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8234B - 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 Google Patents
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48234B CN105248234B CN201510829760.8A CN201510829760A CN105248234B CN 105248234 B CN105248234 B CN 105248234B CN 201510829760 A CN201510829760 A CN 201510829760A CN 105248234 B CN105248234 B CN 1052482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tree
- tea
- trimmed
- fertilizer
- t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70~9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0~110cm;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5~0.4。本发明将茶树修剪成屋型,严格控制茶树上部分和下部分的高度与宽度,有效增加了采茶面积,提高了采茶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茶树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的茶树种植的修剪时多为半圆形,长方体形,使得茶树生长受限,有效的采茶面积小,若将茶树修剪过高,采茶面积增大了,但采茶人的身高又不够,采集顶部的茶叶费时费力,尤其对于广州、广西身高普遍偏矮的茶农来说如何合理修剪茶树既保证可采茶叶的有效面积最大化,又能保证茶农可轻松采到茶叶,需要设计一种合理的茶树修剪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修剪成屋型,严格控制茶树上部分和下部分的高度与宽度,有效增加了采茶面积,提高了采茶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70~9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0~110cm;
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5~0.4。
优选的是,新种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
优选的是,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
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优选的是,茶树在修剪后的当天遮光24小时。
优选的是,茶树在遮光24小时后,每隔一周在茶树表面喷施营养液,共喷施4~6次,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水1000份、猕猴桃汁1~5份、火龙果汁2~3份、海藻提取液0.5~0.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份、吲哚乙酸0.6份、硝酸钾0.8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和硝酸钙0.4~0.5份。
优选的是,所述茶树在喷施营养液后的第5~10天施入一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0~55公斤/公顷,其中所述复合肥施入的方法为:距离茶树10~15cm绕茶树圆周挖28~30cm的坑,在坑内先撒施一层厚度为1cm的硫磺粉,再在所述坑内铺洒一层厚度为8~10mm的有机质,之后将要施入该茶树的复合肥分为均等的两份,将其中一份铺设于所述有机质上,再在上方覆盖10~15cm的土壤,之后将另外一份复合肥施入所述坑内,用土壤将所述坑填平,并将所述茶树周围表面的土壤用所述营养液润湿,覆地膜2~3天。
优选的是,在12月中旬施入一次保墒肥;所述保墒肥由硅藻土、EM原液、保水剂、草炭、硫酸铜和黑藻按质量比15:2~4:1~3:8~10:3~5:8~10的原料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保墒肥的施入方法为,将茶树周围表面的5~10cm厚的土壤与所述保墒肥按质量比100:1~3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这种屋型茶树茶蓬有利于茶蓬采摘面增加25%以上;产量提高2-3成;茶青质量好;“屋顶斜面”有利于手工采摘,特别有利于矮个子,尤其是南方身材较矮小的人或在陡坡上建立的小茶园进行手工采摘茶青;也有利于茶园防治病虫害及田间管理。
2、将茶树修剪成屋型,增加了茶树与阳光的接触面积,配合营养液的施加,有利于提高茶树中茶多酚的含量。
3、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施加复合肥,提高了复合肥的利用率,将复合肥、有机质还有营养液共同施入,有利于提高茶树水浸出物的含量,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及茶多酚都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树修剪的剖视图。
a为茶树的上部分的高度,b为下部分的底面边长的1/2,c为正四棱锥的侧面三角形的高,d为下部分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7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110cm。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75,即上部分的高度a为41.3cm,下部分的高度d为28.7cm,由于底面边长为110cm,则b的长度为55cm,利用勾股定律可以得到c的长度为68.8cm,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8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100cm。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75,即上部分的高度a为37.5cm,下部分的高度d为42.5cm,由于底面边长为100cm,则b的长度为50cm,利用勾股定律可以得到c的长度为62.5cm,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实施例3
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9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0cm;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4。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实施例4
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7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0cm;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5。
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茶树在修剪后的当天遮光24小时,之后每隔一周在茶树表面喷施营养液,共喷施4次,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水1000份、猕猴桃汁1份、火龙果汁2份、海藻提取液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份、吲哚乙酸0.6份、硝酸钾0.8份、磷酸二氢钾0.3份和硝酸钙0.4份。
所述茶树在喷施营养液后的第5天施入一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0公斤/公顷,其中所述复合肥施入的方法为:距离茶树10cm绕茶树圆周挖28cm的坑,在坑内先撒施一层厚度为1cm的硫磺粉,用于改善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再在所述坑内铺洒一层厚度为8mm的有机质,之后将要施入该茶树的复合肥分为均等的两份,将其中一份铺设于所述有机质上,再在上方覆盖10cm的土壤,之后将另外一份复合肥施入所述坑内,用土壤将所述坑填平,并将所述茶树周围表面的土壤用所述营养液润湿,覆地膜2天。
在12月中旬施入一次保墒肥;所述保墒肥由硅藻土、EM原液、保水剂、草炭、硫酸铜和黑藻按质量比15:2:1:8:3:8的原料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保墒肥的施入方法为,将茶树周围表面的5cm厚的土壤与所述保墒肥按质量比100:1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实施例5
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9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8cm;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8。
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茶树在修剪后的当天遮光24小时,之后每隔一周在茶树表面喷施营养液,共喷施4~6次,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水1000份、猕猴桃汁5份、火龙果汁3份、海藻提取液0.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份、吲哚乙酸0.6份、硝酸钾0.8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和硝酸钙0.5份。
所述茶树在喷施营养液后的第10天施入一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5公斤/公顷,其中所述复合肥施入的方法为:距离茶树15cm绕茶树圆周挖30cm的坑,在坑内先撒施一层厚度为1cm的硫磺粉,再在所述坑内铺洒一层厚度为10mm的有机质,之后将要施入该茶树的复合肥分为均等的两份,将其中一份铺设于所述有机质上,再在上方覆盖15cm的土壤,之后将另外一份复合肥施入所述坑内,用土壤将所述坑填平,并将所述茶树周围表面的土壤用所述营养液润湿,覆地膜3天。
在12月中旬施入一次保墒肥;所述保墒肥由硅藻土、EM原液、保水剂、草炭、硫酸铜和黑藻按质量比15:4:3:10:5:10的原料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保墒肥的施入方法为,将茶树周围表面的10cm厚的土壤与所述保墒肥按质量比100:3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实施例6
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88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105cm;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6。
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茶树在修剪后的当天遮光24小时,之后每隔一周在茶树表面喷施营养液,共喷施5次,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水1000份、猕猴桃汁3份、火龙果汁2份、海藻提取液0.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份、吲哚乙酸0.6份、硝酸钾0.8份、磷酸二氢钾0.4份和硝酸钙0.4份。
所述茶树在喷施营养液后的第6天施入一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3公斤/公顷,其中所述复合肥施入的方法为:距离茶树13cm绕茶树圆周挖29cm的坑,在坑内先撒施一层厚度为1cm的硫磺粉,再在所述坑内铺洒一层厚度为9mm的有机质,之后将要施入该茶树的复合肥分为均等的两份,将其中一份铺设于所述有机质上,再在上方覆盖12cm的土壤,之后将另外一份复合肥施入所述坑内,用土壤将所述坑填平,并将所述茶树周围表面的土壤用所述营养液润湿,覆地膜3天。
在12月中旬施入一次保墒肥;所述保墒肥由硅藻土、EM原液、保水剂、草炭、硫酸铜和黑藻按质量比15:3:2:9:4:9的原料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保墒肥的施入方法为,将茶树周围表面的7cm厚的土壤与所述保墒肥按质量比100:2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对比试验
将实施例1修剪的茶树与广西当地茶农采用的常规修剪法种植的茶进行产量比较,采茶时按照一芽两叶、一芽三叶和一芽四叶的标准进行采摘。其中实施例1方法修剪的茶树干茶产量为92kg/亩,而常规修剪法种植的茶的干茶产量为71kg/亩,相较于常规修剪法,本方法使茶叶的产量提高了3成。同时本茶树的上部分只要身高超过140cm都可以轻松采集到,下部分小孩子可以采摘。
将实施例4-6采集的新鲜春茶叶与广西当地茶农采用的常规方法种植采集的春茶(对照组1、对照组2)的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2)
1.一种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树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茶树的下部分修剪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茶树的上部分修剪为正四棱锥结构,所述上部分的底面与所述下部分的顶面共面,以使茶树修剪成屋型;所述茶树的高度修剪为70~90cm,所述下部分的底面边长修剪为90~110cm;
其中,所述上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部分的底面的边长比为0.35~0.4;
新种茶树于种植后的第二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
老茶树于每年夏梢老熟后进行修剪;
茶树在修剪后的当天遮光24小时;
茶树在遮光24小时后,每隔一周在茶树表面喷施营养液,共喷施4~6次,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水1000份、猕猴桃汁1~5份、火龙果汁2~3份、海藻提取液0.5~0.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份、吲哚乙酸0.6份、硝酸钾0.8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和硝酸钙0.4~0.5份;
所述茶树在喷施营养液后的第5~10天施入一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0~55公斤/公顷,其中所述复合肥施入的方法为:距离茶树10~15cm绕茶树圆周挖28~30cm的坑,在坑内先撒施一层厚度为1cm的硫磺粉,再在所述坑内铺洒一层厚度为8~10mm的有机质,之后将要施入该茶树的复合肥分为均等的两份,将其中一份铺设于所述有机质上,再在上方覆盖10~15cm的土壤,之后将另外一份复合肥施入所述坑内,用土壤将所述坑填平,并将所述茶树周围表面的土壤用所述营养液润湿,覆地膜2~3天;
在12月中旬施入一次保墒肥;所述保墒肥由硅藻土、EM原液、保水剂、草炭、硫酸铜和黑藻按质量比15:2~4:1~3:8~10:3~5:8~10的原料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保墒肥的施入方法为,将茶树周围表面的5~10cm厚的土壤与所述保墒肥按质量比100:1~3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的修剪采用双人茶树修剪机或单人茶树修剪机修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29760.8A CN105248234B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29760.8A CN105248234B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8234A CN105248234A (zh) | 2016-01-20 |
CN105248234B true CN105248234B (zh) | 2018-10-09 |
Family
ID=5508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297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48234B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茶树的屋型修剪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482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554A (zh) * | 2018-07-17 | 2018-11-30 | 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种植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5626A (zh) * | 2006-03-31 | 2007-05-23 | 杜宏彬 | 一种带状栽植苦丁茶园的修剪方法 |
CN101642027A (zh) * | 2009-09-03 | 2010-02-10 | 安顺市西秀区银山茶场 |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树修剪方法 |
CN102726229A (zh) * | 2012-07-20 | 2012-10-17 | 林志民 | 一种茶树培植方法 |
CN103081688A (zh) * | 2013-01-23 | 2013-05-08 | 李春雷 | 北方寒冷且偏碱地区茶树种植新模式 |
CN103703969A (zh) * | 2013-12-18 | 2014-04-09 |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有机青茶的种植方法 |
CN103804068A (zh) * | 2013-09-24 | 2014-05-21 | 辽宁北纬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水保肥营养毯及其生产方法 |
CN104956991A (zh) * | 2015-07-03 | 2015-10-07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树低蓬修剪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24494A (ja) * | 2003-10-24 | 2005-05-19 | Centralsun:Kk | 茶樹や果樹などの栽培法 |
KR101186570B1 (ko) * | 2010-03-23 | 2012-10-08 | 박상훈 | 나무의 수형 교정방법 |
-
2015
- 2015-11-25 CN CN201510829760.8A patent/CN1052482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5626A (zh) * | 2006-03-31 | 2007-05-23 | 杜宏彬 | 一种带状栽植苦丁茶园的修剪方法 |
CN101642027A (zh) * | 2009-09-03 | 2010-02-10 | 安顺市西秀区银山茶场 |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树修剪方法 |
CN102726229A (zh) * | 2012-07-20 | 2012-10-17 | 林志民 | 一种茶树培植方法 |
CN103081688A (zh) * | 2013-01-23 | 2013-05-08 | 李春雷 | 北方寒冷且偏碱地区茶树种植新模式 |
CN103804068A (zh) * | 2013-09-24 | 2014-05-21 | 辽宁北纬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水保肥营养毯及其生产方法 |
CN103703969A (zh) * | 2013-12-18 | 2014-04-09 |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有机青茶的种植方法 |
CN104956991A (zh) * | 2015-07-03 | 2015-10-07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树低蓬修剪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茶树适生条件和贵州茶树栽培管理技术概述;杨玲;《茶世界》;20090930(第9期);第68-7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8234A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7472B (zh) | 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 | |
CN104996249B (zh) | 一种甜橙的种植方法 | |
CN101233808B (zh) | 一种药用金线莲割茎留根再生种植方法 | |
CN102812838A (zh) | 越南抱茎茶嫩枝扦插的繁殖方法 | |
CN103907467B (zh) | 一种榉树优质苗木的培育方法 | |
CN103960060A (zh) | 一种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6212188B (zh) |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 |
CN104885729B (zh) | 一种富硒泰山四叶参种植方法及专用富硒肥 | |
CN107371814A (zh)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10024616A (zh) | 一种种植羊肚菌的方法 | |
CN105594441A (zh) | 一种越冬草莓的栽培方法 | |
CN104285687A (zh) |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 |
CN105230347A (zh) | 一种茶园大球盖菇套作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6576853A (zh) | 一种能持续经营的雷竹林春笋冬出的培育方法 | |
CN111066575A (zh) | 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 | |
CN112690168A (zh) | 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 | |
CN107173054A (zh) | 一种成龄胶园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5493894A (zh) | 一种桑树套种草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7889718A (zh) | 一种茉莉花的栽培方法 | |
CN105230424A (zh) | 一种金银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 |
CN101779567B (zh) | 一种海南粗榧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 |
CN108739096B (zh) | 一种三叶青的家庭式种植方法 | |
CN110122211A (zh) |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仙人掌火龙果花椒配置种植的方法 | |
CN101606464A (zh) | 一种半夏与冬小麦间套作及半夏双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5746167A (zh) | 一种有机甘蓝的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