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739B - 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739B
CN105082739B CN201510264117.5A CN201510264117A CN105082739B CN 105082739 B CN105082739 B CN 105082739B CN 201510264117 A CN201510264117 A CN 201510264117A CN 105082739 B CN105082739 B CN 105082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ard
time
recording mediu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41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2739A (zh
Inventor
相原裕一
清水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82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2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70Article bending or stiffe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3Relative to size or ori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 B65H2301/132Relative to size or ori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single face or double 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1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 B65H2301/51212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handled material, e.g. forming a lo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5Restoring form
    • B65H2301/51256Removing waviness or curl, smoot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1Cam mechanisms
    • B65H2403/512Cam mechanisms involving radial plate 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2Stro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3Identification of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6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10Speed
    • B65H2513/11Speed 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2Age; Duration; Life time or chronology of e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40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83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e. in the area confin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or the handl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4Cards, e.g. telephone, credit and identity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印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矫正卡的翘曲,能够防止卡劣化的转印装置。印刷装置具有将转印膜的转印面转印到卡的转印部、在双面转印时使卡的表背面反转的转动部件、矫正通过转印部转印了转印面的卡的翘曲的贴花机构、以及控制贴花机构的控制部。控制部以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在单面中转印了转印面时的针对卡的矫正量更小的方式,控制贴花机构(A、D)。另外,以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贴花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各个面的矫正量的总和更小的方式,控制贴花机构(C、E)。

Description

转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装置,特别涉及在卡状记录介质上转印图像的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已知使用热辊(HR),将在转印膜中所形成的图像(镜像)转印到卡的转印装置。在该种转印装置中,一般,采用了在与转印膜的转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按压热辊而将转印膜和卡同时(同速)搬送的结构。
在这样的转印装置中,通过对卡施加来自热辊的热,卡的原材料(例如PVC)膨胀,通过向外侧扩展的力和从转印膜的转印面剥离图像时的利用热辊的卷入力,在卡中发生翘曲(卷曲)。因此,转印装置具备矫正卡的翘曲的贴花机构,在卡上转印了图像之后,使用贴花机构来进行用于矫正卡的翘曲的贴花处理。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进行贴花处理时,将卡搬送到贴花机构而在中央到达时间点停止,将贴花部件(按压组件)压下,以由用户设定了的时间,针对卡进行贴花处理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如图23(A)所示,在一面(在图中下面)侧转印图像并将有翘曲的卡的另一面(在图中上面)侧通过构成贴花机构的按压组件按压预定时间(A秒),从而矫正(除掉)卡的翘曲,使卡转动180°(使表背面反转),如图23(B)所示,在另一面(在图中下面)侧转印图像并将有翘曲的卡的一面(在图中上面)侧通过按压组件同样地按压预定时间(A秒),从而矫正卡的翘曲。即,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不论在仅在卡的单面中转印图像的情况(图23(A))下、还是在卡的双面中转印图像的情况(参照图23(B))下,都以相同的时间(A秒)通过贴花部件按压卡,从而矫正卡的翘曲,提供易于处置的外观优良的卡。
另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针对片防止阻塞等搬送不良的双面记录装置。在该装置中,具备通过在使片弯曲的同时通过而使片的卷曲状态变化的引导单元,通过使在引导单元中通过的时间变化来矫正片的卷曲状态。根据用纸尺寸、纸厚、装置的周围温度、湿度、任意设定、热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用纸温度,决定在引导单元中通过的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6783号公报(参照段落“0032”、“0053”~“005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025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双面转印时,不考虑卡的翘曲部分相互抵消,针对卡的表背面(一面以及另一面)分别以相同的时间(A秒)进行贴花处理。关于未考虑卡的翘曲在表背面相互抵消的点,如图23(C)~(E)所示,如果与不实施贴花处理(不具有贴花机构)的情况对比,则更加鲜明。
图23(C)是示出在单面转印以及双面转印的情况下,在一面(在图中下面)侧转印图像并针对有翘曲的卡的另一面(在图中上面)侧未通过按压组件按压的情况(贴花时间0秒)的图,卡的翘曲量。图23(D)是示出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使图23(C)所示的翘曲量大的卡的表背面反转,在另一面(在图中下面)侧通过热辊HR转印图像,从而在相反方向上形成了卡的翘曲的状态、即卡的另一面以及一面侧的翘曲量被部分相互抵消而翘曲量变小的状态的图。图23(E)是示出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在另一面(在图中下面)侧转印图像并针对翘曲量小的卡的一面(在图中上面)侧未通过按压组件按压的情况(贴花时间0秒)的图。
能够掌握如图23(D)所示,如果考虑在双面转印时卡的翘曲量部分相互抵消,则在双面转印时针对卡的另一面侧(参照图22(A))以及一面侧(参照图22(B))进行了必要以上的贴花处理。另外,在双面转印时,针对卡的双面分别在相反方向上实施贴花处理,所以如果针对卡的矫正量(特别是推入量)变大,则还有通过贴花处理而引起卡的劣化、在卡中内置了的IC等的功能不全的担心(参照图22(F))。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根据片的材质、环境温度等改变贴花时间的技术,但并非针对卡的例子,并且,未公开在单面转印和双面转印中改变矫正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矫正卡状记录介质的翘曲并且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劣化的转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印单元,在卡状记录介质的单面或者双面中转印转印膜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反转单元,在双面转印时使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面反转;矫正单元,矫正通过所述转印单元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翘曲;以及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矫正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矫正单元,以便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单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在第1方案中,控制单元以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记录介质的各个面的矫正量的总和更小的方式,控制矫正单元。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印单元,在卡状记录介质的单面或者双面中转印转印膜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反转单元,在双面转印时使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面反转;矫正单元,矫正通过所述转印单元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翘曲;以及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矫正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矫正单元,以便在双面转印时不进行针对在双面中的某一方的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仅进行针对在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并且,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矫正单元,以便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所述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
在第1以及第2方案中,矫正单元通过按压与由转印单元转印了转印面的记录介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来矫正记录介质的翘曲,控制单元通过使利用矫正单元按压相反侧的面的时间以及利用矫正单元的针对相反一侧的面的推入量的至少一方变化而使矫正量变化。
另外,在第1以及第2方案中,还具备取得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者材质信息的第1取得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由第1取得单元取得了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者材质信息决定矫正量。进而,还具备:图像形成单元,经由墨水条带在转印膜的转印面中形成图像;以及第2取得单元,取得由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根据由第2取得单元取得了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决定矫正量。此时,还具备取得墨水条带以及转印膜的至少一方的种类信息的第3取得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由第3取得单元取得了的墨水条带以及转印膜的至少一方的种类信息决定矫正量。进而,还具备检测环境温度的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由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环境温度决定矫正量。另外,转印单元具有使转印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在记录介质中热定影的热定影体,控制单元根据热定影体的定影温度以及定影速度的至少一方决定矫正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控制单元以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在双面转印时的单面中转印了转印面的时的针对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的方式,控制矫正单元,所以能够有效地矫正卡状记录介质的翘曲,并且防止记录介质的劣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控制单元以在双面转印时不进行针对在双面中的某一方的面中转印了转印面的记录介质的矫正,而仅进行针对在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转印面的记录介质的矫正的方式,控制矫正单元,并且,以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在双面转印时针对在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转印面时的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的方式,控制矫正单元,所以能够得到能够更有效地矫正卡状记录介质的翘曲,并且防止记录介质的劣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印刷系统的外观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夹紧辊和膜搬送辊背离、台板辊和热敏头背离的待机部位中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夹紧辊和膜搬送辊抵接、台板辊和热敏头抵接的印刷部位中的由凸轮进行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夹紧辊和膜搬送辊抵接、台板辊和热敏头抵接的搬送部位中的由凸轮进行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待机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说明印刷装置的搬送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印刷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示出将膜搬送辊、台板辊及其周边部分组装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了的第1部件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0是示出为了将夹紧辊及其周边部分组装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了的第2部件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1是为了将热敏头组装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了的第3部件的外观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贴花机构的贴花动作的说明图,(A)示出按压组件位于从支撑组件离开了的退避位置的状态、(B)示出按压组件向支撑组件进出的贴花状态、(C)示出在(B)的贴花状态下针对支撑组件最推入按压组件的状态。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卡发行例程的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贴花处理子例程的贴花时间决定处理的详细的贴花时间决定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贴花处理子例程的贴花推入量决定处理的详细的贴花推入量决定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进一步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21是进一步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意地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由贴花机构进行的贴花动作的说明图,(A)示出单面转印时以及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另一面的贴花时间、(B)示出在双面转印时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另一面中转印了图像时的卡的翘曲、(C)示出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卡的另一面中也转印了图像的卡的一面的贴花时间、(D)示出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另一面的推入量、(E)示出针对在双面转印时的卡的另一面中也转印了图像的卡的一面的推入量。
图23是示意地示出以往的贴花动作的说明图,(A)示出单面转印时以及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另一面的以往的贴花动作、(B)示出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卡的另一面中也转印了图像的卡的一面的以往的贴花动作、(C)示出在单面转印时以及双面转印时不具有贴花机构的情况的卡的翘曲、(D)示出在双面转印时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另一面中也转印了图像时的卡的翘曲、(E)示出在双面转印时不具有贴花机构的情况的卡的翘曲、(F)示出贴花动作所致的卡的劣化。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转印装置);10:贴花机构(贴花单元);33:热辊(热定影体);41:墨水条带;46:转印膜;100:控制部(控制单元、第1~第3取得单元);B1: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单元);B2:转印部(转印单元);F:转动部件(反转单元);Th:温度传感器(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卡(卡状记录介质)中印刷记录文字、图像,并且在卡中进行磁性或者电气性的信息记录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
<系统结构>
如图1以及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构成印刷系统200的一部分。即,印刷系统200大致上由上位装置201(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计算机)、和印刷装置1构成。
印刷装置1经由图示省略的接口,与上位装置201连接,能够从上位装置201向印刷装置1发送图像数据、磁性或者电气性的记录数据等,指示记录动作等。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操作面板部(操作显示部)5(参照图13),除了来自上位装置201的记录动作指示以外,还能够进行来自操作面板部5的记录动作指示。
在上位装置201上,连接有用于向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204、上位装置201输入命令、数据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203、进行由上位装置201生成了的数据等的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等监视器202。
<印刷装置>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外壳2,在外壳2内具备信息记录部A、印刷部B、介质收容部C、收容部D、以及转动部件F。
(信息记录部)
信息记录部A由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以及接触式IC记录部27构成。
(介质收容部)
介质收容部C以立位姿势排列收纳了多张卡,在其前端设置有分离开口7,通过拾取辊19从最前列的卡依次抽出供给。
(转动部件)
抽出的空白的卡通过搬入辊22被送到转动部件F。转动部件F由在外壳2上可转动地被轴支撑了的转动框架80、和在该框架上被支撑的2个辊对20、21构成。另外,在转动框架80上旋转自如轴支撑了辊对20、21。
在转动部件F转动的外周,配置有上述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以及接触式IC记录部27。另外,辊对20、21形成用于朝向这些信息记录部23、24、27的某一个搬送卡的介质搬送路65,通过这些记录部在卡中磁性或者电气性地写入数据。另外,在转动部件F的附近,配置有检测环境温度(外气温)的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Th。
(印刷部)
印刷部B在卡的表背面形成脸照片、文字数据等图像,设置有在介质搬送路65的延长上移送卡的介质搬送路径P1。另外,在介质搬送路径P1中配置有搬送卡的搬送辊29、30,与未图示的搬送马达连结。
印刷部B具有膜状介质搬送机构,具备:图像形成部B1,针对由该搬送机构搬送的转印膜46,用热敏头40形成图像;以及转印部B2,接着通过热辊33在介质搬送路径P1上的卡的表面转印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的图像。
在印刷部B的下游侧,在介质搬送路径P1的延长线上,设置有向收容堆垛机60移送印刷后的卡的介质搬送路径P2。在介质搬送路径P2上,配置有搬送卡的搬送辊对37、38,与未图示的搬送马达连结。
在搬送辊对37与搬送辊对38之间配置有贴花机构10。贴花机构10通过用搬送辊对37、38按压两端部被夹持(辊隙)了的卡的中央部,矫正在利用热辊33的热转印中在卡中产生了的翘曲。贴花机构10构成为能够通过包括偏心凸轮36的结构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进退,但关于其详细情况于后叙述。
(收容部)
收容部D构成为将从印刷部B送来的卡收容到收容堆垛机60。收容堆垛机60构成为通过升降机构61在图2中向下方移动。
(印刷部详细)
接下来,在上述印刷装置1的整体结构中,进一步详细说明印刷部B。
转印膜46呈现具有比卡的宽度方向稍微大的宽度的带状,是从上依次按照受容墨水条带41的墨水的墨水受容层、保护墨水受容层的表面的透明的保护层、用于通过加热将墨水受容层以及保护层一体地促进剥离的剥离层、基材(基体膜)的顺序层叠而形成的。
转印膜46通过马达Mr2、Mr4的驱动在转印膜盒内的旋转的卷取棍和操出棍上分别卷取或者抽出。即,在转印膜盒内,在卷取棍的中心配置有卷取卷筒47,在操出棍的中心配置有供给卷筒48,向卷取卷筒47经由未图示的齿轮传递马达Mr2的旋转驱动力,向供给卷筒48经由未图示的齿轮传递马达Mr4的旋转驱动力。膜搬送辊49是移送转印膜46的主要的驱动辊,通过控制该辊49的驱动,决定转印膜46的搬送量以及搬送停止位置。该膜搬送辊49与未图示的步进马达连结。在膜搬送辊49的驱动时,马达Mr2、Mr4也驱动,用于将从卷取卷筒47、供给卷筒48中的某一方抽出了的转印膜46在另一方上卷取,并非将转印膜46作为搬送的主体而驱动。另外,在马达Mr2以及马达Mr4中,使用了可正反转的DC马达。
在膜搬送辊49的周面,配置有夹紧辊32a和夹紧辊32b。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夹紧辊32a、32b构成为能够相对膜搬送辊49进出以及退避地移动,在图的状态下,通过向膜搬送辊49进出而压接,将转印膜46在膜搬送辊49上卷绕。由此,转印膜46能够正确地搬送与膜搬送辊49的转速对应的距离。
墨水条带41收纳于墨水条带盒42,在该盒42中以供给墨水条带41的供给卷筒43和卷取墨水条带41的卷取卷筒44之间架设了的状态收容,卷取卷筒44通过马达Mr1的驱动力旋转,供给卷筒43通过马达Mr3的驱动力旋转。在马达Mr1以及马达Mr3中使用了可正反转的DC马达。另外,在马达Mr1、Mr3之间,配置有测定马达Mr1、Mr3的气氛温度的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Th。
墨水条带41是通过将Y(黄色)、M(品红色)、C(青色)的彩色条带面板和Bk(黑色)条带面板在长度方向按照面顺序反复而构成的。另外,在墨水条带41的终端部,附加有表示墨水条带41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图2所示的Se2是用于检测该空标志的透射型传感器。
台板辊45和热敏头40构成图像形成部B1,在与台板辊45相对的位置,配置有热敏头40。热敏头40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加热元件,这些加热元件通过头控制用IC(未图示),依照印刷数据,选择性地进行加热控制,经由墨水条带41在转印膜46上印刷图像。另外,冷却风扇39用于使热敏头40冷却。
通过剥离滚子25和剥离组件28从转印膜46剥下向转印膜46的印刷结束了的墨水条带41。剥离组件28被固定设置于墨水条带盒42,剥离滚子25在印刷时抵接到剥离组件28,两者夹持转印膜46和墨水条带41,从而进行剥离。然后,剥离了的墨水条带41通过马达Mr1的驱动力在卷取卷筒44上卷取,转印膜46通过膜搬送辊49,被搬送至具有台板辊31和热辊33的转印部B2。
在转印部B2中,转印膜46与卡一起被热辊33以及台板辊31夹持,转印膜46上的图像被转印到卡表面。另外,热辊33以经由转印膜46针对台板辊31压接·离开的方式安装于升降机构(未图示)。
与其作用一起进一步详细说明图像形成部B1的结构。如图3~图5所示,夹紧辊32a、32b分别支撑于夹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在插通其中央部的支撑轴58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夹紧辊支撑组件57。支撑轴58如图10所示,两端部在夹紧辊支撑组件57中形成的长孔76、77上架设,并且在中间部通过托架50的固定部78固定。另外,长孔76、77相对支撑轴58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具有空间。由此,能够针对后述膜搬送辊49调整夹紧辊32a、32b。
在支撑轴58上安装有弹簧组件51(51a、51b),夹紧辊支撑组件57的安装夹紧辊32a、32b的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弹簧组件51相接,通过其弹簧力向膜搬送辊49的方向施力。
托架50构成为通过凸轮轴承81与凸轮53的凸轮动作面抵接,根据以通过驱动马达54(参照图10)的驱动力转动的凸轮轴82为支点的凸轮53的向箭头方向的转动,相对膜搬送辊49在图中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托架50朝向膜搬送辊49进出时(图4以及图5),夹紧辊32a、32b屈服于弹簧组件51夹持转印膜46压接到膜搬送辊49,将转印膜46在膜搬送辊49上卷绕。
此时,处于远离成为托架50的转动支点的轴95的位置的夹紧辊32b首先压接膜搬送辊49,接着夹紧辊32a压接。这样,通过将作为转动支点的轴95比膜搬送辊49配置于上方,夹紧辊支撑组件57并非平行移动而在转动的同时与膜搬送辊49抵接,具有相比于平行移动,宽度方向的空间少也可的优点。
另外,夹紧辊32a、32b向膜搬送辊49压接时的压接力通过弹簧组件51相对转印膜46的宽度方向成为均匀。此时,在夹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两侧形成长孔76、77,支撑轴58被固定部78固定,所以能够在3个方向上调整夹紧辊支撑组件57,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不会引起歪斜,而以正确的姿势搬送转印膜46。另外,此处所称的3个方向的调整是指:(i)为了相对膜搬送辊49使夹紧辊32a、32b的轴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调整夹紧辊32a、32b的轴相对膜搬送辊49的轴的水平方向的平行度;(ii)为了使夹紧辊32a相对膜搬送辊49的压接力和夹紧辊32b相对膜搬送辊49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调整相对膜搬送辊49的夹紧辊32a和夹紧辊32b的移动距离;以及(iii)以相对膜行进方向,使夹紧辊32a、32b的轴变得垂直的方式,调整夹紧辊32a、32b的轴相对膜搬送辊49的轴的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进而,在托架50中,设置有在托架50朝向膜搬送辊49进出时与在转印膜46的膜搬送辊49上未卷绕的部分抵接的张力承受组件52。
张力承受组件52是为了防止通过在夹紧辊32a、32b将转印膜46压接到膜搬送辊49时产生的转印膜46的张力,夹紧辊32a、32b分别屈服于弹簧组件51的施力而从膜搬送辊49退避而设置的。因此,从夹紧辊32a、32b,以在图中在左边的位置与转印膜46抵接的方式,在托架50的转动侧端部的前端,安装有张力承受组件52。图2示出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抵接的状态。
由此,能够经由张力承受组件52通过凸轮53直接挡住根据转印膜46的弹性产生的张力。因此,通过该张力,夹紧辊32a、32b从膜搬送辊49退避而夹紧辊32a、23b的压接力变弱被防止,所以转印膜46的向膜搬送辊49紧贴了的卷绕状态被维持而能够进行正确的搬送。
如图9所示,沿着转印膜46的横宽方向所配置的台板辊45支撑于以轴71为支点而转动自如的一对台板支撑组件72。一对台板支撑组件72支撑台板辊45的两端。台板支撑组件72分别经由弹簧组件99与以轴71为公共的转动轴的托架50A的端部连接。
托架50A具有基板87、和向来自该基板87的台板支撑组件72的方向折弯而形成的凸轮轴承支撑部85,通过凸轮轴承支撑部85保持有凸轮轴承84。在基板87与凸轮轴承支撑部85之间,设置有以通过驱动马达54驱动的凸轮轴83为支点转动的凸轮53A,构成为凸轮动作面和凸轮轴承84抵接。因此,如果通过凸轮53A的转动,托架50A向热敏头40的方向进出,则台板支撑组件72也移动而台板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
通过这样在托架50A与台板支撑组件72之间上下配置弹簧组件99和凸轮53A,该台板移动部件能够收纳于托架50A与台板支撑组件72的间隔内。另外,宽度方向能够收纳于台板辊45的宽度内,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另外,凸轮轴承支撑部85嵌合到在台板支撑组件72中形成的穿孔部72a、72b(参照图9),所以即使将凸轮轴承支撑部85在台板支撑组件72的方向上突出设置,托架50A与台板支撑组件72的间隔也不会变宽,在该面中也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在台板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时,与各个台板支撑组件72连接了的弹簧组件99以使向转印膜46的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分别变得均匀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因此,在通过膜搬送辊49搬送转印膜46时,防止歪斜(斜行),转印膜46的印刷区域不会在宽度方向上偏移,而能够通过热敏头40向转印膜46正确地形成图像。
在托架50A的基板87中,隔着弹簧组件97设置有支撑剥离滚子25的两端的一对剥离滚子支撑组件88,剥离滚子25在托架50A通过凸轮53A的转动针对热敏头40进出时,与剥离组件28抵接而将由两者夹持了的转印膜46和墨水条带41剥离。剥离滚子支撑组件88也与台板支撑组件72同样地分别设置于剥离滚子25的两端,构成为针对剥离组件28的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
在托架50A的与轴支撑59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张力承受组件52A。张力承受组件52A被设置成吸收在将台板辊45和剥离滚子25分别压接到热敏头40和剥离组件28时产生的转印膜46的张力。弹簧组件99和弹簧组件97是为了使转印膜46的向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而设置的,但相反地以防止弹簧组件99、97屈服于转印膜46的张力而向转印膜46的压接力变弱的方式,通过张力承受组件52A承受来自转印膜46的张力。另外,张力承受组件52A也与上述张力承受组件52同样地被固定于托架50A,所以转印膜46的张力经由托架50A由凸轮53A承受,所以不会屈服于转印膜46的张力。由此,热敏头40和台板辊45的压接力、以及剥离组件28和剥离滚子25的压接力被保持,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印刷以及剥离。另外,在膜搬送辊49的驱动时,不会在转印膜46的搬送量中产生误差,向热敏头40正确地搬送印刷区域的长度量而能够高精度地印刷。
凸轮53和凸轮53A架设了带98(参照图3),通过同一驱动马达54驱动。
在印刷部B处于图6所示的待机部位时,凸轮53以及凸轮53A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夹紧辊32a、32b不会压接到膜搬送辊49,并且台板辊45不会压接到热敏头40。换言之,在处于待机部位时,台板辊45和热敏头40位于两者离开的离开位置。
然后,如果凸轮53以及凸轮53A连动地旋转而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则印刷部B转移到图7所示的印刷部位。此时,首先夹紧辊32a、32b在膜搬送辊49上卷绕转印膜46,并且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抵接。之后,台板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在该印刷部位中,台板辊45朝向热敏头40移动而夹持转印膜46和墨水条带41并压接,剥离辊25与剥离组件28相接。
如果在该状态下,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开始转印膜46的搬送,则同时,墨水条带41也通过马达Mr1的动作被卷取卷筒44卷取而在相同的方向上搬送。在该搬送的期间,在转印膜46中设置了的定位用标志通过传感器Se1而移动预定量,在转印膜46到达印刷开始位置的时间点,在转印膜46的预定区域中,通过热敏头40进行印刷。特别地,在印刷中,转印膜46的张力变大,所以转印膜46的张力在从膜搬送辊49使夹紧辊32a、32b离开的方向、以及从剥离组件28和热敏头40使剥离滚子25和台板辊45离开的方向上发挥作用。但是,如上所述,张力承受组件52、52A接受转印膜46的张力,所以夹紧辊32a、32b的压接力不会变弱,而能够进行正确的膜搬送,热敏头40和台板辊45的压接力、以及剥离组件28和剥离滚子25的压接力也不会变弱,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印刷以及剥离。印刷结束后的墨水条带41从转印膜46被剥下而卷取到卷取卷筒44。
通过在膜搬送辊49中所设置的编码器(未图示),检测利用转印膜46的搬送的移动量、即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的搬送方向的长度,与其对应地膜搬送辊49的旋转停止,同时利用基于马达Mr1的动作的卷取卷筒44的卷取也停止。由此,向转印膜46的印刷区域的利用最初的墨水面板的墨水的印刷结束。
接下来,当凸轮53以及凸轮53A连动而进一步旋转而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后,印刷部B转移到图8所示的搬送部位,台板辊45在从热敏头40退避的方向上恢复。在该状态下,依然,夹紧辊32a、32b在膜搬送辊49上卷绕转印膜46,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相接,通过膜搬送辊49的反向的旋转,转印膜46被反向搬送至初始位置。此时,转印膜46的移动量也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控制,但实施了印刷的印刷区域的搬送方向的长度量被反向搬送。另外,墨水条带41也通过马达Mr3被回卷预定量,使接下来印刷的墨水的墨水面板在初始位置(出头位置)待机。
然后,利用凸轮53、53A的控制状态再次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而成为图7所示的印刷部位,使台板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膜搬送辊49再次进行向正向的旋转而使转印膜46移动印刷区域的长度量时,在热敏头40中通过接下来的墨水面板的墨水进行印刷。
这样,直至利用全部或者预定的墨水面板的墨水的印刷结束,反复印刷部位和搬送部位处的动作。然后,如果利用热敏头40的印刷结束,则将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图像的区域搬送至热辊33,但此时,凸轮53以及53A移动到图3所示的状态,解除向转印膜46的压接。之后,通过卷取卷筒47的驱动,在搬送转印膜46的同时,向卡转印。
这样的印刷部B被分割为3个部件90、91、92。
如图9所示,第1部件90在部件框体75上架设有通过马达54(参照图10)的驱动旋转的驱动轴70,在驱动轴70上安装有膜搬送辊49。在膜搬送辊49的下方,配置有托架50A和一对台板支撑组件72,在部件框体75的两侧板中架设的轴71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了这些组件。
在图9中,从在台板支撑组件72中形成的穿孔部72a、72b,作为托架50A的一部分的一对凸轮轴承支撑部85出现。凸轮轴承支撑部85保持在其后方配置的一对凸轮轴承84。另外,在凸轮轴承84的进一步后方,配置有在插通了部件框体75的凸轮轴83上安装的凸轮53A。在部件框体75的两侧板架设凸轮轴83。
上述热敏头40配置于夹着转印膜46和墨水条带41的搬送路线与台板辊45相对的位置。如图11所示,热敏头40、与加热有关的组件以及冷却风扇39与第3部件92一体化,与第1部件90相对地配置。
关于第1部件90,通过利用可移动的托架50A,将在印刷动作中位置变动的台板辊45、剥离滚子25以及张力承受组件52A一并地保持,这些组件之间的位置调整变得不需要。而且,通过利用凸轮53的转动使托架50A移动,能够使这些组件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另外,通过设置托架50A,能够收纳于与固定的膜搬送辊49相同的部件,利用必须高精度地搬送转印膜的膜搬送辊49的搬送驱动部分、和利用台板辊45的转印位置规制部分包含于相同的部件,所以两者之间的位置调整变得不需要。
如图10所示,第2部件91在部件框体55中插通安装凸轮53的凸轮轴82,使凸轮轴82与驱动马达54的输出轴连结。另外,关于第2部件91,以与凸轮53抵接的方式在部件框体55上移动自如地支撑了托架50,在托架50中,固定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撑夹紧辊支撑组件57的支撑轴58和张力承受组件52。
在夹紧辊支撑组件57中,在支撑轴58上安装有弹簧组件51a、51b,使其端部分别抵接到支撑夹紧辊32a、32b的夹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两端,向膜搬送辊49的方向施力。夹紧辊支撑组件57在长孔76、77中插入有支撑轴58,支撑轴58在中央部固定支撑于托架50。
在托架50与夹紧辊支撑组件57之间,设置有将夹紧辊支撑组件57朝向托架50施力的弹簧89。通过该弹簧89,对夹紧辊支撑组件57向从第1部件90的膜搬送辊49后退的方向施力,所以在将转印膜盒设置于印刷装置1时,能够使转印膜46容易地通过第1部件90与第2部件91之间。
第2部件91通过托架50A保持根据印刷动作而位置变动的夹紧辊32a、32b和张力承受组件52,通过凸轮53的转动使托架50A移动,从而使夹紧辊32a、32b和张力承受组件52移动,所以两者之间的位置调整、夹紧辊32a、32b和膜搬送辊49的位置调整被简化。夹着转印膜46与第1部件90相对地配置了这样的第2部件91。
通过这样部件化,还能够与转印膜46、墨水条带41的各盒同样地,分别从印刷装置1的本体抽出第1部件90、第2部件91以及第3部件92。因此,在转印膜46、墨水条带41的消耗所致的盒的更换时,关于这些部件90、91、92,如果根据需要取出部件,则也能够简单地在装置内架设盒插入时的转印膜46、墨水条带41。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使台板辊45、托架50A、凸轮53A以及台板支撑组件72一体化了的第1部件90、和使夹紧辊32a、32b、托架50、凸轮53以及弹簧组件51一体化了的第2部件91,并且与台板辊45相对地配置组装安装了热敏头40的第3部件92,能够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印刷装置的制造时的组装、维护时的调整。另外,通过一体化,从装置的拆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印刷装置的处置性提高。
(贴花机构详细)
接下来,详细说明上述贴花机构10。如图12所示,贴花机构10构成为具有偏心凸轮36、具有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按压组件34、以及具有与按压组件34的弯曲了的面对应的凹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支撑组件35。
如图12(A)所示,在贴花机构10的非动作时,按压组件34被定位到退避位置,按压组件34和支撑组件35以隔着介质搬送路径P2(还参照图2)对峙的方式离开地配置。在按压组件34中,在与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中央部粘着了滚子,该滚子抵接到偏心凸轮36的周面。向偏心凸轮36的轴芯(还参照图2),经由多个齿轮(未图示),传递来自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
针对通过搬送辊对37、38夹持了两端部的卡,将来自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偏心凸轮36的轴芯,使偏心凸轮36转动,从而如图12(B)所示,按压组件34跨越介质搬送路P2而向支撑组件35侧进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卡被夹在支撑组件35的凹状地弯曲了的面与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之间,通过从按压组件34以及支撑组件35挤压而矫正与卡的翘曲相反的翘曲。
图12(C)示出图12(B)所示的贴花状态中的针对支撑组件35最推入了按压组件34的状态。关于分别构成支撑组件35和搬送辊对37、38的从动辊(图12(C)的下侧的辊),如图12(C)的箭头所示,可在与介质搬送路径P2交叉的方向(图12(C)的上下方向)上滑动地设置,通过弹簧14、15向按压组件34侧施力。另外,支撑组件35被固定于搬送辊对37、38的从动辊侧的轴承。
接下来,说明印刷装置1的控制以及电气系统。如图13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控制部100,进行印刷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和电源部120,从商用交流电源变换为能够对各机构部以及控制部等进行驱动/动作的直流电源。
(控制部)
如图13所示,控制部100具备进行印刷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处理的微型计算机102(以下简称为微型机102)。微型机102由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通过高速时钟动作的CPU、存储有印刷装置1的程序、程序数据的ROM、作为CPU的工作区而发挥作用的RAM、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内部总线构成。
对微型机102连接了外部总线。在外部总线上,连接了用于与上位装置201进行通信的图示省略的接口、临时地储存应在卡中印刷的印刷数据、应在卡的磁条、收容IC中磁性或者电气性地记录的记录数据等的缓冲存储器101。
另外,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控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103、包括向各马达供给驱动脉冲、驱动电力的马达驱动器等的致动器控制部104、用于控制向构成热敏头40的发热元件的热能的热敏头控制部105、用于控制操作面板部5的操作显示控制部106以及上述信息记录部A。
(电源部)
电源部120向控制部100、热敏头40、热辊33、操作面板部5以及信息记录部A等供给动作/驱动电源。
<贴花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2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利用贴花机构10的贴花处理(动作)。另外,一般,在卡中多进行双面转印(双面印刷),所以以下,以双面转印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22(A)是示意地示出针对在一面(在图中下面、例如表面)侧转印了图像的有翘曲的卡的另一面(在图中上面)侧在贴花机构10中实施贴花处理的情况的时间(贴花时间)的图。此处,贴花时间是指:本来,将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接触(抵接)卡时作为开始时刻,并将与卡的接触被解除时作为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但根据卡的种类等,翘曲的状态各种各样,开始时刻变动,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针对无翘曲(水平)的卡而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抵接到卡的中央部时作为开始时刻,并将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返回到抵接到卡的中央部的位置是作为结束时刻,设定为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单面转印时的贴花时间被设定为A秒,双面转印时的贴花时间被设定为A’秒。此处,A’处于0≤A’<A的关系。图22(B)示出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使图22(A)所示的贴花处理之后的卡通过转动部件F转动180°(使表背面反转),在另一面(在图中下面、例如背面)侧通过热辊33转印图像,从而在相反方向上形成了卡的翘曲的状态。图22(C)是示意地示出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为了矫正图22(B)所示的卡的翘曲,针对卡的一面(在图中上侧)在贴花机构10中实施贴花处理的情况的贴花时间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贴花时间被设定为B’秒。此处,处于0<(A’+B’)<A的关系。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如以下那样设定双面转印时的利用贴花机构10的贴花时间。
(1)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贴花时间A(秒),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另一面的贴花时间A’(秒)更小(短)(参照图22(A))、
(2)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贴花时间A(秒),双面转印时的双面(一面以及另一面)一并的贴花时间(A’+B’)(秒)更小(短)(参照图22(C))。
上述是通过使贴花时间变化而使贴花量(矫正量)变化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使利用贴花机构10(按压组件34)的针对卡的推入量变化而使贴花量变化。此处,推入量是指:本来,将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接触(抵接)到卡的位置作为基准,直至针对卡最推入了的位置的距离,但根据卡的种类等,翘曲的状态成为各种各样,接触的位置变动,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针对无翘曲(水平)的卡而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抵接到卡的中央部的位置作为基准,设定为表示针对卡向与卡的翘曲相反的方向(下方向)推入了几mm的量。图22(D)、(E)示出这样的方案,分别对应于图22(A)、(C)。该推入量根据偏心凸轮36的形状和旋转量而变化。
即,在图22(D)、(E)所示的方案中,如以下那样设定了双面转印时的利用贴花机构10的推入量。
(3)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推入量a(mm),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另一面的推入量a’(mm)更小(参照图22(D))、
(4)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推入量a(mm),双面转印时的双面(一面以及另一面)一并的推入量(a’+b’)(mm)更小(参照图22(E))。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使贴花量变化,即使使贴花时间变化,也可以使推入量变化,但也可以使贴花时间以及推入量分别变化。A’、B’的贴花时间、a’、b’的推入量如后所述分别由卡的种类等决定。
<动作>
接下来,参照流程图,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由印刷装置1实施的卡发行动作,将微型机102的CPU(以下简称为CPU)作为主体,以针对贴花机构10的控制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另外,设为构成印刷装置1的各组件被定位到原始(初始)位置(例如图2所示的状态),将在ROM中储存的程序以及程序数据在RAM中展开的初始设定处理结束,从上位装置201已接收印刷数据等而进行说明。即,设为CPU从上位装置201接收一面(单面印刷的情况)或者一面以及另一面(双面印刷的情况)用的印刷数据(Bk的印刷数据、Y、M、C的颜色分量印刷数据)以及磁性或者电气性的记录数据并在缓冲存储器101中储存而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印刷部B(图像形成部B1、转印部B2)的动作,已经说明,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而简单地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卡发行例程中,在步骤302中,在图像形成部B1中,进行在转印膜46的转印面的预定区域中形成一面(例如表面)用的图像(镜像)的一次转印处理。即,通过依照在缓冲存储器101中储存了的Y、M、C的颜色分量印刷数据以及Bk的印刷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B1的热敏头40,在转印膜46中通过墨水条带41的Y、M、C以及Bk墨水形成图像。CPU通过经由热敏头控制部105将印刷数据针对每1行线输出到热敏头40侧,使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设置了的发热元件选择性地加热来驱动热敏头40。
与步骤302中的一次转印处理并行地,在步骤304中,CPU从介质收容部C抽出卡,根据磁性或者电气性的记录数据,在构成信息记录部A的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接触式IC记录部2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中进行了针对卡的记录处理之后,将卡搬送到转印部B2。
在接下来的步骤306中,在转印部B2中,进行将在转印膜46的转印面中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卡的一面的二次转印处理。另外,CPU在该二次转印处理之前,以使构成热辊33(热定影体)的加热器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的方式控制,并且以使卡和在转印膜46的转印面中所形成的图像同步地达到转印部B2的方式进行控制。
接下来,在步骤308中,执行通过用按压组件34按压卡的另一面侧来矫正卡的翘曲的贴花处理(还参照图22(A)、(D))。图15是示出表示贴花处理的详细的贴花处理子例程的图。在贴花处理子例程中,首先,在步骤332中,将在卡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搬送到贴花机构10。严密而言,将卡的长度方向中央搬送至与按压组件34的弯曲的面的最下端对应的位置。接下来,在步骤334中,决定贴花时间以及贴花推入量。图16是示出贴花时间决定处理子例程的图,图17是示出贴花推入量决定子例程的图。
如图16所示,在贴花时间决定处理子例程中,在步骤342中,判断是否为针对在卡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在否定判断时(在针对在卡的另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时),在步骤344中,判断卡的种类或者材质是PVC、PET-G(聚酯纤维树脂)、剥离片(可剥离的粘着片)、PC中的哪一个,在PV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B’1秒(例如2秒)(步骤346),在PET-G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B’2秒(例如2秒)(步骤348),在剥离片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B’3秒(例如0秒)(步骤350),在P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B’4秒(例如2秒)(步骤352),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另外,关于卡的种类或者材质信息,用户既可以预先从上位机器201侧输入也可以从操作面板部5输入。
另一方面,在步骤342中肯定判断时,在步骤354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针对卡的另一面的贴花处理,在否定判断时(在针对在卡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时),在步骤354中,判断卡的种类或者材质是PVC、PET-G、剥离片、PC中的哪一个,在PV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1秒(例如0秒)(步骤358),在PET-G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设定为A’2秒(例如0秒)(步骤360),在剥离片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3秒(例如5秒)(步骤362),在P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4秒(例如0秒)(步骤364),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另外,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图14的步骤308的贴花处理经由步骤356~364的处理。
在步骤354中肯定判断时,在步骤366中,判断卡的种类或者材质是PVC、PET-G、剥离片、PC中的哪一个,在PV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1秒(例如5秒)(步骤368),在PET-G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2秒(例如5秒)(步骤370),在剥离片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3秒(例如8秒)(步骤372),在PC的情况下,将贴花时间决定为A4秒(例如3秒)(步骤374),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另外,在单面转印的情况下,图14的步骤308的贴花处理经由步骤366~374的处理。
如图17所示,在贴花推入量决定子例程中,在步骤382中,判断是否为针对在卡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在否定判断时(在针对在卡的另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时),在步骤384中,将贴花推入量决定为b’mm(例如4mm),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在肯定判断时,在步骤384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针对卡的另一面的贴花处理,在否定判断时(在针对在卡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情况的贴花处理时),在步骤388中,将贴花推入量决定为a’mm(例如0mm),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在步骤384中的判断是肯定判断时,在步骤390中,将贴花推入量决定为amm(例如8mm),返回到图15的步骤334。另外,在双面转印的情况下,图14的步骤308的贴花处理经由步骤388的处理,在单面转印的情况下,经由步骤390的处理。
在图14的步骤310中,判断是否为双面转印,在否定判断时,进入到步骤320,在肯定判断时,在步骤312中,通过图像形成部B1,在转印膜46的转印面的接下来的预定区域中,与步骤302同样地,进行形成另一面(例如背面)用的图像(镜像)的一次转印处理而进入到步骤316。
CPU与步骤312中的一次转印处理并行地,在步骤314中,将被搬送辊对37、38夹持而定位到贴花机构10的卡经由介质搬送路径P2、P1搬送到转动部件F,使将两端部用辊对20、21夹持了的卡转动180°(使表背面反转)。在接下来的步骤316中,与步骤306同样地,在转印部B2中,进行将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的图像转印到卡的另一面的二次转印处理(还参照图22(B))。
接下来,在步骤318中,执行通过用按压组件34按压卡的一面侧来矫正卡的翘曲的贴花处理(还参照图22(C)、(E))。与步骤308同样地,也与图15所示的贴花处理子例程同样地执行该贴花处理,在图16所示的贴花时间决定子例程中经由步骤344~352的处理,在图17所示的贴花推入量决定处理子例程中,经由步骤384的处理。
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320中,朝向收容堆垛机60排出卡而结束卡发行例程。
<效果等>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效果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通过控制部100决定为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贴花量(矫正量),双面转印时的在单面(一面)中转印了转印面时的针对卡的贴花量更小(参照图22(A)、(D))。另外,决定为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贴花量,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卡的各个面的矫正量的总和更小(参照图22(C)、(E))。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能够有效地矫正卡状记录介质的翘曲,并且防止记录介质的劣化。
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部分性地包括在双面转印时不进行针对在双面中的某一方的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矫正,而进行针对在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矫正的情况(例如参照图16的步骤358的A’=0、图17的步骤388的a’=0)是原则上针对卡的双面进行贴花处理的情况。此处,如图23(D)所示,考虑在双面转印时卡的翘曲部分相互抵消,如果如图22(A)、(E)以及上述<贴花处理>所示,设为A’=0(其中B’≠0)、a’=0(其中b’≠0),则针对在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贴花处理变得不需要。另外,如果与其相反地,设为B’=0(其中A’≠0)、b’=0(其中a’≠0),则针对在另一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贴花处理变得不需要。在这样的方案中,在双面转印时不进行针对在双面中的某一方的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矫正,而仅进行针对在另一方的面中转印了图像的卡的矫正即可,所以能够更有效地矫正卡状记录介质的翘曲,并且防止记录介质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卡的种类或者材质决定贴花量(贴花时间、推入量)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由温度传感器Th检测出的周围温度(环境温度)、热辊33的转印温度(定影温度)、热辊33的转印速度、在转印膜46中转印的图像的印刷数据的灰度值、墨水条带41的种类、转印膜46的种类,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决定贴花量。
例如,在周围温度低的情况下,与转印了图像的卡的温度差大,所以卡易于翘曲。因此,在周围温度是低温的情况下,优选延长贴花时间。图18是示出通过由温度传感器Th检测出的周围温度决定贴花时间的例子的图。在图18中,“低温”是指15℃以下,“常温”是指大于15℃且30℃以下,“高温”是指大于31℃的周围温度。例如,针对在双面转印时的向一面侧的转印中在卡中产生了的翘曲,在低温时,需要按照不对卡搬送造成影响的程度进行贴花处理,所以贴花时间被设定为2秒。
另外,在转印温度(热辊33的热定影温度)高的情况下,卡易于翘曲。因此,在转印温度高的情况下,优选延长贴花时间。图19是示出通过热辊33的转印温度决定贴花时间的例子的图。在图19中,“低温”是指175℃以下,“常温”是指大于175℃且185℃以下,“高温”是指大于185℃的转印温度。
另外,在转印部B2中的转印速度是低速的情况下,相比于高速的情况,对卡施加来自热辊33的热而易于翘曲。因此,在转印速度低的情况下,优选延长贴花时间。图20是示出通过热辊33的转印速度决定贴花时间的例子的图。在图20中,“低速”是指15mm/s以下,“中速”是指大于15mm/s且30mm/s以下,“高速”是指大于45mm/s的转印速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成为通过操作操作面板部5,用户能够手动输入转印温度、转印速度,在使用设想使用的卡、膜(墨水条带41、转印膜46)的种类以外的例子时,用户能够变更的结构。
进而,即使在转印图像浓的情况(高灰度的情况)下,卡也易于翘曲。因此,优选分类为高灰度、中间灰度、低灰度来决定贴花时间。图21是示出通过构成转印图像的像素的平均灰度值决定贴花时间的例子的图。关于这样的平均灰度值的计算,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印刷数据储存到缓冲存储器101之后,在图14的步骤302之前进行。在图21中,“低灰度”是指平均灰度值为85以下,“中间灰度值”是指平均灰度值大于85且170以下,“高灰度”是指平均灰度值大于171(256以下)的灰度值。另外,在这样的方案中,无需限定于平均灰度值,例如,也可以根据构成转印图像的像素数中的高灰度的像素数的比例,决定贴花时间。
进而,也可以根据墨水条带41的种类、转印膜46的种类,决定贴花时间。其原因为,有时根据构成墨水条带41的Y、M、C、Bk的墨水材料,在转印图像中出现浓淡(灰度变动),并且,根据构成转印膜46的墨水受容层的构造(例如容积密度(bulk density)),在转印图像中也出现浓淡。关于这样的种类信息,用户既可以从上位机器201侧输入也可以从操作面板部5输入。进而,如果墨水条带41、转印膜46具备存储了种类信息的IC、电路(例如由预定电阻值的电阻构成的电路),则即使用户不手动输入,通过控制部100读出该种类信息或者电阻值,也能够取得种类信息。
在通过上述组合决定贴花量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个别地得到的贴花时间、推入量中的最大的值的贴花时间、推入量,或者,通过平均值,或者,对个别地得到的贴花时间、推入量进行加权等,为了矫正卡的翘曲而适宜对应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别决定贴花时间以及推入量的例子(参照图15的步骤33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推入量预先成为恒定,通过变更贴花时间来变更贴花量,或者,与其相反地,使贴花时间预先成为恒定,通过变更推入量来变更贴花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按压组件34向卡侧进出来矫正卡的翘曲的贴花机构1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贴花机构由在卡的中央部的上方或者下方位置配置了的不动的棒状的组件构成,通过使夹持了卡的两端部的搬送辊对37、38在图2的上侧或者下侧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贴花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按照面顺序反复了Y、M、C、Bk的条带面板的墨水条带4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Bk之后设置保护层(OT)。在这样的方案中,在通过Y、M、C、Bk形成了图像之后,在保护层中涂敷通过转印部B2在卡中形成了的图像。此时,也发生卡的翘曲,所以能够矫正该翘曲。也可以代替其,将转印膜46的盒更换为由保护膜构成的盒而通过保护膜涂敷通过转印部B2在卡中形成了的图像。此时,也发生卡的翘曲,所以能够矫正该翘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关于贴花时间的设定,将针对无翘曲(水平)的卡而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抵接到卡的中央部时作为开始时刻,将按压组件34的凸状地弯曲了的面的最下端返回到抵接到卡的中央部的位置时作为结束时刻,设定为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把按压组件34对位到最推入了的位置的定时作为开始时刻,从此将按压持续设定了的贴花时间量,在经过该时间之后使按压组件34移动到退避位置。
另外,本申请请求基于通过参照在此引用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年106968号的优先权。

Claims (9)

1.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印部,在卡状记录介质的单面或者双面中转印转印膜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
反转部,在双面转印时使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面反转;
矫正部,矫正通过所述转印部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翘曲;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以便相比于单面转印时针对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针对最先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进而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卷曲矫正量,使在双面转印时第二次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卷曲矫正量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以便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各个面的矫正量的总和更小。
3.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印部,在卡状记录介质的单面或者双面中转印转印膜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
反转部,在双面转印时使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面反转;
矫正部,矫正通过所述转印部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翘曲;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以便在双面转印时不进行针对在双面中的第1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仅进行针对在第2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矫正部,以便相比于单面转印时的针对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使双面转印时的针对在所述第2面中转印了所述转印面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矫正量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部通过按压与由所述转印部转印了所述转印面的所述记录介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来矫正所述记录介质的翘曲,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由所述矫正部按压所述相反一侧的面的时间以及由所述矫正部进行的针对所述相反一侧的面的推入量的至少一方变化而使所述矫正量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1取得部,取得所述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者材质信息,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1取得部取得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种类或者材质信息,决定所述矫正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形成部,经由墨水条带在所述转印膜的转印面中形成图像;以及
第2取得部,取得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决定所述矫正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3取得部,取得所述墨水条带以及所述转印膜的至少一方的种类信息,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3取得部取得的所述墨水条带以及所述转印膜的至少一方的种类信息,决定所述矫正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部,检测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环境温度,决定所述矫正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部具有使所述转印膜或者保护膜的转印面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热定影的热定影体,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热定影体的定影温度以及定影速度的至少一方,决定所述矫正量。
CN201510264117.5A 2014-05-23 2015-05-22 转印装置 Active CN105082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6968A JP6341753B2 (ja) 2014-05-23 2014-05-23 転写装置
JP2014-106968 2014-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739A CN105082739A (zh) 2015-11-25
CN105082739B true CN105082739B (zh) 2019-12-13

Family

ID=5455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4117.5A Active CN105082739B (zh) 2014-05-23 2015-05-22 转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2411B2 (zh)
JP (1) JP6341753B2 (zh)
CN (1) CN105082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9658B2 (ja) * 2015-06-19 2019-10-30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6548970B2 (ja) * 2015-06-19 2019-07-2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WO2017123257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rtially dried inkjet media conditioner
JP2018008779A (ja) * 2016-07-13 2018-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874538B2 (ja) * 2017-05-31 2021-05-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11691330B2 (en) * 2020-03-19 2023-07-04 Casio Computer Co., Ltd. Forming apparatus, shaped objec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947A (zh) * 2008-12-16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7535B2 (ja) * 1995-07-11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ル制御方法およびカール制御を行う両面記録装置
JP3625206B2 (ja) * 1998-10-16 2005-03-02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記録装置
JP2002316761A (ja) * 2001-04-23 2002-10-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231935B2 (en) * 2006-12-22 2012-07-31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366585B2 (ja) * 2009-02-18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98265B2 (ja) * 2009-06-29 2011-10-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7604B2 (ja) 2009-12-28 2014-06-11 ニスカ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094158B2 (ja) * 2012-01-31 2017-03-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ル矯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947A (zh) * 2008-12-16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12411B2 (en) 2018-10-30
JP6341753B2 (ja) 2018-06-13
US20150336396A1 (en) 2015-11-26
JP2015221711A (ja) 2015-12-10
CN105082739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739B (zh) 转印装置
JP6247011B2 (ja) 印刷装置
JP5790374B2 (ja)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194499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JP634677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70097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599658B2 (ja) 転写装置
JP6114117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346775B2 (ja) 印刷装置
JP611423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4998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2638800A (zh) 卷绕卷轴、再转印膜组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092677B2 (ja) 印刷装置
JP2019209627A (ja) 印刷装置
JP2017119553A (ja) カード矯正機構および転写装置
CN106256544B (zh) 转印装置
JP6195271B2 (ja) 印刷装置
JP67484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702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36855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22086567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818249B2 (ja) 印刷装置
JP20161904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30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241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Yamanashi Prefecture

Applicant before: Nisca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