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8736B -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8736B
CN105158736B CN201510299652.4A CN201510299652A CN105158736B CN 105158736 B CN105158736 B CN 105158736B CN 201510299652 A CN201510299652 A CN 201510299652A CN 105158736 B CN105158736 B CN 105158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form
transmitting pattern
num
optimization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96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8736A (zh
Inventor
汪霜玲
何子述
易侃
黄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2996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8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8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8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8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波形设计方法,属于雷达技术领域,用于生成雷达的发射波形和发射方向图。本发明针对多目标场景设计优化的波形和发射方向图,首先根据先验信息对期望发射方向图建模,其次将发射信号构造为一组正交信号的加权求和,从而可通过求解权值优化问题同时获得优化波形和优化发射方向图,最后通过借鉴并改进离散长球(DPS)序列产生原理根据期望发射方向图设计发射方向图。本发明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可将发射能量根据期望方向图优化分配在空中多个感兴趣的方向上,并对各感兴趣方向上的能量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发射波形的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广泛。较之相控阵雷达系统,MIMO雷达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较高的动目标检测性能以及参数估计性能等。波形设计是提高雷达系统检测、估计和识别等性能的关键技术。对于MIMO雷达系统,波形设计的准则是多样化的。包括提高信噪比(SNR);改善检测性能;减少均方误差(MMSE);提高空域和时域的分辨率等,同时还有基于互信息和基于发射波束图的波形设计。
空间某个方向上的发射波束图代表的是该方向上发射合信号的平均功率。基于发射波束图的波形设计方法利用MIMO雷达不同天线可以发射不同信号的特性,通过设计各发射信号间的互相关矩阵来拟合期望的发射波束图。对于不同的目标场景和设计目标,期望发射波束图的形状以及对实际发射波束图和期望发射波束图之间近似度的判定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设计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基于发射波束图的设计方法。包括李剑等人研究的最大化功率法、方向图匹配法、最小化方向图旁瓣设计方法、以及华光等人研究的控制波动和发射带宽的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等。以上所有方法的中心思想均可以理解为将发射能量分配到感兴趣的方向上。
Sergiy A.Vorobyov等人在研究来波角(DOA)估计问题时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集中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发射波束空间处理(TBP)技术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期望的空域范围内,从而提高估计性能。华光等人指出将TBP技术用于设计发射方向图,可以化简基于发射方向图的波形优化问题。在传统的基于发射方向图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中,直接优化波形比优化波形的协方差矩阵要复杂的多。因此传统的基于发射方向图的波形设计方法将波形设计分成两步:第一步先获得优化的发射信号协方差,第二步根据优化的发射信号协方差综合出优化波形。采用TBP技术可以在第一步之后很容易获得优化波形,从而避免通过一些复杂的迭代方法获得优化波形。
离散长球(DPS)序列是一组同时具有时限特性和带限特性的正交序列,其产生原理为在时域能量一定的情况下,令信号在给定带宽内的能量占信号在总带宽内能量的比值最大。Sergiy A.Vorobyov等人利用DPS序列的产生原理给出了一种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期望空域范围内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受DPS序列性质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知可用带宽为[-B,B]时,DPS可以将能量集中在[-WB,WB]内,W≤1/2。因此根据DPS序列的产生原理,Sergiy A.Vorobyov等人提出的方法只能把发射能量集中在[-Θ,Θ]内,且0≤Θ≤π/2。当感兴趣的观测空间范围较小,即多个目标集中在空域范围[-Θ,Θ]内且Θ的值较小时,相对于传统全向发射的MIMO雷达,该方法通过将能量集中在[-Θ,Θ]内可以很大程度的获得能量集中带来的优势。然而,当多个目标分散在空域多个区间范围内的时候,为了能够检测到所有目标,期望的空域范围也跟着变大,当期望空域范围增大到接近于全向空域范围的时候,该发射波束空间设计方法的优势就不存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波形设计方法,在减小计算量的同时,具有较优的能量控制性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波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先验信息对期望发射方向图建模,期望发射方向图为:
其中,Θk,k=1,…,K表示空域内互不重叠的任意K个区间,K为目标场景中目标的个数,αk为区间Θk内的期望发射功率,pd(θ)为期望发射方向图;
(2)将发射信号构造为一组正交序列(本专利采用DPS序列作为构造发射信号的正交序列)的加权求和,针对多目标场景通过借鉴并改进DPS序列生成原理设计关于正交序列的个数和权值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所述优化问题同时获得优化波形和优化发射方向图,所述权值优化问题中用于优化波形权值系数的矩阵为
其中,φt=2πdtsinθ/λ和dt=λ/2分别代表空间相位差和相邻发射天线间的距离,λ为发射波形的波长,M为发射天线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雷达工作的相对频带宽度W和脉冲内采样点数N产生一组DPS序列;
(2.2)在所述的一组DPS序列中,选择前NR个DPS序列,其中NR≤M,以加权求和的方式,构造第m,m=1,…,M,个天线发射的波形sm[n],
其中,vi[n;N,W]表示第i个DPS序列,dm,i为第m个发射波形中对应于第i个DPS序列的权值系数;
(2.3)将构造的M个波形构成发射波形向量s[n]=[s1[n],…,sM[n]]T,并表示成s[n]=Dv[n],其中, 为波形权值系数矩阵,di=[d1,i,…,dM,i]T
(2.4)将发射方向图和波形优化问题转化为关于矩阵D的优化问题,构造用于优化波形权值系数的矩阵基于矩阵AS和雷达发射总能量E0,以取最大值为目标,以发射总能量一定且当i≠i′时有为约束条件,求得最优的NR和di,i=1,…,NR,i′=1,…,NR
(2.5)将步骤(2.4)求得的NR和di,i=1,…,NR代入到发射方向图p(θ;D)=aH(θ)DDHa(θ)中,得到优化的发射方向图;
(2.6)将步骤(2.4)求得的NR和di,i=1,…,NR代入到步骤(2.3)中的发射波形向量中,得到优化波形sopt[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4)中基于矩阵AS和雷达发射总能量E0,以取最大值为目标,以发射总能量一定且当i≠i′时有为约束条件,求得最优的NR和di,i=1,…,NR,i′=1,…,NR,包括以下步骤:
(2.4.1)对矩阵AS做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值λA,i,i=1,…,M,及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qA,i
(2.4.2)令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λA,j为矩阵AS的第j个特征值,j=1,…,NR_num
(2.4.3)将步骤(2.4.2)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max,令NR=NR_num
(2.4.4)令NR_num=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
(2.4.5)将步骤(2.4.4)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new
(2.4.6)将Γnew与Γmax对比,若Γnew>Γmax,则令Γmax=Γnew且NR=NR_num,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2.4.7)重复步骤(2.4.4)至步骤(2.4.6),直到NR_num=M+1。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基于发射空间的MIMO雷达信号模型,通过对一组正交的发射信号加权求和,在空域中形成若干个发射波束,并借鉴并改进离散长球(DPS)序列的产生原理,针对多目标场景设计发射波束图,将发射能量分配在空中若干个感兴趣的方向上,并同时获得满足期望方向图的最优波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优化波形前选择一组具有正交特性的DPS序列加权求和来构造波形,使得波形设计由原来的两个步骤:先设计波形协方差矩阵,然后再从设计获得的矩阵中综合出优化波形,变为直接优化波形本身这一个步骤。通过对多目标场景对应的期望发射方向图建模,并根据期望发射方向图构造优化问题,较之传统发射方向图及波形设计方法,本发明在减小计算量的同时,具有较优的能量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发射波形构造模型示意图。
图2是目标个数为3时本发明设计方法与方向图匹配设计方法获得的优化方向图。
图3是目标个数为3时最大功率法获得的优化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设MIMO雷达系统发射天线个数为M。假设各发射波形为窄带信号,将第m个天线发射的波形记为sm[n],0≤n≤N-1,其中N为一个脉冲时间内的采样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波形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目标场景中目标的分布及状态等先验信息,构造期望发射方向图:
其中,Θk,k=1,…,K表示空域内互不重叠的任意K个感兴趣的区间,αk代表区间Θk内的期望发射功率。可以看出当K→∞时,Θ可覆盖整个[-π/2,π/2]的空域范围,且上式可表示任意一种连续的发射方向图。
步骤二,根据频带宽度B、脉冲宽度T、采样频率fs,确定雷达工作的相对频带宽度W和脉冲内采样点数N,根据频带宽度W和脉冲内采样点数N产生对应的一组DPS序列;DPS序列产生方法具体可参见Don M.Gruenbacher等1994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PROCESSING的“A Simple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Discrete Prolate SpheroidalSequences”。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产生的一组DPS序列中,选择前NR个DPS序列来构造发射波形,其中NR≤M,M为发射天线个数,利用这NR个DPS序列,以加权求和的方式,构造第m,m=1,…,M个天线发射的波形sm[n]
其中,vi[n;N,W]表示第i个DPS序列,dm,i为第m个发射波形中对应于第i个DPS序列的权值系数;发射波形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构造的M个波形构成向量
s[n]=[s1[n],…,sM[n]]T=Dv[n],
其中,di=[d1,i,…,dM,i]T
步骤五,构造权值系数优化问题:
步骤501,发射信号在θ方向(相对于发射阵列)上的合信号可表示为
其中s[n]=[s1[n],…,sM[n]]T且φt=2πdt sinθ/λ和dt=λ/2代表空间相位差和相邻发射天线间的距离。因此发射信号在θ方向上的功率,即发射方向图可表示为
其中
为发射信号向量s[n]的协方差矩阵,它满足半正定特征,即R≥0。将步骤三中s[n]的表达式代入上式有
其中v[n]vT[n]=I利用了DPS序列的正交性。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基于DPS序列的MIMO雷达波形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不再需要通过对发射信号做统计平均获得,而是直接可由参数矩阵D获得。将上式代入到发射方向图的表达式中,则发射方向图变为关于参数矩阵D的函数,可重新表示为
p(θ;D)=aH(θ)DDHa(θ)
可以看出优化问题不再是关于波形s或协方差矩阵R的优化问题,而是转化为关于波形参数矩阵D的优化问题。
步骤502,根据步骤一中期望发射方向图的表达式,设计的目的是在发射总能量一定的情况下,令尽可能多的发射能量集中在目标所在空间区间内。也就是说对于全向辐射(辐射角度范围为[-π/2,π/2])的MIMO雷达信号,希望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期望区间Θ内。而对于期望区间Θ内的第Θk个子区间,希望根据期望方向图在该子区间内的幅值αk来分配发射信号在该区间内的能量。当αk较大时能够在Θk内分配较多能量,而αk较小时在Θk内分配较少能量。假设K个区间范围大小相同,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多目标场景通过借鉴并改进DPS序列生成原理,将优化问题构造为
将步骤501中由参数矩阵D表示的发射方向图表达式代入上式,同时为获得波形增益效果,对上述优化问题加上一个正交约束条件:当i≠i′时,有优化问题变成
s.t.tr(DDH)≤E0
由于将p(θ;D)=aH(θ)DDHa(θ)代入上式,
则上式中的目标函数可化为
其中
步骤六,对正交序列的个数NR和权值系数di,i=1,…,NR,进行优化,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601,对矩阵AS做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值λA,i,i=1,…,M,及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qA,i
步骤602,令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
步骤603,将步骤602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max,令NR=NR_num
步骤604,令NR_num=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
步骤605,将步骤604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new
步骤606,将Γnew与Γmax对比,若Γnew>Γmax,则令Γmax=Γnew且NR=NR_num,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步骤607,重复步骤604至步骤606,直到步骤604中的NR_num=M+1。
步骤七,将NR和di,i=1,…,NR代入到发射方向图p(θ;D)=aH(θ)DDHa(θ)中,即可获得优化的发射方向图;
步骤八,将NR和di,i=1,…,NR代入到步骤四中的发射波形向量中,便可得到优化波形sopt[n]。
图2和图3展示了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本实施例公开的设计方法与现有的方向图匹配设计方法和最大功率法获得的优化方向图的结果对比图。设共置天线MIMO雷达系统其发射天线个数为M=10,各发射阵元是线性排列的,脉宽N=100及相对频率带宽W=0.3发射总能量为E0=1。假设有三个目标分别位于方向角为-40°,0°,和40°的方向上,则感兴趣子空间个数为K=3,且感兴趣子空间Θk,k=1,2,3可选为Θ1=[-50°,-30°],Θ2=[30°,50°],Θ3=[-10°,10°]。假设这三个目标具有相同的特征,发射信号在这三个方向上的期望发射功率相同,因此期望发射方向图中的αk为αk=1,k=1,2,3。按照步骤一至步骤八得到优化的雷达发射方向图,方向图匹配设计方法获得的优化方向图相比,首先在发射总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更好的将发射波束控制在期望区间内。其次,本例中期望发射方向图在三个区间内的值是相同的,这表示发射波束能量被期望均匀分布在三个区间内。本发明较波束匹配设计方法能够更好的根据期望发射方向图分配能量,可参见图2,其中黑色虚线用来间隔各期望区间。
采用最大功率法获得发射方向图,参见图3。从图中可看出功率在三个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两边的波束功率较大,而中间的波束功率较小,没有达到期望方向图在三个方向上功率相同的效果。将图3中方向图与图2中本发明所获方向图对比,本发明较最大功率法,对功率在各子区域上分布的控制效果较强。

Claims (2)

1.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先验信息对期望发射方向图建模,期望发射方向图为:
其中,Θk,k=1,…,K表示空域内互不重叠的任意K个区间,K为目标场景中目标的个数,αk为区间Θk内的期望发射功率,pd(θ)为期望发射方向图;
(2)将发射信号构造为一组正交序列的加权求和,通过借鉴并改进DPS序列生成原理设计关于正交序列的个数和权值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所述优化问题同时获得优化波形和优化发射方向图,所述优化问题中用于优化波形权值系数的矩阵为
A S = Σ k = 1 K ∫ Θ k α k a ( θ ) a H ( θ ) d θ
其中,φt=2πdtsinθ/λ和dt=λ/2分别代表空间相位差和相邻发射天线间的距离,λ为发射波形的波长,M为发射天线个数;
所述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雷达工作的相对频带宽度W和脉冲内采样点数N产生一组DPS序列;
(2.2)在所述的一组DPS序列中,选择前NR个DPS序列,其中NR≤M,以加权求和的方式,构造第m,m=1,…,M,个天线发射的波形sm[n],
s m [ n ] = Σ i = 1 N R d m , i v i [ n ; N , W ] , n = 1 , ... , N
其中,vi[n;N,W]表示第i个DPS序列,dm,i为第m个发射波形中对应于第i个DPS序列的权值系数;
(2.3)将构造的M个波形构成发射波形向量s[n]=[s1[n],…,sM[n]]T,并表示成s[n]=Dv[n],其中,为波形权值系数矩阵,di=[d1,i,…,dM,i]T
(2.4)将发射方向图和波形优化问题转化为关于矩阵D的优化问题,构造用于优化波形权值系数的矩阵基于矩阵AS和雷达发射总能量E0,以取最大值为目标,以发射总能量一定且当i≠i′时有为约束条件,求得最优的NR和di,i=1,…,NR,i′=1,…,NR
(2.5)将步骤(2.4)求得的NR和di,i=1,…,NR代入到发射方向图p(θ;D)=aH(θ)DDHa(θ)中,得到优化的发射方向图;
(2.6)将步骤(2.4)求得的NR和di,i=1,…,NR代入到步骤(2.3)中的发射波形向量中,得到优化波形sopt[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4)中基于矩阵AS和雷达发射总能量E0,以取最大值为目标,以发射总能量一定且当i≠i′时有为约束条件,求得最优的NR和di,i=1,…,NR,i′=1,…,NR,包括以下步骤:
(2.4.1)对矩阵AS做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值λA,i,i=1,…,M,及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qA,i
(2.4.2)令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λA,j为矩阵AS的第j个特征值,j=1,…,NR_num
(2.4.3)将步骤(2.4.2)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max,令NR=NR_num
(2.4.4)令NR_num=NR_num+1,计算di=||di||qA,i,i=1,…,NR_num,其中
(2.4.5)将步骤(2.4.4)中计算得到的di,i=1,…,NR_num,代入目标函数将获得的目标函数值记作Γnew
(2.4.6)将Γnew与Γmax对比,若Γnew>Γmax,则令Γmax=Γnew且NR=NR_num,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2.4.7)重复步骤(2.4.4)至步骤(2.4.6),直到NR_num=M+1。
CN201510299652.4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Active CN105158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652.4A CN105158736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652.4A CN105158736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8736A CN105158736A (zh) 2015-12-16
CN105158736B true CN105158736B (zh) 2017-06-06

Family

ID=5479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9652.4A Active CN105158736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8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3523B (zh) * 2018-12-21 2021-04-13 天津大学 用于室内定位的采用方向图叠加天线估计来波角度的方法
CN109946699B (zh) * 2019-02-25 2021-02-12 安富利电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雷达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044969B (zh) * 2019-12-03 2022-02-11 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到达角估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852A (zh) * 2012-11-29 2013-03-1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sp序列的mimo-oth雷达波形生成方法
CN103018721A (zh) * 2012-12-11 2013-04-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mimo-oth雷达波形的生成方法
CN103076596A (zh) * 2013-01-17 2013-05-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CN103630882A (zh) * 2013-11-22 2014-03-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多斜率调制实现分布式雷达波形的方法
CN104076334A (zh) * 2014-07-08 2014-10-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设计mimo雷达波形和发射天线阵列的方法
CN104375121A (zh) * 2014-01-28 2015-02-25 大连大学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波形与有偏估计器的联合优化方法
CN104515975A (zh) * 2014-12-12 2015-04-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面向杂波抑制的相干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8683A (en) * 1991-04-16 1992-07-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ar system with active array antenna, elevation-responsive PRF control, and beam multiplex control
US20090201206A1 (en) * 2006-04-27 2009-08-1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exible beampattern design using waveform diversit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852A (zh) * 2012-11-29 2013-03-1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sp序列的mimo-oth雷达波形生成方法
CN103018721A (zh) * 2012-12-11 2013-04-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mimo-oth雷达波形的生成方法
CN103076596A (zh) * 2013-01-17 2013-05-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CN103630882A (zh) * 2013-11-22 2014-03-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多斜率调制实现分布式雷达波形的方法
CN104375121A (zh) * 2014-01-28 2015-02-25 大连大学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波形与有偏估计器的联合优化方法
CN104076334A (zh) * 2014-07-08 2014-10-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设计mimo雷达波形和发射天线阵列的方法
CN104515975A (zh) * 2014-12-12 2015-04-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面向杂波抑制的相干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王旭等;《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1231;第35卷(第12期);2802-28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8736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o et al. Millimeter-wav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2-D beamspace MUSIC method
CN101369014B (zh) 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双边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Li et al. Transmit subaperturing for MIMO radars with co-located antennas
CN106054123B (zh) 一种稀疏l阵及其二维doa估计方法
Tang et al. Relative entropy-based waveform design for MIMO radar 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lutter and interference
CN106646387B (zh) 基于发射波束域的mimo雷达抗有源干扰方法
CN105044684B (zh) 基于射频隐身的mimo跟踪雷达发射波束的形成方法
CN107703489B (zh) 一种mimo雷达恒模波形和接收机的联合设计方法
CN103076596A (zh)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CN103983952A (zh) 一种非圆信号双基地mimo雷达低复杂度收发角度联合估计方法
CN105738895B (zh) 一种降低mimo成像雷达近场栅瓣的方法
CN109254272B (zh) 一种共点式极化mimo雷达的两维角度估计方法
CN105158736B (zh) 一种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方法
CN105717496A (zh) 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4833959A (zh) 基于目标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波形优化方法
CN105319545A (zh) 提高stap检测性能的mimo-ofdm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CN113660017A (zh) 一种irs辅助的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的sinr最大化方法
Sun et al. A robust secure hybrid analog and digital receive beamforming scheme for efficien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CN111352079B (zh) 一种基于频控阵mimo雷达的低截获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7290732A (zh) 一种量子大爆炸的单基地mimo雷达测向方法
CN103037494A (zh) 多波束天线功率控制方法
CN108037487B (zh) 一种基于射频隐身的分布式mimo雷达发射信号优化设计方法
CN107918112B (zh) 基于有源-无源雷达协同的联合收发波束形成方法
Du et al. Multi-user and multi-target 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 waveform design: Multi-fold performance tradeoffs
Tang et al. Transmit beamforming for DOA estimation based on Cramer–Rao bound optimization in subarray MIMO rad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