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203A - 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1203A
CN105281203A CN201510290882.4A CN201510290882A CN105281203A CN 105281203 A CN105281203 A CN 105281203A CN 201510290882 A CN201510290882 A CN 201510290882A CN 105281203 A CN105281203 A CN 105281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park plug
metal
metal wire
alka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08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1203B (zh
Inventor
高冈胜哉
黑泽和浩
田中邦治
吉田治树
黑野启一
本田稔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1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1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02Details
    • H01T13/04Means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parking 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40Sparking plu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devices
    • H01T13/41Sparking plu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devices with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or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park Plugs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对于该火花塞,通过对在轴孔内将中心电极与端子金属件电连接起来的导电构件的构造等进行了改善来降低高频噪声。该火花塞包括:电连接部,其将中心电极与端子金属件电连接起来。电连接部具有导电体,该导电体包括金属线和陶瓷相,该金属线具有螺旋构造部分。金属线的线径为0.1mm以上0.5mm以下,金属线的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为1.0mm以上3mm以下,螺距为0.3mm以上1mm以下,高度为8mm以上30mm以下。

Description

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花塞。
背景技术
内燃机所使用的火花塞通常包括:筒状的主体金属外壳;筒状的绝缘体,其配置在该主体金属外壳的内孔中;中心电极,其配置在该绝缘体的轴孔的前端侧;端子金属件,其配置在该绝缘体的轴孔的另一端侧;及接地电极,其一端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的前端侧,其另一端与中心电极相对且在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了火花放电间隙。而且,为了防止伴随着发动机工作而产生的电波噪声,还公知有一种这样的火花塞:在轴孔内的、中心电极与端子金属件之间设有电阻体。
近年来,伴随着内燃机的高输出化,需要提高火花塞的放电电压。当提高火花塞的放电电压时,放电时产生的高频噪声变大,可能会对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期望能够降低火花塞的高频噪声。
为了降低火花塞放电时产生的高频噪声,以往就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这样的结构:以将贯穿火花塞内部的导体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设有圆筒状的、由铁素体形成的降噪构件。而且,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在火花塞内部设有绕组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9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2-284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发明人们发现,针对用于在轴孔内将中心电极与端子金属件电连接起来的导电构件的材质和形状而言,存在为了降低高频噪声而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能够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
(1)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火花塞,其包括:绝缘体,其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其被保持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端子金属件,其被保持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电连接部,其在上述轴孔内将上述中心电极与上述端子金属件电连接起来:及主体金属外壳,上述绝缘体被收纳于该主体金属外壳。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部具有导电体,该导电体包括金属线和陶瓷相,该金属线具有螺旋构造部分,上述金属线的线径为0.1mm以上0.5mm以下,上述金属线的上述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为1.0mm以上3mm以下,螺距为0.3mm以上1mm以下,高度为8mm以上30mm以下。
采用该火花塞,由于金属线具有螺旋构造部分,因此具有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而且,与印刷电极、金属粉末、碳粉末等相比,无需担心降噪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而且,若仅有金属线的话,可能会因振动等导致金属线发生断线,相对于此,本发明利用陶瓷相来固定金属线,因此,能够降低金属线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若将金属线的线径做成为0.1mm以上,则不易发生断线。另一方面,在金属线的线径大于0.5mm的情况下,当在金属线的表面生成了氧化膜时,线材彼此接触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做成为1.0mm以上,则加工变得更容易,并且成本降低,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做成为3mm以下,则容易将螺旋构造部分置入绝缘体的轴孔。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螺距做成为0.3mm以上,则能够充分减少螺旋构造金属线的电容分量,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螺距做成为1mm以下,则能够获得足够的圈数,因此能够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高度做成为8mm以上,则能够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部分的高度做成为30mm以下,则制作容易且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2)根据上述火花塞,也可以是,上述金属线为包含Zn、Fe、Ni、Ag、Cr、Sn、Cu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或合金。
若使用上述这样的材质的金属线,则能够抑制抗噪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差。
(3)根据上述火花塞,也可以是,上述陶瓷相包含含碱相,该含碱相含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及Si、B、P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
采用该火花塞,由于含碱相具有填补可能形成在陶瓷相中的许多个空孔从而使陶瓷相变得致密的作用,因此能够提高降噪效果。
(4)根据上述火花塞,也可以是,上述陶瓷相中的上述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在0.1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采用该火花塞,通过使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为0.1重量%以上,能够提高使陶瓷相变得致密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在火花塞受到振动时因振动导致螺旋构造金属线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而且,通过使碱金属的含有比率为6.5重量%以下,能够抑制引起碱金属与金属线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噪声衰减效果降低的现象。
(5)根据上述火花塞,也可以是,上述陶瓷相包含含Fe氧化物。
采用该火花塞,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体的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
(6)根据上述火花塞,也可以是,上述含Fe氧化物包含铁素体。
采用该火花塞,能够利用铁素体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另外,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例如能够通过火花塞、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火花塞的制造装置、制造系统等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电连接部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工序T120中的填充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各种样品的结构及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结果的表。
图5B是表示各种样品的结构及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A.火花塞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将图1中的下侧(打火部侧)称作火花塞1的前端侧,将图1中的上侧(端子侧)称作后端侧。该火花塞1包括:绝缘体3,其具有在轴线O方向上延伸的轴孔2;中心电极4,其被保持在轴孔2的前端侧;端子金属件5,其被保持在轴孔2的后端侧;电连接部60,其在轴孔2内将中心电极4与端子金属件5电连接起来;主体金属外壳7,绝缘体3被收纳于该主体金属外壳7;及接地电极8,该接地电极8配置为其一端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7的前端面,并且,其另一端与中心电极4之间空开间隙地与中心电极4相对。
主体金属外壳7呈大致圆筒形状,其以收纳并保持绝缘体3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金属外壳7的前端方向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9,能够利用该螺纹部9将火花塞1安装于未图示的内燃机的汽缸盖。
绝缘体3隔着滑石10和衬垫11被保持在主体金属外壳7的内周部。绝缘体3的轴孔2具有:小径部12,其在轴线O的前端侧保持中心电极4;及中径部14,其内径大于小径部12的内径,电连接部60被收纳于该中径部14。而且,在小径部12与中径部14之间具有随着朝向后端侧内径变大的、锥形状的第一台阶部13。绝缘体3以绝缘体3的前端方向的端部自主体金属外壳7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固定于主体金属外壳7。理想的是,绝缘体3的材料为具有机械强度、热强度、介电强度(日文:電気的強度)等的材料,这样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出以矾土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烧结体。
中心电极4被收纳于小径部12,设于中心电极4的后端的、直径较大的凸缘部17卡定在第一台阶部13,中心电极4以其前端自绝缘体3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与主体金属外壳7之间保持绝缘。理想的是,中心电极4由具有导热性及机械强度等的材料形成,例如由因科镍合金(商标名称)等镍合金形成。中心电极4的轴心部也可以由Cu或Ag等导热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
就接地电极8而言,其一端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7的前端面,并在中间部分发生弯曲而大致呈字母L字形,其顶端部与中心电极4的前端部之间空开间隙地与中心电极4的前端部相对。接地电极8由与形成中心电极4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形成。
在中心电极4与接地电极8彼此相对的面上设有由铂合金及铱合金等形成的贵金属电极头29、30。在贵金属电极头29、30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g。另外,也可以省略中心电极4或接地电极8中的一者的表面上的贵金属电极头或全部省略。
端子金属件5是用于从外部对中心电极4施加电压的端子,上述电压用于使中心电极4与接地电极8之间产生火花放电。端子金属件5的前端部20具有凹凸状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前端部20的外周面施加了滚花加工。当前端部20的表面具有通过滚花加工形成的凹凸构造时,能够使端子金属件5与电连接部60之间的密合性良好,其结果,能够牢固地将端子金属件5与绝缘体3固定起来。端子金属件5例如由低碳钢等形成,且通过镀敷等在其表面形成有Ni金属层。
电连接部60配置在轴孔2内且是中心电极4与端子金属件5之间的位置,其将中心电极4与端子金属件5电连接起来。电连接部60具有导电体63,该导电体63包括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和陶瓷相63C,电连接部60能够利用该导电体63防止产生电波噪声。电连接部60还具有:第1密封层61,其设于导电体63与中心电极4之间;及第2密封层62,其设于导电体63与端子金属件5之间,第1密封层61将绝缘体3与中心电极4密封固定起来,第2密封层62将绝缘体3与端子金属件5密封固定起来。
第1密封层61和第2密封层62能够通过对包含硼硅酸盐钠玻璃(日文:ホウケイ酸ソーダガラス;英文:borosilicatesodaglass)等的玻璃粉末和Cu、Fe等的金属粉末的密封用粉末进行烧结来形成。第1密封层61和第2密封层62的电阻值通常为数百mΩ以下。
如后面所详细描述那样,导电体63为利用陶瓷相63C将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周围固定而成的烧制体。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由导电性的金属线材形成。陶瓷相63C是通过对FeO、Fe2O3、Al2O3及铁素体等各种陶瓷材料进行烧制而得到的。即,导电体63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的:在形成螺旋构造金属线63L之后,将陶瓷相63C的材料填充在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周围并进行烧结。通过设置包括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和陶瓷相63C的导电体63,能够降低放电时产生的高频噪声。另外,优选的是,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两端与第1密封层61和第2密封层62直接接触。这样的话,能够防止导电体63的电阻值过大。
优选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结构
形成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金属线材能够使用由包含Zn、Fe、Ni、Ag、Cr、Sn、Cu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或合金形成的线材。特别是能够使用坡莫合金(Fe-Ni合金)、因科镍合金(Ni-Cr-Fe合金)、铁硅铝磁合金(Fe-Si-Al合金)等合金线材。若使用上述这些材质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则抗噪特性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差,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优选的是,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线材的线径为0.1mm以上0.5mm以下。就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尺寸而言,优选的是,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为1.0mm以上3mm以下,螺距为0.3mm以上1mm以下,高度为8mm以上30mm以下。由于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具有螺旋构造部分,因此具有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而且,与印刷电极、金属粉末、碳粉末等相比,无需担心降噪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而且,若仅有金属线的话,可能会因振动等导致金属线发生断线,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利用陶瓷相63C来固定金属线63L,因此,能够降低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线径做成为0.1mm以上,则不易发生断线。另一方面,在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线径大于0.5mm的情况下,当在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表面生成了氧化膜时,线材彼此接触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外径做成为1.0mm以上,则加工变得更容易,并且成本降低,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外径做成为3mm以下,则容易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置入绝缘体3的轴孔2。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螺距做成为0.3mm以上,则能够充分地减小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电容成分,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螺距做成为1mm以下,则能够获得足够的圈数,因此能够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高度做成为8mm以上,则能够充分地获得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而且,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高度做成为30mm以下,则制作容易且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优选的陶瓷相63C的材料
陶瓷相63C的材料能够使用从下列各种粉末材料中选择出来的一种以上的粉末材料。
·FeO、Fe2O3等铁氧化物
·Al2O3、Al6Si2O13、Al2Si4O10等含铝氧化物
·Mg3Si4O10、CaMg(CO3)2、Mg2SiO4、MgO等含镁氧化物
·BaCO3、CaCO3、Ca2SiO4等含碱土族金属氧化物
·ZrO2、ZrB2等含锆化合物
·TiO2、TiC、TiB2等含钛化合物
·Y2O3、Cr2O3等其他金属氧化物
·坡莫合金等强磁性铁合金
·Ni-Zn铁素体、Mn-Zn铁素体等各种铁素体
优选的是,陶瓷相63C包含铁素体等那样的、具有强磁性的含Fe氧化物。若含有具有强磁性的含Fe氧化物,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体63的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降噪效果。优选的是,陶瓷相63还包含含碱相,该含碱相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及Si(硅)、B(硼)、P(磷)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典型的是,该含碱相可采取由硼硅酸盐钠玻璃等玻璃形成的方式。含碱相具有作为填补可能形成在陶瓷相63C中的许多个空孔从而使陶瓷相变得致密的孔填充材料的作用,因此,能够提高降噪效果。另外,优选的是,陶瓷相63C中的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在0.1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的范围内。若使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为0.1重量%以上,则能够提高使陶瓷相63C变得致密的效果,根据火花塞1的振动试验,这样能够降低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而且,若使碱金属的含有比率为6.5重量%以下,则能够抑制引起碱金属与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噪声衰减效果降低的现象。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a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a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a的电连接部60a除了具有第1密封层61、第2密封层62和导电体63之外,还具有电阻体64,除此之外,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电阻体64例如能够由这样的电阻材料形成:该电阻材料是通过对含有硼硅酸盐钠玻璃等的玻璃粉末、ZrO2等的陶瓷粉末、炭黑等的非金属导电性粉末及/或Zn、Sb、Sn、Ag、Ni等的金属粉末等的电阻体组合物进行烧结而形成的。若除了设置导电体63之外还设置电阻体64,则还能够获得基于电阻体64的降噪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另外,在图1和图2中,也可以省略电连接部60的第1密封层61或第2密封层62中的一者或全部省略。但是,由于这些密封层61、62能够缓和导电体63(及电阻体64)与位于其两端的端子金属件5和中心电极4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因此,能够获得更牢固的连接状态。另外,从降噪效果的方面考虑,优选的是,端子金属件5与中心电极4之间的电阻值例如在3.0kΩ以上20.0kΩ以下的范围内。
B.电连接部的形成方法
图3是表示火花塞1的电连接部60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在工序T110中,使用金属线材按照上述优选的尺寸、形状形成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在工序T120中,使用模具将陶瓷相63C的粉末材料填充在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周围。
图4是表示工序T120中的填充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首先,准备具有与导电体63相适的圆柱形的模腔的模具300,并向模具300中填充陶瓷相63C的粉末材料(图4的(A))。此时,也可以将通过把硼硅酸盐钠玻璃等的玻璃粉末、玻璃原料(硅砂、无水碳酸钠、石灰石、硼砂等)等含碱相的粉末材料和陶瓷的原料粉末混合在一起而成的混合粉末材料用作陶瓷相63C的粉末材料。在该粉末材料上载置螺旋构造金属线63L之后(图4的(B)),接着再追加填充陶瓷相63C的粉末材料直至螺旋构造金属线63L周围被粉末材料盖住的程度(图4的(C))。之后,使用模具300,在30MPa~120MPa的压力的作用下,成形为圆柱状成形体。在工序T130中,在850℃~1350℃的温度范围内对该成形体进行烧制,从而形成导电体63。另外,在螺旋构造金属线63L未暴露于导电体63的两端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对导电体63的两端进行研磨从而使螺旋构造金属线63L暴露出来。
在工序T140中,将中心电极4插入绝缘体3的轴孔2内。在工序T150中,从绝缘体3的轴孔2的后端侧依次填充用于形成第1密封层61的密封用粉末材料、导电体63、用于形成第2密封层62的密封用粉末材料,并将冲压销插入轴孔2内从而对它们进行压缩。另外,在像图2所示的那样、电连接部60a包含电阻体64的情况下,在工序T150中填充用于形成电阻体64的粉末材料。在工序T160中,将端子金属件5插入绝缘体3的轴孔2内,并利用端子金属件5朝向前端侧按压已被填充在轴孔2内的材料,并且,将绝缘体3整体放置在加热炉内加热至700℃~950℃的规定温度来进行烧制。其结果,烧结出第1密封层61和第2密封层62,并将导电体63密封固定在第1密封层61和第2密封层62之间。
在工序T160之后,将固定有中心电极4及端子金属件5等的绝缘体3组装在接合有接地电极8的主体金属外壳7中。然后,最后,使接地电极8的前端部向中心电极4侧弯曲,从而完成制造火花塞1。
实施例
图5A、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火花塞的样品S01~S28和比较例的火花塞的样品S31~S40的导电体63的结构及各种试验结果的表。这些表中靠左侧的栏表示的是:各样品所使用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尺寸及材质、陶瓷相63C的材质、陶瓷相63C包含含碱相的情况下的碱金属含有量及是否含有Si、B、P。
就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尺寸而言,分别设定了螺旋构造整体的外径、螺旋构造金属线的螺距、线径、螺旋构造的高度。金属线的材质采用了Mo、W、Ti、Al、Zn、Ag、Fe、Ni、Cr、Sn、Cu等纯金属或坡莫合金(Fe-Ni合金)、铁硅铝磁合金(Fe-Si-Al合金)、因科镍合金600(Ni-Cr-Fe合金)、SUS316、SUS405等合金。另外,纯金属的纯度也可以不需要太高,典型的是能够使用纯度为95%以上的金属线材。
陶瓷相63C的材质采用了上述各种陶瓷。在实施例的样品S14~S28中,陶瓷相63C含有包含碱金属(Li、Na、K、Rb中的一种以上)及Si、B、P中的一种以上的含碱相。陶瓷相63C中的碱金属含有量的值使用的是通过进行10次使用将导电体63粉碎后得到的试样进行的ICP发射光谱分析而得到的含有量的平均值。另外,比较例的最后两个样品S39、S40使用的是无陶瓷相63C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
图5A、5B中的右半部分表示的是实施例的样品S01~S28和比较例的样品S31~S40在放电耐久试验前后的噪声试验的结果及振动试验的结果。放电耐久试验是通过以10kV的放电电压使火花塞1进行100个小时的放电来实施的。噪声试验是根据JASOD-002-2(日本汽车技术会标准D-002-2)的“汽车-电波杂音特性-第2部防止器的测量方法电流法”来进行的。而且,高频噪声的测量对象为30MHz、100MHz、200MHz这3种频率的噪声。振动试验是根据JIS-B8031的“7.4耐冲击试验”来进行的,在该试验中,将火花塞1固定好之后对其施加1个小时的、频率为20Hz的振动,之后,测量端子金属件5与中心电极4之间的电阻值。当振动试验后的电阻值为50kΩ以上时,判定为不合格。图5A、5B中的振动试验栏中的“不良率”表示的是对100个样品进行测量后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所占的比率。另外,振动试验前的端子金属件5与中心电极4之间的电阻值均在3.0kΩ以上20.0kΩ以下的范围内。
根据图5A、5B所示的试验结果,能够理解下列内容。
(1)实施例的样品S01~S28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线径为0.1mm以上0.5mm以下,螺旋构造的外径为1.0mm以上3mm以下,螺距为0.3mm以上1mm以下,高度为8mm以上30mm以下。这些样品S01~S28在放电耐久性试验前的噪声最大也不过为56dB,并未过大,能够充分地获得降噪效果。而且,在放电耐久试验后,噪声也未过度増加,能够维持充分的降噪效果。
(2)比较例的样品S31~S40中的、样品S31~S38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尺寸中的若干项目不在上述优选的范围中。即,样品S31、S32的外径不在优选的范围(1.0mm~3mm)内。样品S33、S34的螺距不在优选的范围(0.3mm~1mm)内。样品S35、S36的线径不在优选的范围(0.1mm~0.5mm)内。样品S37、S38的高度不在优选的范围(8mm~30mm)内。这些样品S31~S38在放电耐久试验前的噪声为62dB以上,较大,降噪效果不充分。而且,这些S31~S38在振动试验后的电阻值的不合格率为24%,与实施例的样品S01~S28相比,在耐振动性方面也较差。另外,由于比较例的样品S39、S40不具有陶瓷相63C,特别是从耐振动性较低这方面来看,是不理想的。推断其原因在于,在不存在陶瓷相63C的情况下,会因振动导致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破损。
(3)实施例的样品S09~S28的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材质为包含Zn、Fe、Ni、Ag、Cr、Sn、Cu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或合金,与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材质为Mo、W、Ti、Al的样品S01~S08相比,它们在耐久试验后的噪声増加率较低,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
(4)实施例的样品S14~S28的陶瓷相63C含有碱金属及Si(硅)、B(硼)及P(磷),与不含上述这些成分的样品S01~S13相比,它们的耐振动性较高,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考虑到碱金属和Si、B、P等元素主要被包含在能够填补导电体63的空孔的玻璃成分中。推断通过利用玻璃成分等填充可能形成在陶瓷相63C中的空孔,而使陶瓷相63C变得致密,因此,在振动试验中,陶瓷相63C能够更加牢固地支承螺旋构造金属线63L。
(5)样品S17~S28的陶瓷相63C中的碱金属含有量在0.10重量%以上6.5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与碱金属含有量不在该范围内的样品S14~S16相比,它们的噪声较小,且它们的耐振动性更加优异,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是优选的。特别是,就这些样品S17~S28而言,在经过振动试验后,没有发生火花塞1的电阻值过度增大的现象,展示了极其优异的耐振动性。另外,进一步优选的是,陶瓷相63C中的碱金属含有量的范围为0.90重量%以上6.50重量%以下,最优选的是,为3.20重量%以上6.50重量%以下。
(6)样品S22~S28的陶瓷相63C含有FeO、Fe2O3、铁素体等中的一种以上的含Fe氧化物,与不含含Fe氧化物的样品S01~S21相比,它们的噪声较小,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另外,从提高导电体63的作为电感成分所发挥的作用这样的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的是,陶瓷相63C包含具有强磁性的含Fe氧化物。
(7)样品S25~S28的陶瓷相63C含有铁素体,与不含铁素体的样品S01~S24相比,它们的噪声较小,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由于铁素体作为电感成分发挥作用,因此,若使用包含铁素体的陶瓷相63C,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C.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实施。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旋构造金属线63L整体具有螺旋构造,但是,也可以是,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一部分区域具有不为螺旋构造的部分(例如为直线棒状部分)。即,也可以是,螺旋构造金属线63L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螺旋构造部分。但是,若将螺旋构造金属线63L整体做成螺旋构造,则能够获得最大的降噪效果,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
·变形例2:
就火花塞而言,能够将具有图1、图2所示的结构以外的各种结构的火花塞应用于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1a、火花塞;2、轴孔;3、绝缘体;4、中心电极;5、端子金属件;7、主体金属外壳;8、接地电极;9、螺纹部;10、滑石;11、衬垫;12、小径部;13、第一台阶部;14、中径部;17、凸缘部;20、前端部;29、贵金属电极头;60、电连接部;60a、电连接部;61、第1密封层;62、第2密封层;63、导电体;63C、陶瓷相;63L、螺旋构造金属线;64、电阻体;300、模具;O、轴线。

Claims (8)

1.一种火花塞,其包括:
绝缘体,其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轴孔;
中心电极,其被保持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
端子金属件,其被保持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
电连接部,其在上述轴孔内将上述中心电极与上述端子金属件电连接起来:及
主体金属外壳,上述绝缘体被收纳于该主体金属外壳,
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连接部具有导电体,该导电体包括金属线和陶瓷相,该金属线具有螺旋构造部分,
上述金属线的线径为0.1mm以上0.5mm以下,
上述金属线的上述螺旋构造部分的外径为1.0mm以上3mm以下,螺距为0.3mm以上1mm以下,高度为8mm以上30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线为包含Zn、Fe、Ni、Ag、Cr、Sn、Cu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或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陶瓷相包含含碱相,该含碱相含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及Si、B、P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陶瓷相包含含碱相,该含碱相含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及Si、B、P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陶瓷相中的上述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在0.1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陶瓷相中的上述碱金属的含有比率换算成氧化物来计,在0.1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陶瓷相包含含Fe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含Fe氧化物包含铁素体。
CN201510290882.4A 2014-05-29 2015-05-29 火花塞 Active CN1052812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0755A JP5925839B2 (ja) 2014-05-29 2014-05-29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4-110755 2014-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203A true CN105281203A (zh) 2016-01-27
CN105281203B CN105281203B (zh) 2017-05-03

Family

ID=5326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0882.4A Active CN105281203B (zh) 2014-05-29 2015-05-29 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1662B2 (zh)
EP (1) EP2950406B1 (zh)
JP (1) JP5925839B2 (zh)
CN (1) CN105281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5921B1 (ja) * 2015-06-22 2016-11-1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373313B2 (ja) * 2016-08-11 2018-08-1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
JP6606136B2 (ja) 2017-08-22 2019-11-1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548701B2 (ja) * 2017-08-22 2019-07-24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341A (en) * 1974-01-24 1975-05-06 Champion Spark Plug Co Spark plug with inductive suppressor
US3959184A (en) * 1974-04-08 1976-05-25 Champion Spark Plug Company Modified copper-aluminum suppressor element
US4224554A (en) * 1978-05-20 1980-09-23 Ngk Spark Plug Co., Ltd. Spark plug having a low noise level
DE10004424A1 (de) * 2000-02-02 2001-08-09 Beru Ag Zündkerze
WO2014060162A1 (de) * 2012-10-15 2014-04-24 Robert Bosch Gmbh Zündkerze mit verbessertem abbrandwiderst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91971A (en) * 1951-09-21 1954-10-19 Hastings Mfg Co Spark plug construction
US4186712A (en) * 1974-10-22 1980-02-05 Brunswick Corporation RFI-suppressing igni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029990A (en) 1976-01-09 1977-06-14 Champion Spark Plug Company Spark plug construction
JPS54151735A (en) * 1978-05-20 1979-11-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Low noise ignition plug
JPS59231321A (ja) * 1983-06-13 1984-12-26 Ngk Spark Plug Co Ltd 自己制御型グロ−プラグ
JPS62150681A (ja) 1985-12-24 1987-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抵抗体入り点火プラグ
EP0386941B1 (en) 1989-03-06 1996-02-14 McDOUGAL, John A. Spark plug and method
US5210458A (en) 1989-03-06 1993-05-11 Mcdougal John A Spark plug
JP5574725B2 (ja) 2010-01-29 2014-08-2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341A (en) * 1974-01-24 1975-05-06 Champion Spark Plug Co Spark plug with inductive suppressor
US3959184A (en) * 1974-04-08 1976-05-25 Champion Spark Plug Company Modified copper-aluminum suppressor element
US4224554A (en) * 1978-05-20 1980-09-23 Ngk Spark Plug Co., Ltd. Spark plug having a low noise level
DE10004424A1 (de) * 2000-02-02 2001-08-09 Beru Ag Zündkerze
WO2014060162A1 (de) * 2012-10-15 2014-04-24 Robert Bosch Gmbh Zündkerze mit verbessertem abbrandwiderst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0406A1 (en) 2015-12-02
US20150349498A1 (en) 2015-12-03
JP5925839B2 (ja) 2016-05-25
JP2015225793A (ja) 2015-12-14
EP2950406B1 (en) 2017-07-12
CN105281203B (zh) 2017-05-03
US9281662B2 (en)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6022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5281203A (zh) 火花塞
KR102042909B1 (ko) 스파크 플러그
JP5902757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246063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5098602B (zh) 火花塞
JP5996044B1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7062877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440602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7107789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US6426586B1 (en) Contact glass composition for use in spark plugs
JP6623200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9428266B (zh) 火花塞
JP6606136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855330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9091646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7028720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267779B1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6294982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20053173A (ja) 点火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