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5687A -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5687A
CN104285687A CN201410551633.1A CN201410551633A CN104285687A CN 104285687 A CN104285687 A CN 104285687A CN 201410551633 A CN201410551633 A CN 201410551633A CN 104285687 A CN104285687 A CN 104285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ocarya
seedling
grafting
bud
nurs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1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5687B (zh
Inventor
吴连海
颜福花
谢建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Wu San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4105516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5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5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属于农林类生产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圃地管理、嫁接和剪砧,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地选择如下:选择前茬为培育过松木的苗圃地,松木苗于春季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种子,其嫁接方法采用带枝芽接法。本发明不仅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而且嫁接成活率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育苗成本。

Description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类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或长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材兼用型油料干果树种之一,也是良好的绿化树种。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更注重于追求优质、营养、健康的饮食。薄壳山核桃营养丰富、风味好,素有“宇航员食品”之美称,且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是畅销的健康食品,作为高档干果受到普遍重视,价格不断攀升,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96年,国家引进课题“薄壳山核桃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引进”立项,建立了薄壳山核(长山核桃)基因库。云南、江苏、江西、湖南、浙江、湖北等省都相继立项开展研究推广工作,国务院外国专家局也将薄壳山核桃作为挂钩扶贫重点项目,从此,该树种在我国逐渐得到种植户的青睐,全国各地正掀起薄壳山核热,开始大面积发展薄壳山核。
然而,我国现有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还不成熟,导致苗木价格高,良种苗木供应紧张,最终影响薄壳山核桃的发展速度。目前,薄壳山核桃通常的育苗方法是:第一年春播种上,在正常情况下,当年年底(12月)可嫁接苗的比例在20-30%,第二年继续留圃培育,到7-8月采用方块芽接等方法进行嫁接,对未嫁接成活的第三年再进行补接(切接、劈接,香蕉接等) ,经二次嫁接后嫁接成活率合计在5-50%左右(不同年份差异较大)。这种育苗方法不仅育苗周期长,而且嫁接成活率低,导致育苗成本高。
现有的秋季嫁接的方法是采用方块芽接:其步骤如下:(1)用双刃刀在砧木平直光滑的部位,上下平行分别割一刀,宽度超过1.2厘米,深达木质部。然后,从左侧边缘处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并连接上下刀口,挑起皮层将其撕下,最后在切口右下角用手向下撕一缺口,以利排水。(2)选取与砧木粗细相当的接穗,在中上部饱满芽上下分别横割一刀(芽体居中)。深达木质部,宽度略小于砧木切口。然后在左侧纵切一刀,深达本质部并连接上下刀口,最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柄基部向右侧稍用力将芽片撕下,芽片内面凹陷处需带一点木质部(称为生长点),内面发黄变褐的芽片不能用。(3)取下芽片后,立即将芽片左侧和砧木左侧、芽片上端和砧木上端形成层对齐嵌入切口,用塑料条从下往上将芽片缠紧(芽基和叶柄部都要绑牢,防止芽片翘空),仅留叶柄。方块芽接对操作人员要求极高:技术熟练,动作迅速,刀具锋利,快割、快接、快绑,否则嫁接成活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苗时间短,嫁接成活率高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能极大程度地降低育苗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主要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圃地管理、嫁接和剪砧,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地选择如下:选择前茬为培育过松木的苗圃地,松木苗于春季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种子。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嫁接方法为带枝芽接法:在砧木离地面10cm左右的光滑部位由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3cm,削开的表皮下部留1cm左右,其余切除;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接穗,在饱满芽背面芽体上方2cm处自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3.5cm,再反转接穗,在芽的下方1cm处削成45度的斜面,最后在芽的上方1cm处剪平,将带枝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处,对准形成层,苗圃嫁接用塑料带包扎,外露芽体。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砧时间为芽萌动时剪砧。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砧方法为芽萌动时留2㎝剪砧。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所用的薄壳山核桃种子经过如下处理:先用400ppm GA3溶液浸种120小时,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湿砂让其发芽。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的嫁接时间为8-9月。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为马尾松或湿地松。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时施入2~3kg/667m2的5%辛硫磷颗粒剂。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时施入15~20kg/667m2的硫酸亚铁,混入20倍细土,均匀撒入苗床。
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地管理中包括截根处理:方法为:在7月中旬,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刀片从苗床表土下10~15cm深处切断主根,截根后及时充分灌水,并适量追施肥料。
上述方法促进了薄壳山核桃苗的生长,大大地缩短了育苗时间,使育苗时间由3年缩短为1-2年,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及苗木出圃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枝芽接法的嫁接过程示意图;
图2为削好后的接穗;
图中:1-砧木;1-1-削开的表皮;1-2-砧木削面;2-接穗;2-1-接穗削面;2-2-芽体;3-塑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技术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薄壳山核桃发展非常重视,薄壳山核桃热在我国迅速兴起,但发展速度并不如人意,除了全国各地已投产示范基地少,示范带动力度不足以外,与良种苗木供应紧张,苗木价格过高也有很大关系。而苗木价格高的直接原因是苗木培育技术不成熟。为促进薄壳山核桃的发展,降低造林成本,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薄壳山核桃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分别为:(1)2013年分别选择前茬为培育过松木(马尾松)苗木和种植水稻,其它条件一致的土层厚度约40㎝的肥沃农田各一块,面积各约1亩,分别平均分为3次重复;(2)2011年选择一块2010年培育过湿地松苗木,2011年春湿地松苗出圃的圃地,面积约1亩,其中一半(约0.5亩)起苗后(2011年春)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另一半闲置1年后(2012年春)再播种薄壳山核桃,2年都将圃地平均分为3次重复。
调查方法:冬季苗木落叶后按每5行实测1行进行苗高和地径测量,苗高精确到厘米,地径精确到0.1厘米。调查结果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1.2.1 相似土壤不同前茬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情况
前茬为松木(马尾松)苗和水稻的1年生薄壳山核桃苗生长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地径≥0.65㎝的计为可嫁接,否则计为不可嫁接。
表1 前茬为不同作物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情况调查表
 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表2可看出,前茬为松木(马尾松)苗的圃地和前茬为种植水稻的圃地,虽然立地条件一致,但培育的1年生薄壳山核桃苗在苗高、地径和可嫁接苗比例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选择前茬为松木(马尾松)苗的圃地培育薄壳山核桃苗比选择前茬为水稻的圃地,更有利于薄壳山核桃苗的生长。
表2 前茬分别为马尾松苗木和水稻的薄壳山核桃苗木地径、苗高和可嫁接比例比较
1.2.2 松木(湿地松)苗起苗后连作和松木(湿地松)苗起苗后隔1年后培育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情况
松木(湿地松)苗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和起苗后休闲1年,第2年再播种薄壳山核桃苗的1年生苗木生长情况统计结果见表3,其中地径≥0.65㎝的计为可嫁接。
表3  湿地松苗木起苗当年和隔1年后播种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情况调查表
 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差异比较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前茬为松木(湿地松)苗木起苗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和起苗后休闲1年,第2年再播种薄壳山核桃的1年生苗木在苗高、地径和可嫁接苗比例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4当年播种和隔1年播种的薄壳山核桃苗地径、苗高和可嫁接率比较
  苗圃地的选择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有重大影响。选择前茬为松木(马尾松、湿地松)苗的圃地培育薄壳山核桃,与常规提倡的选择苗木与水稻轮作相比,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生长,苗木地径、苗高、可嫁接苗比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松木(马尾松、湿地松)苗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与起苗后隔1年再播种薄壳山核桃相比,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生长,苗木地径、苗高、可嫁接苗比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原因是连作时,土壤中大量的共生菌很快与薄壳山核桃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高了薄壳山核桃苗的吸收水份和养分的能力,从而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生长。而隔年后,由于圃地中存留的共生菌在这1年中因缺少了共生植物,得不到养分供应,基本死亡,此时的圃地与没有种植过马尾松苗的圃地相似。
实施例2:薄壳山核桃种子催芽试验
不进行催芽直接播种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参差不齐,会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提高发芽的整齐度,我们进行了薄壳山核桃的催芽试验。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的种子均为美国进口的自然阴干种子。处理药剂为400ppm GA3
方法
试验设3种处理方法:①用400ppm GA3溶液浸种120小时,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湿砂(湿砂以手捏成团,松手自然散开为度)放在塑料桶中;②用清水浸种120小时,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湿砂(湿度同上)放在塑料桶中;③以不处理的种子为对照,一层种子一层湿砂(湿度同上)放在塑料桶中;三种方法均放在常温的室内。分别在40d、50d 、60 d和70d后检查发芽情况。检查发芽率的方法:取出种子,凡根或芽露出种壳外均计为发芽,用数显卡尺以㎝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分别测量芽的长度和根的长度;外观变黑的种子计为腐烂种子。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薄壳山核种子发芽情况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情况调查表
 从表5看出,400ppm GA3浸种、清水浸种和不浸种三种处理40d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6.6%、34.4%和22.6%,存在明显的差异。第40d至50d间,由于400ppm GA3浸种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已较少,而清水浸种处理和不浸种处理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较多,所以三种处理的总发芽率差距明显缩小。到了60d,400ppm GA3浸种和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均达到61.5%左右,能发芽的已基本发芽,不发芽的已腐烂,没经过处理直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与处理的种子有很大差异,并且还有部分有发芽能力的种子没有发芽。同时可看出,不同处理的芽长与根长的比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400ppm GA3浸种的芽长与根长比例再大,而其它2种方法处理的芽长与根长比达到0.30和0.15左右,说明400ppm GA3浸种更有利于促进芽的生长。
实施例3: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莲都区碧湖镇白口村和丽水市林科院内。白口村海拔80m,年均温18℃,7月平均气温29.4℃,1月平均气温6.1℃,年日照时数1785h,年无霜期285d,年降雨量1479.1mm。土壤为砂土。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气候条件与碧湖镇白口村相似。
接穗与砧木
以实生薄壳山核桃苗为砧木,以浙江现主要推广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马汉为接穗。
 试验方法
2.4.1.2.1 秋季嫁接试验
嫁接方法 采用带枝芽接法(又称单芽贴枝接):在砧木离地面10cm左右光滑部位由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约3cm,削开的表皮下部留1cm左右,其余切除;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接穗,在饱满芽背面芽体上方2cm处自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约3.5cm,再反转接穗,在芽的下方1cm处削成45度的斜面,最后在芽的上方1cm处剪平,将带枝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处,对准形成层,苗圃嫁接用2cm宽塑料带包扎,外露芽体。
剪砧方法  设3种处理:A为芽开始萌动时接口上方留2cm剪砧;B为接芽抽出20㎝后一次性剪砧;C为芽萌动时离接芽25cm处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cm后在其上部2cm处第2次剪砧。
嫁接时间  2011年8月15日至2011年9月23日。
春季嫁接试验
试验采用12处理(3水平1因素+2水平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①嫁接方法:A1劈接、A2切接、A3带枝芽接;②接穗保湿:B1打蜡、B2不打蜡;③地面保湿:C1遮荫、C2不遮荫;④生长剂:D1应用、D2不用;⑤不同嫁接时间:E13月8日、E23月15日。每处理嫁接10株。试验方案见表6。
表6 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方案
 3.1.2.3 试验调查
在70%以上苗木新梢抽生长度达20cm以上时检查嫁接成活率,以新梢抽生长度达到20cm以上或虽没有20cm但长势很强的计为成活,否则计为不成活。
结果分析
3.2.1 秋季嫁接
3.2.1.1 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成活率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薄壳山核桃不同嫁接时间试验结果调查表
从表7看出,在秋季采用带枝芽接的嫁接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成活率高,明显优于通常采用的秋季方块芽接(据对同一地点另一苗圃调查,其嫁接成活率不到5%)。此外,带枝芽接在操作技术上与方块芽接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带枝芽接嫁接技术容易掌握,嫁接速度快。熟练的嫁接技术员采用方块芽接嫁接速度在30-40株/小时,采用带枝芽接为60株/小时以上。
不同剪砧方法对抽梢的影响
不同剪砧方法新梢抽生情况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薄壳山核桃剪砧方法试验结果调查表
表中看出,芽萌动时留2㎝剪砧和第一次留25㎝剪砧,等芽长20㎝后第2次剪砧2种方法对新梢抽生均没有影响;而设计芽萌发至20㎝后剪砧这一方法不可行,芽萌发至1-2㎝时如不及时进行剪砧,新抽生的接芽将停止生长并进而死亡脱落。
春季嫁接试验
3.2.2.1 极差分析结果
表9 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
 从表9看出,因子1(嫁接方法)和因子5(嫁接时间)的极差分列第一、二位,是影响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其它因子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较小。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表(完全随机模型)
表10 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表(完全随机模型)
 表10看出,各项变异的F值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试验处理因子1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
表11 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处理因子1(嫁接方法)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表
表11看出,三种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以带枝芽接最好,切接次之,劈接较差。
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
表12 薄壳山核桃嫁接试验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表
 表12看出,处理12与处理7、3、2达到5%极显著水平,而与其它处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从均值来看,处理12、10、11嫁接成活率较高。
综上,秋季嫁接采用带枝芽接的嫁接成活率达到91%以上,是薄壳山核桃嫁接的适宜时期。剪砧是果树嫁接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同的果树剪砧时间和方法不同,对于薄壳山核桃,接芽萌动后在嫁接部位以上留2㎝剪砧和分2次剪砧接芽均可抽梢,但分2次剪砧不仅增加了一次剪砧工作,且增加了砧木抹芽的工作量,因此,建议推广接芽萌动后在嫁接部位以上留2㎝一次性剪砧。薄壳山核桃顶端优势极为明显,如不进行剪砧,则接芽萌发1~2㎝后即停止生长,如再不进行剪砧,则萌芽会死亡脱落。春季嫁接虽有多种嫁接方法均可使用,但以带枝芽接成活率最高,切接次之,劈接较低,但根据不同人嫁接惯进行选择。嫁接时间以3月中旬以后为好。
实施例4:薄壳山核桃育苗试验
薄壳山核桃育苗试验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地选择:选择马尾松或湿地松苗木的苗圃地。
(2)整地:播种前细致整地,做到地平、疏松、土碎、无杂物。沙土地、粘土地可采用多施有机肥、大量混沙或客土等措施,改善土的理化性状。施入2~3kg/667m2的5%辛硫磷颗粒剂,将药加入细土掺匀,撒入圃地,然后翻耕,消灭地下害虫。施入15~20kg/667m2的硫酸亚铁,混入20倍细土,均匀撒入苗床,防治苗木立枯病。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667m2作为基肥。
(3)催芽、播种:2-3月,用400ppm GA3溶液浸种120小时,然后选择通风处一层种子一层湿砂(湿砂以手捏成团,松手自然散开为度),再上盖一层稻草保湿进行催芽,约40-50天后,分批将发芽的种子播入已整好的苗圃地,种根过长时掐去一部分,播种行距40cm、株距20cm。
(4)苗圃地管理:①松土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除草,这样既省工又可达到保墒的目的。苗木进入生长盛期应进行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松土除草。 ②追肥,苗木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为使苗木速生粗壮,应在苗木生长旺盛期补施化肥。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钾肥或几种肥料配合使用,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多施钾肥,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为主,少量多次。③截根,在7月中旬,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刀片从苗床表土下10~15cm深处切断主根,截根后要及时充分灌水,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以利于苗木根系迅速恢复生长并适量追施磷、钾肥料。④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叶疮痂病,叶片霉斑病、轮斑病、真菌性叶焦病、叶萎缩病、叶白粉病、叶褐斑病、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卷叶蛾、根瘤蚜、黄蚜、黑蚜、潜叶蛾、螨类等。发现病虫害,应及早消灭。经过1年的培育,苗木高度达60cm以上,可直接用于定植建园或作为本砧用于嫁接美国薄壳山核桃。
(5)嫁接和剪砧:采用带枝芽接法,于当年8月下旬-9月下旬对可嫁接的苗木进行嫁接,第二年3-4月,嫁接芽萌发后立即剪砧,砧木留2㎝剪掉其上部分。
带枝芽接法的嫁接过程见图1。(1)在砧木1离地面10cm左右光滑部位由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约3cm,削好的砧木削面1-2平整;(2)削开的表皮1-1下部留1cm左右,其余切除;(3)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接穗2,在饱满芽背面芽体2-2上方2cm处自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约3.5cm,再反转接穗,在芽的下方1cm处削成45度的斜面,最后在芽的上方1cm处剪平,削好后的接穗见图2;(4)将带枝的芽片(即接穗2)插入砧木1切口处,对准形成层;(5)用2cm宽塑料带3将接穗2和砧木1进行包扎,外露芽体2-2。
(6)补接和出圃:8月下旬-9月下旬对上一年达不到嫁接要求的进行补接。冬季落叶后到第二年萌芽前嫁接苗出圃种植(嫁接苗出圃率可达70%以上),秋季补接苗土进行移植。

Claims (10)

1.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主要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圃地管理、嫁接和剪砧,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地选择如下:选择前茬为培育过松木的苗圃地,松木苗于春季起苗后立即播种薄壳山核桃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嫁接方法为带枝芽接法:在砧木离地面10cm左右的光滑部位由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3cm,削开的表皮下部留1cm左右,其余切除;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接穗,在饱满芽背面芽体上方2cm处自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长3.5cm,再反转接穗,在芽的下方1cm处削成45度的斜面,最后在芽的上方1cm处剪平,将带枝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处,对准形成层,苗圃嫁接用塑料带包扎,外露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砧时间为芽萌动时剪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砧方法为芽萌动时留2㎝剪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所用的薄壳山核桃种子经过如下处理:先用400ppm GA3溶液浸种120小时,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湿砂让其发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的嫁接时间为8-9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为马尾松或湿地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时施入2~3kg/667m2的5%辛硫磷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时施入15~20kg/667m2的硫酸亚铁,混入20倍细土,均匀撒入苗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地管理中包括截根处理:方法为:在7月中旬,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刀片从苗床表土下10~15cm深处切断主根,截根后及时充分灌水,并适量追施肥料。
CN201410551633.1A 2014-10-17 2014-10-17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Active CN104285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1633.1A CN104285687B (zh) 2014-10-17 2014-10-17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1633.1A CN104285687B (zh) 2014-10-17 2014-10-17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687A true CN104285687A (zh) 2015-01-21
CN104285687B CN104285687B (zh) 2017-02-08

Family

ID=52305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1633.1A Active CN104285687B (zh) 2014-10-17 2014-10-17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568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739A (zh) * 2016-01-24 2016-06-22 杭州浙林天则山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湖南山核桃做砧木嫁接山核桃的培育方法
CN105850521A (zh) * 2016-04-21 2016-08-17 国有富顺林场 一种马尾松的嫁接方法
CN107141145A (zh) * 2017-07-10 2017-09-08 江苏金山东篱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薄壳山核桃在页岩丘陵山区的种植方法
CN107278753A (zh) * 2017-05-25 2017-10-24 马鞍山市绿营林业有限公司 一种美国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繁育方法
CN109328695A (zh) * 2018-10-11 2019-02-15 宜昌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一种枝接方法及核桃枝接方法
CN110291894A (zh) * 2019-08-02 2019-10-01 宋荣晶 一种快速培育关寨小米核桃嫁接容器苗的方法
CN111802165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能在夏季显著提高樱花嫁接成功率的方法
CN111937612A (zh) * 2020-08-28 2020-11-17 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方块芽接成活率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71865B1 (ko) * 1996-06-13 1999-02-18 박수복 호도나무 접목에 있어서 활착율을 높이기 위한 접목부위 가온방법
CN102057851A (zh) * 2010-10-28 2011-05-18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当年播种当年嫁接的育苗新技术
CN102939807A (zh) * 2012-11-29 2013-02-27 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三当”良种苗的方法
CN103039254A (zh) * 2013-01-15 2013-04-17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
CN103283481A (zh) * 2012-03-02 2013-09-1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鸡油菌对马尾松幼苗的浸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71865B1 (ko) * 1996-06-13 1999-02-18 박수복 호도나무 접목에 있어서 활착율을 높이기 위한 접목부위 가온방법
CN102057851A (zh) * 2010-10-28 2011-05-18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当年播种当年嫁接的育苗新技术
CN103283481A (zh) * 2012-03-02 2013-09-1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鸡油菌对马尾松幼苗的浸染方法
CN102939807A (zh) * 2012-11-29 2013-02-27 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三当”良种苗的方法
CN103039254A (zh) * 2013-01-15 2013-04-17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岱岳等: "《生物毒素开发与利用》", 31 October 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article "生物毒素开发与利用", pages: 556-559 *
孙时轩: "《林木育苗技术》", 31 July 2013, 金盾出版社, article "《林木育苗技术》", pages: 21-22 *
王丽霞: "带枝芽接在板栗幼苗嫁接中的应用", 《浙江林业科技》, vol. 12, no. 6, 31 December 1992 (1992-12-31), pages 30 - 31 *
贺红早等: "外生菌根菌对核桃的浸染技术研究", 《贵州科学》, vol. 31, no. 2, 31 December 2013 (2013-12-31), pages 72 - 74 *
赵志鹏: "松科树种的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及利用", 《林业科技通讯》, no. 9, 31 December 1990 (1990-12-31), pages 25 - 28 *
陈雷等: "美国薄皮山核桃良种快繁育苗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vol. 19, no. 12, 31 December 2013 (2013-12-31), pages 57 - 58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739A (zh) * 2016-01-24 2016-06-22 杭州浙林天则山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湖南山核桃做砧木嫁接山核桃的培育方法
CN105850521A (zh) * 2016-04-21 2016-08-17 国有富顺林场 一种马尾松的嫁接方法
CN107278753A (zh) * 2017-05-25 2017-10-24 马鞍山市绿营林业有限公司 一种美国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繁育方法
CN107141145A (zh) * 2017-07-10 2017-09-08 江苏金山东篱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薄壳山核桃在页岩丘陵山区的种植方法
CN109328695A (zh) * 2018-10-11 2019-02-15 宜昌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一种枝接方法及核桃枝接方法
CN110291894A (zh) * 2019-08-02 2019-10-01 宋荣晶 一种快速培育关寨小米核桃嫁接容器苗的方法
CN111802165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能在夏季显著提高樱花嫁接成功率的方法
CN111937612A (zh) * 2020-08-28 2020-11-17 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方块芽接成活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687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687B (zh) 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7079760B (zh) 一种澳洲坚果套种凤梨的种植方法
US20160150745A1 (en)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for rice cropping
CN101796911B (zh) 一种桑树穗芽嫁接扦插育苗法
CN103141247B (zh)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种植方法
CN105493812B (zh) 一种中温带春小麦、冬油菜、荞麦的两年三熟栽培方法
CN103782791B (zh) 一种普洱茶的培育种植方法
CN103782775A (zh) 一种雷竹笋的种植方法
CN102823420A (zh) 一种促进青花菜早熟、高产的培育方法
CN104982232A (zh) 一种茶树嫁接换种的方法
CN103081707A (zh) 一种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
CN103733860A (zh) 一种木薯抗风增产栽培技术
CN104472058A (zh) 一种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
CN103703959A (zh) 一种火龙果栽培地套种黑麦草的方法
CN101889517A (zh) 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
CN103340084B (zh) 一种保障清香型烟叶大田生长时间的栽培方法
CN104365303A (zh) 一种高产花生覆膜种植方法
CN105230424A (zh) 一种金银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11226728A (zh)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05123178A (zh) 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CN104737899B (zh) 一种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选育方法
CN103548544B (zh) 一种复种苕子逐步替代烟草氮肥的方法
CN113079992A (zh) 一种枸杞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9892173A (zh)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San

Inventor after: Wu Lianhai

Inventor after: Yan Fuhua

Inventor after: Xie Jianqiu

Inventor after: Song Yandong

Inventor before: Wu Lianhai

Inventor before: Yan Fuhua

Inventor before: Xie Jianqi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7

Address after: 323000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Liandu District Nanyuan SMTH building 65 Room 102

Applicant after: Wu San

Applicant after: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323000 West Vill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Liandu district under Yetang

Applicant before: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