置本身的除尘能力较差,较容易于出风口112与散热鳍片组14h交接的位置堆积灰尘,因此,此位置借由在相邻第一散热片1411之间设置数量较多的第二散热片1412,可使灰尘较容易被吹入散热鳍片组14h并从开口O4排出,以增加远离通口O1处的除尘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具有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片),而远离风扇的外侧端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内侧端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外侧端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散热面积,散热鳍片组还包括内盖板及外盖板,两者为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灰尘可由此开口排出,以达到除尘及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样借由邻近风扇的内侧端具有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第一片体),而远离风扇的外侧端则具有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含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以及借由第一散热片的第一内盖延伸部与其本身的第一外盖延伸部及第二散热片的第二外盖延伸部之间形成开口,达到内侧端排列较疏的散热结构可避免灰尘堆积,外侧端排列较密的散热结构可维持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及从内侧端吹入散热鳍片组的灰尘则可由开口排出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6)
1.一种散热鳍片组,适与一风扇搭配应用,包括:
一底板;
多个第一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于该底板,且自邻近该风扇的内侧端延伸至远离该风扇的外侧端;
多个第二散热片,设置于该底板且位于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之间;
一内盖板,自该内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一散热片相对于该底板的另一侧;以及
一外盖板,自该外侧端连接于该些第二散热片相对于该底板的另一侧,该外盖板与该内盖板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开口,
其中该些第二散热片是自邻近该开口处延伸至该外侧端且该些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该些第二散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些第二散热片对应于该开口的位置具有一斜边,该斜边是自该内侧端朝向该外侧端的方向向上斜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分别设有各该些第二散热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该些第二散热片的至少两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该些第二散热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风扇的扇框侧壁邻近于出风口的位置具有一通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邻近该通口的相邻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该些第二散热片,远离该通口的相邻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该些第二散热片。
9.一种散热鳍片组,适与一风扇搭配应用,包括:
多个第一散热片,各该些第一散热片具有一第一片体、一第一底延伸部、一第一内盖延伸部以及一第一外盖延伸部,该第一底延伸部自该第一片体转折延伸,该第一内盖延伸部自邻近该风扇的内侧端连接于该第一片体相对于该第一底延伸部的另一侧,该第一外盖延伸部自远离该风扇的外侧端连接于该第一片体相对于该第一底延伸部的另一侧;以及
多个第二散热片,各该些第二散热片具有一第二片体、一第二底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外盖延伸部,该第二底延伸部自该第二片体转折延伸,该第二外盖延伸部自远离该风扇的外侧端连接于该第二片体相对于该第二底延伸部的另一侧;
其中该些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该些第二散热片,且该些第二散热片与该些第一散热片并排设置,而该些第一内盖延伸部与该些第一外盖延伸部及该些第二外盖延伸部之间形成一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些第二片体对应于该开口的位置具有一斜边,该斜边是自该内侧端朝向该外侧端的方向向上斜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分别设有各该些第二散热片。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该些第二散热片的至少两片。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不同数量的该些第二散热片。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该风扇的扇框侧壁邻近于出风口的位置具有一通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中邻近该通口的相邻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少的该些第二散热片,远离该通口的相邻该些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数量较多的该些第二散热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2426 | 2014-06-27 | ||
TW103122426A TWI568342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散熱鰭片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3034A CN105283034A (zh) | 2016-01-27 |
CN105283034B true CN105283034B (zh) | 2018-02-09 |
Family
ID=5493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1902.1A Active CN105283034B (zh) | 2014-06-27 | 2014-09-19 | 散热鳍片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77564A1 (zh) |
CN (1) | CN105283034B (zh) |
TW (1) | TWI5683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721338S1 (en) * | 2012-06-10 | 2015-01-20 | Apple Inc. | Thermal device |
USD821564S1 (en) * | 2016-04-25 | 2018-06-26 |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 Fan blade |
US10362711B2 (en) | 2017-11-29 | 2019-07-23 | Listan Gmbh & Co. Kg | Fan mounting arrangement in a power supply |
US10285306B1 (en) * | 2017-11-29 | 2019-05-07 | Listan Gmbh & Co. Kg | Power supply |
CN111212544A (zh) * | 2018-11-21 | 2020-05-29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TWI676884B (zh) * | 2018-12-03 | 2019-11-11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7182A (zh) * | 2004-10-26 | 2006-05-0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及其流向控制结构 |
CN1870878A (zh) * | 2005-05-26 | 2006-11-2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器 |
CN103970237A (zh) * | 2013-01-30 | 2014-08-0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26233B1 (en) * | 2002-01-03 | 2003-09-30 | Thermal Corp. | Bi-level heat sink |
US6935419B2 (en) * | 2002-02-20 | 2005-08-3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eat sink apparatus with air duct |
TW200636169A (en) * | 2005-04-01 | 2006-10-16 | Shwin-Chung Wong | A flow distributor for a fan |
JP4493611B2 (ja) * | 2005-12-13 | 2010-06-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TWM292736U (en) * | 2006-01-05 | 2006-06-21 | Neng Tyi Prec Ind Co Ltd | Multi-directional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
TW200823636A (en) * | 2006-11-23 | 2008-06-01 | Inventec Corp | Heat-dissipation device with dust-disposal function |
TWM320113U (en) * | 2007-01-12 | 2007-10-01 | Neng Tyi Prec Ind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apable of presetting a vent structure |
TWM315850U (en) * | 2007-01-15 | 2007-07-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guiding bracket |
TW200903225A (en) * | 2007-07-02 | 2009-01-16 | Ama Precision Inc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
CN101370370B (zh) * | 2007-08-17 | 2011-11-0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模组 |
TWI330068B (en) * | 2007-08-27 | 2010-09-01 | Inventec Corp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dust removal mechanism |
US20110277969A1 (en) * | 2007-09-28 | 2011-11-17 | Neng Tyi Precision Industries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hich is pre-built with an air vent structure |
TWI349072B (en) * | 2008-07-04 | 2011-09-21 | Inventec Corp | Wind guiding cover |
TWM351385U (en) * | 2008-08-25 | 2009-02-21 | Wistron Corp | Adjustable ventilation apparatus for computer enclosure and assembly for computer enclosure and adjustable ventilation apparatus |
TWI424805B (zh) * | 2008-10-15 | 2014-01-21 | Micro Star Int Co Ltd | Venting device |
TW201029554A (en) * | 2009-01-21 | 2010-08-01 | Wistron Corp | A dust-proof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
TWI465009B (zh) * | 2010-04-21 | 2014-12-11 | Foxconn Tech Co Ltd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JP2011233849A (ja) * | 2010-04-30 | 2011-11-17 | Sony Corp | 冷却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ヒートシンク |
US8325480B2 (en) * | 2010-05-20 | 2012-12-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eat sink for distributing a thermal load |
CN102402263A (zh) * | 2010-09-10 | 2012-04-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TW201229729A (en) * | 2011-01-06 | 2012-07-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Diversion divice and cooling module having the diversion device |
CN102958325A (zh) * | 2011-08-29 | 2013-03-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TWM435645U (en) * | 2012-03-22 | 2012-08-11 | Wistron Corp |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having enhanced heat dissipating efficiency |
TWI496531B (zh) * | 2012-12-12 | 2015-08-11 | Inventec Corp | 散熱模組、電子裝置及其除塵方法 |
-
2014
- 2014-06-27 TW TW103122426A patent/TWI568342B/zh active
- 2014-09-19 CN CN201410481902.1A patent/CN105283034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31 US US14/675,119 patent/US2015037756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7182A (zh) * | 2004-10-26 | 2006-05-0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及其流向控制结构 |
CN1870878A (zh) * | 2005-05-26 | 2006-11-2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器 |
CN103970237A (zh) * | 2013-01-30 | 2014-08-0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1620A (zh) | 2016-01-01 |
CN105283034A (zh) | 2016-01-27 |
TWI568342B (zh) | 2017-01-21 |
US20150377564A1 (en) | 2015-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3034B (zh) | 散热鳍片组 | |
CN105257560B (zh) | 散热装置 | |
CN103796463B (zh) | 散热模块、电子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 |
CN105578835B (zh) | 货柜数据中心 | |
RU2016116986A (ru) |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вентилятор с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м блоком теплоообмена | |
CN104812222B (zh) | 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 | |
CN203922411U (zh) | 设置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底面的显示装置 | |
CN101832280A (zh) | 散热装置及其离心风扇与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206237310U (zh) | 一种可拆卸且高散热性的变频器安装柜 | |
CN105657998A (zh) | 货柜数据中心 | |
CN101187384A (zh) | 离心风扇、使用该离心风扇的散热模组及使用该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 |
CN106304722A (zh) | 电气控制柜 | |
CN106406472B (zh) | 一种存储器散热装置 | |
CN107742835A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 |
CN106533134A (zh) | 一种自封闭散热变频器柜 | |
CN107452863A (zh) | 一种散热的led封装结构 | |
US20210153380A1 (en) | Lighting control console having a cooling device | |
CN107562151A (zh) | 一种设有自动散热机构的电脑机箱 | |
CN109936960A (zh) | 一种电路板的防尘装置 | |
CN104750211A (zh) | 数据中心 | |
CN206564535U (zh) | 一种变频器 | |
CN205883813U (zh) | 一种用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散热防尘装置 | |
TW201526774A (zh) | 貨櫃資料中心 | |
CN102348342A (zh) | 数据中心 | |
CN206673402U (zh) | 一种优化的节能电网配电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