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5770B -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5770B
CN104945770B CN201510297704.4A CN201510297704A CN104945770B CN 104945770 B CN104945770 B CN 104945770B CN 201510297704 A CN201510297704 A CN 201510297704A CN 104945770 B CN104945770 B CN 10494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odified polyvinyl
polyvinyl chloride
heat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77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5770A (zh
Inventor
操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Tongf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You Xin Laser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77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5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2Applications used for fi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硫酸钡、轻质碳酸钙、稀土偶联剂、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硬脂酸、异氰酸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抗氧剂1010。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热稳定性好,耐热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的一种包装材料,我国自1966年开发出扁丝编织袋至今,产品发展迅速,已形成花色品种多样、规格尺寸齐全的系列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产品包装、建筑包装、化工产品包装、食品包装等领域。
聚氯乙烯是一种价格低、耐腐蚀、耗能低的通用塑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在国内的产量在塑料中居于首位,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阻燃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可塑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编织袋。但是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不是很好,用其制作的编织袋耐热老化性能欠佳,使用寿命短,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耐热性好,耐热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5-1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5-20份、硫酸钡10-25份、轻质碳酸钙10-35份、稀土偶联剂5-9份、十溴二苯乙烷5-10份、三氧化二锑6-15份、硬脂酸1-5份、异氰酸酯10-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8份、抗氧剂10102-7份;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加热反应之后研磨粉碎而成。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65-78:35-50:8-13。
优选地,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75份、热塑性聚氨酯40-46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12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8-13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16份、硫酸钡17-21份、轻质碳酸钙19-26份、稀土偶联剂7-8.5份、十溴二苯乙烷7-8.6份、三氧化二锑10-14份、硬脂酸2.8-4.5份、异氰酸酯12-1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6-6.8份、抗氧剂10103.8-5.7份。
优选地,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4份、热塑性聚氨酯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0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硫酸钡20份、轻质碳酸钙22份、稀土偶联剂7.6份、十溴二苯乙烷8.2份、三氧化二锑12份、硬脂酸3份、异氰酸酯1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6份、抗氧剂10104.2份。
优选地,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8-15份硬脂酸钙与2-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60-190℃,搅拌15-4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优选地,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13份硬脂酸钙与2.5-3.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0-180℃,搅拌20-35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优选地,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2份硬脂酸钙与3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6℃,搅拌3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得到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进行反应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在稀土偶联剂的制备过程中,在S1中,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3.8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3-108℃进行反应3.5-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优选地,在稀土偶联剂的制备过程中,在S2中,将3-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5-130℃进行反应0.8-1.5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3.7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107℃进行反应4-4.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4.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6-128℃进行反应0.9-1.3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6℃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1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本发明中,焦磷酸二异辛酯可以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二甲苯和五氧化二磷,搅拌均匀后,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异辛醇,之后加热至60-65℃进行反应1-1.8h,反应结束后经减压蒸馏得到。
本发明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可以按照常规的聚氯乙烯材料制备工艺进行制备。
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中,选择了热塑性聚氨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氯乙烯配合,并调节了三者的比例,改善了聚氯乙烯的弹性和抗冲击性;以硫酸钡、轻质碳酸钙为填料,加入到体系中,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强度;稀土偶联剂加入到体系中,与填料之间存在化学键合和配位双重作用,包覆在填料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填料的表面能,在填料和基体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改善了填料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还具有均衡内外润滑效果,与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和硬脂酸配合,能够降低体系的粘度,使体系的流动性增加,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另外,其中的稀土元素还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协同效果好,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耐热老化性。
对本发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其抗张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380%,经过120℃×168h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92%,断裂伸长率≥93%。
本发明中采用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为原料制作的编织袋具有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其热稳定性好,耐热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40、42、43、45、46.2、47、48、49.4、51、52、53、54、56、58、59、61、64、65、67、68.3、69、72、73、75、78、79.3、80份;热塑性聚氨酯的重量份可以为20、23、25、26、27、28.6、29、31、32、35、38、39、42、45、46、48.6、49、51、52、53、54、56、56.7、58、58.6、59、59.3、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份可以为5、5.6、6、6.4、7、8、9、10、10.6、12、13、14.2、1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的重量份可以为5、5.6、6、6.3、7、8、9、10、10.6、12、13、13.5、14、14.6、1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的重量份可以为2、2.3、3、3.6、4、4.6、5、5.3、6、6.7、7、7.4、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份可以为5、6、7、8、9、10、10.6、12、13、15、16、17、18、19.4、20份;硫酸钡的重量份可以为10、12、13、15、16、16.8、18、19、19.6、21、23、23.4、24、24.6、25份;轻质碳酸钙的重量份可以为10、12、13、15、16、16.9、18、18.6、21、23、24.3、35份;稀土偶联剂的重量份可以为5、5.3、5.8、6、6.4、7、7.5、8、8.6、9份;十溴二苯乙烷的重量份可以为5、5.3、6、6.3、7、7.4、8、8.5、9、9.3、10份;三氧化二锑的重量份可以为6、6.8、7、7.5、8、8.6、9、9.4、10、10.6、12、13、13.5、14、14.6、15份;硬脂酸的重量份可以为1、1.2、1.6、2、2.3、2.8、3、3.4、4、4.6、5份;异氰酸酯的重量份可以为的重量份可以为10、12、13、15、16、18、19、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的重量份可以为3、3.4、4、4.5、5、5.6、6、6.3、7、7.4、8份;抗氧剂1010的重量份可以为2、2.3、2.8、3、3.4、4、4.6、5、5.3、6、6.7、7份。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0份、硫酸钡10份、轻质碳酸钙35份、稀土偶联剂5份、十溴二苯乙烷10份、三氧化二锑6份、硬脂酸5份、异氰酸酯1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8份、抗氧剂10102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8份硬脂酸钙与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60℃,搅拌4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8℃进行反应3.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5℃进行反应1.5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份、热塑性聚氨酯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5份、硫酸钡25份、轻质碳酸钙10份、稀土偶联剂9份、十溴二苯乙烷5份、三氧化二锑15份、硬脂酸1份、异氰酸酯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份、抗氧剂10107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5份硬脂酸钙与2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90℃,搅拌15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8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3℃进行反应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30℃进行反应0.8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份、热塑性聚氨酯46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3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6份、硫酸钡17份、轻质碳酸钙26份、稀土偶联剂7份、十溴二苯乙烷8.6份、三氧化二锑10份、硬脂酸4.5份、异氰酸酯12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6.8份、抗氧剂10103.8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份硬脂酸钙与3.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0℃,搅拌35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7℃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4.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6℃进行反应1.3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5份、热塑性聚氨酯4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2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8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硫酸钡21份、轻质碳酸钙19份、稀土偶联剂8.5份、十溴二苯乙烷7份、三氧化二锑14份、硬脂酸2.8份、异氰酸酯1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6份、抗氧剂10105.7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3份硬脂酸钙与2.5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80℃,搅拌2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7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0.9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4份、热塑性聚氨酯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0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硫酸钡20份、轻质碳酸钙22份、稀土偶联剂7.6份、十溴二苯乙烷8.2份、三氧化二锑12份、硬脂酸3份、异氰酸酯1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6份、抗氧剂10104.2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2份硬脂酸钙与3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6℃,搅拌3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6℃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1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实施例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3份、热塑性聚氨酯51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7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0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硫酸钡20份、轻质碳酸钙30份、稀土偶联剂8份、十溴二苯乙烷7份、三氧化二锑11份、硬脂酸4份、异氰酸酯1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7份、抗氧剂10105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份硬脂酸钙与3.6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84℃,搅拌33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7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7℃进行反应4.1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4.3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1.3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0-80份、热塑性聚氨酯20-6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5-15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2-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5-20份、硫酸钡10-25份、轻质碳酸钙10-35份、稀土偶联剂5-9份、十溴二苯乙烷5-10份、三氧化二锑6-15份、硬脂酸1-5份、异氰酸酯10-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8份、抗氧剂1010 2-7份;其中,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加热反应之后研磨粉碎而成;
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得到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进行反应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65-78:35-50:8-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75份、热塑性聚氨酯40-46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12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8-13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16份、硫酸钡17-21份、轻质碳酸钙19-26份、稀土偶联剂7-8.5份、十溴二苯乙烷7-8.6份、三氧化二锑10-14份、硬脂酸2.8-4.5份、异氰酸酯12-17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6-6.8份、抗氧剂1010 3.8-5.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4份、热塑性聚氨酯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5份、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10份、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5.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硫酸钡20份、轻质碳酸钙22份、稀土偶联剂7.6份、十溴二苯乙烷8.2份、三氧化二锑12份、硬脂酸3份、异氰酸酯1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6份、抗氧剂10104.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8-15份硬脂酸钙与2-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60-190℃,搅拌15-4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13份硬脂酸钙与2.5-3.4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0-180℃,搅拌20-35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2份硬脂酸钙与3份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加热至176℃,搅拌30min,冷却后研磨粉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在稀土偶联剂的制备过程中,在S1中,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5-3.8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3-108℃进行反应3.5-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在稀土偶联剂的制备过程中,在S2中,将3-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的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5-130℃进行反应0.8-1.5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8、9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3.7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5-107℃进行反应4-4.5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4.5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6-128℃进行反应0.9-1.3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8、9中任一项所述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偶联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在搅拌状态下,在1摩尔份的钛酸四异丙酯中加入3.6摩尔份焦磷酸二异辛酯,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6℃进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出异丙醇得到焦磷酸型钛酸酯;
S2、将3.8摩尔份的焦磷酸型钛酸酯与1摩尔份氧化钇混合后搅拌均匀,升温至128℃进行反应1h后得到所述稀土偶联剂。
CN201510297704.4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Active CN104945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7704.4A CN104945770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7704.4A CN104945770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5770A CN104945770A (zh) 2015-09-30
CN104945770B true CN104945770B (zh) 2018-05-15

Family

ID=5416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7704.4A Active CN104945770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5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0620A (zh) * 2018-01-22 2018-07-06 唐凤骏 一种交联溶胶改性编织材料
CN108250619A (zh) * 2018-01-22 2018-07-06 史敏强 一种环保无卤编织材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5435A1 (de) * 1974-09-24 1976-04-01 Goodrich Co B F Weichgemachte polyblend-kautschuk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01165089A (zh) * 2006-10-20 2008-04-23 上海正鸣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纳米级硬聚氯乙烯管材
CN10144563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生寿斋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编织网带
CN102558653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大连亚泰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A级防火型铝塑板芯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544A (zh) * 2013-11-26 2014-04-09 大连环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微发泡pvc木塑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5435A1 (de) * 1974-09-24 1976-04-01 Goodrich Co B F Weichgemachte polyblend-kautschuk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01165089A (zh) * 2006-10-20 2008-04-23 上海正鸣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纳米级硬聚氯乙烯管材
CN101445635A (zh) * 2008-12-25 2009-06-03 生寿斋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编织网带
CN102558653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大连亚泰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A级防火型铝塑板芯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544A (zh) * 2013-11-26 2014-04-09 大连环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微发泡pvc木塑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5770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5929B (zh) 一种耐热耐腐蚀编织袋
CN104945770B (zh) 一种耐热老化改性聚氯乙烯编织袋
CN101942156A (zh) 高阻燃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751B (zh) 一种适用于tpv的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02543B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电线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9145A (zh) 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新型增塑剂
CN104098842A (zh) 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改性材料
CN103352376B (zh) 高档运动鞋的鞋面用pvc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2844B (zh) 一种含有硫酸铝包膜粉体的电缆护套料
CN108841069A (zh) 一种门窗用高强度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4358A (zh) 一种蒙脱土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管材
CN110204895A (zh) 一种新能源车线缆护套用阻燃尼龙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76C (zh) X光医用跟踪线
CN106188908B (zh) Cpe-pvc辐照交联护套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08875B1 (ko) 복합 가소제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CN10663441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环氧接枝石墨烯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487A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防静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784A (zh) 一种色选机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5856A (zh) 一种弹性防水鞋底材料
CN105017687A (zh) 一种耐寒耐低温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481B (zh) 一种105℃交联的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材料
CN104761852A (zh) 一种碳纳米管基阻燃防霉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8196A (zh) 一种抗静电pbat纤维
CN109054262A (zh) 耐高温、抗热撕裂氟橡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6566128A (zh) 一种pvc用磷酸三乙脂复合环保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5

Address after: 241200 Building 2, Beisike Innovation Park, Fa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anch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Tongf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200 Wuhu County, Anhui province Fancha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WUHU YOUXIN LASER MOUL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