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9867C - 湿纸巾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湿纸巾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9867C
CN1279867C CN 03153961 CN03153961A CN1279867C CN 1279867 C CN1279867 C CN 1279867C CN 03153961 CN03153961 CN 03153961 CN 03153961 A CN03153961 A CN 03153961A CN 1279867 C CN1279867 C CN 12798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genic towelette
heater
hygenic
towelette
band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539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2827A (zh
Inventor
石丸容司
岩山秀树
片冈信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g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g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geon Corp filed Critical Pigeon Corp
Priority to CN 031539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9867C/zh
Publication of CN158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2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98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98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纸巾加热器,该湿纸巾加热器无论湿纸巾组容纳部内的湿纸巾的数量多少,均能够切实地将湿纸巾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湿纸巾加热器(100)以与湿纸巾组容纳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201a)侧接触的方式设置,该湿纸巾组容纳部能够变形,用来放置多张湿纸巾,该湿纸巾加热器(100)包括具有发热部(111)以及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为盖住所述湿纸巾用贯穿孔而设置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并使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的固定机构(142)。

Description

湿纸巾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容纳有多张湿纸巾的湿纸巾组容纳部中的湿纸巾进行加热的湿纸巾加热器。
背景技术
例如,将湿纸巾用于婴幼儿时,如果湿纸巾很凉,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对冰凉的湿纸巾产生反感,从而不能很好地对婴幼儿使用湿纸巾。
为此,人们使用一种湿纸巾加热器对湿纸巾进行加热。
该湿纸巾加热器采用如下结构,其由带有加热器的箱体组成,其内部放置可以容纳多张湿纸巾的湿纸巾再装容器,使加热器与该再装容器接触以对其中的湿纸巾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该种湿纸巾加热器适宜在湿纸巾再装容器内容纳有许多需要由加热器加热的湿纸巾的场合下使用,能将湿纸巾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可是,当所述湿纸巾再装容器内的湿纸巾因使用而减少后,加热器与湿纸巾再装容器之间就会出现间隙等。
为此,即使以所述加热器来加热湿纸巾再装容器,由于该间隙等原因,容器内的湿纸巾得不到充分的加热,从而产生加热不良等问题。
此外,由于湿纸巾再装容器是放置在箱体内的,所以连同一些使用顺序较后的,暂时不会用到的湿纸巾也随着箱体内的温度的上升而被加热,从而使其受到不必要的热影响。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纸巾加热器,该湿纸巾加热器无论湿纸巾组容纳部内容纳的湿纸巾的数量有多少,都能够切实地对马上就要用到的湿纸巾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适当的温度。
所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通过一种湿纸巾加热器来实现,该湿纸巾加热器以与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接触的方式设置,该湿纸巾组容纳部能够变形,用来容纳多张折叠放置的湿纸巾,其特征在于,该湿纸巾加热器包括:湿纸巾加热器本体,它具有用于对湿纸巾进行加热的发热部以及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相应形成的湿纸巾用贯穿孔;为盖住所述湿纸巾用贯穿孔而设置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以及固定机构,它使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相接触,并且在该状态下以将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紧固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上的方式保持该湿纸巾组容纳部。
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该湿纸巾加热器具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以将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紧固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上的方式保持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并使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
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以使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相接触,所以能够仅仅对湿纸巾组容纳部中放置在取出用开口部侧的,使用顺序在先的湿纸巾进行适当的加热。
此外,由于没有将湿纸巾组容纳部放置在箱体内,所以使用顺序在后的湿纸巾不会被加热,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热影响。
技术方案2的发明提供一种较佳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中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并使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的绑带部、以及能够对所述绑带部的长度进行无级调节的长度调节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并使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的绑带部。
此外,所述固定机构还具有能够对所述绑带部的长度进行无级调节的长度调节机构。
也就是说,当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中的湿纸巾减少后,如果仅仅依靠所述绑带部,则无法使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与其内部的湿纸巾之间的间隙消失。
为此,通过该长度调节机构对所述绑带部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使所述间隙消失,也就是使其内部的所述湿纸巾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之间以及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之间的间隙消失,从而能够对湿纸巾进行适当的加热。
此外,由于该长度调节机构能够对长度进行无级调节,所以能够使所述内部的湿纸巾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之间接触时的接触压力一直维持在适当的压力下。
技术方案3的发明提供一种较佳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中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被形成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一个侧部;具有用于放置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底面部的底面固定机构,该底面部相当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的平面侧的相反侧;所述绑带部被形成为带状,该绑带部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另一个侧部,所述绑带部的中间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面固定机构连接;并且所述绑带部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一个侧部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
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所述绑带部被形成为带状,该绑带部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另一个侧部,所述绑带部的中间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面固定机构连接,并且所述绑带部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一个侧部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
所以,使用者可以操作由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固定的所述绑带部的另一端部,对所述绑带部的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长度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改变与该绑带部的中间部连接的所述底面固定机构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此外,由于所述底面固定机构是对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整个底面进行固定,所以由所述绑带部传递给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接触压力也基本均等地作用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整个底面。
所以,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也基本均匀地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内的湿纸巾的加热产生不均匀的现象。
此外,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中,所述绑带部的所述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所述另一个侧部上。所以,通过操作由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固定的所述绑带部的一个侧部,可以容易地对所述绑带部的用于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部分的长度进行调节。
此时,所述底面固定机构以可改变其与所述绑带部之间相对位置的方式被连接(被可移动地连接),所以可以根据所述绑带部的所述长度的变化,来改变该相对位置。
所以,所述底面固定机构可以在不需经常改变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正下方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进行固定。
技术方案4的发明提供一种较佳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的结构中的所述绑带部含有弹性体,从而其能够伸缩,其中所述弹性体含有耐热材料。
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所述绑带部含有弹性体,从而其能够伸缩,所以,例如即使因湿纸巾组容纳部内的湿纸巾减少,湿纸巾组容纳部与其内部的湿纸巾之间产生间隙,但只要将所示绑带部拉伸配置,通过其收缩,就可以使其间的该间隙消失,使湿纸巾组容纳部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之间一直保持接触。
因此,使用者只要将所述绑带部拉伸配置后,即使因多次使用而使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中的湿纸巾减少,但通过所述绑带部的收缩力,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被适度地推向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并与其相接触,所以使用者可以显著减少所述绑带部的长度调节次数。
此外,所述弹性体含有耐热性材料,该耐热性材料可以是例如聚氨酯橡胶等,所以,能够降低所述弹性体因受到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所拥有的所述发热部的热影响而老化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2为表示湿纸巾组容纳部,也就是湿纸巾再装容器的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3为表示再装容器内部结构的图2的I-I’线处断面的简略剖面图。
图4为表示图1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结构的简略剖面图。
图5为图4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简略平面图。
图6为表示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7为图9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以及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F-F’线处的简略剖面图。
图8为图7 H所示部分的简略扩大图。
图9为表示湿纸巾再装容器介由连接带部装在湿纸巾加热器上的状态的简略斜视图。
图10为图9的F-F’线处的简略剖面图。
图11为表示绑带固定器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12为表示图10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13为表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湿纸巾(W1)等的剩余量较少时的状态的简略斜视图。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主要部分的简略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简略斜视图。
图16为表示蓄热剂的简略斜视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600)的简略斜视图。
图18为表示湿纸巾加热器的使用状态的简略斜视图。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简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又,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技术上受到种种较佳技术的限定,但除非在以下的说明中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该等实施例的限制。
(关于实施例结构的概要等)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例如湿纸巾加热器(100)结构的简略斜视图。图2为表示湿纸巾组容纳部,也就是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结构的简略斜视图。图3为表示图2再装容器(200)内部结构的I-I’线处断面的简略剖面图。
使用湿纸巾加热器(100)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可以采用例如图2所示的结构。
如图3所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具有由聚乙烯薄膜和铝等形成的,能够变形的容器本体(201),该容器本体(201)中折叠放置有湿纸巾,湿纸巾例如可以放置W1至W4。该等湿纸巾(W1)等通常可以容纳50张至100张左右。
此外,湿纸巾(W1)等由无纺布等浸渍防腐剂、保湿剂、保湿可溶化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溶剂等药液而形成。
浸有药液的湿纸巾(W1)等,如图3所示,被折叠放置,其折叠方式为,一张湿纸巾(W1)的一个端部被夹在另一张湿纸巾(W2)中。同样,湿纸巾(W3)以夹住湿纸巾(W2)的一个端部的方式被折叠放置,湿纸巾(W4)以夹住湿纸巾(W3)的一个端部的方式被折叠放置。
为了方便说明,图3中表示了4张湿纸巾,但如上所述,有50张至100张的类似湿纸巾以同样的方法被折叠放置在其中。
折叠方法例如可以采用Z字型方式折叠,如此以Z字型方式折叠的湿纸巾(W1)等的折叠方式也叫做上托方式。
在上托方式中,除了Z字型折叠外,还可以采用将湿纸巾对折的V字型折叠以及Z字型折叠和V字型折叠混合使用的方法。
此外,除了上托方式之外,也可以采用不需要夹住下一张湿纸巾的折叠方式。
如此容纳有多张湿纸巾(W1)等的容器本体(201)中形成有用于取出湿纸巾(W1)等的取出用开口部(210)。
此外,该容器本体(201)中还设置有再装容器盖(202),该再装容器盖(202)盖住该取出用开口部(210)。
该再装容器盖(202)中如图2所示形成有突出片(202a),使用者可以用手握住该突出片(202a)进行操作以剥离再装容器盖(202),由此露出取出用开口部(210)。
图1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也就是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形成有如此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也就是图2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相接触地设置。
图4为表示图1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盖部,也就是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结构的简略剖面图。具体来说,是图9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G-G’线处的简略剖面图。
如图4所示,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内部设置有发热部,也就是发热件(111),其数量可以是,例如二个。
发热件(111)用于对湿纸巾(W1)等进行加热,其可以是,例如陶瓷发热件,也就是PTC发热件等。
图5为图4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简略平面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中心部中形成有湿纸巾用贯穿孔(118)。如图4所示,该湿纸巾用贯穿孔(118)具有开口部(118a),其形状可以是,例如正椭圆形。该开口部(118a)与图2所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形状相对应,可以是,例如正椭圆形。
因此,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可以对应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湿纸巾用贯穿孔(118)而设置。
此外,湿纸巾用贯穿孔(118)朝向图4所示该开口部(118a)的上方,也就是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厚度方向,具有断面大致为梯形的倾斜面(118b)(参照图4以及图5)。
因此,从图4的开口部(118a)朝向图中的上方,该孔的孔径逐渐变大。
为了盖住这样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湿纸巾用贯穿孔(118),如图1以及图4所示,该湿纸巾加热器(100)设置有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
图6为表示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该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中,如图4以及图6所示,形成有盖侧凸起部(121)。
该盖侧凸起部(121)如图4以及图6所示,与所述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相同,在其厚度方向,其断面被形成为大致梯形,盖侧凸起部(121)的直径从其基础部朝向前端部逐渐缩小。
也就是说,如图4以及图6所示,盖侧凸起部(121)的侧面上形成有盖侧倾斜面(121b)。
此外,如图6所示,盖侧凸起部(12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是大致为平面的前端部(121a)。该前端部(121a)的形状以及面积与所述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开口部(118a)的形状以及面积等同,具体来说,两者都是正椭圆形,且面积也大致相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以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图2所示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侧相接触的方式设置,湿纸巾加热器(100)具有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
而且,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具有发热件(111)以及与取出用开口部(210)对应形成的湿纸巾用贯穿孔(118)。
如图4所示,该发热件(111)的在图中的下方设置有铝板(113)作为传热板,并进一步设置有用聚丙烯(PP)制成的底面箱体(114)。
为此,发热件(111)的热传至铝板(113),之后经由底面箱体(114)传至湿纸巾再装容器(200)。
为此,通过使具有发热件(111)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侧相接触,以此只对马上就要使用的,也就是使用顺序在先的多张湿纸巾(W1)等,例如处于最上部位置的5张左右的湿纸巾进行有效的加热。
此时,只有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上方数起约5张至10张左右的湿纸巾被加热,由于没有采用将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容纳的形式,所以加热温度对使用顺序在后的湿纸巾的影响降低,可以抑制因加热而引起干燥和变色等变质情况。
(关于连接带部(140)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100)中作为固定机构设置有绑带部,例如可以是连接带部(140)。
连接带部(140)是一种可以伸缩的绑带部,用以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并使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侧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相接触。
图9为表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介由连接带部(140)组装在湿纸巾加热器(100)上的状态的简略斜视图。图10为图9的F-F’线处的简略剖面图。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连接带部(140)具有带状的绑带本体(142),并具有可以对该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进行无级调节的长度调节机构。
该长度调节机构可以由,例如绑带固定器(110b)以及绑带钩(110a)等组成。
绑带本体(142),如图9等所示,被形成为带状,同时由具有伸缩性的弹性体,也就是橡胶等组成。
具体来说,作为纵向丝,采用72根聚酯丝(粗度为150/2(d:旦尼尔),作为横向丝,同样使用聚酯丝(粗度为150旦尼尔(d)),其使用量为1根。
橡胶丝使用聚氨酯橡胶,其粗度为1120旦尼尔(d),使用量为25根。卷在该橡胶上的覆盖丝由化纤短纤维以及聚酯组成,化纤短纤维的粗度为20旦尼尔(d),聚酯的粗度为300旦尼尔(d),该覆盖丝与纵向丝平行设置。
形成所述橡胶丝的聚氨酯橡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药性,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
因作为弹性体的聚氨酯具有耐热性,所以绑带本体(142)的聚氨酯橡胶不会因为受到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中所具有的发热件(111)等的热影响而轻易地发生老化等。
此外,作为长度调节机构的绑带固定器(110b)以及绑带钩(110a)等中,绑带钩(110a)可以由例如塑料等形成,同时其断面如图10所示,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形或椭圆形等。
而且,该绑带钩(110a)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一体形成。
又,如图10所示,该绑带本体(142)以沿着该绑带钩(110a)的表面的方式被固定。
此外,绑带本体(142)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另一侧部,也就是图10的右侧。而且,绑带本体(142)的中间部被可移动地连接在后述的底板固定机构,也就是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上。而且,绑带本体(142)的另一端部,也就是图10的左侧由形成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一个侧部(图10的左侧)的绑带钩(110a)等固定。
此外,该绑带本体(142)的图10左侧的端部中,形成有使用者操作时作为拉手使用的操作用环状物(141)。
为此,使用者拉动图10的操作用环状物(141)后,固定在绑带钩(110a)上的绑带本体(142)便能够平滑地移动。
其理由是,绑带钩(110a)由不易产生摩擦力的塑料形成,其表面又被大致形成为圆弧状等,表面平滑,所以绑带本体(142)能够在绑带钩(110a)上平滑地移动。
另一方面,作为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绑带固定器(110b)将固定在上述绑带钩(110a)上的绑带本体(142)夹在绑带固定器(110b)与绑带钩(110a)之间,所以绑带本体(142)难以移动。
图11为表示绑带固定器(110b)结构的简略斜视图。图11中所示的绑带固定器(110b)由EVA和硅酮橡胶等形成,其内部形成有中空部分。
因采用富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而且内部又形成有中空部分,所以绑带固定器(110b)富有柔软性。
此外,其采用容易产生摩擦力的材质形成,如需进一步加强摩擦力,还可以在表面形成细小的凹凸部分。
因此,如图10所示,绑带本体(142)被夹在绑带固定器(110b)与绑带钩(110a)之间,因此能对绑带本体(142)进行暂时固定,使绑带本体(142)不能轻易地移动。
而且,绑带本体(142)的暂时固定的位置可以采用任意的位置,所以能够对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进行无级调节。
因此,根据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厚度的变化,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用环状物(141),可以对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使其达到最佳的夹持力,并且将绑带本体(142)暂时固定在调节好的位置上。
为此,即使随着湿纸巾(W1)等被使用,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厚度变薄后,也可以对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进行调节。
而且,在厚度的变化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依靠绑带本体(142)自身的弹性,也可以将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发热件(111)的热适当地传到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上。
此外,特别是由于所述绑带本体(142)具有聚氨酯橡胶,所以绑带本体(142)的弹性率被形成在3N(牛顿)至15N之间,较佳的是被形成在6N至10N的范围内。
此外,此处所谓的弹性率是指采用岛津制作所公司生产的万能精密材料试验机AGS-5kNG,使用SBL-200N的测力传感器,在25度的环境下,将预先准备好的90mm毫米长的试样放置1小时后,将其上下端部的30mm处分别固定在万能精密材料试验机的卡扣部上,以500mm/min的速度对中央部的30mm进行1 50%拉伸时的拉伸应力。
所以,使用者,如后所述,将所述绑带本体(142)拉长,并使其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后,即使由于湿纸巾(W1)等被多次使用,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有些微减少,依靠所述绑带本体(142)的收缩力,湿纸巾再装容器(200)能够被适度地推向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并与其接触,所以可以显著减少使用者调节绑带本体(142)的长度的次数。
此外,湿纸巾再装容器(200)能够方便地装在湿纸巾加热器(100)上,并且可以简单地拆卸下来。
由于采用如此结构,如图10所示,通过绑带本体(142),可以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接触,因此可以将湿纸巾(W1)等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此外,即使因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减少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容器本体(201)与其内部的湿纸巾(W1)等之间出现了间隙,只要在设置所述绑带本体(142)时预先将其拉伸得长一点,就可以依靠其收缩使该间隙消失,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一直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保持接触。
也就是说,当所述绑带本体(142)收缩时,可以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容器本体(201)产生变形,从而使内部的湿纸巾(W1)等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保持接触。
此外,如果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大量减少时,仅仅依靠绑带本体(142)的所述收缩就无法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容器本体(201)与其内部的湿纸巾(W1)等之间出现的间隙消失。
此时,通过拉动所述操作用环状物(141),改变被夹在绑带固定器(110b)与绑带钩(110a)之间的绑带本体(142)的位置,使绑带本体(142)改变其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长度,通过缩短长度使所述间隙消失,使内部的湿纸巾(W1)等与容器本体(201)以及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之间的间隙消失,从而可以对湿纸巾(W1)等进行适当的加热。
此外,由于该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调节可以如上所述采用无级调节方法来进行,所以能够使容器本体(201)内的湿纸巾(W1)等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相接触,并使其间的接触一直保持在适当的接触压力下,因此可以对湿纸巾(W1)等进行适当的加热。
(有关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等)
图12为表示图10的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结构的简略斜视图。
图12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是底面固定机构的一种形式,其用于放置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底面部,该底面部相当于作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形成面(开口部形成面(201a))的平面侧的相反侧。
通过设置该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即使调节连接带部(140)的长度,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也不会出现倾斜情况,而准确地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均匀接触,所以能够更加切实地进行适当的加热。
此外,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用环状物(141)调节绑带本体(142)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长度时,即可改变与该绑带本体(142)的中间部连接的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之间的相对位置。
所以,即使绑带本体(142)出现移动,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也一直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底面部进行固定。
而且,因为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是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整个底面进行固定,所以由绑带本体(142)传递给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接触压力均匀地作用于所述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整个底面。
因此,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也基本均匀地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的加热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也就是说,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因为湿纸巾(W1)等的偏位而使湿纸巾(W1)等产生部分干燥和变色等变质情况。
此外,绑带本体(142)的一个端部如上所述被固定在图10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右侧。因此,使用者如上所述拉动操作用环状物(141),可以容易地对用于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进行调节。
此时,由于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以可以改变其与绑带本体(14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连接(可移动地连接),所以能够根据绑带本体(142)的长度的变化,使该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此时,朝向绑带本体(142)的被固定的端部侧移动)。
因此,如上所述,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一直处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正下方的位置,可以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进行固定。
一方面,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大致外周上,如图10所示,设置有裙部(110c),该裙部(110c)是朝向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突出形成的本体侧凸起部。
此外,在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的大致外周上设置有纵向加固件(131),该纵向加固件(131)是朝向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突出形成的固定机构侧凸起部。
而且,所述纵向加固件(131)与裙部(110c)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接近或接触时相互啮合在一起,而且所述纵向加固件(131)被设置成在所述裙部(110c)的内侧与其相互啮合的结构。
也就是说,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的外形尺寸比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形成得小一点,例如可以小5mm左右。
此外,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中,如图10所示,裙部(110c)朝下方突出形成。
所以,在不使用时,没有放置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湿纸巾加热器(100)的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可以进入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裙部(110c)内。
为此,使用者可以缩小湿纸巾加热器(100)的体积,因此该湿纸巾加热器(100)便于携带,并便于保管。
此外,因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上形成有纵向加固件(131),所以在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上放置湿纸巾再装容器(200)时,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由纵向加固件(131)定位,因此可以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准确地接触。
此外,纵向加固件(131)的位置被设置在所述裙部(110c)的内侧,所以只要通过该纵向加固件(131)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定位,就可以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切实地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底面箱体(114)接触,以对其进行加热。
此外,因为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中形成有纵向加固件(131),所以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即使在成型时,或在使用时受到绑带本体(142)的强力拉动得情况下,也不易出现变形。
而且,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如图12所示,具有朝外周方向突出的横向加固件(132),并在中央部具有中央凸起部(133),所以更难以变形,因此能够切实地对湿纸巾再装容器(200)进行稳定的固定。
此外,如图10所示,绑带本体(142)被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的内侧,所以绑带本体(142)不易被弄脏。
(有关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等的结构等)
此外,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具有湿纸巾用贯穿孔(118),所以通过该贯通孔,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抽出所述被加热的湿纸巾(W1)等。
而且,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设置目的是为了盖住湿纸巾用贯穿孔(118),在湿纸巾加热器(100)不用时,可以用该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盖住湿纸巾用贯穿孔(118),所以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能够防止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发生干燥等。
此外,如图4所示,湿纸巾用贯穿孔(118)中形成有倾斜面(118b),该倾斜面(118b)如下形成,即在相对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而设置湿纸巾加热器(100)时,其对应于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周围。
为此,介由湿纸巾用贯穿孔(118)从图3所示的取出用开口部(210)中抽出的湿纸巾(W1)等,即使在相对于该取出用开口部(210)以某一角度被抽出时,例如以如图4的箭头E所示的(θ)为45度的角度抽出时,也由于湿纸巾(W1)等得到了该倾斜面(118b)的引导,所以湿纸巾(W1)等不会在途中被卡住,使用者能够顺利地抽出湿纸巾(W1)等。
此外,倾斜面(118b)被形成在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周围,因此无论使用者从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哪个方向以例如45度的角度抽出湿纸巾(W1)等,都能够顺利地抽出湿纸巾(W1)等,而不会在途中卡住。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盖侧凸起部(121)在厚度方向的断面被形成为大致梯形,从其基础部(图4的上部)朝向前端部(121a),直径逐渐缩小,以与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形状相对应。
所以,其结构不会妨碍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打开和关闭。此外,盖侧凸起部(121)中形成有盖侧倾斜面(121b),这种结构易于将其沿着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倾斜面(118b)设置在邻近的位置上。
此外,图4以及图6中所示的盖侧凸起部(121)的前端部(121a)上表面为大致正椭圆形的大致平面。而且,其形状和面积基本上与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开口部(118a)相同,更如图2所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形状也大致为正椭圆形,其面积与前端部(121a)大致相同。
所以,能够将盖侧凸起部(121)的前端部(121a)设置在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的附近。
为此,可以减少前端部(121a)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之间的间隙。
也就是说,可以如图10所示地那样设置湿纸巾(W1)等。
而且,如此缩小空间,使得突出在外的湿纸巾(W1)等的一部分被进一步填入该空间内,密封性得以提高,与空气的接触得以减少,所以能够抑制湿纸巾(W1)等的药液等的蒸发。
(有关本实施例的其它的结构等)
如图1所示,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表面侧形成有盖侧凹陷部(122),该盖侧凹陷部(122)的形状与盖侧凸起部(121)的形状相对应,也就是说其断面被形成为大致梯形。
所以,可以通过放倒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来盖住湿纸巾用贯穿孔(118),并且使用者在携带湿纸巾加热器(100)时,盖侧凹陷部(122)起到了作为使用者把手的作用,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携带湿纸巾加热器(10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被设置在关闭状态,也就是盖住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湿纸巾用贯穿孔(118)的位置时,在图中发热件(111)的上方隔着隔热材(115)等设置有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
所以,使用者即使接触到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因温度最高的发热件(111)的上方设置有隔热材(115)等,所以该隔热材(115)等起到了隔热作用。
为此,即使碰到位于温度最高的发热件(111)的上方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也不会感觉到很高的温度。
此外,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如图1所示,相对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由固定机构可摆动地固定。
也就是说,通过在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上形成的扣合用凸起部以及与该扣合用凸起部相应地形成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上的扣合用凹陷部之间的扣合而形成固定机构。
此外,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也可以采用通过加载机构向其施加使其远离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方向的推压力的结构。
也就是说,将加载机构,例如扭转弹簧等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摆动轴的附近,从而由该扭转弹簧产生推压力。
而且,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扣合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上的盖部侧扣合片以及本体侧扣合片。
图7为图9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以及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F-F’线处的简略剖面图。图8为图7的H所示部分的简略扩大图。
所述盖部侧扣合片以及本体侧扣合片,如图8所示,具体来说是朝向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前端内侧(图中的右方向)突出形成的盖侧扣合片(124)以及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朝外侧(图中的左方向)突出形成的瘤状本体侧扣合片(119)。
作为解除盖侧扣合片(124)与本体侧扣合片(119)之间的扣合状态的解除机构,如图7以及图8所示,形成有可相对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进行摆动的开放按钮(150)。
因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用者通过扣合盖侧扣合片(124)与本体侧扣合片(119),便可方便地使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保持相对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处于关闭的状态。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盖侧扣合片(124)跨越本体侧扣合片(119),并位于图中本体侧扣合片(124)的下方,以此实现扣合。
相反,需要打开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时,可以通过操作图7以及图8所示的开放按钮(150)来解除盖侧扣合片(124)与本体侧扣合片(119)之间的扣合状态。
具体来说,按下开放按钮(150)后,可以将解除机构的端部,也就是开放按钮(150)的前端部侧朝向图8的箭头所示方向,即上方抬起。而且,由于开放按钮(150)的前端部位于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下缘部,也就是盖侧扣合片(124)的下方,所以可以强制性地解除盖侧扣合片(124)与本体侧扣合片(119)之间的扣合状态。
此外,如果设置有加载机构,如此解除后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借助于上述扭转弹簧的推压力,可以朝远离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方向摆动,从而处于打开状态(参考图1)。
此外,如图4以及图6所示,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中设置有沟部(110d),该沟部(110d)用于容纳沿着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的外形突出的外形加固件(125),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此外,该沟部(110d)如图4所示,形成得比外形加固件(125)的厚度宽,所以,该沟部(110d)容易清洁,从而可以使湿纸巾加热器(100)保持清洁。
此外,如图9所示,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中形成有通电指示灯(110e),用以显示发热件(111)的通电状态,因此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掌握通电状态。
此外,还可以设置控制电源开关的电源按钮,进而,还可使电源的开关与开放按钮(150)以及连接带部(140)的操作联动。
本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100)采用以上结构形成,以下就其动作等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拉出突出片(202a),剥离图2所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再装容器盖(202),露出取出用开口部(210)。
然后,拿住图1所示的绑带本体(142),将其长度调节到能够放置湿纸巾再装容器(200)。
之后,将湿纸巾再装容器(200)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上,如图9所示,使其夹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之间。此时,如果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参照图2)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底面箱体(114)没有形成接触状态,则可以拉动图10的操作用环状物(141)方便地使其接触。
此外,绑带本体(142)具有弹性,能够伸缩,所以即使接触强度大一点,也可以通过橡胶的伸长而将接触状态调节到适当程度。而且,正因为可以这样地使接触强度大一点,所以可以减少如后所述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调节次数。
此后,将图1的电源插头(116)插入插座,向发热件(111)供电,同时图9的通电指示灯(110e)亮灯。
发热件(111)被控制成在60℃±10℃的范围内动作。
发热件(111)发热后,其热如图4所示从作为传热板的铝板(113)介由底面箱体(114)传递给与该介由底面箱体(114)接触设置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从而传递给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内的湿纸巾(W1)等。
此时,湿纸巾(W1)等中位于最上层的湿纸巾(W1)大约达到60℃,从上数第5张的湿纸巾(W5)大约达到50℃,从上数第10张的湿纸巾大约达到45℃。
然后,在使用湿纸巾(W1)等时,使用者操作图7的开放按钮(150),解除盖侧扣合片(124)与本体侧扣合片(119)之间的扣合状态,打开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
之后,使用者如图3所示抽出湿纸巾(W1)等使用。该湿纸巾(W1)的温度处于适宜使用的温度,使用舒适,所以不会使婴幼儿的情绪受损。
湿纸巾(W1)被如此抽出后,由于是所述上托方式,如图3所示,湿纸巾(W2)呈一部分突出的状态。
此时,使用者一度关闭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后,该突出的湿纸巾(W2)的一部分被压入图4盖侧凸起部(121)的前端部(121a)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取出用开口部(210)之间。
所以,被压入该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和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之间的湿纸巾(W2),使该湿纸巾(W2)的表面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少,可以防止出现干燥,以及防止进一步出现变色等的变质情况。
下一次,使用者打开湿纸巾加热器盖部(120)时,便可以使用所述被加热到适当温度,而且没有出现干燥等现象的湿纸巾(W2)。
此外,使用者抽出湿纸巾(W2)时,即使如图4的箭头E那样以例如45°倾斜角抽出,也由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湿纸巾用贯穿孔(118)中形成有倾斜面(118b),所以湿纸巾(W2)等可以顺利地抽出而不会在中途被卡住。
之后,如此使用湿纸巾(W2)等,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厚度变薄,当薄至超出绑带本体(142)的弹性的能力范围的程度时,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之间的接触即变得不充分,或其完全分离,此时通过操作图9的操作用环状物(141)使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再次与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保持适当的接触。
图13为表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湿纸巾(W1)等的剩余量较少的状态的简略斜视图。
如此,本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100)通过操作连接带部(140)可以对湿纸巾加热,直至最后一张。并且,最后的湿纸巾也不会干燥或发黄。
此后,等最后的湿纸巾用完后,调节绑带本体(142)的长度使其变长,使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与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之间的间隙加大,取出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再重新放置新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
如果不放置新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时,可以将所述外形尺寸小5mm左右的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收入湿纸巾加热器本体(110)的裙部(110c)内,以减小湿纸巾加热器(100)的体积,如图13所示,便于携带和保管。
(第2实施例)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主要部分的简略图。
关于图14所示结构等以外的结构,由于与所述第1实施例相同,采用同一符号标记,该部分的说明省略。
图14表示本实施例的绑带固定器(310b)。该绑带固定器(310b)等的形状与所述第1实施例的图10等所示的绑带固定器(110b)不同。
也就是说,绑带固定器(310b)具有固定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310)上的固定部(310c)。而且,该绑带固定器(310b)的固定部(310c)的相反侧中形成有自由端部(310d)。
此外,该绑带固定器(310b)与图10的绑带固定器(110b)相同,均采用富有柔软性的材质形成,所以容易产生摩擦力。
为此,以所述固定部(310c)为支点,自由端部(310d)可以朝图14的箭头方向摆动。
此外,该绑带固定器(310b)的图中底面侧形成有多个断面大致为三角形的止回凸起部(310e)。
所以,如图10所示,以绑带本体(142)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时,当作用力朝使直接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部分介由绑带钩(110a)变长的方向作用时,也就是图14的绑带本体(142)朝右下方向被拉紧时,由该绑带固定器(310b)的本体以及所述止向凸起部(310e)准确地控制绑带本体(142)的移动。
此外,绑带固定器(310b)如上所述采用富有柔软性的材质形成,所以当使用者调节用于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以使其变长时,使用者可以握住图14的绑带固定器(310b)的自由端部(310d)的前端部,并往图的上方提起,绑带固定器(310b)以固定部(310c)为支点产生变形而弯曲。
此时,图14的绑带本体(142)与绑带固定器(310b)之间的扣合状态被解除,可以方便地朝图中右下方移动绑带本体(142)。
所以,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调节用于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
相反,如果不希望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在一度调节好之后随意变化,使用者松开图14的绑带固定器(310b),其弹性力使其回到图14的位置。
而且,绑带固定器(310b)与止回凸起部(310e)一起将绑带本体(142)夹持在其与绑带钩(110a)之间的位置上,从而不让绑带本体(142)的位置随意变动。
如此,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调节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绑带本体(142)的长度。
另一方面,此类绑带固定器(310b)如图14所示,其前端从形成在湿纸巾加热器本体(310)上的开口(310a)突出形成,所以使用者能方便地握住自由端部(310d)的前端。
(第3实施例)
图15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500)简略斜视图。
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500)中包括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结构,该等相同的结构采用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符号标记,该部分的说明省略。以下以不相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500)中,如图15所示,没有像湿纸巾加热器(100)那样设置湿纸巾加热器下板部(130)。
可是,如图15所示,湿纸巾加热器(500)具有作为绑带部的第1绑带本体(542a)以及第2绑带本体(542b)。
所以,通过这两条绑带本体(542a,542b)固定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可以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510)保持良好的接触。
此外,绑带本体(542a,542b)中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操作用环状物(541)。
所以,使用者拉动操作用环状物(541)后,两条绑带本体(542a,542b)被相同的力拉动,所以固定着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两条绑带本体(542a,542b)的长度也可以方便地调节成相同的长度。
所以,可以防止两条绑带本体(542a,542b)出现长度不同,防止受其固定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呈倾斜状设置,从而防止湿纸巾(W1)加热不充分的现象出现。
由两条绑带本体(542a,542b)以及操作用环状物(541)构成连接带部(540)。
此外,图15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510)中容纳有图16所示的蓄热剂(511),用以加热湿纸巾再装容器(200)。
图16为表示蓄热剂(511)的简略斜视图。
该蓄热剂(511)可以拆装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510),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510)取出的蓄热剂(511)可以由例如微波炉等加热后再次装入湿纸巾加热器本体(510)中使用。
所以,湿纸巾加热器(500)不需要外部供电便可对湿纸巾(W1)等进行加热,在外出时在没有电源的地方也可以使用。
此外,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500)中也设置有图15所示的可打开和关闭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520)。
(第4实施例)
图17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600)简略斜视图。
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600)中包括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结构,该等相同的结构采用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符号标记,该部分的说明省略。以下以不相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600),与第1实施例中的湿纸巾加热器(100)一样,具有带发热件(111)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610)以及可打开和关闭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620)。
可是,与湿纸巾加热器(100)不同,湿纸巾加热器(600)具有可容纳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再装容器容纳部(630)。
该再装容器容纳部(630)由后述的可以由绑带本体(642)容易地变形的材质形成。
此外,该再装容器容纳部(630)的上方设置有环状拎带部(650)。
所以,使用者在携带湿纸巾加热器(600)时,可以用手握住拎带部(650),所以携带方便。
此外,如图17所示,湿纸巾加热器(600)设置有作为固定机构使用的长度调节机构,也就是绑带本体(642)以及绑带长度调节夹具(641),并以此构成连接带部(640)。而且,绑带本体(642)以及绑带长度调节夹具(641)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610)连接形成。
而且,当使用者使用再装容器容纳部(630)内的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中的湿纸巾(W1)等而使湿纸巾再装容器(200)的开口部形成面(201a)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610)之间的接触变得不够充分时,使用者可以如图18所示,拉动绑带本体(642)的舌片(642a)侧,使再装容器容纳部(630)变形。
由此,可以一直保持对湿纸巾(W1)等进行适当的加热。
图18为表示湿纸巾加热器(600)的使用状态的简略斜视图。
在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600)中,设置有拎带部(650)的拎带,所以使用者可很方便地携带。此外,因具有再装容器容纳部(630),所以湿纸巾再装容器(200)不会露出来,携带时的外观造型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5实施例)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700)的主要部分的简略剖面图。也就是说,图19为表示湿纸巾再装容器(小)(900)上装有湿纸巾加热器(700)的状态的简略剖面图。
本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700)中包括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结构,该等相同的结构采用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湿纸巾加热器(100)相同的符号标记,该部分的说明省略。以下以不相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湿纸巾加热器(700)与第1实施例的湿纸巾加热器(100)不同,其绑带本体(742)的设置方向与第1实施例垂直,在沿纵向侧的方向上设置,即使图中的左右方向的湿纸巾再装容器的纵向侧方向较短的湿纸巾再装容器(小)(900)也能够由绑带本体(742)稳妥地固定。
此外,如果因湿纸巾再装容器的大小不同,在图19的左右方向长度出现长短不一的情况时,在湿纸巾再装容器(小)(900)中,由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710)的底面箱体(714)的表面没有得到完全覆盖,因此使用者有接触底面箱体(714)的危险性。
即,湿纸巾再装容器有各种尺寸,所以有必要适应各种尺寸的要求。例如,针对其长度与图19中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本体(710)的长度基本相同的湿纸巾再装容器(大),也可以通过调节绑带本体(742)的余量部分使其能够放置该容器。
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也可以放置长度短于湿纸巾加热器本体(710)的湿纸巾再装容器(小)。
可是,在放置有湿纸巾再装容器(小)的状态下,湿纸巾再装容器的长度Q比湿纸巾加热器本体(710)的长度短。
所以,被加热的底面箱体(714)的端部,也就是露出部(D’)露出表面,手有可能接触加热面。
可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绑带本体(742)如虚线表示的那样从外部覆盖了露出部(D’),所以能够防止使用者接触加热面的危险。
本发明不受以上各种实施例的限制。例如也可以在图6的盖侧凸起部的前端部(121a)的至少外周设置中空的硅管和发泡等柔软的垫片,以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干燥。
此外,可以不用绑带作为固定机构,而可以选择粘结和夹子等进行夹持等的各种固定方法。
此外,所述各种实施例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湿纸巾加热器,该湿纸巾加热器无论湿纸巾组容纳部内的湿纸巾的数量有多少,都能够切实地对马上就要用到的湿纸巾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适当的温度。

Claims (4)

1.一种湿纸巾加热器,以与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接触的方式设置,该湿纸巾组容纳部能够变形,用来容纳多张折叠放置的湿纸巾,其特征在于,该湿纸巾加热器包括:
湿纸巾加热器本体,它具有用于对湿纸巾进行加热的发热部以及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取出用开口部相应形成的湿纸巾用贯穿孔;
为盖住所述湿纸巾用贯穿孔而设置的湿纸巾加热器盖部;以及
固定机构,它使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相接触,并且在该状态下以将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紧固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上的方式保持该湿纸巾组容纳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并使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侧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接触的绑带部、以及能够对所述绑带部的长度进行无级调节的长度调节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被形成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一个侧部,
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还具有用于放置湿纸巾组容纳部的底面部的底面固定机构,该底面部相当于所述湿纸巾组容纳部的所述取出用开口部的形成面的平面侧的相反侧,
所述绑带部被形成为带状,该绑带部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另一个侧部,所述绑带部的中间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面固定机构连接,并且,
所述绑带部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湿纸巾加热器本体的一个侧部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部含有弹性体,从而其能够伸缩,其中所述弹性体含有耐热性材料。
CN 03153961 2003-08-22 2003-08-22 湿纸巾加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98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53961 CN1279867C (zh) 2003-08-22 2003-08-22 湿纸巾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53961 CN1279867C (zh) 2003-08-22 2003-08-22 湿纸巾加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2827A CN1582827A (zh) 2005-02-23
CN1279867C true CN1279867C (zh) 2006-10-18

Family

ID=3459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539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9867C (zh) 2003-08-22 2003-08-22 湿纸巾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7986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028C (zh) * 2006-06-15 2008-11-19 游丽鹏 湿巾加热器及其配套的湿巾
JP6475423B2 (ja) * 2014-05-14 2019-02-27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加熱装置
JP6475422B2 (ja) * 2014-05-14 2019-02-27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2827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701C (zh) 用于牙齿清洁件的手柄
CN1091687C (zh) 液体排放方法、液体排放头以及液体排放设备
CN1198327C (zh) 半导体衬底夹具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80688C (zh) 合成树脂瓶盖
CN1139522C (zh) 圆筒形物品的包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542419A (zh) 耳塞式医用体温计
CN1476293A (zh) 风扇式药剂扩散装置
CN1678936A (zh) 显微镜观察用培养器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961491A (zh)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CN1759468A (zh) 半导体衬底和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54412A (zh) 用细散固体涂敷陶瓷蜂窝状部件的方法
CN1193455A (zh) 两轴承型卷线机的钓线导引装置
CN1293858C (zh) 毛发处理用组合物
CN1993076A (zh) 内窥镜用塞体
CN1950909A (zh)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CN1279867C (zh) 湿纸巾加热器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856335A (zh) 医疗用注射器
CN1942211A (zh) 带接合器的注射器和注射器用接合器以及注射器
CN1909843A (zh) 外科用处置器械
CN101046867A (zh) 工作流决定方法以及工作流决定系统
CN1977405A (zh) 筒型电池用护套
CN1647718A (zh) 化妆刷装置
CN1140212C (zh) 体毛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