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3269A -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53269A CN105253269A CN201510634059.0A CN201510634059A CN105253269A CN 105253269 A CN105253269 A CN 105253269A CN 201510634059 A CN201510634059 A CN 201510634059A CN 105253269 A CN105253269 A CN 1052532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p
- ballast water
- dock
- ballast
- und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使船舶保持自然平浮的压载水总重量w,按照平浮时的船舶吃水情况,将此漂浮出坞的压载分为n步;S2、加入重为w/n的压载水;S3、向坞内放水,至船舶吃水等于此时船舶自由漂浮的首吃水;S4、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尚未达到w,则重复步骤S2、S3;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已经达到w,则达到出坞的压载条件;其中,w为船舶空船重量的35%~45%;n为3~6。本发明保障了船舶的安全出坞,使得在同样的船坞中能够建造更大的船舶,大大提高船坞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技术领域,更具体说,涉及坞内建造的船舶需要出坞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船坞以其船舶建造简单、可建船舶吨位大的优势在大型造船企业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在船坞内进行建造时,船舶1下面需要铺上坞墩2,如图1所示。船舶漂浮时存在较大的纵倾,如图2所示,纵倾出坞时,数百吨的力完全作用在船舶尾部的坞墩上,会带来很大的危险,如图3所示,会导致坞墩倾斜、坞墩破损或者船舶损坏,如图4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的一次性压载和向坞内放水实现船舶出坞,分解成多个步骤进行的方法,减轻了整个出坞过程中对坞墩的压力,达到保障船舶安全出坞的目的,使得在同样的船坞中能够建造更大的船舶,大大提高船坞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使船舶保持自然平浮的压载水总重量w,按照平浮时的船舶吃水情况,将此漂浮出坞的压载分为n步;S2、加入重为w/n的压载水;S3、向坞内放水,至船舶吃水等于此时船舶自由漂浮的首吃水;S4、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尚未达到w,则重复步骤S2、S3;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已经达到w,则达到出坞的压载条件。其中,w为船舶空船重量的35%~45%;n为3~6。
船舶在船坞内建造完成后,需要加入一定的压载水,并向坞内放水最终实现船舶出坞。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加入压载水和向坞内放水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分步压载法,能够进一步保障船舶出坞的安全;更重要的,本发明可以大幅提高可建造船舶的空船重量,能够将最大允许的空船重量提高25%以上,相当于将船坞可建造船舶的吨位增加约50%,大大提高了船坞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船舶在坞内建造铺墩示意图。
图2是船舶在水中自然漂浮示意图。
图3是船舶倾斜出坞时示意图。
图4是船舶倾斜出坞时可能出现危险的示意图。
图5是船舶配载出坞示意图。
图6是船舶配载出坞后自然漂浮示意图。
图7是船舶出坞前先加入w/n压载水示意图。
图8是船舶加入w/n压载水后向坞内放入一部分水示意图。
图9是第二次向舱内加入w/n压载水示意图。
图10是第二次向舱内加入w/n压载水后向坞内第二次放入一部分水示意图。
图11是继续向舱内加入压载水示意图。
图12是船舶最终出坞后漂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先在一些货舱加入适量的压载水,如图5所示,使得船舶漂浮时保持平浮状态,如图6所示。这些压载水的总重量w很大,这就相当于减小了可建造船舶的最大空船重量,减小了船舶的吨位,降低了船坞的产能。
具体如图7~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分步压载方法”,首先计算能够使船舶保持自然平浮的压载水总重量w,按照平浮时的船舶吃水情况,将此漂浮出坞的压载分为n步。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1、加入重为w/n的压载水,如图7所示;
2、向坞内放水,至船舶吃水等于此时船舶自由漂浮的首吃水,如图8所示;
3、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尚未达到w,则返回上述第(1)步,如图9~10所示;
4、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已经达到w,如图11所示,则达到出坞的压载条件,
向坞内放入足够水,船舶漂浮出坞,如图12所示。
对于同一船坞,分别以AFRA和VLCC船型为例:
AFRA型船1,空船状态坞墩2受压力为t,一次打入全部压载水调平,压载水分布位置坞墩所受压力则增大为4t;如果分3步按顺序向舱内和坞内依次打入压载水,则压载水对应位置坞墩最大压力为2t;
VLCC型船,空船状态坞墩受压力为1.5t,一次打入全部压载水调平,压载水分布位置坞墩所受压力则增大为6t;如果分4步按顺序向舱内和坞内依次打入压载水,则压载水对应位置坞墩最大压力约为2.5t,与AFRA型船相当。大幅度降低坞墩和船体所受的压力,并且提高了船坞建造的吨位。
限定条件
(1)船舶保持自然平浮的压载水总重量w
调节船舶平浮状态所用的压载水重量w过多,则会大幅度增加对坞墩的压力,并且操做时间长,影响作业进度;如果调平所用的压载水重量w过少,压载水将集中在首部范围,船舶所承受的总纵弯矩较大。因此,一般压载水总重量w为船舶空船重量的35%~45%较合适。
(2)漂浮出坞的压载分步数量n
压载分步数越多,安全性越高,但是操作过程繁杂,现场施工配合过程中容易出错;分步数少,则操作简单,但是每一步打入的压载水量较多,对坞墩压力较大。因此,n一般取为3~6步。
(3)坞墩承受的压力t
船厂使用的坞墩基本为固定尺寸,能够承受的最大许用压力也基本确定。每一步打入压载水后,压载水位置对应的坞墩实际承受的压力t为其上船体重量加压载水重量,不能超过许用的最大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使船舶保持自然平浮的压载水总重量w,按照平浮时的船舶吃水情况,将此漂浮出坞的压载分为n步;
S2、加入重为w/n的压载水;
S3、向坞内放水,至船舶吃水等于此时船舶自由漂浮的首吃水;
S4、如果总的压载水量尚未达到w,则重复步骤S2、S3;如果总的压载水
量已经达到w,则达到出坞的压载条件;
其中,w为船舶空船重量的35%~45%;
n为3~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4059.0A CN105253269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4059.0A CN105253269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53269A true CN105253269A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09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34059.0A Pending CN105253269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5326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0250A (zh) * | 2021-07-30 | 2021-12-24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内多船建造并进行船舶倾斜试验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7673A (zh) * | 2008-04-30 | 2009-02-04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
CN101380992A (zh) * | 2007-09-07 | 2009-03-11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下水及上墩的方法和专用浮箱装置 |
US20100212567A1 (en) * | 2005-12-31 | 2010-08-26 | Ipo Llc | Floating drive on boat docking apparatus |
CN101920771A (zh) * | 2010-05-14 | 2010-12-22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出坞压载方法 |
CN102826200A (zh) * | 2012-09-10 | 2012-12-19 | 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多船同时出坞方法 |
CN103112560A (zh) * | 2013-03-10 | 2013-05-22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船舶快速下水的方法 |
-
2015
- 2015-09-29 CN CN201510634059.0A patent/CN1052532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12567A1 (en) * | 2005-12-31 | 2010-08-26 | Ipo Llc | Floating drive on boat docking apparatus |
CN101380992A (zh) * | 2007-09-07 | 2009-03-11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下水及上墩的方法和专用浮箱装置 |
CN101357673A (zh) * | 2008-04-30 | 2009-02-04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
CN101920771A (zh) * | 2010-05-14 | 2010-12-22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出坞压载方法 |
CN102826200A (zh) * | 2012-09-10 | 2012-12-19 | 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多船同时出坞方法 |
CN103112560A (zh) * | 2013-03-10 | 2013-05-22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船舶快速下水的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0250A (zh) * | 2021-07-30 | 2021-12-24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内多船建造并进行船舶倾斜试验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9982B (zh) | 用于船只主动和被动稳定的系统和方法 | |
RU108411U1 (ru) | Судно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плавания с изменяющейся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стью | |
CN104229099B (zh) | 一种海洋工程船舶接载下水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5825061A (zh) | 一种基于stl模型的船舶任意浮态计算方法 | |
CN105480393A (zh) | 一种船舶压载系统 | |
CN105813938A (zh) | 船型结构物 | |
CN212172480U (zh) | 一种观光船舶全自动调节压载水设备 | |
CN103395477A (zh) | 可组合式半潜船及组合式半潜船 | |
WO2019000757A1 (zh) | 一种船舶过驳中的加水方法 | |
CN110371270A (zh) | 一种产品船下水安全起浮出驳的方法 | |
CN105253269A (zh) | 基于分步压载的船舶坞内漂浮出坞方法 | |
CN205770093U (zh) | 一种无压载水商船 | |
CN204916099U (zh) | 一种半潜驳船倾斜式下潜船尾呆木 | |
CN204432979U (zh) | 万吨级水平下水船台 | |
CN205113636U (zh) | 一种栈桥式多舱可套装便携双体船体 | |
Zhang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response assessment tool for a floating dock system | |
CN105947123A (zh) | 一种甲板可潜至水下的双体半潜船 | |
RU157052U1 (ru) | Несамоходное морское судно для подъ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передачи на утилизацию затонувших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ых и тяжеловесных мор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 |
CN203902800U (zh) | 一种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半潜式举升平台 | |
CN203958536U (zh) | 一种组合式的半潜运输船舶 | |
CN104354842B (zh) | 船舶下水垫木及采用预离空垫木辅助下水的船舶下水方法 | |
CN204452882U (zh) | 一种基于大型海洋模块的高效运输装置 | |
Rhodes et al. | Ship Stability for Mates/masters | |
CN101770210A (zh) | 用于控制在船舶上滚装大型货物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60129973A1 (en) | Vessel hull configur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