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9049B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9049B
CN105199049B CN201510544065.7A CN201510544065A CN105199049B CN 105199049 B CN105199049 B CN 105199049B CN 201510544065 A CN201510544065 A CN 201510544065A CN 105199049 B CN105199049 B CN 105199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ulsion
monomer
shell
methyl
stratum nucle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4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9049A (zh
Inventor
许飞
庄振宇
张汉青
胡中
祝宝英
朱柯
刘汉功
周丽
王艳艳
胡东波
史立平
蔡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CNOOC Changzhou EP Coating Co Ltd
CNOOC Changzhou Paint and Coating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CNOOC Changzhou EP Coating Co Ltd
CNOOC Changzhou Paint and Coating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CNOOC Changzhou EP Coating Co Ltd, CNOOC Changzhou Paint and Coatings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4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9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9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9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9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形成乳液粒子壳层的单体是由5~15%的亲水单体,5~50%的功能型羟基单体,1~10%的缔合增稠单体和20~60%的乙烯基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所述亲水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功能型羟基单体为含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它具有CH2=CRCOOCH2CH2O[CO(CH2)5O]nH结构式,式中R=H或CH3,n=1~6或n=10;所述缔合增稠单体为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该乳液具有自增稠效果。通过调节乳液pH,乳液粘度可显著增加,并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用该乳液与固化剂复配得到的水性涂料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水性涂料获得较快发展。水性涂料以其无毒、无异味、不燃和易清洗等优点,已经成为了传统溶剂型涂料的主要替代品。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体,水的粘度小,存储过程中颜填料容易沉淀,施工时涂膜不丰满,易流挂。因此,在涂料制备过程中,通常会在涂料配方中加入增稠剂以提高涂料的粘度,防止颜填料的沉降,并保证施工厚度。增稠剂可分为非缔合型和缔合型。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缔合型增稠剂,这类增稠剂分为三类:疏水改性纤维素醚类、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以及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目前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由于其成本较低,获得较大程度的推广应用。然而,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作为增稠剂与主体树脂在成膜时无法发生反应,增稠剂中含有的大量羧基在成膜后会降低涂层的耐水性;其次,目前市场上的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主要通过疏水单体产生缔合作用,但目前产品中选用的疏水单体的缔合作用有限,导致增稠剂在中、高剪切下粘度降低较大,影响涂料的施工性能(例如抗飞溅性)。为了解决外加增稠剂导致涂层耐水性不足的问题,庄振宇等(涂料工业,2015,Vol.45,No.3,pp:7~11)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一种核壳型羟基丙烯酸乳液,该乳液具有自增稠效果,并且在乳液的壳层引入了可与氨基树脂反应的羟基,涂层成膜时乳液与固化剂发生交联,耐水性得到极大地提高。遗憾的是,由于乳液的分子量过高,乳胶粒中的的羟基无法全部反应,想要获得较高的交联密度,需要较多的羟基单体,而常规的羟基单体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加入后会增加聚合过程的凝聚物含量。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的缔合作用,CN102675951在增稠剂配方中引入了长链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缔合单体,可以显著提高增稠剂的缔合作用。然而,遗憾的是,乳液本身带有的羧基会降低涂料的耐水性。同时,由于该发明制备的乳液缔合增稠链段均匀分布在乳胶粒内部,缔合增稠效率不高,想要达到较好的缔合增稠效果,需要加入至少单体总质量的10%长链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才能达到较好的缔合增稠效果,由于该单体中的聚氧乙烯醚重复链段是亲水基团,会进一步降低涂层的耐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它具有良好的缔合增稠效果,而且由它形成的涂膜具有优异耐水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形成乳液粒子壳层的单体是由5~15%的亲水单体,5~50%的功能型羟基单体,1~10%的缔合增稠单体和20~60%的乙烯基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上述单体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亲水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功能型羟基单体为含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它具有CH2=CRCOOCH2CH2O[CO(CH2)5O]nH结构式,式中R=H或CH3,n=1~6或n=10;所述缔合增稠单体为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所述乙烯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苄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苄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的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4~4∶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易操作,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单体制得核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制得核层乳液,再在其中滴加由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混合单体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经中和,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备核层预乳化液
取1~5%的乳化剂,溶于10~30%的去离子水中,以800~2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45~80%的核层单体,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核层预乳化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②制备壳层预乳化液
取1~5%的乳化剂,溶于10~30%的去离子水中,以800~2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45~90%的壳层混合单体,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③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65%的去离子水和0.05~0.5%的乳化剂,搅拌均匀,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滴加10~40%的步骤①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及0.5~5%引发剂水溶液,2~3h滴加完毕,制得核层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然后,将所得核层乳液保持温度在80~85℃下,滴加10~80%步骤②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及0.5~8%引发剂水溶液,2~3h内滴加完毕,温度控制80~85℃之间保温1h反应结束,加入0.5~4%的中和剂和1.5~12%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4~7,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引发剂溶液是质量分数为5%的引发剂水溶液,其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中和剂为N,N-二甲基乙醇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是在形成乳液粒子壳层时,同时引入了两类功能性单体即:功能型羟基单体(含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和缔合增稠单体(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由此产生如下显著效果:
①本发明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有自增稠效果,在作为成膜树脂的同时可充当增稠剂,这样在涂料配方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增稠剂,不仅降低了涂料产品的成本,也避免了使用增稠剂给涂料带来的弊端;由于本发明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具有较优的缔合增稠效果,乳液抗剪切性能更好,特别是将乳液pH调节至9后,在中速和高速剪切条件下,乳液粘度降低的更少,涂料的施工性能更优;
②由于所选用的功能型羟基单体含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是长链疏水型单体,因此,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凝聚物含量低于采用亲水性的常规羟基功能单体(例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等);
③本发明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羟基分布在乳液粒子的壳层,并且所采用功能型羟基单体为具有长链的疏水单体,聚合后羟基位于乳液分子的较长的侧链,反应活性较高,交联固化过程中羟基转化率高,较低的羟值即可达到较高的交联密度,降低了功能型羟基单体的用量,进而降低了乳液成本;
④本发明采用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缔合增稠单体,并且由于功能型羟基单体是长链疏水单体,也具有显著的缔合增稠效果。特别是两种具有缔合增稠效果的单体分布在乳液的壳层,其缔合增稠效果较单体均匀分布在乳胶粒内部效果更佳;
⑤本发明的羟基丙烯酸乳液所选用的功能型羟基单体和缔合型增稠单体集中分布在乳液粒子的壳层,其功能型羟基单体中的羟基反应活性更高,同时,缔合增稠单体的缔合增稠效率更高。因此,可以降低这两种单体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乳液产品的成本;
⑥所选用的功能型羟基单体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缔合增稠效果,所选用的缔合单体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二者相互搭配,可以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增稠效果,乳液抗剪切性能更好,涂料的施工性能更优,同时又可使涂层的耐水性有明显改善(见表13),具有明显的实际效果和显著的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及比较例所用原材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工业用品,可通过商业渠道购得,其中:
功能型羟基单体含有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选用日本大赛璐公司的商品PCL FA2D,其分子式为CH2=CHCOOCH2CH2O[CO(CH2)5O]2H,分子量为344;
缔合增稠单体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为罗地亚公司的商品,简称BEM,其固体含量为50wt%;;
中和剂采用N,N-二甲基乙醇胺,简称DMEA;
本发明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是先用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单体制得核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制得核层乳液,再在其中滴加由形成乳液粒子壳层的混合单体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再经中和,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
实施例1制备核层预乳化液(Ⅰ)
①原料配方见表1。
表1
②制备
取3克乳化剂,溶于20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77克核层单体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核层预乳化液(Ⅰ)。
实施例2制备核层预乳化液(Ⅱ)
①原料配方见表2。
表2
②制备
取3克乳化剂,溶于20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77克核层单体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核层预乳化液(Ⅱ);
实施例3制备核层预乳化液(Ⅲ)
①原料配方见表3。
表3
②制备
取6克乳化剂,溶于40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154克核层单体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核层预乳化液(Ⅲ)。
实施例4制备壳层预乳化液(Ⅰ)
①原料配方见表4。
表4
注:以固体计缔合增稠单体为5克,因此,以固体计,壳层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为77克,其中亲水单体占11.7%,功能型羟基单体占39%,缔合增稠单体占6.5%,乙烯基单体占42.8%;
②制备
取3克的乳化剂,溶于15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82克壳层混合单体的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Ⅰ);
实施例5制备壳层预乳化液(Ⅱ)
①原料配方见表5。
表5
注:以固体计缔合增稠单体为5克,因此,以固体计,壳层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为77克,其中,亲水单体占11.7%,功能型羟基单体占45.5%,缔合增稠单体占6.5%,乙烯基单体体占36.3%。
②制备
取3克乳化剂,溶于15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82克壳层混合单体的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Ⅱ);
实施例6制备壳层预乳化液(Ⅲ)
①原料配方见表6。
表6
注:以固体计缔合增稠单体为77克,因此,以固体计,壳层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为77克,其中,亲水单体占13%,功能型羟基单体占39%,缔合增稠单体占9.1%,乙烯基单体占38.9%;
②制备
取3克的乳化剂,溶于15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84克壳层混合单体的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Ⅲ);
实施例7制备壳层预乳化液(Ⅳ)
①原料配方见表7。
表7
注:以固体计缔合增稠单体为4克,因此,以固体计,壳层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为77克,其中,亲水单体占13%,功能型羟基单体占32.5%,缔合增稠单体占5.2%,乙烯基单体占49.3%;
②制备
取3克的乳化剂,溶于16克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81克壳层混合单体的混合物,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Ⅳ);
实施例8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A
①核层聚合的原料配方见表8,壳层聚合的原料配方表9。
表8
组分 原料名称 用量,克(wt%)
去离子水 工业品 201(64.8)
乳化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3)
核层预乳化液 实施例1制备的核层预乳化液(Ⅰ) 100(32.3)
引发剂水溶液 5wt%过硫酸铵水溶液 8(2.6)
合计 310(100)
表9
组分 原料名称 用量,克(wt%)
去离子水 工业品 15.5(11.9)
中和剂 DMEA 4.5(3.5)
壳层预乳化液 实施例4制备的壳层预乳化液(Ⅰ) 100(76.9)
引发剂水溶液 5wt%过硫酸铵水溶液 10(7.7)
合计 130(100)
②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1克去离子水和1克乳化剂,搅拌均匀,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滴加100克实施例1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Ⅰ)及8克引发剂水溶液,2~3h滴加完毕,得到核层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然后,将所得核层乳液保持温度在80~85℃下,滴加100克实施例4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Ⅰ)及10克引发剂水溶液,2~3h内滴加完毕,温度控制80~85℃之间保温1h反应结束,加入4.5克的中和剂和15.5克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4~7,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A,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77∶77=1∶1。
实施例9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B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用实施例5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Ⅱ)替换实施例4制得的壳层预乳(Ⅰ),按实施例8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B,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77∶77=1∶1。
实施例10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C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用实施例2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Ⅱ)替换实施例1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Ⅰ),用实施例6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Ⅲ)替换实施例4制得的壳层预乳(Ⅰ),按实施例8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C,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77∶77=1∶1。
实施例11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D
①核层聚合的原料配方见表10,壳层聚合的原料配方表11。
表10
组分 原料名称 用量,克(wt%)
去离子水 工业品 301(58)
乳化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0.4)
核层预乳化液 实施例3制备的核层预乳化液(Ⅲ) 200(38.5)
引发剂水溶液 5wt%过硫酸铵水溶液 16(3.1)
合计 519(100)
表11
组分 原料名称 用量,克(wt%)
去离子水 工业品 26.2(18.5)
中和剂 DMEA 4.8(3.4)
壳层预乳化液 实施例7制备的壳层预乳化液(Ⅳ) 100(71.0)
引发剂水溶液 5wt%过硫酸铵水溶液 10(7.1)
合计 141(100)
②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1克去离子水和2克乳化剂,搅拌均匀,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滴加100克实施例3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Ⅲ)及16克引发剂水溶液,2~3h滴加完毕,得到核层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然后,将所得核层乳液保持温度在80~85℃下,滴加100克实施例7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Ⅳ)及10克引发剂水溶液,2~3h内滴加完毕,温度控制80~85℃之间保温1h反应结束,加入4.8克的中和剂和26.2克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4~7,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D,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54∶77=2∶1。
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E1和E2
①原料配方
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核层聚合和壳层聚合的原料配方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对比例1的壳层预乳化液的壳层混合单体中无功能型羟基单体,对比例2的壳层乳化液的壳层混合单体中无缔合增稠单体。对比例1和对比例2壳层预乳化液的壳层单体的配方见表12。
表12
②制备
核层预乳化液和壳层预乳化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4相同,按实施例8的方法制得具有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E1和E2。
对比例3制备非核壳型羟基丙烯酸乳液E3
与实施例1、实施例4和实施例8的基本区别是将核层单体与壳层混合单体混合在一起制备预乳化液,具体方法如下:
取6克乳化剂,溶于35克去离子水中,在高速搅拌下,滴加核层单体与壳层混合单体混合物(5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7克丙烯酸丁酯、9克甲基丙烯酸、30克PCL FA2D、10克BEM和33克丙烯酸丁酯),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预乳化液;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1克去离子水和1克乳化剂,搅拌均匀,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滴加200克预乳化液及16克引发剂水溶液,4h滴加完毕,温度控制80~85℃之间保温1h。反应结束加入4.5克的中和剂DMEA和15.5克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4~7,过滤、出料,制得对比例3非核壳型羟基丙烯酸乳液E3。
乳液性能及水性涂料性能检测
1、制备水性涂料
分别取100克实施例8、9、10、11及对比例1、2、3制得的乳液A、B、C、D、E1、E2、E3,加水稀释至固体含量为20wt%,加入氨水中和至pH值为8~8.5,6.25克的氨基树脂(CYMEL325),混合均匀,制得水性涂料,将其喷涂在冷轧钢板上,在140℃烘烤30min,干膜厚度15μm。
2、检测方法
①粘度的测定:
首先用去离子水将乳液A、B、C、D、E1、E2、E3稀释至固体含量为20wt%,用NDJ-Ⅰ型旋转粘度计于25℃下分别测定乳液中和前6rpm粘度,再用25wt%的氨水分别将上述乳液A、B、C、D、E1、E2、E3调到pH值为9,室温下放置30min,用NDJ-Ⅰ型旋转粘度计于25℃下分别测定6rpm粘度和60rpm粘度。
②乳液外观,用眼观察;
③凝聚物含量
用200目滤网过滤乳液,收集滤渣及反应器、搅拌器上的凝聚物,将凝聚物用水冲洗3~5次后置于表面皿中,放入干燥器中于105℃烘2h,称重后计算凝聚物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凝聚物含量=M1/M0×100%
式中,M0为单体总质量,M1为干燥后的凝聚物质量
④涂层耐水性:按照GB/T 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测试。测试时间为10天,在水中浸泡10天,观察涂层外观变化。按照耐水性优劣,分为1~4级,1级最好,4级最差。1级:涂层无明显变化;2级:涂层微发白,不起泡;3级:涂层大面积发白,部分起泡;4级:涂层发白,起泡,甚至大面积剥落或溶解。
3、检测结果见表13。
表13
注:乳液中和前6rpm粘度均<300mPa·s;
由表13数据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乳液外观较好,乳液中凝聚物较少。将乳液pH调节至9后,乳液粘度较中和前有显著增加,在中速和高速剪切条件下,粘度降低的较少,更利于施工(例如喷涂和辊涂施工);采用本发明的羟基丙烯酸乳液与氨基树脂复配,制备的水性涂料,固化后耐水性较好达到1级;
对比例1配方中未加入功能型羟基单体(PCL FA2D),乳液受到中等速度(60rpm)剪切后,粘度降低较本发明乳液更大。此外,采用该乳液制备的水性涂料固化后耐水性最差;
对比例2配方中未加入缔合单体(BEM),乳液受到中等速度(60rpm)剪切后,粘度降低较大;
对比例3中乳液采用一步聚合法,乳液为非核壳结构,功能单体均匀分布在乳胶粒内部,乳液pH调节至9后,粘度增加较本发明的乳液更小,并且乳液受到中等速度(60rpm)剪切后,粘度降低也较大,采用该乳液制备的水性涂料固化后耐水性较差,为3级。
综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具有良好的自增稠效果,由于壳层分布的缔合型链段作用,增稠后的乳液在受到剪切后粘度降低较少。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羟基丙烯酸乳液与固化剂复配后制备的水性涂料,固化后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

Claims (3)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形成乳液粒子壳层的单体是由5~15%的亲水单体,5~50%的功能型羟基单体,1~10%的缔合增稠单体和20~60%的乙烯基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上述单体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亲水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功能型羟基单体为含伯羟基的ε-己内酯改性乙烯基单体,它具有CH2=CRCOOCH2CH2O[CO(CH2)5O]nH结构式,式中R=H或CH3,n=1~6或n=10;所述缔合增稠单体为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所述乙烯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苄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苄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固体计,形成乳液粒子的核层单体总质量与壳层混合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4~4∶1。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形成乳液粒子核层的单体制得核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制得核层乳液,再在其中滴加由形成乳液粒子壳层的混合单体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经中和,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备核层预乳化液
取1~5%的乳化剂,溶于10~30%的去离子水中,以800~2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45~80%的核层单体,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核层预乳化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②制备壳层预乳化液
取1~5%的乳化剂,溶于10~30%的去离子水中,以800~2000rpm转速搅拌下,滴加45~90%的壳层混合单体,0.5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制得壳层预乳化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③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0~65%的去离子水和0.05~0.5% 的乳化剂,搅拌均匀,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滴加10~40%的步骤①制得的核层预乳化液及0.5~5%引发剂水溶液,2~3h滴加完毕,制得核层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然后,将所得核层乳液保持温度在80~85℃下,滴加10~80%步骤②制得的壳层预乳化液及0.5~8%引发剂水溶液,2~3h内滴加完毕,温度控制80~85℃之间保温1h反应结束,加入0.5~4%的中和剂和1.5~12%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4~7,过滤、出料即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上述各原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引发剂溶液为5wt%的引发剂水溶液,其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中和剂为N,N-二甲基乙醇胺。
CN201510544065.7A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99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4065.7A CN1051990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4065.7A CN1051990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9049A CN105199049A (zh) 2015-12-30
CN105199049B true CN105199049B (zh) 2017-12-19

Family

ID=5494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4065.7A Active CN1051990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9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6146A (zh) * 2017-05-24 2017-08-18 北京乾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增稠型的水包砂多彩涂料
CN109929067B (zh) * 2017-12-16 2021-07-23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85406B (zh) * 2019-12-06 2022-03-11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丙烯酸乳液及其应用
CN113817107B (zh) * 2021-09-13 2023-10-27 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羟基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CN113999351A (zh) * 2021-12-15 2022-02-01 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耐水白优异的自增稠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7231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济南大学 憎水改性缔合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134A (zh) * 2010-09-29 2011-02-16 广州熵能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缔合型丙烯酸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99351A (zh) * 2010-11-19 2012-04-04 苏州博纳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型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63594A (zh) * 2012-09-14 2013-01-09 苏州飞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乳液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7231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济南大学 憎水改性缔合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134A (zh) * 2010-09-29 2011-02-16 广州熵能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缔合型丙烯酸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99351A (zh) * 2010-11-19 2012-04-04 苏州博纳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型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63594A (zh) * 2012-09-14 2013-01-09 苏州飞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乳液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PMA对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张心亚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831;第38卷(第8期);第24页第1栏1.2.1原乳液的合成 *
含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缔合型乳液增稠剂的制备及表征;王晨等;《化学学报》;20101231;第68卷(第7期);第690页第2栏1.2增稠剂乳液的制备,第695页第2栏3.结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9049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9049B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U598274B2 (en)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 cellulose in aqueous dispersions
JP3667341B2 (ja) 乳化重合分散液中のセルロースエーテル類
CN102964898B (zh) 具有改进的亲水污渍排斥性的水性涂料组合物
DE60115260T2 (de) Niedermolekulare polymerzusätze enthaltende klebstoffe
US4845175A (en) Preparation of aqueous polymer emul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cellulose
JPH0649153A (ja) クロトン酸エステル含有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4039900A (zh) 用于食品或饮料罐的涂料组合物
CN102030858A (zh) 一种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及合成方法
EP2758479B1 (en) Hydroxyethyl cellulose grafted acrylic latex
EP2694580B1 (de) Wässrige bindemittel für körnige und/oder faserförmige substrate
DE1570312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merisatdispersionen
SE425913B (sv) Forfarande for framstellning av blockfasta beleggningar innehallande ett emulsionspolymerisat framstellt som skyddskolloid i nervaro av nedbruten sterkelse
CN110198960A (zh) 碱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碱溶性树脂的乳液聚合物
CN107840964B (zh) 一种造纸涂布用降粘流变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05437A (zh) 一种用于修色的水性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241433A (ja) 新規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及びその用途
CN110511388A (zh) 一种用于水性印铁涂料的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589A (zh) 一种新型环保高分子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9961A (zh) 一种新型环保纸张表面上光涂饰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255A (zh) 一种阴非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72665A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044861A (ja) インキ又は塗料用バインダー
CN108752992A (zh) 一种水性可剥离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E69913064T2 (de) Thixotropische Anstrichmitel mit hydrophoben Stärkederiva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9

Address after: 213016 Changzhou Zhong Road, Jiangsu Province, No. 22 Longjiang Road

Applicant after: CNOOC CHANGZHOU PAINT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NOOC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NOOC Changzhou EP Coa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CNOOC Building No. 25 Beijing 100010 Dongcheng District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room 1414

Applicant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CNOOC CHANGZHOU PAINT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NOOC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NOOC Changzhou EP Coati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