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53C -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53C
CN1052153C CN94114903A CN94114903A CN1052153C CN 1052153 C CN1052153 C CN 1052153C CN 94114903 A CN94114903 A CN 94114903A CN 94114903 A CN94114903 A CN 94114903A CN 1052153 C CN1052153 C CN 10521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asp
curtain
outer lining
lining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4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70A (zh
Inventor
山本徹
大川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13/00Fastening curtains on curtain rods or r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0/00Flexible or portable closure, partition, or panel
    • Y10S160/07Fab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10T428/24017Hook or bar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777Edge fe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777Edge feature
    • Y10T428/24785Edge feature including layer embodying mechanically interengaged strands, strand portions or strand-like strips [e.g., weave, knit, etc.]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若干种经线和一种纬线织成的外衬织物,包括至少两上搭扣部分和一网眼部分,网眼部分布置在搭扣部分之间,纬线由刚度比任意经线大的合成树脂单丝组成。外衬织物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帘子上。当帘子要装到一帘子挂杆上去时,一系列的、每个都有一搭扣表面的帘子悬挂连接件与外衬织物的某一搭扣部分相扣接,用了外衬织物,帘子相对帘子挂杆的垂直位置可以至少在二个位置中变动。由于外衬织物中单丝的刚度,帘子顶边即终保持在一直立的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家用和窗用的各种帘子,包括戏院和医院遮黑用的帘幕,特别涉及附加于帘子顶上的外衬织物,以便将帘子悬挂在帘子挂杆上,帘子相对于挂杆的位置可以选择,第一种位置是帘子挂杆露在帘子之上,第二种位置是帘子挂杆被帘子遮住,还涉及使用外衬织物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
一般地说,帘子包括由结实的编织布料制作的作衬织物,它附加在帘子顶边上以加强帘子的悬挂部分,这部分承受最大的外力,以外,还使悬挂部分形状平直。作织物的长度方向按预先定好的间隔排列。为将帘子悬挂在挂杆上,将若干个金属钩子先固定在外衬织物相应装钩子的部分上,然后逐个挂在帘子滑辊的钩子上或环上,滑辊则装有帘子挂杆上,可以滑动。
在将帘子挂以帘子挂杆上去时,可能会有这样的需要,即帘子和帘子挂杆之间的垂直相对位置要可以变动,例如,当所用帘子挂杆具有高度的装饰作用时,这种装饰性的帘子挂杆最好是露在帘子的上边缘之上。在这种情况,挂钩是装在帘子的顶边上。在另一种情况,帘子挂杆要隐蔽在帘子顶边的后面,这时,挂钩必须固定在帘子顶边下面某一部位上。
然而,由于帘子的挂钩固定部位一般是安排成水平单行,为满足改变帘子相对于帘子挂杆的垂直位置的需要,一般是在预先准备好的若干套不同长度的挂钩中选出一套长度合适的挂钩。
近年来,对帘子的需求大大增多,帘子的更换和洗涤也变得频繁。为了提高帘子更换工作的效率,有人提出各种想法,以便利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的帘子滑辊上及将其摘下。例如,根据日本专利出版物No.40-27706和日本实用新型公布出版物No.57-142986中披露的帘子悬挂连接器,若干个帘子滑辊装在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带中的一条上,在这可分搭扣带的全长上按预定的间距排列;另一可分搭扣带沿帘子顶边的长度装在帘子上,以和那一可分搭扣带扣接。在日本实用款式公布出版物No.2-107387中披露的另一种帘子悬挂连接器,则包括若干阳的或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条,每一条可粘结的方法装在多个帘子滑辊之一的帘子悬挂部分上,并包括一与其相配的表面型可分搭和条,这搭扣条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帘子上。
靠使用帘子悬挂连接器,将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轻轻相应,帘子便可以方便地装到帘子滑辊上。逐渐将两个可分搭扣件剥开,帘子就可以方便地从帘子滑辊上摘下。
然而,由于上述日本出版物所披露用于帘子悬挂连接器中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是一般型式的,它们不能改变帘子相对于帘子挂杆的垂直悬挂位置。如果这种位置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要求,那么对每一幅要悬挂的帘子,必须改变表面型可分搭扣件的安装位置。
上述要求诚然可以用加宽固定在帘子顶边上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的宽度(即垂直距离)的方法来满足。但是,使用宽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对生产成本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商业上不能被接受。此外,因为宽的表面型可分搭件,对形成褶子,除了传统的技术以外,没有另外的考虑,帘子的顶边由于加装了宽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面变得僵硬。结果,在帘子拉动时,尤其是在帘子完全拉开时,便不可能使帘子处于一种折叠整齐的状态。即使用一条帘子带来捆住它,帘子也可能折叠得不好看,有碍观瞻。
鉴于以前的帘子悬挂技术有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有效生产的外衬织物,它可以方便地装在帘子上,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并使得帘子可以改变其相对于帘子挂杆的悬挂位置,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垂直位置可供选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外衬织物的帘子悬挂结构。
本发明的深一层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它可以自然而然在帘子上形成折褶,而无须在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时特地进行折叠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种安排可以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帘子上的延伸外衬织物,包括至少两个搭扣部分,它们具有编织的组织,并在延伸的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上伸展,它还包括一网眼部分,这部分具有网状的编织组织,其宽度是预先确定的,布置在两个搭扣部分之间,将它们在外衬织物的宽度方向(即垂直方向)上分隔开。每一搭扣部分是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中的一件所构成。外衬织物包括在外衬织物的宽度方向穿过的一种纬线,纬线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在另一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帘子的伸延的外衬织物,它包括至少一个搭扣部分,这搭扣部分具有编织的组织,其宽度是预先确定的。搭扣部分在外衬织物的长度上伸展。外衬织物还包括至少两个网眼部分,它们具有网状编织,布置在搭扣部分的相对的两侧,搭扣部分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搭扣件的一件所构成,并离开外衬织物的纵向中心线向外衬织物的一条纵向边缘偏置某一距离。外衬织物包括穿过外衬织物宽度的一种纬线,纬线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构成。在本发明另一形式,外衬织物的两半中的一半制成一网眼部分,这一半离开外衬织物的纵向中心线,向外衬织物的一纵向边缘偏置某一距离,搭扣部分布置在外衬织物的另一半中,纬线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构成。搭扣部分最好由多条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部分所组成,并且隆起的脊部由阳的搭拉件所构成,不隆起部分由网状的网眼部分所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制成的帘子悬挂结构包括沿其顶边装有上述织物的帘子、帘子挂杆和悬挂连接器,后者可以沿帘子挂杆滑动并且可以和外衬织物搭接,以将帘子挂在帘子挂杆上。帘子悬挂连接包括多个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具有一搭扣表面,可以和外衬织物的每一个搭扣部分搭接和分开。
帘子悬挂连接件可以相互分开或用一条绳子相互连接在一起。以外,每一个帘子悬挂连接件可以与帘子滑辊制成一个整体或者和它分开。
假定帘子悬挂连接件是相互分开的,并和相应的帘子滑辊分开制成,可按下述方法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
将所需数量的帘子滑辊装有帘子挂杆上,它们可以滑动。外衬织物,举例来说,用缝制的方法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帘子上。在本例中,由于网眼部分和每一搭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形成一条直线,这一直的边界线可作为进行缝制操作时的基准线。
然后,将数量和帘子滑辊相等的帘子悬挂连接件与外衬织物的搭扣部分之一相搭接,在沿外衬织物长度方向上,各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相等。在这例中,如果帘子挂杆要被帘子的顶边遮住,帘子悬挂连接件要和搭扣部分中较低的一个相连接,或者和制作时偏离外衬织物中心线占据其下部的搭扣部分相连接。相反,如果帘子挂杆要露在帘子顶边之上,则要选上面从搭扣部分与帘子悬挂连接件相连接,或者将帘子悬挂连接件和占据外衬织物上部的搭扣部分相连接。
然后,将帘子悬挂连接件和相应的帘子滑辊相连接,如此将帘子挂在帘子挂杆上。在本例中,如果帘子悬挂连接件是与外衬织物的上搭扣部分相连接,帘子掩杆便露出在帘子顶边之上。相反,如果帘子悬挂连接件与下搭扣部分相连接,帘子挂杆便被帘子顶边遮住。在后一种情况,由于支承帘子的部分是下搭扣部分,帘子的上边缘便向上矗立于支承部分之上。然而,由于穿过作衬织物宽度方向(即帘子的垂直方向)的合成树脂单丝具有刚度,帘子可以保持竖立。
由于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外衬织物的接合部分中形成了一个或多个不隆起的网眼部分,在将外衬织物缝到帘子上去时,缝制操作便比较方便。尤其是当将本发明的外衬织物缝到一花边帘子上去时,网眼部分是透明的,因此帘子的外观不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有网眼部分,当洗涤帘子时,搭扣部分可以较快干燥。
图1是一透视图,表明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衬织物前侧。
图2是一放大的图画式平面图,表明外衬织物中间部分的编织组织。
图3是一放大的图画式平面图,表明外衬织物纵向边缘部分的编织组织。
图4是一图解式平面图,表明外衬织物的表面型可分搭扣部分的另一种变型安排。
图5是和图4相似的平面图,表明外衬织物的表面型可分搭扣部分的另一种变型安排。
图6是帘子悬挂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包括装在帘子顶边上的外衬织物。
图7是装有帘子顶边上的外衬织物的图解式平面图。
图8是帘子悬挂器的部分后正视图。
图9是图8的放大侧视图。
图10A是一示意侧视图,表明帘子悬挂的第一种模式。
图10B是一示意侧视图,表明帘子悬挂的第二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帘子悬挂的垂直位置和第一种模式不同。
图11A和图11B是图解式平面图,表明按本发明另一种推荐的实施例的外衬织物。
图12是一部分平面图,表明按本发明另一推荐的实施例的外衬织物。
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一部分平面图,表明一种外衬织物,其中按本发明的搭扣部分由隆起的脊部和不隆起的部分所组成。
现在参阅图纸,在几个视图中,同一件号表明相同的或相应的构成部分。在图1中显示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衬织物1,在使用中,外衬织物装在帘子的顶边上,以便将帘子按下述方式悬挂在帘子挂杆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外衬织物是由编织的带形织物所构成,它包括至少两个搭扣部分3,3,延伸于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在织物的宽度方向,它们由一花边或网状中央网眼部分2隔开,网眼部分2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有两个外侧网眼部分2′,2′,布置在中央网眼部分2的相对两侧,而每一搭扣部分3位于外侧网眼部分2′和中央网眼部分2之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搭扣部分3具有数量大并且密布的搭扣单元,呈圈7状,从外衬织物1的一个表面上突出。这样,搭扣部分3形成表面型可分搭扣装置的一个阴的或带圈的搭扣件,这种搭扣装置一般称为“钩和圈”搭扣装置。搭扣部分3也可以由一阳的或带钩的搭扣件所构成,它具有数量大并且密布的钩子,从外衬织物1的一个表面突出。
如图2和6所示,编织的带状外衬织物1由若干型式的经线5a,5b,5c和基础保持6所构成,经线在外衬织物1的长度方向穿过,纬线在外衬织物1的宽度方向穿过,并与经线5a-5c交织。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使用不同尺寸的合成树脂线。第一经线5a由合成树脂单丝构成,单丝的尺寸比较大。第二经线5c由第一复丝所构成,丝的尺寸比单丝5a小。第二经线5b由第二复丝构成,丝的尺寸和第一复丝5c相同。第二复丝5b的每一根由多根第一复丝5c所构成。
第二复丝5b排布于网眼部分2的全部面积,以形成网眼部分2的基础组织(图1-3)。单丝5a排布在网眼部分2,2′中,与第二复丝5b一起形成一个网纱织物组织。这样,单丝5a在每一网眼部分2,2′中构成基础组织的一部分。第一复丝5c排布在搭扣部分3中。在每一搭扣部分3中,与基础纬线b交织的复丝的一部分5c-1形成许多未修剪的圈7,从外衬织物1的一个表面突出,与基础纬线6交织的复丝5c的其余部分5c-2形成基础组织的一部分。
纬线6系用单丝5a(第一经线)相同的材料制作的单丝构成。外衬织物1系在一针织机上编织,纬线6系用双投梭穿入。纬线6的总的纤维尺寸(即在生次投梭或纬线6的穿入中形成的纬线6的一对并列放置部分的纤维尺寸)大于单丝5a的尺寸。由一单丝组成并且其总的纤维尺寸大于任何其他线5a-5c纤维尺寸的纬线6,其刚度大于任何经线5a-5c的网度。有了这样刚硬的纬线6的外衬织物1,在其宽度方向(纬线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
从图2和3中可以明显看到,编织的带状外衬织物1的基础组织主要由平织的组织取构成。然而,第一复丝5c中,用来在搭扣部分3中形成圈7的部分5c-1交替地从下面和上面穿过三对并列的纬线6,此后,每一形成圈的第一复丝5c-1进入另一线线间的空档,从上面横过相继的纬线6和相邻两条形成基础组织的复丝5c-2。这时,每一形成圈的第一复丝5c-1形成一个圈7,从外衬织物1的基础组织中突出。接下去,形成圈的第一复丝5c-1交替地从下面和上面穿过三双相继排列的纬线6,然后横过相继的一双纬线6和形成基础的第一复丝5c-2,这时,由形成圈的第一复丝5c-1形成同样的一个圈。此后,重复上述过程,以制成搭扣部分3。在用图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搭扣部分3具有10排在外衬织物1的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的圈7。在相邻的两排圈之间布置了两条形成基础的第一复丝5c-2,它们与纬线6交织以形成一平织的组织。
如此形成的搭扣部分3在外衬织物1的宽度方向上由中央网眼部分2隔开。如图2中所清楚示出,中央网眼部分2具有网纱织物的编织组织,其中一对单丝5a和第二复丝5b相互交叉,这样将基础纬线保持在其位置上。更为特别的是,中央网眼部分2具有5根单丝5a和5根第二复丝5b,形成5对。每一单丝5a和第二复丝5b的相应的一根的平织的式样与三梭相继的纬线6交织在一起,并且在每四梭纬线6处扭转一次。
每一条沿相应的搭扣部分3布置的外侧网眼部分2′具有预定的宽度,其编织组织和中央网眼部分2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沿外侧网眼部分2′的外纵向边缘上,形成一织边部分。如图3中所示,外侧网眼部分2′的编织组织是一网纱织物,其中5根单丝5a和5根第二复丝5b相互穿过以保持纬线6在其位置上,每一单丝5a和相应的一根第二复丝5b以平织的式样和三梭相继的纬线6交织在一起,并且在每四梭纬线6处扭转一次。边缘部分4具有本来就众所周知的编织组织,因此无须再作进一步的描述。基础纬线6的圈用链针(图3)相互锁住,以形成外衬织物1的边缘。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搭扣部分3是连续的并伸延于带状作衬织物的全长。搭扣部分3也可以间断地在外衬织物1的长度上形成,其间距是预定好的,如图4和5所示。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排排分离的搭扣部分3(为清楚起见,用阴影线示出)沿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以预定以间隔布置,有若干没有搭扣单元的空档3a,3b布置在相邻的搭扣部分3之间。一排中的每一搭扣部分3(图4中的上面一排)和另一排(图4中的下面一排)的相应一个搭扣部分3在外衬织物1的宽度方向上是对直的。每一单的搭扣部分3有许多密布的圈(图上示出和图1中所示由7指出的相同)。这种分离的搭扣部分3靠在形成圈的第二复丝5c-1和纬线b交织时选择一个适宜的编织式样即可形成。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和图4的实施例不同,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分离的搭扣部分具有不同的间距。更特别的是,上面的搭扣部分和下面的搭扣部分在外衬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然后,上面一排搭扣部分3的无搭扣单元的空档3a,在外衬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下面一排搭扣部分3中的无搭扣单元的空档3b。
在实用中,上述结构的外衬织物1是缝接上去的,例如,如图6中所示,沿上边缘缝到帘子10上。在此例中,由于网眼部分2,2′的边界由搭扣部分3,3分明地限定,并且帘子10的织物可以透过网眼部分2,2′看见,用网眼部分2和搭扣部分3之间的边界线作为基准线,缝制工作容易进行并且具有高的精度。在图6中用数字20指出的是一根帘子挂杆,帘子10要用包括外衬织物的帘子悬挂结构挂在它上面。帘子挂杆20由一伸长的C字形截面的杆所构成,它具有缝状的开口21。在帘子挂杆20的下壁中沿壁伸延。
帘子悬挂结构还包括若干帘子滑辊30(只示出两个),装在帘子挂杆中,可以滑动,以及帘子悬挂连接器40,用来连接外衬织物1和帘子滑辊30,以将帘子10悬挂在帘子滑辊30上。帘子滑辊30和帘子悬挂连接器40是分开制成的。帘子悬挂连接器40也可以按下文所述的方法与帘子滑辊制成一体。每一帘子滑辊包括一滑辊体31、一对装在体31上部两边可以自由转动的滚轮32以及一个装在体31下端并可绕垂直轴自由旋转的转动钩33,滚轮32则进入帘子挂杆20的内部空间,可以在其中滚动。
帘子悬挂连接器40,也在图8和9中示出,包括一根绳子41和若干个长方片形帘子悬挂连接件42(图6和8中示出两个),连接件在其中部与绳子41形成一体,并在绳子41上纵向等距离布置。绳子41可以由一合成树脂丝、一合成纤维纱、一根编织的绳子等等所制成,并具有所需的强度和柔性。帘子悬挂连接件42沿绳子41的长度安装在其上并以相等的间隔或节距L-2(图8)隔开。每一片状帘子悬挂在接件42具有一搭扣表面43(图6和9),它由一阳或带钩的可分搭扣件组成,包括许多密布的钩子(图9)43,与帘子悬挂连接件制成一体。帘子悬挂连接件42在其上端有一钩子42a,安排好可钩在每一帘子滑辊30的转动钩33上。
现在假定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外衬织物1具有图7中所示的组织,分离搭扣部分3的上面一排具有节距L-1,它比装在绳子41上的帘子悬挂连接件42的节距L-2(图8)大。以这样的安排,帘子悬挂连接器40的帘子悬挂连接件42一个随着一个通过帘子悬挂连接件的带钩搭扣表面43和分离搭扣部分3的带圈的搭扣件的互锁接合装在外衬织物1的相应搭扣部分3上。在本例中,处于每一对相邻搭扣部分之间的帘子10的一部分被折叠或者弯曲一个置于节距之差(L-1-L-2)的距离。这样弯曲的帘子部分自然而然形成一个褶,因此当所有的帘子是挂连接件42装在拾扣部分3上时,便在帘子10上形成一系列水平排列的褶子。
在上面刚才描述的实施例中,帘子悬挂连接件42由绳子1相互连接。然而,帘子悬挂连接件42也可以相互分开。此外,在搭扣表面43上与每一单个帘子悬挂连接件42形成一体的钩子(图9)也可以用一条阳的或带钩的搭扣带(图上未示出)来代替,此带钩的搭扣带用粘贴的方法装在帘子悬挂连接件42的一个表面上。
当预先装上外衬织物1的帘子10要用帘子悬挂在连接器40挂到帘子挂杆20上去时,把答需要数量的帘子滑辊30装在帘子挂杆20上,如图6中箭头所指,这时应使各帘子滑辊30的转动钩33从帘子挂杆30的缝状开口21中向下伸出。然后,将各帘子悬挂连接件42上的钩子42a挂到相应的帘子滑辊30上。在本例中,帘子悬挂连接器40的绳子41的一端,举例来说,系用适当的夹持工具(未示出)与帘子挂杆20的相应端牢固相连接。然后,将绳子41的另一端拉着,使绳子41沿帘子挂杆20伸展。这样,使所有的帘子悬挂连接件42排开,与帘子挂杆20平行。接着,或者将装在帘子10顶边上的外衬织物1的外搭扣部分3,或者在另一种情况下,将外衬织物1的下搭扣部分3,用一轻轻的压力相继压向单个帘子悬挂连接件42的搭扣表面43。这样,帘子10便通过帘子悬挂连接器40和帘子滑辊30悬挂在帘子挂杆20上。当悬挂帘子的工作完成后,在帘子10上沿其顶边便自然而然形成一系列的褶子。
在进行上述帘子悬挂工作时,如果要将帘子挂杆露在帘子10的顶边之上,如图10A中所示,帘子悬挂连接件42要与帘子10上外衬织物1的上搭扣部分3相连接。在另一种情况,如果要将帘子挂杆20减在帘子10的顶边后面,则帘子悬挂连接件42要如图10B中所示,与外衬织物1的下搭扣部分3相连接。在后一种情况,帘子10的顶边的某一部分从帘子悬挂在接件42向上突起。然而,由于外衬织物1在其宽度方向(即帘子10的垂直方向)因单丝6(纬线)的刚度而具有刚性,帘子10的顶边总是保持其直立状态而不会倒向房间或建筑物的里侧。
如上所描述,因为外衬织物1相对于帘子悬挂连接件42的连接位置有两个在垂直方向隔开的位置可以选择,按使用者的需要,帘子的垂直悬挂位置可以很快变换。此外,由于在两个横向隔开的搭扣部分3,3之间布置了网眼部分2,外衬织物1作为一与整体具有适当的挠性。然而,外衬织物1在宽度方向(即垂直方向)上的挠是很有限的,因为合成树脂单丝制成的纬线6的刚度大于组成外衬织物1编织组织的任何一根经线的刚度。
按照本发明,外衬织物1的两个横向隔开的搭扣部分3,3可以是连续的,伸延于外衬织物1的全长,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情况,沿外衬织物的长度也可以以预定的间隔形成数排分离的搭扣部分3,在相邻的两个分离搭扣部分3之间,布置了无挠扣单元的空档3a,3b,如图4和5中所示。在后一种情况,第一排搭扣部分3中的无搭扣单元空档3a和第二排搭扣部分3中的无搭扣单元空档3b可能具有不同的长度。此外,当所用的帘子悬挂连接器40具有若干个帘子悬挂连接件42,它们按等间距隔开的关系由一根绳子41相互连接在一起时,如果两个无搭扣单元的空档3a(或3b)之间的距离L-1定得大于每对相邻帘子连接件42之间的距离L-2,在将帘子10掩到帘子挂杆20上后,在帘子10上便自然而形成一系列水平方向排列的褶子。
在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搭扣部分3由阴的或带圈的搭扣件所组成。带圈的搭扣件可以由用单丝制作的阳的或带钩的搭扣件所替代。在后一种情况,各帘子悬挂连接件42的搭扣表面43由阴的或带圈的搭扣件所组成。用上面所描述的帘子悬挂结构,当要将帘子10从帘子挂杆20上摘下时,只要从帘子10的左端或右端逐个将搭扣部分3从帘子悬挂连接件42上撕下,即可完成摘帘子的工作。
再者,在用图说明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当帘子10拉上时,把帘子悬挂连接器40沿帘子掩杆20拉开,帘子10的宽度便自动确定,所以帘子10的实际宽度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加以确定。虽然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帘子悬挂连接器40和帘子混辊30是相互分开制成的,但也可以将每一帘子滑辊30的体和每一帘子悬挂连接件42制成一体,而将帘子滑辊30上的转动钩33和帘子悬挂件42上的钩子42a两者都去消。在后一种情况,宜用一转动节将帘子悬挂连接件42上帘子滑辊体31相连接,这样,帘子悬挂连接件42可以绕帘子滑辊体31的垂直延伸的中民轴线转动,如同图6中所示转动钩33上的转动节33a绕垂直轴线转动一样。如果帘子滑辊30具有一圆形的突缘(图上未示出),制在体31的上端,替代滚轮32,帘子滑辊30便可以在帘子挂杆20中绕一垂直轴旋转。从而,帘子滑辊和帘子悬挂连接件可以整体形成一个单件,它可以绕垂直轴旋转而用不着转动节。
图11A和11B示按本发明的另一推荐的实施例制作的外衬织物1,外衬织物1只有一个搭扣部分(同阴影线表示),它沿外衬织物1的全长连续伸展。搭扣部分从外衬织物1的纵向中心线偏向外衬织物1的一条纵向边缘。外衬织物1也有一对网眼部分2,2,沿长度布置在搭扣部分3相对的两侧上。外衬织物1的网眼部分2的搭扣部分3的编织组织以及经线和纬线的材料分别与图1中所示外衬织物1中所用相同。
在将外衬织物1装到帘子10去时,如果帘子挂杆20(见图6)要减在帘子10顶边的后面,外衬织物要按图11A中所示的样子装到帘子10上,即搭扣部分布置在离帘子10顶边较远的地方。在另一种情况,当帘子挂杆20要露在帘子10的顶边之上时,外衬织物1要按图11B中所示的样子装到帘子10上,即搭扣部分3紧挨帘子10的顶边。显然,只要把衬织物1的一条纵向边缘和帘子10的顶边对齐,外衬织物1即可装在帘子10上所需的位置。把外衬织物1倒过来安装,便自然而然确定搭扣部分3的两个垂直位置的另一个。图11A和11B中所示的实施例所用的搭扣部分3的数目是一个,但是,假如搭扣部分或者制在外衬织物1的上半部,或者制在其下半部,都可以用二个或者更多的搭扣部分。
图12示按本发明的又一个推荐的外衬织物1实施例。
如图12中所示,本发明的外衬织物1的一半系由一阴的搭扣部分3所组成,它具有堆叠编织组织,占有在宽度上从中央部分到外衬织物1的一条纵向边缘的位置,而外衬织物1的另一半是由网状的网眼部分2组成。网眼部分2的编织组织和其他实施例相同。在这图示的例子中,在搭扣部分3中形成三条隆起的部分3c,在平行于纵向的方向延伸,和二条不隆起部分2b,在隆重起部分3c之间延伸。在隆起部分3c中有许多阴的接合件,而不隆起部分2b可由和前述网眼部分2相同的编织组织构成,然而,不隆起部分2b也可以只由纬线构成,在网眼部分2中不同经线。
在上述安排的外衬织物1中,现在要描述一种图13所示的实施例,其中外衬织物1用于一双根的帘子挂杆。一根有美丽表面的帘子挂杆用作上帘子挂杆20a,而一根具有C字截面并且结构实际上和图6中的帘子挂杆相同的帘子挂杆用作为下帘子挂杆20b。在上帘子挂杆20a上装了一环形帘子滑辊30a,可以旋转。具有图10中所示结构的钩件42的一个钩子42a钩在一个钩孔30a′中,它从帘子滑辊30a′向下突出。一个帘子滑辊30的一对滚轮32通过一开口21b插入帘子挂杆20b中。具有上述结构的钩件42的一个钩子42a钩在一钩子33上,钩子33从帘子滑辊30的下端向下突出。在另一方面,图12中所示的上面描述的外衬织物沿每一帘子10a,10b的上边缘缝在每一帘子上,帘子10a,10b的上边缘缝在每一帘子上,帘子10a,10b分别悬挂在上、下帘子挂杆20a、20b上。然而,准备装到要挂在上帘子挂杆20a上的帘子10a上的外衬织物1是这样缝到帘子10上去的,即搭扣部分3位于外衬织物1的上部,准备装到要挂在下帘子挂杆20b上去的帘子10b上的外衬织物1是这样缝到帘子10b上的,即搭扣部分3位于外衬织物的下部。
由于外衬织物1,1装在其上的帘子10a,10b的搭扣部分3,3分别与每一钩件42的搭扣表面43相搭接,上帘子挂杆20a露出于帘子10a之上,如图13中箭头A的指,而下帘子挂杆20b被帘子10b所遮蔽,如图13中箭头B所指。
如上文所描述,按本发明,在外衬织物1的形状和使用方面,可以采用不同变型和方案。当在搭扣部分平行于纵向设有若干不隆起部分2b时,举例来说,如果外衬织物1是装在一花边帘子上,透过网眼部分所具有的不隆起部分2b,可以看到后侧,因此,缝制的定位以及缝制操作本身就变得方便,再者,花边帘子纺织品的凉爽的格调不会丧失,并且在洗涤后,搭扣部分3会干燥得快一些。如图14中所示,搭扣部分形成有不隆起部分2b的做法,也可以用于图1,4,5,7和11中的外衬织物1。
如上文所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帘子外衬织物是用编织的方法形成并且至少包括两个搭扣部分,它们沿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伸延,并在外衬织物的宽度方向上被一具有预定宽度的网眼部分所隔开。图3外衬织物,在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去时,至少可以方便地得到两个垂直位置。使用按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制作的帘子悬挂连接器,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和从上面摘下来,都十分容易。按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制作的外衬织物包括至少一个搭扣杆部分,制作时它从外衬织物的纵向中心线向其一条纵向边缘偏置。这种作衬织物的制造成本可以比第一次提到的实施例低,而其功能和第一次提到的实施例一样,只是在把外衬织物装到帘子上去时将外衬织物转过一个180°。
如果沿外衬织物的长度按首先预定的间隔形成几排分离的搭扣部分,并且帘子悬挂连接器包括若干个帘子悬挂连接件,它们用一根绳子按第二步预定的间隔相互连接在一起,其间隔小于首先预定的间隔,那么将帘子挂到帘子挂杆上后,便自然而然在帘子的顶边上形成一系列的褶子。这样,帘子的顶边,即帘子的悬挂部分,便自动折叠成自然的波纹形并具有适当的柔性。因此,帘子可以平顺地拉拢和拉开。此外,当帘子处于完全拉开的位置时,具有折叠整齐的样子,看来顺眼。
此外,由于编织的外衬织物有一种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单丝构成的纬线,帘子的上边缘能够保持其垂直的样子,即使当帘子装在帘子挂杆上,帘子挂杆被帘子的顶边遮住时,帘子也不向里侧倒塌。
在本发明中,当制有上述宽的网眼部分和多个纵向与搭扣部分平行伸延的网眼部分时,举例来说,如果外衬织物是用于一花边帘子,由于网眼部分是透明的,不隆起的网眼部分的后侧可以看到,因此,缝制的定位以及缝制操作变得方便,再者,花边帘子纺织的凉爽的格调不会朝失。在洗涤后,搭扣部分可以干燥较快。
显然,按照上述的原理,本发明的各种小改动和变型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应用可能与所特地描述于上的有所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

Claims (27)

1.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适合于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其上,它包括:
(a)至少两个搭扣部分,它们具有编织的组织,沿上述延伸的外衬织物的长度伸展,每一搭扣部分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之一所构成;
(b)一个网眼部分,它具有预定宽度的网状编织组织,并布置在上述搭扣部分之间,在上述外衬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将它们隔开;以及
(c)上述搭扣部分和网眼部分由在长度方向上穿过上述外衬织物的若干型式的经线和在宽度方向上穿过外衬织物的纬线所构成,上述纬线系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2.按权利要求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搭扣部分是连续的并伸展于所述外衬织物的整个长度上。
3.按权利要求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搭扣部分由一排分离的搭扣部分所构成,这些分离的搭扣部分沿上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排列,在相邻的所述分离搭扣部分之间,布置有无搭扣单元的空档。
4.按权利要求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部分由若干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的部分所构成,不隆起部分由网状的网眼部分组成并纵向布置在上述隆起的脊部之间。
5.按权利要求3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和另一排所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不同。
6.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适合于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其上,它包括:
(a)至少一个搭扣部分,它具有宽度预定的编织组织,并沿长度方向在上述延伸的外衬织物上伸展,上述搭扣部分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之一所构成,并布置得离开所述外衬织物的纵向中心线,靠向所述外衬织物的一条纵向边缘;
(b)至少两个网眼部分,它们具有网状的编织组织,并布置在上述搭扣部分的相对的两侧;以及
(c)上述搭扣部分和网眼部分由沿长度方向穿过上述外衬织物的若干型式的经线和沿宽度方向穿过上述外衬织物的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纬线系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7.按照权利要求6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上述搭扣部分是连续的,并伸展于所述外衬织物的全长。
8.按权利要求6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系由一排沿所述外衬织物长度方向布置的分离搭扣部分所组成,在相邻的上述分离搭扣部分之间布置无搭扣单元的空档。
9.按权利要求6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系由若干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部分所组成,不隆起部分由网状的网眼部分所构成,并纵向布置在上述脊部之间。
10.按权利要求8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和另一排所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不同。
11.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适合于沿帘子的顶边装在其上,它包括:
(a)一搭扣部分,它具有编织的组织,并沿上述延伸的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伸展,所述搭扣部分系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之一所构成,并在外衬织物的两半部分之一中离开纵向中心线向外衬织物的一条纵向边缘偏出一个距离;
(b)一网眼部分,布置在外衬织物的另一半中;和
(c)上述搭扣部分和上述网眼部分,它们由在上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穿过的若干型式的经线和在上述外衬织物宽度方向穿过的纬线所构成,所述纬线系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12.按权利要求1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搭扣部分是连续的并伸展于所述外衬织物的全长。
13.按权利要求1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搭扣部分系由一排分离的搭扣部分所构成,沿所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布置,在相邻的所述分离搭扣部分之间,布置了无搭扣单元的空档。
14.按权利要求11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由若干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部分所构成,不隆起部分系由网状的网眼部分所构成,并纵向布置于所述隆起的脊部之间。
15.按权利要求13的一种延伸的外衬织物,其特征在于,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和另一排所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不同。
16.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它包括:
(1)一幅帘子,它包括一延伸的外衬织物,沿帘子的上边装在其上,所述外衬织物包括至少两个搭扣部分,它们具有编织的组织,沿所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伸展,每一上述搭扣部分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之一所构成,所述外衬织物还包括一网眼部分,它具有预定宽度的编织组织,并布置于所述搭扣部分之间,将它们在所述外衬织物的宽度方向上隔开,所述搭扣部分和所述网眼部分由沿上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穿过的若干型式的经线和沿上述外衬织物宽度方向穿过的纬线所组成,所述纬线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b)一帘子挂杆;和
(c)一悬挂连接器,它可沿上述帘子挂杆滑动,并可与上述外衬织物接合以将上述帘子挂在上述帘子挂杆上,上述帘子悬挂连接器包括若干个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具有一搭扣表面,它与上述外衬织物的上述搭扣部分相接合并可分开。
17.按权利要求16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搭扣部分是连续的并伸展于上述外衬织物的全长。
18.按权利要求16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搭扣部分由一排沿上述外衬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分离搭扣部分所组成,在相邻的上述分离搭扣部分之间布置了无搭扣单元的空档,并且其中每个上述连接件可以和上述搭扣部分中相应的一个扣接。
19.按权利要求16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由若干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部分所组成,不隆起部分由网状的网眼部分所组成,并布置在上述隆起的脊部之间。
20.按权利要求18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一排分离的搭扣部分具有第一间距,上述帘子悬挂连接器还包括一条绳子,它将上述连接件相互连接,连接件之间按第二间距等距离相隔,此第二间距小于上述一排分离搭扣部分的第一间距。
21.按权利要求20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与另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不同。
22.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它包括:
(a)一幅帘子,它包括一延伸的外衬织物,沿上述帘子的顶边装在帘子上,上述外衬织物包括至少一个搭扣部分,它具有预定宽度的编织组织,并在上述延伸的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上伸展,上述搭扣部分由一对阳的和阴的表面型可分搭扣件之一所构成,并离开上述外衬织物的纵向中心线,偏向上述外衬织物的一条纵向边缘,上述外衬织物还包括至少两个网眼部分,它们具有网状的编织组织,并布置在上述搭扣部分的相对两侧,上述搭扣部分和上述网眼部分由沿上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穿过的若干型式的经线和沿上述外衬织物宽度方向穿过的纬线所编织成,上述纬线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合成树脂单丝所组成;
(b)一帘子挂杆;和
(c)一悬挂连接器,它可沿上述帘子挂杆滑动,并与上述外衬织物相接合,以将所述帘子挂在上述帘子挂杆上,所述帘子悬挂连接器包括若干个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具有一搭扣表面,可以和上述外衬织物的所述搭扣部分接合和分开。
23.按权利要求22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是连续的,并伸展于上述外衬织物的全长。
24.按权利要求22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拉部分由一排沿上述外衬织物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分离搭扣部分所构成,在相邻的上述分离搭扣部分之间布置搭扣单元的空档,每一上述连接件可以和上述分离搭扣部分中相应的一个相接合。
25.按权利要求22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部分由若干纵向隆起的脊部和至少一条狭窄的直线不隆起部分所形成,不隆起部分由网状的网眼部分所构成,并纵向布置在上述隆起的脊部之间。
26.按权利要求24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具有第一间距,并且所述帘子悬挂结构还包括一条绳子,把上述连接件的第二间距等间距相互连接,第二间距小于上述一排分离搭扣部分的第一间距。
27.按权利要求26的一种帘子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与另一排上述分离搭扣部分的间距不同。
CN94114903A 1993-08-05 1994-07-30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1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999/93 1993-08-05
JP4299993 1993-08-05
JP42999/1993 1993-08-05
JP128501/94 1994-06-10
JP128501/1994 1994-06-10
JP6128501A JP2857058B2 (ja) 1993-08-05 1994-06-10 カーテン用芯地と同芯地を使用するカーテン吊下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70A CN1103570A (zh) 1995-06-14
CN1052153C true CN1052153C (zh) 2000-05-10

Family

ID=2638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49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153C (zh) 1993-08-05 1994-07-30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5520983A (zh)
EP (1) EP0645112B1 (zh)
JP (1) JP2857058B2 (zh)
KR (1) KR0184596B1 (zh)
CN (1) CN1052153C (zh)
BR (1) BR9402324A (zh)
CA (1) CA2128255C (zh)
DE (1) DE69416226T2 (zh)
ES (1) ES2127314T3 (zh)
FI (1) FI943284A (zh)
NO (1) NO942830L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5A (ja) * 1995-06-20 1997-01-07 Ykk Kk 成形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313292A (en) * 1996-05-22 1997-11-26 Ykk Europ Ltd Header tape for curtains
ES2153254B1 (es) * 1997-08-20 2001-09-01 Murtra Ind Mejoras introducidas en cintas fruncidoras de cortinas y dispositivo para su fabricacion.
KR100367563B1 (ko) * 1998-12-16 2003-02-19 주식회사 참 존 감잎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미백화장료
US6237198B1 (en) * 1998-12-17 2001-05-29 Carlos Jimenez Safe cord cover
JP2001120311A (ja) * 1999-10-27 2001-05-08 Ykk Corp 係着具
DE20017545U1 (de) * 2000-10-12 2001-11-22 Moeller Gmbh & Co Kg Laufwagen für eine Flächenvorhang-Einrichtung
KR20030008821A (ko) * 2001-07-20 2003-01-29 이정기 무늬가 형성된 매직테이프 및 그 직조방법
GB2426183B (en) * 2005-05-18 2009-03-18 Keith Martin Cubicle curtain track
US20080277017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Young Chul Kwon Degreasing Cloth
ES2369455B2 (es) * 2009-01-26 2012-07-24 Interfabrics, S.L. Sistema de suspensión para cortinas con ajuste de altura.
US20120132309A1 (en) * 2010-11-30 2012-05-31 Morris David D Woven textile fabric and innerduct having multiple-inserted filling yarns
US20120233951A1 (en) * 2011-03-17 2012-09-20 Phillips Christopher C Carpet plank
DE102011104886A1 (de) * 2011-06-18 2012-12-20 Gottlieb Binder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system
CN103998044B (zh) 2011-12-19 2017-05-31 韩国食品研究院 具有免疫功能增强活性的柿叶衍生的多糖级分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67200A (zh) * 2015-05-12 2020-04-28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拉链及固定有拉链的布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651585A (en) * 1962-11-06 Izumi Manji Faste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3235926A (en) * 1963-07-19 1966-02-22 Velcro Corp Drapery hardware
US5109912A (en) * 1988-10-24 1992-05-05 Leonard Gary Drapery system
JP2549667Y2 (ja) * 1991-02-14 1997-09-3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吊下げ具
US5267453A (en) * 1991-06-06 1993-12-07 Guilford Mills, Inc. Loop-type textile fastener fabri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5178923A (en) * 1992-01-09 1993-01-12 Textilver S.A. Wraparound closur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70A (zh) 1995-06-14
KR0184596B1 (ko) 1999-04-01
FI943284A0 (fi) 1994-07-11
CA2128255C (en) 1997-09-09
NO942830D0 (no) 1994-07-29
US5520983A (en) 1996-05-28
DE69416226T2 (de) 1999-06-17
NO942830L (no) 1995-02-06
JPH0795920A (ja) 1995-04-11
EP0645112B1 (en) 1999-01-27
JP2857058B2 (ja) 1999-02-10
CA2128255A1 (en) 1995-02-06
BR9402324A (pt) 1995-07-11
FI943284A (fi) 1995-02-06
ES2127314T3 (es) 1999-04-16
EP0645112A1 (en) 1995-03-29
KR950006064A (ko) 1995-03-20
DE69416226D1 (de) 199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53C (zh) 用于帘子的外衬织物及帘子悬挂结构
Grosicki Watson’s advanced textile design: Compound woven structures
CN108385266B (zh) 一种可透视双贾卡提花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633C (zh) 带子
US4608290A (en) Stable selvage intermediate for weft inserted warp knit draperies
JPS6245883A (ja) ブラインド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4419A (ja) 凹凸模様装飾細幅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5642A (zh) 一种针织外罩
KR20140015178A (ko) 이중 로만쉐이드 커튼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중 로만쉐이드
US5753338A (en) Honeycomb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11408100B2 (en) Terry fabric with faux dobby and methods of making terry fabric with faux dobby
JP2011153394A (ja) 織物生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53321B1 (ko) 코드줄 내장형 양면 로만쉐이드
Nisbet Grammar of textile design
CN2677570Y (zh) 窗帘的布质叶片
CN2832857Y (zh) 一种草裙装饰带
GB2201583A (en) Curtain or blind pleating tape
CN212394541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窗帘带
CN210177047U (zh) 一种镂空花型梭织织物
CN219195351U (zh) 一种蝴蝶结点绣绣纱
EP3736365B1 (en) Outdoor knitted sheet, in particular with a screening and/or sunbreak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20557807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悬挂结构的窗帘
KR102001649B1 (ko) 독립적으로 작동하면서 각각 투광부와 차광부, 또는 무늬부와 비무늬부를 갖는 롤블라인드 세트 및 롤블라인드 세트의 문양표현 방법
ES2257165B1 (es) Tejido rizado hecho de rizos de bambu y felpa confeccionada a partir de este.
CN112267204B (zh) 具有变色功能的三层网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