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8336B - 湿纸巾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纸巾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8336B
CN105078336B CN201510245632.9A CN201510245632A CN105078336B CN 105078336 B CN105078336 B CN 105078336B CN 201510245632 A CN201510245632 A CN 201510245632A CN 105078336 B CN105078336 B CN 105078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genic towelette
containment member
outlet
hygenic
towelet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56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8336A (zh
Inventor
佐藤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Kyo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7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8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8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8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ody Washing Hand Wipes And Brush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湿纸巾加热装置。良好地加热已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本装置(1)具备:上表面密封构件(3),装卸自由地安装于容纳湿纸巾收纳体的装置容器主体(2),且形成有用来取出湿纸巾的取出口(8);收纳体赋能部(6、7),对湿纸巾收纳体朝上表面密封构件(3)赋能;容纳体加热部(15),具有设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发热体,加热湿纸巾;盖构件(10),将取出口(8)的上方可打开地密封;及湿纸巾按压部(33),将从湿纸巾收纳体抽出到外部的部分的湿纸巾,按压于取出口(8)周围的构件。

Description

湿纸巾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纸巾加热装置,在要使用热的湿纸巾时能提供加热至高于常温的温度的湿纸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布毛巾的代替品,广泛的使用有一次性类型的湿纸巾,例如擦手用、厨房用、厕所清洁用、婴幼儿或病人排泄擦拭用等。
尤其是,在冬季等低温时期,使用婴幼儿或病人排泄擦拭用的湿纸巾时,因湿纸巾的温度低,而有使用时婴幼儿或病人感觉不舒服之类的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用来对容纳在可挠性容器(塑料袋等)中的湿纸巾进行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78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847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湿纸巾加热装置是从上方加热收纳于其内部的湿纸巾收纳体,最上层的湿纸巾处于一部分从湿纸巾容纳体被抽出的状态。最上层的湿纸巾是使用者最先要使用的,因此,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在使用时也要被适当地加热。
但,专利文献1记载的湿纸巾加热装置中,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是存在于盖构件下形成的开放空间内,因此,有该部分的湿纸巾加热不充分之类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湿纸巾加热装置中,可以将内置了加热器的盖的下表面按压于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
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构成中,需要对内置了加热器的相对大重量的盖进行开闭操作,需要改善操作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加热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的湿纸巾加热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第1形态的本发明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容器主体,具有上表面开口,用来容纳湿纸巾收纳体;上表面密封构件,装卸自由地安装于所述装置容器主体,用来密封所述上表面开口,且形成有用来取出湿纸巾的湿纸巾取出口;收纳体赋能部,对所述湿纸巾收纳体朝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赋能;容纳体加热部,具有设于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发热体,用来加热所述湿纸巾;盖构件,用来将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上方可打开地密封;及湿纸巾按压部,用来将从所述湿纸巾收纳体抽出到外部的部分的所述湿纸巾,按压于所述湿纸巾取出口周围的构件。
根据第1形态的本发明,第2形态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湿纸巾取出口形成于凹部的底面,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的上表面,所述湿纸巾按压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盖构件的内侧,从关闭后的所述盖构件的内侧朝所述凹部内突出。
根据第2形态的本发明,第3形态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中空结构,且在所述突出部的内部设有隔热材料。
根据第2或第3形态的本发明,第4形态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下端周缘部和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周缘部靠近。
根据第2至第4中任一形态的本发明,第5形态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是由从上往下覆盖整个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平面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良好地加热从湿纸巾容纳体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的湿纸巾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前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后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盖构件已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前方向观察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上表面密封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前视图。
图7是从斜上方观察图5所示的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斜下方观察图5所示的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斜前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装置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2是从斜后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装置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向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内部收纳湿纸巾容纳体的情况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内部已收纳湿纸巾容纳体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盖构件已打开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6(a)是用来对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供电阻断部进行说明的纵向剖视图,表示的是已从装置容器主体卸除上表面密封构件的状态,图16(b)是表示图16(a)的截面位置的图。
图17(a)是用来对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供电阻断部进行说明的纵向剖视图,表示的是已向装置容器主体安装了上表面密封构件的状态,图17(b)是表示图17(a)的截面位置的图。
图18是用来对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供电阻断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该说明图对应于图16(a)、(b)所示的状态。
图19是用来对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供电阻断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该说明图对应于图17(a)、(b)所示的状态。
图20是用来对用于防止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供电阻断部被误操作的机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21是用来对图1及图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装置的湿纸巾按压部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1的A-A线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在内部收纳湿纸巾容纳体,湿纸巾使用时用来提供加热至高于常温的温度的湿纸巾,所述湿纸巾容纳体在由可挠性材料形成的容器(例如塑料袋)中容纳着多张湿纸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1具备:装置容器主体2,用来容纳湿纸巾收纳体;及上表面密封构件3,安装于装置容器主体2,用来密封装置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开口。上表面密封构件3是通过密封构件固定部4而可释放地固定于装置容器主体2。
如图3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内部,具备收纳体赋能部5,所述收纳体赋能部5用来对湿纸巾收纳体朝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赋能。收纳体赋能部5具有:升降载置台6,升降自由地设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内部,且上表面供湿纸巾收纳体载置;及弹簧构件7,配置在升降载置台6的下表面和装置容器主体2的底面之间。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中央部形成有湿纸巾取出口8,所述湿纸巾取出口8用来从装置容器主体2的内部取出湿纸巾。湿纸巾取出口8形成于凹部9的底面,所述凹部9形成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上表面。
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上表面,设有合叶式开闭自由的盖构件10,通过盖构件10将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凹部9的上表面密封。
盖构件10具备一键开盖机构(省略图示),由盘簧构件11向打开方向被赋能,且通过按压盖构件10的前侧中央部便解除卡止状态。因此,通过按压处于关闭状态的盖构件10的前侧中央部,盖构件10便会自动打开。此外,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盖构件10,并按压其前侧中央部,由此盖构件10便固定为关闭状态。因此,使用者即便例如一只手腾不出空时,也能用另一只手简便地进行盖构件10的开闭动作。
作为用来向使用者显示盖构件10的操作部位的显示部12,如图1至图3所示,在操作部位施以装饰12A。此外,作为在暗处也能辨认操作部位的显示部12,如图3所示,设有用来从内侧对操作部位进行照明的LED(发光体)12B。为了提高LED光的透过性,使LED光要透过的部分的构件的厚度变薄,且此处使用的树脂着色材料的原料则尽量减少碳的使用。
如图5及图6所示,用来将上表面密封构件3可释放地固定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密封构件固定部4具有: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13,具有卡钩机构;及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14,具有压嵌(卡接(clamp))机构。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13具有卡钩构件13A,所述卡钩构件13A摆动自由地设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左右两侧。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14具有卡合片14A,所述卡合片14A设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左右两侧。
如图7及图8所示,上表面密封构件3具有环状的中空结构,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内部以包围湿纸巾取出口8的方式设有发热体(收纳体加热部)15。发热体15构成为,例如由铬云母加热器构成,利用双金属开关进行温度控制,而将温度保持为大体固定。
如图1及图2所示,电源缆线16连接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后表面,且经由该电源缆线16向发热体15供电。电连接于发热体15的端子(省略图示)是设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且电源缆线16装卸自由地连接于所述端子。
电源缆线16对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为装卸自由,因此,例如在无需湿纸巾保温的时期,可以从上表面密封构件3拔下电源缆线16,将湿纸巾加热装置1用作湿纸巾容纳体的单纯收纳容器。
图9及图10中将载置湿纸巾容纳体的升降载置台6放大表示。升降载置台6在其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具有凹部6A,且中央部6B的上表面相对地突出。由此,例如即便湿纸巾容纳体的左右端部的刚性高时,也能用升降载置台6的凸状的中央部6B适当地顶起湿纸巾容纳体的中央部分。因此,可以将湿纸巾容纳体的中央部分适当地按压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从而可确保湿纸巾的良好加热状态。
如图10所示,在升降载置台6的背面中央部形成有短筒状部分17,如图3所示,弹簧构件7的上端嵌合于短筒状部分17的内侧。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底面中央部也形成有短筒状构件18,且弹簧构件7的下端嵌合于该短筒状构件18的内侧。这样,通过将弹簧构件7的上端及下端嵌合于各短筒状构件17、18,而确切地防止弹簧构件7的脱落。
如图11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后侧的内壁面上,一对引导构件19A沿上下方向延伸而突出设置。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升降载置台6的后表面形成有各引导槽20A,所述各引导槽20A供突出设置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后侧的内壁面的各引导构件19A插入。
如图12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前侧的内壁面上,4个引导构件19B沿上下方向延伸而突出设置。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升降载置台6的前表面形成有各引导槽20B,所述各引导槽20B供突出设置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前侧的内壁面的各引导构件19B插入。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左右的内壁面上,各一对引导槽21A、21B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另一方面,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升降载置台6的左右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各引导构件22A、22B,所述各引导构件22A、22B插入至形成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左右内壁面各引导槽21A、21B。
设于装置容器主体2侧的引导构件19A、19B及引导槽21A、21B、和设于升降载置台6侧的引导槽20A、20B及引导构件22A、22B,在上下方向可滑动地嵌合。由此,引导升降载置台6的升降动作,从而可使该升降动作稳定化。
如图9所示,在升降载置台6的前表面中央部,施有例如红色的标记23。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前壁形成有显示窗24。通过标记23及显示窗24而构成剩余量显示部25,所述剩余量显示部25用来显示湿纸巾的剩余量。
也就是说,随着湿纸巾消耗而湿纸巾容纳体变薄,相应地升降载置台6会上升,这样就能从装置容器主体2的显示窗24,看见升降载置台6的前表面中央部的红色的标记23。由此,使用者可以意识到湿纸巾的剩余量不多了。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左右侧壁的上部中央,形成有卡止缘13B,所述卡止缘13B供图5及图6所示的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13的卡钩构件13A卡止。此外,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左右侧壁的上部中央,形成有卡合开口14B,所述卡合开口14B供图5所示的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14的卡合片14A卡合。
这样,除了设有具有卡钩机构的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13以外,还设有具有压嵌(卡接)机构的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14,因此,即便当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1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时,也能通过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14,使上表面密封构件3不会轻易地脱离装置容器主体2。
上表面密封构件3形成为,下半部分经由装置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开口而嵌入到装置容器主体2的内部。上表面密封构件3和装置容器主体2具备彼此互补的形状。该互补形状是在前后方向及/或左右方向形成为非对称,由此防止前后装反。
向湿纸巾加热装置1的内部收纳湿纸巾容纳体时,如图13所示,解除上表面密封构件3对装置容器主体2的固定状态,从装置容器主体2卸除上表面密封构件3。然后,经由装置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开口,将湿纸巾容纳体26载置于升降载置台6上。对载置于升降载置台6上的湿纸巾容纳体26,从上往下盖住上表面密封构件3,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抵抗弹簧构件7的弹力而向下方压入湿纸巾容纳体26。
向下方充分压入湿纸巾容纳体26,由此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卡合片14A卡合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卡合开口14B,实现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暂时固定状态。在此状态下,操作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卡钩构件13A,将其卡止于装置容器主体2的卡止缘13B,由此,如图14所示,完成上表面密封构件3对装置容器主体2的固定。
如上所述,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内部设有发热体15(图7),利用来自该发热体15的热,加热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如图14所示,湿纸巾容纳体26的上表面接触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因此对于湿纸巾收纳体26内的多张湿纸巾,热会从最上层的湿纸巾向下层传递。因此,能最佳地加热先使用的最上层的湿纸巾。
如图15所示,使用湿纸巾时,先打开盖构件10,经由形成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湿纸巾取出口8而取出湿纸巾27。随着湿纸巾27的消耗而湿纸巾容纳体26的厚度变薄时,能通过弹簧构件7对升降载置台6向上方赋能,因此,升降载置台6会随着湿纸巾容纳体26的厚度减少而向上方移动。由此,在湿纸巾容纳体26的整个使用期间,能一直维持湿纸巾容纳体26的上表面被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按压的状态。
除了所述构成以外,如图16(a)、图16(b)、图17(a)及图1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1具备供电阻断部28,所述供电阻断部28检测上表面密封构件3对装置容器主体2的安装状态,在非安装状态下阻断向发热体(收纳体加热部)15的供电。
也就是说,如图16(a)、图16(b)、图17(a)及图17(b)所示,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内部设有开关29,所述开关29电连接于发热体15。开关29具有被操作片30,所述被操作片30用来切换所述开关29的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另一方面,在装置容器主体2设有操作片31,所述操作片31在上表面密封构件3已安装于装置容器主体2时对开关29进行切换操作。操作片31和引导构件19B一体地形成,所述引导构件19B设于装置容器主体2,用来引导升降载置台6的升降动作。
若在装置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开口安装上表面密封构件3,如图18及图19所示,使装置容器主体2侧的操作片31抵接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被操作片30朝上方被按压而上升。由此,开关29从阻断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开始向发热体15供电。
与此相反,若从装置容器主体2卸除上表面密封构件3,则解除操作片31对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的按压。由此,被操作片30下降,开关29从导通状态切换成阻断状态,阻断向发热体15的供电。
此外,图3所示的显示部12构成为,在阻断向发热体15的供电的同时,阻断向所述显示部12的LED12B的供电。
如图20(及图5、图6)所示,在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的周围,设有遮蔽构件32,用来防止被操作片30被误操作。遮蔽构件32是将筒状构件的一部分在其轴线方向切去而形成的构件,在遮蔽构件的切口部32A可以插入操作片3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1,若从装置容器主体2卸除上表面密封构件3,便会阻断向发热体15的供电,即便连接于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电源缆线16维持插入于插座的状态,也能通过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卸除而解除发热体15的加热状态。由此,可确切地防止因接触处于加热状态的上表面密封构件3而引起的烫伤等。此外,还能确切地防止将处于卸除状态的上表面密封构件3用作供暖器具等的错误使用。
此外,用来对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进行操作的操作片31,和设于装置容器主体2内用来引导升降载置台6的升降动作的引导构件19B是一体地形成,因此,可简化结构,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阻断向发热体15的供电的同时,会阻断向显示部12的LED12A的供电,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确认显示部12的点灯状态,来辨别湿纸巾加热装置1处于加热状态。
此外,由于在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的周围设有遮蔽构件32,因此,可以防止卸除后的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开关29的被操作片30被误操作。
除了所述构成以外,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具备湿纸巾按压部,所述湿纸巾按压部用来将从湿纸巾收纳体26抽出到外部的部分的湿纸巾27,按压至湿纸巾取出口8周围的构件。
也就是说,如图3及图4所示,作为湿纸巾按压部,在盖构件10的内侧,形成有在盖构件10已关闭的状态下朝上表面密封构件3的凹部9内突出的突出部33。如图3及图22所示,突出部33具有中空结构,在其内部设有隔热材料34。
如图3及图22所示,突出部33的下表面是由从上往下覆盖整个湿纸巾取出口8的平面形成。此外,突出部33的下端周缘部和湿纸巾取出口8的周缘部靠近。因此,从湿纸巾收纳体26经由湿纸巾取出口8而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27,被设于盖构件10的下表面的突出部33按压于湿纸巾取出口8的周缘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装置1,在盖构件10的内侧形成突出部33,将经由湿纸巾取出口8而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27,按压于湿纸巾取出口8的周缘部(处于加热状态),因此,可确切地加热湿纸巾27。
此外,由于在突出部33的内部设有隔热材料34,因此,湿纸巾取出口8附近的保温性高,由此可更进一步确切地加热经由湿纸巾取出口8而抽出的部分的湿纸巾27。
[符号的说明]
1:湿纸巾加热装置
2:装置容器主体
3:上表面密封构件
4:密封构件固定部
5:收纳体赋能部
6:升降载置台
6A:升降载置台的凹部
6B:升降载置台的凸部
7:弹簧构件
8:湿纸巾取出口
9: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凹部
10:盖构件
11:盘簧构件
12:显示部
12A:表示盖构件的操作部位的装饰(显示部)
12B:LED(显示部)
13:第1密封构件固定部
13A:卡钩构件
13B:卡止缘
14:第2密封构件固定部
14A:卡合片
14B:卡合开口
15:发热体(收纳体加热部)
16:电源缆线
17:升降载置台的短筒状部分
18:装置容器主体的短筒状部分
19A、19B:装置容器主体的引导构件
20A、20B:升降载置台的引导槽
21A、21B:装置容器主体的引导槽
22A、22B:升降载置台的引导构件
23:标记
24:显示窗
25:剩余量显示部
26:湿纸巾容纳体
27:湿纸巾
28:供电阻断部
29:开关
30:开关的被操作片
31:对开关的被操作片进行操作的操作片
32:遮蔽构件
33:突出部(湿纸巾按压部)
34:隔热材料

Claims (3)

1.一种湿纸巾加热装置,具备:装置容器主体,具有上表面开口,用来容纳湿纸巾收纳体;
上表面密封构件,装卸自由地安装于所述装置容器主体,用来密封所述上表面开口,且形成有用来取出湿纸巾的湿纸巾取出口;
收纳体赋能部,用来对所述湿纸巾收纳体朝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赋能;
容纳体加热部,具有设于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的发热体,用来加热所述湿纸巾;
盖构件,用来将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上方可打开地密封;及
湿纸巾按压部,用来将从所述湿纸巾收纳体抽出到外部的部分的所述湿纸巾,按压于所述湿纸巾取出口周围的构件,其中
所述湿纸巾取出口形成于凹部的底面,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密封构件的上表面,
所述湿纸巾按压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盖构件的内侧,从关闭后的所述盖构件的内侧朝所述凹部内突出,
所述突出部具有中空结构,且在所述突出部的内部设有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巾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的下端周缘部和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周缘部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纸巾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是由从上往下覆盖整个所述湿纸巾取出口的平面形成。
CN201510245632.9A 2014-05-14 2015-05-14 湿纸巾加热装置 Active CN105078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0970A JP6475423B2 (ja) 2014-05-14 2014-05-14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加熱装置
JP2014-100970 2014-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8336A CN105078336A (zh) 2015-11-25
CN105078336B true CN105078336B (zh) 2019-11-01

Family

ID=5456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5632.9A Active CN105078336B (zh) 2014-05-14 2015-05-14 湿纸巾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75423B2 (zh)
KR (1) KR102410438B1 (zh)
CN (1) CN105078336B (zh)
HK (1) HK1217623A1 (zh)
TW (1) TWI689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6225A (ja) * 2015-11-04 2017-05-25 サミー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マシン
JP6954658B2 (ja) * 2019-05-08 2021-10-27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ウォーマー
JP6976584B2 (ja) * 2019-05-08 2021-12-08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ウォーマー
JP6808875B1 (ja) * 2020-06-12 2021-01-06 湖州新峰木塑複合材料有限公司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加温装置
JP7335674B1 (ja) 2022-07-29 2023-08-30 正法 村上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供給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363A (zh) * 2012-11-13 2013-02-06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包装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8305B2 (ja) * 1994-10-28 2002-04-30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の加熱装置
TW501918B (en) * 1999-04-23 2002-09-11 Toa Machine Industry Inc Wet-sheet packing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6331696B1 (en) * 1999-09-14 2001-12-18 Combi Corporation Wet tissue warmer and tissue lifting plate
JP4384761B2 (ja) 1999-09-14 2009-12-16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ウォーマー
JP3574418B2 (ja) * 2001-05-07 2004-10-06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の加熱装置
JP3830431B2 (ja) * 2002-07-12 2006-10-04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加温器
CN1279867C (zh) * 2003-08-22 2006-10-18 贝亲株式会社 湿纸巾加热器
JP6017116B2 (ja) * 2011-04-07 2016-10-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密閉ラベルおよび包装容器
US20130020346A1 (en) * 2011-07-18 2013-01-24 Sung Hae Lee Apparatus for storing, warming, and dispensing cleansing tissue and the like
CN203436262U (zh) * 2013-06-29 2014-02-19 张秀英 湿纸巾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363A (zh) * 2012-11-13 2013-02-06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包装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9273B (zh) 2020-04-01
HK1217623A1 (zh) 2017-01-20
KR20150130918A (ko) 2015-11-24
KR102410438B1 (ko) 2022-06-17
CN105078336A (zh) 2015-11-25
JP2015216993A (ja) 2015-12-07
TW201607487A (zh) 2016-03-01
JP6475423B2 (ja)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8336B (zh) 湿纸巾加热装置
CA2949611A1 (en) Lunchbox
KR200468993Y1 (ko) 물티슈케이스용 반자동 개폐 덮개
CN205568748U (zh) 一种能自动开盖的电热锅
WO2015008921A1 (ko) 다단 리필용기가 구비된 화장품용기
CN105078342A (zh) 湿纸巾加热装置
CN210582006U (zh) 一种带感应温度及锁止功能的吸管杯盖
CN201986922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水壶
KR20160050590A (ko) 착탈수단이 구비되는 음료용기
KR20170004370U (ko) 의복 스티머 장치
CN207654095U (zh) 一种新型发光盖板支架
US3539773A (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for heating liquids
KR101752191B1 (ko) 물티슈 용기의 개폐장치
CN204654683U (zh) 一种电炸锅及其炸桶篮组件
JP6808875B1 (ja)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加温装置
KR200479142Y1 (ko) 물티슈 케이스
KR200489313Y1 (ko) 화장품 용기
CN218679448U (zh) 可自动照明的盒体结构
CN210471783U (zh) 一种新型便携加热杯
CN210433358U (zh) 一种新型加热破壁机
KR101838547B1 (ko) 물티슈 용기
KR200151097Y1 (ko) 액체용기용 뚜껑
KR20220001892U (ko) 신발 정리 보관용 다기능 신발 집게
CN106063682A (zh) 一种电炸锅及其炸桶篮组件
KR20180003269U (ko) 화장품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6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