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6777A -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6777A
CN105126777A CN201510403354.5A CN201510403354A CN105126777A CN 105126777 A CN105126777 A CN 105126777A CN 201510403354 A CN201510403354 A CN 201510403354A CN 105126777 A CN105126777 A CN 105126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soybean straw
stalk
acid solution
mixed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3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培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jiao Shengyuan Biomass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jiao Shengyuan Biomass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jiao Shengyuan Biomass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jiao Shengyuan Biomass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3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26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6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6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秸秆破碎成80目的粉末,密封发酵2-3天;(2)、将步骤(1)发酵好的大豆秸秆使用清水洗涤,然后使用酸液浸泡;(3)、将浸泡后的秸秆粉末使用压滤机压滤,去除多于的酸液,然后将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清洗,使用压滤机压出水分,将上述压出的酸液与水分合并蒸煮,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与秸秆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4)、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烘干,然后与甲硅烷按重量比60:1进行混合,混合后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500℃进行碳化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在加热至320℃后,升温幅度调整为1.5℃/min。可以提升碳化的效率,还可以提升生物碳的空隙率。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碳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土壤肥力,在贫瘠的土壤上培育出肥沃的高碳库土壤,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间接地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施用量。最关键是把碳有效地吸附固化在生物碳中间,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对石油制品的依赖。目前已知一吨生物质可以固定0.726吨二氧化碳。
但是现在生物碳加工时,碳化率不高,往往在40%以下,同时,而且秸秆碳化后的生物碳较松散,不方便使用,若是加工成型后进行挤压,会进一步导致碳碎裂,稳定性不高,现有方法制备的生物碳的空隙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提升了活性炭的空隙率,提升了吸附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豆秸秆破碎成80目的粉末,将大豆秸秆加水使其含水量为50-60%,密封发酵2-3天;
(2)、将步骤(1)发酵好的大豆秸秆使用清水洗涤,然后使用压滤机压去其中的水分,将秸秆粉使用单宁酸、甲酸、水按重量比5.6:8:12的比例配制的酸液在55-60℃下浸泡,浸泡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
(3)、将浸泡后的秸秆粉末使用压滤机压滤,去除多于的酸液,然后将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清洗,使用压滤机压出水分,将上述压出的酸液与水分合并蒸煮,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与秸秆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
(4)、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烘干,然后与甲硅烷按重量比60:1进行混合,混合后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500℃进行碳化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在加热至320℃后,升温幅度调整为1.5℃/min。
在碳化处理过程中,使用挤压机对原料进行挤压,挤压时对原料的挤压的压强为1-3MPa,在处理时挤压的压强逐渐增大,压强增幅为0.2MPa/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碳化处理前,将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然后使用混合酸液进行浸泡处理,使纤维素、木质素等进行分离活化,使植物纤维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将植物秸秆中的低聚的糖类分离后再进行混合,可以提升碳化的效率,还可以提升生物碳的空隙率;在碳化过程中鼓入氮气,可以使热量循环,并且使植物秸秆受热更均匀,热量利用率更高。在加热及碳化处理时,加入少量的碳粉,可以提升秸秆碳化的速度,有利于更成分的均匀分散,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生物碳植物秸秆的碳化率可达到62%以上,同时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生物碳的比表面积为2400m2/克,相对于常规活性炭提升50%以上,而且空隙中微孔的比例在93.5%以上,吸附性大大提升。
在碳化时加入甲硅烷,甲硅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使产出的生物碳空隙率更高。同时,在生物碳中残留少量的硅,提高生物碳的强度。而且在碱性溶液中大大提升生物碳的吸附性能,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吸附率达到95%以上,而且使有机碳在高温处理后可以重复利用。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挤压生产的生物碳为块状,在碳化处理进行几分钟后进行挤压,既不会减缓碳化的速度,又可以使挤压后的生物碳稳定性相对于生物碳制成后更高,不松散,而且经过此方法处理的生物碳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豆秸秆破碎成80目的粉末,将大豆秸秆加水使其含水量为50-60%,密封发酵2-3天;
(2)、将步骤(1)发酵好的大豆秸秆使用清水洗涤,然后使用压滤机压去其中的水分,将秸秆粉使用单宁酸、甲酸、水按重量比5.6:8:12的比例配制的酸液在55-60℃下浸泡,浸泡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使用此配制的酸液进行处理,其处理后的秸秆的碳化率明显提升,尤其针对大豆秸秆,效果更好,发酵后使用混合酸进行处理可以提升制成的生物碳中的空隙率,而且提升空隙中微孔的比例。
(3)、将浸泡后的秸秆粉末使用压滤机压滤,去除多于的酸液,然后将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清洗,使用压滤机压出水分,将上述压出的酸液与水分合并蒸煮,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与秸秆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
(4)、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烘干,然后与甲硅烷按重量比60:1进行混合,混合后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500℃进行碳化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在加热至320℃后,升温幅度调整为1.5℃/min。
实施例2
在碳化处理过程中,使用挤压机对原料进行挤压,挤压时对原料的挤压的压强为1-3MPa,在处理时挤压的压强逐渐增大,压强增幅为0.2MPa/min。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表1为使用各实施例方法制备的生物碳对污染物的吸收率: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生物碳的吸附力相对于现有的活性炭有明显提升,尤其对铅的吸收率明显提升。

Claims (2)

1.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豆秸秆破碎成80目的粉末,将大豆秸秆加水使其含水量为50-60%,密封发酵2-3天;
(2)、将步骤(1)发酵好的大豆秸秆使用清水洗涤,然后使用压滤机压去其中的水分,将秸秆粉使用单宁酸、甲酸、水按重量比5.6:8:12的比例配制的酸液在55-60℃下浸泡,浸泡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
(3)、将浸泡后的秸秆粉末使用压滤机压滤,去除多于的酸液,然后将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清洗,使用压滤机压出水分,将上述压出的酸液与水分合并蒸煮,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与秸秆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
(4)、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烘干,然后与甲硅烷按重量比60:1进行混合,混合后将混合粉在氮气保护下500℃进行碳化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在加热至320℃后,升温幅度调整为1.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碳化处理过程中,使用挤压机对原料进行挤压,挤压时对原料的挤压的压强为1-3MPa,在处理时挤压的压强逐渐增大,压强增幅为0.2MPa/min。
CN201510403354.5A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Pending CN105126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3354.5A CN105126777A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3354.5A CN105126777A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6777A true CN105126777A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1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3354.5A Pending CN105126777A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67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914A (zh) * 2018-08-13 2018-09-28 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炭得率的制备方法
CN109768301A (zh) * 2019-02-28 2019-05-1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豆秸秆衍生燃料的微管式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24491A1 (de) * 1983-07-07 1985-01-17 Maschinenfabrik Heid Ag, W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o-roestkohle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durchfuehrung
CN101811692A (zh) * 2010-05-05 2010-08-25 吉林大学 一种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新方法
CN102583311A (zh) * 2012-02-07 2012-07-1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24491A1 (de) * 1983-07-07 1985-01-17 Maschinenfabrik Heid Ag, W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o-roestkohle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durchfuehrung
CN101811692A (zh) * 2010-05-05 2010-08-25 吉林大学 一种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新方法
CN102583311A (zh) * 2012-02-07 2012-07-1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30 November 2007,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孙晓凤: "利用糠醛生产中的废料循环制备生物质碳基催化剂及其在降解玉米芯生成糠醛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戴静等: "四种原料热解产生的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特性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914A (zh) * 2018-08-13 2018-09-28 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炭得率的制备方法
CN109768301A (zh) * 2019-02-28 2019-05-1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豆秸秆衍生燃料的微管式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8616A (zh) 一种使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CN105130517A (zh) 一种新型生物碳的制备方法
CN100584752C (zh) 用植物性废弃物制造的净水活性炭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4254B (zh) 一种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和糠醛的方法
CN104071787A (zh) 一种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0171818B (zh) 一种玉米秸秆中石墨烯的提取方法
CN103496700A (zh) 一种将杉木木屑热解残留物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3923843B (zh) 为提高活性炭品质而利用真菌预处理木糖渣的方法
CN109319783B (zh) 杨木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杨木基多孔碳材料产品
CN110732309A (zh) 一种对土壤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生物质炭制备方法
CN113003572A (zh) 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及活性炭
CN1724348A (zh) 以茶叶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4743556A (zh) 以草炭为原料制备的粉末活性炭及制备方法
CN102502628A (zh) 化学活化法制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
CN108753328A (zh) 一种玉米秸秆的炭化加工方法
CN106865543B (zh) 一种棉花秸秆无氧蒸气炭化方法
CN102674345A (zh) 利用废弃棉花杆生产脱硫用催化剂载体的方法
CN105126777A (zh) 一种使用大豆秸秆生产生物碳的方法
CN110683539A (zh) 利用西红柿和茄子秸秆混合物制备生物活性炭的方法
CN111804277A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制取木炭活性炭可燃气生物油的制作方法
CN110817869A (zh) 一种磷酸锌-有机酸复合活化剂及采用该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6904591B (zh) 一种梯级孔烟杆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683542A (zh)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5818640A (zh) 一种高介孔孔容和低灰分的湿法磷酸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5130518A (zh) 一种生物碳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