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1014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1014A
CN105191014A CN201480018001.7A CN201480018001A CN105191014A CN 105191014 A CN105191014 A CN 105191014A CN 201480018001 A CN201480018001 A CN 201480018001A CN 105191014 A CN105191014 A CN 105191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ell
base portion
cable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1014B (zh
Inventor
大贯繁
泷泽英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riau Japan KK
Original Assignee
Souriau Japa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riau Japan KK filed Critical Souriau Japan KK
Publication of CN105191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1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1)。连接器(1)包括覆盖通信线缆(2)的信号线的导电性壳(3)、对板进行冲压而形成的夹具(4)以及覆盖导电性壳(3)和夹具(4)的框体(7)。导电性壳(3)接地于基板(100)的接地线,框体(7)接地于装置的收容盒的框架。在夹具(4)形成有以能够切离的方式形成的片(15),片(15)形成为在组装连接器(1)时与框体(7)接触,由此将导电性壳(3)与框体(7)电连接。在组装连接器(1)时,当切离夹具(4)的片(15)时,导电性壳(3)与框体(7)的电连接被切断。通过切离夹具(4)的片(15)能够自由地设计连接器(1)中的接地于基板(100)和接地于框架的连接方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用线缆的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被编织层等外部导体覆盖的线缆等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进行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LAN等通信网络环境,不仅是在如大楼内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下,在受到外部的影响的严酷的环境下、客机内、工厂内或铁道车辆内的工业用领域中也使用利用了以太网(注册商标)线缆等通信线缆的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
连接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线缆是在称作护套或封套的外皮下设置有编织层、通过它们来覆盖作为信号线的双绞线(两根两组或四根两组)的构造,编织层具有切断来自外部的电磁波的屏蔽功能和将通信装置间的接地线连接的接地功能。
关于编织层的接地功能,在经由通信线缆和安装于其两端的连接器将规定的装置间连接的情况下,有时在连接器内要求规定的接地方式。
作为连接器中的该规定的接地方式,考虑以下两种接地方式:通信线缆的编织层与通信装置内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以下称作“PCB”)的接地线连接的接地方式(以下称作PCB接地),以及通信线缆的编织层与连接器的外侧框体连接而与设置于收容通信装置的金属盒等的框架连接的接地方式(以下称作框架接地)。
所谓PCB接地是指以下的接地方式:通信线缆的编织层以与通信装置内的PCB接地线连接的方式被接地,所谓框架接地是指以下的接地方式:通信线缆的编织层与以用于切断外部杂音的屏蔽效果为目的的连接器的外部框体连接,外部框体与收容通信装置等的金属盒等的接地用框架连接,通信线缆的编织层以该方式被接地。
另外,在严酷的环境或工业领域中在通信线缆经由连接器安装于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技术中,例如采用圆型连接器,对多根线缆中的每根线缆分别装设一个连接器,通过手动操作对安装于通信装置的面板的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组一个一个地接合连接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严酷的环境下或工业领域中构建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近年来期望一种能够实现能根据各通信装置的设计而应对通信装置间的是否PCB接地、是否框架接地的多种接地方式的连接器。
并且,以往的圆型连接器是对各个通信线缆各安装一个,因此在接合到通信装置的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动操作逐根地接合到通信装置的面板内的对应的插座连接器,因此在现场的连接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由于是手动操作,因此需要在通信装置的面板面内加大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的配置间隔,在该面板的受限的面积内无法高效地进行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的配置。
并且,在现场进行连接器的末端处理时,还期望避免上述的接地方式变得复杂而发生误接地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组装的特有的导电构件:该连接器将安装于每根通信线缆的单个的连接器以多根通信线缆为单位汇总为一个连接器,由此提高将通信线缆安装到通信装置的安装操作性,在规定面积内高效地配置通信线缆,并且能够支持多种接地方式。
(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将一根或多根线缆并列地固定,各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连接器具备:第一导电性壳,其以电气上非接触的方式覆盖导电线,并且与接地用导电部接触;导电性构件;以及导电性的第一框体,其构成为覆盖导电性构件和第一导电性壳,其中,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一个或多个接触部,该一个或多个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与基部的缘部连接,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框体经由突出片、接触部以及接地用导电部而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
(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在任意的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时,与任意的接触部对应的第一导电性壳不与框体电连接。
(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导电性构件安装于用于固定各线缆的非导电性构件,当接触部被切离时,非导电性构件按压接地用导电部来使接地用导电部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
(4)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还为一对连接器,包括上述(1)的连接器和与其对应的对方连接器,具有(1)的导电性构件,其中,全部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第一导电性壳通过同设置于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接触,而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还为一对连接器,包括上述(1)的连接器和与其对应的对方连接器,具有(1)的导电性构件,其中,第一框体通过与设置于对方连接器的第二框体接触,而与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同基板内的接地线不同的其它接地线电连接,并且,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通过不设置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或者去除第二导电性壳的接地线,来使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6)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还为一对连接器,包括上述(1)的连接器和与其对应的对方连接器,具有(1)的导电性构件,其中,全部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并且,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通过不设置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或者去除第二导电性壳的接地线,来使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7)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性构件在能够将一根以上的线缆并列地固定的连接器中使用,其中,各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一个以上的接触部,该一个以上的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与基部的缘部连接,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发明的效果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中,框体经由突出片、接触部以及接地用导电部而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对全部线缆实施被共同地电连接于编织层的PCB接地和框架接地这两者的接地方式。
(2)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在从基部切离任意的接触部时,与任意的接触部对应的第一导电性壳不与框体电连接,因此通过去除在PCB接地与框架接地之间被共同地电连接的接触部,能够实现对任意的线缆不实施框架接地的接地方式。
另外,作为去除接触部的工序,能够弯折接触部使其从导电性构件的基部容易地切离,因此还能够提高连接器的组装操作性。
(3)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导电性构件安装于用于固定各线缆的非导电性构件,因此例如通过由一对非导电性构件以夹持各线缆的方式来固定各线缆,能够以规定间隔精确且稳定地固定线缆。
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中,非导电性构件按压接地用导电部而使接地用导电部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通过非导电性构件可靠地形成PCB接地的接地方式。
(4)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对连接器中,全部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因此不实施框架接地,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第一导电性壳同设置于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嵌合并接触,由此能够实现只实施PCB接地的接地方式。
(5)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对连接器具有(1)的导电性构件,第一框体与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同基板内的接地线不同的其它接地线电连接,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对任意的线缆只实施框架接地的接地方式。
(6)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对连接器中,全部接触部被从(1)的导电性构件的基部切离,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因此还能够实现不实施PCB接地和框架接地这两者。
(7)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性构件以如下方式在能够将一根以上的线缆并列地固定的连接器中使用,该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方式为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一个以上的接触部,该一个以上的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连接于基部的缘部,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弹性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由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性构件只通过是否切离接触部就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多种接地方式。
(8)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的一根或多根线缆并列地固定,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间隔配置多根线缆使得在通信装置的面板面积内高效地配置连接器,并且以多根线缆为单位汇总为一个连接器,从而能够以一个动作使其精确地接合于对应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图2的(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主视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的连接器所涉及的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通信线缆的四根电线固定于壳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的(A)是夹具安装于树脂块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的(B)是夹具的立体图。图5的(C)是图5的(A)的X-X’的剖视图。
图6的(A)是在图4所示的壳组装后将编织层配置在壳的固定部上、将壳插入插头主体之前的状态。图6的(B)是表示将壳插入到插头主体之后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
图7示出在组装壳、夹具、树脂块和插头主体后将该组装体安装于框体的情形。
图8是图1中的Y-Y’的横截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不接地的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4示出通信线缆安装于通信装置的安装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要素使用相同标记,有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例示了插头式连接器,但本领域人员应该明白也能够适用于插座式连接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接合的插座式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缘部作为前提,但本领域人员应该明白也能够适用于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彼此间接合的情况。
并且,在本申请说明书中,通信装置与线缆的安装是指通过一对连接器的接合而达成规定的电连接,一方的连接器与对应的连接器的接合是指将双方的连接器通过相互嵌合、螺纹连接等方法进行连接,线缆与连接器的安装是指对线缆实施规定的末端处理后将连接器安装于线缆的端部的状态。
图14例示了在严酷的环境或工业领域中将通信线缆安装于通信装置的安装方式。
通信线缆经由基于本发明的连接器而与安装于收容在金属性架50等中的通信装置的外表面的对应连接器连接(图14的上层所示的面板安装方式)或与安装于插入到通信装置内的架中的基板的对应连接器连接(图14的下层所示的架面板方式)。连接器内的线缆的配置结构以最高效的间隔并列,插座连接器高效地配置在面板的面积内。关于该连接器,通过杆的一个动作而能够进行连接器的装卸。
以下说明连接器中的多种接地方式。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说明实施框架接地和PCB接地这两者的接地方式。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主视图。
图3是插头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来说明插头式连接器1的结构。
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1构成为具有:一根或多根能够并列地排列的通信线缆2(在图中例示了四根);包含导电性金属的导电性壳3(以下称作壳);作为导电性构件的金属制接地用夹具4(以下称作夹具);能够安装夹具4的包括非导电性构件的树脂块5;能够收容壳3的插头主体6;以及能够将它们收容在内部并覆盖的导电性的框体7。
各通信线缆2构成为:在内部收容有通信用的多根双绞线(信号线),该双绞线的外周被作为接地用的导电部的编织层8覆盖,该编织层8的外周被绝缘性的外皮18覆盖。
图4是将一根通信线缆2内的四根双绞线末端处理成四根触头21来固定于壳3时的分解立体图。
壳3构成为作为接到PCB的地的接地部来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壳3被两分割,包括用于把持一根通信线缆2的固定部10、以及以夹持并覆盖为了隔离保持四根双绞线而设置的绝缘嵌件9的方式接合的外周部11。
另外,壳3在组装后,在覆盖保持了通信线缆2的四根触头21的绝缘嵌件9的周围的状态下不与触头21电连接,但通过固定部10与通信线缆2的编织层8电连接。
图5的(A)是夹具4安装于树脂块5的状态的立体图。
作为一例,夹具4两个成一组,当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时,能够通过相对地形成的凹部12在编织层8上以夹持的方式把持或固定通信线缆2(参照图6的(B))。
图5的(B)是夹具4的立体图。夹具4包括一体的导电性构件,例如对一张板进行冲压而形成。
夹具4包括:板状的基部13;与基部13的缘部连接并从该缘部延伸出的延长部14;弓状部15,其从延长部14沿角度方向延伸并以能够从延长部14切离的方式与延长部14连接,且与板状的基部13的一面相对;以及切开基部13的板面并形成为向与弓状部15相反的方向的悬臂梁状的弹性突出片16。
例如能够预先将切离部位形成得薄,通过弯折动作、切断工具来进行延长部14与弓状部15的切离。
为了固定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的一个以上的通信线缆而设置对应数量的延长部14和弓状部15。另外,弓状部15沿树脂块的凹部形成上述凹部12(参照图5的(A))。
图5的(B)的上侧示出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的状态,下侧示出最右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的状态。在实施例1中,使用图5的(B)的上侧的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的夹具4。
图5的(C)是图5的(A)的X-X’的剖视图。
夹具4以与形成在树脂块5的一面的爪部17卡定的方式被固定。
弓状部15设置在基部13的一侧的面上,弹性突出片16设置在基部13的另一侧的面上,弓状部15与弹性突出片16相对地向相反方向延伸。
弓状部15在其抛物面的底部与树脂块5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以延长部14为基端而具有弹性力,悬臂梁状的弹性突出片16以与基部13的板面的连接部为基端而具有弹性力。
因此,弓状部15和弹性突出片16具有相对于按压方向的回弹力。
图6的(A)是在图4所示的壳3组装后将编织层8配置在壳3的固定部10上、将壳3插入插头主体6之前的状态。
图6的(B)是表示将壳3插入到插头主体6之后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在图6的(B)中,当使树脂块5从相对方向进行夹持时,凹部12内的弓状部15通过其弹性力按压编织层8,通信线缆2被固定。
由此,夹具4、编织层8以及壳3可靠地电连接。
图7示出在组装壳3、夹具4、树脂块5和插头主体6后将其组装体19安装于框体7的过程中的情形。
框体7构成为用于框架接地。
另外,作为一例,框体7包括被两分割而成的7a和7b(参照图1和图7),以从相对方向夹持并覆盖组装体19的方式相接合。
如图1所示,当框体7a、7b相接合时,一方面,相对的一对夹具4的弓状部15分别通过弹性力从相对方向按压通信线缆2的编织层8来确保编织层8与壳3的电连接并且固定通信线缆2,另一方面,夹具4的弹性突出片16通过相对于来自相对的框体7a、7b的内表面的按压力的回弹力按压框体7a、7b来确保电连接。
由此,当与基板侧的接地线连接时形成PCB接地的壳3经由夹具4与当电连接于框架时形成框架接地的框体7进行电连接。
图8是表示该状态的图1中的Y-Y’的横截剖视图。可知接地线用的编织层8通过夹具4与框体7电连接、通过固定部10与壳3电连接来形成PCB接地和框架接地这两者。
接着,参照图2的(A)和图2的(B)来说明插座式连接器20。
插座式连接器20包括:插头主体6’;贯穿插头主体6’的电线或触头30;以及在插座式连接器20与插头式连接器1接合的情况下,与插头式连接器的壳3嵌合而与其电连接的壳3’、以及与插头式连接器1的框体7嵌合而与其电连接的框体7’。
电线或触头30被安装于插头主体6’的壳3’覆盖并连接于PCB内的规定的电气布线。壳3’经由其接地线3”等与PCB接地线连接而形成PCB接地。框体7’接地于如图14所示那样的收容通信装置的金属架50等的框架而形成框架接地。
图9是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插头式连接器1与插座式连接器20相接合的情况下的、与图1的Y-Y’垂直的方向的截面的对全部通信线缆进行PCB接地和框架接地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作为接地线的编织层被电连接为PCB接地和框架接地,当插座式连接器20与插头式连接器1相接合时,插头式连接器1的壳3与插座式连接器20的被PCB接地的壳3’嵌合而电连接来形成PCB接地,插头式连接器1的框体7与插座式连接器20的被框架接地的框体7’嵌合而电连接来形成框架接地。
而且,在插头式连接器1中,框体7经由弹性突出片16、弓状部15以及编织层8而与壳3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实施了PCB接地和框架接地双方的接地方式。
其中,在图4中,例示了通信线缆2内的双绞线为四根的情况,但在图9中用一个集合体进行图示。
并且,在图9中,图示了壳3与触头21、壳3’与电线或触头30接触,但它们没有电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示出通信线缆全部只被PCB接地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2中,图5的(B)的插头式连接器所使用的下侧的夹具4的弓状部15全部被切离。在该弓状部15全部被切离的夹具4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的情况下,在图5的(A)所示的各个相对凹部12中,由于弓状部15被切离,因此树脂块5的凹部表面露出。
因此,图5的(A)中的弓状部15被切离的全部凹部12的X-X’的剖视图成为在图5的(C)中不存在弓状部15的状态。
在图6的(B)中,当由一对树脂块5夹持各通信线缆2时,在全部凹部12中,编织层8与树脂块5的凹部表面接触而被按压,因此通过编织层8与壳3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能够只形成PCB接地,壳3和编织层8不进行与会被框架接地的框体7的电连接。
图10是实施例2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以与图9同样的截面图来表示在插头式连接器中全部通信线缆2只形成PCB接地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其中,在图4中,例示了通信线缆2内的电线为四根的情况,但在图10中以一个集合体进行图示。
另外,在图5的(B)中,插头式连接器1的夹具4的最右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但在图10中全部弓状部15被切离。
并且,图示了壳3与触头21、壳3’与电线或触头30接触,但它们没有电连接。
在图10中,实施例2的基板100侧的插座式连接器20与实施例1的基板侧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结构相同。
由此,当插头式连接器1与插座式连接器20相接合时,全部通信线缆2的作为接地线的编织层8如虚线箭头所示那样通过壳3及3’与PCB接地线连接,全部通信线缆2形成PCB接地,不形成框架接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示出了插头式连接器的通信线缆2全部只被框架接地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3中,如图5的(B)的上侧的夹具4那样,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在该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的夹具4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的情况下,在图5的(A)所示的各个相对凹部12中,弓状部15的表面露出。
在图6的(B)中,当由一对树脂块5夹持各通信线缆2时,在全部凹部12中,编织层8通过夹具4的弓状部15的弹性力被接触按压,因此编织层8经由弓状部15与框体7电连接,从而通过框体7’而被框架接地。
图11是实施例3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以与图9相同的截面来表示在插头式连接器中全部通信线缆2只形成框架接地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其中,在图4中,例示了通信线缆2内的电线为四根的情况,但在图11中以一个集合体进行图示。
另外,图示了壳3与触头21接触,但它们没有电连接。
在图11中,实施例3的基板100侧的插座式连接器20针对全部通信线缆2没有安装与插头式连接器1的壳3对应的壳3’。
由此,当插头式连接器1与插座式连接器20相接合时,全部通信线缆2的作为接地线的编织层8如点划线箭头所示那样,通过框体7和7’而被框架接地,全部通信线缆2形成框架接地,不形成PCB接地。
在此,即使安装壳3’,通过切断而去除壳3’的3”、或者不利用焊锡等使壳3’的3”与PCB接地线电连接、或者将PCB接地线配置成不与PCB侧的接地线接触,也能够不形成PCB接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表示通信线缆2不形成PCB接地和框架接地这两者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4中,图5的(B)的插头式连接器所使用的下侧的夹具4的弓状部15全部被切离。在该弓状部15全部被切离的夹具4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的情况下,在图5的(A)所示的各个相对凹部12中,由于弓状部15被切离,因此树脂块5的凹部表面露出。
因此,图5的(A)中的弓状部15被切离的全部凹部12的X-X’的剖视图为在图5的(C)中不存在弓状部15的状态。
在图6的(B)中,当由一对树脂块5夹持各通信线缆2时,在全部凹部12中,由于不存在弓状部15,因此编织层8不与框体7电连接,不形成框架接地。
图12是实施例4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以与图9相同的截面来表示在插头式连接器中全部通信线缆2不形成PCB接地和框架接地这两者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图12的基板100侧的插座式连接器20针对全部通信线缆2没有安装与插头式连接器1的壳3对应的壳3’。因此,不形成PCB接地。
在此,即使安装壳3’,通过切断而去除壳3’的3”、或者不利用焊锡等使壳3’的3”与PCB接地线电连接、或者将PCB接地线配置成不与PCB侧的接地线接触,也能够不形成PCB接地。
因而,在实施例4中,不形成PCB接地和框架接地。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示出通信线缆2的一部分被PCB接地而其它通信线缆2被框架接地的、按每个通信线缆2分别形成接地线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5的(B)的插头式连接器所使用的下侧的夹具4,最右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在一对该下侧的夹具4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的情况下,在图5的(A)所示的最右侧的相对的各个凹部12中,由于弓状部15被切离,因此树脂块5的凹部表面露出。
因此,图5的(A)中的弓状部15被切离的凹部12的X-X’的剖视图为在图5的(C)中不存在弓状部15的状态。
在图6的(B)中,当由一对树脂块5夹持各通信线缆2时,在弓状部15被切离的凹部12中,编织层8与树脂块5的凹部表面接触并被按压,因此通过编织层8与壳3的可靠的电连接只形成PCB接地,壳3和编织层8不进行与框体7的电连接。
图13是实施例5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以与图9相同的截面图来表示在插头式连接器中一根通信线缆2形成PCB接地而其它通信线缆2形成框架接地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其中,在图4中例示了通信线缆2内的电线为四根的情况,但在图13中以一个集合体进行图示。
另外,在图5的(A)至图5的(C)中,插头式连接器1的夹具4的最右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在图13中,使用一对该夹具并配置成最左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
并且,在图13中,图示了壳3与触头21、壳3’与电线或触头30接触,但它们没有电连接。
在图13中,在实施例5的基板100侧的插座式连接器20中,没有安装与对插头式连接器1的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而被框架接地的三根通信线缆2安装的壳3对应的壳3’。
由此,当插头式连接器1与插座式连接器20相接合时,最左侧的通信线缆2的作为接地线的编织层8如虚线箭头所示那样通过壳3及3’与基板的接地线连接,形成PCB接地。
但是,其它通信线缆2的编织层8如点划线箭头所示那样分别与框体7及7’电连接而形成框架接地,但在插座式连接器20侧没有设置对应的壳3’,因此不形成PCB接地。
在此,即使安装了壳3’,通过切断而去除壳3’的3”、或者不利用焊锡等使壳3’的3”与PCB接地线电连接、将PCB接地线配置成不与PCB侧的接地线接触,也能够不形成PCB接地。
以上列举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追加、变更等。
例如,作为实施例1~4的变形例,将插头式连接器1的夹具4的弓状部15的是否切离以及插座式连接器的壳3’的是否安装按每个对应的通信线缆2进行设计,从而关于任意的通信线缆2,能够选择只PCB接地、只框架接地、将这两种接地进行电连接的接地方式或者不进行这两种接地的接地方式。
另外,在实施例1~4中,使用了树脂块5,但也可以通过加厚板状的基部来提高固定线缆的功能而省略树脂块5。
并且,例示了通信线缆2沿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但也能够设为沿纵向将排列方式设置多层的配置方式。
并且,在实施例2、4、5中,弓状部15被切离的树脂块的凹部表面按压编织层8,但编织层8也可以与树脂块5非接触,只要以夹具4与编织层8没有电连接的状态来不构成框架接地则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并且,在实施例3~5中,例示了不设置插座侧连接器20的第二壳3’而没有实施PCB接地的方式,但通过去除第二壳3’的接地线3”而使壳3’不与PCB接地线电连接、或者不进行焊接而使接地线3”不与PCB接地线电连接,也能够不实施PCB接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利用在进行通信装置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的技术领域中。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头式连接器;2:通信线缆;3:插头式连接器的壳;3’:插座式连接器的壳;3”:插座式连接器的壳的接地线;4:插头式连接器的夹具;5:插头式连接器的树脂块;6:插座式连接器的插头主体;7a:插头式连接器框体的一部分;7b:插头式连接器框体的一部分;7’:插座式连接器的框体;8:通信线缆的编织层;9:绝缘嵌件;10:壳的固定部;11:壳的外周部;12:凹部;13:夹具的板状的基部;14:夹具的延长部;15:夹具的弓状部;16:夹具的弹性突出片;17:树脂块的爪部;18:通信线缆的外皮;19:组装体;20:插座式连接器;21:插头式连接器的触头;30:插座式连接器的电线或者触头;50:金属性架;100:基板。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能够将多根线缆并列地固定,各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连接器具备:
第一导电性壳,其以电气上非接触的方式覆盖导电线,并且与接地用导电部接触;
导电性构件;以及
导电性的第一框体,其构成为覆盖导电性构件和第一导电性壳,
其中,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多个接触部,该多个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与基部的缘部连接,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框体经由突出片、接触部以及接地用导电部而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的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时,与任意的接触部对应的第一导电性壳不与框体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导电性构件安装于用于固定各线缆的非导电性构件,当接触部被切离时,非导电性构件按压接地用导电部来使接地用导电部与第一导电性壳电连接。
4.一对连接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对应的对方连接器,
其中,全部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
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第一导电性壳通过同设置于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接触,而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5.一对连接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对应的对方连接器,
其中,第一框体通过与设置于对方连接器的第二框体接触,而与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同基板内的接地线不同的其它接地线电连接,
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通过不设置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或者去除第二导电性壳的接地线,来使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6.一对连接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对应的对方连接器,
其中,全部接触部被从基部切离,
当一对连接器接合时,通过不设置对方连接器的与第一导电性壳嵌合的第二导电性壳或者去除第二导电性壳的接地线,来使第一导电性壳不与基板内的接地线电连接。
7.一种连接器,能够将一根以上的线缆并列地固定,各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连接器具备:
导电性壳,其以电气上非接触的方式覆盖导电线,并且与接地用导电部接触;
导电性构件;以及
导电性的框体,其构成为覆盖导电性构件和导电性壳,
其中,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一个以上的接触部,该一个以上的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与基部的缘部连接,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框体经由突出片、接触部以及接地用导电部而与导电性壳电连接。
8.一种导电性构件,在能够将一根以上的线缆并列地固定的连接器中使用,其中,各线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导电性构件具有:
板状的基部;
一个以上的接触部,该一个以上的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与基部的缘部连接,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
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CN201480018001.7A 2013-03-27 2014-03-25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5191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7540 2013-03-27
JP2013067540A JP6027928B2 (ja) 2013-03-27 2013-03-27 電気コネクタ
PCT/JP2014/058269 WO2014157194A1 (ja) 2013-03-27 2014-03-25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014A true CN105191014A (zh) 2015-12-23
CN105191014B CN105191014B (zh) 2017-10-13

Family

ID=5162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001.7A Active CN105191014B (zh) 2013-03-27 2014-03-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64724B2 (zh)
EP (1) EP2980930B1 (zh)
JP (1) JP6027928B2 (zh)
KR (1) KR102168371B1 (zh)
CN (1) CN105191014B (zh)
RU (1) RU2663216C2 (zh)
WO (1) WO20141571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070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压装式线缆用电磁屏蔽结构
CN111418115A (zh) * 2017-12-06 2020-07-14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连接设备
TWI747572B (zh) * 2020-05-12 2021-11-2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9475B2 (ja) * 2014-07-30 2017-08-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WO2017131634A1 (en) * 2016-01-26 2017-08-0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age assembly
US11245231B2 (en) * 2019-07-25 2022-02-08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Ground spring for cable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2653A (en) * 1980-12-04 1983-05-10 Av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5125854A (en) * 1991-07-16 1992-06-30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20045385A1 (en) * 2000-10-17 2002-04-18 Huawei Wang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CN102280754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57052A (zh) * 2011-08-25 2013-03-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10681A1 (ru) * 1981-11-05 1983-04-07 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техники связ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JPH04229577A (ja) * 1990-05-31 1992-08-19 Amp Inc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同軸コンタクト
US4990105A (en) 1990-05-31 1991-02-05 Amp Incorporated Tapered lead-in insert for a coaxial contact
US4990104A (en) 1990-05-31 1991-02-05 Amp Incorporated Snap-in retention system for coaxial contact
US5037328A (en) 1990-05-31 1991-08-06 Amp Incorporated Foldable dielectric insert for a coaxial contact
US5965847A (en) 1996-11-12 1999-10-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hield connector
JPH10144405A (ja) * 1996-11-14 1998-05-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217372B2 (en) * 2000-05-03 2007-05-15 Lord Corporation Magnetorheological composition
JP2003002341A (ja) 2001-06-20 2003-01-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飲み口用部材付き袋
US6916205B1 (en) * 2002-02-08 2005-07-1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Shield electric cable connector
JP3977094B2 (ja) * 2002-02-08 2007-09-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コネクタ
JP4051069B2 (ja) 2005-04-28 2008-02-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7331820B2 (en) * 2005-09-19 2008-02-19 Corning Gilbert Inc. Chemically attached coaxial connector
US7445471B1 (en) * 2007-07-13 2008-1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rrier
RU2359378C1 (ru) * 2007-11-20 2009-06-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б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ВНИИ КП) Соединитель
FR2952761B1 (fr) * 2009-11-16 2012-05-25 Radiall Sa Connecteur multicontact
RU123236U1 (ru) * 2012-08-01 2012-12-2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центр "Аквамарин"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кабель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RU125779U1 (ru) * 2012-10-01 2013-03-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Рязанский приборный завод"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ый коаксиаль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2653A (en) * 1980-12-04 1983-05-10 Av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5125854A (en) * 1991-07-16 1992-06-30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20045385A1 (en) * 2000-10-17 2002-04-18 Huawei Wang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CN102280754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57052A (zh) * 2011-08-25 2013-03-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070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压装式线缆用电磁屏蔽结构
CN111418115A (zh) * 2017-12-06 2020-07-14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连接设备
TWI747572B (zh) * 2020-05-12 2021-11-2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US11646534B2 (en) 2020-05-12 2023-05-09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63216C2 (ru) 2018-08-02
CN105191014B (zh) 2017-10-13
JP2014192045A (ja) 2014-10-06
WO2014157194A1 (ja) 2014-10-02
EP2980930A4 (en) 2016-11-23
US20160049758A1 (en) 2016-02-18
EP2980930A1 (en) 2016-02-03
JP6027928B2 (ja) 2016-11-16
US9564724B2 (en) 2017-02-07
KR20150135372A (ko) 2015-12-02
KR102168371B1 (ko) 2020-10-21
RU2015146017A (ru) 2017-05-05
EP2980930B1 (en)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5258B2 (en) Feed-through adapt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105226410B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
CN103427197B (zh) 用于插座组件的触头模块
CN107078425B (zh) 配置为安装在电触头的阵列上的电力电缆组件
CN105191014A (zh) 电连接器
CN202678544U (zh) 高速旁路电缆组件
US10367294B1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ground termination component with strain relief
CN106058580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CN102570187B (zh) 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
CN101969169B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103779733B (zh) 用于插座组件的触头模块的接地嵌体
CN106981748B (zh) 电连接器
CN102842784A (zh)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CN204067733U (zh) 电连接器
CN102646906A (zh) 用于多接口连接标准的连接器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2655309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2687345B (zh) 连接器
CN104218367A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8426B (zh) 夹层式插座连接器
CN108206345A (zh) 电连接器组件和具有中介壁的导电组件
US9093794B2 (en) Spoon shap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ngers
CN103094781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KR101784677B1 (ko) Emc 스프링을 포함하는 usb 커넥터
CN202145522U (zh) 强化组装式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