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9012A -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9012A
CN105149012A CN201510520170.7A CN201510520170A CN105149012A CN 105149012 A CN105149012 A CN 105149012A CN 201510520170 A CN201510520170 A CN 201510520170A CN 105149012 A CN105149012 A CN 105149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silicon dioxide
silica supports
macropore volum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0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9012B (zh
Inventor
崔国栋
胡文宾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UND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UND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UND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UND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0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9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9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9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9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9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质量份计,100份比表面积60-250m2/g的二氧化硅粉,10-30份灼烧基本无残留、基本不吸水溶胀的高分子超细粉,充分混匀;加80-100份质量浓度0.1-0.5%的具有一定粘度的聚合物水溶液,充分混匀,加40-70份浓度20-30%的硅溶胶,充分混匀,密闭放置;所述硅溶胶的胶粒平均直径为10-30nm,所述聚合物焙烧基本无残留,选自于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混合料捏合、挤条,挤出条干燥,600-670℃焙烧2-4hr,得二氧化硅载体。本发明二氧化硅载体,直径100nm以上的大孔高于0.10-0.35ml/g,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侧压强度>150N/cm。

Description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硅载体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载体,其耐酸性、耐水性优于常用的高温氧化铝如α-氧化铝载体,在某些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比如在硫化氢选择氧化为单质硫的过程中,由二氧化硅载体负载活性组分制成的催化剂,反应性能衰退较慢,通常具有更长的寿命,而且,二氧化硅载体的克劳斯反应活性较高温氧化铝低得多,所制备催化剂将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的选择性可高于95%,高于由高温氧化铝负载相同活性组分制得催化剂所能达到的90%左右的选择性。
二氧化硅载体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大孔较少,有些应用中反应体系中某些成分的内扩散阻力较大,或者大孔还不够多,希望增加大孔。
已知技术中,要增加载体的孔体积,可添加造孔剂如聚丙烯酰胺、纤维素、田菁粉、淀粉、有机短纤维、炭黑等成分,载体焙烧时烧掉留下孔道,形成内扩散通道,造孔剂的添加量有达到载体质量30%的。提高造孔剂添加量,有助于增加孔体积,尤其是增加大孔的孔体积,但存在至少两个问题,一个是会降低载体的机械强度,另一个是造孔剂灼烧残留引入的化学杂质如氧化钠,对焙烧后载体孔结构及化学成分的负面影响,比如1%的氧化钠会造成650℃x2hr焙烧的二氧化硅载体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下降。因而如何通过加入较大量灼烧残留较低的造孔剂来增加大孔体积,同时基本不改变比表面积和中孔、小孔的体积及其分布情况,又保证机械强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
机械强度是催化剂的重要指标,对多数工业过程而言,若强度低于100N/cm,则存在较多弊端,如易碎、易粉化,会造成进一步的问题如床层压降升高、偏流等,从而降低处理能力、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近几年,也有厂家用二氧化硅溶胶作为粘结剂,和二氧化硅粉混合、捏合、挤条(还可加水、纤维素、田菁粉等),再经干燥、650℃左右焙烧制备二氧化硅载体,来提高载体的机械强度,但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入较多的造孔剂来增加大孔体积的研究。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质量份计,100份比表面积60-250m2/g的二氧化硅粉,10-30份灼烧基本无残留、基本不吸水溶胀的高分子超细粉,充分混匀;
B、加80-100份质量浓度0.1-0.5%的具有一定粘度的聚合物水溶液,充分混匀,密闭放置,使大部分渗入二氧化硅颗粒内的微孔中,将尽可能多的微孔填满;加40-70份浓度20-30%的硅溶胶,充分混匀;所述硅溶胶的胶粒平均直径为10-30nm,所述聚合物焙烧基本无残留,选自于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
C、混合料捏合、挤条,挤出条干燥,600-670℃焙烧2-4hr,得二氧化硅载体。
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粉优选颗粒直径<44um,优选Na2O<0.20%。
其中,所述高分子优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其中,所述高分子超细粉优选颗粒直径<30um,更优选颗粒平均直径5-10um。
其中,所述硅溶胶中优选Na2O<0.05%。
其中,所述变性淀粉为糊化温度为50-70℃的变性淀粉,步骤A中在二氧化硅和变性淀粉水溶液混匀并密闭放置后,将混合料加热到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以上。
本发明制备二氧化硅载体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a、高分子超细粉混入二氧化硅粉中,经过捏合、挤条后,分散填充在二氧化硅微颗粒之间,焙烧时氧化烧掉,留下孔洞,孔洞连接成利于内扩散的孔道,因添加量大,扩孔作用明显,大孔体积增加,直径100nm以上的大孔可增加0.10-0.35ml/g;所述高分子超细粉可由工业粉经超细粉碎如气流粉碎获得;
b、高分子超细粉灼烧基本无残留,虽然添加量较大,载体焙烧时的灼烧残留极少,基本没有引入对二氧化硅载体焙烧存在影响的化学杂质如氧化钠,因而载体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及化学成分基本无影响。当今的高分子,其灼烧残留很低,主要是聚合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如聚乙烯、聚丙烯,在几个ppm以下;
c、所用硅溶胶,胶粒平均直径为10-30nm,其胶粒成分介于二氧化硅和硅酸之间,结晶不充分,内部、表面的缺陷多,活性高,烧结性能好;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变性淀粉等具有一定粘度的聚合物溶液,加入到精制二氧化硅粉中,混合后,大部分渗入二氧化硅颗粒内的微孔中,将尽可能多的微孔填满,密闭放置5-50hr后效果更好,之后加入硅溶胶,因二氧化硅颗粒内的微孔已基本填满聚合物溶液,硅溶胶无法进入,或者进入量较小,因而硅溶胶主要是分散在二氧化硅的微颗粒之间;硅溶胶绝大部分分散在二氧化硅的微颗粒之间,焙烧后起到了较好的粘接作用,使载体达到较高的机械强度,侧压强度>150N/cm,符合工业要求;胶粒直径30nm以上的硅溶胶,结晶充分一些,内部、表面的缺陷少,粘接效果差一些;
d、所用硅溶胶,在载体的制备过程中主要是分散在二氧化硅粉的微颗粒之间,无法进入孔径小于胶粒尺寸的较小孔中,基本不影响载体的微孔结构和比表面积;
e、所制备二氧化硅载体的纯度较高,对酸性物质、对水蒸气的耐受力很强,使进一步制备的催化剂性能较为稳定,运转周期较长。
本发明中,所述比表面积由BET法测得,孔体积、不同直径范围的孔体积分布由压汞法测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1000g沉淀法二氧化硅粉(颗粒平均直径32um,比表面积126m2/g,Na2O0.15%),100g聚丙烯超细粉(颗粒平均直径8um,取10g置坩埚600℃灼烧无可见残留物),加入设有压力式雾化喷头的高速混料器中,封闭料口,开启混料器搅拌,以柱塞式高压泵为动力,先将1000g聚丙烯酰胺水溶液(质量浓度0.5%)雾化喷入,5min后停搅拌,静置5hr,开启搅拌,再将400g硅溶胶(SiO2质量浓度30%,Na2O0.04%,胶粒平均直径25nm)雾化喷入,5min后停止混料器搅拌,出料,经捏合机捏合后用双螺杆挤条机挤成外径3mm的条,110℃干燥,660℃焙烧3hr,得二氧化硅载体,测侧压强度162N/cm,比表面积88m2/g,孔体积0.67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4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0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13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0.7%,所加聚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10%。
实施例2
称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1000g沉淀法二氧化硅粉,300g聚乙烯超细粉(颗粒平均直径16um,取10g置坩埚600℃灼烧无可见残留物)加入设有压力式雾化喷头的高速混料器中,封闭料口,开启混料器搅拌,以柱塞式高压泵为动力,先将800g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质量浓度0.3%)雾化喷入,5min后停搅拌,静置5hr开启搅拌,将600g硅溶胶(SiO2质量浓度30%,Na2O0.04%,胶粒平均直径10nm)雾化喷入,5min后停止混料器搅拌,出料,经捏合机捏合后用双螺杆挤条机挤成外径3mm的条,110℃干燥,600℃焙烧3hr,得二氧化硅载体,测侧压强度171N/cm,比表面积92m2/g,孔体积0.85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2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08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35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5.3%,所加聚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30%。
实施例3
称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1000g沉淀法二氧化硅粉,15g田菁粉(1250目),200g聚苯乙烯超细粉(颗粒平均直径25um,取10g置坩埚600℃灼烧无可见残留物)加入设有压力式雾化喷头的高速混料器中,封闭料口,开启混料器搅拌,以柱塞式高压泵为动力,先将800gα-淀粉水溶液(质量浓度0.3%,糊化温度65℃)雾化喷入,5min后停搅拌,静置5hr开启搅拌,再将700g硅溶胶(SiO2质量浓度20%,Na2O0.03%,胶粒平均直径15nm)雾化喷入,5min后停止混料器搅拌,出料,经捏合机捏合后用双螺杆挤条机挤成外径3mm的条,110℃干燥,630℃焙烧3hr,得二氧化硅载体,测侧压强度162N/cm,比表面积90m2/g,孔体积0.79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2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09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28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2.3%,所加聚苯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20%。
实施例4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采用另一种1000g二氧化硅粉(颗粒平均直径16um,比表面积206m2/g,Na2O0.10%),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52N/cm,比表面积105m2/g,孔体积0.60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30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4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16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0.7%,所加聚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10%。
实施例5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采用第三种1000g二氧化硅粉(颗粒平均直径5um,比表面积52m2/g,不含Na2O),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55N/cm,比表面积45m2/g,孔体积0.71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32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5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24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0.7%,所加聚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10%。
实施例6
基本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所用800gα-淀粉水溶液浓度低一些(质量浓度0.1%,糊化温度65℃)雾化喷入,密闭放置5hr,再将混合料取出,加热到70℃,保温10min使α-淀粉水溶液糊化,然后放回混料器中,再雾化喷入硅溶胶。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70N/cm,比表面积88m2/g,孔体积0.78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3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0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25ml/g。
本例中,硅溶胶引入SiO2的质量为载体的12.3%,所加聚苯乙烯粉的质量为二氧化硅粉的20%。
对比例1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加聚丙烯超细粉,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略提高,至179N/cm,比表面积85m2/g,孔体积0.53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2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09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02ml/g。
对比例2
基本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不加聚丙烯超细粉,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75N/cm,比表面积98m2/g,孔体积0.48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31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6ml/g,无100nm以上的较大孔。
对比例3
基本同实施例5,区别在于不加聚丙烯超细粉,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66N/cm,比表面积47m2/g,孔体积0.60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34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6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10ml/g。
对比例4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加聚丙烯超细粉、不加硅溶胶,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49N/cm,比表面积90m2/g,孔体积0.56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44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1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01ml/g。
对比例5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加聚丙烯粉颗粒平均直径50um,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40N/cm。
对比例6
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用二氧化硅粉的Na2O含量略高(同一厂家生产线上的不同批次产品,区别在于水洗去除Na2O的程度,颗粒平均直径32um,比表面积126m2/g,Na2O0.52%),所得二氧化硅载体,侧压强度160N/cm,比表面积55m2/g,孔体积0.63ml/g,其中孔直径20nm以下的较小孔体积为0.37ml/g,20-100nm的中间孔体积为0.14ml/g,100nm以上的较大孔为0.12ml/g。
由以上各实施例和相应对比例二氧化硅载体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超细粉起到了增加100nm以上的较大孔体积的作用;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变性淀粉等具有一定粘度的聚合物溶液,渗入二氧化硅颗粒内的微孔中,将尽可能多的微孔填满,使胶粒平均直径10-30nm的硅溶胶主要分散在二氧化硅的微颗粒之间,起到了提高机械强度的作用,使载体侧压强度>150N/cm,符合工业要求;同时二者对100nm以下的较小孔、中间孔的体积影响不大,对比表面积的影响也不大。

Claims (7)

1.一种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质量份计,100份比表面积60-250m2/g的二氧化硅粉,10-30份灼烧基本无残留、基本不吸水溶胀的高分子超细粉,充分混匀;
B、加80-100份质量浓度0.1-0.5%的具有一定粘度的聚合物水溶液,充分混匀,加40-70份浓度20-30%的硅溶胶,充分混匀,密闭放置,使大部分渗入二氧化硅颗粒内的微孔中,将尽可能多的微孔填满;所述硅溶胶的胶粒平均直径为10-30nm,所述聚合物焙烧基本无残留,选自于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
C、混合料捏合、挤条,挤出条干燥,600-670℃焙烧2-4hr,得二氧化硅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粉颗粒直径<44um,Na2O<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超细粉颗粒直径<30u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超细粉的颗粒平均直径5-1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为糊化温度为50-70℃的变性淀粉,步骤A中在二氧化硅和变性淀粉水溶液混匀并密闭放置后,将混合料加热到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中Na2O<0.05%。
CN201510520170.7A 2015-08-21 2015-08-21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49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170.7A CN105149012B (zh) 2015-08-21 2015-08-21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170.7A CN105149012B (zh) 2015-08-21 2015-08-21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9012A true CN105149012A (zh) 2015-12-16
CN105149012B CN105149012B (zh) 2017-08-25

Family

ID=54790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0170.7A Active CN105149012B (zh) 2015-08-21 2015-08-21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90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2305A (zh) * 2017-12-06 2018-04-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孔白炭黑的生化制备新方法
CN109081344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大孔活性炭制备工艺
CN111517329A (zh) * 2020-04-30 2020-08-11 江西宝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天然矿石介孔结构的煅烧方法
CN113336616A (zh) * 2020-02-18 2021-09-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热裂解石油烃以增产丙烯的方法
CN114653351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7216A (ja) * 1983-12-10 1985-07-06 Nitto Chem Ind Co Ltd 低アルカリ低アルミナ含量の水性シリカゾルの製造法
CN103894167A (zh) * 2006-01-17 2014-07-02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制备二氧化硅成形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7216A (ja) * 1983-12-10 1985-07-06 Nitto Chem Ind Co Ltd 低アルカリ低アルミナ含量の水性シリカゾルの製造法
CN103894167A (zh) * 2006-01-17 2014-07-02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制备二氧化硅成形体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2305A (zh) * 2017-12-06 2018-04-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孔白炭黑的生化制备新方法
CN109081344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大孔活性炭制备工艺
CN113336616A (zh) * 2020-02-18 2021-09-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热裂解石油烃以增产丙烯的方法
CN113336616B (zh) * 2020-02-18 2023-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热裂解石油烃以增产丙烯的方法
CN111517329A (zh) * 2020-04-30 2020-08-11 江西宝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天然矿石介孔结构的煅烧方法
CN111517329B (zh) * 2020-04-30 2021-11-05 江西宝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天然矿石介孔结构的煅烧方法
CN114653351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14653351B (zh) * 2020-12-23 2024-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9012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9012A (zh) 提高二氧化硅载体大孔体积的制备方法
CN101890336B (zh) 一种活性氧化铝复合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668B (zh) 一种蜂窝型分子筛-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90103B (zh) 一种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1241B (zh) 一种用于上水口的多孔透气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12057A (zh) 一种介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4087029B (zh) 一种硅酮密封胶专用活性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02491323A (zh) 一种高脱硫活性焦的制备方法
CN105217625A (zh) 以弱粘结性煤为主料配煤制备的压块活性炭及制法和应用
CN109160512A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剩余物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172B (zh) 一种基于硅酸盐体系的无机坯体增强剂
CN112125306B (zh) 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2524B (zh) 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制备方法
CN107008260A (zh) 一种低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89472A (zh) 一种蜂窝状凹凸棒陶粒柴油脱硫剂
CN106744948B (zh) 一种高着火点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1138A (zh) 尼龙6/纳米SiO2复合纤维材料制作方法
CN103301742B (zh) 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9276A (zh) 一种防紫外线的编织袋材料
CN105148889B (zh) 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5268404A (zh) 一种新型水质净化用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680A (zh) 一种内核为粉末的核壳式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9754B (zh) 含铜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29101A (zh) 多晶Al2O3纤维预成型体法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CN1036333C (zh) 一种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