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9319B -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9319B
CN103609319B CN201310663148.9A CN201310663148A CN103609319B CN 103609319 B CN103609319 B CN 103609319B CN 201310663148 A CN201310663148 A CN 201310663148A CN 103609319 B CN103609319 B CN 103609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
wheat
ridge
fertilizer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31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9319A (zh
Inventor
刘霞
王庆成
穆春华
张慧
周起先
张全芳
孙验玲
陈宇
李宗新
刘林臣
翟学旭
赵红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6631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9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93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玉米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玉米采用种植方式为,垄幅为110~120cm,垄面宽80~90cm,垄沟宽30~40cm,垄高10~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0~15cm;玉米收货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烂还田,然后采用起垄机在宽行起垄,用垄作播种机在垄上播种小麦,每垄播种6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20cm;小麦收获后,使用玉米播种机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如此周年循环。采用优化的种植方法,通过交替休闲种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虫、除草管理,各个环节相互协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Description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玉米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更具为一种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周年产量的垄沟交替垄作休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东省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体,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本地区主要的粮食生产种植制度,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粮食的 90%以上,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在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年两熟种植方式大多为冬小麦套种或复种夏玉米,但是这种传统种植方法也带来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两茬作物争热量、能耗高、土壤板结、水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加大等,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不可持续,在生产中存在良种良法不配套、播种质量差,施肥不合理、病害严重等诸多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周年产量的垄沟交替垄作休闲种植方法。玉米采用种植方式为,垄幅为110~120cm,垄面宽80~90cm,垄沟宽30~40cm,垄高10~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0~15cm;玉米收货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烂还田,然后采用起垄机在宽行起垄,用垄作播种机在垄上播种小麦,每垄播种6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20cm;小麦收获后,使用玉米播种机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如此周年循环。采用优化的合理种植方法,通过交替休闲种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虫、除草管理,各个环节相互协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玉米播种前采用起垄机起垄,垄幅为110~120cm,垄面宽80~90cm,垄沟宽30~40cm,垄高10~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0~15cm;
玉米所选品种为高产、抗性强、株型紧凑、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种,播种前根据种植区域常发病虫害进行拌种或种衣剂包衣或选用经过包衣处理的商品种;
播种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75%时,在播种结束后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0%时,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除草剂,或者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喷施方法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施肥和浇水管理均在垄沟内进行;
玉米肥料的选用原则为:重施磷钾肥,轻施氮肥,适当补施锌肥;
10月上旬待玉米完全成熟,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收获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烂还田,然后采用起垄机在宽行起垄,用垄作播种机在垄上播种小麦,每垄播种6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20cm;
小麦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半冬性中熟品种;
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小麦3叶期或返青后进行化学除草;
小麦的水肥管理也均在垄沟内进行;
小麦的浇水管理,浇水量根据土壤墒情确定;
小麦的施肥管理,小麦播种前施足底肥,底肥结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节期再追施氮肥;
蜡熟末期,即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0-24%,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时进行小麦收获,小麦收获后,麦秆还田,留茬高度≤15 cm,秸秆粉碎长度≤10 cm,秸秆切碎合格率≥90%,并均匀抛撒;
使用玉米播种机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每垄种植2行,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5~20cm,具体田间管理及操作方式同上面玉米的操作方法,如此周年循环。
作为优选,播种玉米时,垄幅为120cm,垄面宽90cm,垄沟宽30cm,垄高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90cm,窄行为30cm,株距15cm。
作为优选,所述的玉米品种为鲁单818。
作为优选,播种玉米时,播种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75%时,在播种结束后均匀喷洒喷施40%乙莠水悬浮剂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0%时,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烟嘧磺隆悬浮剂,或者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克芜踪,除草剂喷施方法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为优选,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产100㎏子粒需吸收3㎏N、1㎏P2O5、3㎏K2O计算,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钾肥选用硫酸钾,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种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钾肥全部做底肥施入。
作为优选,所述的磷肥、钾肥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的养分含量中,磷肥和钾肥含量基本相当,均要达40%以上。
作为优选,玉米浇水管理,据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水量,若拔节期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抽雄开花期田间持水量低于80%时及时灌水。
作为优选,小麦行距20cm。
作为优选,小麦品种选用济麦21。
作为优选,小麦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钾亩用量分别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为5:5。
作为优选,小麦播种时,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作为优选,小麦的浇水管理,整个生育期总灌水量控制在每亩150~200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优化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搭配组合,实现周年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小麦玉米周年产量提高20%以上;
    (2)冬小麦、夏玉米垄沟交替休闲种植,既实现了全程生产机械化,又改善了田间透风透光条件,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
(3) 根据冬小麦、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统筹考虑周年肥水调控措施,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
(4)实现作物秸秆自然腐烂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防治水土流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总之,本发明的垄沟交替垄作休闲种植方法,采用优化的种植方法,通过交替休闲种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虫、除草管理,各个环节相互协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具备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的垄沟交替休闲种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下述小麦品种为济麦21,玉米品种选用鲁单818。
实施例1
小麦玉米周年平作常规种植模式
关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
冬小麦、夏玉米均采用等行距平作方式种植,小麦行距为15cm;玉米行距为50 cm,株距15cm。小麦选用品种为济麦21,播种时间为10月10日,收获时间为6月4日;玉米选用品种为鲁单818,播种时间为6月15日,收获时间为9月27日。
实施例2
小麦玉米原垄免耕垄作模式
关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
使用垄作播种机扶垄,垄幅90cm,垄高15cm,垄上播种3行小麦,小麦的小行距为15cm,大行距为45cm。小麦选用品种为济麦21,播种时间为10月10日,收获时间为6月4日。
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每垄种植2行,小行距30cm,大行距90cm,株距15cm。玉米选用品种为鲁单818,播种时间为6月15日,收获时间为9月27日。
实施例3
垄沟交替垄作休闲种植模式
玉米播种前采用起垄机起垄,垄幅为120cm,垄面宽90cm,垄沟宽30cm,垄高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90cm,窄行为30cm,株距15cm。
秋季玉米收获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窄行(苗带)留高茬(40cm左右)于自然腐烂还田,然后采用起垄机在宽行起垄,用垄作播种机在垄上播种小麦,每垄播种6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cm。
第二年小麦收获后,使用玉米播种机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每垄种植2行,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90cm,窄行为30cm,株距15cm。
秋季玉米收获后小麦种植方式同上一年,如此周年循环。
关于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如下:
施肥和浇水管理均在垄沟内进行;
播种玉米时,播种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75%时,在播种结束后均匀喷洒喷施40%乙莠水悬浮剂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0%时,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烟嘧磺隆悬浮剂,或者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克芜踪,除草剂喷施方法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玉米肥料的选用原则为:重施磷钾肥,轻施氮肥,适当补施锌肥;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产100㎏子粒需吸收3㎏N、1㎏P2O5、3㎏K2O计算,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钾肥选用硫酸钾,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种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钾肥全部做底肥施入。所述的磷肥、钾肥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的养分含量中,磷肥和钾肥含量基本相当,均要达40%以上。
玉米浇水管理,据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水量,若拔节期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抽雄开花期田间持水量低于80%时及时灌水。
小麦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小麦3叶期或返青后进行化学除草。
小麦的浇水管理,浇水量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整个生育期总灌水量控制在每亩150~200m3
小麦的施肥管理,小麦播种前施足底肥,底肥结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节期再追施氮肥;小麦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钾亩用量分别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为5:5。
实施例4
玉米平作、小麦垄作模式(平作改垄作)模式
关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
玉米采用常规平作方式播种,玉米行距为60cm,株距15cm。玉米选用品种为鲁单818,播种时间为6月15日,收获时间为9月27日。
玉米收获后,采用垄作播种机扶垄,垄幅90cm,垄高15cm,垄上播种3行小麦,小麦的小行距为15cm,大行距为45cm。小麦选用品种为济麦21,播种时间为10月10日,收获时间为6月4日。
实施例5
玉米垄作、小麦平作(垄作改平作)模式
关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
玉米播种前采用起垄机起垄,垄幅为120cm,垄面宽90cm,垄沟宽30cm,垄高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90cm,窄行为30cm,株距15cm。
玉米收获后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然后采用常规平作方式播种小麦,小麦的小行距为15cm,大行距为45cm。小麦选用品种为济麦21,播种时间为10月10日,收获时间为6月4日。
关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对比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不同实施例小麦、玉米及周年产量
       表2  不同实施例小麦、玉米及周年产量较常规平作增产幅度

Claims (11)

1.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玉米播种前采用起垄机起垄,垄幅为110~120cm,垄面宽80~90cm,垄沟宽30~40cm,垄高10~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0~15cm;
玉米所选品种为高产、抗性强、株型紧凑、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种,播种前根据种植区域常发病虫害进行拌种或种衣剂包衣或选用经过包衣处理的商品种;
播种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75%时,在播种结束后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0%时,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除草剂,或者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喷施方法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施肥和浇水管理均在垄沟内进行;
玉米肥料的选用原则为:重施磷钾肥,轻施氮肥,适当补施锌肥;
10月上旬待玉米完全成熟,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收获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烂还田,然后采用起垄机在宽行起垄,用垄作播种机在垄上播种小麦,每垄播种6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20cm;
小麦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半冬性中熟品种;
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小麦3叶期或返青后进行化学除草;
小麦的水肥管理也均在垄沟内进行;
小麦的浇水管理,浇水量根据土壤墒情确定;
小麦的施肥管理,小麦播种前施足底肥,底肥结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节期再追施氮肥;
蜡熟末期,即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0-24%,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时进行小麦收获,小麦收获后,麦秆还田,留茬高度≤15 cm,秸秆粉碎长度≤10 cm,秸秆切碎合格率≥90%,并均匀抛撒;
使用玉米播种机在垄上直接播种玉米,每垄种植2行,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90cm,窄行为30~40cm,株距15~20cm,具体田间管理及操作方式同上面玉米的操作方法,如此周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玉米时,垄幅为120cm,垄面宽90cm,垄沟宽30cm,垄高15cm,在垄上种2行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90cm,窄行为30cm,株距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品种为鲁单8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玉米时,播种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75%时,在播种结束后均匀喷洒40%乙莠水悬浮剂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0%时,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烟嘧磺隆悬浮剂,或者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克芜踪,除草剂喷施方法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产100㎏子粒需吸收3㎏N、1㎏P2O5、3㎏K2O计算,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钾肥选用硫酸钾,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种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钾肥全部做底肥施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所述的磷肥、钾肥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的养分含量中,磷肥和钾肥含量相当,均要达4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浇水管理,据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水量,若拔节期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抽雄开花期田间持水量低于80%时及时灌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行距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品种选用济麦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钾亩用量分别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为5:5;小麦的浇水管理,整个生育期总灌水量控制在每亩150~200m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播种时,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CN201310663148.9A 2013-12-10 2013-12-10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9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3148.9A CN103609319B (zh) 2013-12-10 2013-12-10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3148.9A CN103609319B (zh) 2013-12-10 2013-12-10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9319A CN103609319A (zh) 2014-03-05
CN103609319B true CN103609319B (zh) 2015-09-30

Family

ID=5016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31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9319B (zh) 2013-12-10 2013-12-10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9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69240C1 (ru) * 2014-05-19 2015-1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уваш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кукурузы на зерно в агроклиматических условиях чуваш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CN104041274A (zh) * 2014-06-09 2014-09-17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玉米的生产方法
CN104145631B (zh) * 2014-07-04 2016-10-26 天津市玉米良种场 一种冬小麦与夏玉米的两年三熟高产栽培方法
CN105794505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张琴芳 一种起垄栽培中垄大小的确定方法
CN105453860A (zh) * 2015-07-23 2016-04-06 石家庄骥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
CN105075591A (zh) * 2015-07-31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栽培方法
CN105284397A (zh) * 2015-11-24 2016-02-0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小麦玉米两熟秸秆周年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CN105940932A (zh) * 2016-05-30 2016-09-2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稳夏增秋的节水高效栽培方法
CN106034633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施肥处理的有效调控涝渍胁迫的玉米种植方法
CN105961004A (zh) * 2016-05-31 2016-09-28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调控涝渍胁迫的玉米种植方法
CN106034726A (zh) * 2016-07-27 2016-10-26 柳州创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种植方法
CN106342545A (zh) * 2016-11-10 2017-01-25 塔里木大学 一种粮、饲一年两季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6508410A (zh) * 2016-12-01 2017-03-2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小麦玉米品种播期双改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09156289A (zh) * 2018-07-24 2019-01-08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小麦-玉米两熟高产的田间结构配置方法
CN108863495A (zh) * 2018-09-28 2018-11-23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砂姜黑土区糯玉米配方肥及使用技术
CN109699413A (zh) * 2019-03-08 2019-05-0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气候变化条件下小麦玉米光热资源优化匹配方法
CN109874618A (zh) * 2019-04-24 2019-06-1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新型间套作带状种植方法
CN110150062B (zh) * 2019-06-26 2021-11-0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春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
CN110337854A (zh) * 2019-08-12 2019-10-1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间歇休耕的秸秆还田耕种方法
CN111264318B (zh) * 2020-03-16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覆盖作物的种植方法
CN111328654B (zh) * 2020-03-16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冷凉地区粒收玉米与覆盖作物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11226711B (zh) * 2020-03-28 2021-06-2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光热水肥高效栽培方法
CN111373999B (zh) * 2020-04-09 2022-02-1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一种玉米双行窄沟宽垄背探墒播种抗旱抗倒栽培方法
CN113647300A (zh) * 2021-07-01 2021-11-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扩行缩株种植方法
CN113875345B (zh) * 2021-09-29 2022-08-2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秸秆基料化还田保护黑土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8409C (zh) * 2005-12-12 2008-01-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栽培方法
JP2008148667A (ja) * 2006-12-20 2008-07-03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部分耕耘直播装置
CN101699961B (zh) * 2009-11-13 2011-04-2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小麦玉米两熟作物秸秆全还田条件下一体化施肥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9319A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5340514B (zh)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5191654A (zh)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5027940A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93664B (zh) 干制辣椒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5210652B (zh) 一种玉米与绿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1675724A (zh) 大葱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CN102771274A (zh) 巴山荞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CN102823420A (zh) 一种促进青花菜早熟、高产的培育方法
CN103814751B (zh) 一种提高甘草种子结实率和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5724035A (zh) 一种盐碱地小麦宽垄沟播栽培技术
CN104303807A (zh)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CN102870586A (zh) 一种适合山区烤烟套种油菜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052518B (zh) 毛黄堇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6941907A (zh)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CN104365303A (zh) 一种高产花生覆膜种植方法
CN110393133A (zh) 一种果-麦间作模式下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CN100423628C (zh) 一种旱地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CN109874618A (zh) 一种新型间套作带状种植方法
CN108124711A (zh) 五比二一季四收农作物组合种植方法
CN112075311A (zh) 一种玉米间作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7980511A (zh) 一种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4429544A (zh) 一种秋冬菜及春豌豆及夏毛豆间套作种的方法
CN110115209A (zh) 小麦玉米周年“双少耕”的栽培方法
CN103609275B (zh) 一麦两茬小麦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ia

Inventor after: Liu Linchen

Inventor after: Di Xuexu

Inventor after: Zhao Hongx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cheng

Inventor after: Mu Chun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Hui

Inventor after: Zhou Qixian

Inventor after: Zhang Quanfang

Inventor after: Sun Yanling

Inventor after: Chen Yu

Inventor after: Li Zongxin

Inventor before: Liu Xia

Inventor before: Wang Qingc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u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i

Inventor before: Mu Chunhua

Inventor before: Zhou Qixian

Inventor before: Li Zongxin

Inventor before: Di Xuexu

Inventor before: Zhao Hongx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U XIA WANG QINGCHENG ZHANG XIUQING ZHANG HUI MU CHUNHUA ZHOU QIXIAN LI ZONGXIN ZHAI XUEXU ZHAO HONGXIANG TO: LIU XIA WANG QINGCHENG MU CHUNHUA ZHANG HUI ZHOU QIXIAN ZHANG QUANFANG SUN YANLING CHEN YU LI ZONGXIN LIU LINCHEN ZHAI XUEXU ZHAO HONGXI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