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2942A -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2942A
CN105152942A CN201510561000.3A CN201510561000A CN105152942A CN 105152942 A CN105152942 A CN 105152942A CN 201510561000 A CN201510561000 A CN 201510561000A CN 105152942 A CN105152942 A CN 105152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mmonium salt
preparation
polymer
quaternary ammo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10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
陶金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t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t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10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29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2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9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叔胺与一卤代物混合物加入装有搅拌和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添加非醇类有机溶剂,在温度20℃~100℃,压力为0.01MPa~1Mpa条件下,均匀搅拌2~48小时,降温静置,制得单季铵盐;将与上步骤中的反应产物摩尔比为(1:1)~(4:1)具有基团R5与R6结构特征的连接剂和占反应物总质量0.01%~3%的催化剂添加到所述四口烧瓶中,在50~180℃温度和0.01Mpa~50Mpa压力下,均匀搅拌2~8小时,在50~180℃温度下,抽真空除去溶剂,制得双季铵盐。本发明的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高分子双季铵盐结构多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低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涂料和油墨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贮存稳定性。

Description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助剂领域,涉及涂料和油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特别是涉及涂料和油墨的导电助剂和抗静电剂高分子季铵盐的制备。
背景技术
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其季铵盐阳离子具有良好的电离性和导电性能,常作为导电助剂和抗静电剂应用于涂料和油墨行业。
季铵盐的合成的方法最常见且最易实现的方法为叔胺与卤化物反应即可生成季铵盐,如美国专利NO.4,450,174、4,156,775、6,485,790、2,295,504、5,855,817及中国专利CN1946674A、101428206A、1426681A、1569846、1616410A、101735078A等均介绍了各种叔胺与卤化物反应生成季铵盐的内容。这些较低分子量季铵盐,具有较高极性和良好的电离性能,虽然能赋予涂料和油墨体系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本身亲油的有机分子链段较短,在低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与低极性的涂料和油墨体系的相容性较差,产品的贮存稳定性较差,低温易析出,影响导电或抗静电性能,同时也会影响涂膜性能。
高分子季铵盐具有较大的高分子链段,可以赋予高分子季铵盐在较低极性的溶剂中一定的溶解性,与涂料或油墨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低温不易析出,可以持久保持涂膜的导电或抗静电性能。中国专利CN1221447A介绍了一种首先由C16-C22具有一定不饱和度的脂肪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单酯、二酯、三酯的叔胺混合物,然后再与多种季铵盐化试剂反应生成季铵盐的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产物二酯季铵盐的含量大于总季铵盐含量55%质量百分比,三酯季铵盐含量小于总季铵盐含量20%质量百分比。中国专利CN1013376707A介绍了一种聚醚型高分子季铵盐的合成方法,以环氧氯丙烷和环氧烯烃为原料合成含氯甲基侧基的端羟基均聚或共聚聚醚,然后和叔胺反应生成聚醚型高分子季铵盐。美国专利NO.6,183,622也介绍了聚环氧氯丙烷与叔胺反应,生成高分子季铵盐的方法。这些高分子季铵盐具有较长的高分子链段,具有一定的亲油性,但是相对也降低了分子链段中阳离子季铵盐所占的比例,导致分子链段中离子电离性能降低,影响导电和抗静电性能。
为此,双季铵盐(Gemini)的制备工艺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的双季铵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1.以二卤代物和叔胺为原料制得,采用二卤代物的分子链作为连接剂将两个叔胺连接起来。2.以含二叔胺化合物与一卤代物为原料,采用含二叔胺化合物的分子链为连接剂将两个一卤代物连接起来。3.以环氧氯丙烷、叔胺及盐酸为原料,首先通过盐酸与环氧氯丙烷中的环氧基团反应制得含有二氯化合物,然后再与叔胺反应生成双季铵盐化合物。最常见的的为第一种方法,如中国专利CN1027219A、101332419A及1344709A均介绍了使用二卤代物与长链叔胺,在有机溶剂中制得季铵盐化合物的方法。然而,上述三种制备双季铵盐的方法普遍存在原料可选择性较低、原料价格较高、季铵盐高分子链段过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制备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原料可选择性和季铵盐分子结构多样性,降低制备原料成本,简化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选择性大、原料价格便宜、季铵盐分子结构多样性、制备工艺简单的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单季铵盐制备
将叔胺与一卤代物混合物加入装有搅拌和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添加非醇类有机溶剂,在温度20℃~100℃,压力为0.01MPa~1Mpa条件下,均匀搅拌2~48小时,降温静置,制得单季铵盐;
2)制备双季铵盐
将与步骤a)中的反应产物摩尔比为(1:1)~(4:1)具有基团R5与R6结构特征的连接剂和占反应物总质量0.01%~3%的催化剂添加到所述四口烧瓶中,在50~180℃温度和0.01Mpa~50Mpa压力下,均匀搅拌2~8小时,在50~180℃温度下,抽真空除去溶剂,制得双季铵盐;
其中,所述连接剂的结构特征如式(Ⅰ)所示:
(Ⅰ)
所述R5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R6表示酸酐、羧基、羟基或异氰酸酯基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钛酸酯类、磺酸盐类及复合固体超强酸类。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摩尔比为(1:1)~(1:6),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用量为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总质量百分数的20-200%。
优选地,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含1~30碳原子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选自含3-20碳原子数的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石油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反应过程如式(Ⅱ)所示:
(Ⅱ)
其中,所述R1、R2及R3为具有相同和/或不相同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R4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X为卤族元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叔胺的所述R1、R2及R3选自1-20个碳原子的甲基、乙基、丙基、1-丁基、1-戊基、己基、辛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异辛基、十二烷基、环己基、羟基、羟甲基、羟乙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一卤代化合物的所述R4表选自2-20个碳原子乙基、丙基、1-丁基、1-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异辛基、环丙基、环己基、环氧丙基、乙醇基、丙醇基、己醇基、丙酸基、丁酸基、戊酸基、己酸基、丙酸乙酯基、丁酸乙酯基中的一种;所述X为氯或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叔胺选自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三正己胺、三正辛胺、三异辛胺、三-(2-乙基己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丁胺、N,N-二甲基正辛胺、N,N-二甲基环己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戊基-1-戊胺、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N,N-二乙基羟胺中的一种;所述一卤代化合物选自氯乙烷、溴乙烷、氯代正丙烷、溴丙烷、1-氯代正丁烷、1-溴代正丁烷、1,-氯代正戊烷、1-溴代正戊烷、1-氯代正己烷、1-溴代正己烷、1-氯代正辛烷、1-溴代正辛烷、1-溴代正庚烷、1-溴代正壬烷、1-溴代正癸烷、1-氯代十二烷、1-溴代十二烷、1-氯代十四烷、1-溴代十四烷、1-氯代十六烷、1-溴代十六烷、1-氯代十八烷、1-溴代十八烷、氯代异丙烷、溴代异丙烷、氯代仲丁烷、溴代仲丁烷、氯代异丁烷、溴代异丁烷、氯代异戊烷、溴代异戊烷、溴甲基环丙烷、2-环己基溴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2-溴乙醇、氯丙醇、3-溴-1-丙醇、6-氯-1-己醇、3-氯丙酸、3-溴丙酸、4-溴丁酸、5-溴代戊酸、6-溴代己酸、氯代丙酸乙酯、溴代丙酸乙酯、溴代丁酸乙酯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所述连接剂与所述叔胺分子链上R1、R2、R3其中的一个基团反应:
(Ⅲ)
或所述连接剂与所述一卤代物分子链上R4基团发生反应:
(Ⅳ),
所述连接剂选自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甲基丙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叔丁基己二酸、反式丁烯二酸、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苯基丙二酸、苯基丁二酸、苯基戊二酸、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1,1-环己基二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2-十四烷基二醇、1,2-十六烷基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顺-2-丁烯-1,4-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三丙二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对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原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对较低;
(2)制备工艺简单,产物易得,后处理工艺简单;
(3)高分子双季铵盐结构多样;
(4)双季铵盐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具有长链高分子结构,在低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涂料和油墨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5)添加有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涂料和油墨体系,贮存稳定性良好,低温不易析出,不影响涂膜光泽、附着力及耐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的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单季铵盐制备
将叔胺与一卤代物混合物加入装有搅拌和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添加非醇类有机溶剂,在温度20℃~100℃,压力为0.01MPa~1Mpa条件下,均匀搅拌2~48小时,降温静置,制得单季铵盐;
2)制备双季铵盐
将与步骤a)中的反应产物摩尔比为(1:1)~(4:1)具有基团R5与R6结构特征的连接剂和占反应物总质量0.01%~3%的催化剂添加到所述四口烧瓶中,在50~180℃温度和0.01Mpa~50Mpa压力下,均匀搅拌2~8小时,在50~180℃温度下,抽真空除去溶剂,制得双季铵盐;
其中,所述连接剂的结构特征如式(Ⅰ)所示:
(Ⅰ)
所述R5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R6表示酸酐、羧基、羟基或异氰酸酯基团。
其次,说明根据本申请的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4.179g(0.02mol)1-氯代十二烷和15g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981g(0.01mol)顺丁烯二酸酐和0.081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5-120℃,保温6-8h后,关闭氮气,115-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2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4.179g(0.02mol)1-氯代十二烷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742g(0.01mol)辛二酸和0.154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3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4.179g(0.02mol)1-氯代十二烷和15g醋酸乙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682g(0.01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50-60℃,保温2-3h后,升温至70-80℃,保温2-3h,关闭氮气,70-8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醋酸乙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异氰酸酯含量小于0.5%。
实施例4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5.087g(0.02mol)1-溴代十二烷和15g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981g(0.01mol)顺丁烯二酸酐和0.081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5-120℃,保温6-8h后,关闭氮气,115-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5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5.087g(0.02mol)1-溴代十二烷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742g(0.01mol)辛二酸和0.154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6
准确称取1.782g(0.02mol)N,N-二甲基乙醇胺、5.087g(0.02mol)1-溴代十二烷和15g醋酸乙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682g(0.01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50-60℃,保温2-3h后,升温至70-80℃,保温2-3h,关闭氮气,70-8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醋酸乙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异氰酸酯含量小于0.5%。
实施例7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辛胺、1.851g(0.02mol)环氧氯丙烷和15g二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231g(0.01mol)十二烷基二酸和0.019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0-120℃,保温3-4h,关闭氮气,110-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二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8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辛胺、2.740g(0.02mol)环氧溴丙烷和15g二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231g(0.01mol)十二烷基二酸和0.020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0-120℃,保温3-4h,关闭氮气,110-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二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9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76g(0.021mol)6-氯-1-己醇和15g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981g(0.01mol)顺丁烯二酸酐和0.133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5-120℃,保温6-8h后,关闭氮气,115-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10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76g(0.021mol)6-氯-1-己醇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742g(0.01mol)辛二酸和0.142g对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11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76g(0.021mol)6-氯-1-己醇和15g醋酸乙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682g(0.01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12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50-60℃,保温2-3h后,升温至70-80℃,保温2-3h,关闭氮气,70-8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醋酸乙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异氰酸酯含量小于0.5%。
实施例12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66g(0.021mol)3-溴-1-丙醇和15g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0.981g(0.01mol)顺丁烯二酸酐和0.133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15-120℃,保温6-8h后,关闭氮气,115-12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13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66g(0.021mol)3-溴-1-丙醇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742g(0.01mol)辛二酸和0.142g对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14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866g(0.021mol)3-溴-1-丙醇和15g醋酸乙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682g(0.01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12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50-60℃,保温2-3h后,升温至70-80℃,保温2-3h,关闭氮气,70-8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醋酸乙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异氰酸酯含量小于0.5%。
实施例15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2.215g(0.02mol)3-氯丙酸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206g(0.01mol)1,6-己二醇和0.128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实施例16
准确称取7.218g(0.02mol)三正丁胺、3.122g(0.02mol)3-溴丙酸和15g三甲苯加入到装有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80-85℃下,搅拌15-18h后,降温静置。准确称取1.206g(0.01mol)1,6-己二醇和0.139g辛酸亚锡加入到第一步产物所在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升温至130-140℃,保温1-2h后,升温至150-160℃,保温1-2h,关闭氮气,130-140℃条件下,抽真空20-30min,除去三甲苯,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产物固含量95%以上,酸值5mgKOH/g以下。
然后,说明本申请的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的各产物进行了测试并得到如下结果:
表1一种涂料和油墨用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单季铵盐制备
将叔胺与一卤代物混合物加入装有搅拌和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添加非醇类有机溶剂,在温度20℃~100℃,压力为0.01MPa~1Mpa条件下,均匀搅拌2~48小时,降温静置,制得单季铵盐;
b)制备双季铵盐
将与步骤a)中的反应产物摩尔比为(1:1)~(4:1)具有基团R5与R6结构特征的连接剂和占反应物总质量0.01%~3%的催化剂添加到所述四口烧瓶中,在50~180℃温度和0.01Mpa~50Mpa压力下,均匀搅拌2~8小时,在50~180℃温度下,抽真空除去溶剂,制得双季铵盐;
其中,所述连接剂的结构特征如式(Ⅰ)所示:
(Ⅰ)
所述R5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R6表示酸酐、羧基、羟基或异氰酸酯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钛酸酯类、磺酸盐类及复合固体超强酸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摩尔比为(1:1)~(1:6),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用量为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总质量百分数的2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含1~30碳原子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醇类有机溶剂选自含3-20碳原子数的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石油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叔胺与所述一卤代物的反应过程如式(Ⅱ)所示:
(Ⅱ)
其中,所述R1、R2及R3为具有相同和/或不相同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R4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碳链结构,所述X为卤族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叔胺的所述R1、R2及R3选自1-20个碳原子的甲基、乙基、丙基、1-丁基、1-戊基、己基、辛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异辛基、十二烷基、环己基、羟基、羟甲基、羟乙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R4表选自2-20个碳原子乙基、丙基、1-丁基、1-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异辛基、环丙基、环己基、环氧丙基、乙醇基、丙醇基、己醇基、丙酸基、丁酸基、戊酸基、己酸基、丙酸乙酯基、丁酸乙酯基中的一种;所述X为氯或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叔胺选自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三正己胺、三正辛胺、三异辛胺、三-(2-乙基己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丁胺、N,N-二甲基正辛胺、N,N-二甲基环己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戊基-1-戊胺、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N,N-二乙基羟胺中的一种;所述一卤代化合物选自氯乙烷、溴乙烷、氯代正丙烷、溴丙烷、1-氯代正丁烷、1-溴代正丁烷、1,-氯代正戊烷、1-溴代正戊烷、1-氯代正己烷、1-溴代正己烷、1-氯代正辛烷、1-溴代正辛烷、1-溴代正庚烷、1-溴代正壬烷、1-溴代正癸烷、1-氯代十二烷、1-溴代十二烷、1-氯代十四烷、1-溴代十四烷、1-氯代十六烷、1-溴代十六烷、1-氯代十八烷、1-溴代十八烷、氯代异丙烷、溴代异丙烷、氯代仲丁烷、溴代仲丁烷、氯代异丁烷、溴代异丁烷、氯代异戊烷、溴代异戊烷、溴甲基环丙烷、2-环己基溴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2-溴乙醇、氯丙醇、3-溴-1-丙醇、6-氯-1-己醇、3-氯丙酸、3-溴丙酸、4-溴丁酸、5-溴代戊酸、6-溴代己酸、氯代丙酸乙酯、溴代丙酸乙酯、溴代丁酸乙酯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所述连接剂与所述叔胺分子链上R1、R2、R3其中的一个基团反应:
(Ⅲ)
或所述连接剂与所述一卤代物分子链上R4基团发生反应:
(Ⅳ)
所述连接剂选自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甲基丙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叔丁基己二酸、反式丁烯二酸、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苯基丙二酸、苯基丁二酸、苯基戊二酸、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1,1-环己基二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2-十四烷基二醇、1,2-十六烷基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顺-2-丁烯-1,4-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三丙二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对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CN201510561000.3A 2015-09-07 2015-09-07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529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1000.3A CN105152942A (zh) 2015-09-07 2015-09-07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1000.3A CN105152942A (zh) 2015-09-07 2015-09-07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942A true CN105152942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9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1000.3A Pending CN105152942A (zh) 2015-09-07 2015-09-07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294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9007A (zh) * 2017-12-08 2018-06-19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基钻井液用双子型页岩抑制剂水剂、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抑制剂
CN109852119A (zh) * 2018-12-28 2019-06-07 绵阳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性工业防腐涂料的新型季铵盐抗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037A (zh) * 2019-09-26 2020-01-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主链上同时含季铵盐、叔铵盐和叔胺的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12300016A (zh) * 2020-11-05 2021-02-02 广州市荔盛化学品有限公司 烷基甜菜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2354A (zh) * 2021-11-01 2022-04-08 深圳市森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用于空调蓄冷的聚合物相变材料
US11807601B2 (en) 2020-10-23 2023-11-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lyte and compound for the electrolyte and capacitor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VINASH BHADANI等: "Synthesis and dilute aqueous solution properties of ester functionalized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having different ethylene oxide units as spacer", 《COLLOID POLYM SCI》 *
N.A. NEGM等: "Effectiveness of some diquaternary ammonium surfactant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carbon steel in 0.5 M HCl solution", 《CORROSION SCIENCE》 *
THOMAS KRAMER等: "Esters of ω‐Bromo Alcohol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Quarternary Ammonium Salt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
TINCA BURUIANA等: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Liquid Crystalline Urethane Methacrylates for Dental Composite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
匡登云等: "含酯基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精细化工》 *
杨建洲等: "酯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日用化学工业》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9007A (zh) * 2017-12-08 2018-06-19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基钻井液用双子型页岩抑制剂水剂、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抑制剂
CN109852119A (zh) * 2018-12-28 2019-06-07 绵阳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性工业防腐涂料的新型季铵盐抗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037A (zh) * 2019-09-26 2020-01-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主链上同时含季铵盐、叔铵盐和叔胺的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10643037B (zh) * 2019-09-26 2021-11-2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主链上同时含季铵盐、叔铵盐和叔胺的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
US11807601B2 (en) 2020-10-23 2023-11-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lyte and compound for the electrolyte and capacitor
CN112300016A (zh) * 2020-11-05 2021-02-02 广州市荔盛化学品有限公司 烷基甜菜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016B (zh) * 2020-11-05 2022-11-25 广州市荔盛化学品有限公司 烷基甜菜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2354A (zh) * 2021-11-01 2022-04-08 深圳市森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用于空调蓄冷的聚合物相变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2942A (zh) 高分子双季铵盐导电剂的制备方法
CN101585929B (zh) 改性酰肼潜伏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rimitsu et al. 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latent curing agents for epoxy thermosetting resins
JP5812866B2 (ja) ポリマー性、イオン性のイミダゾリウ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5061711B (zh) 一种端基为环氧基的dopo型反应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81076A (zh) 一种无卤超支化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EP3214078B1 (en) 3-arylbenzofuranone compound and composition formed therefrom
KR20150119129A (ko) 용매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함유한 조성물
WO2018058816A1 (zh) 一种多噁唑啉基扩链剂的制备方法
Ishii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ionic liquid containing silsesquioxane framework
JPWO2018193732A1 (ja) シラノール化合物及びシラ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7903374A (zh) 一种高硬度聚酰亚胺改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260295A (en) Plasticizer and plastic composition
JP2019503420A (ja) モノアルデヒドを使用しない又はモノアルデヒドをほぼ使用しない高分子イミダゾリウ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4262194A (zh) 一种制备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的方法
Xi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AB2 Monom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Hyperbranched Polyureas in a One‐Pot Procedure
CN101445570A (zh) 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乳液合成方法
CN108373407B (zh) 含氟环氧寡聚物基乙苯及其制备方法
Supeno et al. The synthesis of a macro-initiator from cellulose in a zinc-based ionic liquid
CN104211941A (zh) 一种线性以及星形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制备方法
US2542417A (en) Hexamethyl benzene compounds
Morros et al. Synthesis of β-hydroxyalkyl ethers of inulin in aqueous surfactant media
Daines et al. Linear and macrocyclic water soluble polyacylhydrazones and their utilisation in coatings
CN110746589B (zh) 一种乌桕油基超支化聚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824850A (en) Reaction product of a compound capable of reacting with hydroxyl groups, with an etherification product of a polyglycidyl e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