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7112A - 润滑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7112A
CN105087112A CN201410198169.2A CN201410198169A CN105087112A CN 105087112 A CN105087112 A CN 105087112A CN 201410198169 A CN201410198169 A CN 201410198169A CN 105087112 A CN105087112 A CN 105087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umber
alkyl
acid
ester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81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原常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filed Critical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981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7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7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7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达成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全部,进而水分离性也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其解决手段是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以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含有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3质量%的(A)抗氧化剂、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10质量%的(B)磷系化合物、以及(C)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001~5质量%的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1000mm2/s,且实质上不含有二硫代磷酸锌。

Description

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阶段,油压工作系统逐渐高性能化,为了进行高速度、高精密的控制而利用滑阀等阀来控制油压系统的流量、方向等的情况变多,进而安装随动阀的情况变多。这样的滑阀、随动阀的性能在油压工作油中产生污泥时会大幅降低,因此,强烈要求在近年来进行了高性能化的系统中利用的油压工作油具备优异的耐磨耗性,同时还强烈要求不生成污泥的无污泥(sludgeless)的油压工作油。
另一方面,根据节能法的修订,对于被指定为能源管理指定工厂的工厂而言,能源削减成为必须项目,需要制定每年的数值目标并实行节能。而且,作为所述节能化的一个环节,削减在工厂内广泛使用的油压工作装置中的运行电机的消耗电量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从节能化的观点出发也要求对油压工作油的特性进行改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进行了新型油压工作油的开发。例如,以往,作为油压工作油的抗磨耗剂而广泛使用二硫代磷酸锌等锌系抗磨耗剂,但使用锌系抗磨耗剂会导致污泥的发生。另外,基于二硫代磷酸锌等的使用的抗磨耗效果是基于在金属表面形成的磷酸铁等坚硬的覆膜,通过形成该覆膜而使滑动部位的摩擦系数提高,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无法说是优选的。因而,研究了使用非锌系抗磨耗剂的油压工作油,例如提出了:配混有芳香族磷酸酯等磷系抗磨耗剂、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等含硫磷化合物等的非锌系润滑油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即使是上述现有的非锌系润滑油组合物,也无法充分地实现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全部,作为能够应对油压工作系统的高性能化和节能化的油压工作油,还有改善的余地。例如,使用芳香族磷酸酯时,为了获得与二硫代磷酸锌相同程度的耐磨耗性,需要增加其添加量,因此摩擦系数容易变高,从污泥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也不是有利的。另外,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等含硫磷化合物与芳香族磷酸酯相比在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方面是有效的,但污泥抑制性方面不充分。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抑制污泥的手段,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在油压工作油中添加琥珀酰亚胺等无灰系分散剂、磺酸钙等金属系清净剂等的方法等。但是,对使用时有可能混入水的油压工作油要求良好的水分离性,因此,使用会对水分离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琥珀酰亚胺、磺酸钙等无法成为根本的解决方案。
另外,作为节能化的手段,有降低油压工作油的粘度的方法。但是,油压工作油的低粘度化会伴随有油压泵的容积效率的降低,因此不一定会带来装置整体的效率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17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耐磨耗性和污泥抑制性优异且适合于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的油压工作油等用途的润滑油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以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含有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3质量%的(A)抗氧化剂、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10质量%的(B)磷系化合物、以及(C)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001~5质量%的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1000mm2/s,且实质上不含有二硫代磷酸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达成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中的全部,进而水分离性也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SRV(微振动摩擦)试验中的盘和球的配置和动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盘
2: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基础油,含有矿物油和/或合成油。
作为矿物油,可列举出对于将原油进行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而得到的润滑油馏分适当组合适用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氢化分解、溶剂脱蜡、催化脱蜡、氢化精制、硫酸清洗、白土处理等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的精制手段而得到的链烷烃系或环烷烃系等的矿物油。
作为合成油,例如可例示出聚α-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烯、1-辛烯低聚物、1-癸烯低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烷基苯、烷基萘、单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辛酯)、二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聚酯(偏苯三酸酯等)、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聚氧亚烷基二醇、聚苯基醚、二烷基二苯基醚、磷酸酯(磷酸三甲酚酯等)、含氟化合物(全氟聚醚、氟化聚烯烃等)、硅油、将由费托(FT)反应等的合成蜡和/或石油精制工序得到的蜡(优选为在溶剂脱蜡工序中得到的粗蜡)进行异构化、氢化而得到的高性能烃基础油、对萜烯类之类的源自天然的不饱和烃进行加氢而得到的烃基础油等。
作为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基础油,可以将上述基础油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
上述基础油之中,从能够得到更优异的污泥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实施了氢化分解处理的矿物油。
本发明的基础油的运动粘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摩擦特性、冷却性(去热性)优异且由搅拌阻抗导致的摩擦损失少等的观点出发,40℃下的运动粘度通常为1.5~1,000mm2/s,优选为2~500mm2/s,更优选为5~200mm2/s。
本发明的基础油的粘度指数没有特别限定,从抑制高温下的油膜降低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500,更优选为100~300。
倾点也是任意的,从在冬季的泵起动性等的观点出发,倾点通常为-5℃以下,优选为-15℃以下。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A)成分,含有抗氧化剂。
作为(A)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润滑油中通常使用的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A1)酚系抗氧化剂、(A2)胺系抗氧化剂。
作为(A1)酚系抗氧化剂,能够使用可用作润滑油的抗氧化剂的任意酚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下述通式(1)或(2)所示的烷基酚化合物。
[式中,R1表示碳数1~4的烷基,R2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R3表示氢原子、碳数1~4的烷基或者下述通式(i)或(ii)所示的基团。
(式中,R4表示碳数1~6的亚烷基,R5表示碳数1~24的烷基或烯基。)
(式中,R6表示碳数1~6的亚烷基,R7表示碳数1~4的烷基,R8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
[式中,R9和R1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4的烷基,R10和R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R13和R1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6的亚烷基,X表示碳数1~18的亚烷基或下述通式(iii)所示的基团。
-R15-S-R16-(iii)
(式中,R15和R1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6的亚烷基。)]
作为通式(1)中的R1,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叔丁基。
另外,作为R2,可列举出氢原子或上述那样的碳数1~4的烷基,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通式(1)中的R3为碳数1~4的烷基时,作为R3,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通式(1)所示的烷基酚化合物之中,作为R3为碳数1~4的烷基时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通式(1)中的R3为通式(i)所示的基团时,通式(i)中的R4所示的碳数1~6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丙基(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直链或支链的亚丁基、直链或支链的亚戊基、直链或支链的亚己基等。
从能够利用少的反应工序来制造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的是,R4为碳数1~2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等。
另一方面,作为通式(i)的R5所示的碳数1~24的烷基或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碳烯基、十二碳烯基、十三碳烯基、十四碳烯基、十五碳烯基、十六碳烯基、十七碳烯基、十八碳烯基、十八碳二烯基、十九碳烯基、二十碳烯基、二十一碳烯基、二十二碳烯基、二十三碳烯基、二十四碳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双键的位置也是任意的);等等。
作为R5,从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4~18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更优选为碳数6~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特别优选为碳数6~12的支链状烷基。
通式(1)所示的酚化合物之中,作为R3为通式(i)所示的基团时的化合物,更优选为通式(i)中的R4是碳数1~2的亚烷基、R5是碳数6~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通式(i)中的R4是碳数1~2的亚烷基、R5是碳数6~12的支链状烷基的化合物。
若更具体地例示出优选的化合物,则可列举出(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庚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庚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辛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辛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2-乙基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壬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壬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癸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癸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十一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十一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十二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十二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庚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庚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辛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2-乙基己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壬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壬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癸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癸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一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十一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二烷基酯、(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十二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庚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庚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辛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辛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2-乙基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壬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壬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十一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十一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正十二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醋酸异十二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庚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庚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辛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2-乙基己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壬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壬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一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十一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二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十二烷基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通式(1)中的R3为通式(ii)所示的基团时,通式(ii)中的R6表示碳数1~6的亚烷基。作为该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在上述R4的说明中例示出的各种亚烷基。由于能够利用少的反应工序来制造通式(1)的化合物、该原料容易获取,R6更优选为碳数1~3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丙基(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等。另外,作为通式(ii)中的R7,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叔丁基。另外,作为R8,可列举出氢原子或上述那样的碳数1~4的烷基,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通式(1)所示的烷基酚化合物之中,作为R3为通式(ii)所示的基团时的化合物,若具体地例示出优选的化合物,则可列举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甲烷、1,1-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烷、1,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烷、1,1-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1,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1,3-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另一方面,上述的通式(2)中,R9和R1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4的烷基,具体而言,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均为叔丁基。
另外,R10和R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分别列举出氢原子或上述那样的碳数1~4的烷基,从氧化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分别单独为甲基或叔丁基。
另外,作为表示通式(2)中的R13和R14的碳数1~6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具体而言,可分别单独地列举出在R4的说明中例示出的各种亚烷基。从能够利用少的反应工序来制造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观点及其原料容易获取的观点来看,R13和R14更优选分别单独地为碳数1~2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等。
另外,在通式(2)中,作为X所示的碳数1~18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丙基(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亚十三烷基、亚十四烷基、亚十五烷基、亚十六烷基、亚十七烷基、亚十八烷基等(这些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从原料获取的容易度等出发,更优选为碳数1~6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丙基(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等(这些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特别优选为亚乙基(二亚甲基)、三亚甲基、直链亚丁基(四亚甲基)、直链亚戊基(五亚甲基)、直链亚己基(六亚甲基)等碳数2~6的直链亚烷基。通式(2)所示的烷基酚化合物之中,作为X为碳数1~18的亚烷基时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下述化合物。
另外,通式(2)中的X为通式(iii)所示的基团时,通式(iii)中的R15和R16所示的碳数1~6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具体而言,可分别单独地列举出之前关于R4的上述那样的各种亚烷基。由于容易获取在制造通式(2)的化合物时的原料,因此R15和R16更优选分别单独地为碳数1~3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亚乙基(二亚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丙基(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等。通式(2)所示的烷基酚之中,作为X为通式(iii)所示的基团时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下述化合物。
这些烷基酚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化合物的任意混合比例的混合物等。另外,也可以含有除烷基酚化合物以外的其它酚系抗氧化剂。
作为(A2)胺系抗氧化剂,能够使用可用作润滑油的抗氧化剂的任意胺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优选化合物可列举出选自下述通式(3)所示的苯基-α-萘基胺或下述通式(4)所示的p,p’-二烷基二苯基胺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芳香族胺。
[式中,R17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16的烷基。]
[式中,R18和R1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16的烷基。]
表示苯基-α-萘基胺的上述通式(3)中,R17表示氢原子或者碳数1~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R17的碳数超过16时,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变小,抗氧化能力有可能变弱。作为R17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等(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在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之中,R17为烷基时,从其自身的氧化产物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8~16的支化烷基,进而,更优选为由碳数3或4的烯烃的低聚物衍生的碳数8~16的支化烷基。作为此处提及的碳数3或4的烯烃,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从其自身的氧化产物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或异丁烯。
在使用通式(3)所示的苯基-α-萘基胺时,作为R17,特别优选的是,氢原子或由异丁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辛基、由丙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壬基、由异丁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由丙烯的四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或由丙烯的五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五烷基,特别优选的是,氢原子或由异丁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辛基、由异丁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或由丙烯的四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
作为通式(3)所示的苯基-α-萘基胺,在使用R17为烷基的N-对烷基苯基-α-萘基胺的情况下,作为该N-对烷基苯基-α-萘基胺,可以使用市售品。另外,通过使用傅克反应(Friedel-Crafts)催化剂使苯基-α-萘基胺与碳数1~16的卤代烷基化合物、碳数2~16的烯烃反应,或者使碳数2~16的烯烃低聚物与苯基-α-萘基胺进行反应,可以容易地进行合成。作为此时的Friedel-Crafts催化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氯化铝、氯化锌、氯化铁等金属卤化物;硫酸、磷酸、五氧化磷、氟化硼、酸性白土、活性白土等酸性催化剂;等等。
另一方面,在表示p,p’-二烷基二苯基胺的上述通式(4)中,R18和R1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16的烷基。R18和R19中的一者或两者为氢原子时,其自身有可能因氧化而以污泥的形式发生沉降,另一方面,碳数超过16时,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变小,抗氧化能力有可能变弱。
作为R18和R19,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等(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这些之中,作为R18和R19,从其自身的氧化产物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3~16的支化烷基,进而,更优选为由碳数3或4的烯烃或者其低聚物衍生的碳数3~16的支化烷基。作为此处提及的碳数3或4的烯烃,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2-丁烯、异丁烯等,从其自身的氧化产物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或异丁烯。
使用通式(4)所示的p,p’-二烷基二苯基胺时,作为R18和R19,特别优选的是,由丙烯衍生的异丙基、由异丁烯衍生的叔丁基、由丙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己基、由异丁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辛基、由丙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壬基、由异丁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由丙烯的四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或由丙烯的五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五烷基,特别优选的是,由异丁烯衍生的叔丁基、由丙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己基、由异丁烯的二聚物衍生的支化辛基、由丙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壬基、由异丁烯的三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或由丙烯的四聚物衍生的支化十二烷基。
作为通式(4)所示的p,p’-二烷基二苯基胺,可以使用市售品。另外,与通式(3)所示的苯基-α-萘基胺同样地,通过使用Friedel-Crafts催化剂使二苯基胺与碳数1~16的卤代烷基化合物、碳数2~16的烯烃反应,或者使碳数2~16的烯烃或它们的低聚物与二苯基胺发生反应,可以容易地进行合成。作为此时的Friedel-Crafts催化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在苯基-α-萘基胺的合成时列举那样的金属卤化物、酸性催化剂等。
这些芳香族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化合物的任意混合比例的混合物等。另外,也可以含有除芳香族胺以外的其它胺系抗氧化剂。
(A1)酚系抗氧化剂和(A2)胺系抗氧化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从能够兼顾抗氧化性能和耐污泥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组合使用(A1)酚系抗氧化剂和(A2)胺系抗氧化剂。
(A)抗氧化剂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3质量%以下,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含量即使超过3质量%,也观察不到与含量相符合的、氧化稳定性和污泥生成抑制性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存在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含量不足0.01质量%时,存在因添加其而导致提高氧化稳定性、污泥生成抑制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B)成分,含有磷系化合物。
本发明中,磷系化合物是指结构中含有磷的化合物,只要在结构中含有磷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B1)含磷羧酸化合物、(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B3)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含有硫的磷系抗磨耗剂等。
作为(B1)含磷羧酸化合物,只要在同一分子中包含羧基和磷原子这两者即可,其结构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从耐磨耗性和污泥抑制性、或者进而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磷酰基化羧酸。
作为磷酰基化羧酸,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
[式(5)中,R20和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0的烃基,R22表示碳数1~20的亚烷基,R23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0的烃基,X1、X2、X3和X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通式(5)中,R20和R21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0的烃基。作为碳数1~30的烃基,可列举出烷基、烯基、环烷基、双环烷基、三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烷基双环烷基、烷基三环烷基、环烷基烷基、双环烷基烷基、三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等。另外,R20与R21进行键合也可以形成下述通式(iv)所示的二价的基团。需要说明的是,该二价的基团的两个键分别与X1、X2进行键合。
[式(iv)中,R24和R2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优选R24和R25两者均为甲基。]
作为R20和R21,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三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R20与R21键合而成的上述通式(iv)所示那样的二价的基团,更优选为烷基。
作为R20、R21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或支链状中的任一种。另外,该烷基的碳数优选为1~18。作为这样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庚基、3-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2-乙基丁基、1-甲基苯基、1,3-二甲基丁基、1,1,3,3-四甲基丁基、1-甲基己基、异庚基、1-甲基庚基、1,1,3-三甲基己基以及1-甲基十一烷基等。这些之中,优选为碳数3~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3~8的烷基。
作为成为R20、R21的环烷基,例如可列举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或环十二烷基等。这些之中,优选为碳数5或6的环烷基(环戊基和环己基),尤其优选为环己基。
作为成为R20、R21的环烷基烷基,优选为环烷基甲基,更优选为碳数6或7的环烷基甲基,特别优选为环戊基甲基和环己基甲基。
作为成为R20、R21的双环烷基烷基,优选为双环烷基甲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9~11的双环烷基甲基,特别优选为十氢萘基甲基。
作为成为R20、R21的三环烷基烷基,优选为三环烷基甲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9~15的三环烷基甲基,特别优选为下述式(v)或(vi)所示的基团。
作为成为R20、R21的芳基和烷基芳基,可列举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乙烯基苯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二叔丁基苯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等。这些之中,优选为碳数6~15的芳基和烷基芳基。
R22表示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碳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2~6、进一步优选为3~4。另外,作为这样的亚烷基,优选为下述通式(vii)所示的基团。
通式(vii)中,R26、R27、R28和R2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烃基,R26、R27、R28和R29的碳数的合计为6以下。另外,优选的是,R26、R27、R28和R2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烃基,R26、R27、R28和R29的碳数的合计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是,R26、R27、R28和R2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或2的烃基,R26、R27、R28和R29的碳数的合计为4以下。特别优选的是,R26、R27、R28和R2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2的烃基,R26、R27、R28和R29的碳数的合计为3以下。最优选的是,R28或R29中的任一者为甲基,剩余的3个基团为氢原子。
另外,通式(5)中的R23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30的烃基。作为所述烃基,可列举出在R20和R21的说明中例示出的烃基。从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23为氢原子。
另外,通式(5)中的X1、X2、X3和X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从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X1、X2、X3或X4中的一个以上为硫原子,更优选两个以上为硫原子,进一步优选两个为硫原子且剩余的两个为氧原子。此时,X1、X2、X3或X4之中的哪个是硫原子是任意的,优选X1和X2为氧原子且X3和X4为硫原子。
以上,针对通式(5)中的各基团进行了说明,为了使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更优异,优选使用下述通式(6)所示的β-二硫代磷酰基化丙酸。
[式(6)中,R20、R21分别与式(5)中的R20、R21表示相同的定义内容,R26、R27、R28、R29分别与式(vii)中的R26、R27、R28、R29表示相同的定义内容。]
作为(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例如可列举出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等磷酸酯类;亚磷酸单酯、亚磷酸二酯、亚磷酸三酯等亚磷酸酯类;这些磷酸酯类、亚磷酸酯类的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上述的磷酸酯类、亚磷酸酯类通常是含有碳数2~30、优选3~20的烃基的化合物。
作为该碳数2~30的烃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碳烯基、十二碳烯基、十三碳烯基、十四碳烯基、十五碳烯基、十六碳烯基、十七碳烯基、十八碳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双键的位置也是任意的);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碳数5~7的环烷基;甲基环戊基、二甲基环戊基、甲基乙基环戊基、二乙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二甲基环己基、甲基乙基环己基、二乙基环己基、甲基环庚基、二甲基环庚基、甲基乙基环庚基、二乙基环庚基等碳数6~11的烷基环烷基(烷基在环烷基上的取代位置也是任意的);苯基、萘基等芳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苯基、庚基苯基、辛基苯基、壬基苯基、癸基苯基、十一烷基苯基、十二烷基苯基等碳数7~18的各烷基芳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其在芳基上的取代位置也是任意的);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等碳数7~12的各芳基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等等。
作为成为(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的优选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磷酸单丙酯、磷酸单丁酯、磷酸单戊酯、磷酸单己酯、磷酸单庚酯、磷酸单辛酯等磷酸单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磷酸单苯酯、磷酸单甲酚酯等磷酸单(烷基)芳基酯;磷酸二丙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戊酯、磷酸二己酯、磷酸二庚酯、磷酸二辛酯等磷酸二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磷酸二苯酯、磷酸二甲酚酯等磷酸二(烷基)芳基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戊酯、磷酸三己酯、磷酸三庚酯、磷酸三辛酯等磷酸三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酚酯等磷酸三(烷基)芳基酯;亚磷酸单丙酯、亚磷酸单丁酯、亚磷酸单戊酯、亚磷酸单己酯、亚磷酸单庚酯、亚磷酸单辛酯等亚磷酸单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亚磷酸单苯酯、亚磷酸单甲酚酯等亚磷酸单(烷基)芳基酯;亚磷酸二丙酯、亚磷酸二丁酯、亚磷酸二戊酯、亚磷酸二己酯、亚磷酸二庚酯、亚磷酸二辛酯等亚磷酸二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二甲酚酯等亚磷酸二(烷基)芳基酯;亚磷酸三丙酯、亚磷酸三丁酯、亚磷酸三戊酯、亚磷酸三己酯、亚磷酸三庚酯、亚磷酸三辛酯等亚磷酸三烷基酯(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酚酯等亚磷酸三(烷基)芳基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另外,作为上述磷酸酯类、亚磷酸酯类的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使氨、分子中仅含有碳数1~8的烃基或含有羟基的烃基的胺化合物等含氮化合物作用于磷酸单酯、磷酸二酯、亚磷酸单酯、亚磷酸二酯等,从而将残留的酸性氢的一部分或全部中和而成的盐等。
作为该含氮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氨;单甲基胺、单乙基胺、单丙基胺、单丁基胺、单戊基胺、单己基胺、单庚基胺、单辛基胺、二甲基胺、甲基乙基胺、二乙基胺、甲基丙基胺、乙基丙基胺、二丙基胺、甲基丁基胺、乙基丁基胺、丙基丁基胺、二丁基胺、二戊基胺、二己基胺、二庚基胺、二辛基胺等烷基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单甲醇胺、单乙醇胺、单丙醇胺、单丁醇胺、单戊醇胺、单己醇胺、单庚醇胺、单辛醇胺、单壬醇胺、二甲醇胺、甲醇乙醇胺、二乙醇胺、甲醇丙醇胺、乙醇丙醇胺、二丙醇胺、甲醇丁醇胺、乙醇丁醇胺、丙醇丁醇胺、二丁醇胺、二戊醇胺、二己醇胺、二庚醇胺、二辛醇胺等烷醇胺(烷醇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之中,在磷酸酯和亚磷酸酯之中,为了使热稳定优异,优选为磷酸酯,更优选为磷酸三酯。另外,作为磷酸酯的烃基,优选为苯基或烷基苯基,更优选为苯基或具有碳数1~10的烷基的烷基苯基,进一步优选为苯基或具有碳数1~5的烷基的烷基苯基,特别优选为苯基或具有碳数1~3的烷基的烷基苯基。
作为(B3)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含有硫的磷系抗磨耗剂,可列举出硫代磷酸酯,其可以将(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进行硫化处理而得到。
作为硫代磷酸酯,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硫代磷酸三丁酯、硫代磷酸三戊酯、硫代磷酸三己酯、硫代磷酸三庚酯、硫代磷酸三辛酯、硫代磷酸三壬酯、硫代磷酸三癸酯、硫代磷酸三(十一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二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三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四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五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六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七烷基)酯、硫代磷酸三(十八烷基)酯、硫代磷酸三油基酯、硫代磷酸三苯酯、硫代磷酸三甲酚酯、硫代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硫代磷酸甲酚二苯酯、硫代磷酸二甲苯基二苯酯、硫代磷酸三(正丙基苯基)酯、硫代磷酸三(异丙基苯基)酯、硫代磷酸三(正丁基苯基)酯、硫代磷酸三(异丁基苯基)酯、硫代磷酸三(仲丁基苯基)酯、硫代磷酸三(叔丁基苯基)酯等。
上述硫代磷酸酯之中,特别优选为硫代磷酸三苯酯和硫代磷酸三甲酚酯。
(B1)含磷羧酸化合物、(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以及(B3)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含有硫的磷系抗磨耗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从可在从温和的滑动条件至严格的条件为止的广大范围内均发挥效果、且能够改善机械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组合使用(B1)、(B2)以及(B3)中的2种或3种全部。
(B)成分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含量不足0.01质量%时,存在提高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另一方面,含量为10质量%以下,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即使超过10质量%,也无法获得与含量相符合的、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的效果,另外,存在氧化稳定性和污泥抑制性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作为(B)磷系化合物的1种的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
本发明中,“实质上不含有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是指完全不含有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或者即使含有时其含量也极其微量。更具体而言,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的含量是指按照锌元素量换算、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100质量ppm以下、优选为5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下、最优选为不足1质量ppm。
含有二硫代磷酸锌时,二硫代磷酸锌自身产生污泥化的可能性大,因而不优选。
作为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可列举出下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30、R31、R32和R3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以上的烃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除了(B2)、(B3)成分的磷系抗磨耗剂之外,还可以含有硫系抗磨耗剂等。
作为硫系抗磨耗剂,可列举出二烃基聚硫化物、硫化酯、硫化矿物油、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化合物等。
然而,硫系抗磨耗剂的使用会成为污泥抑制性降低、摩擦系数上升以及由此导致的抗缸振鸣性降低的原因。因此,硫系抗磨耗剂的添加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最优选不添加。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C)成分,含有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
作为成为(C)成分的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可列举出下述通式(8)~(11)所示的化合物。
R34-CO-NR35-(CH2)n-COOX(8)
(式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X表示氢原子、碳数1~30的烷基或碳数1~30的烯基,n表示1~4的整数。)
[R34-CO-NR35-(CH2)n-COO]mY(9)
(式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Y表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Z表示二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去除羟基之后的残基,n表示1~4的整数,m在Y为碱金属时表示1、为碱土金属时表示2。)
[R34-CO-NR35-(CH2)n-COO]m-Z-(OH)m'(10)
(式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Z表示二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去除羟基之后的残基,m表示1以上的整数,m’表示0以上的整数,m+m’表示Z的价数,n表示1~4的整数。)
R36-CH2COOH(11)
(式中,R36表示碳数7~29的烷基、碳数7~29的烯基或通式(viii)所示的基团)
R37-C6H4O-(viii)
(式中,R37表示碳数1~20的烷基或氢原子)
通式(8)~(10)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从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6以上的烷基或烯基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7以上,更优选为碳数8以上。另外,从贮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30以下的烷基或烯基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24以下,更优选为碳数20以下。作为这样的烷基和烯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碳烯基、十二碳烯基、十三碳烯基、十四碳烯基、十五碳烯基、十六碳烯基、十七碳烯基、十八碳烯基、十九碳烯基、二十碳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双键的位置也是任意的)等。
通式(8)~(10)中,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从贮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4以下的烷基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3以下,更优选为碳数2以下。
通式(8)~(10)中,n表示1~4的整数。从贮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4以下的整数是必须的,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
通式(8)中,X表示氢原子、碳数1~30的烷基或碳数1~30的烯基。作为X所表示的烷基或烯基,从贮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30以下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20以下,更优选为碳数10以下。作为这样的烷基或烯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双键的位置也是任意的)等。另外,从耐污泥性优异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烷基。作为X,从摩擦特性提高、摩擦特性效果的持续性提高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或碳数1~20的烯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数1~20的烷基,进一步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数1~10的烷基。
通式(9)中,Y表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钠、钾、镁、钙等。这些之中,从摩擦特性效果的持续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碱土金属。通式(9)中,m在Y为碱金属时表示1,在Y为碱土金属时表示2。
通式(10)中,Z表示二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去除羟基之后的残基。作为这样的多元醇,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2-辛二醇、1,8-辛二醇、异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山梨醇(sorbite)、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F、氢化双酚A、氢化双酚F、二聚醇等二元的醇;甘油、2-(羟基甲基)-1,3-丙二醇、1,2,3-丁三醇、1,2,3-戊三醇、2-甲基-1,2,3-丙三醇、2-甲基-2,3,4-丁三醇、2-乙基-1,2,3-丁三醇、2,3,4-戊三醇、2,3,4-己三醇、4-丙基-3,4,5-庚三醇、2,4-二甲基-2,3,4-戊三醇、1,2,4-丁三醇、1,2,4-戊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季戊四醇、赤藓糖醇、1,2,3,4-戊四醇、2,3,4,5-己四醇、1,2,4,5-戊四醇、1,3,4,5-己四醇、二甘油、脱水山梨糖醇等四元醇;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三甘油等五元醇;二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甘露醇、艾杜糖醇、肌醇、半乳糖醇、塔罗糖、阿洛糖等六元醇;聚甘油或它们的脱水缩合物等。
通式(10)中,m为1以上的整数、m’为0以上的整数,且m+m’与Z的价数相同。换言之,Z的多元醇的羟基之中,可以全部被取代,也可以是仅一部分被取代。
通式(21)中,R36表示碳数7~29的烷基、碳数7~29的烯基或通式(viii)所示的基团。作为R36所示的烷基,碳数7~29是必须的。从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7以上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9以上。另外,从贮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碳数29以下是必须的,优选为碳数22以下,更优选为碳数19以下。作为这样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等(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通式(viii)中,R37表示碳数1~20的烷基或氢原子。作为R37所示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上述的烷基等(碳数3以上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这些化合物之中,从摩擦特性效果的持续性提高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通式(8)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另外,可以仅单独使用选自通式(8)~(11)中的1种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化合物的混合物。
(C)成分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含量超过5质量%时,也观察不到与含量相符合的、摩擦特性的进一步的提高,贮存稳定性会降低,因而不优选。另一方面,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含量不足0.001质量%时,观察不到提高摩擦特性的效果,因而不优选。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还含有具有分散效果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列举出(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E)无灰分散剂、(F)金属系清净剂。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较之单独配混(D)~(F)成分,通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能够获得氧化稳定性和污泥生成抑制效果更优异的油压工作油组合物,因此优选组合使用。
作为(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任意化合物,例如,优选为包含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含氮单体作为共聚成分的共聚物。更具体而言,优选的是,选自下述通式(12)、(13)或(14)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单体(以下称为“单体(D-1)”)与选自下述通式(15)或(16)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单体(以下称为“单体(D-2)”)的共聚物。
[式中,R3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39表示碳数1~18的烷基。]
[式中,R4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1表示碳数1~12的烃基。]
[式中,Y1和Y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碳数1~18的烷氧基或碳数1~18的单烷基氨基。]
[式中,R4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3表示碳数2~18的亚烷基,a表示0或1,Y3表示含有氮原子的碳数1~30的有机基团。]
[式中,R4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Y4表示含有氮原子的碳数1~30的有机基团。]
作为通式(12)中的R39所示的碳数1~18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作为通式(13)中的R41所示的碳数1~12的烃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烷基(这些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碳烯基、十二碳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碳数5~7的环烷基;甲基环戊基、二甲基环戊基、甲基乙基环戊基、二乙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二甲基环己基、甲基乙基环己基、二乙基环己基、甲基环庚基、二甲基环庚基、甲基乙基环庚基、二乙基环庚基等碳数6~11的烷基环烷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其在环烷基上的键合位置也是任意的);苯基、萘基等芳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苯基等碳数7~12的各烷基芳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其在芳基上的键合位置也是任意的);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等碳数7~12的芳基烷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另外,芳基在烷基上的键合位置也是任意的)等。
通式(14)中的Y1和Y2所示的碳数1~18的烷氧基是从碳数1~18的烷基醇的羟基上去除氢原子而成的残基(-OR45;R45为碳数1~18的烷基)。作为R45所示的碳数1~18的烷基,可列举出在通式(12)中的R39所示的碳数1~18的烷基的说明中例示出的烷基。
通式(14)中的Y1和Y2所示的碳数1~18的单烷基氨基是从碳数1~18的单烷基胺的氨基上去除氢原子而成的残基(-NHR46;R46为碳数1~18的烷基)。作为R46所示的碳数1~18的烷基,可列举出在通式(12)中的R39所示的碳数1~18的烷基的说明中例示出的烷基。
在通式(15)中,作为R39所示的碳数2~18的亚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亚十三烷基、亚十四烷基、亚十五烷基、亚十六烷基、亚十七烷基、亚十八烷基等亚烷基(这些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等。
作为Y3和Y4所示的有机基团,优选为还含有氧原子的基团,另外,优选为具有环的基团。尤其是,从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Y3和Y4所示的有机基团具有含氧原子的环。另外,Y3和Y4所示的有机基团为具有环的基团时,该环可以是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中的任一种,优选为脂肪族环。进而,Y3和Y4所示的有机基团所具有的环从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元环。
作为Y3和Y4所示的有机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苯胺基、甲苯胺基、二甲苯胺基、乙酰氨基、苯甲酰氨基、吗啉基、吡咯基、吡咯啉基、吡啶基、甲基吡啶基、吡咯烷基、哌啶基、醌基、吡咯烷酮基(pyrrolidinonyl)、吡咯烷酮代基(pyrrolidono)、咪唑啉基、吡嗪基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吗啉基。
在使单体(D-1)与单体(D-2)共聚时,单体(D-1)与单体(D-2)的聚合比(摩尔比)是任意的,优选在80:20~95:5的范围内。另外,共聚的反应方法也是任意的,通常通过在过氧化苯甲酰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单体(D-1)与单体(D-2)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能够容易且确实地获得目标共聚物。所得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也是任意的,优选为1,000~1,500,000,更优选为10,000~200,000。
上述通式(12)~(14)所示的化合物之中,从低温性能的观点出发,作为单体(D-1),优选为通式(12)所示的化合物。另一方面,从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作为单体(D-2),优选为通式(15)所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通式(12)~(14)所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列举出碳数1~18的丙烯酸烷基酯、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碳数2~20的烯烃、苯乙烯、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酯、马来酸酐酰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之中,优选为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另外,作为上述通式(15)或(16)所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甲基-5-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吗啉代甲酯、甲基丙烯酸吗啉代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使单体(D-1)与单体(D-2)共聚而得到的化合物,从油溶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最优选为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
(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下。含量即使超过10质量%,也观察不到与含量相符合的、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和摩擦特性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存在容易因剪切而引起粘度的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含量不足0.01质量%时,存在污泥抑制性、耐磨耗性或摩擦特性降低的倾向。
本发明中,除了(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以外,还可以含有非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作为非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可列举出选自各种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或其加氢物即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倾点下降剂,可以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中,最优选的是,将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与作为粘度指数改善剂的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倾点下降剂的聚甲基丙烯酸酯这三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组合使用。
也可以不使用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倾点下降剂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但在使用时其含量如下所示。
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另一方面,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通过使含量为上述范围,会限制抗乳化性的降低。
另外,作为倾点下降剂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通过使含量为上述范围,会抑制不必要的粘度增加。
作为(E)无灰分散剂,可以使用能够作为润滑油的无灰分散剂使用的任意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例示出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碳数40~400、优选为60~350的烷基或烯基的含氮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等。作为该烷基或烯基,可以是直链状的也可以是支链状的,作为优选的烷基或烯基,可列举出由丙烯、1-丁烯、异丁烯等烯烃的低聚物或者乙烯与丙烯的共低聚物衍生的支链状烷基、支链状烯基。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化合物的任意混合比例的混合物等。
作为(E)成分,更具体而言,可例示出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等:
(E1)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碳数40~400的烷基或烯基的琥珀酰亚胺、或其衍生物;
(E2)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碳数40~400的烷基或烯基的苄基胺、或其衍生物;
(E3)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碳数40~400的烷基或烯基的聚胺、或其衍生物。
本发明中,从分散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E1)。
作为(E1)琥珀酰亚胺,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下述通式(17)或(18)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17)和(18)中,R47、R48以及R49分别单独地表示碳数40~400、优选60~350的烷基或烯基,b表示1~5、优选为2~4的数,c表示0~4、优选为1~3的数。
该琥珀酰亚胺的制造方法没有任何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使丙烯低聚物、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反应而得到烯基琥珀酸酐后,使用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聚胺进行酰亚胺化而得到的琥珀酰亚胺。
需要说明的是,琥珀酰亚胺有:在进行酰亚胺化时在聚胺的一端加成有琥珀酸酐的、通式(17)那样的所谓单型的琥珀酰亚胺以及在聚胺的两端加成有琥珀酸酐的、通式(18)那样的所谓双型的琥珀酰亚胺,作为(E1)成分,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一者,或者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E2)苄基胺,更具体而言,可例示出下述通式(19)所示的化合物等。
上述通式(19)中,R50表示碳数40~400、优选60~350的烷基或烯基,d表示1~5、优选2~4的数。
该苄基胺的制造方法没有任何限定,例如,可以通过使丙烯低聚物、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与酚进行反应而制成烷基酚后,使其与甲醛和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聚胺通过曼尼希反应进行反应来得到。
作为(E3)聚胺,更具体而言,可例示出下述通式(20)所示的化合物等。
上述通式(20)中,R51表示碳数40~400、优选60~350的烷基或烯基,e表示1~5、优选2~4的数。
该聚胺的制造方法没有任何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将丙烯低聚物、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进行氯化后,使其与氨、乙烯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聚胺进行反应来得到。
另外,作为(E)成分,也优选使用这些含氮化合物的衍生物。作为(E)成分的衍生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例示出:使碳数2~30的单羧酸(脂肪酸等)、草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等碳数2~30的聚羧酸作用于这些含氮化合物,将残留的氨基和/或亚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中和或者进行酰胺化而成的所谓酸改性化合物;使硼酸作用于这些含氮化合物,将残留的氨基和/或亚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中和而成的所谓硼改性化合物;使硫化合物作用于这些含氮化合物而成的所谓硫改性化合物;以及,对这些含氮化合物组合选自酸改性、硼改性、硫改性中的两种以上改性的改性化合物;等等。
(E)无灰分散剂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含量不足0.01质量%时,观察不到其添加效果,油压工作油组合物的氧化稳定性、污泥生成抑制效果有可能会恶化,因此不优选。
另一方面,含量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含量即使超过3质量%,也观察不到与含量相符合的、氧化稳定性和污泥生成抑制效果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会降低,因而不优选。
作为(F)金属系清净剂,优选使用以钠、钾等碱金属、镁、钙、钡等碱土金属等作为阳性成分的磺酸酯、酚盐、水杨酸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磺酸酯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将分子量100~1500(优选为200~700)的烷基芳香族化合物进行磺化而得到的烷基芳香族磺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此处提及的烷基芳香族磺酸中包括:将矿物油的润滑油馏分即烷基芳香族化合物进行磺化而得到的产物;在制造白油(whiteoil)时副产的红木酸等石油磺酸;将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的烷基苯(源自成为洗剂原料的烷基苯制造设备中的副产物或者聚烯烃所带来的苯的烷基化物)进行磺化而成的产物;或者,将二壬基萘等烷基萘进行磺化而成的产物等合成磺酸等。
另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酚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在存在或不存在元素硫的条件下,具有1~2个碳数4~20的烷基的烷基酚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另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杨酸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在存在或不存在元素硫的条件下,具有1~2个碳数4~20的烷基的烷基水杨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这些之中,从耐污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磺酸酯,最优选为磺酸镁和/或磺酸钙。
(F)金属系清净剂的碱值从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mgKOH/g以上,更优选为5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mgKOH/g以上,特别优选为100mgKOH/g以上,最优选为150mgKOH/g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及的碱值是指通过基于JISK2501“石油制品和润滑油-中和值试验方法”的6.的盐酸法而测定的碱值[mgKOH/g]。
碱值满足上述条件的(F)金属系清净剂可以如下获得:使上述芳香族磺酸、烷基酚或烷基水杨酸与包含碱金属的碱(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或包含碱土金属的碱(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合成所谓的中性盐(正盐)后,进一步进行碱化,从而得到。作为这样的进行了碱化的盐,可列举出:将该中性盐与过量的碱金属的碱或碱土金属的碱在水的存在下进行加热从而得到的碱式盐;在二氧化碳的存在下使该中性盐与碱金属的碱或碱土金属的碱进行反应从而得到的碳酸盐过碱式盐(超碱式盐);使该中性盐与碱金属的碱或碱土金属的碱以及硼酸或硼酸酐等硼酸化合物进行反应、或者使碳酸盐过碱式盐(超碱式盐)与硼酸或硼酸酐等硼酸化合物进行反应从而制造的所谓硼酸盐过碱式盐(超碱式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从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F)金属系清净剂的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以上。
另一方面,从热稳定性、抗氧化寿命的观点出发,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础油中配混(F)金属系清净剂的情况下,(F)金属系清净剂可以直接配混,另外,也可以配混将(F)金属系清净剂以20~60质量%左右溶解于载体油中的溶液。其中,使用包含(F)金属系清净剂的溶液时,优选的是,不含载体油的(F)金属系清净剂的碱值满足上述条件。例如,使用(F)金属系清净剂的50质量%溶液时,优选的是,溶液状态的碱值的二倍值满足上述条件。
另外,使用包含(F)金属系清净剂的溶液时,润滑油组合物中的(F)金属系清净剂的含量是指(F)金属系清净剂的净重含量。例如,使用(F)金属系清净剂的50质量%溶液时,通过称量并配混所期望的配混量的2倍质量的前述溶液,从而能够调节成所期望的配混量。
进而,包含(F)金属系清净剂的溶液的碱值没有特别限定,从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mgKOH/g以上,更优选为5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mgKOH/g以上,特别优选为100mgKOH/g以上,最优选为150mgKOH/g以上。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酯油性剂来作为(G)成分。通过含有(G)酯油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抗缸振鸣性(抗粘滞滑动(antistickslip)性)。
(G)酯油性剂可以通过使醇与羧酸进行反应来得到。作为醇,可以是一元醇也可以是多元醇。另外,作为羧酸,可以是一元酸也可以是多元酸。
作为构成(G)酯油性剂的一元醇,可以使用通常碳数1~24、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的一元醇,作为这样的醇,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链的,另外,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作为碳数1~24的醇,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醇、乙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丙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丁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戊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己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辛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壬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癸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一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二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三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四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五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六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七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八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九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一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三醇、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四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另外,作为构成(G)酯油性剂的多元醇,可以使用通常2~10元、优选为2~6元的多元醇。作为2~10元的多元醇,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的3~15聚物)、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的3~15聚物)、1,3-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甲基-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等二元醇;甘油、聚甘油(甘油的2~8聚物、例如二甘油、三甘油、四甘油等)、三羟甲基烷烃(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等)以及它们的2~8聚物、季戊四醇以及它们的2~4聚物、1,2,4-丁三醇、1,3,5-戊三醇、1,2,6-己三醇、1,2,3,4-丁四醇、山梨糖醇、脱水山梨糖醇、山梨糖醇甘油缩合物、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等多元醇;木糖、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山梨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蔗糖等糖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这些多元醇之中,优选为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的3~10聚物)、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的3~10聚物)、1,3-丙二醇、2-甲基-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三羟甲基烷烃(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等)以及它们的2~4聚物、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3,5-戊三醇、1,2,6-己三醇、1,2,3,4-丁四醇、山梨糖醇、脱水山梨糖醇、山梨糖醇甘油缩合物、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等2~6元的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进而,从抗缸振鸣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脱水山梨糖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构成(G)酯油性剂的醇如上所述地可以是一元醇也可以是多元醇,从抗缸振鸣性更优异的观点等出发,优选为多元醇。
另外,在构成(G)酯油性剂的酸之中,作为一元酸,通常可以使用碳数1~24的脂肪酸,其脂肪酸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链的,另外,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酸、醋酸、丙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丁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戊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己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辛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壬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癸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一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二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三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四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五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六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七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八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羟基十八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九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一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二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三烷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四烷酸等饱和脂肪酸;丙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丁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戊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己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辛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壬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癸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一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二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三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四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五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六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七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八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羟基十八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九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一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二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三碳烯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十四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多元酸,可列举出二元酸、偏苯三酸等,优选为二元酸。二元酸可以是链状二元酸、环状二元酸中的任一种。另外,在链状二元酸的情况下,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中的任一种,另外,可以是饱和、不饱和中的任一种。作为链状二元酸,优选为碳数2~16的链状二元酸,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酸、丙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丁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戊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己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辛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壬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癸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一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二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三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四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七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六烷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己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辛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壬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癸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一碳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二碳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三碳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四碳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七碳烯二酸、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十六碳烯二酸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另外,作为环状二元酸,可列举出1,2-环己烷二羧酸、4-环己烯-1,2-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等。这些之中,从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链状二元酸。
作为构成(G)酯油性剂的酸,如上所述地可以是一元酸也可以是多元酸,从抗缸振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一元酸。
(G)酯油性剂中的醇与酸的组合是任意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下述(Ga)~(Gg)的组合而成的酯。
(Ga)一元醇与一元酸的酯
(Gb)多元醇与一元酸的酯
(Gc)一元醇与多元酸的酯
(Gd)多元醇与多元酸的酯
(Ge)一元醇、多元醇的混合物与多元酸的混合酯
(Gf)多元醇与一元酸、多元酸的混合物的混合酯
(Gg)一元醇、多元醇的混合物与一元酸、多元酸的混合酯
上述(Gb)~(Gg)的酯分别可以是多元醇的羟基或多元酸的羧基全部进行了酯化的完全酯,另外,也可以是一部分以羟基或羧基的形式残留的部分酯。
上述(Ga)~(Gg)的酯之中,优选为(Gb)多元醇与一元酸的酯。所述酯的提高抗缸振鸣性的效果非常高。
上述(Gb)的酯可以是多元醇的羟基全部进行了酯化的完全酯,另外,也可以是一部分以羟基的形式残留的部分酯。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完全酯,另外,从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部分酯。
进而,在上述(Gb)的酯包含部分酯的情况下,从抗析出性、摩擦特性、耐磨耗性以及防锈性的观点出发,该部分酯优选为酯化度不同的两种以上部分酯的混合物,更优选为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与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及的酯化度是指一分子中的酯键的数量。例如,构成上述(Gb)的酯的多元醇为脱水山梨糖醇时,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是脱水山梨糖醇单酯,另一方面,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中包括脱水山梨糖醇二酯和脱水山梨糖醇三酯。
另外,进而,上述(Gb)的酯包含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和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这两者时,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的比例以这两者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70摩尔%、更优选为20~50摩尔%。另外,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比例以这两者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30~70摩尔%、更优选为50~80摩尔%。
另外,作为构成上述(Gb)的酯的一元酸,可以是直链脂肪酸或支化脂肪酸中的任一种,从摩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直链脂肪酸,另外,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支化脂肪酸。
另外,作为构成上述(Gb)的酯的一元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任一种,从摩擦特性和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饱和脂肪酸,另外,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不饱和脂肪酸。进而,一元酸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两者时,饱和脂肪酸在两者的合计中所占的比例从摩擦特性(尤其是摩擦系数的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7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摩尔%以上。
另外,构成上述(Gb)的酯的一元酸的碳数没有特别限定,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将碳数1~4、更优选碳数2的短链脂肪酸与碳数10~24、更优选碳数12~18的长链脂肪酸进行组合。进而,在将上述短链脂肪酸与长链脂肪酸进行组合时,短链脂肪酸在两者的合计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0~80摩尔%、更优选为60~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5~70摩尔%。
上述(Gb)的酯之中,从能够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抗析出性等各种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下述(Gb-1)~(Gb-4)所示的酯。
(Gb-1)多元醇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单酯
(Gb-2)多元醇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酯,且该酯包含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和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这两者
(Gb-3)多元醇与脂肪酸的完全酯,且该酯的构成脂肪酸包含碳数1~4的短链脂肪酸和碳数10~24的长链脂肪酸这两者
(Gb-4)多元醇与支化饱和脂肪酸的酯,且该酯包含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和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这两者
上述(Gb-1)的酯从能够以高水准兼顾摩擦特性和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构成上述(Gb-1)的酯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从抗缸振鸣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上。另外,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以下。作为这样的酯,可列举出甘油单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等。
另外,上述(Gb-2)的酯从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尤其是抗缸振鸣性)、抗析出性、耐磨耗性以及防锈性的全部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构成(Gb-2)的酯的多元醇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多元醇包含二元的醇时,需要进一步包含三元以上的多元醇。
上述(Gb-2)的酯中,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的比例以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与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70摩尔%、更优选为20~50摩尔%。另外,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比例以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与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30~70摩尔%、更优选为50~80摩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Gb-2)的酯可以进一步含有完全酯,从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尤其是抗缸振鸣性)、抗析出性、耐磨耗性以及防锈性的全部的观点出发,完全酯的含有比例以(Gb-2)的酯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Gb-2)的酯不含完全酯。
另外,上述(Gb-3)的酯从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尤其是摩擦系数的降低和节能性)、抗析出性和耐磨耗性的全部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上述(Gb-3)的酯中,从能够进一步提高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将碳数2的短链脂肪酸与碳数12~18的长链脂肪酸进行组合。另外,短链脂肪酸在构成脂肪酸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60~80摩尔%、更优选为60~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5~70摩尔%。进而,从能够进一步提高摩擦特性(尤其是摩擦系数的降低)的观点出发,饱和脂肪酸在构成脂肪酸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6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7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摩尔%以上。
另外,上述(Gb-4)的部分酯从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抗析出性、耐磨耗性以及防锈性的全部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构成(Gb-4)的酯的多元醇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多元醇包含二元的醇时,需要进一步包含三元以上的多元醇。
上述(Gb-4)的部分酯中,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的比例以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与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70摩尔%、更优选为20~50摩尔%。另外,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比例以酯化度为1的部分酯与酯化度为2以上的部分酯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30~70摩尔%、更优选为50~80摩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Gb-4)的酯可以进一步含有完全酯,从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实现摩擦特性(尤其是抗缸振鸣性)、抗析出性、耐磨耗性以及防锈性的全部的观点出发,完全酯的含有比例以(Gb-4)的酯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Gb-4)的酯不包含完全酯。
上述(Gb-1)~(Gb-4)的酯之中,为了使摩擦特性、抗析出性以及耐磨耗性的平衡最为良好,且防锈性也优异,特别优选为(Gb-2)的酯。
(G)酯油性剂的含量是任意的,从提高抗缸振鸣性的效果优异的观点出发,以组合物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另外,该含量从抗析出性的观点出发以组合物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还可以含有下述通式(21)所示的聚亚烷基二醇。通过含有这些聚亚烷基二醇,能够明显提高水分离性。
R52O-(EO)f-(R54O)g-(EO)h-R53(21)
[式(21)中,R52和R5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EO表示氧亚乙基,R54O表示碳数3~6的氧亚烷基,f、g以及h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1~50的整数]
通式(21)中,作为R52、R53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一种。作为所述烷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戊基、各种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另外,通式(21)中的R54O为碳数3~6的氧亚烷基,作为重复单元的氧亚烷基,可列举出氧亚丙基(PO)、氧亚丁基、氧亚戊基、氧亚己基等。这些之中,从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氧亚丙基。
从表示EO、R54O、EO的重复数的f、g、h分别为1~50的整数可以明确,本发明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是氧亚烷基链-(R54O)g-的两端键合有氧亚乙基链(EO)f和(EO)h的嵌段共聚物。使用f、g、h中的任一者为0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时,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变得不充分。另外,优选的是,f、g、h的分别为如上所述地使通式(21)所示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的平均分子量达到500~5,000的值。
进而,f、h的和在f、g、h的总和中所占的比例(f+h)/(f+g+h)优选为0.05~0.8,更优选为0.08~0.7,进一步优选为0.09~0.5。(f+h)/(f+g+h)为上述范围内时,存在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g为2以上时,g个R54O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氧亚烷基链(R54O)g由两种以上的R54O构成时,该氧亚烷基链可以是嵌段共聚链、无规共聚链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上述聚亚烷基二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另外,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0001~1质量%,更优选为0.001~0.1质量%。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还可以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0.1~10质量%的数均分子量5,000以下的烯烃共聚物。通过添加烯烃共聚物,能够维持剪切稳定性且实现高性能基础油的增稠。
作为烯烃共聚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任意的烯烃共聚物,优选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的化合物以外,还可以根据其用途进一步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列举出环氧化合物、防锈剂、金属钝化剂、倾点下降剂、消泡剂等。
作为环氧化合物,可列举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化合物、烷基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化合物、缩水甘油基酯型环氧化合物、烯丙基环氧乙烷化合物、烷基环氧乙烷化合物、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环氧化脂肪酸单酯、环氧化植物油等。
作为防锈剂,具体而言,可例示出脂肪酸金属盐、羊毛脂脂肪酸金属盐、氧化蜡金属盐等金属皂类;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等多元醇部分酯类;羊毛脂脂肪酸酯等酯类;磺酸钙、磺酸钡等磺酸酯类;氧化蜡;胺类;磷酸;磷酸盐等。本发明中,可以以任意的量含有从这些防锈剂中任意选择的1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通常,期望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1质量%。
作为金属钝化剂,具体而言,可例示出苯并三唑系、噻二唑系、咪唑系化合物等。本发明中,可以以任意的量含有从这些金属钝化剂中任意选择的1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通常,期望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01~1质量%。
作为倾点下降剂,具体而言,可例示出选自各种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或其加氢物等。本发明中,可以以任意的量含有从这些倾点下降剂中任意选择的1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通常,期望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5质量%。
如上所述,优选的是,将作为倾点下降剂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与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和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共同使用。
作为消泡剂,具体而言,可例示出二甲基硅酮、氟硅酮等硅酮类。本发明中,可以以任意的量含有从这些消泡剂中任意选择的1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通常,期望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01~0.05质量%。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mm2/s以上,优选为2mm2/s以上,更优选为5mm2/s以上,更优选为10mm2/s以上。另一方面,为1000mm2/s以下,优选为500mm2/s以下,更优选为3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mm2/s以下。通过使4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范围,从而使摩擦特性、冷却性(去热性)优异,且能够降低由搅拌阻抗导致的摩擦损失。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没有特别限定,从抑制高温下的油膜降低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500、更优选为100~300。
倾点也是任意的,从在冬季的泵起动性等的观点出发,通常为-5℃以下、优选为-15℃以下。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例如可以用作油压工作油、涡轮机油、压缩机油、齿轮油、导轨油、轴承油等。在这些用途之中,用作注射成型机、工作机械、建筑机械、制铁设备、产业用机器人、油压升降机等油压机器用的油压工作油时,能够发挥更优异的效果。其中,通过将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作为油压系统的润滑兼动力传导媒介而用于油压泵吐出压力为5~35MPa的注射成型机、工作机械、制铁设备、产业用机器人、油压升降机等,可由泵效率的提高和/或低污泥化而实现寿命的延长。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如下所示。
[基础油]
基础油1:链烷烃系高度溶剂精制基础油(40℃下的运动粘度:46.1mm2/s、粘度指数100)
基础油2:链烷烃系氢化分解基础油(40℃下的运动粘度:46.1mm2/s、粘度指数125)
[(A)成分:抗氧化剂]
(A1)酚系抗氧化剂;
A1-1:2,6-二叔丁基对甲酚
(A2)胺系抗氧化剂;
A2-1:二辛基苯基胺
[(B)成分:磷系化合物]
(B1)含磷羧酸化合物;
B1-1:β-二硫代磷酰基化丙酸
(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
B2-1:磷酸三甲酚酯
(B3)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含有硫的磷系抗磨耗剂;
B3-1:硫代磷酸三苯酯
B3-2:硫代磷酸三(丁基苯基)酯
[(C)成分: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
C-1:N-油酰肌氨酸
C-2:壬基苯氧基醋酸
[(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
D-1: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90mol%)与甲基丙烯酸吗啉代乙酯(10mol%)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80,000)
D-2: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90mol%)与苯甲酰氨基甲基丙烯酸酯(10mol%)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70,000)
[(G)酯油性剂]
G-1:脱水山梨糖醇与油酸的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25摩尔%、脱水山梨糖醇二油酸酯4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3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四油酸酯5摩尔%)
G-2:甘油与醋酸和碳数16~20的脂肪酸的混合脂肪酸的三酯(脂肪酸组成:醋酸66摩尔%、碳数16~2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30摩尔%、碳数18的直链不饱和脂肪酸4摩尔%)
G-3:甘油与碳数16~20的支化饱和脂肪酸的酯(甘油单酯25摩尔%、甘油二酯75摩尔%、甘油三酯0摩尔%)
[其它添加剂]
X-1: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数均分子量:150,000)
(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2)
制备表1的实施例所示的本发明的各润滑油组合物。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含量均以组合物总量作为基准。关于比较用的润滑油,使用了作为比较例1的市售的Zn系工作油(ExxonMobilCorporation制;商品名:DTEOIL25)和作为比较例2的市售的涡轮机油(JXNIPPONOIL&ENERGYCORPORATION制;商品名:FBKTurbineOil46)。针对这些润滑油组合物进行下述的评价试验,将其结果合并记载于表1。
[热稳定度试验]
按照JISK2540中规定的“润滑油热稳定度方法”,向50ml容量的烧杯中采取试样油50ml,添加铁和铜的线圈状催化剂,用140℃的空气恒温槽进行一定期限(10天、20天)的热稳定性试验。用过滤器过滤试验后的试样油,测定试样油中的污泥量。
[SRV(微振动摩擦)试验]
进行SRV试验,评价了摩擦特性。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那样,在盘1与在其上表面上配置的球2的点接触区域涂布试样油,边向球2垂直向下地(图中的箭头A)施加负荷,边使球2沿着盘1的上表面的方向(图中的箭头B)相对地振动。此时的摩擦系数利用安装在盘1保持器(未图示)的测力传感器(未图示)来测定。作为盘1,使用直径25mm、厚度8mm的SPCC材料制造的盘,另外,作为球2,使用直径10mm的SPCC材料制造的球。另外,施加于球2的负荷为1,200N、球2的振幅为1mm、频率为50Hz、温度为80℃。
[抗乳化性试验]
按照JISK2520中规定的“石油制品-润滑油-抗乳化性试验方法”,评价抗乳化性。更具体而言,将各润滑油组合物40ml与水40ml混合,在54℃的试验温度下计测所产生的乳化液分离成水层和油层所需的时间。即使经过60分钟也不分离时,在表中记载为“>60”。
[耐磨耗性试验]
实施ASTMD2882中规定的叶片泵试验,计测试验前后的叶片和环的重量,测定磨耗量。试验时间为100小时。
[表1]

Claims (7)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以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含有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3质量%的(A)抗氧化剂、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1~10质量%的(B)磷系化合物、以及(C)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0001~5质量%的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1000mm2/s,且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的含量按照锌元素量换算、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100质量pp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抗氧化剂为(A1)酚系抗氧化剂与(A2)胺系抗氧化剂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磷系化合物为(B1)含磷羧酸化合物、(B2)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不含硫的磷系抗磨耗剂、以及(B3)除该含磷羧酸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酯化合物且含有硫的磷系抗磨耗剂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选自(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E)无灰分散剂、以及(F)金属系清净剂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为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E)无灰分散剂为聚丁烯基琥珀酰亚胺,(F)金属系清净剂为磺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C)不含磷的羧酸或其衍生物为下述通式(8)~(11)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R34-CO-NR35-(CH2)n-COOX(8)
式(8)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X表示氢原子、碳数1~30的烷基或碳数1~30的烯基,n表示1~4的整数,
[R34-CO-NR35-(CH2)n-COO]mY(9)
式(9)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Y表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Z表示二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去除羟基之后的残基,n表示1~4的整数,m在Y为碱金属时表示1、为碱土金属时表示2,
[R34-CO-NR35-(CH2)n-COO]m-Z-(OH)m'(10)
式(10)中,R34表示碳数6~30的烷基或碳数6~30的烯基,R35表示碳数1~4的烷基,Z表示二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去除羟基之后的残基,m表示1以上的整数,m’表示0以上的整数,m+m’表示Z的价数,n表示1~4的整数,
R36-CH2COOH(11)
式(11)中,R36表示碳数7~29的烷基、碳数7~29的烯基或通式(viii)所示的基团,
R37-C6H4O-(viii)
式(viii)中,R37表示碳数1~20的烷基或氢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油压泵吐出压力为5~35MPa的油压系统。
CN201410198169.2A 2014-05-09 2014-05-09 润滑油组合物 Pending CN105087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8169.2A CN105087112A (zh) 2014-05-09 2014-05-09 润滑油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8169.2A CN105087112A (zh) 2014-05-09 2014-05-09 润滑油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7112A true CN105087112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8169.2A Pending CN105087112A (zh) 2014-05-09 2014-05-09 润滑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711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1605A (zh) * 2016-08-08 2017-01-04 雷春生 一种电机轴轮专用环保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CN10643386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广西大学 一种能有效防止磨损和腐蚀的导轨润滑剂组合物
CN109233960A (zh) * 2018-10-26 2019-01-18 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润滑油组合物
CN113831952A (zh) * 2021-09-09 2021-12-24 富兰克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可用作机床导轨油的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4158A (zh) * 2020-03-19 2022-10-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金属加工油组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4744A (zh) * 1999-04-16 2000-11-29 日石三菱株式会社 液压油组合物
CN1938408A (zh) * 2004-03-25 2007-03-28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工业机械装置用润滑性组合物
CN1955271A (zh) * 2001-01-04 2007-05-02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润滑油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4744A (zh) * 1999-04-16 2000-11-29 日石三菱株式会社 液压油组合物
CN1955271A (zh) * 2001-01-04 2007-05-02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润滑油组合物
CN1938408A (zh) * 2004-03-25 2007-03-28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工业机械装置用润滑性组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1605A (zh) * 2016-08-08 2017-01-04 雷春生 一种电机轴轮专用环保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CN10643386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广西大学 一种能有效防止磨损和腐蚀的导轨润滑剂组合物
CN109233960A (zh) * 2018-10-26 2019-01-18 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润滑油组合物
CN109233960B (zh) * 2018-10-26 2021-08-20 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润滑油组合物
CN115244158A (zh) * 2020-03-19 2022-10-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金属加工油组合物
CN113831952A (zh) * 2021-09-09 2021-12-24 富兰克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可用作机床导轨油的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8408A (zh) 工业机械装置用润滑性组合物
CN102834493B (zh) 润滑油添加剂及含有其的润滑油组合物
KR102190754B1 (ko) 히드록시카르복실 산 유래 마찰 조정제를 포함하는 윤활제 조성물
EP1734103A1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N105087112A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2292424B (zh) 阻燃性液压油组合物
TWI431109B (zh) Hydraulic oil composition
KR101539151B1 (ko) 윤활 조성물
KR20180004718A (ko) 초유동성 윤활 조성물
CN102177226A (zh) 润滑油组合物
US20090163393A1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5980535A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1486942A (zh) 金属加工油
KR102372804B1 (ko) 폴리알킬렌 글리콜계 윤활 조성물
CN105087110A (zh) 润滑油组合物
KR20230042294A (ko) 자동차 변속기용 윤활제 조성물
CN105087111A (zh) 润滑油组合物
US11820958B2 (en) Use of a diester to improve the anti-wear properties of a lubricant composition
KR101787792B1 (ko) 금속 가공용 윤활유 조성물
JP2011132340A (ja) クロスヘッド型ディーゼル機関用システム潤滑油組成物
CN104099162A (zh) 润滑剂组合物
JP5140070B2 (ja) ギヤ油組成物
JP3250584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7383009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WO2005093021A1 (ja) 潤滑油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