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1502A -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1502A
CN105061502A CN201510473723.8A CN201510473723A CN105061502A CN 105061502 A CN105061502 A CN 105061502A CN 201510473723 A CN201510473723 A CN 201510473723A CN 105061502 A CN105061502 A CN 105061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hosphonic acids
acid
carboxy ethy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3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1502B (zh
Inventor
冯新星
杨敏芬
张建春
周岚
刘梅军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Quartermas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adem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15104737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1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1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1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将次磷酸和原甲酸三甲酯冰水浴下混合,升温至反应,然后减压蒸馏以除去副产物,副产物包括甲醇和甲酸甲酯,得到中间产物甲基次磷酸盐,其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将甲基次磷酸盐、丙烯腈和催化剂在水浴中混合,再升高温度反应;然后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反应,冷却后,过滤除去NH4Cl;再在丙酮和乙酸中重结晶,得到最终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产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简单,反应时间短,收率达到50%以上,合成的双(2-羧基乙基)膦酸具有稳定性好、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持久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具体涉及了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属于阻燃剂领域。
背景技术
尼龙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自润滑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尼龙是可燃或易燃的,极限氧指数为24%,一但遇到火源,就会被点燃。而且尼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态产物和烟尘,火灾中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鉴于此,各国对尼龙的阻燃处理给予了极大关注,致力于研究和应用阻燃剂。
现在广泛应用的阻燃剂主要有卤系、氢氧化物、磷系和氮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腐蚀性气体和烟雾,使人窒息而死,其危害性比火灾本身更为严重。磷系阻燃剂按是否参加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添加型阻燃剂,即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将阻燃剂和尼龙混合在一起,再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这种方法成本较低、工艺设备简单、应用面广,但存在相容性问题,对材料的使用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且阻燃持久性较差。另一类为反应型阻燃剂,指阻燃剂作为反应单体参与到聚合反应中,以共价键形式嵌入到聚合物母体中,这类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阻燃剂挥发、溶出、迁移和渗出等问题,具有稳定性好、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持久性好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化学改性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的阻燃剂存在毒性大,有烟,阻燃效果不大、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等缺陷。因此,寻求一种低毒、低烟释放量、高效、与被阻燃材料的相容性好,不易迁移,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不致过多的影响基材性能的阻燃剂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无毒、阻燃效果好的阻燃剂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1)将次磷酸和原甲酸三甲酯冰水浴下混合,升温反应,然后减压蒸馏以除去副产物,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的中间产物甲基次磷酸盐;
2)将甲基次磷酸盐、丙烯腈和催化剂在水浴中混合,再升高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具体实施中优选的甲基次磷酸盐、丙烯腈和催化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18.4:44.52:7.7。
3)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反应,冷却后,过滤除去NH4Cl;
4)在丙酮和乙酸混合溶液中重结晶,丙酮和乙酸的配比是1:3,得到最终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产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次磷酸和原甲酸三甲酯的摩尔比为1:(1~1.5)。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次磷酸为结晶次磷酸,是由市售的次磷酸采用旋转蒸发仪在50℃水浴减压蒸馏去除其中溶剂后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20~50℃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步骤1)中副产物包括甲醇和甲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三乙胺。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冰水浴温度为1~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升高温度反应具体为:升高温度至40~60℃,反应2~4h。
所述步骤3)中浓盐酸的浓度要求为大于37%。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4h。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简便,反应时间短,收率达到50%以上。
本发明合成的双(2-羧基乙基)膦酸含有双官能团,与尼龙66的相容性好,不易发生挥发、溶出、迁移和渗出等现象,具有有稳定性好、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持久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3双(2-羧基乙基)膦酸TG和DTG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28mol(29.71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2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1mol(32.9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是1:3,得到产物。
实施例3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4mol(36.08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4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9mol(41.6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5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42mol(44.57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6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7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2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8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4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9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2)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5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3)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10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4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11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60℃,反应3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12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2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实施例13
市售的次磷酸水溶液在50℃的水浴中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结晶次磷酸。
在冰水浴下,三颈烧瓶中加入0.28mol(18.4g)结晶次磷酸和0.36mol(38.20g)原甲酸三甲酯,升温至30℃,在该温度下反应2h,然后真空条件下蒸馏以除去甲醇和甲酸甲酯,直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形成。
在3℃温度下,往该三颈烧瓶中加入0.84mol(44.52g)丙烯腈和催化剂三乙胺7.7g,升温至50℃,反应4h。然后加入0.62mol(62.8g)浓盐酸(37%),升高温度到9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过滤去除氯化铵,再在丙酮/乙酸中重结晶,丙酮/乙酸的含量配比为1:3,得到产物。
上述实施例1-6所合成产物原料比对其产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实施例6-9所合成产物反应温度1对其产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实施例6、10、11所合成产物反应温度2对其产率的影响如表3所示,实施例6、12、13所合成产物反应时间对其产率的影响如表4所示,热稳定性如图1所示。
表1原料比对双(2-羧基乙基)膦酸产率的影响
表2反应温度1对双(2-羧基乙基)膦酸产率的影响
表3反应温度2对双(2-羧基乙基)膦酸产率的影响
NO 反应时间(h) 反应温度2(℃) 产率(%)
6 40 40.91
10 3h 50 47.74
11 60 42.63
表4反应时间对双(2-羧基乙基)膦酸产率的影响
NO 反应时间(h) 反应温度2(℃) 产率(%)
6 2 45.63
12 3 50 47.74
13 4 43.23
上述实施例3的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图1可知,双(2-羧基乙基)膦酸开始分解温度(失重5%时的温度)为192℃,双(2-羧基乙基)膦酸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区间,失重区间的温度为192~350℃,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最大失重速率为0.078%·min,最大失重温度为273.25℃。其的起始分解温度低于尼龙66的合成与加工温度190~260℃,但是将其作为预聚体添加进尼龙66中,满足尼龙66的合成工艺。此外,双(2-羧基乙基)膦酸在800℃时的残炭量为6.36%,残炭的形成有利于其在尼龙66阻燃应用中发挥阻隔火焰和热量的作用。
由上述表格和附图可看出,本发明方法的制备得到的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收率稳定在40%~50%左右,收率较高,最高可达到50%以上。并且条件简便,反应时间短,与尼龙66的相容性好,稳定性好,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持久性好,不易发生挥发、溶出、迁移和渗出,技术效果突出。

Claims (10)

1.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次磷酸和原甲酸三甲酯冰水浴下混合,升温反应,然后减压蒸馏以除去副产物,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的中间产物甲基次磷酸盐;
2)将甲基次磷酸盐、丙烯腈和催化剂在水浴中混合,再升高温度反应一定时间;
3)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反应,冷却后,过滤除去NH4Cl;
4)在丙酮和乙酸混合溶液中重结晶,丙酮和乙酸的配比是1:3,得到最终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次磷酸和原甲酸三甲酯的摩尔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次磷酸为结晶次磷酸,是由市售的次磷酸采用旋转蒸发仪在50℃水浴减压蒸馏去除其中溶剂后制备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20~50℃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副产物包括甲醇和甲酸甲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三乙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冰水浴温度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升高温度反应具体为:升高温度至40~60℃,反应2~4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浓盐酸的浓度要求为大于3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4h。
CN201510473723.8A 2015-08-05 2015-08-05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5061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3723.8A CN105061502B (zh) 2015-08-05 2015-08-05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3723.8A CN105061502B (zh) 2015-08-05 2015-08-05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1502A true CN105061502A (zh) 2015-11-18
CN105061502B CN105061502B (zh) 2017-05-10

Family

ID=5449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3723.8A Active CN105061502B (zh) 2015-08-05 2015-08-05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15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12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盛世瑶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47200A (zh) * 2020-06-15 2020-09-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含缩醛结构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04566A (zh) * 2022-09-02 2022-11-29 江苏文明人造草坪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网丝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556A (zh) * 2002-01-16 2002-08-14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环庚基胺基)亚甲基二膦酸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556A (zh) * 2002-01-16 2002-08-14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环庚基胺基)亚甲基二膦酸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NRI-JEAN CRISTAU, ET AL.: "A convenient one-pot synthesis of phosphino-dipeptide analogs", 《TETRAHEDRON LETTERS》 *
HENRI-JEAN CRISTAU, ET AL.: "Preparation of phosphinodipeptide analog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pseudopeptides synthesis",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12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盛世瑶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37124B (zh) * 2018-08-30 2020-12-22 昱天(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47200A (zh) * 2020-06-15 2020-09-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含缩醛结构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47200B (zh) * 2020-06-15 2021-07-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含缩醛结构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04566A (zh) * 2022-09-02 2022-11-29 江苏文明人造草坪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网丝的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1502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6729B (zh) 基于含磷成炭剂和次磷/膦酸盐复配阻燃的高分子材料
CN107118347A (zh) “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4086593A (zh) 一类dopo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061502A (zh) 一种双(2-羧基乙基)膦酸的合成方法
CN104311876A (zh) 聚合型含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环氧树脂阻燃剂的应用
CN102503979B (zh) 具有阻燃性能的磷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CN103387589A (zh) 一种含磷氮硅烷a、含氮磷硅的亚磷酸酯类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193A (zh) 磷杂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481899A (zh) 一种新型无卤环三磷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93566A (zh) 含磷和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11073037B (zh) 一种高热稳定性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228B (zh) 一种有机磷氮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418675A (zh) 一种三嗪类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45891B (zh) 一种植酸/聚多巴胺复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410A (zh) 一种含多羟基、磷系三嗪环膨胀型阻燃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73747A (zh) 一种含磷阻燃剂及制备方法
CN111302907B (zh) 一种4,4’-二溴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CN104086961B (zh) 一种阻燃耐热增强聚乳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845B (zh) 一种二茂铁-三嗪环双基聚酰胺协效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351904A (zh) 具有笼型结构的磷酸酯稀土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2942586B (zh) 2-甲基丙烯酸乙酯基苯甲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8384001A (zh) 伯胺封端改性大分子三嗪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1612A (zh) 一种磷氮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106A (zh) 一种聚合型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2978A (zh) 阻燃剂硫代磷酰-(n,n’,n"-三笼状磷酸酯)三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9

Address after: 310018 928, 2 Avenue,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Park,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Quartermas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adem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310018 928 Baiyang Street, Jiang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