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900A - 电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4900A
CN105164900A CN201480024331.7A CN201480024331A CN105164900A CN 105164900 A CN105164900 A CN 105164900A CN 201480024331 A CN201480024331 A CN 201480024331A CN 105164900 A CN105164900 A CN 105164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center
connector component
connector
pair
cen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43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4900B (zh
Inventor
内村浩之
须藤正士
高桥宽光
横山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64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4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36Connections of cable or wire to brus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38Brush holders
    • H01R39/383Brush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the brush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elements which are subject to variation, e.g. adjustable bearings, reconfigurable windings, variable pitch venti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将连接器部件组装孔以及组装主体51a的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圆形形状。在组装主体51a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置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相对的一对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在电刷架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的相对部分设置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且连接有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的一对电刷侧公型端子。因此,能够在使连接器部件50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插入齿轮箱,能够通过一个连接器部件50来对应外部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相差180度的配置要求。

Description

电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容纳旋转轴的壳体以及组装于该壳体并连接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器(connector)部件的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汽车等车辆中装载的电动车窗装置等的驱动源中,一直使用小型且可获得大的输出功率的具备减速机构的电机装置。而且,通过操作操作开关而沿正向或反向旋转驱动电机装置,由此开闭驱动车窗玻璃等开闭体。
作为这种具备减速机构的电机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机装置具备电机部和齿轮部,在形成电机部的磁轭(壳体)内,旋转自由地容纳有电枢轴(旋转轴),在形成齿轮部的齿轮箱(壳体)内,旋转自由地容纳有形成减速机构的蜗杆以及蜗轮。
另外,在齿轮箱的磁轭侧形成有连接器保持部,在该连接器保持部内配置有被供给来自外部连接器的驱动电流的连接器单元(连接器部件)。连接器单元具备连接有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部,该连接器连接部向连接器保持部的外部露出。而且,连接器连接部的开口侧的方向即连接外部连接器一侧的方向被朝向输出轴的轴向底端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4676号公报(图1、图2)
可是,根据车身制造商等,上述那样的电机装置具有将电机部朝向车辆的前方侧这样地配置于车门内的要求(配置要求A)或者具有将齿轮部朝向车辆的前方侧这样地配置于车门内的要求(配置要求B)。在像这样地将电机装置配置于车门内的情况下,为了将外部连接器从车辆的前方侧(门的铰链部分周边部)拉出,不论上述那样的配置要求A、B如何,都优选使电机装置的连接器连接部的开口侧朝向车辆的前方侧。
因此,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机装置中,要满足上述那样的配置要求A、B,就必须准备使连接器连接部的开口侧的方向不同的多个连接器部件。也就是说,可能产生电机装置的制造工序繁杂化或电机装置的制造成本上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一个连接器部件即可对应于各种配置要求的电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电机装置具备:壳体,设有旋转轴;供电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部件,与所述供电部件连接,将来自外部连接器的所述驱动电流供给所述供电部件,其中,在所述壳体设有组装孔,在所述连接器部件设有沿所述组装孔的轴心被插入的组装主体,所述组装孔及所述组装主体的与所述轴心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以所述轴心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形状,在所述组装主体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的一对连接器部件侧端子,在所述供电部件的与所述组装孔的相对部分,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且连接所述连接器部件侧端子的一对供电部件侧端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所述旋转轴设有传感器磁铁,在所述连接器部件设有旋转传感器,在所述组装主体对所述组装孔的第一组装状态和使其相对于该第一组装状态以所述轴心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第二组装状态这两个状态下,所述旋转传感器以与所述传感器磁铁重叠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所述供电部件具备覆盖所述传感器磁铁的周围的壁部,通过该壁部支撑所述供电部件侧端子的与所述组装孔侧相反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部件中的任一方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的一对卡合部,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部件中的任另一方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且卡合所述卡合部的一对被卡合部,一对所述卡合部中的各个卡合部以及一对所述被卡合部中的各个被卡合部被形成为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点对称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通过固定螺丝而被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组装孔以及组装主体的与轴心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轴心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形状,因而能够在使连接器部件以轴心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插入至壳体。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一个连接器部件来对应外部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相差180度的配置要求。
并且,在组装主体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置以轴心为中心相对的一对连接器部件侧端子,在供电部件的与组装孔的相对部分设置以轴心为中心相对且连接有连接器部件侧端子的一对供电部件侧端子,因而对于连接器部件与供电部件的电连接,也能够对应外部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相差180度的配置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电机装置的俯视图。
图2的(a)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b)是从箭头B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
图3的(a)是从箭头C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b)是从箭头D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
图4的(a)、(b)是说明以插入轴心为中心而使其旋转了180度的状态的连接器部件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电刷架(brushholder)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连接器部件向齿轮箱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连接器部件对电刷架的第一组装状态(0度组装状态)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连接器部件对电刷架的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组装状态)的概略图。
图9的(a)、(b)是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图10的(a)、(b)是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图11是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齿轮箱以及连接器部件的与图6对应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图11的连接器部件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从箭头E方向观察图12的连接器部件的图。
图14的(a)、(b)是图13的虚线圆F部的放大图,其是说明传感器基板对基板保持部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
图15是从箭头G方向观察对传感器用导电部件及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2的连接器部件的骨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表示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电机装置的俯视图,图2的(a)示出了从箭头A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b)示出了从箭头B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图3的(a)示出了从箭头C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b)示出了从箭头D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的图,图4的(a)、(b)示出了说明以插入轴心为中心而使其旋转了180度的状态的连接器部件的说明图,图5示出了表示电刷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电机装置10被用作汽车等车辆中装载的电动车窗装置(未图示)的驱动源,其用于驱动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未图示)。电机装置10被形成为小型但能进行较大输出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设置在形成于车辆的门内的狭窄空间(未图示)中。电机装置10具备电机部20和齿轮部40,这些电机部20以及齿轮部40通过多个紧固螺丝11(在图示中两个)而彼此连结,被单元化。
电机部20具备通过对由磁性材料构成的钢板压制加工等而被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电机外壳(壳体)21。电机外壳21具备彼此相对的平面壁部21a和彼此相对的圆弧状壁部21b,其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也就是说,使电机外壳21的各平面壁部21a相对的方向的厚度尺寸变薄,由此,将电机部20设置为扁平形状,从而能够将电机装置10配置于门内的狭窄空间中。在此,在齿轮箱41上也仿照电机外壳21的扁平形状而成为扁平形状(详情未图示)。此外,在图1中,只示出了各平面壁部21a中的、图中前面侧的平面壁部21a。
在电机外壳21中的各圆弧状壁部21b的内侧,固定有截面被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的多个磁铁22(在图示中两个),在各磁铁22的内侧隔着规定的间隙而旋转自由地容纳有卷绕了线圈23的电枢24。而且,在电机外壳21的开口侧(图1中左侧)安装有电刷架60,通过该电刷架60闭塞电机外壳21的开口侧。
在电枢24的轴心SC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作为旋转轴的电枢轴26通过压入被固定于电枢24的贯通孔中。电枢轴26以横穿电机部20以及齿轮部40双方的方式设置,电枢轴26的轴向一侧(图1中右侧)配置于电机外壳21内,电枢轴26的轴向另一侧(图1中左侧)配置于齿轮箱41内。
在沿着电枢轴26的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且靠近电枢24的部位固定有大致被形成为筒状的转向器(コンミテータ)27。被卷绕在电枢24上的线圈23的端部与该转向器27电连接。
被电刷架60保持的多个电刷28(在图示中两个)与转向器27的外周滑动接触,各电刷28通过弹簧部件29而分别以规定压力向转向器27弹性接触。由此,通过由车载控制器(未图示)向各电刷28供给驱动电流而在电枢24上产生旋转力(电磁力),进而电枢轴26以规定的旋转数以及旋转扭矩旋转。
在沿着电枢轴26的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且转向器27的与电枢24侧相反一侧固定有传感器磁铁30。传感器磁铁30沿着电枢轴26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极性(例如四极)这样地被形成为环状。传感器磁铁30与电枢轴26一起一体旋转,因此,随着电枢轴26的旋转,相对于配置在传感器磁铁30的径向外侧的旋转传感器55的磁通量线的状态变化。
在电枢轴26的与传感器磁铁30相比轴方向另一侧设有蜗轮31。蜗轮31被形成为大致筒状,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电枢轴26。在蜗轮31上啮合有旋转自由地被容纳于齿轮箱41内的蜗轮43的齿部43a(详情未图示)。由此,蜗轮31在齿轮箱41内随电枢轴26的旋转而旋转,该旋转被传递至蜗轮43。在此,蜗轮31以及蜗轮43形成减速机构SD。
电机外壳21的底部侧(图1中右侧)被形成为阶梯形状,在该部位设有直径比电机外壳21的主体部分小的小径部21c。在该小径部21c设有第一轴承部件32,该第一轴承部件32将电枢轴26的轴方向一侧支撑为旋转自由。
齿轮部40具备齿轮箱(壳体)41以及连接器部件50。齿轮箱41的图1中前面侧的开口部分(未图示)被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齿轮盖42闭塞。形成齿轮部40的齿轮箱41由树脂材料形成为规定形状,通过各紧固螺丝11而被连结在电机外壳21的开口侧。
在齿轮箱41内,各自旋转自由地容纳有被固定在电枢轴26的蜗轮31和在外周部分具备与蜗轮31啮合的齿部43a的蜗轮43。在此,蜗轮43的齿部43a以缓和的倾斜角度向蜗轮43的轴方向倾斜,以便与形成于蜗轮31上的螺旋状的齿部(未图示)啮合。由此,能够从蜗轮31对蜗轮43进行平滑的动力传递。
在蜗轮43的轴心OC配置有输出部件43b,该输出部件43b以能动力传递地连接于车窗开闭调节器(未图示)。也就是说,电枢轴26的旋转由减速机构SD减速而被高扭矩化,从输出部件43b向车窗开闭调节器输出。
另外,在齿轮箱41内的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另一侧相对应的部分上设有第二轴承部件44。该第二轴承部件44将电枢轴26的轴方向另一侧支撑为旋转自由。
在齿轮箱41的侧方部分(图1中上侧)设有作为组装孔的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详情参照图6)。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圆形,成为其轴心的插入轴心FC在与电枢轴26的轴心SC正交且垂直于输出部件43b的轴心OC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连接器部件50沿着作为与轴心SC正交且与轴心OC垂直的方向的插入轴心FC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插入。在此,轴心SC的延伸方向指示电机装置10的纵宽方向,插入轴心FC的延伸方向指示电机装置10的横宽方向,轴心OC的延伸方向指示电机装置10的厚度方向。另外,插入轴心FC构成本发明中的轴心。
另外,在齿轮箱41的侧方部分且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开口侧,设有筒状安装部41b(参照图6),连接器部件50的盖帽部51b(参照图2)通过设于连接器部件50的O型圈53(参照图3的(b)、图4)而被安装在该筒状安装部41b。由此,阻止雨水等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内进入。
并且,在齿轮箱41的侧方部分且齿轮箱41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相对应的表侧以及背侧设有一对被卡合爪41c。即,各被卡合爪41c以相对的方式分别设于沿着轴心OC的轴方向、即齿轮箱4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此外,在图示中只示出了一方(表侧)的被卡合爪41c。
各被卡合爪41c形成为板状,各被卡合爪41c的板厚方向与齿轮箱41的厚度方向一致。另外,各被卡合爪41c被配置在相对于电枢轴26的轴心SC的轴方向而与将电机部20与齿轮部40连结的紧固螺丝11相比蜗轮31侧的死区(デッドスペース)。由此,不使齿轮箱41的厚度尺寸变厚即可设置各被卡合爪41c。
各被卡合爪41c分别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配置,卡合连接器部件50的各卡合爪51f(参照图2)。由此,连接器部件50在齿轮箱41的规定位置在防脱状态下被固定。在此,齿轮箱41的各被卡合爪41c构成本发明中的被卡合部。
另外,在齿轮箱41设有三个固定部41d。各固定部41d以包围输出部件43b的方式分别以规定间隔(大致120度间隔)配置在齿轮箱41的周围。而且,在各固定部41d,分别安装用于将电机装置10固定于车辆的门内的固定螺栓(未图示)。通过像这样以包围输出部件43b的方式并以规定间隔设置各固定部41d,从而能够在狭窄的门内高平衡性地支撑电机装置10,进而即使高负荷已施加于电机装置10,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机装置10在门内摇晃。
如图2~图4所示,连接器部件50通过对塑料等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被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连接器部件50由被组装在齿轮箱41上的组装部51、连接有外部连接器CN(参照图1)的连接器连接部52、以及将组装部51与连接器连接部52连结的连结部52a形成。连接器部件50与电刷架60连接(详情参照图7、图8),将来自外部连接器CN的驱动电流供给电刷架60。
组装部51具备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圆形的组装主体51a,在该组装主体51a的周围设有盖帽部51b。组装主体51a被插入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参照图1、图6)中,盖帽部51b被安装在筒状安装部41b(参照图6)上。在此,连结部52a从盖帽部51b的轴心即插入轴心FC向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图2的(b)的右侧)相反侧偏移规定量。由此,在沿着插入轴心FC的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50时,使连接器连接部52尽量不从盖帽部51b突出。
在将组装主体51a插入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的状态下,O型圈53(参照图3的(b)、图4)被夹持在组装主体51a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之间。也就是说,O型圈53弹性变形的同时贴紧组装主体51a和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双方。在此,O型圈53作为密封件而发挥作用,使用通用的O型圈。
组装主体51a的轴心与插入轴心FC一致,在组装主体51a的沿着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的与连接器连接部52侧相反一侧(图2中下侧)一体地设有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部51c。该箱部51c在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延伸,由基板保持部51d和端子容纳部51e形成。
基板保持部51d保持传感器基板54,向与端子容纳部51e相比连接器连接部52侧的相反侧突出。而且,基板保持部51d的突出部分沿着短边方向(图2的(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W1,基板保持部51d沿着厚度方向的(图2(b)的左右方向)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H1。
被基板保持部51d保持的传感器基板54由例如苯酚树脂等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在该传感器基板54的沿着短边方向(图2的(a)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安装有旋转传感器55(加网点部分)。在此,旋转传感器55配置于传感器磁铁30(参照图1、图4)的径向外侧,成为捕捉该传感器磁铁30的磁通量线的方向及其变化的磁传感器。由此,旋转传感器55能够检测电枢轴26(参照图1)的旋转状态、即电枢轴26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更具体而言,旋转传感器55具备作为传感器元件的磁阻元件(MR元件),进一步地,成为应用了巨磁阻效应现象(GiantMagnetoResistanceEffect)的GMR传感器。
通过焊接等连接方法,四个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加网点部分)的长度方向一侧与传感器基板54电连接。另一方面,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向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部露出。由此,旋转传感器55的检测信号经由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及外部连接器CN(参照图1)而向车载控制器送出。
在连接器部件50内,除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以外,还设有一对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加网点部分)。而且,如图3的(b)所示,在端子容纳部51e内,容纳有形成各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也就是说,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被设置于组装主体51a的插入方向前端侧。
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按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相对的方式配置于端子容纳部51e内。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被配置在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CL上,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与插入轴心FC之间的分离距离均被设定为L1。在此,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构成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部件侧端子。
另一方面,在各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分别形成有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b,各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b向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部露出。由此,来自车载控制器的驱动电流经由外部连接器CN(参照图1)向各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供给。
在盖帽部51b的箱部51c侧(图2中下侧)一体地设有一对卡合爪51f。各卡合爪51f在将连接器部件50安装于齿轮箱41上的状态下与齿轮箱41的各被卡合爪41c卡合而不被脱离。在此,各卡合爪51f也与被卡合爪41c同样地被形成为板状,在使各卡合爪51f与各被卡合爪41c卡合的状态下不会使齿轮箱41的厚度尺寸变厚。
各卡合爪51f与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同样地按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相对的方式配置于盖帽部51b。并且,如图4所示,各卡合爪51f被配置在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CL上,各卡合爪51f与插入轴心FC之间的分离距离均被设定为L2(L2>L1)。在此,卡合爪51f构成本发明中的卡合部。
这样,将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及组装主体51a的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圆形形状。另外,将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配置,且在各被卡合爪41c以及各卡合爪51f中,也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配置,成为点对称的形状。
由此,在图4的(a)所示的、连接器部件50对齿轮箱41的第一组装状态(0度组装状态)和图4的(b)所示的、使其相对于第一组装状态而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组装状态)这两个状态下,将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及各卡合爪51f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且能够将组装主体51a插入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
另外,相对于设于电枢轴26的传感器磁铁30,设于连接器部件50上的旋转传感器55在图4的(a)的第一组装状态和图4的(b)的第二组装状态这两个状态下,以与该传感器磁铁30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传感器磁铁30的径向外侧。由此,在第一组装状态以及第二组装状态下,由旋转传感器55对来自传感器磁铁30的磁通量线进行的检测状态不会产生误差。
如图5所示,作为供电部件的电刷架60设于电机外壳21以及齿轮箱41内,通过对塑料等树脂材料注射成形而被形成为规定形状。电刷架60具备刷架主体61和轴承保持筒62。在此,在图5中,对被安装于电刷架60的电子部件实施加网点。
连接器部件50与电刷架60连接(详情参照图7、图8)。由此,使电枢轴26旋转的驱动电流从外部连接器CN(参照图1)经由连接器部件50而被供给电刷架60。
电刷架主体61具备底壁部61a和侧壁部61b,在由这些壁部61a、61b包围的内侧移动自由地设有多个电刷28(在图示中只示出一个),并设有电容器等电子部件(未图示)。另外,在底壁部61a的外侧设有一对电刷侧驱动用导电部件63,在侧壁部61b的外侧设有一对扼流圈64(在图示中只示出一个)。在此,电容器、扼流圈64以彼此电连接的方式被配置于电刷28与电刷侧驱动用导电部件63之间。
各电刷侧驱动用导电部件63通过将钢板弯曲成型而被形成为规定形状,分别具备主体部63a、延长部63b、突片63c以及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主体部63a被配置成沿着底壁部61a,延长部63b从主体部63a折弯成直角并在轴承保持筒62的延伸方向上延长。另外,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从延长部63b折弯成直角并在主体部63a的延伸方向上延长。
由此,电刷侧公型端子63d在轴承保持筒62的沿着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被朝向沿着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的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侧。在此,在连结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线段(未图示)的中间部分配置有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插入轴心FC。也就是说,在电刷架60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相对部分,按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相对的方式设有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
在此,电刷侧公型端子63d构成本发明中的供电部件侧端子,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与插入轴心FC之间的分离距离均被设定为与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和插入轴心FC之间的分离距离L1(参照图4)相等的长度。由此,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从沿着插入轴心FC的图中箭头A1方向对电刷侧公型端子63d连接。
突片63c设于延长部63b与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之间,被弯曲成前端侧朝向底壁部61a侧。另一方面,在底壁部61a的与各突片63c相对的部分,以在轴承保持筒62的延伸方向上延长的方式一体地设有一对支撑突起61c。在各支撑突起61c上分别形成有切口部61d,各突片63c分别进入该切口部61d。由此,抑制不被任何支撑的被配置于空中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前端侧摇晃,从而能够可靠地稳定进行该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与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的连接。
在此,各支撑突起61c的分离尺寸被设定为比基板保持部51d的突出部分沿着短边方向的宽度尺寸W1(参照图2的(a))大的分离尺寸W2(W2>W1)。并且,各支撑突起61c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比基板保持部51d的沿着厚度方向的高度尺寸H1(参照图2的(b))大的高度尺寸H2(H2>H1)。由此,基板保持部51d的突出部分不与该各支撑突起61c接触而进入各支撑突起61c间。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器部件50对电刷架60的组装操作。
轴承保持筒62具备一对圆弧状壁62a和一对平面壁62b,一对圆弧状壁62a中的各个圆弧状壁以及一对平面壁62b中的各个平面壁被配置成彼此相对。另外,一对平面壁62b中的各个平面壁被配置成与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伸出方向垂直。这样,通过在轴承保持筒62上设置与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伸出方向垂直的平面壁62b,从而使该平面壁62b的部位的壁厚变为比圆弧状壁62a的部位薄。因此,能够在将连接器部件50已组装在电刷架60上的状态下,将旋转传感器55靠近传感器磁铁30配置,进而能够抑制旋转传感器55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在轴承保持筒62的与底壁部61a侧相反一侧的前端部分,形成有轴承容纳部62c。而且,将电枢轴26(参照图1)的轴方向中间部分支撑为旋转自由的第三轴承部件65嵌合在轴承容纳部62c中并被固定。在此,轴承保持筒62构成本发明中的壁部。
并且,在沿着轴承保持筒62的轴方向的靠近轴承容纳部62c的部位且圆弧状壁62a与平面壁62b之间设有对该部位加强的合计四个加强肋62d(在图示中只示出三个)。这些加强肋62d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齿轮箱41的安装孔(未图示)中。这样,由于将各加强肋62d压入齿轮箱41的安装孔中,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具有薄壁的平面壁62b的轴承保持筒62在齿轮箱41内的松动、即第三轴承部件65的松动。因此,能够使电机装置10运行时的静肃性提高。
另外,在轴承保持筒62的内侧配置有传感器磁铁30,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侧的平面壁62b支撑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基端侧。也就是说,电刷架60的轴承保持筒62覆盖传感器磁铁30的周围且支撑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侧相反一侧。由此,在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与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a的连接时,防止电刷侧公型端子63d与传感器磁铁30的接触,且防止电刷侧公型端子63d被变形,从而使该连接操作变得容易。
并且,轴承保持筒62还具备作为被配置于传感器磁铁30与旋转传感器55(参照图2)之间的分隔壁的功能。由此,不会使在传感器磁铁30侧的各电刷28的磨损粉附着于旋转传感器55或安装有该旋转传感器55的传感器基板54。因此,能够长期抑制旋转传感器55的检测性能下降。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对如以上那样形成的电机装置10的组装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图6示出了说明连接器部件向齿轮箱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图7示出了表示连接器部件对电刷架的第一组装状态(0度组装状态)的概略图,图8示出了表示连接器部件对电刷架的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组装状态)的概略图。
首先,如图1所示,准备在电机外壳21组装有电枢24、电刷架60等的电机部20,同时准备齿轮箱41。然后,将形成电机部20的蜗轮31及电刷架60的轴承保持筒62向齿轮箱41内插入下去。其后,将电机外壳21与齿轮箱41抵碰。接着,通过使用紧固工具(未图示)将紧固螺丝11螺纹结合,从而将电机外壳21与齿轮箱41连结而使它们一体化。其后,从齿轮箱41的开口部分将蜗轮43容纳于该齿轮箱41内,同时通过齿轮罩42密闭齿轮箱41的开口部分。
接下来,如图6所示,准备预先在另外的装配工序中装配好的连接器部件50。然后,如图6的箭头A1所示,使连接器部件50的组装主体51a(箱部51c)侧即传感器基板54侧面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此时,使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朝着电机外壳21侧(参照图1)。
然后,在使插入轴心FC已一致的状态下,将箱部51c及组装主体51a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逐渐插入下去。由此,连接器部件50的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a(参照图3)与电刷架60的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参照图5)电连接。然后,通过将插入操作进一步地进行下去,从而盖帽部51b被安装于筒状安装部41b,且使各卡合爪51f成为即使对各被卡合爪41c拉拽也不会脱离的卡合状态。
由此,如图7所示,成为连接器部件50与电刷架60已被连接的状态,与作为第一组装状态(0度组装状态)的一个配置要求(图1的状态的电机装置10)对应的电机装置10完成。此时,基板保持部51d的突出部分比轴承保持筒62的各支撑突起61c更向轴承容纳部62c侧配置,旋转传感器55被配置于传感器磁铁30的轴方向尺寸范围MA内。
另一方面,为了对应于作为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被朝向齿轮箱41侧的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的其他的配置要求,首先,如图6的虚线箭头B1所示,使连接器部件50相对于第一组装状态而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180度。其后,如虚线箭头B2所示,与上述的装配步骤同样地,将箱部51c及组装主体51a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逐渐插入下去。
由此,如图8所示,成为连接器部件50与电刷架60已被连接的状态,对应于作为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组装状态)的其他的配置要求的电机装置10完成。此时,基板保持部51d的突出部分在各支撑突起61c间在与该各支撑突起61c非接触的状态下被配置,旋转传感器55被配置于传感器磁铁30的轴方向尺寸范围MA内。
如以上所详述的,根据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电机装置10,将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以及组装主体51a的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圆形形状,因而能够使连接器部件50在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插入齿轮箱41中。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一个连接器部件50来对应外部连接器CN的连接方向的相差180度的配置要求。
并且,由于在组装主体51a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置了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的一对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在电刷架60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相对部分设置了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相对的、对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进行连接的一对电刷侧公型端子63d,因而对于连接器部件50与电刷架60的电连接,也能够对应外部连接器CN的连接方向的相差180度的配置要求。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9的(a)、(b)示出了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7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的连接器部件50相比,连接器连接部52相对于组装部51的位置成为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的位置,只有该点不同。也就是说,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的方向与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CL的方向一致。
在该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70中,在该连接器部件70向齿轮箱41(参照图1、图6)的组装状态下,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被朝向沿着齿轮箱4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一组装状态)或另一侧(第二组装状态)。
在如以上那样形成的实施方式二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作用效果。但是,连接器连接部52相对于组装部51的角度位置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为30度、45度等什么角度都没关系。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0的(a)、(b)示出了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如图10所示,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连接器部件8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的连接器部件50相比,各卡合爪51f的位置不是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CL上,而被设定为相对于中心线CL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45度的、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SL上,只有该点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卡合爪51f的位置的变更,详情未图示,齿轮箱41侧的各级被卡合爪41c的位置也被变更。
在如以上那样形成的实施方式三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作用效果。但是,配置各卡合爪51f的、通过插入轴心FC的中心线SL的角度位置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而为30度、90度等什么角度都没关系。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1示出了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齿轮箱以及连接器部件的与图6对应的说明图,图12示出了说明图11的连接器部件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图13示出了从箭头E方向观察图12的连接器部件的图,图14的(a)、(b)示出了图13的虚线圆F部的放大图且说明传感器基板对基板保持部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图15示出了从箭头G方向观察到对传感器用导电部件及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2的连接器部件的骨架图(skeletondiagram)。
如图11~图13所示,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齿轮箱(壳体)90以及连接器部件10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的齿轮箱41及连接器部件50(参照图6)相比,第一,彼此的连接结构不同。第二,传感器基板54对基板保持部51d的安装步骤不同。第三,将连接器连接部52限制在当沿着插入轴心FC的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100时包围连接器部件100的范围AR内这点不同。
若对第一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一中,使连接器部件50的各卡合爪51f对齿轮箱41的各被卡合爪41c卡合而连接了两者,而在实施方式四中,通过一对固定螺丝S来将齿轮箱90与连接器部件100固定。
在齿轮箱90的与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相对应的表侧及背侧,以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有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被卡合部)91。即,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以相对的方式分别设于沿着轴心OC(参照图1)的轴方向、即齿轮箱9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而且,在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分别设有在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延伸的内螺纹部91a,各固定螺丝S从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与各内螺纹部91a螺纹结合。
另外,在相对于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而沿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周向错开了90度的位置,设有一对第二被卡合凸部92。这些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也与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同样地被设置成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的径向外侧突出。此外,在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上也分别设有内螺纹部92a,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以沿着与轴心OC正交的轴心SC(参照图1)的方向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此,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也构成本发明中的被卡合部,能够对应连接规格与连接器部件100不同的其它连接器部件(未图示)。
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不超过齿轮箱90的厚度尺寸的尺寸。并且,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在轴心SC的轴方向上与连结电机部20和齿轮部40的紧固螺丝11相比配置在蜗轮31侧(参照图1)的死区。由此,不使齿轮箱90的厚度尺寸变厚即可设置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此外,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中的一方的第二被卡合凸部92(电机部20侧)也被配置于各紧固螺丝11间的死区中。
在连接器部件100的盖帽部101的外周部分上一体地设有一对第一卡合凹部(卡合部)101a。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在将连接器部件100已安装于齿轮箱90的状态下与齿轮箱90的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卡合。另外,在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上分别设有各固定螺丝S插入贯通的螺丝插通孔101b。在此,连接器连接部52不配置在分别设于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的螺丝插通孔101b的轴线上。也就是说,螺丝插通孔101b的各个如从与外部连接器CN(参照图1)对连接器连接部52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夹着连接器连接部52一样地被设于盖帽部101上。由此,能够使用紧固工具(未图示)容易地拧入各固定螺丝S。并且,由于能够使外部连接器CN的插入力大致均等地分散于各固定螺丝S,因而能够防止连接器部件100过早损伤。
另外,在盖帽部101的外周部分设有在将连接器部件100已安装于齿轮箱90的状态下与齿轮箱90的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卡合的一对第二卡合凹部101c(在图示中只示出一个)。在此,在各第二卡合凹部101c未设有螺丝插通孔,通过使各第二卡合凹部101c与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在将连接器部件100安装于齿轮箱90时卡合,从而防止向以连接器部件100对齿轮箱90的插入轴心FC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松动。在此,在各第二卡合凹部101c未设有螺丝插通孔,因此在将连接器部件100已安装于齿轮箱90的状态下遮挡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的各内螺纹部92a。因此,各第二卡合凹部101c也作为防止尘土等进入各内螺纹部92a中的盖罩而发挥作用。
在将连接器部件向齿轮90组装时,在使彼此的插入轴心FC一致的状态下,如图中箭头C1所示,将箱部51c以及组装主体51a(在图11中未显出,参照图3)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逐渐地插入下去。由此,连接器部件100的各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在图11中未显出,参照图3)与电刷架60的各电刷侧公型端子63d(在图11中未显出,参照图5)电连接。然后,通过将插入操作进一步地进行下去,从而盖帽部101被安装于筒状安装部41b,且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与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卡合,各第二卡合凹部101c与各第二被卡合凸部92卡合。
其后,如图中箭头C2所示,一边将各固定螺丝S向各螺丝插通孔101b中插入贯通,一边使用未图示的紧固工具(例如螺丝刀等)使各固定螺丝S以规定的拧紧力矩与各内螺纹部91a螺纹结合。由此,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及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通过各固定螺丝S而彼此被固定,对应于作为第一组装状态(0度组装状态)的一个配置要求的电机装置10完成。
另一方面,为了对应于作为第二组装状态(180度)的其他的配置要求,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使连接器部件100相对于第一组装状态而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180度。其后,与上述的装配步骤同样地,将箱部51c及组装主体51a向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中逐渐地插入下去,最后通过各固定螺丝S而将连接器部件100与齿轮箱90固定。
接下来,若对第二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具体而言,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将传感器基板54向基板保持部51d组装时,能够将传感器基板54暂时保持为相对于基板保持部51d大致水平。
如图12所示,在传感器基板54上设有一对长边部54a和一对短边部54b,在一对长边部54a上以相对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凹部54c。在这些凹部54c中组装后述的基板保持部51d的各保持爪102。
在基板保持部51d,以夹着插入轴心FC的方式并向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地设有一对保持爪102。在基板保持部51d,还设有夹着插入轴心FC且在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滑动部103。在此,在将连接器部件100向齿轮箱90组装时,滑动部103与齿轮箱90的安装孔(未图示)滑动接触,引导连接器部件100向齿轮箱90的组装。而且,各保持爪102被配置于与各滑动部103相比更靠近传感器基板54的部位,由此,各保持爪102在已保持传感器基板54的状态下不会向各滑动部件103的与传感器基板54侧相反一侧突出。因此,能够将连接器部件100向齿轮箱90顺畅地组装。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各保持爪102从其前端侧(图中上方侧)朝向底端侧(图中下方侧)分别具有临时保持垂直壁102a、锥形凸部102b、锥形按压部102c。一对临时保持垂直壁102a间的距离成为与设于传感器基板54的一对凹部54c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的距离。另外,一对锥形凸部102b随着从各临时保持垂直壁102a朝向各保持爪102的底端侧,以彼此接近的方式逐渐突出样地倾斜而设置。并且,一对锥形按压部102c随着从锥形凸部102b朝向各保持爪102的底端侧,以彼此分开的方式逐渐退缩样地倾斜而设置。因此,一对保持爪102的间隔被形成为各锥形凸部102b的部位彼此最靠近。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对传感器基板54对基板保持部51d的安装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13的箭头M所示,使传感器基板54面向基板保持部51d的已被开口的侧。此时,使一对凹部54c与一对保持爪102在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一致。由此,如图14的(a)所示,各凹部54c与各临时保持垂直壁102a相对,从而将传感器基板54被保持于各保持爪102上。因此,传感器基板54被临时保持为相对于基板保持部51d大致水平。在此,如图14的(a)所示,当传感器基板54变为已被临时保持在基板保持部51d上的状态时,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的基板连接部56a被定位于传感器基板54的规定的连接孔H中。
接着,将传感器基板54向各保持爪102的底端侧按压。于是,传感器基板54向各保持爪102的底端侧缓慢地移动。于是,如图14的(b)所示,各凹部54c越过各锥形凸部102b而到达各锥形按压部102c的部分。由此,各保持爪102向与传感器基板54侧相反一侧(外侧)弹性变形。在此,各锥形按压部102c的倾斜面被朝向各保持爪102的底端侧,因而各保持爪102在按压传感器基板54的同时防止传感器基板54松动。
接下来,若对第三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具体而言,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当沿着插入轴心FC的方向观察连接器部件100时,如图13所示,将连接器连接部52限制在包围连接器部件100的范围AR内。
为了像这样地使连接器部件100尽可能小型化,将埋设于连接器部件100中的四条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以及两条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形状设置为图15中所示那样的形状。以下,使用附图来对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及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为了使两者的差别变得清楚,在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上施加有间隔窄的阴影线,在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上施加有间隔宽的阴影线。
在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与具有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b侧相反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器侧母型端子57a(参照图3)的母型端子固定部57c。该母型端子固定部57c在插入轴心FC的轴方向上延长,并且当如图15所示从侧方观察连接器部件100时,被配置于盖帽部101的中央部。这是因为,即使使连接器部件100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180度,也被组装于齿轮箱90。与此相反,连结盖帽部101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连结部52a被配置在相对于插入轴心FC而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图中下侧)相反侧的传感器基板54侧(图中上侧)。由此,能够将连接器连接部52限制在包围连接器部件100的范围AR内。
在连接器侧驱动用导电部件57的母型端子固定部57c与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7b之间设有分别被折弯成90度(直角)的第一弯曲部57d、第二弯曲部57e以及第三弯曲部57f。另外,在第二弯曲部57e、第三弯曲部57f之间设有中间部57g。而且,如图15所示,第二弯曲部57e、第三弯曲部57f以及中间部57g被配置在相对于插入轴心FC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相反一侧的传感器基板54侧。由此,能够使连结部52a从插入轴心FC向传感器基板54侧偏移。
另外,四条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具备基板连接部56a和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6b。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由两种形状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组成,一个种类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在基板连接部56a与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6b之间具有被折弯成90度的第一弯曲部56c以及第二弯曲部56d。在这些第一弯曲部56c、第二弯曲部56d之间设有中间部56e。
另外,另一种的传感器用导电部件56在基板连接部56a与连接器侧公型端子56b之间具有被折弯成90度的第一弯曲部56f、第二弯曲部56g、第三弯曲部56h以及第四弯曲部56i。在第一弯曲部56f、第二弯曲部56g之间设有第一中间部56g,在第三弯曲部56f、第四弯曲部56i之间设有第二中间部56k。
而且,如图15所示,第一弯曲部56c、第二弯曲部56d及中间部56e、另外第一弯曲部56f~第四弯曲部56i及第一中间部56j、第二中间部56k被配置在相对于插入轴心FC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侧相反一侧的传感器基板54侧。由此,能够使连结部52a从插入轴心FC向传感器基板54侧偏移。
在如以上那样形成的实施方式四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同样的作用效果。除此以外,在实施方式四中,各第一卡合凹部101a及各第一被卡合凸部91通过各固定螺丝S而彼此被固定。因此,能够在与实施方式一相比松动已被进一步地抑制的状态下将连接器部件100固定于齿轮箱90。因此,能够使旋转传感器55相对于齿轮箱90内的传感器磁铁30(在图11中未显出,参照图1)的位置在每个产品上都没有差异地高精度化。
并且,在实施方式四中,由于能够将传感器基板54临时保持为与基板保持部51d大致水平,因而能够使传感器基板54高精度地保持于基板保持部51d。因此,能够抑制旋转传感器55(参照图11)的检测精度下降。并且,在实施方式四中,由于能够将连接器连接部52限制在包围连接器部件100的范围AR内,因而能够使连接器部件100进一步小型化自不必说,还使用于将连接器部件100注射成型的模具(未图示)小型化成为可能。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一点自不待言。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连接器部件组装孔41a及组装主体51a的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圆形形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总之,只要为在以插入轴心FC为中心旋转了180度后变为与使其旋转之前相同的形状的点对称的形状即可,例如,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作为旋转传感器55而使用了与传感器磁铁30所形成的磁通量线反应的一个GMR传感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既可以使用多个廉价的MR传感器,也能够使用其它磁传感器(霍尔IC等)。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电机装置10用作为车辆上所装载的电动车窗装置的驱动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能够作为天窗装置等其它的驱动源而使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作为电机部20而采用了带有电刷的电动机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采用具有旋转轴的无刷电动机等作为电机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作为供电部件的汇流条单元(集电装置)来取代作为供电部件的电刷架。
工业实用性
电机装置可被应用于驱动汽车等车辆中所装载的电动车窗装置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使车窗玻璃升降。

Claims (5)

1.一种电机装置,具备:壳体,设有旋转轴;供电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部件,与所述供电部件连接,将来自外部连接器的所述驱动电流供给所述供电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设有组装孔,
在所述连接器部件设有沿所述组装孔的轴心被插入的组装主体,
所述组装孔及所述组装主体的与所述轴心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以所述轴心为中心分别点对称的形状,
在所述组装主体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的一对连接器部件侧端子,
在所述供电部件的与所述组装孔的相对部分,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且连接所述连接器部件侧端子的一对供电部件侧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设有传感器磁铁,在所述连接器部件设有旋转传感器,在所述组装主体对所述组装孔的第一组装状态和使其相对于该第一组装状态以所述轴心为中心旋转了180度的第二组装状态这两个状态下,所述旋转传感器以与所述传感器磁铁重叠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部件具备覆盖所述传感器磁铁的周围的壁部,通过该壁部支撑所述供电部件侧端子的与所述组装孔侧相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部件中的任一方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的一对卡合部,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部件中的任另一方设有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相对且卡合所述卡合部的一对被卡合部,一对所述卡合部中的各个卡合部以及一对所述被卡合部中的各个被卡合部被形成为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点对称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通过固定螺丝而被固定。
CN201480024331.7A 2013-04-30 2014-04-24 电机装置 Active CN105164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4897 2013-04-30
JP2013-094897 2013-04-30
PCT/JP2014/061595 WO2014178329A1 (ja) 2013-04-30 2014-04-24 モ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4900A true CN105164900A (zh) 2015-12-16
CN105164900B CN105164900B (zh) 2019-03-15

Family

ID=5184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4331.7A Active CN105164900B (zh) 2013-04-30 2014-04-24 电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2773B2 (zh)
EP (1) EP2993765B1 (zh)
JP (3) JP6224091B2 (zh)
CN (1) CN105164900B (zh)
WO (1) WO201417832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920A (zh) * 2016-09-05 2019-04-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感测转子位置的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马达
CN111095744A (zh) * 2018-01-05 2020-05-01 株式会社美姿把 马达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19769A (zh) * 2018-03-08 2020-10-23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旋转装置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11208710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大隈株式会社 位置检测器的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5534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车窗驱动机构及使用该车窗驱动机构的车辆
CN106208538B (zh) * 2016-08-03 2019-04-19 南通联科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霍尔元件连接装置
JP2018148732A (ja) * 2017-03-08 2018-09-20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6887899B2 (ja) * 2017-07-05 2021-06-16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0008459A (ja) * 2018-07-10 2020-01-16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センサユニット
JP7122908B2 (ja) * 2018-08-30 2022-08-22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装置
JP7363130B2 (ja) * 2019-07-01 2023-10-18 ニデックパワートレイ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3162286A (zh) * 2021-03-30 2021-07-23 王中毅 一种针对漏电防护的感应电机
DE102022001009B3 (de) * 2022-03-23 2023-05-04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Antrieb, aufweisend einen Elektromotor, ein Gehäuseteil und ein Elektronikmodu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30739A1 (de) * 2008-06-27 2009-12-31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Elektromotorischer Hilfsantrieb für Fahrzeuge
US2010032085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Asmo Co., Ltd. Electric motor
EP2267845A2 (de) * 2009-06-25 2010-12-29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Verbindungsanordnung
DE102009045339A1 (de) * 2009-10-05 2011-04-07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wischervorrichtung
US20120112579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Asmo Co., Ltd. Motor
CN102594012A (zh) * 2010-12-28 2012-07-18 阿斯莫有限公司 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1074Y2 (ja) * 1989-01-31 1998-01-28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装置の端板取付構造
JP2525364Y2 (ja) * 1990-11-21 1997-02-12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DE4225496A1 (de) * 1992-08-01 1994-02-03 Brose Fahrzeugteile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für Verstellsysteme in Kraftfahrzeugen
GB9323932D0 (en) * 1993-11-20 1994-01-05 Johnson Electric Sa Splashproof cover for a miniature electric motor
JP3654759B2 (ja) 1997-11-18 2005-06-0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装置
WO1999040285A1 (de) * 1998-02-05 1999-08-1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nikmodul für eine elektromotorisch betriebene antriebseinheit
JPH11299165A (ja) * 1998-04-15 1999-10-29 Copal Co Ltd 小型dcモータ
JP2000217306A (ja) 1999-01-21 2000-08-04 Asmo Co Ltd アクチュエ―タ
US6509661B1 (en) 1999-01-14 2003-01-21 Asmo Co., Ltd. Motor and actuator
DE102008042244A1 (de) 2008-09-22 2010-04-01 Robert Bosch Gmbh Motor-Getriebeeinheit
US20120025643A1 (en) * 2009-03-25 2012-02-02 Mitsuba Corporation Motor with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JP5350126B2 (ja) 2009-08-12 2013-11-27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
JP2011254676A (ja) 2010-06-04 2011-12-15 Mitsuba Corp モータ装置
JP5519476B2 (ja) * 2010-11-15 2014-06-11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30739A1 (de) * 2008-06-27 2009-12-31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Elektromotorischer Hilfsantrieb für Fahrzeuge
US2010032085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Asmo Co., Ltd. Electric motor
EP2267845A2 (de) * 2009-06-25 2010-12-29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Verbindungsanordnung
DE102009045339A1 (de) * 2009-10-05 2011-04-07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wischervorrichtung
US20120112579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Asmo Co., Ltd. Motor
CN102594012A (zh) * 2010-12-28 2012-07-18 阿斯莫有限公司 马达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920A (zh) * 2016-09-05 2019-04-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感测转子位置的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马达
CN111355345A (zh) * 2016-09-05 2020-06-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感测转子位置的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马达
CN111095744A (zh) * 2018-01-05 2020-05-01 株式会社美姿把 马达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95744B (zh) * 2018-01-05 2022-03-29 株式会社美姿把 马达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411455B2 (en) 2018-01-05 2022-08-09 Mitsuba Corporation Mo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1819769A (zh) * 2018-03-08 2020-10-23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旋转装置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111819769B (zh) * 2018-03-08 2023-10-03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旋转装置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11208710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大隈株式会社 位置检测器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8329A1 (ja) 2014-11-06
JP2018198536A (ja) 2018-12-13
JP2017229240A (ja) 2017-12-28
JPWO2014178329A1 (ja) 2017-02-23
JP6410907B2 (ja) 2018-10-24
EP2993765B1 (en) 2020-03-11
CN105164900B (zh) 2019-03-15
EP2993765A1 (en) 2016-03-09
JP6224091B2 (ja) 2017-11-01
JP6558866B2 (ja) 2019-08-14
EP2993765A4 (en) 2016-12-28
US10312773B2 (en) 2019-06-04
US20160072368A1 (en)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900A (zh) 电机装置
US7595578B2 (en) Mo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its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CN100578157C (zh) 磁场传感器
CN101273511B (zh) 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US5246377A (en)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rotary connector and a wiring harness
CN105580248A (zh) 母线单元、母线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无刷电动机
US20110260719A1 (en) Rotational angle sensors and manufacture methods thereof
CN104520169A (zh) 旋转角传感器
JP6234713B2 (ja) ギヤボックスおよびギヤ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03918167A (zh) 电动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EP3651321B1 (en) Mo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578616B2 (en) Relative angle sens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103812279A (zh) 电动机
KR101535625B1 (ko) 모터
CN104520685B (zh) 转矩检测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
JP4972593B2 (ja)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2601944A (zh) 感测装置
US20090229877A1 (en) Housing Hav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an Electrical Feed Line
WO2014125982A1 (ja) モータ装置
CN110492669B (zh) 齿轮箱、减速器、马达单元、制造该齿轮箱的模具及方法
ITPD20130064A1 (it) Motoriduttore elettrico a corrente continua perfezionato, particolarmente per alzavetri, sedili, tergicristalli e altre applicazioni in veicoli
JP2013137290A (ja) 相対角度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4824872B (zh) 一种线束插头及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