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6410B - 电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6410B
CN105226410B CN201510502025.6A CN201510502025A CN105226410B CN 105226410 B CN105226410 B CN 105226410B CN 201510502025 A CN201510502025 A CN 201510502025A CN 105226410 B CN105226410 B CN 105226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tact
connector assembly
module
circui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2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6410A (zh
Inventor
M·D·赫林
M·J·菲利普斯
A·贝齐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26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6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4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被间隙(154)彼此分开的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多根电缆(122),每根电缆包括容置在电缆屏蔽件(162)内的至少一个中心导体(156)。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保持端接至电缆中心导体的多个信号触头(124)的介电框架。接地框架(182)包括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的接地板(194)。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彼此相对使得介电框架的内侧跨过间隙彼此相对。具有被桥(170)联接的第一面板(166)和第二面板(168)的间隔件(314)设置在间隙中,使得第一面板沿着第一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并且第二面板沿着第二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

Description

电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流电连接中使用的一类电连接器被配置为接收电路卡或电路板的配合边缘。该电连接器可被称作“跨接安装”或“板边缘”连接器。典型地,该电连接器包括偏置抵靠露出在配合电路卡表面上的接触垫或导体、以在电连接器与电路卡之间形成电信号路径的触头。可选择地,该电连接器可以是电缆安装连接器,这样触头端接到从电连接器远离电路卡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在一些应用中,电连接器和附接的电路卡形成用于更广通讯系统中另外装置的子组件,并且一个或多个电缆连接至该通讯系统中的其他部件。该电连接器的一种该用途是用在存储卡的组件或其它电子装置中。
随着对速度和性能的需求增加,已知的电连接器被证明是不够的。此外,一个趋势是减小触头之间和接触垫之间的触头节距以增大电连接器的密度和减少电路卡上被电连接器覆盖的面积。对于电缆安装电连接器来说,端接至电连接器触头的电缆的每个中心导体通常被覆盖在绝缘层中。电缆可以是同轴电缆,其包括导电外部屏蔽、外部护套、和可能存在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层。由于来自包围电缆中心导体的材料层的干扰,两个相邻的中心导体可能不能够物理地端接至由微小触头节距隔开的相邻触头。结果,中心导体的和/或电缆的体积或规格可能被限制为小规格或直径,以支持触头或接触垫的更紧密节距。然而,较小规格的导体通常产生显著的信号损失,其中信号损失随着用于传送信号的电缆的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变差),这部分是因为经其进行信号传送的导电材料的量受到了限制。这样,由于电缆导体的规格因为空间原因而受限,电缆安装电连接器将被限制在这样的应用中,其中信号路径的距离相对较短以最小化信号损失的负面影响。仍然需要一种电缆安装电连接器,其能够将较大规格的电缆中心导体连接至配合电路卡上的窄节距接触垫,同时减小较长传输距离下的信号损失。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前部和后部的前壳体,前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配合电路卡的配合边缘的配合接口。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被接收在前壳体中并由间隙彼此分开。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多根电缆,每根电缆包括容置于电缆屏蔽件内的至少一个中心导体。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具有前部、后部、外侧和内侧的介电框架。介电框架保持端接至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多个信号触头。电缆从介电框架的后部延伸。信号触头包括从介电框架的前部延伸的触头梁。接地框架安装至介电框架的外侧。接地框架包括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的接地板,以及从接地板的前边缘延伸到限定在触头梁的相邻对之间的相应空隙中的一体式接地梁。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彼此相对,从而介电框架的内侧跨过间隙彼此面对。具有通过桥联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间隔件设置在间隙中,使得第一面板沿着第一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并且第二面板沿着第二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准备配合至电路卡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不带壳体的图1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缆触头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4是图3电缆触头模块的仰视图。
图5是不带接地框架和介电框架的图3的电缆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图3的电缆触头模块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配合至共用电路卡的两个电缆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提出的实施例包括其中具有电缆触头模块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电缆触头模块可被配置为在相邻信号触头之间具有减小的触头间隔,以容纳在限定的触头区域内具有更大的触头密度的电路卡。尽管触头间隔减小,但是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电缆触头模块可被配置为端接至包括相对大规格的中心导体的多个电缆,该中心导体太大而不能直接连接至电路卡上的相邻接触垫。与较小规格的导体相比,较大规格的导体减少了在较长距离上的信号损失。这样,与端接至较小规格的导体的其它组件相比,该电缆连接器组件可允许在较长距离上的更好的信号传输。此外,电缆连接器组件被配置为将每个电缆的接地部件共电位以及在信号触头的相邻对之间提供屏蔽,即使是在信号触头之间的间隔减小的情况下。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的透视图,其准备配合至电路卡102。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和电路卡102可以是通信系统103的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和电路卡102可以是电通信系统或装置的部分或与电通信系统或装置一起使用,其中电通信系统或装置例如是开关、路由器、服务器、集线器、网络接口卡、个人计算机、存储系统等等。通信系统103相对于配合或插入轴线191、横向轴线193和俯仰轴线195定向。轴线191、193、195彼此相互垂直。尽管俯仰轴线195在图1中似乎是在平行于重力的竖直方向上延伸,但是可以理解轴线191、193、195不需要相对于重力具有特定取向。
电缆连接器组件100被配置为接收电路卡102的至少一部分以将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电连接至电路卡102、并在其间建立电信号路径。例如,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可以在平行于插入轴线191的配合方向120上朝着电路卡102移动以配合这两个部件。电路卡102在此可被称作配合电路卡102。配合电路卡102可以是子卡或母卡,并包括延伸通过其的导电迹线(未示出)。如在此使用的,术语“电路卡”是指其中导体以预定图案印刷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沉积在绝缘基板上的电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配合电路卡102可以是印刷电路板。
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壳体104。壳体104具有前部106和后部108。配合接口110设置在壳体104的前部106。在一个实施例中,配合接口110限定将配合电路卡102的配合边缘114接收在其中的槽112。壳体104进一步包括从上方限定槽112的上壁116、和从下方限定槽112的下壁118。槽112可从壳体104的左端136延伸至壳体104的右端138。如在此使用的,相对的或空间的术语如“前”、“后”、“顶”、“底”、“上”、“下”、“左”和“右”仅用于区别参考的元件而不是必须需要在电缆连接器组件100中的或者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周围环境中的特定的位置或取向。例如,如果连接器组件100相对于周围环境上下倒置,则上壁116可定向在槽112下方,而不是在槽112上方。
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从壳体104的后部108延伸的多根电缆122。尽管未在图1中示出,但是电缆122可从壳体104延伸很长距离。电缆122可包括通过其传送电信号的中心导体156、158(图2中示出)。中心导体156、158可具有相对大的直径或规格以减小在电缆122的长距离上传送的电信号的信号损失。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端接至电缆122的中心导体156、158的信号触头124。信号触头12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壳体104的槽112中。信号触头124被配置为机械接合并且电连接至电路卡102上对应的信号触头垫126。信号触头垫126连接至用于沿电路卡102导通电信号(例如,功率和数据信号)的电路卡102上的迹线(未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的信号触头124可被配置为接合设置在电路卡102的顶部表面128和相反的底部表面128两者上的信号触头垫126。例如,一些信号触头124可沿壳体104的上壁116设置以接合顶部表面128上的信号触头垫126,其它信号触头124可沿壳体104的下壁118设置以接合底部表面128上的信号触头垫(未示出)。
电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接地触头132。接地触头132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进入壳体104的槽112中。接地触头132被配置为机械接合并且电连接至电路卡102上对应的接地触头垫134。接地触头垫134与电路卡102的接地平面(未示出)共电位。接地触头132和接地触头垫134之间的接合提供接地以支持在电缆连接器组件100与电路卡102之间传输的电信号的完整性。在实施例中,接地触头132设置在信号触头124之间来为信号触头124提供屏蔽。例如,每个接地触头132可被设置在信号触头124的两个相邻对之间,如在此进一步所述的。
图2是未示出壳体104(在图1中示出)的图1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实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视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电缆触头模块150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2。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被接收在壳体104中。电缆触头模块150、152由间隙154分开。间隙154与壳体104前部106(图1)处的槽112(图1)对准。由于电路卡102(图1中示出)在配合期间被接收在槽112中,因此配合边缘114(图1)延伸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之间的间隙154中。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每个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包括信号触头124和接地触头132,并且端接至多根电缆12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可至少基本上彼此相同。例如,这两个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可具有相同的部件并根据相同的工艺进行构造和组装。当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在电缆连接器组件100中进行组装时,第一电缆触头模块150可以是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2的镜像,使得类似的侧面跨过间隙154彼此面对。
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缆122是在电缆122的共用护套160内具有两个中心导体(第一中心导体156和第二中心导体158)的双轴电缆。中心导体156、158传送差分信号。此外,每根电缆122包括电气屏蔽中心导体156、158的接地元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导体156、158被共用电缆屏蔽件或编织体162包围和屏蔽,电缆屏蔽件或编织体162限定电缆122的接地元件。此外,或者作为提供共用屏蔽的单个电缆屏蔽件162的替代,中心导体156、158可被单独屏蔽,并且电缆122可包括位于电缆122的护套160内的排扰线(drain wire)(未示出),其电连接至中心导体156、158的屏蔽。在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提供其它类型的电缆122。例如,电缆122可以是同轴电缆,其中每根都承载单个中心导体于其中。
电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间隔件164。尽管图2中示出为分解图,但是间隔件164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之间的间隙154内。间隔件164接合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并保持其间的间隙154的间隔。例如,间隔件164包括经由桥170联接的第一面板166和第二面板168。第一面板166被配置为接合第一电缆触头模块150,第二面板168被配置为接合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2。间隔件164的桥170限定间隙154的高度。间隔件164由例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66接合第一电缆触头模块150的电缆屏蔽件(未示出),第二面板168接合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2的电缆屏蔽件162,以将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的电缆屏蔽件162共电位。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缆触头模块150的顶部透视图。如上所述,第一电缆触头模块150可与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2(图2中示出)相同或者至少相似,从而对电缆触头模块150的描述也可用于电缆触头模块152。电缆触头模块150包括介电框架180、信号触头124和接地框架182。介电框架180包括前部184和后部186。介电框架180还包括外侧188和内侧190。介电框架180保持信号触头124。在一个实施例中,介电框架180可围绕信号触头124包覆模制。作为替代,介电框架180可通过干涉配合、粘接剂等保持信号触头124。介电框架180由如塑料的介电材料构成,其为信号触头124提供电气绝缘。
信号触头124包括或限定从介电框架180的前部184延伸的触头梁192。触头梁192被配置为电连接至配合电路卡102(图1)上的信号触头垫126(图1中示出)。触头梁192由例如银或铜的金属、或者另一导电材料构成。信号触头124在介电框架180内端接至电缆122。电缆122从介电框架180的后部186延伸。
接地框架182包括接地板194和接地触头132。接地板194安装至介电框架180。例如,接地板194固定至介电框架180的外侧18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板194接合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图2中示出)以将电缆122的接地元件共电位。接地板194包括可与介电框架180的前部184大致对准的前边缘196。接地触头132包括或者限定了从接地板194的前边缘196延伸的接地梁198。接地梁198与触头梁192对齐并在触头梁192之间延伸以提供屏蔽。接地梁198被配置为接合并且电连接至电路卡102(图1)上对应的接地触头垫134(图1中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梁198与接地框架182是一体的。例如,接地框架182可由单个金属面板或单个其它导电材料冲压并形成,使得接地板194与从其延伸的接地梁198一体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形成可偏转的弹性触头,其被配置为在与配合电路卡102(图1中示出)配合时至少部分地偏转。例如,触头梁192可从保持信号触头124的介电框架180悬臂延伸,接地梁198可从接地板194悬臂延伸。可选的,触头梁192可靠近触头梁192的远端被弯曲以限定被配置为接合电路卡102的信号触头垫126(图1中示出)的配合接口204。类似的,接地梁198可被弯曲以限定被配置为接合电路卡102的接地触头垫134(图1中示出)的配合接口206。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可被弹性偏置抵靠电路卡102以分别维持与信号和接地触头垫126、134的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介电框架180和接地板194是平面的并且沿触头模块轴线200取向。信号触头124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与介电框架180和接地板194不共面。例如,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沿不与触头模块轴线200平行的梁轴线200延伸。因此,还是返回参见图2,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之间的间隙154中。现在参见图3和图1,当配合电路卡102被接收在槽112中时,电路卡102的表面128、130使得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向外偏转。偏置的弹性力维持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与电路卡102的相应的接触垫126、134的接合。
图4是图3的电缆触头模块150的仰视图。图4示出介电框架180的内侧190,其将是面向间隙154(图2中示出)。介电框架180包括位于其中的通道220,通道220保持并分开信号触头124。通道220可被定向为在列222中保持信号触头124。可选的,通道220可彼此平行,从而包括从介电框架180的前部184延伸的触头梁192的信号触头124彼此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信号触头124端接至每个电缆122的中心导体156、158中的一个。这样,信号触头124A可端接至一根电缆122的第一中心导体156,相邻信号触头124B可端接至该电缆122的第二中心导体158。中心导体156、158可被配置为通过电缆122传送差分信号。类似的,分别端接至中心导体156、158的相邻信号触头124A,124B被布置成一对224(例如,差分对)。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224可被端接至差分电缆122的中心导体156、15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4的对224具有限定在信号触头124的相邻对224的触头梁192之间的空隙226。例如,每个空隙226是比一个对224的触头梁192之间的空隙空间228更宽的空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框架182的每个接地梁198延伸到触头梁192的相邻对224之间的对应空隙226中。从而,沿着电缆触头模块150的宽度,梁可按接地梁-触头梁-触头梁-接地梁-触头梁-触头梁的重复模式排列。接地梁198可在触头梁192的相邻对224之间提供屏蔽。
触头梁192从介电框架180的前部184在向前的方向230上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梁198在向前的方向230上比触头梁192延伸的更远。当与配合电路卡102(图1中示出)配合时,接地梁198在触头梁192接合电路卡102之前接合电路卡102。接地梁198可成角度以逐渐引导配合电路卡102进入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图2)之间的间隙154(图2中示出)中。例如,如果配合电路卡102在配合期间没有正确相对于电缆连接器组件(图1和2中示出)对准,接地梁198而不是触头梁192可吸收来自配合边缘114(图1)的冲击,以防止对触头梁192造成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接地梁198的远端232可经由连结部234连接至至少一个相邻的接地梁198。连结部234连接接地梁198以支撑梁198并维持相邻梁198之间的间隔。例如,如果没有连结部234,配合电路卡102的配合边缘114可能将一个或多个接地梁198弯曲到相对于其它接地梁198错误的位置(out of place),从而妨碍接地梁198的保护、屏蔽和/或接地功能。
图5是没有显示接地框架182和介电框架180的图3中电缆触头模块150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信号触头124在配合端240和端接端242之间延伸。信号触头124包括在端接端242处的端接区段244。端接区段244端接至电缆122的对应的中心导体156、158。例如,端接区段244可以例如通过电阻焊接或超声波焊接而焊接至中心导体156、158的露出的部分。替代地,端接区段244也可通过其它方法或工艺进行端接,如通过钎焊、绝缘位移触头等方法进行端接。信号触头124包括在配合端240处的配合区段246。信号触头124的配合区段246形成或限定触头梁19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4还包括位于端接区段244和配合区段246之间的过渡区段248。过渡区段248用于改变每个对224中两个信号触头124之间的间隔。例如,尽管每个对224中信号触头124的端接和配合区段244、246可以是平行的,但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对224中一个信号触头124的过渡区段248A与另一信号触头124的过渡区段248B不平行。过渡区段248A、248B可以在背离电缆122的方向上逐渐朝着彼此延伸。从而,每个对224中相邻端接区段244之间的端接触头间隔250大于该对224中同样两个信号触头124的配合区段246之间的配合触头间隔252。过渡区段248将信号触头124从相邻端接区段244之间的较宽间距颈缩(neck)到每个对224的相邻配合区段246之间的较窄间距。
配合触头间隔252的大小被设计为使得触头梁192接合配合电路卡102(图1)上的对应的信号触头垫126(图1中示出)。例如,电路卡102可以被设计为具有接触垫的增大的密度,并且信号触头垫126可以具有相邻触头垫126的中点之间的窄的节距256(图1)。例如,节距256可以小于1毫米(mm),如0.5mm或0.4mm。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4的同一个对224中触头梁192之间减小的配合触头间隔252提供了相邻对224之间更大的空隙226。空隙226接收接地框架182(图4)的接地梁198(图4中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接触头间隔250的大小被设计为用以容纳包括相对大规格的中心导体156、158的电缆122。如同在此所使用的,规格表示用于通过电缆122传送信号的导电材料的直径或横截面面积。例如,图5中示出的每个电缆122包括两个中心导体156、158,每个中心导体都单独由绝缘层254包围。另外,中心导体156、158和绝缘层254被电缆屏蔽件162和电缆护套160所包围。由于中心导体156、158的尺寸增加,包围中心导体156、158的层也可能如此,而这增大了电缆122的直径。允许中心导体156、158端接至端接区段244的每个对224中信号触头124之间的端接触头间隔250的范围将是有限的。例如,如果端接触头间隔减小至比如图5所示配合触头间隔252的宽度,中心导体156、158可能不能端接至端接区段244,因为导体156、158之间的绝缘层254可能阻挡将中心导体156、158布置为具有足够近的间隔来端接至窄间隔的端接区段244。换种方式说,由于例如分隔中心导体156、158的绝缘层254的径向厚度、中心导体156、158的弯曲特性等因素,端接触头间隔250的宽度将受到限制(例如,在宽度的上限和宽度的下限方面)。结果,中心导体156、158可能具有对于相邻中心导体156、158来说太大(例如,绝缘层254太厚或者导体156、158过于刚性)而不能直接连接至对应的相邻信号触头垫126(图1中示出)的规格。加工信号触头124使得端接触头间隔250大于配合触头间隔252允许信号触头124电连接至中心导体156、158以及信号触头垫126两者。
在电缆触头模块150的组装期间,电缆122的中心导体156、158可通过焊接而被端接至,例如信号触头124的端接区段244。随后,具有附接的中心导体156、158的信号触头124可被装载进介电框架180(图4中示出)或由介电框架180包覆模制。在替代的组装顺序中,信号触头124可在端接至电缆122之前被装载进介电框架180的通道220中。例如,中心导体156、158可在信号触头124处于介电框架180中后被呈现至和端接至信号触头124。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图3电缆触头模块15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如图6中所示,电缆触头模块150可以被部分地组装,其中接地框架182准备好安装至介电框架180的外侧188。介电框架180的外侧188包括壁270。壁270覆盖信号触头124的端接区段244(图5中示出)和过渡区段248(图5)。形成配合区段246的触头梁192从介电框架180的前部184延伸。壁270限定延伸穿过壁270的窗口27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口272对准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使得电缆屏蔽件162至少部分地通过窗口272露出并且不被壁270覆盖。窗口272可以沿介电框架180的后部186定位。窗口272跨过至少介电框架180的大部分宽度,从而端接至电缆触头模块150的电缆122的所有电缆屏蔽件162都通过窗口272露出。
在组装期间,接地框架182安装至介电框架180的外侧188。例如,接地板194放置在壁270上并邻接壁2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接地板194在窗口272上延伸和/或延伸到窗口272中,并且接合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例如,电缆屏蔽件162可以至少略微地从壁270的顶部表面凹进。为了接合电缆屏蔽件162,接地板194的后部278具有比前部282的厚度284更大的厚度280。前部282邻接壁270,并且后部278由于更大的厚度280而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窗口272中并且接合电缆屏蔽件162。如上所述,接地框架182由例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接合电缆122的每个电缆屏蔽件162,接地框架182将电缆122的每个电缆屏蔽件162(或者其它接地元件)共电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板194包括被配置为将接地框架182联接至介电框架180的固定特征274。可选的,介电框架180包括与接地板194上的固定特征274相互作用的互补固定特征276。例如,如所述实施例所示,固定特征274可以是接地板194中的多个孔。介电框架180上的互补固定特征276可以是每个都被配置为被接收在接地板194中对应的孔里的多个柱体。接地框架182可通过柱体和孔边缘之间的干涉配合、通过粘接剂、和/或通过焊接或钎焊工艺而固定至介电框架180。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或除了柱体和孔,还可使用其它固定特征274、276,如闩锁、凸片(tabs)、粘接剂等等。
图7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配合至共用电路卡302的两个电缆连接器组件300的透视图。电缆连接器组件300的每一个都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电路卡302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配合电路卡102。两个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可以分别被标识为第一电缆连接器组件300A和第二电缆连接器组件300B。电缆连接器组件300,沿电路卡302的同一配合边缘304并排配合。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7所示电缆连接器组件300中的一个的分解透视图。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包括前壳体306,后侧壳体308,第一电缆触头模块310,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2和间隔件314。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可以是图2中示出和描述的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150、152。间隔件314可以是图2中示出和描述的间隔件164。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306和后侧壳体308可一起形成图1中示出的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壳体104。例如,前壳体306包括前部316和后部318。前壳体306的前部316包括限定槽112的配合接口110。后侧壳体308也包括前部320和后部322。后侧壳体308包围间隔件314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的至少一部分。后侧壳体308的前部320接合前壳体306的后部318。
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通过后部318被接收在前壳体306中。例如,第一电缆触头模块310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沿着前壳体306的上方内壁324被接收和设置,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2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沿着下方内壁326被接收和设置。如上参考图1所述,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可形成可偏转弹性触头,该可偏转弹性触头基于对应电缆触头模块310、312的相应位置从上面和下面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槽112内,并被配置为在电路卡102(图1)的配合边缘114(图1中示出)被接收在槽112中时偏转。例如,另外参见图1,沿着上方内壁324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可被配置为电接合电路卡102的顶部表面或侧128上的相应信号触头垫126和接地触头垫134,并且沿着下方内壁326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可被配置为电接合底部表面或侧130上的相应信号和接地接触垫126、134。
间隔件314设置在电缆触头模块310、312之间,并支撑其间的间隙154(图2中示出)。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彼此相对,从而内侧190跨过间隙154面向彼此(例如,面向间隔件314),并且外侧188远离间隙154和间隔件314面向外。当对连接器组件300进行组装时,间隔件314的第一面板166沿着第一电缆触头模块310的介电框架180的内侧190接合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未在图8中示出)。间隔件314的第二面板168沿着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2的介电框架180的内侧190接合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间隔件314的第一和第二面板166、168由桥170联接。这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电缆连接器组件300组装时,第一电缆触头模块310的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或其它接地元件)经由间隔件314的面板166、168和桥170而与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2的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或其它接地元件)共电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间隔件314在间隙154(图2中示出)内提供电缆触头模块310、312之间的屏蔽和接地,并且接地框架182沿着相应电缆触头模块310、312的外侧提供屏蔽和接地。
前壳体306包括位于左端136的左壁328和位于右端138的右壁330。槽112在左右端136、138之间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槽112延伸穿过左右壁328、330。例如,槽112可由上壁116从上方和由下壁118从下方进行限定,但是槽112在左右端136、138未被限定。因此,电缆连接器组件300的前壳体306能够容纳在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和配合电路卡302(图7中示出)之间的各种配合配置。例如,由于槽112在端部136、138处没有边界,因此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可在各种位置处并且以各种配置而配合至电路卡302,如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并排,如图7中所示。返回参见图7,电路卡302的配合边缘304不需要包括沿电路卡302的长度332具有预定长度尺寸的多个槽或穿孔来安装到单个连接器组件300的槽112中。相反,配合边缘304可以沿长度332为线性的,并且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可以定位为沿着长度332的各种位置处以连接至所选电路。此外,多个连接器组件300A、300B可以并排成组设置以作为构造的更大连接器组件与电路卡302配合。
返回参见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包括左支架334和右支架336。左支架334在左端136联接至前壳体306的上下壁116、118。右支架336在右端138联接至前壳体306的上下壁116、118。左右支架334,336被配置为加固前壳体306的上下壁116、118之间的相对间隔。例如,由于槽112在左右端136、138未被限定,因此上下壁116、118在配合接口110处可能会有被迫使分开的趋势,例如当将配合卡102(图1中示出)插入槽112中时。由于上下壁116、118被推离分开,壁116、118给前壳体306内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提供了较少的保护和/或偏置力,而这可能损害连接器组件300的电连接和/或部件。左右支架334,336包括上面板338和下面板340。左支架334位于前壳体306的左端136上,右支架336位于右端138上。每个上面板338靠近相应的端136、138被设置在上壁116上方,下面板340在相应的端136、138处被设置在下壁118下方。面板338、340从上方和下方有效地夹挡住上下壁116、118,阻止壁116、118分开。
作为技术效果,在此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能够将具有大规格中心导体的电缆端接至配合电路卡上的窄节距信号触头垫。结果,与具有较小规格中心导体的电缆相比,该电缆能够以较少的信号损失在较长的传输路径上传送电信号。在此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技术效果是经由接地板将电缆连接器组件的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内的电缆有效电接地和共电位。另外,另一技术效果是经由导电间隔件将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电缆触头模块之间的电缆有效接地和共电位。此外,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接地框架,该接地框架包括接地板和从其延伸到信号触头的相邻对之间的空隙中以在其间提供屏蔽的一体式接地梁。接地框架安装至保持信号触头的介电框架,因此接地梁未被保持在空间可能非常有限的介电框架内。该接地框架布置的一个技术效果是使得触头模块的组装更加简单和更加容易。

Claims (9)

1.一种电缆连接器组件(300),其包括前壳体(306),所述前壳体具有前部(316)和后部(318),所述前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配合电路卡(302)的配合边缘(304)的配合接口(110),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被接收在所述前壳体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通过间隙(154)彼此分开,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多根电缆(122),每根电缆包括容置在电缆屏蔽件(162)内的至少一个中心导体(156),其特征在于:
每个电缆触头模块包括介电框架(180),所述介电框架具有前部(184)、后部(186)、外侧(188)和内侧(190),所述介电框架保持端接至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多个信号触头(124),电缆从所述介电框架的后部延伸,所述信号触头包括从所述介电框架的前部延伸的触头梁(192),接地框架(182)安装至所述介电框架的外侧,所述接地框架包括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的接地板(194)、和从所述接地板的前边缘(196)延伸到限定在所述触头梁的相邻对(224)之间的对应空隙(226)中的一体式接地梁(19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彼此相对,使得所述介电框架的内侧跨过所述间隙彼此面对,间隔件(314)具有通过桥(170)联接的第一面板(166)和第二面板(168),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之间的间隙中,使得所述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并且所述第二面板沿着所述第二电缆触头模块的内侧接合电缆的电缆屏蔽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位于左端(136)的左壁(328)和位于右端(138)的右壁(330),位于前部(316)的配合接口(110)限定在左端和右端之间延伸的槽(112),所述槽延伸穿过所述左壁和右壁,其中所述前壳体能够容纳所述电缆连接器组件和所述配合电路卡之间的各种配合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前壳体(306)包括从上方限定所述槽(112)的上壁(116)和从下方限定所述槽的下壁(118),所述电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在左端(136)联接至所述上壁和下壁的左支架(334)、和在右端(138)联接至所述上壁和下壁的右支架(336),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被配置为加固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相对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前壳体(306)的配合接口(110)限定将所述配合电路卡的配合边缘接收在其中的槽(112),所述第一电缆触头模块(310)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沿着所述前壳体的上方内壁(324)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电接合所述配合电路卡顶侧(128)上相应的信号垫(126)和接地垫(134),所述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2)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沿着所述前壳体的下方内壁(326)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电接合所述配合电路卡底侧(130)上相应的信号垫和接地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的触头梁(192)和接地梁(198)形成分别从上方和下方至少部分地延伸进所述槽(112)中的可偏转弹性触头,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配合电路卡的配合边缘(304)被接收在所述槽内时发生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接合所述前壳体(306)的后部(318)的后侧壳体(308),所述后侧壳体包围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触头模块(310、312)和其间的间隔件(314)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间隔件(314)将所述第一电缆触头模块中的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与所述第二电缆触头模块中的电缆(122)的电缆屏蔽件(162)共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信号触头(124)包括被配置为端接所述电缆(122)中的一根的一个中心导体(156)的端接区段(244)、形成所述触头梁(192)的配合区段(246)、以及所述端接区段和所述配合区段之间的过渡区段(248),其中每一对(2244)中的一个信号触头的过渡区段与该对中另一信号触头的过渡区段不平行,使得该对信号触头的端接区段之间的端接触头间隔(250)大于所述配合区段之间的配合触头间隔(2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接地框架(182)的各接地梁(198)的远端(232)经由连结部(234)而连接至至少一个相邻的接地梁。
CN201510502025.6A 2014-06-25 2015-06-25 电缆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6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314,705 US9166320B1 (en) 2014-06-25 2014-06-25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14/314,705 2014-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6410A CN105226410A (zh) 2016-01-06
CN105226410B true CN105226410B (zh) 2019-06-11

Family

ID=5429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20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6410B (zh) 2014-06-25 2015-06-25 电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66320B1 (zh)
CN (1) CN105226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1177B2 (en) 2009-01-30 2015-04-21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assembly
US9142921B2 (en) 2013-02-27 2015-09-22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for use with backplanes
CN105580210B (zh) 2013-09-04 2017-07-07 莫列斯有限公司 设有旁路线缆的连接器系统
TWI617098B (zh) 2015-01-11 2018-03-01 Molex Llc Board connector, connector and bypass cable assembly
CN110662388A (zh) 2015-01-11 2020-01-07 莫列斯有限公司 模块壳体及连接器端口
US10739828B2 (en) 2015-05-04 2020-08-11 Molex, Llc Computing device using bypass assembly
CN107847116B (zh) * 2015-07-21 2021-03-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缆线连接构造、内窥镜系统以及缆线连接构造的制造方法
TWI625010B (zh) * 2016-01-11 2018-05-21 Molex Llc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6549327B2 (ja) 2016-01-11 2019-07-2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ルーティング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システム
CN108475870B (zh) 2016-01-19 2019-10-18 莫列斯有限公司 集成路由组件以及采用集成路由组件的系统
CN205724021U (zh) * 2016-04-12 2016-11-23 通普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及其承载模块
US10181670B2 (en) * 2016-04-21 2019-01-1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sub-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ignal and ground conductors
KR102439060B1 (ko) * 2017-03-17 2022-09-01 몰렉스 엘엘씨 커넥터 조립체
US10114041B2 (en) * 2017-03-28 2018-10-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round loop reduction apparatus
US10236605B1 (en) 2017-10-06 2019-03-19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mating guidance features
US10535956B2 (en) * 2018-03-08 2020-01-14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n impedance control body
US10680364B2 (en) * 2018-03-16 2020-06-09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Direct mate pluggable modul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80388B2 (en) * 2018-03-16 2020-06-09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Pluggable modul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32413B (zh) * 2018-05-31 2020-02-2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7144282B2 (ja) * 2018-11-01 2022-09-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0637171B1 (en) * 2019-03-15 2020-04-28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873160B2 (en) * 2019-05-06 2020-12-22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Receptacle assembly having cable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0277699B (zh) * 2019-05-28 2021-03-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217045B (zh) * 2019-07-11 2024-04-30 泰连公司 用于电路卡组件的电力连接器系统
US11735847B2 (en) * 2020-08-19 2023-08-22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2103723B (zh) * 2020-10-09 2022-03-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0A (zh) * 1993-07-29 1995-05-24 惠特克公司 用于软扁平电缆的连接器
CN201285892Y (zh) * 2008-09-16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KR20090099917A (ko) * 2008-03-19 2009-09-23 차경완 반도체 검사장비 및 통신장비에 사용되는 케이블 커넥터
CN201576802U (zh) * 2008-07-22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480070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
WO2012078434A2 (en) * 2010-12-07 2012-06-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and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9071B2 (ja) 2007-04-02 2012-02-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接続構造
US8011950B2 (en) 2009-02-18 2011-09-06 Cinch Connector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77232B2 (en) 2010-10-07 2012-10-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US8449329B1 (en) 2011-12-08 2013-05-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header connector having cable subassemblies with ground shields connected to a metal hold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0A (zh) * 1993-07-29 1995-05-24 惠特克公司 用于软扁平电缆的连接器
KR20090099917A (ko) * 2008-03-19 2009-09-23 차경완 반도체 검사장비 및 통신장비에 사용되는 케이블 커넥터
CN201576802U (zh) * 2008-07-22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85892Y (zh) * 2008-09-16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480070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
WO2012078434A2 (en) * 2010-12-07 2012-06-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and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66320B1 (en) 2015-10-20
CN105226410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410B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
JP7404483B2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795323B (zh) 提供接觸支撐和阻抗匹配特性之包覆成型導線架
CN104779458B (zh) 背板或中板通信系统和电连接器
US7651379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on disposition
CN110752487B (zh) 包括极性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US676434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cables with module for positioning cables
US20220173550A1 (en) Integrally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US10923843B1 (en) Receptacle assembly having cabled receptacle connector
KR20100053578A (ko) 전기 종단 접속 장치
CN107534253B (zh) 连接器
KR101344933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TWI794231B (zh) 具有絕緣體薄片的電氣元件
CN110086018B (zh) 电连接器
CN102655309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US20180205181A1 (en) High speed cable assembly
US7285025B2 (en) Enhanced jack with plug engag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15018714A (ja) コネクタ
WO2011090928A1 (en) Connector having shield structure
TWI728403B (zh) 纜線連接器系統及用於傳送資料之方法
US2012004054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o change arrangement of wires
CN108933361A (zh) 柔性电路连接器
US112179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ground bus wire
US11552430B2 (en) Ground structure for a cable card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240066999A (ko) 커넥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after: TE CONNECTIVITY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