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079A -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079A
CN105144079A CN201480023865.8A CN201480023865A CN105144079A CN 105144079 A CN105144079 A CN 105144079A CN 201480023865 A CN201480023865 A CN 201480023865A CN 105144079 A CN105144079 A CN 105144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equest
inscape
display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3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4079B (zh
Inventor
荒木凉二
秋吉邦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4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4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apparatus, e.g. arrangements of signal lines or c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3Particular lo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3Customising to a particular machine or model, machine function or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为了改善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的易用性。提供了一种具有操作单元的设备单元。所述设备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处理终端。操作单元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Description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用户可自愿地在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类型终端等的信息处理终端上安装应用程序以达到功能增强等。另外,上述信息处理终端可以显示图形用户界面(GUI),其表现丰富,并且也经由触摸板在易用性方面出众。
因此,存在使用如此的GUI以改善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的易用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操作单元的设备单元。所述设备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constitutingelement)的请求;以及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操作单元,其中操作单元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功能性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显示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当停止应用时以及当启动应用时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了主屏幕的示例性显示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用于响应于SDK应用的启动而生成操作屏幕的处理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了操作屏幕的示例性显示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响应于操作屏幕中的显示部件的操作所执行的处理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响应于动作事件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处理操作屏幕的现实状态中的变更示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使得软键盘显示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响应于文字序列的输入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以及
图15是用于说明当丰富的UI应用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储的文件资源时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发明者已经研究了如何使得上述信息处理终端作用为诸如图像形成装置等的设备单元。例如,使得可以显示用于各种应用程序的操作屏幕,正在研究运行于信息处理终端的设备单元的这些应用程序。因为存在在市场中提供的大量应用程序,所以期望尽可能地抑制在这些资产上的效果以使得信息处理终端作用为用于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现在可以使得信息处理终端仿真设备单元中的传统操作单元。
但是,对于简单的仿真,其难以享有其易用性等,其可以通过表现丰富的、信息处理终端中包括的GUI来获得。这是因为通过仿真所显示的屏幕仅是根据由传统操作单元提供的显示能力的屏幕。因此,在简单的仿真中,存留使得信息处理终端作用为被忽略的操作单元的可能的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改善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的易用性。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在图1中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图像形成装置10通信地连接于信息处理终端20。经由例如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小范围无线通信、LAN(无论有线或无线)等的网络来引导在图像形成装置10和信息处理终端20之间的通信。
图像形成装置10是在其中在一个容纳单元内实现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和传真传输/接收功能的两个或更多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可以将具有任意一个功能的设备单元用作图像形成装置1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是设备单元的一个示例,从而诸如投影仪、电话会议系统、数字相机等的设备单元可用于代替图像形成装置10。
信息处理终端20是在其中可以独立执行的完整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单元,诸如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类型终端等。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20作用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单元。更详细地,图像处理装置20代替传统式提供作为专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单元的操作面板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以下,简单称作“操作面板”表示在传统图像形成装置10中提供的操作面板。
以将其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预定位置(例如,在布置操作面板的位置)的方式提供图像处理终端20。因此,可以将信息处理终端20和信息形成装置10理解为一个装置单元。可选地,信息处理终端20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0移除(可分开)。当移除图像处理终端20时,信息处理终端20可以经由诸如蓝牙(注册商标)、红外线等的无线通信作用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单元。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性硬件配置。在图2中,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中诸如控制器11、扫描仪12、打印机13、调制解调器14、终端接口15、网络接口16、SD卡槽17等的硬件单元。
控制器11包括CPU111、RAM112、ROM113、HDD114、NVRAM115等。在ROM113中存储用于程序的各种数据和程序等。RAM112用作装载程序的存储区域、用于所装载程序的工作区域等。CPU111处理装载到RAM112的程序以实现各种功能。在HDD114中存储用于程序的各种数据和程序等。在NVRAM115中存储各种设置信息等。
扫描仪12是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数据的硬件单元(图像读取单元)。打印机13是用于将打印数据打印到打印纸张的硬件单元(打印单元)。作为用于连接到电话线的硬件单元,调制解调器14被用于经由传真通信直接图像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终端接口15是用于与信息处理终端20通信(连接)的接口。例如,终端接口15可以例如是USB接口、或者用于短范围无线通信的硬件单元。可选地,终端接口15可以是用于连接到诸如LAN等的网络(不管有线或无线)的硬件单元。网络接口16可以是用于连接到诸如LAN等的网络(不管有线或无线)的硬件单元。SD卡槽17用于读取存储于SD卡80中的程序。换言之,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不仅在ROM113中存储的程序,而且在SD卡80中存储的程序可被装载到RAM112并且在那里执行。SD卡80可以被不同的记录介质(例如CD-ROM、USB(通用串行总线)等)替换。换言之,与SD卡80的位置对应的记录介质的类型不限于预定的一个。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记录介质的类型通过硬件单元来替换SD卡槽17。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示意图。在图3中,信息处理终端20包括CPU201、存储器202、辅助存储装置203、触摸面板204、无线通信装置205、设备接口206等。
辅助存储装置203在其中存储程序等,其被安装于信息处理终端20中。如果存在用于启动程序的指令,则存储器202从辅助存储装置203读取程序以在其中存储读取结果。CPU201根据在存储器202中存储的程序实现与信息处理终端20相关的功能。
触摸面板204是包括输入和显示功能这两者的电子部件,并且显示信息并从用户接收输入。触摸面板204包括显示装置211、输入装置212等。
作为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211负责触摸面板204的显示功能。输入装置212是包括检测将接触物与显示装置211接触的传感器。检测接触接触物的方案可以是任何已知方案,诸如静电方案、电阻膜方案和光学方案等。接触物可以是与触摸面板204的接触面(表面)接触的物体。上述物体的一个示例包括用户的手指;特殊或普通笔等。
无线通信装置205是诸如天线等的电子部件,其需要在无线LAN(局域网)、移动通信网络等中进行通信。设备接口206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10通信的接口。换言之,设备接口206根据与终端接口15对应的形式和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通信。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功能配置的示意图。在图4中,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OS121、控制服务122、SDK平台123、SDK应用124等。
OS121是所谓的OS(操作系统)。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各个软件单元以OS121上的处理或线程操作。
控制服务122,其包括用于控制各种硬件资源等的功能,是提供用于允许通过上层应用等使用功能的接口的一组软件模块。控制服务122包括例如与网络通信相关的功能、控制扫描仪12的功能、控制打印机13的功能、管理存储器(RAM112、ROM113、NVRAM115等)的功能。另外,控制服务122也包括用于控制操作面板的功能。
SDK平台123提供用于开发SDK应用123的API以及用于SDK应用124的执行环境。API的形式可以例如是函数、面向对象的类和类的方法等。以下,将通过SDK平台123提供的API称作“SDKAPI”。例如,SDK平台123提供关于扫描功能的SDKAPI;关于打印功能的SDKAPI、关于复制功能的SDKAPI等到SDK应用124。公开了SDKAPI以便可以通过第三方供应商等开发SDK应用124。SDK平台123可以包括Java(注册商标)VM(虚拟机)。在此情况下,SDK应用124被通过JAVA(注册商标)语言实施。
虽然为了便利例示了SDK应用124、SDK平台123作为能够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程序,但是可以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程序不限于SDK应用124、SDK平台123等。可以将不同于SDK应用124和SDK平台123的程序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以便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程序总体上可以包括能够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程序。
在图4中,SDK平台123包括面板管理单元1231、终端通信单元1232等。面板管理单元1231具有操作面板的显示功能作为首要职责。换言之,响应于SDK面板API的调用提供于操作面板的显示控制相关的SDKAPI(以下称作“SDK面板API”)的面板管理单元1231执行操作面板的显示控制。例如,面板管理单元1231将用于改变显示部件的显示状态的请求从SDK应用124传输到控制服务122。作为结果,通过控制服务122在操作面板中改变显示部件的显示状态。改变显示部件的显示状态包括显示部件的显示和不显示,显示部件的反转等。
根据本实施例的面板管理单元1231执行处理以响应于要被反映在信息处理终端20中的操作面板的显示控制的请求使得在显示状态中发生改变。例如,面板管理单元1231经由终端通信单元1232将用于改变显示部件的显示状态的请求从SDK应用124传输到信息处理终端20。作为结果,可以使得通过SDK应用124的显示控制与通过信息处理终端20中的丰富UI应用25的显示控制同步或校准。
显示部件是指构成屏幕的要素的各种部件。例如,显示显示部件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处理(任务)。显示部件的一个示例包括按钮、软键盘、窗口、用于使得字符序列显示的标签等。软键盘是一组软件键,其被显示以在智能电话、平板类型终端等中接收字符序列的输入。
终端通信单元1232控制与信息处理终端20的通信。终端通信单元1232经由例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与信息处理终端20通信。在图像形成装置10和信息处理终端20之间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可以不限于HTTP。
SDK应用124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装货后为了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性增强而附加地安装的应用程序(或插件)。在图4中,将遗留应用A1241作为SDK应用124例示。遗留应用A1241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请求显示操作屏幕并且根据操作屏幕的输入执行预定的处理。为了便利在遗留应用A1241中添加术语“遗留”作为与下述的丰富UI应用25有关的表达,并且不是用于限制遗留应用A1241的功能和使用的目的的语言。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终端20包括丰富UIOS21;控制器通信单元22;应用管理单元23;面板过滤单元24;丰富UI应用25等。
丰富UIOS21是易用性优越的、能够提供丰富表现的GUI(图形使用者界面)的OS。例如丰富UIOS21可以是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型终端等中使用的OS。
控制器通信单元22控制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终端通信单元1232通信。应用管理单元23执行在丰富UI应用25和SDK应用124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管理等。
面板过滤单元24提供向丰富UI应用25提供用于校准或同步在丰富UI应用25和SDK应用124之间的显示控制的界面。
丰富UI应用25是在信息处理终端20中安装的应用程序以通过SDK应用124向信息处理终端20反映操作面板上的显示控制。基本上,在丰富UI应用25和SDK应用124之间存在1对1的关系。例如,在图4中例示的丰富UI应用是用于在丰富UIOS21上实现遗留应用A1241的GUI的丰富UI应用25。
为了便利在丰富UIOS21和丰富UI应用25中添加术语“丰富”作为与遗留应用A2141有关的表达,并且其不是旨在于限制丰富UIOS21和丰富UI应用25的功能、使用等的语言。
接着,更详细地描述信息处理系统1的显示机构。图5是用于说明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显示机构的示意图。
当遗留应用A1241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请求以生成一些显示部件时(以下称为“显示部件A”)(S11),面板管理单元1231以传统方式向控制服务122请求生成(显示)显示部件A(S12)并且请求终端控制单元1232报告生成了显示部件A(S13)。
响应于生成显示部件A的请求,如同当提供操作面板时控制服务122以相同方式生成显示部件A(S14)。没有操作面板实际存在,因此未执行显示部件A的显示。
同时,终端通信单元1232将生成显示部件A的报告传输到控制器通信单元22(S15)。控制器通信单元22向面板过滤单元24报告生成显示部件A(S16)。面板过滤单元24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生成请求(S17)。丰富UI应用A251生成显示部件A。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所生成的显示部件A。丰富UI应用A251生成何种“显示部件A”取决于丰富UI应用A251的实施。例如,即便当“显示部件A”是用于遗留应用A1241的按钮时,丰富UI应用A251可以生成能被表示在丰富UIOS21上的“显示部件A”作为不同的显示部件。换言之,丰富UI应用A251可以生成与当遗留应用A1241请求由面板管理单元1231的生成时所指定的显示部件的形式(类型)不同的显示部件的形式(类型)。以这种方式,与简单模拟不同,可以实现构建在丰富UIOS21中任意使用表现能力的GUI。
如图5所明确的,在SDK平台123和控制服务122中吸收由于通过操作面板替换信息处理终端20的大部分影响。因此,可以减小改变作为积存资产的SDK应用124的资源码。
以下,描述通过信息处理系统1执行的处理过程。图6是用于说明当启动应用时和当停止应用时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例如,在作为显示在信息处理终端20的触摸面板204上的主屏幕(初始屏幕)中,当触摸了丰富UI应用A251的图标时,丰富UIOS21向与所选择的图标对应的丰富UI应用A251报告有效状态(S101)。有效状态是指得到作为操作对象的屏幕的显示区域的完全占有。
图7是用于示出主屏幕(homescreen)的示例性显示的示意图。在图7的(1)中,表示信息处理终端20的触摸面板204中主屏幕51的示例性显示。同时,图7的(2)中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虚拟地生成的主屏幕610的示例。
例如,在触摸面板204中当选择图标511时,执行步骤S101。图标511对应于主屏幕610的图标611。
随后,丰富UI应用A251使屏蔽屏幕显示在触摸板204上(S102)。屏蔽屏幕是通过图5所描述的机构、通过响应于来自SDK应用124的请求隐藏操作屏幕以控制在触摸面板204上所显示的操作屏幕的可视时间。例如,可以在屏蔽屏幕上显示诸如“请等待一会”等的消息。
随后,丰富UI应用A251指定丰富UI应用A251的应用ID以向应用管理单元23报告拥有者获取(S103)。应用ID是用于识别每个丰富UI应用25的信息的应用ID。另外,拥有者获取是指获取屏幕的显示区域的拥有者(占有者)的状态并且几乎与变得有效同义。
随后,应用管理单元23确定与被指定以报告拥有者获取的应用ID对应的SDK应用124的产品ID(S104)。更具体地,在信息处理终端20的辅助存储装置203中存储针对每个丰富UI应用25的设置文件。在每个设置文件中存储于设置文件相关的丰富UI应用25的应用ID和与相对的丰富UI应用25对应的SDK应用124的产品ID。因此,应用管理单元23从与被指定为报告拥有者获取的应用ID对应的设置文件中获取产品ID。产品ID是用于每个SDK应用124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103中,丰富UI应用A251可以指定与其自身对应的SDK应用124的产品ID以向应用管理单元23报告拥有者获取。在此情况下,丰富UI应用A251可以从其自身设置文件获取产品ID或者可以在丰富UI应用A251的资源码内描述产品ID。当通过丰富UI应用A251指定产品ID时,不需要执行步骤S104。
接着,应用管理单元23指定所获取的产品ID以向SDK平台123传输与产品ID相关的SDK应用124(遗留应用A1241)的拥有者获取请求(S105)。拥有者获取请求传输用于使得与所指定的产品ID相关的SDK应用124获取拥有者的状态(S105)。对于SDK应用124,拥有者的状态是作为与操作面板有关的屏幕的显示区域的状态。虽然在图6中予以省略,但是经由控制器通信单元22和终端通信单元1232进行在应用管理单元23和SDK平台123之间的通信。
接着,SDK平台123启动与在拥有者获取请求指定的产品ID相关的遗留应用A1241(S106)。当已经启动遗留应用A1241时,跳过步骤S106。将已经启动遗留应用A1241作为一个示例,包括在启动图像形成装置10后,至少一次执行图6中的处理的情况。
所启动的遗留应用A1241开始生成其自身的操作屏幕的处理,并且通过图5中描述的机构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在生成处理中所生成的显示部件;将下述此处理过程。在这一点,因为在触摸面板204中显示屏蔽屏幕,通过屏蔽屏幕隐藏(遮盖)了各个显示部件,所以用户不能看到它们。
接着,SDK平台123向控制服务122请求对遗留应用A1241的拥有者获取(S107)。这是因为通过在操作面板上执行显示控制的控制服务122管理操作面板的拥有者的状态。
随后,SDK平台123向应用管理单元23返回指示遗留应用A1241的拥有者获取的成功/失败的响应(S108)。应用管理单元23向丰富UI应用25响应指示遗留应用A1241的拥有者获取的成功/失败的响应(S109)。
如果遗留应用A1241的拥有者获取成功,则丰富UI应用25消除屏蔽屏幕(S110)。作为结果,显示在屏蔽屏幕之下生成的操作屏幕。用户可以经由通过丰富UI应用A251生成的操作屏幕操作遗留应用A1241。
随后,当完成使用遗留应用A1241并且通过用户输入停止丰富UI应用A251的指令时,丰富UIOS21向丰富UI应用A251输出停止请求(S121)。响应于停止请求,丰富UI应用A251停止有效。作为结果,例如消除操作屏幕并且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主屏幕510。接着,丰富UI应用A251向应用管理单元23报告拥有者的释放(拥有者的状态的释放)(S122)。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侧,遗留应用A1241仍是拥有者,针对拥有者其未与信息处理终端20校准(aligenment)。然而,当激活不同的丰富UI应用25时,执行步骤S101和以上,以便对应于丰富UI应用25的SDK应用124变为拥有者,从而克服了未校准。另外,不需要图像形成装置10和信息处理终端20总是关于拥有者同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2之后,不将对于遗留应用A1241释放拥有者的请求传输到SDK平台123。
接着,描述响应于在步骤S105启动SDK应用124(遗留应用A1241),生成操作屏幕的处理的详细。
图8是用于说明响应于启动SDK应用生成操作屏幕的处理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在步骤S201中,SDK平台123启动遗留应用A1241。步骤S201对应图6中的步骤S105。遗留应用A1241响应于启动开始生成操作屏幕的处理(S202)。在生成操作屏幕的处理的过程中,遗留应用A1241请求面板管理单元1231针对作为组成操作屏幕的要素的每个显示部件,生成显示部件。在用于生成显示部件的请求中,指定针对显示部件的每个分离实体的作为识别信息的部件ID。对于每个分离实体的识别信息是例如即便显示部件的类型相同(例如即便它们都是按钮),对于每个显示部件其值不同的识别信息。
面板管理单元1231请求终端通信单元1232报告生成显示部件,包括图5中所述的指定的部件ID,面板管理单元1231从控制服务122请求生成显示部件,为了便利在图8中其被省略了。
终端通信单元1232指定部件ID以向面板过滤单元24传输用于生成显示部件的报告(S205)。在图8中,为了便利省略了控制器通信单元22。面板过滤单元24指定部件ID以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生成显示部件(S206)。丰富UI应用A251例如当其被激活时,为了从面板过滤单元24接收报告向面板过滤单元24登记报告目的地(通常是称作听者或回叫(callback)的方法或功能等)。面板过滤单元24向报告目的地报告生成显示部件以实现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生成显示部件。
接着,丰富UI应用A251生成与所指定的部件ID对应的显示部件(S207)。
假设丰富UI应用A251知晓与部件ID相关的显示部件对于遗留应用A1241是哪个显示部件。例如,丰富UI应用A251的开发者可以与遗留应用A1241的开发者是同一人,或者理解遗留应用A1241的资源码的人。因此,丰富UI应用A251的开发者可能考虑在丰富UIOS21上表现与部件ID相关的显示部件的哪个显示部件并且决定要通过对应于部件ID的丰富UI应用A251所生成的显示部件。
当对于所有构成操作屏幕的显示部件执行步骤S203和以后时,通过丰富UI应用A251在信息处理终端20的触摸面板204上重新生成遗留应用A1241的操作屏幕。
图9是示出了操作屏幕的示例性显示的示意图。在图9的(1)中,示出在信息处理终端20的触摸面板上显示示例性操作屏幕520。在图9的(2)中仅作为参考示出遗留应用A1241的操作屏幕620的示例,其虚拟地生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
例如,通过操作屏幕520中的图标521和522替换在操作屏幕620中的按钮621和622。另外,通过在操作屏幕520中的按钮523替换在操作屏幕620中的按钮623。以此方式,丰富UI应用A251可以生成与遗留应用A1241的形式不同的显示部件的形式以生成表现丰富、已经改善了易用性的操作屏幕。
当从用户观看时,在图7中的(1)中的主屏幕510中,触摸图标511以出现使得如图9的操作屏幕迁移。
接着,描述响应于操作屏幕520中的显示部件的操作执行处理过程的示例。图10是用于说明响应于操作屏幕中显示部件的操作执行处理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例如,在操作屏幕620中,当操作任何显示部件时(S301),丰富UI应用A251将作为包括显示部件的操作的内容(操作的类型)和显示部件的信息的动作事件向面板过滤单元24报告(S302)。面板过滤单元24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传输动作事件(S303)并且向丰富UI应用A251响应已经收到动作事件(S304)。
另一方面,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当前拥有者的遗留应用A1241报告动作事件。遗留应用A1241例如当变为拥有者时,为了从面板管理单元1231接收报告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登记报告目的地(通常是称作听者或回叫的方法或功能等)。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报告目的地报告动作事件以实现向遗留应用A1241报告动作事件。
接着,描述响应于动作事件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示例。图11是用于说明响应于动作事件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在步骤S305中,向其报告动作事件的遗留应用A1241响应于动作事件执行处理。例如,如果存在改变要被操作的显示部件的显示属性(显示状态)的需要,则遗留应用A1241指定显示部件的部件ID以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请求改变显示属性(S401)。在步骤S305向遗留应用A1241报告的动作事件例如是指示在操作屏幕620(图9的(2))的任何显示部件上的操作。换言之,遗留应用A1241未识别在信息处理终端20中显示对应于操作屏幕620的操作屏幕520。因此,即便对于步骤S401,在具有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遗留应用A1241时也执行相同的处理。
接着,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终端通信单元1232提供包括指定的部件ID的显示属性改变报告请求(S402)。如图5所示,面板管理单元1231从控制服务122请求改变显示属性,为了简便其在图11中被省略。
终端通信单元1232指定部件ID以将属性改变报告传输到面板过滤单元24(S403)。在图11中,为了简便省略了控制器通信单元22。面板过滤单元24指定部件ID从而向丰富UI应用A251以与报告生成显示部件同样的方式报告显示属性改变报告(S404)。丰富UI应用A251将对应于指定部件ID的显示部件的显示属性改变为指定的状态(S405)。改变模式并不必须严格是指定的状态。当它的显示属性要改变的显示部件的类型与遗留应用A1241中的显示部件和丰富UI应用A251中的显示部件之间不同时,也可以改变显示属性的改变模式。
例如,在图9中的操作屏幕520中,当触摸图标521时,遗留应用A1241确定要将图标521设置在选择的状态(例如,反转显示(reversaldisplaying))。随后,经由面板管理单元1231、终端通信单元1232、面板过滤单元24等将改变指示指定图标521的部件ID的所选择状态的显示属性的请求向遗留应用A1241报告。随后,遗留应用A1241使得图标521处于被选择状态。作为结果,操作屏幕520的显示状态变为例如图12中所示。
图12是示出了操作屏幕的显示状态的示例性改变的示意图。图12的(1)所示的操作屏幕520中,表示在其中选择了图标521的状态。如图12的(2)所示,仍是在通过控制服务122虚拟地生成的操作屏幕620中,将按钮621识别为处于选择状态。
当在操作屏幕520中触摸了按钮523时,执行图10中的步骤S301-S305,并且遗留应用A1241使得用于在其自身中执行任务的逻辑被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所执行。随后,例如响应于步骤S305通过遗留应用A1241识别选择按钮521或按钮522哪一个,遗留应用A1241可以使得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与在其中选择按钮521还是按钮522的状态对应的任务。
另外,当存在使得响应于显示部件的操作迁移屏幕的需要时,跟随步骤S305执行图8中步骤S202和以上。作为结果,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新的屏幕。
另外,当响应于显示部件的操作需要迁移到显示软键盘并且接收字符序列的输入的状态时,以图13中的处理过程替代图11中的处理过程。
图13是用于说明当使得软键盘显示时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当遗留应用A1241响应于动作事件,确定需要使得软键盘显示,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请求软键盘的生成(S501)。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控制服务122请求生成软键盘(S502)。作为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0转向虚拟地生成软键盘的状态。
接着,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终端通信单元1232输入用于输入字符序列的请求(S503)。终端通信单元1232向面板过滤单元24传输用于输入字符序列的请求(S504)。在图13中,为了简便省略了控制器通信单元22。
接着,面板过滤单元24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用于输入字符序列的请求(S505)。丰富UI应用A251生成用于通过能被生成于丰富UIOS21上的显示部件输入字符序列的屏幕(S506)。作为结果,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用于输入字符序列的屏幕。屏幕可以是软键盘或不同的显示部件。
接着,描述响应于步骤S506,通过用户输入字符序列时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图14是用于说明响应于字符串的输入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
当在用于输入在触摸面板204上显示的字符序列的屏幕中定义通过用户的字符序列的输入时(S601),丰富UI应用A251向面板过滤单元24报告字符序列(输入字符序列)的输入结果(S602)。面板过滤单元24将字符序列的结果传输到终端通信单元1232(S603)。在图14中,为了便利省略了控制器通信单元22。
接着,终端通信单元1232向面板管理单元1231报告字符序列的输入结果(S604)。响应于报告字符序列的输入结果,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控制服务122请求不显示软键盘(S605)。作为结果,取消虚拟生成的软键盘。接着,面板管理单元1231向遗留应用A1241报告字符序列的输入结果作为定义在软键盘中输入的结果(S606)。换言之,面板管理单元1231使得对于遗留应用A1241出现如同经由操作面板上的软键盘输入字符序列。遗留应用A1241例如存储所报告的字符序列作为任务的属性值。
接着,描述当通过丰富UI应用A251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存储的文件资源(在文件中存储的数据)时,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例如,当期望在操作屏幕的触摸面板204上显示缩略图像的列表时,丰富UI应用A251需要文件资源,其中在该操作屏幕中以传统操作面板显示文件名称的列表。
图15是用于说明当通过丰富UI应用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储的文件资源时,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在步骤S701中,丰富UI应用A251向面板过滤单元24指定需要请求传送文件资源的文件资源的文件路径名称。面板过滤单元24生成用于请求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接收ID”)并且以接收ID相应丰富UI应用A251。由于针对传送文件资源的请求(S701)非同步执行接收ID的响应(后述在步骤S708中),所以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接收ID以使其可以在丰富UI应用A251侧确定在步骤S708中的响应对应于任何请求。
随后,面板过滤单元24指定文件路径名称以将用于传送文件资源的请求传输到终端通信单元1232(S703)。在图15中,为了简便省略了控制器通信单元22。
随后,终端通信单元1232检查是否可以传送与被指定传送请求的文件路径名称相关的文件资源。例如,检查与文件路径名称相关的文件存在/不存在。当确定可以传送文件资源时,终端通信单元1232从与被指定传送请求的文件路径名称相关的文件读取文件资源(S705)。接着,终端通信单元1232向面板过滤单元24传送文件资源(S706)。例如可以对每个文件资源校对文件路径名称以传送多个文件资源。
当接收文件资源时,面板过滤单元24在信息处理终端20的辅助存储装置203中生成文件并且在文件中存储文件资源(S707)。接着,面板过滤单元24向丰富UI应用A251报告包括接收ID、向其存储文件资源的文件的文件路径名称的文件资源传送结果(S708)。
丰富UI应用A251基于接收ID确定文件资源传送结果对应哪个请求。其后,丰富UI应用A251访问与报告的文件路径名称相关的文件。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改善操作单元的显示能力和易用性。另外,在SDK平台123、控制服务122等中吸收将操作单元改变为信息处理终端20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小SDK应用124的改变逻辑部分的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遗留应用A1241是第一处理单元的一个示例。SDK平台123是第一通信单元的一个示例。丰富UI应用A251是第二处理单元的一个示例。控制器通信单元22和面板过滤单元24表示一个示例性第二通信单元。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如此的具体实施例,因此在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不同的变化和改变是可能的。
本发明基于并且要求在2013年5月2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申请No.2013-096854的优先权的权益。
参考标记的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
10图像形成装置
11控制器
12扫描仪
13打印机
14调制解调器
15终端接口
16网络接口
17SD卡槽
20信息处理终端
21丰富UIOS
22控制器通信单元
23应用管理单元
24面板过滤单元
25丰富UI应用A
80SD卡
111CPU
112RAM
113ROM
114HDD
115NVRAM
121OS
122控制服务
123SDK平台
124SDK应用
201CPU
202存储器
203辅助存储装置
204触摸面板
205无线通信装置
206设备接口
211显示装置
212输入装置
251丰富UI应用A
1231面板管理单元
1232终端通信单元
1241遗留应用A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9-223577A

Claims (11)

1.一种设备单元,具有操作单元,所述设备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操作单元,其中
操作单元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单元,其中,响应于使得构成要素显示的操作,第二处理单元经由第二通信单元向第一通信单元传输包括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和操作的内容的操作信息;其中
第一通信单元,其向第一处理单元报告操作信息;并且
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操作信息执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经由第一通信单元向第二通信单元传输用于改变与操作信息中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的显示状态;其中
第二通信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报告用于改变显示状态的请求;并且其中
第二处理单元使与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的显示状态改变,其中请求改变该识别信息的构成要素的显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单元,其中构成要素是用于第一处理单元以使得设备单元执行处理的显示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单元,其中
操作单元可以与设备单元分开;并且其中
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经由网络通信。
6.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其作用为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其中设备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处理终端;并且其中
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7.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设备单元和作用为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设备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处理终端;并且其中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8.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设备单元,具有操作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设备单元,其中操作单元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在传输中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9.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信息处理终端,其作用为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具有:
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终端,其中信息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10.一种程序,使得具有操作单元的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设备单元;并且其中操作单元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使得与由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通过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11.一种程序,使得信息处理终端作用为设备单元的操作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其提供用于显示屏幕的构成要素的请求;以及
第一通信单元,其接受请求并且指定识别构成要素的信息以将用于构成要素的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处理终端来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显示请求;以及
使得与在接收步骤中所接收的显示请求所指定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构成要素以与由第一通信单元接受的请求所指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显示。
CN201480023865.8A 2013-05-02 2014-04-28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144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6854 2013-05-02
JP2013096854A JP6115293B2 (ja) 2013-05-02 2013-05-02 機器、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4/062290 WO2014178444A1 (en) 2013-05-02 2014-04-28 Equipment un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079A true CN105144079A (zh) 2015-12-09
CN105144079B CN105144079B (zh) 2018-07-03

Family

ID=5184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3865.8A Active CN105144079B (zh) 2013-05-02 2014-04-28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65756A1 (zh)
EP (1) EP2992410B1 (zh)
JP (1) JP6115293B2 (zh)
CN (1) CN105144079B (zh)
AU (1) AU2014260730B2 (zh)
BR (1) BR112015027166B1 (zh)
RU (1) RU2652463C2 (zh)
WO (1) WO20141784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8153B2 (ja) * 2013-06-04 2018-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47530B2 (ja) * 2014-09-08 2016-12-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作成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ミングツール
JP6369318B2 (ja) * 2014-12-15 2018-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07307A (ja) 2015-12-08 2017-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91355A (ja) 2016-04-11 2017-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834234B2 (ja) 2016-08-10 2021-0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28842A (ja) 2016-08-19 2018-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891563B2 (ja) 2017-03-16 2021-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65653B2 (ja) 2017-09-14 2021-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77688B2 (ja) 2018-03-15 2022-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485680B (zh) * 2021-06-30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app组件化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573A1 (en) * 2002-11-15 2004-07-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16059A (zh) * 2004-12-21 2006-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直接打印功能的便携式终端
CN101938585A (zh) * 2009-06-25 2011-01-0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153729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Distrib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creens
US20120089946A1 (en) * 2010-06-25 2012-04-12 Takayuki Fukui Control apparatus and script convers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0075A (en) * 1997-09-30 1999-08-17 Unisys Corp.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to support enterprise application data binding
US6229534B1 (en) * 1998-02-27 2001-05-08 Sab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remote sources
EP1002398A1 (en) * 1998-06-08 2000-05-24 Gatespace AB App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connectivity based services
US6253244B1 (en) * 1998-10-30 2001-06-26 Unisys Corp. System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host-based screen applications using business-centric software components
US6880010B1 (en) * 1999-09-10 2005-04-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at request updated host screen information from host systems in response to notification by servers
US7246146B1 (en) * 1999-11-18 2007-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egacy host system hot link modeling and navigation
US6934737B1 (en) * 2000-05-23 2005-08-23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level access control in a shared computer window
JP4362748B2 (ja) * 2000-08-21 2009-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通信端末装置
CA2363515A1 (en) * 2001-11-21 2003-05-21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Enhancing resource adapters
US7554685B2 (en) * 2002-07-26 2009-06-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exec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ing method
JP4443181B2 (ja) * 2003-10-15 2010-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769515B2 (ja) * 2004-09-07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実行方法、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実行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4247689B2 (ja) * 2005-06-08 2009-04-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
JP2007011531A (ja) * 2005-06-29 2007-01-18 Fujitsu Ltd 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方法、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装置、プラグインプログラム
US20090103124A1 (en) * 2005-08-31 2009-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7765254B2 (en) * 2005-10-26 2010-07-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gration of legacy applications
US20090210820A1 (en) * 2006-05-11 2009-08-20 Takao Adachi Display object layout changing device
JP4555324B2 (ja) * 2007-09-21 2010-09-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RU2457550C1 (ru) * 2008-06-03 2012-07-27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8836972B2 (en) * 2008-09-30 2014-09-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having web server function
JP5369702B2 (ja) * 2009-01-23 2013-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共有情報表示装置、共有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237143B (zh) * 2009-10-30 2015-07-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动作控制系统和动作控制方法
KR20110052997A (ko) * 2009-11-13 2011-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클라이언트 단말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20120030595A1 (en) * 2010-07-29 2012-02-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JP5561017B2 (ja) * 2010-08-19 2014-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編集プログラム、及び編集システム
US9400585B2 (en) * 2010-10-05 2016-07-26 Citrix Systems, Inc. Display management for native user experiences
US8843358B2 (en) * 2011-02-03 2014-09-23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displayed image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media device on a large display and control of the mobile media device therefrom
JP5772023B2 (ja) * 2011-02-04 2015-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209808B2 (ja) * 2011-06-14 2013-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情報端末、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532018B2 (ja) * 2011-06-27 2014-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リモート操作システム
JP5793039B2 (ja) * 2011-09-28 2015-10-14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番組受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
JP5494615B2 (ja) * 2011-10-20 2014-05-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423772B2 (ja) * 2011-11-21 2014-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712942B2 (ja) * 2012-01-30 2015-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遠隔操作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JP5870714B2 (ja) * 2012-01-31 2016-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10481B2 (ja) * 2012-03-08 2014-06-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089540B2 (ja) * 2012-09-27 2017-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装置
JP5787103B2 (ja) * 2013-01-17 2015-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699271B2 (en) * 2013-01-29 2017-07-0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screen sharing during confidential data entry
WO2015054604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Framework for screen content sharing system with generalized screen descriptions
JP2015095885A (ja) * 2013-11-14 2015-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命令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命令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573A1 (en) * 2002-11-15 2004-07-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16059A (zh) * 2004-12-21 2006-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直接打印功能的便携式终端
CN101938585A (zh) * 2009-06-25 2011-01-0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153729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Distrib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creens
US20120089946A1 (en) * 2010-06-25 2012-04-12 Takayuki Fukui Control apparatus and script convers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52463C2 (ru) 2018-04-26
JP6115293B2 (ja) 2017-04-19
CN105144079B (zh) 2018-07-03
BR112015027166A2 (pt) 2017-07-25
AU2014260730A1 (en) 2015-11-12
US20160065756A1 (en) 2016-03-03
RU2015151345A (ru) 2017-06-07
EP2992410A1 (en) 2016-03-09
EP2992410A4 (en) 2016-04-20
WO2014178444A1 (en) 2014-11-06
BR112015027166B1 (pt) 2021-12-14
EP2992410B1 (en) 2019-04-03
AU2014260730B2 (en) 2017-01-12
JP2014219759A (ja)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4079A (zh) 设备单元、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US1102579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via a network with use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00309512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90527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ustom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6859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課金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16208134A1 (e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350719B2 (en)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32679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8556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login and screen customization
US1093900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76675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4105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JP2017146978A (ja) 機器、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37361A (ja) 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964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7080222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選択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選択方法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選択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