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2232B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2232B
CN105102232B CN201480018684.6A CN201480018684A CN105102232B CN 105102232 B CN105102232 B CN 105102232B CN 201480018684 A CN201480018684 A CN 201480018684A CN 105102232 B CN105102232 B CN 105102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rd media
transport roller
roller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2232A (zh
Inventor
正藤龙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r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r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r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r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0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22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搬运部和喷墨头。搬运部以张架长条状的记录媒体的状态在搬运方向上连续地搬运。搬运部具备第一搬运辊、第一马达、第二搬运辊、第二马达以及第一张力施加机构。第一搬运辊设置在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第二搬运辊设置在下游侧。在第一搬运辊和第二搬运辊上架设有记录媒体。第一马达使第一搬运辊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二马达使第二搬运辊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在搬运方向上在第一搬运辊与第二搬运辊之间而且在与喷出面不对置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记录媒体施加张力,所述喷出面是在喷墨头上的形成有喷嘴的面。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长条状的记录媒体,并向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中,长条状的记录媒体在沿着记录媒体的长度方向的搬运方向上连续地被搬运。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与喷墨记录装置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是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在形成图像时,UV墨作为液滴朝向不停止地连续地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被喷出。记录媒体是带状的织物。喷墨打印机具备织物搬运装置和图像形成部。织物搬运装置搬运记录媒体。织物搬运装置具备基础卷绕辊(元巻きローラ)、多个从动辊、卷绕辊以及张力调整用辊。图像形成部相对于由织物搬运装置搬运的记录媒体进行图像形成。图像形成部配置为在两个从动辊之间张开的记录媒体的上方与滚筒对置。上述的两个从动辊如下设置。即、第一从动辊设置在比图像形成部靠基础卷绕辊一侧。第二从动辊设置在比图像形成部靠卷绕辊一侧。在织物搬运装置中,卷绕辊通过马达等驱动源进行旋转。由此,记录媒体从基础卷绕辊被引出,并向卷绕辊搬运。张力调整用辊设置在比第一从动辊更靠基础卷绕辊一侧,该第一从动辊处于比图像形成部靠基础卷绕辊一侧。
现有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91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具有利用喷墨记录装置来在长条状的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记录图像的技术。利用了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的记录是在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与喷出面对置的状态下一边搬运记录媒体一边进行的。喷出面是形成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喷墨头的面。在与喷出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搬运记录媒体的搬运部的一部分的结构。该情况下,有时墨附着在该搬运部的结构上。因此,存在需要对附着有墨的搬运部的清洗等的情况。考虑了以下那样的搬运部。即、在搬运方向上将记录媒体张架于喷墨头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状态下,该搬运部进行搬运。认为通过该搬运部,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墨造成的污染。但是,需要以记录媒体的记录面相对于喷出面为适当的配置的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搬运。例如,若记录媒体以挠曲的状态被搬运,则喷出面与记录媒体(记录面)之间的间隙变得不均匀。在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下,与均匀的情况相比较,也不能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长条状的记录媒体施加张力并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搬运部,其以张架长条状的记录媒体的状态在沿着上述记录媒体的长度方向的搬运方向上连续地搬运上述记录媒体;以及喷墨头,其形成有向由上述搬运部正在搬运的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的喷嘴,上述搬运部具备:第一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第一马达,其使上述第一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二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第二马达,其使上述第二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以及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其在上述搬运方向上在上述第一搬运辊与上述第二搬运辊之间,而且在与喷出面不对置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所述喷出面是在上述喷墨头上的形成有上述喷嘴的面。
根据该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在搬运方向上适当地搬运张架在设于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搬运辊、和设于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搬运辊上的状态的记录媒体。上述的状态的记录媒体不会挠曲,能够以喷出面与记录媒体(记录面)之间的间隙固定的状态通过喷墨头。能够使张力作用于第一搬运辊与第二搬运辊之间的记录媒体的部分。能够使该记录媒体的部分处于拉紧的状态。能够相对于拉紧的状态的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来记录图像。能够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
该喷墨记录装置也可以如下所述。优选上述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在上述搬运方向上在上述第一搬运辊与上述喷墨头之间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这样,在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施加张力,能够使第一搬运辊与第二搬运辊之间的记录媒体的部分处于拉紧的状态。利用记录图像前的记录媒体的部分施加张力。因此,能够将记录了图像的记录媒体的记录面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例如在使用难以干的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墨的渗出等。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搬运部,其以张架长条状的记录媒体的状态在沿着上述记录媒体的长度方向的搬运方向上连续地搬运上述记录媒体;以及喷墨头,其形成有喷嘴,该喷嘴向由上述搬运部正在搬运的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上述搬运部具备:第一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第一马达,其使上述第一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二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第二马达,其使上述第二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其在上述搬运方向上在上述第一搬运辊与上述喷墨头之间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以及第二张力施加机构,其在比上述第二搬运辊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
根据该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在搬运方向上适当地搬运张架在设于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搬运辊、和设于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搬运辊上的状态的记录媒体。上述的状态的记录媒体不会挠曲,能够以喷出面与记录媒体(记录面)之间的间隙固定的状态通过喷墨头。能够在比喷墨头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施加张力,使张力作用于第一搬运辊与第二搬运辊之间的记录媒体的部分。能够使该记录媒体的部分处于拉紧的状态。能够相对于拉紧的状态的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来记录图像。能够向第二搬运辊的周侧面按压记录媒体。能够抑制记录媒体与第二搬运辊之间的滑动。能够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
在上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优选上述搬运部具备按压辊,该按压辊以与上述第一搬运辊的周侧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向上述第一搬运辊一侧按压上述记录媒体,并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这样,能够向第一搬运辊的周侧面按压记录媒体。能够抑制记录媒体与第一搬运辊之间的滑动。能够在搬运方向上适当地搬运记录媒体。能够在搬运方向上使张力适当地作用于第一搬运辊与第二搬运辊之间的记录媒体的部分。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对长条状的记录媒体施加张力,并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从形成有喷嘴的喷出面的一侧观察喷墨头的图。
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其它例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以下记载的结构,在同一技术的思想下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以下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省略或者置换为其它的结构等。也可以包含其它的结构。
<喷墨记录装置>
参照图1以及图2对喷墨记录装置10进行说明。在喷墨记录装置10中,搬运长条状的记录媒体12,在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记录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图像所使用的墨色有黄色、品红、青色以及黑色这种颜色。墨色也可以是这些颜色以外的颜色以及颜色数。作为记录媒体12,例如可列举布帛。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具备搬运部20、记录部60以及控制装置90。搬运部20沿记录媒体12的长度方向连续地搬运记录媒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搬运部20搬运记录媒体12的方向称为“搬运方向。搬运方向是沿记录媒体12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由搬运部20搬运的记录媒体12在搬运中途通过记录部60。关于搬运部20的其它的说明将于后文叙述。
记录部60具备喷墨头64Y、喷墨头64M、喷墨头64C、喷墨头64K以及滑架72。喷墨头64Y是喷出黄色墨的线型(ライン型)的喷墨头。喷墨头64M是喷出品红墨的线型喷墨头。喷墨头64C是喷出青色墨的线型喷墨头。喷墨头64K是喷出黑色墨的线型喷墨头。
喷墨头64Y、64M、64C、64K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区别喷墨头64Y、64M、64C、64K,或者在总称它们的情况下,称为“喷墨头64”。各色墨贮存于每种颜色的墨盒(未图示)。贮存于各色墨盒的各色墨在各色墨流路(未图示)流动,分别供给至对应的颜色的喷墨头64。
在线型的喷墨头64中,在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喷出各色墨的喷嘴68。例如,在喷墨头64中,喷嘴68在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于记录媒体12的宽度W1以上的范围W2(参照图2)。在图2中,记录媒体12由双点划线图示。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与记录媒体12的短边方向一致。记录媒体12的短边方向是记录媒体12的宽度方向。
在滑架72搭载有各色用的喷墨头64。如图1以及图2所示,喷墨头64Y、64M、64C、64K以在搬运方向上相邻的状态排列,并搭载于滑架72。在图1等所示的例子中,在搬运方向的最上游侧设有喷墨头64Y,在搬运方向的最下游侧设有喷墨头64K。喷墨头64M、64C在搬运方向上在喷墨头64Y、64K之间以喷墨头64M、喷墨头64C顺序设置。各色用的喷墨头64的搬运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也可以为与图1等不同的顺序。它们的排列顺序考虑各种条件来适当决定。
在用喷墨记录装置10在记录媒体12上记录图像的情况下,各色墨从分别形成于喷墨头64Y、64M、64C、64K的喷嘴68朝向记录媒体12喷出。从喷墨头64Y、64M、64C、64K的各喷嘴68喷出的各色墨喷射到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利用所喷射的各色墨在记录面14上记录图像。
控制装置90具备控制部92和输入输出部94。控制部92执行由喷墨记录装置10执行的用于各种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控制部92执行上述的计算机程序等,对喷墨记录装置10进行控制。控制部92对来自于分别形成在各色用的喷墨头64的喷嘴68的各色墨的喷出进行控制。在喷墨头64的各色墨的喷出,根据与由喷墨头64记录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控制部92经由输入输出部94取得来自检测部55的检测信号。控制部92基于取得的检测信号,向第二马达52输出速度指令。作为检测部55,例如可列举回转式编码器。这种记录控制以及速度控制是公知的控制技技术。因此省略与这些各控制相关的其它说明。
输入输出部94是将包含上述各部的喷墨记录装置10所具备的规定的结构连接到控制装置90的连接接口。经由输入输出部94从控制装置90输出各种信号(指令)。经由输入输出部94从上述的规定的结构输出的各种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90。在喷墨记录装置10上连接个人计算机那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输入输出部94包含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用的连接接口。上述的图像数据也可以从信息处理装置输入到喷墨记录装置10。
喷墨记录装置10除了上述的结构以外还具备未图示的供给部和回收部。在供给部放置有记录媒体12。放置于供给部的记录媒体12从供给部送出。从供给部送出的记录媒体12由搬运部20沿搬运方向搬运。在由搬运部20搬运的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用喷墨头64Y、64M、64C、64K记录图像。然后,通过了搬运部20的第三搬运辊34后的记录媒体12由回收部回收。
此外,喷墨记录装置10也可以具备未图示的干燥部。干燥部对在记录面14记录有图像的记录媒体12进行干燥。该情况下,通过了第三搬运辊34后的记录媒体12通过干燥部内,然后,由回收部回收。供给部、回收部以及干燥部具有与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所具备的供给部、回收部以及干燥部相同的结构。省略与供给部、回收部以及干燥部相关的其它说明。也可以在从供给部至第一搬运辊22的区间、以及/或者从第三搬运辊34至回收部的区间,设置松紧调节辊。该松紧调节辊例如设为与搬运部20的第一松紧调节辊24或者第二松紧调节辊32相同。
<搬运部>
参照图1对搬运部20进行说明。搬运部20具备第一搬运辊22、第一松紧调节辊24、支撑辊26、按压辊28、第二搬运辊30、第二松紧调节辊32、第三搬运辊34、第一马达51、第二马达52以及第三马达53。在搬运部20,沿第一搬运辊22、第一松紧调节辊24、支撑辊26、第二搬运辊30、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及第三搬运辊34的各配置形成有搬运路径。记录媒体12在由这些各辊形成的搬运路径沿搬运方向搬运。在图1以及后述的图3中,在第一搬运辊22、第一松紧调节辊24、支撑辊26、按压辊28、第二搬运辊30、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及第三搬运辊34的内部记载的圆弧状的箭头表示上述各辊的旋转方向。
第一搬运辊22、第一松紧调节辊24、支撑辊26以及按压辊28设置在上游侧区域。如图1所示,上游侧区域是比在记录部60中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上游侧的喷墨头64Y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区域。关于上游侧区域中的第一搬运辊22、第一松紧调节辊24以及支撑辊26的配置,第一搬运辊22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上游侧,支撑辊26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下游侧。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搬运辊22与支撑辊26之间。按压辊28在第一搬运辊22的上侧与第一搬运辊22的周侧面对置地设置。
第二搬运辊30、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及第三搬运辊34设置在下游侧区域。如图1所示,下游侧区域是比在记录部60中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喷墨头64K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区域。关于下游侧区域中的第二搬运辊30、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及第三搬运辊34的配置,第二搬运辊30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上游侧,第三搬运辊34设置在搬运方向的最下游侧。第二松紧调节辊32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
在搬运部20,记录媒体12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状态被搬运。对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作用张力。在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区域,记录媒体12成为拉紧的状态。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包含与喷出面70对置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
在搬运部20中,支撑辊26和第二搬运辊30均以周侧面的高度距离基准面为高度H的状态设置(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面是设置有喷墨记录装置10的地面。因此,在记录媒体12在搬运方向上在支撑辊26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沿搬运方向被搬运的情况下,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成为水平的状态。记录媒体12以间隙G为固定的状态在与喷出面70对置的区域被搬运。间隙G是喷出面70与记录媒体12的间隔。此外,详细而言,上述的间隙G是喷出面70与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搬运辊22和第三搬运辊34也均为周侧面的高度距离基准面为高度H。
第一搬运辊22固定于第一旋转轴41。第一搬运辊22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第一旋转轴41与第一马达51连结。第一马达51使第一旋转轴41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搬运辊22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
第一松紧调节辊24e由未图示的加力部加力。例如,第一松紧调节辊24向铅垂方向的下侧被加力(参照图1)。作为加力部,例如可列举弹簧、重锤或者驱动器。作为驱动器,例如可列举气缸。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而且设置在与喷出面70不对置的位置上。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该位置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拉伸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记录媒体12沿第一搬运辊22的周侧面朝向铅垂方向的下侧达到第一松紧调节辊24。记录媒体12在第一松紧调节辊24折回并朝向铅垂方向的上侧达到支撑辊26。第一松紧调节辊24以与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支撑辊26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支撑辊26固定于规定的旋转轴。支撑辊26以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在搬运方向上被搬运的记录媒体12沿支撑辊26的周侧面弯曲。记录媒体12从由铅垂方向的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向水平方向被搬运。
记录媒体12如上所述在第一搬运辊22与支撑辊26之间被第一松紧调节辊24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拉伸。被拉伸到铅垂方向的下侧的记录媒体12成为在第一搬运辊22与支撑辊26之间以U字状垂下的状态(参照图1)。施加到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的张力以记录媒体12由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支撑的状态被施加。因此,在对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构成支撑记录媒体12的机构。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及第一松紧调节辊24构成第一张力施加机构。第一张力施加机构是在搬运方向上在第一搬运辊22与喷墨头64Y之间的位置向搬运中途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机构。
按压辊28通过未图示的加力部向第一搬运辊22的一侧被加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28加力的第一搬运辊22的一侧是铅垂方向的下侧。按压辊28与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相接触,向第一搬运辊22的周侧面按压记录媒体12。按压辊28固定于规定的旋转轴。按压辊28以与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第二搬运辊30固定于第二旋转轴42。第二搬运辊30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第二旋转轴42与第二马达52连结。第二马达52使第二旋转轴42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作为第二马达52,例如采用伺服马达那样的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旋转的马达。第二马达52的旋转或者第二搬运辊30的旋转由检测部55进行计测。根据由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马达52的旋转。第二搬运辊30以由第二马达52控制旋转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搬运部20进行的记录媒体12的搬运在这样控制搬运速度以及搬运量的状态下进行。
第二松紧调节辊32通过未图示的加力部加力。例如第二松紧调节辊32向铅垂方向的下侧被加力(参照图1)。作为加力部,例如可列举弹簧、重锤或者气缸那样的驱动器。第二松紧调节辊32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第二松紧调节辊32在该位置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拉伸记录媒体12。记录媒体12沿第二搬运辊30的周侧面朝向铅垂方向的下侧到达第二松紧调节辊32。记录媒体12在第二松紧调节辊32折回并朝向铅垂方向的上侧到达第三搬运辊34。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与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也可以使记录媒体12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二松紧调节辊32之间向第一方向扭转180°,之后,使记录媒体12在第二松紧调节辊32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向第二方向扭转180°。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该情况下,第二松紧调节辊32以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第三搬运辊34固定于第三旋转轴43。第三搬运辊34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第三旋转轴43与第三马达53连结。第三马达53使第三旋转轴43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由此,第三搬运辊34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在搬运方向上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沿第三搬运辊34的周侧面弯曲。记录媒体12从由铅垂方向的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向水平方向被搬运。
记录媒体12如上所述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被第二松紧调节辊32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拉伸。被拉伸到铅垂方向的下侧的记录媒体12成为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以U字状垂下的状态(参照图1)。在搬运方向上向使第二搬运辊30以后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施加的张力,以第二搬运辊30以后的记录媒体12由第二搬运辊30和第三搬运辊34支撑的状态施加。因此,在搬运方向上向使第二搬运辊30以后正在搬运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第二搬运辊30和第三搬运辊34构成支撑记录媒体12的机构。第二搬运辊30和第三搬运辊34及第二松紧调节辊32构成第二张力施加机构。第二张力施加机构是在比第二搬运辊30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对搬运中途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机构。通过所施加的张力,记录媒体12被按压到第二搬运辊30的周侧面。若着眼于第三搬运辊34所具有的支撑功能,则第三搬运辊34与第一张力施加机构中的支撑辊26对应。
在搬运部20,也可以进行以下那样的动作。即、控制第三马达53的旋转,伴随于此,也可以控制第二松紧调节辊32的铅垂方向的位置。由此,在搬运部20,能够以一定的力将记录媒体12按压到第二搬运辊30。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1)在搬运部20,如图1所示,第一搬运辊22设置在上游侧区域,第二搬运辊30设置在下游侧区域。第一搬运辊22通过与第一旋转轴41连结的第一马达51而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二搬运辊30通过与第二旋转轴42连结的第二马达52而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在搬运部20,记录媒体12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在搬运方向上被搬运。第一松紧调节辊24和支撑辊26设置在上游侧区域中比第一搬运辊22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搬运辊22与支撑辊26之间。记录媒体12由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支撑。第一松紧调节辊24将由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支撑的记录媒体12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拉伸。
因此,通过在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上旋转的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能够适当地搬运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的记录媒体12。记录媒体12能够不挠曲地以间隙G固定的状态通过记录部60。即、在第一松紧调节辊24,通过将由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支撑的记录媒体12拉伸到铅垂方向的下侧,从而能够对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作用张力。能够使该记录媒体12的部分处于拉紧的状态。能够对拉紧的状态的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喷出各色墨来记录图像。能够记录良好品质的图像。在比喷墨头64Y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对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能够使上述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处于拉紧的状态。利用记录图像之前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施加该张力。因此,能够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例如即使在使用难以干的墨且容易产生墨渗出等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采取与之相关的特别的对策。
(2)如图1所示,按压辊28将记录媒体12按压于第一搬运辊22的周侧面。第二松紧调节辊32和第三搬运辊34设置在下游侧区域中比第二搬运辊30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第二松紧调节辊32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搬运辊30与第三搬运辊34之间。由第二搬运辊30和第三搬运辊34支撑记录媒体12。第二松紧调节辊32将由第二搬运辊30和第三搬运辊34支撑的记录媒体12拉伸到铅垂方向的下侧。因此,能够抑制记录媒体12与第一搬运辊22之间的滑动。能够抑制记录媒体1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滑动。能够在搬运方向上适当地搬运记录媒体12。能够使张力在搬运方向上作用于第一搬运辊22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的记录媒体12的部分。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下所述地构成。以下所示的各变形例能够与其它变形例适当组合地采用。
(1)上述中,以记录部60具备线型喷墨头64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为例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以及图2)。搬运部20也能够用于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是一边使记录部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一边执行图像的记录的类型的喷墨记录装置。记录部在滑架上搭载各色用的喷墨头而构成。各色用的喷墨头以在主扫描方向上相邻的状态搭载在滑架上。主扫描方向是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与记录媒体12的短边方向一致。在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中,搬运部20在搬运方向上连续地间歇搬运记录媒体12。在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中,记录部在记录面14上通过。各色用的墨在喷出面与记录面14对置的规定的时刻从形成各色用的喷墨头的喷嘴被喷出。
(2)上述中,以在成为比第一搬运辊22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上游侧区域的规定的位置设置第一松紧调节辊24的搬运部20为例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第一松紧调节辊24也可以设置在成为比第二搬运辊30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游侧区域的规定的位置。该情况下,支撑辊26也设置在下游侧区域。具体而言,支撑辊26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喷墨头64K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支撑辊26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记录媒体12通过喷墨头64K后,沿支撑辊26的周侧面朝向铅垂方向的下侧到达第一松紧调节辊24。记录媒体12在第一松紧调节辊24折回并朝向铅垂方向的上侧到达第二搬运辊30。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与上述相同地均以周侧面的高度距离基准面为高度H的状态设置。
也可以使记录媒体12在支撑辊26与第一松紧调节辊24之间向第一方向扭转180°,之后,使记录媒体12在第一松紧调节辊24与第二搬运辊30之间向第二方向扭转180°。第二方向如上所述,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此,能够防止由喷墨头64Y、64M、64C、64K记录了图像之后的记录面14与第一松紧调节辊24的周侧面相接触。例如即使在使用了难以干的墨的情况下、以及/或者容易产生墨渗出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上记录的图像的品质的下降。能够维持在记录媒体12的记录面14上记录的图像的品质。
(3)上述中,以在支撑辊26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的搬运部20为例对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也可以在固定有支撑辊26的旋转轴连结马达。该马达使该旋转轴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由此,支撑辊26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以第三搬运辊34经由第三马达53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的搬运部20为例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也可以省略第三马达53。该情况下,第三搬运辊34以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4)上述中,以由第一搬运辊22和支撑辊26支撑记录媒体12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该结构中,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搬运辊22与支撑辊26之间。第一松紧调节辊24在上述的位置将记录媒体12拉伸到铅垂方向的下侧。由此,向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搬运部20也可以如图3所示,做成在搬运方向上在第一搬运辊22与第一松紧调节辊24之间设置支撑辊27的结构。支撑辊27与支撑辊26相同地固定在规定的旋转轴上。支撑辊27以与记录媒体12的和记录面14相反侧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向与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搬运辊22、支撑辊26、27、第二搬运辊30以及第三搬运辊34均以距离基准面为高度H的状态设置。
在对以张架于第一搬运辊22和第二搬运辊30上的状态搬运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情况下,两个支撑辊26、27构成支撑记录媒体12的机构。两个支撑辊26、27和第一松紧调节辊24构成第一张力施加机构。第一张力施加机构是在搬运方向上在第一搬运辊22与喷墨头64Y之间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记录媒体12施加张力的机构。两个支撑辊26、27和第一松紧调节辊24与上述的变形例的“(2)”的情况相同,也可以适当地设置在成为比第二搬运辊30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游侧区域的规定的位置。图1以及图3所示的各喷墨记录装置10除了搬运部20具备支撑辊27这点以外,其它相同。因此,省略与图3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0相关的其它说明。
符号的说明
10—喷墨记录装置,12—记录媒体,14—记录面,20—搬运部,22—第一搬运辊,24—第一松紧调节辊,26、27—支撑辊,28—按压辊,30—第二搬运辊,32—第二松紧调节辊,34—第三搬运辊,41—第一旋转轴,42—第二旋转轴,43—第三旋转轴,51—第一马达,52—第二马达,53—第三马达,55—检测部,60—记录部,64、64Y、64M、64C、64K—喷墨头,68—喷嘴,70—喷出面,72—滑架,90—控制装置,92—控制部,94—输入输出部,G—间隙,H—高度,W1—宽度,W2—范围。

Claims (3)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搬运部,其以张架长条状的记录媒体的状态在沿着上述记录媒体的长度方向的搬运方向上连续地搬运上述记录媒体;以及
喷墨头,其形成有喷嘴,该喷嘴向由上述搬运部正在搬运的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喷出墨,
上述搬运部具备:
第一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并与上述记录媒体的和记录面相反侧的面相接触;
第一马达,其使上述第一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
第二搬运辊,其设置在比上述喷墨头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供上述记录媒体架设,并与上述记录媒体的和记录面相反侧的面相接触;
第二马达,其使上述第二搬运辊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以及
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其在上述搬运方向上在上述第一搬运辊与上述第二搬运辊之间,而且在与喷出面不对置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所述喷出面是在上述喷墨头上的形成有上述喷嘴的面,
上述第一张力施加机构包括:
松紧调节辊,其在上述搬运方向上设置在上述第一搬运辊与上述喷墨头之间的位置,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以及
支撑辊,其在上述搬运方向上设置在上述松紧调节辊与上述喷墨头之间的位置,并与上述记录媒体的和记录面相反侧的面相接触,
上述支撑辊和上述第二搬运辊,上述支撑辊的周侧面的高度和上述第二搬运辊的周侧面的高度相同,
上述搬运部在上述搬运方向上在上述支撑辊和上述喷墨头之间,不会从上述记录面和上述记录媒体的与记录面相反侧的面的两侧夹住上述记录媒体地在上述搬运方向上搬运上述记录媒体,
上述搬运部在与上述喷出面对置的区域,不会从上述记录媒体的与记录面相反侧的面的一侧支撑上述记录媒体地在上述搬运方向上搬运上述记录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运部具备第二张力施加机构,该第二张力施加机构在比上述第二搬运辊靠上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对搬运中途的上述记录媒体施加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运部具备按压辊,该按压辊以与上述第一搬运辊的周侧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向上述第一搬运辊一侧按压上述记录媒体,并向与上述搬运方向对应的方向从动地旋转。
CN201480018684.6A 2013-03-29 2014-03-19 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2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091 2013-03-29
JP2013-074091 2013-03-29
PCT/JP2014/057544 WO2014156887A1 (ja) 2013-03-29 2014-03-1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2232A CN105102232A (zh) 2015-11-25
CN105102232B true CN105102232B (zh) 2017-12-08

Family

ID=5162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6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2232B (zh) 2013-03-29 2014-03-19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72304B2 (zh)
CN (1) CN105102232B (zh)
HK (1) HK1214210A1 (zh)
WO (1) WO20141568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0312B (zh) * 2015-12-25 2017-10-13 佛山市启达研磨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
JP5978413B1 (ja) 2016-03-25 2016-08-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グレーティング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10802956B (zh) * 2019-11-11 2021-11-05 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357C (zh) * 2002-08-20 2005-11-02 小森公司 轮转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7199A (ja) * 1998-06-19 2000-01-11 Ykk Corp 長尺帯状物の処理装置
JP4744741B2 (ja) * 2001-08-01 2011-08-10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バリアブル印刷機による追刷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5219276A (ja) * 2004-02-04 2005-08-18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2010280472A (ja) * 2009-06-03 2010-12-1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メディア搬送機構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12200877A (ja) * 2011-03-23 2012-10-2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357C (zh) * 2002-08-20 2005-11-02 小森公司 轮转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72304B2 (ja) 2018-01-31
JPWO2014156887A1 (ja) 2017-02-16
CN105102232A (zh) 2015-11-25
WO2014156887A1 (ja) 2014-10-02
HK1214210A1 (zh) 2016-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9303B (zh) 液体排出装置及介质的预处理方法
JP485585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02232B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20090289985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ejection failure in pre-processing agent ejection nozzles i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77029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755080B2 (en) Print content dependent adjustment of printed liquid
JP3807506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44967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87656B2 (ja) 記録装置
CN105555690B (zh)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JP623889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1523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700199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8256867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7193140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669792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I659861B (zh) 顏色調整方法、顏色調整用之印刷圖案
JPH1181162A (ja) 帯状布帛の連続捺染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118452A1 (en) Web skew compensation in a printing system
JP2014058141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477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21506B2 (ja) 液体吐出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制御情報生成装置
JP20051192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打滴制御方法
WO2022039065A1 (ja) ヘッド制御装置、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液体吐出装置、印刷装置
JP74678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2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2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