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5929A -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5929A
CN105175929A CN201510297721.8A CN201510297721A CN105175929A CN 105175929 A CN105175929 A CN 105175929A CN 201510297721 A CN201510297721 A CN 201510297721A CN 105175929 A CN105175929 A CN 10517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etra
polyvinyl chloride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7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5929B (zh
Inventor
操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IW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77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5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5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5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丁腈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硬脂酸、硫磺、氧化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焦磷酸亚锡、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硫酸钡、轻质碳酸钙、氢氧化铝、稀土偶联剂、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丁二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抗氧剂1010。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的一种包装材料,我国自1966年开发出扁丝编织袋至今,产品发展迅速,已形成花色品种多样、规格尺寸齐全的系列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产品包装、建筑包装、化工产品包装、食品包装等领域。
聚氯乙烯是一种价格低、耐腐蚀、耗能低的通用塑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在国内的产量在塑料中居于首位,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阻燃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可塑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编织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编织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聚氯乙烯编织袋其耐腐蚀性、耐热性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6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0份、丁腈橡胶10-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5份、硬脂酸1-3份、硫磺0.5-2份、氧化锌0.4-1.5份、硬脂酸钙8-20份、硬脂酸锌2-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8份、焦磷酸亚锡3-8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2-6份、硫酸钡8-20份、轻质碳酸钙10-25份、氢氧化铝3-10份、稀土偶联剂5-9份、十溴二苯乙烷5-10份、三氧化二锑6-15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2.5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5-1.2份、丁二烯3-8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8份、抗氧剂10102-5份。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40、42、45、46、46.3、48、49、52、53、56、57.4、58、59、62、63、64、65.3、67、68、69.4、72、75、76、78.4、79、79.3、80份;热塑性聚氨酯的重量份可以为20、22、23、26、28、29.4、32、35、37、39.4、42、45、46、48.3、49、52、53、54、56、58.3、59、59.4、6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重量份可以为20、23、26、28、29.4、31、32、35、36.3、38、39、39.4、40份;丁腈橡胶的重量份可以为10、12、13、15、16、16.4、18、19、19.3、21、22、23、23.6、24、24.3、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份可以为5、5.6、6、6.3、7、8、9、12、13、14、14.6、15份;硬脂酸的重量份可以为1、1.2、1.5、1.64、1.8、1.9、2、2.3、2.5、2.67、2.8、2.85、3份;硫磺的重量份可以为0.5、0.65、0.7、0.85、0.9、1、1.2、1.3、1.5、1.64、1.7、1.85、1.9、1.93、2份;氧化锌的重量份可以为0.4、0.5、0.6、0.89、1、1.2、1.26、1.3、1.38、1.4、1.46、1.5份;硬脂酸钙的重量份可以为8、9、10、10.6、12、13、15、16、16.6、18、19、19.4、20份;硬脂酸锌的重量份可以为2、2.3、2.8、3、3.4、3.8、4、4.5、4.8、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的重量份可以为2、2.6、2.8、3、3.4、4、4.6、5、6、6.3、7、7.45、8份;焦磷酸亚锡的重量份可以为3、3.5、4、4.6、5、5.3、6、6.3、7、7.4、8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的重量份可以为2、2.3、2.8、3、3.4、4、4.6、5、5.3、6份、硫酸钡的重量份可以为8、9、10、10.6、12、13、15、16、16.4、18、18.6、19、19.4、20份;轻质碳酸钙的重量份可以为10、12、13、15、16、16.8、19、21、23、23.4、24、24.6、25份;氢氧化铝的重量份可以为3、3.8、4、4.5、6、6.3、7、7.4、8、8.3、9、9.4、10份;稀土偶联剂的重量份可以为5、5.9、6、6.4、7、8、8.4、9份;十溴二苯乙烷的重量份可以为5、6、7、8、8.3、9、9.4、10份;三氧化二锑的重量份可以为6、7、8、9、10、10.3、11、11.6、12、12.3、13、13.5、14、14.6、15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的重量份可以为1、1.2、1.6、1.85、1.9、2、2.3、2.34、2.4、2.46、2.5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重量份可以为0.5、0.59、0.8、0.86、0.9、1、1.1、1.16、1.2份;丁二烯的重量份可以为3、3.8、4、4.5、5、5.3、6、6.4、7、7.5、8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的重量份可以为3、3.8、4、4.5、5、5.3、6、6.7、7、7.4、8份;抗氧剂1010的重量份可以为2、2.6、3、3.4、4.5、4.8、5份。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丁腈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45-72:30-50:28-36:13-22:8-13。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硬脂酸、硫磺、氧化锌、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重量比为1.5-2.3:0.8-1.5:0.9-1.4:1.8-2.3:0.8-1.2。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焦磷酸亚锡、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抗氧剂1010的重量比为10-18:3.5-4.3:4.6-5.8:5-6.2:4-5.6:3.5-4.5。
优选地,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4-68份、热塑性聚氨酯31-3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35份、丁腈橡胶17-2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9-12份、硬脂酸1.8-2.2份、硫磺1-1.4份、氧化锌1-1.3份、硬脂酸钙12-16份、硬脂酸锌3.8-4.2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7-6份、焦磷酸亚锡4.7-5.3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4.3份、硫酸钡13-16份、轻质碳酸钙18-22份、氢氧化铝5-7份、稀土偶联剂6.8-7.3份、十溴二苯乙烷7-8.5份、三氧化二锑9-13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9-2.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9-1.1份、丁二烯5-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7份、抗氧剂10103.9-4.3份。
优选地,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5份、热塑性聚氨酯3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2份、丁腈橡胶1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份、硬脂酸2份、硫磺1.3份、氧化锌1.2份、硬脂酸钙15份、硬脂酸锌4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9份、焦磷酸亚锡5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2份、硫酸钡14份、轻质碳酸钙20份、氢氧化铝6.3份、稀土偶联剂7份、十溴二苯乙烷7.6份、三氧化二锑10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份、丁二烯6.2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份、抗氧剂10104份。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得到的焦磷酸型钛酸酯、焦磷酸型铝酸酯与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3.8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110℃进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2.9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0-115℃进行反应3.5-4.5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6.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5.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2-130℃进行反应1.5-2.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2-3.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4-108℃进行反应3.4-3.9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2-2.7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7-113℃进行反应4-4.3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8-6.3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8-5.2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4-128℃进行反应1.9-2.3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进行反应3.6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10℃进行反应4.1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7℃进行反应2.1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本发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可以按照常规的聚氯乙烯制备工艺进行制备。
本发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中,选择了热塑性聚氨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丁腈橡胶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氯乙烯配合,并调节了各原料的比例,改善了聚氯乙烯的弹性、抗冲击性和耐高温性能;以硫酸钡、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铝为填料,加入到体系中,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稀土偶联剂加入到体系中,与填料之间存在化学键合和配位双重作用,包覆在填料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填料的表面能,在填料和基体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改善了填料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还具有均衡内外润滑效果,与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和硬脂酸钙配合,能够降低体系的粘度,使体系的流动性增加,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另外,稀土偶联剂中的稀土元素还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焦磷酸亚锡、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和抗氧剂1010协同效果好,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控制各原料的含量,得到的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老化、耐热和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对本发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其抗张强度≥12MPa,断裂伸长率≥350%,经过120℃×168h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88%,断裂伸长率≥91%。
本发明中以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为原料制作的编织袋具有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优势,其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份、热塑性聚氨酯6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份、丁腈橡胶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份、硬脂酸3份、硫磺0.5份、氧化锌1.5份、硬脂酸钙8份、硬脂酸锌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份、焦磷酸亚锡8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2份、硫酸钡20份、轻质碳酸钙10份、氢氧化铝10份、稀土偶联剂5份、十溴二苯乙烷10份、三氧化二锑6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5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5份、丁二烯8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份、抗氧剂10105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8℃进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7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7℃进行反应4.3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5.2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4℃进行反应2.3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0份、丁腈橡胶1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份、硬脂酸1份、硫磺2份、氧化锌0.4份、硬脂酸钙20份、硬脂酸锌2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8份、焦磷酸亚锡3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6份、硫酸钡8份、轻质碳酸钙25份、氢氧化铝3份、稀土偶联剂9份、十溴二苯乙烷5份、三氧化二锑15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2份、丁二烯3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8份、抗氧剂10102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2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4℃进行反应3.9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2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13℃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3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1.9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4份、热塑性聚氨酯3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份、丁腈橡胶2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9份、硬脂酸2.2份、硫磺1份、氧化锌1.3份、硬脂酸钙12份、硬脂酸锌4.2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7份、焦磷酸亚锡5.3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份、硫酸钡16份、轻质碳酸钙18份、氢氧化铝7份、稀土偶联剂6.8份、十溴二苯乙烷8.5份、三氧化二锑9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9份、丁二烯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份、抗氧剂10104.3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10℃进行反应3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9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15℃进行反应3.5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30℃进行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8份、热塑性聚氨酯31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5份、丁腈橡胶17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2份、硬脂酸1.8份、硫磺1.4份、氧化锌1份、硬脂酸钙16份、硬脂酸锌3.8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6份、焦磷酸亚锡4.7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3份、硫酸钡13份、轻质碳酸钙22份、氢氧化铝5份、稀土偶联剂7.3份、十溴二苯乙烷7份、三氧化二锑13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9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1份、丁二烯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7份、抗氧剂10103.9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8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0℃进行反应4.5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5.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2℃进行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5份、热塑性聚氨酯3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2份、丁腈橡胶1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份、硬脂酸2份、硫磺1.3份、氧化锌1.2份、硬脂酸钙15份、硬脂酸锌4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9份、焦磷酸亚锡5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2份、硫酸钡14份、轻质碳酸钙20份、氢氧化铝6.3份、稀土偶联剂7份、十溴二苯乙烷7.6份、三氧化二锑10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份、丁二烯6.2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份、抗氧剂10104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进行反应3.6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10℃进行反应4.1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7℃进行反应2.1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56份、热塑性聚氨酯39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7份、丁腈橡胶18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份、硬脂酸2份、硫磺1.1份、氧化锌1.3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锌3.4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6份、焦磷酸亚锡4.8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5.4份、硫酸钡15份、轻质碳酸钙20份、氢氧化铝8份、稀土偶联剂7份、十溴二苯乙烷9份、三氧化二锑10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份、丁二烯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3份、抗氧剂10104份;
其中,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7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6℃进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7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9℃进行反应3.7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2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7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9℃进行反应2.1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6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0份、丁腈橡胶10-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5份、硬脂酸1-3份、硫磺0.5-2份、氧化锌0.4-1.5份、硬脂酸钙8-20份、硬脂酸锌2-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8份、焦磷酸亚锡3-8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2-6份、硫酸钡8-20份、轻质碳酸钙10-25份、氢氧化铝3-10份、稀土偶联剂5-9份、十溴二苯乙烷5-10份、三氧化二锑6-15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2.5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5-1.2份、丁二烯3-8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8份、抗氧剂101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丁腈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45-72:30-50:28-36:13-22:8-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硬脂酸、硫磺、氧化锌、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重量比为1.5-2.3:0.8-1.5:0.9-1.4:1.8-2.3: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焦磷酸亚锡、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抗氧剂1010的重量比为10-18:3.5-4.3:4.6-5.8:5-6.2:4-5.6:3.5-4.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4-68份、热塑性聚氨酯31-3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35份、丁腈橡胶17-2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9-12份、硬脂酸1.8-2.2份、硫磺1-1.4份、氧化锌1-1.3份、硬脂酸钙12-16份、硬脂酸锌3.8-4.2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7-6份、焦磷酸亚锡4.7-5.3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4.3份、硫酸钡13-16份、轻质碳酸钙18-22份、氢氧化铝5-7份、稀土偶联剂6.8-7.3份、十溴二苯乙烷7-8.5份、三氧化二锑9-13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1.9-2.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0.9-1.1份、丁二烯5-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7份、抗氧剂10103.9-4.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65份、热塑性聚氨酯3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2份、丁腈橡胶1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份、硬脂酸2份、硫磺1.3份、氧化锌1.2份、硬脂酸钙15份、硬脂酸锌4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9份、焦磷酸亚锡5份、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4.2份、硫酸钡14份、轻质碳酸钙20份、氢氧化铝6.3份、稀土偶联剂7份、十溴二苯乙烷7.6份、三氧化二锑10份、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份、丁二烯6.2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份、抗氧剂10104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得到的焦磷酸型钛酸酯、焦磷酸型铝酸酯与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3.8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110℃进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2.9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0-115℃进行反应3.5-4.5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6.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5.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2-130℃进行反应1.5-2.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2-3.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4-108℃进行反应3.4-3.9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2-2.7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07-113℃进行反应4-4.3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5.8-6.3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4.8-5.2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4-128℃进行反应1.9-2.3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耐腐蚀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进行反应3.6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1摩尔份的三异丙氧基铝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6摩尔份的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并升温至110℃进行反应4.1h,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得到焦磷酸型铝酸酯;
S3、将6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铝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镧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7℃进行反应2.1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CN201510297721.8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Active CN105175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7721.8A CN105175929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7721.8A CN105175929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5929A true CN105175929A (zh) 2015-12-23
CN105175929B CN105175929B (zh) 2018-05-15

Family

ID=5489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7721.8A Active CN105175929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592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3480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美轲(淮安)化学有限公司 水性pvc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138888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method to fabricate the same
CN109485979A (zh) * 2018-12-14 2019-03-19 徐州冠新塑编有限公司 一种高牢固性塑料编织袋
CN110452477A (zh) * 2019-07-11 2019-11-15 安徽诺普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尿袋用耐寒抗裂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257A (zh) * 2020-08-18 2020-11-17 天津市久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和抗冲击塑料编织袋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5406A (en) * 1974-09-24 1977-09-14 Goodrich Co B F Poly-blends
CN1358791A (zh) * 2000-12-12 2002-07-17 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农用棚膜用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563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生寿斋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编织网带
CN101580607A (zh) * 2009-03-24 2009-11-18 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帆布叠层芯输送带的阻燃缓冲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8653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大连亚泰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A级防火型铝塑板芯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544A (zh) * 2013-11-26 2014-04-09 大连环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微发泡pvc木塑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10682A (zh) * 2015-01-08 2015-05-13 江苏黄金龙风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pvc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5406A (en) * 1974-09-24 1977-09-14 Goodrich Co B F Poly-blends
CN1358791A (zh) * 2000-12-12 2002-07-17 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农用棚膜用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563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生寿斋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编织网带
CN101580607A (zh) * 2009-03-24 2009-11-18 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帆布叠层芯输送带的阻燃缓冲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8653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大连亚泰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A级防火型铝塑板芯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544A (zh) * 2013-11-26 2014-04-09 大连环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微发泡pvc木塑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10682A (zh) * 2015-01-08 2015-05-13 江苏黄金龙风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pvc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8888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method to fabricate the same
US10836901B2 (en) 2016-02-12 2020-11-17 Singapore Health Services Pte Ltd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method to fabricate the same
CN106633480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美轲(淮安)化学有限公司 水性pvc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480B (zh) * 2016-10-17 2019-04-30 美轲(淮安)化学有限公司 水性pvc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979A (zh) * 2018-12-14 2019-03-19 徐州冠新塑编有限公司 一种高牢固性塑料编织袋
CN110452477A (zh) * 2019-07-11 2019-11-15 安徽诺普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尿袋用耐寒抗裂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257A (zh) * 2020-08-18 2020-11-17 天津市久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和抗冲击塑料编织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5929B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5929A (zh)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CN105086071A (zh) 一种户外用具有抗紫外线效果的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2863B (zh) 一种低气味氯化聚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7250A (zh) 耐寒耐温阻燃耐表面迁移聚氯乙烯绝缘材料
CN103613878A (zh) 一种低烟阻燃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8172B (zh) 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CN103073809B (zh) 一种高冲击高耐候环保溴系阻燃as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A2941319A1 (en) Vinyl chloride resin composition, vinyl chloride resin molded product, and laminate
CN102746550A (zh) 一种低烟无卤环保型阻燃船用控制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021A (zh) 一种阻燃改性tpo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894A (zh) 一种柔性防水聚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049A (zh) 一种高性能改性聚乙烯电缆护套材料
CN104194170B (zh) 一种cpe/pvc组份型低气味电线电缆护套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622B (zh) 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绝缘层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228A (zh) 一种抗拉强度增强的耐磨复合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938A (zh) 一种光稳定性强的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852A (zh) 一种绝缘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高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988A (zh) 一种耐老化汽车线束用氟橡胶改性pvc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978A (zh) 一种耐磨汽车线束用氟橡胶改性pvc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770B (zh)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CN108395682A (zh) 一种环保隔热阻燃pbt防水、防渗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05419171A (zh) 一种耐火耐挤压电缆料
CN103059436A (zh) 一种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068A (zh) 一种改性聚氯乙烯耐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828A (zh) 一种耐油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7

Address after: 223600 Tongyang Town Industrial Park,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AIW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200 Wuhu County, Anhui province Fancha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WUHU YOUXIN LASER MOUL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