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355B - 混凝土搅拌机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搅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355B
CN105082355B CN201510232586.9A CN201510232586A CN105082355B CN 105082355 B CN105082355 B CN 105082355B CN 201510232586 A CN201510232586 A CN 201510232586A CN 105082355 B CN105082355 B CN 105082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le
axis
kneading
stirring
sub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25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2355A (zh
Inventor
田村真
柳下太志
今井义
藤原光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82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2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对于混练物的剪断效果,可高效混练的混凝土搅拌机,其包括,一搅拌机本体,可容置成为预拌混凝土的原料的材料,一第一混练轴,第一混练轴是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搅拌机本体,以及多个搅拌用桨,各该搅拌用桨是由连接于第一混练轴上的一臂体、及设置于臂体尖端的一第一板体所构成,搅拌用桨是用于搅拌材料,各第一板体是呈螺旋状配置,使得各第一板体环绕第一混练轴,于多个第一板体的邻接处具有一谷部,谷部的附近的空间是藉由搅拌用桨旋转而不规则变化,材料的流动也对应该空间变化而不规则地移动,藉此,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机可提高对于被混练材料的搅拌及剪断效果,达成可高效地混练混练物的目的。

Description

混凝土搅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普通预拌混凝土是由配置有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的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制造。在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中,是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日本特开2008-212888号案)。混凝土搅拌机是用以混练做为粗骨料的碎石、做为细骨料的砂、混凝土、水及混合剂等多个材料M。
如图11所示,为普通的混凝土搅拌机内部构造图。普通混凝土搅拌机50具有一搅拌机本体51及二混练轴52、53,二该混练轴52、53是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该搅拌机本体51内,二该混练轴52、53上是设置多个桨54。该些桨54是用以混练上述各材料M,各该桨54是由一臂体55及一板体56所构成,各该臂体55是分别连接于各该混练轴52、53上,该板体56是设于臂体55与该混练轴52 ,53连接的另一端。
各该板体56是相互接邻,各该板体56相互连接后是呈现螺旋带状,使各该板体56得环绕各该混练轴52、53的周围,于该搅拌机本体51的外部设有一马达57,58,该马达57,58是用以旋转驱动该混练轴52、53。
普通混凝土搅拌机50于作动时,各该材料M被投入搅拌机本体51中,该混练轴52、53是藉由该马达57,58驱动进而沿着圆周方向旋转,并藉由该板体56混合各该材料M,该混凝土搅拌机50的该板体56是配置连接成带状,因此混练物是藉由该板体56滑顺且短时间地在该搅拌机本体51内移动。
通常在混练开始后不久时,该材料M的黏性较小;当该材料M被搅拌而混练时间经过某程度时,该材料M产生黏性,黏性较高的混练物,是无法为配置成带状的板体56提起翻搅。黏性较高的混练物,仅能沿着板体56的侧面移动,是以于普通混凝土搅拌机50中,具有对于黏性较高的混练物的剪断效果较差的问题。
又,当材料M沿着该些板体56的侧面运送时,如图12所示,该材料M在该搅拌机本体51的底部及该板体56的侧面变得很容易滚动。当该材料M滚动距离变长时,该材料M的体积因滚动而外表面持续沾粘其他材料而膨胀变大,藉此便产生所谓“抱球团”,抱球团为预拌混凝土品质降低的原因。因此,于该混凝土搅拌机50中,必须极力抑制材料M的滚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其主目的是提高对混练的材料的搅拌及剪断效果,以提供一种高效能的混凝土搅拌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搅拌机具有:一搅拌机本体,可容置成为预拌混凝土原料的材料,该搅拌机本体具有一混练轴,该混练轴呈柱状,该混练轴是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该搅拌机本体;
多个搅拌用桨,用于搅拌该材料,各该搅拌用桨是由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一臂体、及设置于该臂体的一第一板体所构成,该第一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各该第一板体是呈螺旋状配置,使得各该第一板体环绕该混练轴,各该第一板体之间接邻处面对该混练轴的一侧,具有一谷部。
较佳的,该第一板体为弓形,该谷部是沿着该第一板体的左右端面形成。
较佳的,在多个该搅拌用桨之中,该混练轴相对于任一该搅拌用桨的一侧,另具有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该臂体,及设置于该臂体的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该第二板体为斧形,该第二板体及该臂体是构成一第一剪断用桨,第一剪断用桨是用于剪断该混练物。
较佳的,在多个该搅拌用桨之中,靠近该搅拌机本体的一边侧面的设置该搅拌用桨的该混练轴的端部上,另具有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该臂体、及沿着该臂体的侧面设置的一第三板体,该第三板体呈平板状,该臂体及该第三板体是构成一第一送出用桨,该第一送出用桨是用于将该混练物送出到其他不同位置。
较佳的,该搅拌用桨另设有一辅助搅拌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是设置于该混练轴上,该辅助搅拌用桨与前述该搅拌用桨间隔一距离,该辅助搅拌用桨是由该臂体及该第一板体所构成,该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一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在该辅助搅拌用桨相对于该混练轴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剪断用桨,该第二剪断用桨是由该第二板体及该臂体所构成,该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二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
较佳的,另包括一第二送出用桨,该第二送出用桨是设置于该混练轴上,该二送出用桨与辅助搅拌用桨间隔一距离,该第二送出用桨是由该臂体及该第三板体所构成,该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三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在该第二送出用桨相对于该混练轴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三送出用桨,该第三送出用桨是由该臂体及该第三板体所构成,该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三板体是设置于该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
较佳的,在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机中,该混练轴的数量为二,二该混练轴是并列设置,在其中一该混练轴上,自该搅拌机本体的其中一侧面起依序设有该第一搅拌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及该第二送出用桨,于另一该的混练轴上,自该搅拌机本体的同一側面起依序并设有该第二送出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及该搅拌用桨。
较佳的,在相对于其中一该混练轴设有该第一送出用桨的位置上,另一该混练轴并列设置该第二送出用桨, 自各该混练轴的轴心方向观之,该第一送出用桨及该第二送出用桨往彼此直交的离心方向延伸。
由前述可知,本发明混凝土搅拌机,藉由将多个第一板体配置成螺旋状且相连接,使得各该板体环绕该混练轴,于多个第一板体的邻接处具有该谷部,该谷部的附近的空间是藉由该第一搅拌用桨旋转而不规则变化,材料的通过量也对应该空间变化,而不规则地移动,藉此,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机可提高对于被混练材料的搅拌及剪断效果,达成可高效地混练混练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混凝土搅拌机的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的示意构成图。
图2 为混凝土搅拌机的正视图。
图3 为混凝土搅拌机的侧视图。
图4 为混凝土搅拌机的俯视图。
图5 为混凝土搅拌机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6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侧视图。
图7(a)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7(b)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7(c)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7(d)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8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各状态示意图。
图9 为第一至第三搅拌用桨的作用图。
图10(a) 为第一至第三送出用桨的作动示意图。
图10(b) 为第一至第三送出用桨的作动示意图。
图10(c) 为第一至第三送出用桨的作动示意图。
图10(d) 为第一至第三送出用桨的作动示意图。
图10(e) 为第一至第三送出用桨的作动示意图。
图11 为普通混凝土搅拌机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12 为普通混凝土搅拌机的作用之图。
附图标记说明
混凝土搅拌机50
搅拌机本体51
混练轴52
混练轴53
桨54
臂体55
板体56
马达57
马达58
材料 M
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 1
输送带2
轮转滑槽3
储藏箱子4
计量料斗5
水计量料斗6
原料滑槽7
混凝土搅拌机 8
搅拌机本体 10
第一混练轴 11
第二混练轴 12
第一驱动马达 13
第二驱动马达 14
第一减速机15
第二减速机16
第一盖体17
第二盖体18
供给口19
窗口20
第一桨模组 21
第二桨模组 22
第三桨模组 23
第一搅拌用桨 24
第二搅拌用桨 25
第三搅拌用桨 26
第一剪断用桨 27
第一送出用桨 28
第一臂体 291
第二臂体292
第三臂体293
第一板体30
第二板体31
第三板体32
第一部份321
第二部分322
辅助搅拌用桨 34
第二剪断用桨 35
第二送出用桨 36
第三送出用桨 37
侧100
顺时针方向C1
逆时针方向C2
谷部Q
底部U。
具体实施方式 成品取出步骤60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混凝土搅拌机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
如图1所示的一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该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是包含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机,该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为用于制造预拌混凝土的装置,预拌混凝土所构成的材料包括:碎石、砂、混凝土、水及混合剂等(以下,当总称这些物件时,称作“混练物”),该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具有一输送带2,该输送带2是自储存材料的一储藏筒仓(图中未示)中搬运材料,该输送带2的一端是连接一轮转滑槽3,该轮转滑槽3是面对多个储藏箱子4,藉由该输送带2搬运的材料,是藉由该轮转滑槽3分配到多个储藏箱子4。
于多个储藏箱子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计量料斗5,各该计量料斗5是用以计量自储藏箱子4排出的各材料,在该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的内部,设有一储水槽(图中未示),该储水槽是用以储藏水,在该储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一水计量料斗6,该水计量料斗6是用以量测水量。
于各该计量料斗5的下方设有一原料滑槽7,该原料滑槽7是集中自各该计量料斗5排出的原料,在该原料滑槽7的一侧设有一混凝土搅拌机8,材料是自该原料滑槽7排出至该混凝土搅拌机8,该水计量料斗6是与该混凝土搅拌机8连通,水是自该水计量料斗6送出至该混凝土搅拌机8,该混凝土搅拌机8是用以混练各材料及水。在该混凝土搅拌机8的下部设有一混凝土料斗9,该混凝土料斗9是用以将于该混凝土搅拌机8混练而成的预拌混凝土投入一混凝土搅拌车(图中未示)。
该混凝土搅拌机8是用以混练碎石、砂、混凝土、水及混合剂等,如图2至图4所示,该混凝土搅拌机8具有一搅拌机本体10,该搅拌机本体10具有一预定的大小,于该搅拌机本体10的内部具有一第一混练轴11及一第二混练轴12,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是可自由旋转地并排设置于该搅拌机本体10,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是分别沿着既定方向延伸,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是呈柱状,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是分别沿着相反方向旋转,例如该第一混练轴11是沿着顺时针方向C1旋转,该第二混练轴12是沿着逆时针方向C2旋转。
该第一混练轴11是藉由一第一驱动马达13及一第一减速机15驱动旋转,该第一驱动马达13及该第一减速机15是设置于该搅拌机本体10的正面上,此外,该第二混练轴12是藉由一第二驱动马达14及一第二减速机16驱动旋转,该第一驱动马达13为该第一混练轴11旋转的驱动源,该第二驱动马达14为第二混练轴12旋转的驱动源,该第一减速机15是用以改变该第一驱动马达13的驱动力,该第二减速机16是用以改变该第二驱动马达14的驱动力。
于该第一马达13的输出轴及该第一减速机15的输入轴设置有一V型皮带轮(图中未示),于该第二马达14的输出轴及该第二减速机16的输入轴设置有另一V型皮带轮(图中未示),于各该V型皮带轮架设有一V型皮带(图中未示),该第一减速机15的输出轴是与该第一混练轴11动力连结,该第二减速机16的输出轴是与该第二混练轴12动力连结,而该V型皮带轮及V型皮带,为一第一盖体17及一第二盖体18罩设。
该第一马达13的驱动力是传递至该第一减速机15,该第二马达14的驱动力是传递至该第二减速机16,该第一减速机15输出的动力是传递到该第一混练轴11,该第二减速机16输出的动力是传递到该第二混练轴12,藉由该驱动关系使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为驱动旋转。
如图3所示,该混凝土搅拌机 8另包括一供给口19,该供给口19为连接该水计量料斗6的入口,该供给口19是用以输入自该水计量料斗6输送之水,该混凝土搅拌机 8另包括一窗口20,该窗口20是用以维修,该窗口20为开闭自如者,又各该混练轴11,12另设置有一反向件(图中未示),在以下的说明中,该些混练轴11,12皆包含该反向件。
该第一混练轴11设置有一第一桨模组21、一第二桨模组22及一第三桨模组23,该第二混练轴12设置有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三桨模组23,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三桨模组23分别具有形状不同的桨,据此,所谓桨模组,是指以多个桨(详细见下述)所构成的桨群。
该第一桨模组21是有效的进行搅拌及剪断混练物,该第一桨模组21是抑制“材料的滚动性”,或者使“材料的通过量”较多,在此,所谓“材料的滚动性”是指材料在该搅拌机本体10的底部中原地的滚动而不进行移动混合,而所谓“材料的通过量”,是指材料通过各桨(或者,各臂体)之间移动量。
该第一桨模组21是藉由多个搅拌用桨X、一第一剪断用桨27及一第一送出用桨28所构成,该些搅拌用桨X包括一第一搅拌用桨24、一第二搅拌用桨25及一第三搅拌用桨26,该搅拌用桨X主要是进行混练物的搅拌及剪断,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是分别由一第一臂体291及一第一板体30构成,该第一臂体291的一端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混练轴11,该第一板体30是设于该第一臂体291的另一端。
该第一臂体291是间隔一距离地设置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向上,而且,于图6的实施例各该第一臂体291约以90度分别于离心方向上延伸并仅表示出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其他桨被省略。
该第一板体30是由弓形的平板构成,该第一板体30是由两个独立的板状体所构成,该第一板体30是由各板状体宽度较大的一端相互面对结合构成,该第一板体30与普通板体相比较下,该第一板体30的宽度是大于普通板体的宽度,据此,该第一板体30的数量亦较普通板体的数量少,用于安装该第一板体30的该第一臂体291的数量可以较少,较佳的,该第一板体30为两个个别板体组合而成或可一体成形。
如第4图所示,该第一混练轴11上的该第一桨模组21的该第一搅拌用桨24是设于靠近该搅拌机本体10具有该第一驱动马达13的一侧100,该第一桨模组21是沿着图4所示的左方依序分别设置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
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的该多个第一板体30是由宽度较窄的端面相互连接且同时设置为螺旋状,使得各该第一板体30环绕该第一混练轴11,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板体30是自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心方向观之,其外侧面形成圆弧状,多个第一板体30是在相互邻接处,且面向该第一混练轴11的一侧具有一谷部Q,前述谷部Q是由兩個该第一板体30接邻处面對该混练轴11形成之夾角。于图6中该谷部Q是呈直角,较佳的,该谷部Q也可以为锐角或钝角。
该第一剪断用桨27主要是用以剪断混练物,该第一剪断用桨27是设置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的一侧,该第二搅拌用桨25是设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的另一侧,该第一剪断用桨27是由一第二臂体292及一第二板体31所构成,该第二臂体292是连接于该第一混练轴11上,该第二板体31是设置于第二臂体292与该第一混练轴11接邻的另一端,该第二板体31自侧面观看时为斧形,斧形的第二板体31的尖端是朝向该第一混练轴11的旋转方向,该第二板体31的侧面面积是较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的第一板体30的侧面面积为小。
一第一送出用桨28是用以将混练物送出到其他不同位置(详细下述),该第一送出用桨28是设置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端的一侧,第一搅拌用桨 24是设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端的另一侧,该第一送出用桨28是由一第三臂体293及一第三板体32所构成,该第三臂体293是连接于该第一混练轴11,该第三板体32是沿着该第三臂体293设置,该第三板体32進一步的由一第一部份321及一第二部分322構成,该第一部份321是设于该第三臂体293与该第一混练轴11接邻的另一端,该第一部份321是呈斧状且呈平板状,该第二部分322是设置于接邻该第一混练轴11的另一侧,该第二部分322是呈矩形。
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是于该第一臂体291与该第一混练轴11接邻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板体30,相对于此,该第一送出用桨28是于该第三臂体293的端部整體设有该第三板体32,该第三板体32是设成该第一部份321及该第二部分322依序固定于该第三臂体293上的结构形态,该第一部份321及该第二部分322亦可成一体化的结构。
该第二桨模组22是用以进行混练物的搅拌及剪断,该第二桨模组22是配置于较该第一桨模组21还要偏向图4所示左方,该第二桨模组22是由一辅助搅拌用桨34及该第二剪断用桨35所构成,该辅助搅拌用桨34的构成是与该第一搅拌用桨24相同,该第二剪断用桨35的构成是与该第一剪断用桨27相同。
该第三桨模组23是用以送出混练物到其他不同位置(详细下述),该第三桨模组23是配置于较该第二桨模组22还要偏向图4所示左方,该第三桨模组23是由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第三送出用桨37所构成,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是设置于该在第一混练轴11的相对两侧,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的构成是与该第一送出用桨28相同,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分别具有斧状的该第一部份321及矩形的该第二部分322。
该第二混练轴12是与该第一混练轴11同样具有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三桨模组23,但是在该第二混练轴12中,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三桨模组23的并列顺序是与第一混练轴11不同,亦即,于该第一混练轴11自该第一驱动马达13侧,依序并列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三桨模组23,另外,于该第二混练轴12自该第二驱动马达14侧,依序并列该第三桨模组23、该第二桨模组22及该第一桨模组21。
又,当对照该第一混练轴11的各桨与该第二混练轴12的各桨配置的位置时,在相对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该第一搅拌用桨24及该第一送出用桨28而言的位置上,该第二混练轴12配置有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又,在相对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该第二搅拌用桨25的相对位置上,该第二混练轴12是配置有该辅助搅拌用桨34及该第二剪断用桨35。
又,在相对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该辅助搅拌用桨34及该第二剪断用桨35的相对位置上,该第二混练轴12配置有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一剪断用桨27,而且,在相对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的相对位置上,该第二混练轴12配置有该第一搅拌用桨24及该第一送出用桨28。
接着,说明该混凝土搅拌机8的作用。
碎石、砂、混凝土、水及混合剂等分别自该原料滑槽7或该水计量料斗6投入该混凝土搅拌机8,在该混凝土搅拌机8中,开始这些材料的混练,具体说来,该第一驱动马达13、该第二驱动马达14、该第一减速机15及该第二减速机16驱动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旋转,进而使上述材料混练。此时,如图5所示,该第一混练轴11是往顺时针方向C1旋转,该第二混练轴12是往逆时针方向C2旋转。
以下,以该第一混练轴11周围的混练作用为中心作说明,该第二混练轴12周围的混练作用亦同。在该混凝土搅拌机8中,该第一桨模组21的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的各第一板体30,面对该第一混练轴11的一侧的内侧面具有该谷部Q。因此,在该混凝土搅拌机8中,可有效率地进行混练物的搅拌及剪断。
图7是自该第一驱动马达11侧观看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旋转状态的示意图,图7表示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各约旋转22.5度时的状态(参照(a)~(d)),图8是重迭图7所示的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的各状态中的内侧面示意图,而且图8的虚线是表示各桨的内侧面。
于图7及图8中,在该第一混练轴11一侧的该搅拌机本体10的底部U中,伴随着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旋转,该第一板体30的谷部Q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移动(参照图8的编号T1~T3)。于该谷部Q附近的空间也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移动,因此在该谷部Q的附近产生沿着该第一板体30的侧面而移动,或者是横跨该第一板体30的谷部Q移动的空间,亦即该谷部Q附近的空间是不规则变化。
图9是表示该谷部Q中的材料的移动的示意图,当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旋转时,该谷部Q附近的空间是不规则变化,因此于该空间内的材料,是沿着第一板体30移动(参照图9的M1),或者横跨该第一板体30的谷部Q移动(参照图9的M2),而在图9中,为方便说明,示意性地表示材料的移动状态,是以局部性地省略其他机构构件。
于普通混凝土搅拌机50的构成中,如图12所示,该板体56是配置为带状,在该混凝土搅拌机50中,该桨54于旋转时自具有该驱动马达57的一侧观之,该板体56侧面的轨迹是呈圆形(参照图12的虚线L1),因此,材料主要仅沿着该板体56的侧面移动。
相对于此,本发明于该搅拌机本体10的底部U(参照图8),该谷部Q的附近的空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不规则变化,因此,材料也对应该空间更不规则地被移动。
在混练时开始后不久,材料的黏性较小而被搅拌,之后当混练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材料产生黏性时,材料被剪断,在该混凝土搅拌机8中,该谷部Q附近的空间是不规则变化,所以,可同时进行混练物的搅拌及剪断。因此,可有效率地进行混练物的搅拌及剪断,进而提高混练物的混练效果。
在普通混凝土搅拌机50的构成中,材料是沿着该板体56的侧面滚动,有时便会产生“抱球团”,在本发明混凝土搅拌机8中,对应该谷部Q附近的空间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不规则变化,进而使材料移动,因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得以大幅抑制产生“抱球团”的情况。
由于该混凝土搅拌机8的该第一板体30大小较普通板体56的大小为大。因此,本发明的该第一板体30的数量较普通板体56的数量少,进而使该混凝土搅拌机8的该第一臂体291的数量较普通臂体55的数量还为少,藉此,通过第一臂体291与第一臂体291间的材料量变多,亦即,可提高“材料的通过量”。
该混凝土搅拌机8的该第二搅拌用桨25与该第一剪断用桨27是设置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的相对两侧,混凝土搅拌机8的该辅助搅拌用桨34与该第二剪断用桨35亦设置于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的相对两侧,藉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可交互进行混练物的搅拌与剪断,提高混练的性能。
在该第一桨模组21附近的材料,是藉由该第二搅拌用桨25搅拌,该材料在该第一混练轴11旋转半圈后,立即被该第一剪断用桨27剪断,又,在该第二桨模组22附近的材料,是藉该辅助搅拌用桨34搅拌,该材料在该第一混练轴11旋转半圈后,立即被该第二剪断用桨35剪断。
如此一来,在该第一混练轴11旋转一圈的过程中,搅拌及剪断的动作为反复交互进行,所以可以更有效果地混练混练物,而缩短混练时间。
于该混凝土搅拌机8中,在该第一混练轴11设置有该第一送出用桨28的对位置上,该该第二混练轴12配置有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因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可不滞留材料且能混练入大量材料。
如图10(a)所示,在该第一混练轴11侧的材料,是藉由该第一送出用桨28,送出到该第二混练轴12侧(参照箭头P1),此时,该第二混练轴12侧的该第三送出用桨37是朝向下方,因此该第三送出用桨37呈现接收为该第一送出用桨28所送出的材料的状态。
如图10(b)所示,当该第二混练轴12约旋转90度时,在该第二混练轴12侧的第三送出用桨37附近的材料,是被该第三送出用桨37送出到第一混练轴11侧(参照箭头P2),此时,该第一混练轴11侧的该第一搅拌用桨24是朝向下方,因此该第一搅拌用桨24呈现接收被第3送出用桨37送出的材料的状态。
接着,如图10(c)所示,当该第一混练轴11约旋转90度时,在该第一搅拌用桨24附近的材料,由于该第一搅拌用桨24是呈现螺旋状,是以材料被该第一送出用桨28送出到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向(图10的往深处方向)。
如此一来,当材料被送出到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向时,在该第一搅拌用桨24的内侧产生一空间(参照斜线部S),此时,该第二混练轴12侧的该第二送出用桨36,是朝向下方,在该第二送出用桨36的附近,存在有其他材料。
如图10(d)所示,当该第二混练轴12约旋转90度时,在该第二混练轴12侧的该第二送出用桨36附近的材料,是被该第二送出用桨36送出到该第一混练轴11侧(参照箭头P3)。
之后,如图10(e)所示,当该第一混练轴11约旋转90度时,被送出到该第一混练轴11侧的材料,是被该第一送出用桨28送出到该第二混练轴12侧(参照箭头P4)。
如此一来,当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每旋转90度时,藉由该第一混练轴11侧的该第一送出用桨28或该第二混练轴12侧的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材料是交互送至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侧。因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可不滞留材料且能混练入大量材料。
被该第三送出用桨37送出到该第一混练轴11侧的材料,在该第一混练轴11及该第二混练轴12每旋转一圈,被该第一搅拌用桨24送出至该第一混练轴11的轴向,因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是可有效率地循环材料自图10所示左右方向到往深处方向,因此,该混凝土搅拌机8可更有效地进行材料的混练。
又,该第一送出用桨28、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为防止混练物附着于该搅拌机本体10的内部端面,该第一送出用桨28、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的第三板体32,皆沿着该搅拌机本体10的内部端面设置,因此,当该第一送出用桨28、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旋转时,皆沿着搅拌机本体10的内部端面移动,藉此,该第一送出用桨28、该第二送出用桨36及该第三送出用桨37于混练中,可去除附着在该搅拌机本体10内部端面上的混练物。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的该预拌混凝土制造装置1、该混凝土搅拌机8、该第一混练轴11、该第二混练轴12、该第一桨模组21、该第二桨模组22、该第三桨模组23、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该第三搅拌用桨26、该辅助搅拌用桨34、该第一剪断用桨27、该第二剪断用桨35、该第一送出用桨28、该第二送出用桨36、该第三送出用桨37及该第一板体30,31,32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构造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可适宜地设计变更。
尤其,在本实施形态中,于该第一桨模组21虽然设有该第一搅拌用桨24、该第二搅拌用桨25、及该第三搅拌用桨26,但是搅拌用桨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是以该第一板体30所形成的该谷部Q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所示的两个。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搅拌机本体,可容置成为预拌混凝土原料的材料,该搅拌机本体具有
一混练轴,该混练轴是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搅拌机本体;
多个搅拌用桨,用于搅拌该材料,各该搅拌用桨是由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一第一臂体、及设置于该第一臂体的一第一板体所构成,该第一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一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各该第一板体是呈螺旋状配置,使得各该第一板体环绕该混练轴,各该第一板体之间接邻处面对该混练轴的一侧,具有一谷部,前述谷部是由兩個该第一板體接邻处面對该混练轴形成之夾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为弓形,该谷部是于各该第一板体的端部邻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该搅拌用桨之中,该混练轴是呈柱状,该混练轴相对于任一该搅拌用桨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一剪断用桨,该第一剪断用桨由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一第二臂体,及设置于该第二臂体的一第二板体所构成,该第二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二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该第二板体是呈斧形,该第一剪断用桨是用于剪断该混练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该搅拌用桨之中,靠近该搅拌机本体的一侧的该搅拌用桨的相对于该混练轴的一端,具有连接于该混练轴上的一第三臂体、及沿着该第三臂体的侧面设置的一第三板体,该第三板体是呈平板状,该第三臂体及该第三板体是构成一第一送出用桨,该第一送出用桨是用于将该混练物送出到其他不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辅助搅拌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是设置于该混练轴上,该辅助搅拌用桨与该搅拌用桨间隔一距离,该辅助搅拌用桨是由该第一臂体及该第一板体所构成,该第一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一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一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在该辅助搅拌用桨相对于该混练轴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剪断用桨,该第二剪断用桨是由一第二板体及一第二臂体所构成,该第二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二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二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第二送出用桨,该第二送出用桨是设置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二送出用桨与该辅助搅拌用桨间隔一距离,该第二送出用桨是由一第三臂体及一第三板体所构成,该第三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三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三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在该第二送出用桨相对于该混练轴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三送出用桨,该第三送出用桨是由该第三臂体及该第三板体所构成,该第三臂体是连接于该混练轴上,该第三板体是设置于该第三臂体与该混练轴接邻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练轴的数量为二,二该混练轴是并列设置,在其中一该混练轴上,自该搅拌机本体的其中一侧起依序并设有该搅拌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及该第二送出用桨,于另一该混练轴上,自该搅拌机本体的同一侧起依序并设有该第二送出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及该搅拌用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二该混练轴另設有一第一送出用桨, 该搅拌机本体的其中一侧起依序并设有该第一送出用桨、該搅拌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及该第二送出用桨,于另一该混练轴上,自该搅拌机本体的同一侧起依序并设有该第二送出用桨、该辅助搅拌用桨、该搅拌用桨及该第一送出用桨, 自各该混练轴的轴心方向观之,该第一送出用桨及该第二送出用桨往彼此直交的离心方向延伸。
CN201510232586.9A 2014-05-14 2015-05-08 混凝土搅拌机 Active CN105082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4-113406 2014-05-14
JP2014-113406 2014-05-14
JP2014113406A JP5968360B2 (ja) 2014-05-14 2014-05-14 コンクリートミキ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生コンクリート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355A CN105082355A (zh) 2015-11-25
CN105082355B true CN105082355B (zh) 2018-06-05

Family

ID=5456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2586.9A Active CN105082355B (zh) 2014-05-14 2015-05-08 混凝土搅拌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68360B2 (zh)
KR (1) KR101759387B1 (zh)
CN (1) CN105082355B (zh)
SG (1) SG10201503713UA (zh)
TW (1) TWI589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6954B1 (ko) * 2018-11-12 2020-12-31 대상이앤씨(주) 초조강 콘크리트의 현장재배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2140345A (zh) * 2020-09-24 2020-12-29 长沙葡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用加色石灰浆机械搅拌调配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7089Y (zh) * 1996-09-07 1997-11-12 浙江省舟山盐业科学研究所 粒状物料中添加剂的湿法施加设备
CN2491098Y (zh) * 2001-07-08 2002-05-15 武冈市蜂窝煤机制造厂 新型螺旋搅拌机
CN101456214A (zh) * 2008-11-19 2009-06-17 陕西长大西筑路面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搅拌站
CN202506349U (zh) * 2012-03-14 2012-10-31 四川三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城市生活垃圾加湿搅拌输送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7109Y1 (zh) * 1965-06-14 1968-03-29
JP4132344B2 (ja) * 1999-01-25 2008-08-13 日工株式会社 二軸式連続ミキサ
JP4610112B2 (ja) * 2001-03-22 2011-01-12 日工株式会社 ミキサ
JP3968391B2 (ja) * 2001-10-24 2007-08-29 光洋機械産業株式会社 粘性流体混練用2軸ミキサ
JP2007152190A (ja) * 2005-12-02 2007-06-21 Nikko Co Ltd 二軸ミキサ
JP2008212888A (ja) * 2007-03-07 2008-09-18 Ky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粘性流体混練用2軸ミキサ
JP2010201835A (ja) * 2009-03-05 2010-09-16 Nikko Co Ltd 二軸ミキサ
JP5569930B2 (ja) * 2010-02-24 2014-08-13 日工株式会社 二軸式ミキサ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7089Y (zh) * 1996-09-07 1997-11-12 浙江省舟山盐业科学研究所 粒状物料中添加剂的湿法施加设备
CN2491098Y (zh) * 2001-07-08 2002-05-15 武冈市蜂窝煤机制造厂 新型螺旋搅拌机
CN101456214A (zh) * 2008-11-19 2009-06-17 陕西长大西筑路面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搅拌站
CN202506349U (zh) * 2012-03-14 2012-10-31 四川三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城市生活垃圾加湿搅拌输送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4170A (zh) 2015-12-01
KR20150130943A (ko) 2015-11-24
TWI589350B (zh) 2017-07-01
KR101759387B1 (ko) 2017-07-18
SG10201503713UA (en) 2015-12-30
JP2015217675A (ja) 2015-12-07
JP5968360B2 (ja) 2016-08-10
CN105082355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001B (zh) 混合器、用于施加建造材料的系统和用于由建筑材料制造结构的方法
JP2008212888A (ja) 粘性流体混練用2軸ミキサ
JP2019511972A5 (zh)
CN105082355B (zh) 混凝土搅拌机
JP6312218B2 (ja) ミキサー車及び混練装置
CN103447240B (zh) 异物分选机
CN205914076U (zh) 用于减水剂生产的搅拌装置
JP2003126668A (ja) 粘性流体混練用2軸ミキサ
JP6276935B2 (ja) ミキサ車
CN203750458U (zh) 一种果糖生产线的淀粉乳配置搅拌装置
CN207535075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07680449U (zh) 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
CN203678280U (zh) 一种用于仿石材涂料骨料生产的搅拌机
US20240181676A1 (en) Mixer, system for applying a buil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ructure from building material
CN102950241A (zh) 一种连续式粘土砂混砂机
CN205379823U (zh) 一种沙红陶原料混合装置
CN203469844U (zh) 研磨混合系统
CN205870877U (zh) 混凝土一体车中的双粉料定配比计量装置
JP3189755U (ja) 撹拌装置
CN204147803U (zh) 物料混合机
JPH11221819A (ja) 二軸コンクリートミキサ
CN106900877A (zh) 一种长槽型凝固装置
CN208497324U (zh) 一种搅拌车罐体尾部进水装置
CN2075646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小型搅拌机
CN205567795U (zh) 桂圆、红枣、姜粉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