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188B -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188B
CN105100188B CN201510239177.1A CN201510239177A CN105100188B CN 105100188 B CN105100188 B CN 105100188B CN 201510239177 A CN201510239177 A CN 201510239177A CN 105100188 B CN105100188 B CN 105100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user
group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9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0188A (zh
Inventor
千叶雅裕
上田彻
名古和行
桥浦正树
三木浩
三木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0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0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1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系统、服务器、终端以及信息处理方法。网络系统(1)具备:至少包含第一终端(300A)以及第二终端(300B)在内的多个终端(300);至少包含第一设备(200A)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200);和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100)。服务器在从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群组信息(101)来判断是否从第二终端受理对于第一设备的请求。

Description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正在外出的用户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等终端来控制位于自宅的空调或电视机等设备或者获取设备的信息的网络系统、服务器、终端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用于从终端控制设备或者获取设备的信息的网络系统。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25068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自走式电子设备以及自走式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根据日本特开2013-250684号公报(专利文献1)可知,如果具备与通过局部通信网络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的自走式吸尘器、即作为被注册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第一终端~第五终端向上述局部通信网络的连接开始,则为了实施与被连接的终端建立对应的动作而对自装置进行控制。
此外,在日本特开2014-21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监控装置、信息管理装置、监视系统、用于控制监控装置的方法、信息管理方法以及程序。根据日本特开2014-21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可知,电视机的处理器所执行的处理包括:探测电视机的电源已变为接通的步骤;受理表征居住的人外出的设定(外出设定)的输入的步骤;将表示进行了外出设定的信号(不在家信号)发送给与电视机连接的服务器的步骤;探测电视机的电源已变为断开的步骤;然后电源变为接通,在从电源断开到电源接通的时间长于预先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发送表征在家的在家信号的步骤。
当前,要求可变为能够更为简单或更为安全地由新的终端控制设备或者获取设备的信息的状态的网络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为较之于以往能够更为简单或更为安全地由新的终端控制设备或者获取信息的状态的网络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程序。
遵从本发明的某形态,提供一种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具备: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所述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优选,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优选,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优选,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优选,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优选,所述服务器或其他服务器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指令,将用于邀请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中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优选,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能够在属于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相同的第一群组的同时,属于与第三终端的用户相同的第二群组。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网络系统具备: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服务器。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所述服务器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二请求。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服务器,具备:用于与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和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二请求。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服务器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服务器具备:用于与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和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而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所述处理器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二请求。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终端,具备: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来接受向群组的邀请,根据该邀请来发送用于加入群组的信息,并发送与属于该群组的设备相关的请求。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终端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终端具备: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来接受向群组的邀请的步骤;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来发送用于加入所述群组的信息的步骤;和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来发送与属于所述群组的设备相关的请求的步骤。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具备: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能与所述多个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的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请求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关的邀请,并基于该邀请而将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关的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遵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网络系统具备:多个终端、至少一个设备和服务器。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将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关的邀请发送至第二终端的步骤;和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邀请而将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关的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步骤。
如以上,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处于与以往相比能够更简单或更安全地由新的终端对设备进行控制或获取信息的状态的网络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程序。
进一步的特征以及优点被明确记载在详细说明中。或者,进一步的特征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详细说明的记载内容能够立即变得明了,或者通过实施包含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在内的此处记载的发明来认识。并且,上述的与背景技术等相关的记载以及下述的与详细说明相关的记载,只是简单的例示,应该理解提供的是用于理解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本质以及特征的概要或构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和动作概要的示意图。
图2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数据库101A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数据库101B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2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一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二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三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四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五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六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触摸面板350的第七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一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二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一用例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三用例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四用例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五用例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七用例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八用例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九用例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3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3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3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35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数据库101C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6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用户数据库101D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8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终端数据库101E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0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
<第一实施方式>
<网络系统的整体构成>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另外,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和动作概要的示意图。
参照图1(a)来简单地说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网络系统1主要包含: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作为设备的空调200A;和作为终端的智能手机300A、300B。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系统1还包含数据库101和群组服务器100B。另外,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也可以存储数据库101。此外,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也可以发挥群组服务器100B的作用。
服务器100经由因特网等网络与智能手机300A、300B以及空调200A等设备连接。例如,服务器100受理来自智能手机300A、300B的命令,经由因特网来对空调200A等设备进行控制。相反,服务器100经由因特网从空调200A等设备接收数据,并转发给智能手机300A、300B。
第一智能手机300A被第一用户持有。第二智能手机300B被第二用户持有。第一以及第二用户经由第一以及第二智能手机300A、300B来控制空调200A等设备,或者获取与空调200A等设备相关的信息。另外,第一以及第二用户并不限于利用智能手机300A、300B,也可以利用平板、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电子书籍终端等其他种类的可与服务器100进行通信的终端。另外,以下,将这些装置也总称作终端300。
空调200A等设备将从遥控器受理到的控制命令或由传感器测定到的数据等经由控制器、路由器以及因特网等发送至服务器100。空调200A等设备基于来自服务器100或智能手机300A的控制命令来执行各种动作。另外,设备并不限于空调200A,也可以为冰箱、洗衣机、自走式吸尘器等家电、电视机、硬盘记录器、音乐播放器等AV(音频视频)设备、太阳能发电机、对讲机、供热水器等家用设备等。另外,以下,将这些装置也总称作设备200。
数据库101保存与用户、终端300和设备200相关的群组信息。例如,将属于家人的群组的用户、属于家人的群组的用户的终端300、和属于家人的群组的用户的设备200作为群组来存储。数据库101可以由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群组服务器100B来参照。
群组服务器100B将用户和设备200的群组关系注册到数据库101中,或者参照数据库101来利用用户和设备200的群组关系。另外,群组服务器100B也可以根据来自服务器100的请求来检索或读出数据库101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服务器100。
<网络系统的动作概要>
接下来,参照图1(a)~(c)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动作概要。
参照图1(a),首先第一用户能够经由第一智能手机300A来控制空调200A,或者从空调200A获取信息。具体而言,第一用户启动第一智能手机300A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登录到服务器100所提供的服务中,来控制空调200A或者从空调200A获取信息。另外,以下将从设备200无法由任何终端300控制的状态变为终端300可控制设备200的状态、即设备200受理了来自终端300的控制命令(第一请求的一种)的状态,称作终端300与设备200配对。
在该状态下,存在进一步有第二用户期望利用第二智能手机300B来控制空调200A或者从空调200A获取信息的情况。参照图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启动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家电控制应用程序,登录到服务器100所提供的服务中,尝试对空调200A的访问。服务器100基于来自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请求,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用户是否属于空调200A所属的群组。
在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用户不属于空调200A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服务器100不许可来自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请求。例如,服务器100不向第二智能手机300B赋予空调200A的识别信息,即不许可第二智能手机300B确定空调200A。
或者,服务器100虽然向第二智能手机300B赋予了空调200A的识别信息,但却不许可从空调200A获取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或者,服务器100虽然向第二智能手机300B赋予了来自空调200A的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但却不向空调200A发送对于空调200A的控制命令。
另一方面,在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用户属于空调200A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参照图1(c),服务器100许可来自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请求。由此,第二用户能经由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来获取空调200A的识别信息,且能访问空调200A。或者,第二用户能经由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而从空调200A获取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或者,第二用户可以经由第二智能手机300B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来控制空调200A(能将与已配对的情况相同的请求发送至设备200)。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在第二用户利用第二终端300来要求设备200的控制或设备200的信息等之际,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来判断是否许可该请求。
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较之于以往能够更简单且更安全地由终端控制设备或者获取信息。更详细而言,第二人以后的用户无需如与设备最初配对的用户那样的配对处理,因此较之于以往,用户的处理变得简单。并且,未加入群组的用户无法访问设备,或者进行控制,或者阅览信息,因此较之于以往,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以下,详细地说明用于实现这种功能的网络系统1。
<服务器100的硬件构成>
首先,说明构成网络系统1的服务器100的硬件构成的一形态。另外,图2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参照图2,服务器10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而包含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通信接口160。
处理器1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或外部的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来控制服务器100的各部。即,处理器110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120中的程序来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
存储器120通过各种RAM(Random Access Memory)、各种ROM(Read-Only Memory)、闪存等来实现。另外,存储器120通过经由接口而被利用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注册商标)存储器、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存储卡、硬盘、IC(Integrated Circuit)卡、光卡、掩模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介质等也能实现。
存储器120存储由处理器110执行的程序、基于由处理器110执行程序而生成的数据、被输入的数据、从设备200以及终端300接收到的数据。另外,存储器120也可以存储图1所示的数据库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库101包含:表示用户和群组的关系的用户数据库;以及表示设备和群组的关系的设备数据库。
在此,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用户数据库101A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用户数据库101A保存用户ID和群组ID的对应关系。
在此,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数据库101B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4,设备数据库101B保存设备ID、群组ID、MAC地址和其他的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其中,数据库101可以保存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或者也可以按照由服务器100以及群组服务器100B可参照的方式保存在其他的装置中。
返回到图2,通信接口160将来自处理器110的数据经由因特网、承载网、带无线的适配器、路由器等而发送至终端300以及设备200。通信接口160经由因特网、承载网、带无线的适配器、路由器等接收来自终端300以及设备200的数据,并传递给处理器110。
另外,由于群组服务器100B的硬件构成也与服务器100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设备200的硬件构成>
接下来,说明设备200的硬件构成的一形态。图5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2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参照图5,设备20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而包含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各种灯230、各种开关240、通信接口260和设备驱动部270。
处理器2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或外部的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来控制设备200的各部。即,处理器210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220中的程序来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
存储器220通过各种RAM、各种ROM、闪存等来实现。存储器220存储由处理器210执行的程序、基于由处理器210执行程序而生成的数据、被输入的数据、从服务器100接收到的数据等。
灯230通过来自处理器210的信号来点亮/闪烁/熄灭,从而将设备200的各种状态传达到外部。
开关240受理来自用户的命令,并将该命令输入至处理器210。
通信接口260将来自处理器210的数据、例如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经由遥控器从用户受理的命令等,经由因特网、带无线的适配器、路由器400(参照图1)等而发送至服务器100。通信接口260经由因特网、带无线的适配器、路由器400等接收来自服务器100的数据、例如来自终端300的控制命令以及阅览命令,并传递给处理器210。
设备驱动部270基于来自处理器210的控制命令来控制电机、致动器、传感器、扬声器等,从而发挥设备200的主要作用。
<终端300的硬件构成>
接下来,说明终端300的硬件构成的一形态。另外,图6是表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3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参照图6,终端30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而包含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触摸面板350(显示器330和定点设备340)、通信接口360和扬声器380。
处理器3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或外部的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来控制终端300的各部。即,处理器310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来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
存储器320通过各种RAM、各种ROM、闪存等来实现。另外,存储器320通过经由各种接口而被利用的、SD卡或微SD卡这样的存储卡、USB(注册商标)存储器、CD、DVD、硬盘、IC卡、光卡、掩模ROM、EPROM、EEPROM等存储介质等也能实现。
存储器320存储由处理器310执行的程序、基于由处理器310执行程序而生成的数据、经由定点设备340输入的数据、从服务器100或群组服务器100B接收到的数据等。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20存储了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处理器310按照存储器32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来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
显示器330基于来自处理器310的信号来输出文字或图像。定点设备340受理来自用户的命令,并将该命令输入至处理器3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300具有显示器330和定点设备340被组合在一起的触摸面板350。
通信接口360通过天线或连接器来实现。通信接口360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而与其他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发送至服务器100等其他装置。例如,处理器310将对于设备200的各种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00。此外,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从服务器100等其他装置接收程序、控制命令、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等。
扬声器380基于来自处理器310的声音信号来输出通话声音、音乐、动画等的各种声音。
<网络系统1中的信息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7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另外,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首先,最初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102)。例如,第一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和密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群组服务器100B运用用于管理群组的服务,但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也可以发挥该作用。
然后,在第一用户的自宅中设置设备200。设备200经由例如无线LAN以及因特网等而开始与服务器100通信(步骤S104)。此时,服务器100将与MAC地址对应这样的通信用的识别信息赋予给设备200。服务器100预先存储MAC地址和该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
随后,第一用户启动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开始与设备200的配对处理。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一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的输入。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进行来自终端300的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如果服务器100对于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成功,则如图9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而受理用于开始与成为新的控制对象的设备相关的通信设定的命令。
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利用通信接口360来搜寻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可实现无线通信的设备200(步骤S106)。并且,如图10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基于来自实现了通信的设备200的信息,使设备200的种类或名称等信息可选择地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并且,如图11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与设备200相关的信息的输入。
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来自设备200的信息和来自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由此来请求与设备200的配对(步骤S108)。例如,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通过无线通信从设备200接收识别信息。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该识别信息和用户ID发送至服务器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通过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该设备200的识别信息或MAC地址是否尚未注册到终端300的用户所属的群组中(步骤S110)。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参照数据库101,在该设备200尚未注册到终端300的任何用户的群组中的情况下,许可终端300和设备200的配对(步骤S112)。此时,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使与设备200相关的信息和群组ID建立对应地存储至设备数据库101B中。即,处理器110在设备200最初与终端300配对之际,自动地将设备200注册到与终端300的用户相同的群组中。
由此,终端300的处理器310能够与设备200配对(步骤S114)。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对于用于配对的设备200以及终端300的操作方法显示于触摸面板350。若由用户按压了配对用的按钮,则设备200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步骤S114-1)。
若按压了终端300的链接按钮,则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向服务器100发送识别信息(步骤S114-2)。服务器100如果确认出自与从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设备200发送了配对用的信号,则将配对已完成的主旨发送至终端300。然后,用户能够经由终端300来远程控制设备200。
若配对完成,则如图13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变得可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表示可向设备200发送命令的图标与设备200所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叙述的那样,对于第二用户也能够安全且简单地远程控制设备200或者阅览设备200的信息。
首先,第二用户经由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120)。服务器100将用户ID与第一用户所对应的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用户数据库101A中。第二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和密码。
另外,在使第二用户加入到与第一用户相同的群组中之际,考虑通过第一用户启用新群组,将第二用户邀请到该新群组的构成。或者,在使第二用户加入到第一用户所加入的已有的群组中之际,服务器100也可以促使第二用户进行第一用户相对于已有群组的密码的输入,或者促使该已有群组用的密码的输入。
然后,第二用户启动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将访问请求(第二请求的1种)输入至终端300(步骤S122)。具体而言,终端30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二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并将该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
若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对于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成功,则参照数据库101来确定属于与该用户ID相同的群组的设备(步骤S126)。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用于识别属于与用户ID相同的群组的设备的识别信息或与设备相关的其他信息发送至终端300(步骤S128)。
由此,例如,如图13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将可控制的设备200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或者,例如,如图14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可阅览信息的设备进行显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表示可获取来自设备200的信息的图标与设备200所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来自用户的对于设备200的命令,并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该命令发送至服务器100(步骤S130)。该命令是用于控制设备200的命令(第二请求的1种),或者是用于从设备200获取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的命令(第二请求的1种)。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来自终端300的控制命令发送至设备200或者将来自设备200的各种信息发送至终端300(步骤S130)。
<服务器100中的信息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另外,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在经由通信接口160而从终端300接收到数据之际,执行以下的处理。首先,处理器110从接收数据中获取用户ID(步骤S152)。处理器110参照用户数据库101A来确定与用户ID对应的群组ID(步骤S154)。
处理器110判断在来自终端300的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访问请求(步骤S156)。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访问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56中为是的情况),处理器110参照设备数据库101B来确定与群组ID对应的设备ID(步骤S158)。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步骤S160)。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接下来的来自终端的数据。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访问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56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在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步骤S162)。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62中为是的情况),处理器110基于控制命令中所含的设备ID来确定群组ID(步骤S163)。处理器110判断该群组ID是否与由步骤S154获取到的群组ID一致(步骤S164)。处理器110在该群组ID与由步骤S154获取到的群组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64中为是的情况),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向设备200发送控制命令(步骤S165)。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62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在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信息的请求(步骤S166)。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66中为是的情况),处理器110基于控制命令中所含的设备ID来确定群组ID(步骤S167)。处理器110判断该群组ID是否与由步骤S154获取到的群组ID一致(步骤S168)。处理器110在该群组ID与由步骤S154获取到的群组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68中为是的情况),经由通信接口160来请求设备200发送信息(步骤S169)。然后,虽然未图示,但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来自设备200的信息发送至终端300。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由此,群组服务器100B或服务器100在各自所提供的服务之中当用户或设备的群组信息发生改变时,能够反映此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执行步骤S165、步骤S169。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66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总结>
接下来,参照图16来总结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另外,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示意图。
首先,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启用第一群组,并且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1)。然后,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将第一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2)。在此,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配对处理。
而后,第二用户利用第二终端,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3)。由此,属于与第一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二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二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一设备或者阅览第一设备的信息。
然后,第二用户利用第二终端,将第二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4)。在此,第二用户利用第二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配对处理。由此,属于与第二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一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一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二设备或者阅览第二设备的信息。
而后,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5)。由此,属于与第一以及第二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三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三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一以及第二设备或者阅览第一以及第二设备的信息。
然后,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将第三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6)。在此,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三设备的配对处理。由此,属于与第三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一以及第二用户也可以经由服务器100而利用第一以及第二终端来控制第三设备或者阅览第三设备的信息。
<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一其他实施例的总结>
接下来,参照图17来总结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一其他实施例。另外,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一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首先,参照图17(a),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启用第一群组,并且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1)。
然后,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将第一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2)。并且,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配对处理。
而后,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将第二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3)。并且,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配对处理。
此外,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将第三设备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4)。并且,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三设备的配对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7(b),第一用户经由群组服务器100B而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第一群组中。第二用户基于该邀请,利用第二终端,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5)。由此,属于与第一~第三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二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二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一~第三设备或者阅览第一~第三设备的信息。
同样地,第一用户经由群组服务器100B而将第三用户邀请到第一群组中。第三用户基于该邀请,利用第三终端,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6)。由此,属于与第一~第三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三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三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一~第三设备或者阅览第一~第三设备的信息。
<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二其他实施例的总结>
接下来,参照图18来总结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二其他实施例。具体而言,作为第二其他实施例,说明用户能够属于多个群组的网络系统1。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第二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首先,关于第一~第三用户的注册和第一~第三设备的注册,由于与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情形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然后,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启用第二群组,并且作为第二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7)。例如,考虑第三用户启用新群组从而将第四用户邀请到该新群组中的构成。
而后,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而与第三设备配对,由此将第三设备作为第二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8)。另外,由于第三用户属于第一群组,因此可以与第三设备配对。其中,群组服务器100B需要从第一群组的用户或第三设备的所有者获得许可第三设备向第二群组的所属的主旨、即许可第三设备向两个群组的重复注册的主旨。然后,第三用户利用第三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三设备的配对。
然后,第四用户利用第四终端,作为第二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9)。由此,属于与第三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四用户也能够利用第四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三设备或者阅览第三设备的信息。
而后,第四用户利用第四终端,将第四设备作为第二群组的成员而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设备注册(10)。并且,第四用户利用第四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进行用于控制第四设备的配对。由此,属于与第四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三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三终端而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第四设备或者阅览第四设备的信息。
另外,因为第四用户不属于第一群组,所以无法控制第一以及第二设备或者阅览第一以及第二设备的信息。同样地,因为第一以及第二用户不属于第二群组,所以无法控制第四设备或者阅览第四设备的信息。并且,因为第三用户属于第一以及第二群组,所以能够控制第一~第四设备或者阅览第一~第四设备的信息。
<网络系统1的第一用例>
下面,参照图19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具体的第一用例。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一用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刚购进并设置的设备,只要是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进行用户注册的用户,则谁都能配对。反言之,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未进行用户注册的用户无法与设备配对。
具体而言,刚购进并设置的设备(空调200A)由于不属于任何群组,因此如图19(a)所示,无论是属于第一群组的第一用户还是第二用户均能进行配对。此外,刚购进并设置的设备由于不属于任何群组,因此如图19(b)所示,属于第二群组的第三用户也能开始配对。
<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0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具体的第二用例。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的第一示意图。
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终端(智能手机300A)已经完成配对的第一设备(空调200A),无法与和第一设备非同一群组的第三用户配对。也就是说,第三用户以不属于与第一用户相同的群组的用户ID来登录第三终端(智能手机300C)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服务器100不使第一设备和第三用户的终端进行配对。
在此,关于第二用例来补充说明。参照图21,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来补充说明。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二用例的第二示意图。
如图21(a)所示,设第一~第三用户属于同一群组,至少第一用户使第一终端(智能手机300A)和设备(空调200A)进行配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b)所示,第三用户能够退出群组而创建新的群组。并且,第三用户能够将设备带至新的群组中。即,设备与新的群组ID建立对应。
在此情况下,如图21(c)所示,第三用户能够使第三终端(智能手机300C)和设备进行配对,但第一以及第二用户无法使第一以及第二终端和设备进行配对。其原因在于,第一以及第二用户已经不属于与设备相同的群组。
<网络系统1的第三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具体的第三用例。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三用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也能够应对属于与设备(空调200A)相同的群组的用户的智能手机300B的变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属于与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用户经由第二台智能手机300D也能够与设备配对。换言之,第二用户对于基于自身的用户ID可经由第二终端来控制或阅览的设备,通过利用相同的用户ID,从而经由第四终端也能够进行控制或阅览。另外,由于详细情形与第二用例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网络系统1的第四用例>
下面,参照图2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具体的第四用例。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四用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群组服务器100B被构成为注册到某群组的设备不会重复地注册到该群组。例如,群组服务器100B或服务器100给设备分配设备ID,从而群组服务器100B基于该密钥来防止同一设备向同一群组的重复注册。另外,群组服务器100B也可以基于分配给设备的MAC地址来防止同一设备向同一群组的重复注册。
<网络系统1的第五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五用例。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五用例的示意图。
根据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种类或设备控制服务的种类能够设定为:在第二用户经由第二终端(智能手机300B)与设备(空调200A)进行了配对的情况下,第一用户仅以是与设备相同的群组这一理由,无法经由第一终端来控制设备。
<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的第一示意图。
根据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种类或设备控制服务的种类,在第二用户经由第二终端(智能手机300B)与设备(空调200A)进行了配对的情况下,第一用户仅以是与设备相同的群组这一理由,能够经由第一终端来阅览设备的信息。
即,如第五以及第六用例那样,最初与设备进行了配对的用户能够向该设备发送控制命令。然而,未在最初与设备进行配对的用户在是与设备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虽然能够从该设备中获取信息但却无法进行控制。不过,根据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种类或设备控制服务的种类,也可以设定为:未在最初与设备进行配对的用户在是与设备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能够从该设备中获取信息以及控制该设备。
在此,关于第六用例来补充说明。参照图26,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来补充说明。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六用例的第二示意图。
如图26(a)所示,设第一~第三用户属于同一群组,第二用户使第二终端(智能手机300B)和设备(空调200A)进行配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b)所示,第三用户能够退出群组而创建新的群组。并且,第三用户能够将设备带至新的群组中。即,设备与新的群组ID建立对应。
根据应用程序或服务的种类,如图26(c)所示,第三用户即便未使第三终端(智能手机300C)和设备配对,也具有可继续利用第三终端来阅览设备的信息的权限。即,服务器100关于原本属于与设备相同的群组的第三用户,根据请求从设备获取信息并发送至第三终端。
<网络系统1的第七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7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具体的第七用例。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七用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用户利用第二终端(智能手机300B)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而与设备(空调200A)进行了配对的情况下,第一用户也能从第二终端以第一用户ID进行登录,由此来控制设备或者获取设备的信息。另外,关于可否许可基于第一用户的利用第二终端的设备的控制和设备的信息阅览,优选根据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种类或设备控制服务的种类来决定。
<网络系统1的第八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八用例。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八用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群组服务器100B可以使最初将设备200注册到群组的用户作为该设备200的所有者。例如,在设置空调200A之后,若第一用户相对于群组服务器100B而将空调200A注册到自己的群组中,则第一用户成为空调200A的所有者。然后,与第一用户或空调200A相同的群组的第二用户也能够利用第二终端(智能手机300B)而与空调200A进行配对。
在该状态下,空调200A的所有者对于群组服务器100B而能够使群组内的其他用户从群组中退出,或者在保持属于群组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禁止空调200A的控制或者禁止空调200A的信息阅览。
例如,如图28(b)所示,空调200A的所有者即第一用户使群组内的第二用户退出,然后群组服务器100B以及服务器100自动地解除第二用户和空调200A的配对,禁止第二用户对空调200A的控制和对空调200A的信息的阅览。
<网络系统1的第九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29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九用例。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第九用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0基于经由终端300的来自用户的权限信息的请求,关于该用户所指定的设备200,将表示属于该用户所属的群组的各个用户具有怎样级别的权限的信息发送至终端300。即,在此情况下,服务器100或数据库101按照每个设备200来保存用户和权限级别的对应关系。并且,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被请求的设备200相关的用户和权限级别的对应关系发送至终端。
如图29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基于来自服务器100的对应关系,关于设备200,使表示属于设备200所属的群组的各个用户具有怎样级别的权限的信息显示于触摸面板350。由此,用户能够简单地掌握无意图的用户属于了群组、给用户的任意一个赋予了无意图的权限的情况。
<网络系统1的总结>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在用户利用终端300来请求设备200的控制或设备200的信息之际,服务器100基于用户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来判断是否许可该请求。
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中,较之于以往,能够更为简单且更为安全地由终端300控制设备200或者获取信息。更详细而言,第二人以后的用户无需如与设备200最初配对的用户那样的配对处理,因此较之于以往,用户的处理变得简单。并且,由于未加入群组的用户无法访问设备200或者进行控制或者阅览信息,因此较之于以往,安全性得到提升。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106~步骤S114中,终端300和设备200直接地通过无线通信来交换数据。然而,也可以如以下那样,采用用户通过向终端300输入设备200的MAC地址等的识别信息,从而终端300通过无线通信而不用探测设备200地完成配对处理的形式。
另外,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图3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参照图30,由于步骤S202和步骤S20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第一用户向第一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输入用户ID和设备200所记载的MAC地址。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用户ID和MAC地址发送至服务器100,由此来进行配对请求(步骤S206)。
此时,第一用户按压设备200的配对用的按钮。设备200的处理器210经由通信接口260而将自身的MAC地址发送至服务器100(步骤S208)。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从第一终端300和设备200接收数据。处理器110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该设备200的MAC地址是否尚未被注册到该用户的群组中(步骤S210)。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参照数据库101,在该设备200尚未被注册到该用户的群组中的情况下,判断来自第一终端300的MAC地址和来自设备200的MAC地址是否相同。处理器110在来自第一终端300的MAC地址和来自设备200的MAC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对于设备200发行远程控制用的设备ID,并将该设备ID也发送至第一终端(步骤S212)。由此,第一终端300通过利用设备ID,从而能够经由服务器100来控制设备200。
然后,由于步骤S220~步骤S2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20~步骤S130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在图7的步骤S106~步骤S114中,在配对处理之后设备自动地注册到群组中。然而,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用户也可以在配对处理之前将自己购进的设备注册到自己的群组中。
另外,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图3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参照图31,由于步骤S302和步骤S30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然后,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对于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来进行设备注册(步骤S306)。具体而言,第一用户将设备200的各种信息例如型号或MAC地址等与用户ID以及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群组服务器100B中。群组服务器100B将注册有设备200的用户作为该设备200的所有者来识别。
而后,第一用户启动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开始与设备200的配对处理。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一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的输入。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来进行配对请求(步骤S308)。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如果服务器100对于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成功,则如图9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而受理用于开始新的控制对象的设定的命令。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从终端300受理该命令。处理器110参照数据库101来确定与用户ID对应的设备ID(步骤S310)。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该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300(步骤S312)。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将与第一用户相同的群组的设备200的信息发送至终端300。
由此,如图10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基于来自服务器100的数据,使能配对的设备的信息可选择地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并且,如图11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与设备的设置相关的信息的输入。此时,处理器310既可以从用户受理MAC地址或型号,也可以从设备接收MAC地址、型号或识别信息。
若信息的输入完成,则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开始与设备200的配对处理(步骤S314)。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对于用于配对的设备200以及终端300的操作方法显示于触摸面板350。若由用户按压了配对用的按钮,则设备200的处理器210经由通信接口260而将MAC地址、型号或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步骤S314-1)。
若按压了终端300的链接按钮,则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向服务器100发送识别信息(步骤S314-2)。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判断由终端300指定的MAC地址、型号或识别信息和从设备200接收到的MAC地址、型号或识别信息是否相同。处理器110在由终端300指定的信息和从设备200接收到的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经由通信接口160将配对已完成的主旨发送至终端300。然后,用户能够经由终端300来远程控制设备200。
若配对完成,则如图13所示,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变得能够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表示能够向设备200发送命令的图标与设备200所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然后,由于步骤S320~步骤S3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20~步骤S130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1的基础上,还可以由已经处于能够控制设备200的状态的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群组服务器100B来实现邀请。另外,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参照图32,由于步骤S402~步骤S414的处理、即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与设备200配对为止的处理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步骤S11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然后,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第一群组中。具体而言,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向群组服务器100B发送用于邀请第二用户的命令(步骤S416)。该群组服务器100B向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300发送用于促使加入群组的邀请通知(步骤S418)。
第二用户根据该邀请通知,经由第二终端300而对于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来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420)。服务器100将用户ID与第一用户所对应的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用户数据库101A中。第二用户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中获取用户ID和密码。
然后,由于步骤S422~步骤S4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22~步骤S130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1的基础上,还可以由已经处于可控制设备200的状态的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其中,不同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邀请,无需利用群组服务器100B。
以下,参照图3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另外,图3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首先,在第一用户的自宅中设置设备200。设备200经由例如无线LAN以及因特网等而开始与服务器100通信(步骤S504)。此时,服务器100对设备200赋予通信用的识别信息。服务器100预先存储MAC地址和该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
随后,第一用户启动第一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开始与设备200的配对处理。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一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的输入,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如果服务器100对于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成功,则如图9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而受理用于开始成为新的控制对象的设备的通信设定的命令。
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利用通信接口360来搜寻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可实现无线通信的设备200(步骤S506)。并且,如图10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基于来自已实现通信的设备200的信息,使设备200的种类或名称等的信息可选择地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并且,如图11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与设备200相关的信息的输入。
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来自设备200的信息和来自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由此来请求与设备200的配对(步骤S508)。例如,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通过无线通信从设备200接收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该识别信息和用户ID发送至服务器100。
如图12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对于用于配对的设备200以及第一终端300的操作方法显示于触摸面板350。若由用户按压了配对用的按钮,则设备200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
服务器100如果确认出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和从设备200接收到的识别信号相同,则将配对已完成的主旨发送至第一终端300(步骤S512)。然后,用户通过利用第一终端300而能够经由服务器100来远程控制设备200。
若配对完成,则如图13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变得能够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表示能够向设备200发送命令的图标与设备200所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叙述的那样,对于第二用户也能够安全且简单地远程控制设备200或者阅览设备200的信息。
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步骤S516)。具体而言,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300中启用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将第二用户的邀请命令输入至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按照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向第二终端300发送识别信息,由此将第二终端300邀请为能够控制设备200的状态。
具体而言,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利用Bluetooth(注册商标)以及FeliCa(注册商标)等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直接地即不经由群组服务器100B地向第二终端发送包含识别信息的邀请通知。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若受理到邀请通知,则启用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使变为能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即,自此以后,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能够根据来自用户的命令,基于邀请通知中所含的识别信息,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向设备200发送第二请求。
第二终端300根据该邀请,能够经由服务器100而对设备200进行访问(步骤S530)。例如,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既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命令,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通过第二用户或第二终端300属于与第一用户相同的群组来与设备200配对,还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向设备200发送控制命令,也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从设备200中获取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也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对设备200进行访问。
<第六实施方式>
第一~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针对尝试访问设备200的第二用户,服务器100提取与该用户属于同一群组的设备200,并可选择地向该用户进行提示。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用户自己选择了想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另外,图3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1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参照图34,由于步骤S602~步骤S614的处理、即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与设备200配对为止的处理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步骤S11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叙述的那样,对于第二用户也能够安全且简单地远程控制设备200或者阅览设备200的信息。
首先,第二用户经由第二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620)。服务器100将用户ID与第一用户所对应的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用户数据库101A中。第二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和密码。
然后,第二用户启动第二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终端30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二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并将该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
若认证成功,则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通过无线通信来获取设备200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步骤S622)。第二用户从进行了无线通信的设备200之中选择自己想要控制或想要获取信息的设备200。或者,第二用户将想要控制或想要获取信息的设备200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输入至第二终端300(步骤S622)。
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来自用户的对于设备200的请求。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360而将该请求与MAC地址或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至服务器100(步骤S624)。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之前接收到的用户ID和本次接收到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步骤S626)。
在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属于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来自第二终端300的请求发送至设备200(步骤S630)。另一方面,在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不属于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来自第二终端300的请求不被受理的主旨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300。
<第七实施方式>
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然而,也可以基于不利用用户ID的第二终端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终端的请求。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比较,取代表示用户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用户数据库101A,而需要表示终端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终端数据库。图3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数据库101C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5,终端数据库101C保存终端ID和群组ID的对应关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102、图30的步骤S202、图31的步骤S302、图32的步骤S402、图34的步骤S602等中,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来进行终端注册。例如,第一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终端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终端ID和密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群组服务器100B运用服务,但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也可以发挥该作用。
此外,在图7的步骤S122~S128、图30的步骤S222~S228、图31的步骤S322~S328、图32的步骤S422~S428、图34的步骤S622~S630等中,服务器100通过参照数据库101,基于第二用户的终端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
另外,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第二用户在自己选择了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的情况下,在图7中的步骤S626中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
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从第二终端300接收到的终端ID和被指定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终端300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
接下来,参照图3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另外,图3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其中,关于步骤S756和步骤S762~步骤S769,由于分别是与图15中的步骤S156和步骤S162~步骤S169相同的处理,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从接收数据获取终端ID(步骤S752)。并且,处理器110参照终端数据库101C来确定与终端ID对应的群组ID(步骤S754)。此外,处理器110参照设备数据库101B来确定与群组ID对应的设备ID(步骤S758)。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步骤S760)。
另外,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了用于识别终端的终端ID,但也可以取代终端ID,而利用用于识别被安装至终端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应用ID。
<第八实施方式>
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然而,也可以基于第二用户和与设备配对的第一用户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比较,取代表示设备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设备数据库101B,而需要表示设备和与该设备配对的用户的对应关系的配对用户数据库。图3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用户数据库101D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7,配对用户数据库101D保存设备ID、配对用户ID、MAC地址和其他的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图7的步骤S122~S128、图30的步骤S222~S228、图31的步骤S322~S328、图32的步骤S422~S428、图34的步骤S622~S630等中,服务器100通过参照数据库101,基于第二用户和与设备配对的第一用户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
另外,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第二用户在自己选择了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的情况下,在图7中的步骤S626中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
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从第二终端300接收到的用户ID和被指定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与设备ID所对应的设备200已经配对的用户的用户ID、和本次接收到的用户ID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
接下来,参照图3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另外,图3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从接收数据中获取用户ID(步骤S852)。并且,处理器110参照用户数据库101A来确定与用户ID对应的群组ID(步骤S854)。处理器110参照用户数据库101A来确定与群组ID对应的所有用户ID(步骤S855)。处理器110参照配对用户数据库101D来确定与由步骤S855确定的所有用户ID对应的设备ID(步骤S856)。
处理器110判断在来自终端300的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访问请求(步骤S858)。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访问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58中为是的情况),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步骤S860)。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接下来的来自终端的数据。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访问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58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在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步骤S862)。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62中为是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控制命令中所含的设备ID是否与由步骤S856获取到的设备ID一致(步骤S864)。处理器110在设备ID与由步骤S856获取到的设备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864中为是的情况),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向设备200发送控制命令(步骤S865)。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对于设备200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862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在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信息的请求(步骤S866)。当在接收数据中包含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66中为是的情况),处理器110判断控制命令中所含的设备ID是否与由步骤S856获取到的设备ID一致(步骤S868)。处理器110在该设备ID与由步骤S856获取到的设备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868中为是的情况),经由通信接口160来请求设备200发送信息(步骤S869)。然后,虽然未图示,但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来自设备200的信息发送至终端300。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由此,群组服务器100B或服务器100在各自所提供的服务之中当用户或设备的群组信息发生改变时,能够反映此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执行步骤S865、步骤S869。
当在接收数据中不含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66中为否的情况),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等待来自终端300的下一个数据。
另外,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第九实施方式>
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然而,也可以基于第二终端和与设备配对的第一终端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终端的请求。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比较,取代表示用户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用户数据库101A,而需要表示终端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终端数据库101C(参照第七实施方式。),并且取代表示设备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设备数据库101B,而需要表示设备和与该设备配对的终端的对应关系的配对终端数据库。图3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终端数据库101E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9,配对终端数据库101E保存设备ID、配对终端ID、MAC地址和其他的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图7的步骤S122~S128、图30的步骤S222~S228、图31的步骤S322~S328、图32的步骤S422~S428、图34的步骤S622~S630等中,服务器100通过参照数据库101,基于第二终端和与设备配对的第一终端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终端的请求。
另外,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第二用户在自己选择了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的情况下,在图7中的步骤S626中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
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从第二终端300接收到的终端ID和被指定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与设备ID所对应的设备200已经配对的终端的终端ID、和本次接收到的终端ID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
接下来,参照图40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另外,图4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其中,关于步骤S958和步骤S962~步骤S969,由于分别是与图38中的步骤S858和步骤S862~步骤S869相同的处理,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从接收数据中获取终端ID(步骤S952)。并且,处理器110参照终端数据库101C来确定与终端ID对应的群组ID(步骤S954)。处理器110参照终端数据库101C来确定与群组ID对应的所有终端ID(步骤S955)。处理器110参照配对终端数据库101E来确定与由步骤S955确定的所有终端ID对应的设备ID(步骤S958)。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160而将与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步骤S960)。
另外,关于网络系统1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了用于识别终端的终端ID,但也可以取代终端ID,而利用用于识别被安装至终端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应用ID。
<其他的应用例>
当然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向系统或装置供给程序由此来实现的情况。并且,将保存有通过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软件所表征的程序的存储介质(或存储器)供给至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在存储介质中保存的程序代码,由此也可以享有本发明的效果。
在此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了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存储有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此外,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代码,不仅能实现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而且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还能由在计算机上工作的OS(操作系统)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来实现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也包含这种情况是不言而喻的。
进而,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至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具备的其他存储介质之后,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由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来实现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也包含这种情况是不言而喻的。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并非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通过上述的说明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9)

1.一种网络系统,具备:
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
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所述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2.一种网络系统,具备:
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
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所述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3.一种网络系统,具备:
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
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所述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4.一种网络系统,具备:
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
能参照群组信息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所述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或其他服务器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指令,将用于邀请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属的群组中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能够在属于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相同的第一群组的同时,属于与第三终端的用户相同的第二群组。
7.一种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网络系统具备: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和服务器,
所述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所述服务器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8.一种服务器,具备:
用于与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和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在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9.一种服务器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服务器具备:用于与至少包含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和至少包含第一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通信接口而从所述第一终端受理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的状态下,所述处理器通过参照群组信息来判断是否从所述第二终端受理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请求,
所述群组信息是与所述多个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关系相关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请求,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属的群组的情况下不受理所述请求。
CN201510239177.1A 2014-05-14 2015-05-12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1001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0401 2014-05-14
JP2014100401A JP6053719B2 (ja) 2014-05-14 2014-05-14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端末、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188A CN105100188A (zh) 2015-11-25
CN105100188B true CN105100188B (zh) 2018-11-16

Family

ID=5453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9177.1A Active CN105100188B (zh) 2014-05-14 2015-05-12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98891B2 (zh)
JP (1) JP6053719B2 (zh)
CN (1) CN105100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3085B2 (ja) * 2015-03-31 2019-06-19 Line株式会社 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94317B2 (en) * 2015-12-31 2019-01-29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erform at least one action according to a user's gesture and identity
WO2017146140A1 (ja) 2016-02-25 2017-08-31 Kddi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制御装置、通信端末、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対価算出方法及びデバイス制御システム
JP6514154B2 (ja) * 2016-07-19 2019-05-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デバイス管理装置及びデバイス管理方法
JP6722557B2 (ja) * 2016-09-28 2020-07-15 株式会社プロモート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及び無線接続プログラム
JP6791713B2 (ja) * 2016-10-06 2020-11-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9736B2 (ja) * 2016-11-30 2022-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デバイス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927800B2 (ja) * 2017-08-28 2021-09-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サーバ、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54830B2 (ja) * 2017-11-28 2022-04-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表示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EP3764654A4 (en) * 2018-03-09 2021-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ARATUS MANAGEMENT PROCESS AND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JP6681429B2 (ja) * 2018-05-25 2020-04-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0041738A (ja) * 2018-09-10 2020-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BR102018075199A2 (pt) * 2018-12-05 2020-06-16 Electrolux Do Brasil S/A Método para controlar o funcionamento de pelo menos um aparelho eletrodoméstico inteligente
JP6751804B2 (ja) * 2019-08-08 2020-09-09 株式会社コンテック 通信システム
JP7034357B2 (ja) * 2019-11-27 2022-03-11 Kddi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制御方法
WO2022137825A1 (ja) * 2020-12-22 2022-06-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00672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Realtek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of wireless devic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6827A (zh) * 2013-01-21 2013-06-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家电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0233B2 (ja) * 2005-08-31 2011-08-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グループ登録装置,グループ登録方法,グループ登録解除装置,及びグループ登録解除方法
KR101724975B1 (ko) * 2005-12-23 2017-04-07 로비 가이드스, 인크. 다수의 장치를 갖는 인터랙티브 미디어 안내 시스템
US20100015968A1 (en) * 2006-12-13 2010-01-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024719B (zh) * 2011-09-23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组的移动性管理实体选择方法及系统
JP6048838B2 (ja) * 2012-01-25 2016-1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家電情報管理装置、家電情報共有方法および家電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WO201316997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ext-awar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JP6091771B2 (ja) * 2012-05-30 2017-03-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走式電子機器および自走式電子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
JP5631939B2 (ja) * 2012-07-20 2014-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モニタ装置、情報管理装置、監視システム、モニタ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60930B2 (ja) * 2012-08-07 2017-07-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方法、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US9226338B2 (en) * 2013-02-05 2015-12-2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9137723B2 (en) * 2013-03-15 2015-09-15 Facebook, Inc. Portable platform for networked computing
FR3006531A1 (fr) * 2013-05-31 2014-12-05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de gestion de l'etablissement d'une communication entre un terminal appelant et un groupe de terminaux partageant une meme identite publiqu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6827A (zh) * 2013-01-21 2013-06-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家电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19566A (ja) 2015-12-07
JP6053719B2 (ja) 2016-12-27
CN105100188A (zh) 2015-11-25
US9998891B2 (en) 2018-06-12
US20150334188A1 (en)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0188B (zh) 网络系统、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70347267A1 (en) Management ser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and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712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trolled device included in network
TW201132213A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pairing to a wireless network
US9923939B2 (en) Electronic share server, screen shar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lectronic share server
CN107832027A (zh) 用于向显示设备认证用户设备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6211159A (zh) 基于蓝牙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KR20120072557A (ko) 이동 단말기,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0226378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8055339A (zh) 家电设备互联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云平台服务器
CN102149046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8829481A (zh) 基于控制电子设备的遥控器界面的呈现方法
CN109845222A (zh) 通用投射服务
JP2015070429A (ja) サーバ、端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18512A (zh) 信息设备数据连接系统、验证设备、客户端设备、信息设备数据连接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1035126B (zh) 授权装置的控制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8572216B2 (en) Social network building
JP6225132B2 (ja) サービス情報管理サーバ、サービス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サービス情報管理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JP6186292B2 (ja) 機器設定提供サーバ、携帯端末、機器設定提供方法、機器設定提供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US9781757B2 (en)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er, a method of sharing connection information, and a program for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er
CN107534861B (zh) 通过网络个性化访问存储设备
JP2015082696A (ja) 通信中継端末、通信中継システム、通信中継方法、及び通信中継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CN105814904A (zh) 媒体资源共享方法及设备
CN104010017A (zh) 终端设备和用于其的信息处理方法
JP6274742B2 (ja) 電子機器設定システム、電子機器設定方法、電子機器設定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