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5509A - 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5509A
CN105185509A CN201510646462.5A CN201510646462A CN105185509A CN 105185509 A CN105185509 A CN 105185509A CN 201510646462 A CN201510646462 A CN 201510646462A CN 105185509 A CN105185509 A CN 105185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open loop
insulation shell
side pl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64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5509B (zh
Inventor
李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64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5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5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5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绝缘壳、磁芯和线圈,所述绝缘壳为开环形;所述磁芯为闭环形且由沿所述磁芯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磁芯单元拼接而成,所述磁芯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绝缘壳内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绝缘壳的开口;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绝缘壳上或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根据本发明的电感器,绕线方便,电感器的自动化程度高,且绝缘处理方便。

Description

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感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环形电感器因具有省材料、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然而由于其磁芯闭合,绕线为人工绕制,机绕程度低,存在绕线困难、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难以实现规模化,特别是20Khz以上的高频率大容量电感器,因其绕线较粗,采用人工绕制更是效率低下。而且,采用人工绕制由于绕线时拉力不均匀,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电感器的品质难以保证。此外,由于磁芯需要涂胶绝缘处理,导致电感器的生产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电感器,所述电感器绝缘简单,绕线容易,能够采用机器绕制,从而电感器的品质好,且自动化程度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包括:绝缘壳,所述绝缘壳为开环形;磁芯,所述磁芯为闭环形且由沿所述磁芯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磁芯单元拼接而成,所述磁芯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绝缘壳内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绝缘壳的开口;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绝缘壳上或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绕线方便,能够提高电感器的自动化程度,且绝缘处理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壳的外表面上设有邻近所述绝缘壳的开口且用于止挡所述线圈的挡线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部,所述第一线圈部缠绕在所述绝缘壳上;第二线圈部,所述第二线圈部缠绕在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且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绝缘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芯为圆环形,多个所述磁芯单元包括:大磁芯单元,所述大磁芯单元为沿所述磁芯的周向延伸的优弧形,所述大磁芯单元设在所述绝缘壳内;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所述小磁芯单元为沿所述磁芯的周向延伸的劣弧形,所述大磁芯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所述小磁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小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绝缘壳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的开口的内缘处在所述绝缘壳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大磁芯单元的开口的内缘处在所述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所述绝缘壳的开口的外缘处在所述绝缘壳的周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大磁芯单元的开口的外缘处在所述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壳包括: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二子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子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磁芯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开环端板;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一子壳体的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容纳槽共同构成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壳体包括:开环端板;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二子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上且封盖所述容纳槽以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壳包括:开环端板;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磁芯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开环端板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所述开环端板的开口延伸且所述内开环侧板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所述内开环侧板的开口延伸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外开环侧板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感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过线孔,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线圈的引出线穿过所述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通过胶水与所述底座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所述磁芯单元通过胶水或绑扎带相连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所述磁芯单元之间填充有导磁塞片或非导磁塞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磁芯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爆炸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绝缘壳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电感器的主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可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电感器100,
磁芯1,磁芯单元10,大磁芯单元11,大磁芯单元的开口110,第一磁芯接触面111,第二磁芯接触面112,第三磁芯接触面113,第四磁芯接触面114,小磁芯单元12,
线圈2,引出线21,底座3,胶水4,
绝缘壳5,绝缘壳的开口50,挡线板51,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内开环侧板54,容纳槽55,第一子壳体56,第二子壳体57,容纳腔5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该电感器100适用于电机,绝缘方便,且线圈能够采用机器绕制,从而电感器100的品质易于保证,电感器100的生产自动化、规模化易于实现。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包括绝缘壳5、磁芯1以及线圈2。
绝缘壳5为开环形,即绝缘壳5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从而能够方便绕线。磁芯1为闭环形,即磁芯1为整周的环形,且磁芯1由沿磁芯1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包含两个)磁芯单元10拼接而成,例如,如图1所示,磁芯1包括两个磁芯单元10,两个磁芯单元10共有四个磁芯接触面,分别是第一磁芯接触面111、第二磁芯接触面112、第三磁芯接触面113和第四磁芯接触面114,通过第一磁芯接触面111和第三磁芯接触面113、第二磁芯接触面112和第四磁芯接触面114的接触配合,两个磁芯单元10能够拼接在一起,从而拼接成闭环形的磁芯1。
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可以是圆环形,也可以是矩形环形或椭圆形环形等其他形状的环形,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还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磁芯单元10可以由软磁材料制成,其中,多个磁芯单元10可以选用同一种软磁材料,也可以选用不同种的软磁材料,本发明对此同样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8所示,磁芯1的一部分设在绝缘壳5内,且磁芯1的另一部分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在装配过程中穿过绝缘壳5的开口50,线圈2缠绕在绝缘壳5上或绝缘壳5和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上,即线圈2可仅缠绕在绝缘壳5上,或线圈2同时缠绕在绝缘壳5和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上。这里,“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包含一个磁芯单元10或多个磁芯单元10的情形。
这样线圈2无需在闭环形的结构上绕制,绕线完成后,再将上述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拼接在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如此完成电感器100的制作。而且,在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放入绝缘壳5内的同时,即完成对该部分磁芯1的绝缘,从而磁芯1的绝缘方便,简化了电感器100的生产过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利用多个磁芯单元10拼接成磁芯1,磁芯1的一部分设在绝缘壳5内且另一部分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线圈2缠绕在绝缘壳5或绝缘壳5和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上,如此,绕线方便,能够保证电感器100的品质,提高电感器100的自动化程度,且磁芯1的位于绝缘壳5内的部分的表面无需加工附着绝缘层,方便电感器100的绝缘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规定方向“内”、“外”至少包括以下情形:朝向绝缘壳5的中心的方向为内,背离绝缘壳5的中心的方向为外;绝缘壳5的朝向安装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的一侧为内,与之相反的一侧为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磁芯单元10可以通过胶水或绑扎带相连固定,这样多个磁芯单元10能够稳固地拼接在一起,磁芯单元10的位置得以固定,从而有利于避免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磁芯单元10脱落,保证电感器100的性能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磁芯单元10之间可以填充有导磁塞片或非导磁塞片,由此可以补偿磁芯单元10的磁芯接触面的加工误差,避免相邻磁芯单元10的磁芯接触面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可以稳定电感器100的磁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导磁塞片可以为软磁材料制成的薄片,如此可以减小多个磁芯单元10拼接后的磁芯1的磁阻,减少由于磁芯1的加工工艺因素导致的电感量波动;非导磁塞片可以为不导磁材料制成的填塞片,以此固定磁芯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固定磁芯1,稳定磁性能,且由于间隙的存在加大了电感的储能能力。
如图1、图8和图12-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磁芯1为圆环形,多个磁芯单元10包括大磁芯单元11和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12,其中大磁芯单元11设在绝缘壳5内,大磁芯单元11与上述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12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这样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12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穿过绝缘壳5的开口50。大磁芯单元11为沿磁芯1的周向延伸的优弧(所对圆心角大于180°的圆弧)形,即大磁芯单元11为具有开口的开环形,小磁芯单元12为沿磁芯1的周向延伸的劣弧(所对圆心角小于180°的圆弧)形,如此大磁芯单元11与上述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12能够拼接成圆环形的磁芯1。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至少一个”包括一个和多个的情形,例如,如附图所示,大磁芯单元11仅与一个小磁芯单元12拼接,大磁芯单元11的第一磁芯接触面111与小磁芯单元12的第三磁芯接触面113接触,大磁芯单元11的第二磁芯接触面112与小磁芯单元12的第四磁芯接触面114接触,即小磁芯单元12填充在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处并从绝缘壳5的开口50处露出。当然,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处还可以填充多个小磁芯单元12,多个小磁芯单元12可以全部从绝缘壳5的开口50处露出,也可以仅部分从绝缘壳5的开口50处露出,此时多个小磁芯单元12彼此首尾相连,大磁芯单元11的两个磁芯接触面分别与多个小磁芯单元12的首尾两个磁芯接触面接触。
如此,在绕线过程中,大磁芯单元11放入绝缘壳5内且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对应绝缘壳5的开口50,线圈2先缠绕在绝缘壳5上,绕线完成后再将小磁芯单元12拼接到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处,此时小磁芯单元12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从而使得绕线更加容易,能够提高电机的槽满率。
其中,线圈2同时缠绕在绝缘壳5和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上的实施例中,线圈2可以包括第一线圈部和第二线圈部,第一线圈部缠绕在绝缘壳5上,第二线圈部缠绕在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上,且磁芯1的从绝缘壳5的开口50露出的部分的表面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可以为绝缘涂层或绝缘壳体。例如,可以先将第一线圈部缠绕在绝缘壳5上,第二线圈部缠绕在小磁芯单元12上,绕线完成后再将小磁芯单元12拼接到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处,并将第一线圈部和第二线圈部连接,从而能够增强电感器100的性能。
进一步地,绝缘壳5的开口50的内缘处在绝缘壳5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的内缘处在磁芯1的周向上的尺寸,绝缘壳5的开口50的外缘处在绝缘壳5的周向上的尺寸不小于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的外缘处在磁芯1的周向上的尺寸。换言之,在靠近大磁芯单元11的圆心的一侧,绝缘壳5的开口50小于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在远离大磁芯单元11的圆心的一侧,绝缘壳5的开口50大于或者等于大磁芯单元11的开口110。由此,绝缘壳5的开口50内侧的尺寸较小,能够阻挡绝缘壳5的开口50处的小磁芯单元12,从而保障小磁芯单元12的安装位置,同时也可以防止小磁芯单元12的轴向窜动。
在如图4-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绝缘壳5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邻近绝缘壳5的开口50且用于止挡线圈2的挡线板51,这样能够避免线圈2滑落到绝缘壳5的开口50内。例如,挡线板51可以从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向外凸起并沿绝缘壳5的轴向延伸。
在图8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感器100还可以包括底座3,绝缘壳5和磁芯1设在底座3上。由此用户只需提供统一的接口即可实现电感器100的整体安装,方便了电感器100的模块化安装。优选地,绝缘壳5和磁芯1可以分别通过胶水4与底座3相连,从而安装方便,且绝缘壳5和磁芯1能够牢靠地固定在底座3上,绝缘壳5的开口50处的磁芯单元10与磁芯1的连接更加牢靠,进而电感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底座3上可以设有过线孔,线圈2具有引出线21且引出线21穿过过线孔,这样可以定位引出线21,满足电感器100的整体结构的稳固安装要求,使得电感器100能够以整体的形式作为一个模块提供给用户使用。
需要理解地是,“过线孔”应作广义理解,即所述过线孔可以设在底座3的中部且沿上下方向贯通底座3,所述过线孔也可以邻近底座3的侧壁设置且内周壁面的一部分敞开以形成槽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4所示,绝缘壳5的开口50可以朝向底座3,即绝缘壳5的开口50向下,小磁芯单元12与底座3相连。由于绕线后线圈2的引出线21位于绝缘壳5与小磁芯单元12的交接处,绝缘壳5的开口50朝向底座3可以方便引出线21穿过底座3上的过线孔。此外,在加强绝缘壳5的开口50处的磁芯单元10与磁芯1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固定线圈2的引出线21,从而固定电感器100的整体结构。作为优选,绝缘壳5和磁芯1通过胶水4与底座3相连,从而便于电感器100的装配,电感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绝缘壳5可以包括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以及内开环侧板54,外开环侧板53与开环端板52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54与开环端板52的内侧沿相连,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共同限定出容纳槽55。如图中,开环端板52为开环形,外开环侧板53由开环端板52的外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内开环侧板54由开环端板52的内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即外开环侧板53与内开环侧板54均位于开环端板52的内表面上,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设在容纳槽55内,由此,磁芯1能够牢靠地安放在绝缘壳5内,同时又能够节省空间。
在如图4所示的第一可选实施例中,开环端板52的外表面的邻近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分别设有两个挡线板51,两个挡线板51分别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外延伸。
在如图9-图10所示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开环端板52在其周向上的两端可以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开环端板52的开口延伸,且内开环侧板54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延伸,即开环端板52的开口与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均小于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如此,一方面可以扩大绝缘壳5覆盖磁芯1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上述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在装配过程中能够穿过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从而更加稳定地连接在绝缘壳5的开口50处。
如图5-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绝缘壳5可以包括第一子壳体56和第二子壳体57,第二子壳体57安装在第一子壳体56上且与第一子壳体56共同限定出容纳腔58,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设在容纳腔58内。由此,磁芯1能够更加牢靠地安放在绝缘壳5内,且绝缘效果更好。
在图5和图8所示的第二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壳体56和第二子壳体57中的每一个包括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以及内开环侧板54,外开环侧板53与开环端板52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54与开环端板52的内侧沿相连,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共同限定出容纳槽55。如图5所示,开环端板52为开环形,外开环侧板53由开环端板52的外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内开环侧板54由开环端板52的内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开环端板52的外表面的邻近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分别设有两个挡线板51,两个挡线板51分别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外延伸。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子壳体56和第二子壳体57扣合后,第一子壳体56的容纳槽55和第二子壳体57的容纳槽55共同构成容纳腔58,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安装在容纳腔58内。
进一步地,如图11-图14所示,开环端板52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还可以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开环端板52的开口延伸,且内开环侧板54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延伸,即开环端板52的开口与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均小于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如此,一方面可以扩大绝缘壳5覆盖磁芯1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上述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在装配过程中能够穿过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从而更稳固地安装在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在图6-图7所示的第三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壳体56包括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外开环侧板53与开环端板52的外侧沿相连,内开环侧板54与开环端板52的内侧沿相连,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共同限定出容纳槽55,第二子壳体57安装在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上且封盖容纳槽55以限定出容纳腔58。
如图6所示,开环端板52为开环形,外开环侧板53由开环端板52的外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内开环侧板54由开环端板52的内环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内延伸,开环端板52的外表面的邻近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分别设有两个挡线板51,第二子壳体57为开环形(结构类似于开环端板52),第二子壳体57的外表面的邻近绝缘壳5的开口50处分别设有两个挡线板51,这四个挡线板51分别沿绝缘壳5的轴向向外延伸。
如图7所示,第二子壳体57的外环与外开环侧板53相连,第二子壳体57的内环与内开环侧板54相连,从而第二子壳体57、开环端板52、外开环侧板53和内开环侧板54能够限定出容纳腔58,磁芯1的上述一部分能够牢靠地放置于容纳腔58内,且第二子壳体57与第一子壳体56在绕线时不易分开。
应当理解,在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壳体56的开环端板52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还可以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开环端板52的开口延伸,且内开环侧板54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延伸,第二子壳体57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第二子壳体57的开口延伸,即第一子壳体56的开环端板52的开口、内开环侧板54的开口与第二子壳体57的开口均小于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如此,一方面可以扩大绝缘壳5覆盖磁芯1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上述至少一个磁芯单元10在装配过程中能够穿过外开环侧板53的开口,从而更稳固地安装在绝缘壳5的开口50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可选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壳,所述绝缘壳为开环形;
磁芯,所述磁芯为闭环形且由沿所述磁芯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磁芯单元拼接而成,所述磁芯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绝缘壳内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绝缘壳的开口;
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绝缘壳上或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的外表面上设有邻近所述绝缘壳的开口且用于止挡所述线圈的挡线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
第一线圈部,所述第一线圈部缠绕在所述绝缘壳上;
第二线圈部,所述第二线圈部缠绕在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上,且所述磁芯的所述另一部分的上设置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为圆环形,多个所述磁芯单元包括:
大磁芯单元,所述大磁芯单元为沿所述磁芯的周向延伸的优弧形,所述大磁芯单元设在所述绝缘壳内;
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所述小磁芯单元为沿所述磁芯的周向延伸的劣弧形,所述大磁芯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小磁芯单元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所述小磁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小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绝缘壳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的内缘处在所述绝缘壳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大磁芯单元的开口的内缘处在所述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所述绝缘壳的开口的外缘处在所述绝缘壳的周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大磁芯单元的开口的外缘处在所述磁芯的周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包括:
第一子壳体;
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二子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子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磁芯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中的每一个包括:
开环端板;
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
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一子壳体的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容纳槽共同构成所述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壳体包括:开环端板;
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
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二子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上且封盖所述容纳槽以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包括:
开环端板;
外开环侧板,所述外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外侧沿相连;
内开环侧板,所述内开环侧板与所述开环端板的内侧沿相连,所述开环端板、所述外开环侧板和所述内开环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磁芯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端板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所述开环端板的开口延伸且所述内开环侧板在其周向上的两端进一步沿其周向向所述内开环侧板的开口延伸以允许至少一个所述磁芯单元在装配过程中穿过所述外开环侧板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过线孔,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线圈的引出线穿过所述过线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和所述磁芯通过胶水与所述底座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磁芯单元通过胶水或绑扎带相连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磁芯单元之间填充有导磁塞片或非导磁塞片。
CN201510646462.5A 2015-09-30 2015-09-30 电感器 Active CN105185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462.5A CN105185509B (zh) 2015-09-30 2015-09-30 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462.5A CN105185509B (zh) 2015-09-30 2015-09-30 电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5509A true CN105185509A (zh) 2015-12-23
CN105185509B CN105185509B (zh) 2018-06-05

Family

ID=5490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6462.5A Active CN105185509B (zh) 2015-09-30 2015-09-30 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55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493A (zh) * 2016-02-29 2018-09-28 博立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1594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感元件及lc滤波器
CN110060846A (zh) * 2019-06-03 2019-07-26 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压器铁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974A (zh) * 1999-12-16 2003-08-0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感器磁心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12038Y (zh) * 2007-09-26 2008-09-10 李正雄 组合式线圈
CN203300366U (zh) * 2013-05-31 2013-11-20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滤波电感
CN103578695A (zh) * 2012-07-24 2014-02-12 昆山禾旺电子有限公司 环形电感器
CN103915237A (zh) * 2013-01-08 2014-07-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组件
CN104157394A (zh) * 2014-08-28 2014-11-19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易绕线的非晶磁环电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974A (zh) * 1999-12-16 2003-08-0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感器磁心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12038Y (zh) * 2007-09-26 2008-09-10 李正雄 组合式线圈
CN103578695A (zh) * 2012-07-24 2014-02-12 昆山禾旺电子有限公司 环形电感器
CN103915237A (zh) * 2013-01-08 2014-07-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组件
CN203300366U (zh) * 2013-05-31 2013-11-20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滤波电感
CN104157394A (zh) * 2014-08-28 2014-11-19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易绕线的非晶磁环电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493A (zh) * 2016-02-29 2018-09-28 博立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1594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感元件及lc滤波器
CN109215942B (zh) * 2017-06-30 2021-08-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感元件及lc滤波器
CN110060846A (zh) * 2019-06-03 2019-07-26 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压器铁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5509B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5509A (zh) 电感器
CN201422035Y (zh) 一种定子结构
CN103208898A (zh) 音圈马达组件的线圈支架结构
CN103730927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3706838U (zh)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耦合线圈
CN204145092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塑封电机
CN203180680U (zh) 电枢
CN104333153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电机
CN203617798U (zh) 外转子三相电机
CN105206389A (zh) 电感器
CN204761182U (zh) 用于吊扇的直流电机及吊扇
CN205029457U (zh) 一种绝缘骨架及包括该绝缘骨架的电机
CN204316200U (zh) 电机
KR20120055546A (ko) 개선된 동기 전동기
CN204012966U (zh)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定子和压缩机
CN204145121U (zh) 外转子电机
CN103795196B (zh) 拼块式伺服电机定子的焊接工艺
CN203967850U (zh) 塑封电机及其定子铁芯
CN203911680U (zh) 带有磁场绕组定位箍圈的起动机电枢总成
CN103647360A (zh) 电机外定子及其制造工艺
CN204928400U (zh) 用于电机的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5141866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5226852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组件、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出线盒
CN203325703U (zh) 电流互感器
CN204011014U (zh) 装有外壳的环形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