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3686B - 涂覆膜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涂覆膜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3686B
CN105253686B CN201510399229.1A CN201510399229A CN105253686B CN 105253686 B CN105253686 B CN 105253686B CN 201510399229 A CN201510399229 A CN 201510399229A CN 105253686 B CN105253686 B CN 105253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operating member
lid
spool
transmis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9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3686A (zh
Inventor
小桥佳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l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us Corp filed Critical Pl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53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3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65H37/007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coatings, e.g. correction, colour or adhesive coating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覆膜传送装置,其中,传送单元受到良好保护,盖在装置使用期间不会造成妨碍并且产品成本低。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包括其中形成有开口的中空盒。盒容纳滑动构件(200),在其上,用于供给一定长度的带的第一卷轴(300)和用于卷起带的第二卷轴(400)由它们各自的轴支撑,滑动构件(200)包括用于传送带的传送单元(250)。是滑动构件(200)的一部分的控制件(220)通过形成在盒中的导引狭槽露出盒外。利用盖(500)打开和关闭开口。当向前推动控制件(220)时,盖(500)旋转并容纳在盒中。传送单元通过未被任何东西覆盖的开口移动到盒外。

Description

涂覆膜传送装置
要求相关申请的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14年7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141825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可释放地位于带一侧上的涂覆膜传送到期望表面上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上已经使用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其用于将可释放地位于带一侧上的涂覆膜传送到期望表面上。膜可以是例如修正流体或粘合剂涂层。因此,当涂覆膜是修正流体膜时,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用作修正带传送装置。同样地,当涂覆膜是粘合剂膜时,它们被用作粘合剂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涂覆膜的其他装置也已经与用于各种用途的各种带一起使用,诸如与装饰带和标记带一起使用的传送装置。
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通常包括附接到外壳或盒的第一卷轴、传送单元和第二卷轴。第一卷轴用于承托待从其供给的一定长度的带。传送单元用于将第一卷轴供给的带上的涂覆膜传送到期望表面上。第二卷轴用于卷起穿过传送单元之后的“用过的”带。
第一和第二卷轴通常被容纳在盒中。
在另一方面,传送单元可以也可以不容纳在盒中。一些传送单元经由形成在盒中的开口始终露出盒外。其他传送单元被设计为可经由形成在盒中的开口在盒内外之间移动。传送单元至少应该在使用具有该传送单元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时露出盒外,因为将涂覆膜传送到期望表面是传送单元的本质特征。通过下述方式确保此本质特征,即,通过保持传送单元一直处于盒外或通过使传送单元可在盒内外之间移动并在使用时露出盒外。
无论传送单元是位于盒外还是可在盒内外之间移动,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通常都具有封闭件或盖。盖通过将传送单元与盒外隔开来保护带和传送单元。盖用于减小位于盒外的传送单元因撞到某些东西而受损或者传送单元和/或带被灰尘或泥土弄脏的可能性。通常的盖以可拆卸或可移动的方式附接到盒。
虽然可改变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但本发明优选利用可在盒内外之间移动的传送单元和可相对于盒移动的盖。
具有可移动的传送单元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因具有较大数量的比较而在结构上更复杂,并且有时在成本方面劣于具有固定传送单元的装置。但是,前者装置更容易达到保护传送单元和带的期望目的。
同样,具有可相对于盒移动的盖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倾向于比具有可配合到盒中并从盒拆下的盖的装置在结构上更复杂。但是,可移动式盖不存在在可拆卸式盖中可能发生的丢失风险。
这些有利特征解释了为什么本申请优选利用具有可移动传送单元和可移动盖的涂覆膜传送装置。
在具有可在盒内外之间移动的传送单元和可相对于盒移动的盖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中,移动两个部件:传送单元和盖。如果实现同时移动传送单元和盖,那么对使用者是便利的。
已经提出了一些实现这种同时移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基于利用由弹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盖。由此,当使用者改变露出盒外的操作构件时,传送单元经由开口在盒内外之间移动,同时,盖在盖覆盖开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如上所述,盖是弹性的,并且在其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期间沿盒的内表面弯曲。当处于打开位置时,盖被容纳在盒中。
第二种方法基于将由硬质材料的可旋转尖顶风帽式封闭结构用作盖(日本特开2011-121202公报)。由此,当使用者改变露出盒外的操作构件时,传送单元经由开口在盒内外之间移动,同时,盖在盖覆盖开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或转动。当处于打开位置时,盖处于盒外。
但是,第一种方法需要由弹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盖,这通常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此外,当从外侧按压盖时,即使盖处于覆盖开口的关闭位置,弹性盖也可能由于其弹性而不能充分保护传送单元。
由于盖由硬质材料构成,因此第二种方法不存在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问题。但是,外侧盖在处于打开位置时,即,当使用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时,倾向于造成妨碍。因此,盖更易受损。此外,第二种方法由于利用例如弹簧的复杂机构而常常受困于较高的成本。
如上所述,基于同时移动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传送单元和盖的前提,不存在可充分保护传送单元、在装置使用期间不使盖造成妨碍并且可保持低生产成本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的提供一种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其中,基于可同时移动传送单元和盖的前提,可充分保护传送单元、在装置使用期间不使盖造成妨碍并且可保持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以下发明。
本发明是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其包括:第一卷轴,其上缠绕有一定长度的带,带具有可释放地位于其一侧上的涂覆膜;传送单元,其用于将第一卷轴所供给的带上的涂覆膜应用到待被应用涂覆膜的期望表面上;第二卷轴,其适于卷起经由传送单元传送了涂覆膜之后的带;用于承托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的盒,盒适于接纳传送单元,并且盒中形成有开口;以及盖,其以盖能够在盖覆盖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附接到盒。
操作构件附接到此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的盒上,当被使用者转移时,操作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操作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位于关闭位置并且传送单元被承托在盒中,当操作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盖旋转到打开位置并且传送单元通过未被覆盖的所述开口移动到盒外侧;盖被配置为,当被移动到打开位置时,从所述开口之上移动至盒内。
此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包括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构件。通过将此单个操作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可利用例如单个操作同时移动盖和传送单元。盖的移动是从关闭位置旋转移动到打开位置,而传送单元的移动是从盒内移动到盒外。当操作构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盖和传送元件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盖可由硬质材料制成。盖的材料既不会导致成本增加也不会使对传送单元的保护不足。
在此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中,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盖位于盒内。因此,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就是说,当使用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时,盖不会造成妨碍,而附接到盒外的盖不能做到这点。
以此方式,在根据本申请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中,在可同时移动传送单元和盖的同时,可充分保护传送单元、在装置使用期间不使盖造成妨碍并且可保持低生产成本。
操作构件适于平行于盒移动(沿直线移动而不旋转)。当操作构件类似于刚刚提及的操作构件时,操作构件可包括具有齿条齿的齿条,齿条平行于操作构件的平行移动方向。当操作构件类似于刚刚提及的操作构件时,盖可包括具有能够与齿条的齿条齿啮合的轮齿的小齿轮。
在操作构件包括齿条并且盖包括小齿轮的情况下,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盖由于盖的旋转而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其中盖包括具有能够与齿条的齿条齿啮合的轮齿的小齿轮,所述齿条与操作构件协同移动。
以此方式,通过利用所谓的齿条-小齿轮机构,可容易地旋转盖。
如上所述,操作构件适于平行于盒移动。当操作构件类似于刚刚提及的操作构件时,操作构件可包括连接到传送单元,并且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传送元件通过所述开口从盒内侧移动到外侧。
如上所述,操作构件可平行于盒移动。在这类情形中,操作构件的平行移动可被转化为传送单元的运动。无论操作构件和传送单元是否形成为单个部件,它们都彼此集成或接合在一起。当传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操作构件的移动而沿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与操作构件相同的大小时,可最容易地移动传送单元。
操作构件经由板状主体连接到传送单元,该主体适于附接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传送单元、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可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彼此一起移动。
由此,传送单元可响应于操作构件的移动而移动,而不改变传送单元、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的相对位置。一定长度的带在第一卷轴和传送单元之间以及传送单元和第二卷轴之间穿过。带通常被适度张紧。如果在通过移动操作构件来移动传送单元时,传送单元、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带上的张力将不会改变。
当响应于操作构件的移动来移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而不改变它们与传送单元的相对位置时,根据本申请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可如下。
例如,主体可与作为第一卷轴的旋转轴线支撑第一卷轴的第一轴的基础端附接在一起。盒中可形成有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适于接纳和导引与所述主体相伴随地移动第一轴的末端。由此,第一轴可以稳定方式与其被承托在第一凹槽内的末端相伴随地移动,从而可稳定主体的相伴随移动。替代性地,主体可与作为第二卷轴的旋转轴线支撑第二卷轴的第二轴的基础端附接在一起。盒中可形成有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适于接纳和导引与所述主体相伴随地移动第二轴的末端。这也可提供与上述类似的效果。当然,可同时使用将第一轴的末端承托在第一凹槽中和将第二轴的末端承托在第二凹槽中。
在根据本申请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中,操作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与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可以以当操作构件移动时盖移动并且当操作构件不移动时盖不移动的方式彼此完全配合。
处于关闭位置的盖用于保护传送单元。为了确保提供了此特征,当使用者不希望这样做时,处于关闭位置的盖不应该移动到打开位置,除非使用者将操作构件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操作构件和传送单元的前述完全协同移动防止传送单元移动,除非操作构件移动。这意味着,例如,传送单元的质量等于操作构件的质量,在一些情形中,等于连接它们的主体以及附接到其上的第一轴、第一卷轴、第二轴和第二卷轴的质量。通过增加传送单元的质量并增加其惯性,可减少盖意外旋转的可能性。例如,当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具有前述齿条-小齿轮机构时,在操作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整个移动行程中,盖的移动可与操作构件的移动完全协同,只要连接到操作构件的齿条的齿与设置在盖上的小齿轮的轮齿啮合。
为了更加确定地防止盖从关闭位置意外地移动到打开位置,以下措施可作为例子。操作构件可适于仅当使用者执行预定操作时,而非在不执行这种操作的情况下,才容许使用者利用较小的力与盒平行地移动操作构件。这表示仅当使用者对操作构件执行预定操作时,操作构件才能移动或变得更容易移动。换言之,除非使用者执行预定操作,否则在没有很大的力的情况下操作构件被锁定或不能移动。除非操作构件移动否则盖不旋转,这意味着除非对操作构件执行预定操作,否则盖不会移动或至少很难旋转。预定操作是将操作构件转移至与操作构件从盖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盖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位置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诸如垂直于其移动方向的方向。例如,当用于涂覆膜的装置在使用者的袋中时,几乎不会发生操作构件与带中某物接触并且将操作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力和垂直于操作构件移动方向的力被施加在操作构件上。因此,前述配置有利于防止盖无意地或意外地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其盖位于打开位置;
图2是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a)侧视图,(b)平面图,(c)底视图,(d)前视图和(e)后视图;
图3是不具有左侧构件的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装置的盖处于关闭位置;
图4是不具有左侧构件的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装置的盖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中包括的滑动构件的(a)从下部左前方观看的立体图,(b)从左侧观看的侧视图,(c)从下部左后方观看立体图,(d)从下部右前方观看的立体图,(e)从右侧观看的侧视图和(f)从下部右后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6是位于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左侧构件的内表面上的肋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中包括的盖的(a)从左侧观看的立体图,(b)示出从内侧观看的弯曲面板的视图和(c)从盖右侧观看的立体图;以及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如何使用图1所示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的立体图及图2的五个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的外管,更确切地说,使用中的所述装置的外管。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在下文中也称作“涂覆膜传送装置”)是粘合剂传送装置,并且位于一条带上的涂覆膜是稍后描述的粘合剂,但不限于此。
此涂覆膜传送装置包括盒100。盒100通过接合皆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两个构件形成。盒100用于承托例如位于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卷轴(稍后描述),并因此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单独部件构成,以便于组装。当然,如何分割盒及将盒分割成多少个部分不限于将盒分割成两半的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方便起见,当从上方观看时位于右侧和左侧的构件分别被称作右侧构件100R和左侧构件100L。本文中的其他右侧和左侧构件也这样命名。可利用已知或众所周知的方法将右侧构件100R和左侧构件100L固定到彼此。例如,它们可利用某种机构互相啮合或利用粘合剂结合到彼此。
盒100是其中承托有稍后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卷轴的中空容器。第一卷轴上缠绕有未使用的带,如稍后描述的。第二卷轴将卷起“用过”的带,如稍后描述的。带、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的结构和配置可类似于涂覆膜传送装置领域中已知或众所周知的那些结构和配置。
开口110形成在盒100的前部。开口110具有大体矩形形状,但不限于此。导引狭槽120沿其长度形成在盒100的顶部。
稍后描述的滑动构件被设置在盒100内的空间中。控制件220以稍后描述的方式被设置在滑动构件上方。控制件220通过导引狭槽120在盒100上露出。
传送单元250被设置在滑动构件前方。传送单元250具有将位于稍后描述的带上的涂覆膜(在此是粘合剂)传送到涂覆膜将被传送到的期望表面的功能。当不适用涂覆膜传送装置时,将传送单元250容纳在盒100中。在另一方面,在即将使用涂覆膜传送装置之前,传送单元250通过开口110向前移动并且突出到盒100之外。图1示出传送单元250露出盒100外的涂覆膜传送装置。
可利用稍后描述的盖关闭开口110。盖可在盖覆盖开口110的关闭位置和开口110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参照示出了不具有左侧构件100L的涂覆膜传送装置的图3,更详细地描述涂覆膜传送装置的结构。
在图中,100R代表右侧构件。右侧构件100R包括卵形面板100R1及具有凹口100R和120R的周壁100R2。尽管图3仅示出了盒100的右半部,但是应该理解,左半部也包括类似的卵形面板和类似的具有两个凹口的周壁。它们具有与右边的对应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只是用字母“L”代替字母“R”。卵形面板100R1具有大体椭圆形形状并且相对宽。周壁100R2包围卵形面板100R1的几乎整个外周,并且从卵形面板100R1竖直延伸,但周壁100R2与卵形面板100R1相遇的转角是圆形的。
凹口110R具有大体矩形形状并且对应于开口110的一半。凹口110R形成在右侧构件100R的周壁100R2的这样一部分中,即,当右侧和左侧构件100R和100L被接合和承托在一起时构成盒100的前部的那部分。换言之,当右侧和左侧构件100R和100L被接合和承托在一起时,凹口110R与形成在左侧构件100L的周壁100L2中的凹口110L一起形成开口110。由于开口110具有对称形状并且右半部和左半部是镜面对称的,因此凹口110R和110L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形成在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处。
凹口120R具有大体矩形形状但在其前端和后端处稍宽,并且对应于导引狭槽120的一半。凹口120R形成在右侧构件100R的周壁100R2的这样一部分中,即,当右侧和左侧构件100R和100L被接合和承托在一起时构成盒100的上部的那部分。换言之,当右侧和左侧构件100R和100L被接合和承托在一起时,凹口120R与形成在左侧构件100L的周壁100L2中的凹口120L一起形成导引狭槽120。由于导引狭槽120具有对称形状并且右半部和左半部是镜面对称的,因此凹口120R和120L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形成在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处。
导引轨131和132被设置在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1的内表面上。导引轨131和132从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1的内表面上突起并且沿稍后描述的滑动构件的移动方向放置。导引轨131和132用于引导滑动构件。由导引轨131和132引导的滑动构件可在盒100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导引轨131和132中每个的垂直于其纵向方向的形状和尺寸在沿其长度的任何点处都相同,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导引轨131和132是矩形的,但不限于此。
肋140位于周壁100R2的内表面上,处于与导引狭槽120的右半部相对应的右侧构件100R中的凹口120R之前的位置处。肋140相对于周壁100R2大体成直角地延伸。肋140用于在盖处于开口位置处时防止盖(稍后描述)旋转过度。
稍后描述导引轨131和132及肋140如何运作。
右侧盖轴(未示出)被设置在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1的内表面上,与的卵形面板100R1成直角,并处于前端的下部位置以支撑稍后描述的盖。同样地,与右侧盖轴类似地,左侧盖轴(未示出)被设置在左侧构件100L的卵形面板100L1的前端下部位置处以支撑盖(即,与右侧盖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滑动构件200附接到右侧构件100R。滑动构件200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单片式构件,但不限于此。将滑动构件200形成为树脂材料的单片式构件会减少使用的部件数量,这继而帮助保持装置的生产成本低。
如图5所示地配置滑动构件200。滑动构件具有主体210、前述控制件220、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前述传送单元250被设置在滑动构件200的前部处。
主体210整体是板状构件,这类似椭圆形硬币的形状,其前部比其后部窄。主体210的较宽后部的上表面适于与导引轨131的下表面接触。主体210的较宽后部的下表面适于与导引轨132的上表面接触。此外,向下突起的凸起211被设置在主体210的较窄前部的下表面上。凸起211适于与导引轨132的上表面接触。凸起211用于减小导引轨132和主体210之间的摩擦。如下面将描述的,滑动构件200相对于盒100前后移动。在此移动期间,主体210由沿滑动构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引轨131和132导引。具有作为其一部分的主体210的滑动构件200可相对于盒100以稳定方式前后移动。
控制件22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经由通过结合板状构件而形成的关节臂221连接到主体210。控制件220的左右宽度大于前述导引狭槽120的宽度。板状锁定耳片221A被设置在关节臂221上,靠近关节臂221和控制件220之间的接合处。板状锁定耳片221A具有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前端和后端大体相同的宽度,并平行于控制件220。关节臂221的宽度在位于锁定耳片221A顶部上的部分处小于导引狭槽120的宽度。因此,控制件220由关节臂221支撑并被放置在导引狭槽120之上。此外,关节臂221具有与形成它的树脂材料的特性及其形状相关联的弹性。如上所述,控制件220位于导引狭槽120之上,并且控制件220和盒100的顶部之间有间隙。换言之,控制件220略微浮于盒100的顶部上方(即,位置高于盒顶部)。锁定凸耳221A与导引狭槽120齐平。前述关节臂221的弹性容许控制件220朝向盒100略微移动。这意味着使用者可在使用时将控制件220推入盒100。在控制件220未被承托在盒100中的情况下,锁定凸耳221A与导引凹槽120的一个较宽端部啮合。在此状态中,即使使用者试图沿盒100的前后方向移动控制件,控制件220也由于与导引凹槽120的一个较宽端部啮合的锁定凸耳221A而不能移动。当使用者相对于盒100的上表面推动控制件220时,锁定凸耳221A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端部断开啮合并滑入盒100中。在此状态中,控制件220可前后移动。
简言之,前述锁定耳片221A的存在和关节臂221的弹性有助于使得以下情况成为可能,即,仅当控制件220的不同于其正常移动方向的方向改变时,即,仅当控制件220被推入盒100中之后,在本实施例中沿盒100的前后方向移动控制件220。可以注意到,如果大的力施加在控制件220上并且锁定耳片221A在处于导引狭槽的较宽前端中时朝向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后端滑动或在处于导引狭槽的较宽后端中时朝向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前端滑动,那么即使不进行任何推动,控制件220也可滑入盒100内。因此,即使具有锁定凸耳221A,当锁定凸耳221A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前端和后端之一啮合并且控制件220未在盒100中时,锁定凸耳221A也不足以确保相对于盒100完美地锁定控制件220。即使在这类情况中,仅当控制件220的不同于其正常移动方向的方向改变时,而在非不进行这种操作的情形中,才能用较小的力沿盒100的前后方向移动控制件220。
这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仅当使用者以预定方式改变控制件220时,而非在不进行这类预定操作的情形中,才能用较小的力平行于盒100移动控制件220。本实施例中的预定操作是将控制件220推入盒100中。但是,所述预定操作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除平行于盒100移动之外的移动,诸如沿盒100的横向方向移动控制件220。
第一轴230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卷轴。第二轴240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卷轴。稍后描述第一和第二卷轴。
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与滑动构件200的主体210垂直地放置。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中的每个是具有圆形剖面的杆状件。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中每个的长度大体等于盒100的宽度。如图6所示的两个肋150和160位于盒100的左侧构件100L的卵形面板100L1的内表面上。每个肋150和160具有沿滑动构件200的移动方向的扁平椭圆形状。凹槽151和161分别形成在肋150和160中。当右侧和左侧构件100R和100L接合并被承托在一起时,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的末端分别被承托在凹槽151和161内。当移动滑动构件200时,分别沿凹槽151和161导引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这进一步稳定滑动构件200的移动。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还具有将滑动构件200的主体210放置在靠近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1的内表面的位置处的作用。结果是,主体210刚好位于导引轨131和导引轨132之间。
一侧倾斜(这在棘轮机构中是已知的)的棘齿231围绕主体210左侧表面上的第一轴230形成。棘齿231用于限制稍后描述的第一齿轮沿一个方向的旋转。
第一旋转构件232附接到第一轴230上。第一旋转构件232具有中空圆柱形零件232A和三个板状叶片样突起232B。叶片样突起232B彼此等距地间隔开并从中空圆柱形零件232A的壁径向向外延伸。第一旋转构件232附接到第一轴230,其中,第一轴230穿过中空圆柱形零件232A中的空间并可围绕第一轴230旋转。
第一齿轮233附接到第一旋转构件232上,以第一齿轮233与中空圆柱形零件232A共轴的方式处于较靠近主体210的位置处。第一齿轮233可与第一旋转构件232一起围绕第一轴230旋转。在第一齿轮233中可沿其圆周形成三个弧形的或弓形孔眼233A。弓形孔眼233A形成在与棘齿231相对应的位置处。每个弓形孔眼233A的端部在第一齿轮233沿棘齿231的倾斜方向旋转时不与棘齿231啮合,但当第一齿轮233沿与棘齿231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与棘齿231啮合。利用此配置,仅容许第一旋转构件232沿一个期望的方向旋转。
第一卷轴300(见图3和4)附接到第一旋转构件232上。第一卷轴300具有中空圆柱形状。许多啮合齿311沿与第一轴230平行的方向形成在第一卷轴300的内孔眼310中。通过将第一旋转构件232的中空圆柱形零件232A插入第一卷轴300的孔眼310中,使得三个叶片样突起232B被容纳在啮合齿311之间的适当空间内,第一卷轴300不会滑动地附接到第一旋转构件232上。
一定长度的带320缠绕在第一卷轴300上。带320可以是已知或众所周知的产品。待被传送和粘附到位于传送单元250之前的期望表面上的涂覆膜位于带320的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带320是粘合剂层,但不限于此。粘合剂层仅位于待经由传送单元250与期望表面接触的带320的侧面上。
第二卷轴400附接到第二轴240上。第二卷轴400具有穿过其中心的孔眼410。孔眼410的直径与第二轴240的直径相对应。第二卷轴400可旋转地附接到第二轴240上,其中,第二轴240穿过孔眼410。
尽管未示出,但与第二卷轴400共轴的第二齿轮(未示出)附接到第二卷轴400上,处于较靠近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1的位置处。第二齿轮与前述第一齿轮233啮合。因此,响应于第一齿轮233的旋转,第二齿轮沿与第一齿轮233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表示第一卷轴300的旋转引起第二卷轴400沿相反方向以与第一卷轴300的角速度相关的预定角速度旋转。
传送单元250具有主体210的前端的一部分、相反板251和连接板252。相反板251是,但不限于,流线轮廓与主体210的前端的流线轮廓类似、向其前端变窄的板。连接板252是连接相反板251和主体210的前端的大体水平的板。各自具有凹入形状的轴承孔眼253形成在主体210和相反板251的各个前端中。
实心圆柱形滚轴254可旋转地连接到轴承孔眼253。更具体地,滚轴254在其两端处具有与滚轴254共轴的轴254A。轴254A被容纳和承托在轴承孔眼253中,以将滚轴254连接到轴承孔眼253。
尽管图3和4中未示出,但是前述带320从第一卷轴300延伸到第二卷轴400,在其中间,带320包裹滚轴254,其中粘合剂层面向外。从第一卷轴300展开的带320到达滚轴254,在该处粘合剂层被传送到期望表面上。在此传送之后的带320,即,用过的带320,到达第二卷轴400并卷在第二卷轴400上。
齿条260位于较靠近右侧构件100R的卵形面板100R的主体210表面上,处于靠近主体210的前端的位置处。齿条260具有多个棘齿。齿条260的纵向方向与滑动构件200的移动方向重合。
盖500附接到盒100。图7示出了放大的盖500。
盖500具有右侧面板510、左侧面板520和弯曲面板530。右侧和左侧面板510和520是大体扇形的板并且互相平行地对齐。弯曲面板530连接右侧和左侧面板510和520的弯曲的或弧形的外周。
右侧轴承孔眼511形成在右侧面板510中,以接纳前述右侧盖轴。同样,左侧轴承孔眼521形成在左侧面板520中,以接纳前述左侧盖轴。通过将右侧盖轴配合到右侧轴承孔眼511中并将左侧盖轴配合到左侧轴承孔眼521中,盖500可旋转地附接到盒100上。
小齿轮512以下述方式被设置在右侧面板510的下部上,即,小齿轮512位于以连接右侧和左侧盖轴的线为中心的弧上。小齿轮512具有适于与前述齿条260的齿啮合的轮齿。齿条260和小齿轮512的组合体形成所谓的齿条齿轮机构,并且齿条260沿其纵向方向的线性运动引起小齿轮512的旋转运动。换言之,盖500响应于滑动构件200的前后移动旋转。
现在描述前述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当不使用时,涂覆膜传送装置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盖500处于覆盖开口110的关闭位置。
在此状态,控制件220位于其在导引狭槽120中的最靠后位置,并且因此,滑动构件200位于盒100中的最靠后位置。当锁定耳片221A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后端啮合时,控制件220略微浮于盒100的上表面上方。
想要使用涂覆膜传送装置的使用者用例如他的或她的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指(但不限于此)抓住装置,并利用自由的大拇指对着盒100的上表面推动控制件220。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后端中的构成盒100上部的构件啮合的锁定耳片221A被推入盒100中。这致使锁定耳片221A与构成盒100上部的构件断开啮合。结果是,控制件220变得能够沿导引狭槽120向前移动。
使用者在保持控制件220按压盒100的上表面的同时将控制件220滑动到盒100的前端。具有控制件220的整个滑动构件200被移动到盒100的前端。在此移动期间,滑动构件200的主体210的上端下边缘分别由导引轨131和132导引,并且从主体210延伸的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分别由形成在肋150和肋160的内侧中的凹槽151和161导引,这稳定了滑动构件200的向前移动。
当滑动构件200朝向盒100的前端移动时,主体210上的齿条260也向前移动。然后,轮齿与齿条260的齿啮合的小齿轮512旋转,并且具有小齿轮512的盖500向上弹起。
在旋转之后,盖500被容纳在盒100中,如图4所示。此状态中盖500的位置对应于打开位置,以露出开口110。在盖500旋转期间,小齿轮512的轮齿与齿条260的齿互相啮合。由于将要过度旋转的盖500邻靠着肋140,因此肋140完全可避免盖500过度旋转。
在盖500旋转期间,滑动构件200持续前进。传送单元250通过被移动至打开位置的盖500下面的开口110从盒内侧转移到外侧。结果是,当控制件220移动到导引狭槽120最前面位置时,传送单元250从形成在盒100中的开口110中进一步前进,如图4所示,并因此从盒100中露出。
无论滑动构件200怎样移动,第一卷轴300、第二卷轴400和传送单元250之间的相对位置都不变。带320上的张力也不因此改变。
在此状态,涂覆膜传送装置现在准备好供使用者使用。
当使用者从控制件220松开他或她的大拇指时,控制件220返回盒100上表面上方的略微悬浮位置。在此状态,锁定耳片221A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前端啮合,从而使得除非使用者对着盒100的上表面推动控制件220,否则控制件220不会向后移动。
为了使用涂覆膜传送装置,使用者如图8所示地倾斜地抓握装置并且在相对于期望表面S按压传送单元250的滚轴254的同时如图中粗箭头所示地向后移动涂覆膜传送装置。通过带320经由滚轴254,带320上的粘合剂层被按压靠在期望表面S上,并被传送到期望表面S。
适度地张紧带320。当带320围绕滚轴254移动时,带320的整个长度沿图8中的细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响应于带320的移动,相关的力被传递到第一卷轴300。然后第一卷轴300旋转,并且带320从第一卷轴300展开。在另一方面,与第一卷轴300成固定关系并具有与第一齿轮233(与第一卷轴300协同旋转)啮合的第二齿轮的第二卷轴400沿与第一卷轴30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卷起用过的带320,其上的粘合剂层已经被传送到期望表面S。由于第一卷轴300的旋转方向受齿条齿231限制,因此不会发生沿所述相反方向的旋转。
以此方式,使用者可将粘合剂层传送到期望表面S的期望部分上。
当使用者已经用完涂覆膜传送装置时,他或她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者将涂覆膜传送装置抓握在手中并对着盒100的上表面推动控制件220。响应于此,与导引狭槽120的较宽前端啮合并与构成盒100上部的构件啮合的锁定耳片221A滑入盒100中。这释放了锁定耳片221A和构成盒100上部的构件之间的啮合。然后,控制件220变得能够沿导引狭槽120向后移动。
在保持控制件220按压盒100的上表面的同时,使用者朝向盒100的后端移动控制件220。具有控制件220的整个滑动构件200都朝向盒100的后端移动。滑动构件200的主体210的上下边缘分别由导引轨131和132导引,并且从主体210延伸的第一轴230和第二轴240的末端分别由形成在肋150和肋160的内侧中的凹槽151和161导引,这与滑动构件200向前移动的情形相同。
当滑动构件200朝向盒100的后端移动时,主体210上的齿条260也向后移动。轮齿与齿条260的齿啮合的小齿轮512旋转并且具有小齿轮512的盖500达到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小齿轮512的轮齿和齿条260的齿保持啮合,直到盖500的旋转完成。
在盖500旋转期间,滑动构件200持续后退。传送单元250通过被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盖500下面的开口110从盒外侧转移到内侧。当控制件220移动到导引狭槽120的最后侧位置时,传送单元250被容纳在盒100内,如图3所示。由于在此状态中开口110被盖500覆盖,因此盖500保护传送单元250和带320例如不受盒100外侧存在的灰尘影响。
在此状态,控制件220不会向前移动,除非使用者对着盒100的上表面推压控制件220。因此,即使当涂覆膜传送装置处于袋中并且未被任何东西覆盖时,控制件220也不可能与袋中的某些东西接触和向前移动,以将盖500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使传送单元250和带320露出盒100外。

Claims (7)

1.一种用于传送涂覆膜的装置,包括:
第一卷轴,其上缠绕有一定长度的带,所述带具有可释放地位于其一侧上的涂覆膜;
传送单元,其用于将第一卷轴所供给的带上的涂覆膜应用到待被应用涂覆膜的期望表面上;
第二卷轴,其适于卷起经由传送单元传送了涂覆膜之后的带;
用于承托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的盒,所述盒适于接纳传送单元,并且盒中形成有开口;以及
盖,其以所述盖能够在所述盖覆盖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附接到盒;
附接到盒的操作构件,当被使用者转移时,操作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当操作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位于关闭位置并且传送单元被承托在盒中,当操作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旋转到打开位置并且传送单元通过未被覆盖的所述开口移动到盒外侧;
所述盖被配置为,当其被移动到打开位置时,从所述开口之上移动至盒内,
其中:
操作构件适于平行于盒移动,并且包括具有齿条齿的齿条,所述齿条平行于操作构件的平行移动方向;
所述盖包括具有能够与齿条的齿条齿啮合的轮齿的小齿轮;并且
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由于包括具有能够与齿条的齿条齿啮合的轮齿的小齿轮的所述盖的旋转而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齿条与操作构件协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操作构件适于平行于盒移动;
操作构件连接到传送单元;
并且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传送单元通过所述开口从盒内侧移动到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操作构件经由板状主体连接到传送单元,该主体适于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附接;
当操作构件相对于盒平行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传送单元、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彼此一起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与作为第一卷轴的旋转轴线支撑第一卷轴的第一轴的基础端附接在一起;并且
盒中形成有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适于接纳和导引与所述主体相伴随地移动的第一轴的末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与作为第二卷轴的旋转轴线支撑第二卷轴的第二轴的基础端附接在一起;并且
盒中形成有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适于接纳和导引与所述主体相伴随地移动的第二轴的末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操作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与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当操作构件移动时盖移动并且当操作构件不移动时盖不移动的方式彼此完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置,其中:
操作构件适于仅当使用者执行预定操作时,而非在不执行这种操作的情况下,才容许使用者利用较小的力与盒平行地移动操作构件。
CN201510399229.1A 2014-07-09 2015-07-09 涂覆膜传送装置 Active CN105253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1825 2014-07-09
JP2014141825A JP6418821B2 (ja) 2014-07-09 2014-07-09 塗布膜転写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686A CN105253686A (zh) 2016-01-20
CN105253686B true CN105253686B (zh) 2019-03-08

Family

ID=5506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9229.1A Active CN105253686B (zh) 2014-07-09 2015-07-09 涂覆膜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0049B2 (zh)
JP (1) JP6418821B2 (zh)
CN (1) CN1052536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0091B2 (ja) * 2015-04-14 2019-02-13 プラス株式会社 出没構造及び塗膜転写具
CN105118389B (zh) * 2015-09-29 2019-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背板及曲面显示器
KR102541317B1 (ko) * 2016-08-29 2023-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버레이를 포함하는 리지드-플렉스 기판
CN106364233B (zh) * 2016-08-31 2018-06-12 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修正带
CN106585226B (zh) * 2017-01-24 2019-02-15 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推咀后能自锁的修正带
CN107215724B (zh) * 2017-06-12 2018-08-10 河北网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扫描装置
CN111845167A (zh) * 2020-07-27 2020-10-30 杭州康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更加方便且避免修正带反向旋转的修正装置
JP7384442B2 (ja) 2021-09-21 2023-11-21 株式会社カミオジャパン 転写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3013B2 (ja) * 2006-05-31 2012-07-11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出没式筆記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4794A (en) * 1987-08-12 1989-02-17 Kodensha Kk Open-close mechanism of nose opening section of cylindrical member
JP2000238957A (ja) * 1999-02-22 2000-09-05 Tombow Pencil Co Ltd 転写テープ塗布具
JP4690607B2 (ja) * 2001-09-11 2011-06-01 プラス株式会社 塗布膜転写具及び塗布膜転写テープの交換方法
JP4603738B2 (ja) * 2001-09-28 2010-12-22 プラス株式会社 塗布膜転写具
JP2008110527A (ja) * 2006-10-30 2008-05-15 Pilot Ink Co Ltd 出没式筆記具
JP4918368B2 (ja) * 2007-01-12 2012-04-18 プラス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CN201224278Y (zh) * 2008-07-17 2009-04-22 周育标 一种可伸缩内芯的修正带
JP5526808B2 (ja) * 2009-01-30 2014-06-18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繰り出し式筆記具
JP2011042082A (ja) * 2009-08-20 2011-03-03 Akio Ohata キャップレス筆記具
JP3155532U (ja) * 2009-09-09 2009-11-19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出没式筆記具
JP5691166B2 (ja) * 2009-12-08 2015-04-01 コクヨ株式会社 転写具
JP5157021B2 (ja) * 2011-01-05 2013-03-06 順▲徳▼工業股▲分▼有限公司 位置決め可能なボタンを備える薄膜転写具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3013B2 (ja) * 2006-05-31 2012-07-11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出没式筆記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686A (zh) 2016-01-20
JP2016016610A (ja) 2016-02-01
US9790049B2 (en) 2017-10-17
US20160009520A1 (en) 2016-01-14
JP6418821B2 (ja)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3686B (zh) 涂覆膜传送装置
US6422284B1 (en)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KR100873544B1 (ko) 도포막 전사구 및 도포막 전사테이프의 교환방법
EP2019065B1 (en) Transfer tool
US7900679B2 (en) Transfer tool
KR100313654B1 (ko) 도포구
US9108457B2 (en) Dispenser with transfer head
CA2490169C (en) Transfer device
EP2019064B1 (en) Transfer tool
CN105202011B (zh) 转动机构和使用该转动机构的壳组件
US20030056906A1 (en) Correction tape roll device
JP2006347075A (ja) 塗膜転写具
EP2617669B1 (en) Dispensing unit for a thin film dispenser and thin film dispenser having the same
US7409978B2 (en) Dispenser with a cover
CN107000467B (zh) 转印用具
CN109941813A (zh) 转印用具
WO2020208892A1 (ja) 塗膜転写具
KR100650984B1 (ko) 전자기기용 개폐장치
JP7062217B2 (ja) 転写具
JP6602556B2 (ja) 塗膜転写具
KR200295882Y1 (ko) 수정 테이프 점착기
JP2000313198A (ja) 塗布具
JP2008265040A (ja) 転写具
JP2018202766A (ja) ヘッドレスディスペンサ
JP2016210125A (ja) 糊転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