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2778B -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2778B
CN105262778B CN201510821408.XA CN201510821408A CN105262778B CN 105262778 B CN105262778 B CN 105262778B CN 201510821408 A CN201510821408 A CN 201510821408A CN 105262778 B CN105262778 B CN 105262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ortable terminals
portabl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1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2778A (zh
Inventor
平林正幸
西岛英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62197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26277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2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2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16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with means for out-of-range alerting

Abstract

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无须使用专用的键侧装置就可以防止第三者的不正当使用的便携式终端。把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解除了其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时,与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的其它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解除该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再次变成锁定状态。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2013年4月26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310149104.4”、发明名称为“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04-102682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关于要解决的课题,记载如下。“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为了防止第三者对终端装置的不正当使用而请求使用者进行复杂的操作,而且在使用者泄漏口令、遗失ID卡等那样的情况下不能可靠地防止第三者的不正当使用等的问题。”
作为该课题的解决手段记载如下。“本发明的终端锁定系统,是用来通过进行确认使用者是具有正当权利者的本人确认来防止第三者对终端装置的不正当使用的终端锁定系统,具有用来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包括可以携带的键侧装置和终端侧装置,该终端侧装置通过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而请求连接到键侧装置,在确认了连接的键侧装置的信息与预先注册的信息不一致时或在键侧装置之间不能确认由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连接时,禁止要安装的终端装置的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26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那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如果携带键侧装置的使用者离开安装了终端侧装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侧装置与键侧装置之间变得不能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连接,则禁止要安装终端侧装置的终端装置的使用而设为锁定状态。因此,对使用者不请求任何操作而进行本人确认,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三者对终端装置的不正当使用。”
但是,用户在使用终端装置时必须一直携带具有通信功能的专用的键侧装置。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须使用专用的键侧装置就可以防止第三者的不正当使用的、使用方便的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
通过例如,把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解除了其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时,与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的其它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解除该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变成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再次设为锁定状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果例如,解除多个便携式终端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则可以解除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
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和效果,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更清楚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例3的便携式终端的液晶屏的显示例。
图8是表示实施例4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5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和解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6的便携式终端1的警告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便携式终端;3:移动通信基站;11、21:控制部;12、22:显示部;13、23:操作部;14、24:存储部;15、25:无线通信部;16、26:近距离无线通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的构成的框图。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与移动通信基站3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另外,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具有在便携式终端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功能,通过利用该功能可以在便携式终端1、2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使用例如蓝牙(注册商标)、红外线、Wi-Fi Direct等。
控制部11进行便携式终端1的各部分的控制。控制部11由CPU(中央处理单元)或任意的控制电路、ASIC等专用电路构成。
便携式终端1的显示部12由例如液晶屏构成,显示各种信息。操作部13由例如按钮开关、触摸屏构成,向控制部11传达用户的指示。无线通信部15和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6由天线以及包含编码电路和解码电路的通信电路等构成,无线通信部15与移动通信基站3进行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6控制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与便携式终端2进行通信。
存储部14保存用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程序、各种设定信息、用来解除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的口令等。
便携式终端2的控制部21、显示部22、操作部23、存储部24、无线通信部25与便携式终端1的控制部11、显示部12、操作部13、存储部14、无线通信部15相同,所以说明省略。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6控制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与便携式终端1进行通信。
下面,说明从解除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状态到解除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的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状态指便携式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功能或动作被限制了的状态。
在用户参照便携式终端1的显示部12,操作操作部13而解除了锁定状态时,便携式终端1搜索在可以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即近距离通信圈内是否存在其它便携式终端,并进一步确认它是否是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即便携式终端2。在存储部14和存储部24中存储的信息一致而确认了是预先注册的便携式终端时,解除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
如果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在一定时间不进行操作就转变成锁定状态,在解除锁定状态时,例如必须输入口令。一定时间是指例如30秒。另外,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相互预先注册成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锁定及其解除。
另外,示出了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具有与移动通信基站3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便携式终端1和/或便携式终端2具有无线LAN(局域网)功能,与无线LAN路由器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01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由用户进行的口令输入来解除了。一直等待解除直到锁定状态被解除,在锁定状态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202。在此,以由用户进行的口令输入作为例子,但也可以是人体认证等。
在步骤S202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搜索附近的便携式终端。例如,便携式终端1发送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电波,搜索通过接收该电波确立了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203中,根据附近是否有便携式终端且它是否是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切换处理。有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时前进到步骤S204,没有时前进到步骤S205。
在步骤S204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解除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例如,便携式终端1向便携式终端2发送指示解除锁定状态的信号。在此,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是由同一用户预先相互注册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205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用户是否指示了锁定状态。指示了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207。另外,在步骤S206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操作。没有进行一定时间的操作时前进到步骤S207,进行了操作时后退到步骤S205。
在步骤S207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使预先注册的便携式终端2变成锁定状态。例如,便携式终端1向便携式终端2发送指示变成锁定状态的信号。
在步骤S208中,便携式终端1变成锁定状态。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301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由用户进行的口令输入被解除了。在锁定状态被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303。另外,在步骤S302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解除了。锁定状态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305,没有解除时后退到步骤S301。
在步骤S303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用户是否指示了锁定状态。在指示了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307。另外,在步骤S304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是否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操作。在没有进行一定时间的操作时前进到步骤S307,在进行了操作时后退到步骤S303。
在步骤S305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是否在与便携式终端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在通信圈外时前进到步骤S307。另外,在步骤S306中,确认便携式终端1是否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指示了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指示了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307,没有指示时后退到步骤S305。
在步骤S307中,便携式终端2变成锁定状态。
另外,便携式终端1也可以检测与便携式终端2确立了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否快要被中断,在该通信马上要被中断之前,向便携式终端2发送指示转变成锁定状态的信号。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其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了时,解除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的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变成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可以再次将该其它便携式终端设为锁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为两台的例子,但是即使是三台以上也可以同样地进行锁定及其解除。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便携式终端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首先,在步骤S401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由用户进行的口令输入被解除了。在锁定状态被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403。另外,在步骤S402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解除了。在被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409。
关于步骤S403~步骤S408,由于与图2的步骤S202~步骤S207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在步骤S409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在与便携式终端2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在通信圈外时前进到步骤S411。另外,在步骤S410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被指示了锁定状态。在被指示了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411,在没有被指示时后退到步骤S409。
在步骤S411中,便携式终端1变成锁定状态。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501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由用户进行的口令输入被解除了。在锁定状态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503。另外,在步骤S502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锁定状态是否已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解除了。在被解除了时前进到步骤S509。
关于步骤S503~步骤S504,由于与图4的步骤S403~步骤S404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在步骤S505中,便携式终端2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解除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
在步骤S506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用户是否指示了锁定状态。在指示了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508。另外,在步骤S507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是否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操作。在没有进行一定时间的操作时前进到步骤S508。
在步骤S508中,便携式终端2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使预先注册的便携式终端1变成锁定状态。
在步骤S509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是否在与便携式终端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在通信圈外时前进到步骤S511。另外,在步骤S510中,便携式终端2确认是否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指示了锁定状态。在指示了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511,在没有指示时后退到步骤S509。
步骤S511在中,便携式终端2变成锁定状态。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其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了时,解除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的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变成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可以再次将该其它便携式终端设为锁定状态。
最先解除锁定状态的便携式终端是哪个都可以,由于不管解除哪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都可以解除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所以比实施例1更加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为两台的例子,但是即使是三台以上也可以同样地进行锁定及其解除。
(实施例3)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便携式终端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关于步骤S601~步骤S604,由于与图4的步骤S401~步骤S404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在步骤S605中,便携式终端1显示确认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解除的画面。显示例见后述。
在步骤S606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用户是否指示了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解除。在指示了锁定解除时前进到步骤S607,在没有指示时前进到步骤S608。
关于步骤S608~步骤S613,由于与图4的步骤S406~步骤S41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图7是在图6的步骤S605中,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了便携式终端2时便携式终端1的液晶屏的显示例。在液晶屏上显示便携式终端2的检测报告、锁定解除的选择按钮和不选择按钮。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了便携式终端2时,转变成锁定解除选择模式,在液晶屏73上显示锁定解除选择按钮74和锁定解除不选择按钮76。用户按下与锁定解除选择按钮74对应的按钮开关75时,解除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状态。用户按下与锁定解除不选择按钮76对应的按钮开关77时,解除锁定解除选择模式,后退到通常模式。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在其中的一个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了时,解除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的其它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状态,在变成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可以再次将该其它便携式终端设为锁定状态。
而且,在检测到其它便携式终端了时,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解除其锁定状态。
(实施例4)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便携式终端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首先,在步骤S801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搜索附近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802中,根据附近是否有便携式终端且它是否是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而切换处理。有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时前进到步骤S803,没有时前进到步骤S805。
在步骤S803中,便携式终端1请求用户输入简易口令,在步骤S804中一直等待直到正确输入简易口令,在输入了时前进到步骤S807。
在步骤S805中,请求用户输入详细口令,在步骤S806中一直等待直到正确输入详细口令,在输入了时前进到步骤S807。
简易口令是例如3个字符的数字,详细口令是例如10个字符的数字。即,二者的强度不同。
在步骤S807中,便携式终端1解除锁定状态。在此,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是通过同一用户预先相互注册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808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用户是否指示了锁定状态。在指示了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810。另外,在步骤S809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操作。在没有进行一定时间的操作时前进到步骤S810。
在步骤S810中,便携式终端1变成锁定状态。
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与便携式终端1相同。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二者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时将便携式终端的锁定解除的认证级别设为简易,不在通信圈内时设为详细,所以与把认证级别固定为简易时相比安全性提高,而与固定为详细时相比更加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认证级别切换示出了改变口令的字符数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改变面容认证、指纹认证等人体认证与本人的一致率、字符认证的字符一致率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为两台的例子,但是即使是三台以上也可以同样地进行锁定及其解除。
(实施例5)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的流程图。便携式终端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首先,在步骤S901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搜索附近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902中,根据附近是否有便携式终端且它是否是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而切换处理。有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时前进到步骤S903,没有时后退到步骤S901。
在步骤S903中,便携式终端1解除便携式终端1的锁定状态。在此,设为便携式终端1和便携式终端2是由同一用户预先相互注册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904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在与便携式终端2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一直等待直到成为在通信圈外,在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前进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5中,便携式终端1变成锁定状态。
便携式终端2的锁定及其解除的动作与便携式终端1相同。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它们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时解除相互的锁定状态,位于通信圈之外时可以再次设为锁定状态,所以比实施例1、2更加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为两台的例子,但是即使是三台以上也可以同样地进行锁定及其解除。
(实施例6)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便携式终端1的警告动作的流程图。便携式终端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首先,在步骤S1001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搜索附近的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1002中,根据附近是否有便携式终端且它是否是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而切换处理。有预先注册了的便携式终端时前进到步骤S1003,没有时后退到步骤S1001。
在步骤S1003中,便携式终端1确认是否在与便携式终端2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在变成在通信圈之外时前进到步骤S1004,在还没有变成在通信圈外时后退到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4中,便携式终端1通过声音、振动警告用户,或向其它便携式终端发送邮件。此时,如果便携式终端1具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也可以发送位置信息。
便携式终端2的警告动作与便携式终端1相同。
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多个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一旦位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则接下来在变成在通信圈外时,把这一情况向用户报告,所以可以防止便携式终端的丢失。
另外,例如,在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组合时,也可以向用户报告便携式终端2因移动到了与便携式终端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外而变成锁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便携式终端为两台的例子,但是即使是三台以上也可以同样地进行警告动作。
另外,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了上述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一定包括说明了的全部构成。另外,某一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可以置换成其它实施例的构成,而且也可以在某一实施例的构成中添加其它实施例的构成。另外,可以针对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其它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上述的各构成、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例如以集成电路设计等用硬件实现。另外,上述的各构成、功能等也可以通过用处理器解释、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用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的信息可以置于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的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中。
另外,控制线和信息线是可以认为是为了说明的需要而示出的,从产品角度看未必需要示出全部的控制线和信息线。也可以认为在实际中几乎全部的构成都相互连接。

Claims (12)

1.一种便携式终端,具有限制预定动作的锁定状态和不对所述预定动作限制的锁定解除状态,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信部,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基站以外的设备进行能够通信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部短的无线通信;
存储部,存储与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中注册了的其它的便携式终端有关的信息;
人体认证部,用于解除所述锁定状态;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在由所述人体认证部认证用户而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状态转变到锁定解除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到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解除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到锁定状态的信号,
所述便携式终端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位置信息取得部,该位置信息取得部通过GPS功能取得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圈外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对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发送由所述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了的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且能够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之前,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是否要解除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的通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且能够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之前,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是否要解除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的通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为锁定状态时,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便携式终端成为锁定解除状态。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并且执行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步骤和进行用户的面容认证的步骤中的某一个步骤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条件下使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状态成为锁定解除状态。
7.一种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该便携式终端具有限制预定动作的锁定状态和不对所述预定动作限制的锁定解除状态,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通信部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由进行能够通信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部短的无线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基站以外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存储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中注册了的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信息;以及
进行用于解除所述锁定状态的人体认证,
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当在进行用于解除所述锁定状态的人体认证的步骤中认证用户而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状态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
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解除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状态的信号,
所述便携式终端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相互预先注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
由位置信息取得部利用GPS功能取得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
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圈外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对其它的便携式终端发送由所述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了的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且能够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之前,在显示部中显示是否要解除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的通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且能够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用于将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信号之前,在显示部中显示是否要解除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锁定的通知。
11.如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为锁定状态时,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便携式终端成为锁定解除状态。
12.如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圈内存在所述注册了的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且执行了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其它的便携式终端的无线通信和用户的面容认证中的某一个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条件下使所述便携式终端从锁定状态成为锁定解除状态。
CN201510821408.XA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262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7105 2012-05-23
JP2012117105A JP5856012B2 (ja) 2012-05-23 2012-05-23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1310149104.4A CN103427880B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9104.4A Division CN103427880B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2778A CN105262778A (zh) 2016-01-20
CN105262778B true CN105262778B (zh) 2018-11-13

Family

ID=4962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1408.XA Active CN105262778B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149104.4A Active CN103427880B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821948.8A Pending CN105491019A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9104.4A Active CN103427880B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821948.8A Pending CN105491019A (zh) 2012-05-23 2013-04-26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212586B2 (zh)
JP (1) JP5856012B2 (zh)
CN (3) CN105262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6012B2 (ja) * 2012-05-23 2016-02-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WO2015092930A1 (ja) * 2013-12-20 2017-03-1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方法
JP6136925B2 (ja) * 2013-12-27 2017-05-3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およびロック解除指示出力方法
JP6231398B2 (ja) * 2014-02-14 2017-11-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近距離通信デバイス、機能制御方法及び機能制御システム
JP6360778B2 (ja) * 2014-03-26 2018-07-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及び携帯端末
US10055567B2 (en) 2014-05-30 2018-08-21 Apple Inc. Proximity unlock and lock opera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DE102014212658A1 (de) * 2014-06-30 2015-12-31 Trumpf Medizin Systeme Gmbh + Co. Kg Medizingerätesteuer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Medizingerätesteuerungssystems
KR20160016490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US9986086B2 (en) 2014-07-31 201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6042620A (ja) * 2014-08-14 2016-03-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ロック制御方法
CN104735669B (zh) * 2015-02-09 2018-10-26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手机接入内部安全通信网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9614829B1 (en) 2015-03-27 2017-04-04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Deauthentication in multi-device user environments
JP6719865B2 (ja) * 2015-05-14 2020-07-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17957B1 (en) 2015-06-04 2017-11-14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Access management based on active environment comprisin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sets of smart objects
JP2017194802A (ja) * 2016-04-19 2017-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ログオン制御方法およびログオ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148893A (ja) * 2018-02-26 2019-09-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設定システム、電子機器、設定方法、及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JP6640906B2 (ja) * 2018-04-24 2020-02-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鍵情報生成システム及び鍵情報生成方法
JP2019190111A (ja) * 2018-04-24 2019-10-3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鍵情報生成システム及び鍵情報生成方法
JP2018201249A (ja) * 2018-09-26 2018-12-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ロック制御方法
WO2021048996A1 (ja) * 2019-09-13 2021-03-18 エアトラス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認証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1161724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1800780B (zh) * 2020-06-30 2021-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状态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170648A (ko) * 2021-06-23 2022-12-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3866A (ja) * 2000-12-13 2002-06-28 Kyokuto Sanki Co Ltd 携帯電話を利用した盗難防止・通知システム
CN1489329A (zh) * 2002-09-10 2004-04-14 �ձ�������ʽ���� 包括密钥设备和终端关联设备的终端锁定系统
CN1910894A (zh) * 2004-01-15 2007-0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钥系统、密钥装置及信息设备
JP201008628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1534B2 (en) 1997-04-14 2011-05-10 Carlos De La Huerga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henticate users to computer systems
US6871063B1 (en) 2000-06-30 2005-03-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omputer system
SE0300252D0 (sv) * 2003-02-03 2003-02-03 Hamid Delalat Blueguards
KR100547712B1 (ko) * 2003-02-28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가진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카메라 잠금 설정 및해제 방법
US7562218B2 (en) * 2004-08-17 2009-07-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20060123242A1 (en) * 2004-09-21 2006-06-08 Acco Brands Usa, Llc Biometric security device
JP2006129267A (ja) * 2004-10-29 2006-05-18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60224882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locking a computing device
WO2007099639A1 (ja) * 2006-03-02 2007-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4853063B2 (ja) * 2006-03-15 2012-01-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利用者機器、通信機器、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8227758A (ja) 2007-03-09 2008-09-25 Ne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ロッ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ロック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US8160496B2 (en) * 2007-06-25 2012-04-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mobi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090158423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Locking mobile device cradle
TWI359381B (en) 2007-12-25 2012-03-01 Htc Corp Method for unlocking a locked computing device and
JP2009230416A (ja) * 2008-03-21 2009-10-08 Nec Corp 位置情報を用いた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方法
GB0906057D0 (en) * 2009-04-07 2009-05-20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Device security
US8810392B1 (en) * 2010-02-04 2014-08-19 Google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items and issuing an alert if an item is not detected
US9002272B2 (en) * 2010-02-08 2015-04-07 Daniel Friedlaender Method, apparatus, and use of presence detection to control a function of a device requiring a pairing security level
JP2011198170A (ja) * 2010-03-23 2011-10-06 Oki Software Co Ltd ユーザ同定システム、ユーザ同定サーバ、携帯機器、ユーザ同定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機器のプログラム
US8983371B2 (en) * 2010-08-16 2015-03-17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ed enhanced switching between active and power sav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s and related methods
EP2710562A1 (en) * 2011-05-02 2014-03-26 Api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locking mechanism us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339727B2 (en) * 2011-06-15 2016-05-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sition-based decision to provide service
US8918855B2 (en) * 2011-12-09 2014-12-23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action provisioning fo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183936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Entrus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9262604B2 (en) * 2012-02-01 2016-02-1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k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819445B2 (en) * 2012-04-09 2014-08-26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authentication
JP5856012B2 (ja) * 2012-05-23 2016-02-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3866A (ja) * 2000-12-13 2002-06-28 Kyokuto Sanki Co Ltd 携帯電話を利用した盗難防止・通知システム
CN1489329A (zh) * 2002-09-10 2004-04-14 �ձ�������ʽ���� 包括密钥设备和终端关联设备的终端锁定系统
CN1910894A (zh) * 2004-01-15 2007-0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钥系统、密钥装置及信息设备
JP201008628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6012B2 (ja) 2016-02-09
US10212586B2 (en) 2019-02-19
US20130316644A1 (en) 2013-11-28
US11924633B2 (en) 2024-03-05
US20190069174A1 (en) 2019-02-28
CN103427880B (zh) 2015-12-23
CN105262778A (zh) 2016-01-20
JP2013242820A (ja) 2013-12-05
US11388593B2 (en) 2022-07-12
US20190014473A1 (en) 2019-01-10
US20210377733A1 (en) 2021-12-02
CN103427880A (zh) 2013-12-04
CN105491019A (zh) 2016-04-13
US10264456B2 (en)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2778B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JP6453524B2 (ja)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上でコードを入力するための技法
US20130009756A1 (en) Verific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KR20150046766A (ko) 단말기의 잠금 해제 처리방법, 장치, 단말기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US11055696B2 (en) Portable terminal, terminal function management system, terminal function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function management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pon which said program has been recorded
GB2539069A (en) Utiliz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to assess the battery level of a peripheral device
CN106231531A (zh) 主设备、从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JP2013109695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ロック解除システムおよびロック解除用プログラム
EP3082326A1 (en) Utiliz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to control one or more operational states of a peripheral device
CN105574373B (zh) 移动设备、用于使交易便利的方法以及系统
JP4111165B2 (ja) 携帯電子機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無線接続制御方法
US9805183B2 (en) Utiliz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to display messages and notifications on peripheral devices
CN112983132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可穿戴设备、解锁设备、解锁装置
KR101390704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유에스비 메모리 안전관리 시스템
JP6211574B2 (ja) 携帯端末、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ロック状態制御システム
WO2021200421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2024101B (zh) 采用自动上锁来保护电子设备防止被人盗用的方法
JPH09245138A (ja) 名札及びセキュリティ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を利用した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4807417B2 (ja) 携帯情報端末及び無線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2016021728A (ja) ロック制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電気機器
WO2023131794A1 (en) Security device
JP3191306U (ja) 画面遷移のためのロック解除装置
US201701032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and Data Storage to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JP2019193230A (ja) 端末装置、制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