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1978B - 电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1978B
CN105051978B CN201480017853.4A CN201480017853A CN105051978B CN 105051978 B CN105051978 B CN 105051978B CN 201480017853 A CN201480017853 A CN 201480017853A CN 105051978 B CN105051978 B CN 105051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differential signal
cable
plug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78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1978A (zh
Inventor
C·M·格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51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1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1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1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内插件,其配置成接收线缆的信号导体,且将所接收的信号导体与电连接器的触垫对齐。内插件能够是介电或电绝缘的,以便减小电信号反射且有助于防止信号导体之间电短路。

Description

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连接器典型地包括多个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且各根电缆具有被布置成与相应信号触头电通信的线缆导体。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配置成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触头配合。
发明内容
依据一个实施方式,用于电连接器的内插件能够包括限定仅一对孔的电绝缘本体,其中,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配置成接收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相应一个。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理解时,将更好地理解前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在附图中,出于示意目的,在视图中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非受限于示出的准确构型和仪器。在附图中:
图1是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构造的电缆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电缆连接器系统包括配置成配合到彼此的电缆连接器组件和第二电连接器;
图2A是如图1所示的电缆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但是示出的是依据替换性实施方式构造的第二电连接器;
图2B是在图2A中示意的电缆连接器系统的另一透视图;
图3是在图2A-B中示意的电缆系统的透视图,但是示出的是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外壳的一部分被移除;
图4A是在图1和2A-B中示意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引线框架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B是在图3中示意的引线框架组件的透视图,所述引线框架组件以部分组装配置方式示出;
图4C是在图4B中示意的部分组装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侧视图;
图5A是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其中一根线缆的剖视图;
图5B是依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其中一根线缆的剖视图;以及
图6是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内插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初始参照图1,电缆连接器系统10能够包括电缆组件200,电缆组件能够包括能够是电缆连接器的第一电连接器400、多根线缆500、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400配合的第二或互补电连接器100、以及诸如基板300的电器件。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配置成安装到所述多根线缆500,由此限定电缆组件200,以便将第一电连接器400布置成与线缆500电通信。第二电连接器100能够配置成安装到基板300,以便将第二电连接器200布置成与基板300电通信。基板300能够配置为印刷电路板。例如,基板300能够配置为背板、或替换性的能够配置为中间板、子卡、或任何适当的替换性电器件。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400和100配置成与彼此沿配合方向配合,以便将第一电连接器400布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100电通信。配合方向能够例如限定纵向方向L。因此,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400和100能够配合到彼此,以便将基板300布置成与线缆500电通信。
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构造为竖直型电连接器,其限定配合接口402和基本平行于配合接口402定向的安装接口404。替换性的,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配置为直角型电连接器,借此配合接口402相对于安装接口404基本垂直地定向。依据在图1中示意的实施方式,第二电连接器100能够构造为竖直型电连接器,其限定配合接口102和基本平行于配合接口102定向的安装接口104。替换性的,如图2A-B所示,第二电连接器100能够配置为直角型电连接器,借此配合接口102相对于安装接口104基本垂直地定向。第一电连接器400配置成在其配合接口402处与第二电连接器100的配合接口102配合。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100配置成在其配合接口102处与第一电连接器400的配合接口402配合。
再次参照图1-2B,电缆组件200包括安装到所述多根线缆500的第一电连接器400。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外壳406和由连接器外壳406支撑的多个电触头450。所述多个电触头450能够包括相应多个信号触头452和至少一个接地触头454。参照图3,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30,所述多个引线框架组件由连接器外壳406支撑且与彼此沿相对于纵向方向L基本垂直的侧向方向A隔开。
现在参照图4A-4C,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能够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架外壳432和由引线框架外壳432支撑的多个电触头450。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还能够包括压缩屏蔽件490,压缩屏蔽件配置成相对于相应引线框架组件430的其他线缆的端部定位相应引线框架组件430的每根线缆500的端部,如以下将更加详细描述的。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包括由引线框架外壳432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452和配置为导电接地板468的接地触头454。信号触头452能够由介电引线框架外壳432包覆成型使得引线框架组件430配置为嵌入成型的引线框架组件(IMLA)、或能够被缝制到引线框架外壳432中、或以其他方式由引线框架外壳支撑。接地板468能够附连到介电外壳432。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能够配置成与彼此沿配合方向M配合且与彼此沿配合方向M解除配合。信号触头452中的每个能够包括配合端456和安装端458。配合端456能够与彼此沿列方向或直线阵列隔开,列方向或直线阵列能够由相对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基本垂直的横向方向T限定。安装端458同样地能够与彼此沿列方向隔开,当第一电连接器400是竖直型连接器时,列方向能够由横向方向T限定,或当第一电连接器400是直角型连接器时,列方向能够由纵向方向L限定。
引线框架外壳432包括外壳本体434,外壳本体限定沿横向方向T延展的前壁436且限定与彼此沿侧向方向A隔开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端436a和436b。前壁436能够配置成至少部分地支撑信号触头452。例如,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信号触头由前壁436支撑,使得信号触头452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端436a和436b之间。配合端456能够相对于前壁436沿能够是配合方向的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且安装端458能够相对于前壁436沿能够相反于配合方向的纵向方向L向后延伸。引线框架外壳432还能够分别限定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第一和第二附连臂从前壁436沿纵向方向L向后延伸。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能够限定用于接地板468、压缩屏蔽件490、或接地板468和压缩屏蔽件490中的每个的附连位置,如以下将更加详细描述的。
现在参照图5A,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能够包括至少一个电信号导体,诸如,包括第一信号导体502a和第二信号导体502b的一对信号导体。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根据需要能够限定差分信号对、或能够限定单端电信号导体。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还能够包括围绕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导体的至少一个电绝缘层。例如,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能够包括围绕第一信号导体502a的第一内部电绝缘层504a和围绕第二信号导体502b的第二内部电绝缘层504b。绝缘层504a-b相对于沿与信号导体502a-b延展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平面围绕相应信号导体502a-b。第一和第二电绝缘层504a和504b能够减小由线缆500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之一施加到线缆500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另一个的串扰。如图4A-C所示,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的线缆500的最外一根能够包括单一导体502,单一导体能够是无偶导体(widow conductor),无偶导体能够配置成单端信号导体、低速或低频信号导体、功率导体、接地导体、或一些其他功用的导体。
再次参照图5A,线缆500中的每根还能够包括至少一根排扰线508。例如,电缆500中的每根能够包括导电接地护套506,导电接地护套能够配置为围绕线缆500的相应电绝缘层504a和504b的导电箔。接地护套506能够连接到安装线缆500的互补电器件的相应接地平面。例如,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的接地护套506能够布置为与接地板468电通信。例如,依据某些实施方式,接地护套506能够承载排扰线508,排扰线配置为能够由接地护套506支撑的接地导体。排扰线508能够从接地护套506伸出且能够配置成附连到第一电连接器400的接地触头,要么为接地板468的形式、要么为包括仅单一接地配合端的单独电接地触头。接地护套506能够与彼此电通信,且排扰线508从接地护套506的任一端或两端伸出。
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还能够包括外部绝缘层510,外部绝缘层是介电和电绝缘的,且围绕相应接地护套506和排扰线508。外部绝缘层510能够减小由相应线缆500施加到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其他线缆的串扰,绝缘层504a-504b和外部绝缘层510能够由诸如塑料的任何适当介电材料构造。信号导体502a和502b以及排扰线508能够由诸如铜的任何适当的导电材料构造。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每个的中心能够与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另一个的中心隔开第一距离D1。
应该理解的是,电缆500能够根据需要以任何方式构造。例如,电缆500能够包括如以上就图5A描述的单一排扰线508。替换性的,如图5B所示,电缆500能够包括第一和第二排扰线508a和508b。参照图5B,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还能够包括外部绝缘层510,外部绝缘层是介电和电绝缘的,且围绕第一和第二电绝缘层504a和504b。第一和第二排扰线508a和508b中的每根能够由外部绝缘层510在一位置支撑,使得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每个相对于侧向方向A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排扰线508a和508b之间。而且,第一和第二电绝缘层504a和504b中的每个能够相对于侧向方向A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排扰线508a和508b之间。如以上就图5A而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每个的中心能够与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另一个的中心隔开第一距离Dl。当电缆500如图5B所示包括第一和第二排扰线508a和508b时的第一距离Dl能够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电缆500如图5A所示包括单一排扰线508时的第一距离Dl。
现在具体参照图4A-4C,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能够具有能够配置成安装或以其他方式附连到引线框架组件530以便将线缆500布置成与引线框架组件530电通信的端部512。例如,每根线缆500的端部512能够配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限定暴露的相应端部部分514a和514b。例如,依据一个实施方式,端部部分514a和514b能够相对于相应第一和第二电绝缘层504a和504b伸出。而且,端部部分514a和514b能够相对于相应外部电绝缘层510伸出。而且,端部部分514a和514b能够相对于相应导电接地护套506伸出。例如,每根线缆500的内部和外部绝缘层504a-b和510和接地护套506的相应部分能够在端部512处从相应信号承载导体502移除,以便露出相应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的暴露端部部分514a和514b。每根线缆500的内部和外部绝缘层504a-b和510以及接地护套506的相应部分能够被移除,使得暴露信号导体端514a~b中的每个从内部和外部绝缘层504a-b和510以及接地护套506沿纵向方向L伸出,诸如向前伸出。替换性的,所述多根线缆500能够制造为使得相应信号承载导体502从内部和外部绝缘层504a-b和510向外纵向延伸,以便暴露信号导体端514。而且,所述多根线缆500能够制造为使得相应信号承载导体502在每根线缆500的端部512处从接地护套506向外纵向延伸。另外,外部绝缘层510能够在相对于内部绝缘层504a~b向后的位置处终止,使得每根线缆500的绝缘层504a-b的暴露部分507相对于外部绝缘层510向前延伸,且能够在外部绝缘层510和暴露信号导体端514a-b之间的位置处终止。替换性的,所述多根线缆500能够制造为外部绝缘层510的至少一部分被移除,以便限定内部绝缘层504a-b的暴露部分507。
暴露端514a和514b中的每个能够电连接到引线框架组件430。例如,每根线缆500的暴露端514a和514b能够附连到相应的电信号触头452,以便将信号导体502a和502b布置成与相应的电信号触头452电通信。例如,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514a和514b能够例如在相应安装端458或沿电信号触头452长度的其他位置处附连(诸如,焊料焊接或声波焊接、激光或电阻焊接)到相应的电信号触头452。替换性的,端部部分514a和514b中的每个能够配置成安装或以其他方式附连到基板的电触垫,以便将线缆500布置成与基板电通信。电连接器400的电信号触头452然后能够安装到基板,使得电连接器的电信号触头布置成与相应的线缆信号导体502a和502b电通信。
现在也参照图6,电缆组件200能够包括至少一个内插件600,诸如多个内插件600,内插件配置成接收和保持相应线缆500的第一和第二电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每个。至少一个或多个、多达所有线缆500的第一和第二电信号导体502a和502b能够限定差分信号对。每个内插件600能够包括介电或电绝缘本体602和延伸穿过本体602的至少一个孔604。所述至少一个孔604尺寸化为分别例如在相应至少一个暴露端514a和514b处接收所述一对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相应至少一个。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内插件本体602不完全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暴露端514a和514b,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暴露端514a和514b在本体602的一端处伸入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孔604、延伸穿过孔604且伸出本体602的相反端。所述至少一个孔604能够限定诸如直径的截面尺寸,截面尺寸被尺寸化为基本等于或大于所述相应至少一个暴露端514a和514b。
所述至少一个孔604的截面尺寸能够尺寸化为小于外部绝缘层510的截面尺寸。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孔604的截面尺寸能够沿选定方向测量,且外部绝缘层510能够同样地限定沿所述选定方向的比所述至少一个孔604的截面尺寸小的截面尺寸。因此,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内插件600不覆盖围绕所述相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导体502a和502b的外部绝缘体。所述至少一个孔604的截面尺寸能够尺寸化为小于所述相应至少一个绝缘层504a和504b的截面尺寸,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孔604尺寸化为不接收围绕所述相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导体502a和502b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绝缘层504a和504b,且内插件600不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绝缘层504a和504b。替换性的,所述至少一个孔604的截面尺寸能够尺寸化为大于所述相应至少一个绝缘层504a和504b的截面尺寸,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孔604尺寸化为接收围绕所述相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导体502a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绝缘层504a和504b,且内插件600至少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绝缘层504a和504b的所述至少一个暴露部分507a-b的长度。
例如,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内插件600包括延伸穿过本体602的第一孔604a和第二孔604b。第一孔604a配置成例如在第一暴露端部部分514a处接收信号导体差分对的第一信号导体502a,并且第二孔604b配置成例如在第二暴露端部部分514b处接收信号导体差分对的第二信号导体502b。因此,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能够尺寸化为接收一对线缆导体502a和502b中的不同线缆导体。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内插件600不完全覆盖所述相应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b的暴露端514a和514b,且不在外部绝缘层510之上延伸。端部部分514a和514b能够以上述方式在相应附连位置处附连到引线框架组件430,使得内插件600被抓持在附连位置和外部绝缘层510之间。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能够以上述方式尺寸化为大于或小于内部绝缘层504a和504b。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内插件包括仅一对孔604a和604b。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能够由本体602在纵向方向L上沿至少一部分多达所有孔长度完全环绕且因此闭合。本体602能够是限定孔604a和604b的单一整体式本体。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还能够尺寸化为与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另一个相同。而且,第一和第二孔604a和604b能够平行于彼此穿过内插件600的电绝缘本体602地定向。
如图6所示,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与所述一对孔604a和604b中的另一个隔开与第一电连接器500的触垫隔开的距离基本相等的距离D2,使得延伸穿过相应孔604a和604b的线缆导体502a和502b与相应的触垫对齐。触垫能够由相应的邻近信号触头452限定、或能够由诸如印刷电路板的基板限定,基板与相应的邻近信号触头452电通信。延伸穿过相应第一和第二孔604a和604b的端部部分514a和514b安装到触垫以便以上述方式将信号导体502a和502b附连到引线框架组件430。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孔604a和604b中的每个的中心能够与第一和第二孔604a和604b中的另一个的中心隔开第二距离D2,无论电缆500具有单一排扰线508还是一对排扰线508a和508b,第二距离D2能够等于由电缆500限定的第一距离Dl。替换性的,无论电缆400具有单一排扰线508还是一对排扰线508a和508b,第二距离D2能够小于电缆500的第一距离Dl。替换性的,无论电缆400具有单一排扰线508还是一对排扰线508a和508b,第二距离D2能够大于电缆500的第一距离Dl。
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且因此第一和第二孔604a-b中的每个能够具有沿纵向方向L从内插件600的第一端到内插件600的相反的第二端的深度,所述深度小于暴露部分514a和514b从相应第一和第二电绝缘层504a和504b中的任一或两者、以及外部电绝缘层510伸出的距离。孔604a和604b均沿纵向方向L从第一端延伸穿过第二端。深度能够例如在0.5mm和2mm之间,诸如大约0.75mm和大约1mm。因此,内插件600仅部分地覆盖所述相应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和502b的被暴露的剥皮部分,且暴露部分514a和514b的一部分延伸超出内插件600的第一端。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内插件600不覆盖电缆500的可从外绝缘层510向前延伸的任何导电箔506。应该理解的是,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的深度能够选择成控制暴露端514a和514b沿纵向方向L的长度,并且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沿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方向的厚度也能够选择成控制介电内插件本体602的围绕暴露端514a和514b的体积。
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能够根据需要具有任何适当的介电常数,诸如比电绝缘层504和外绝缘层510中的其中一个或两者的介电常数大或小的介电常数。例如,内插件能够根据需要具有在大约2和大约5之间、例如在大约2和大约3之间、诸如大约2.2、大约2.4、以及大约2.7的介电常数、或任何适当的介电常数。在不受理论限制的情况下,认为内插件600减小电信号反射且有助于防止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和502b中的每个之间的电短路。内插件600能够在将信号导体502a和502b附连到第一电连接器400的触垫之前接收第一和第二信号导体502a和502b。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已经发现的是,内插件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的介电常数、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的深度、以及本体602且因此内插件600的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多达所有参数能够被选择以便确定电缆组件200的阻抗。
因此,调节电缆组件200的阻抗的方法能够包括以下步骤:布置诸如内插件600的第一介电材料,第一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且因此大于1。电缆组件200的阻抗能够通过减小内插件本体602的厚度、减小内插件本体602的深度、和/或减小内插件本体602的介电常数而增大,并且能够通过使第一材料具有在空间中增加的体积而减小。电缆组件200的阻抗能够通过增大内插件本体602的厚度、增大内插件本体602的深度、和/或增大内插件本体602的介电常数而减小。应该理解的是,理想阻抗等级能够在不增大线缆500沿侧向方向A之间的距离、且因此在不增大电缆组件200的占用区域的情况下实现。依据一个实施方式,电缆组件200的阻抗能够大约是85ohms。因此,调节方法能够包括以下步骤:1)使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b中的每个插入穿过从内插件600的电绝缘本体602延伸穿过的所述一对孔604a-b的相应不同孔,内插件本体602限定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2)选择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b的内插件本体602的体积,以便对应地调整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b和第二电缆500的紧邻第二对电信号导体502a-b之间的空间中的介电常数,和3)将延伸穿过孔604的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502a-b中的每个布置成与相应的差分信号触头452电通信。
再次总体参照图1-6,信号触头452限定沿配合接口402延伸的相应配合端456和沿安装接口404延伸的安装端458。信号触头452能够构造为竖直型触头,借此配合端456和安装端458基本平行于彼此定向。每个信号触头452能够限定一对相反的宽边(broadside)460和在相反的宽边460之间延伸的一对相反的边缘462。相反的边缘462能够隔开第一距离Dl。每个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能够构造为限定弯曲末端464的插座式配合端。信号触头452能够设置成对466,对466能够限定边缘耦合的差分信号对。诸如空气或塑料的任何合适的介电材料可用于将信号触头452与彼此隔离。安装端458能够设置为线缆导体安装端,每个安装端458配置成接收所述多根线缆500的相应一个的信号导体端514。第一基板300a能够设置为背板电器件、中间板电器件、子卡电器件、或类似物。就这点而言,电连接器组件20能够设置为背板电连接器组件。
因为配合接口402基本平行于安装接口404定向,所以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称为竖直型连接器,但是应该理解的是,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依据任何期望配置方式构造,以便将第三互补电器件(诸如,电连接到所述多根线缆500的相反端的互补电器件),电连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0且由此电连接到诸如第一基板300a的第一互补电器件。例如,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根据需要构造为竖直型或夹层连接器或直角型连接器。
接地板468包括板本体470和从板本体470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的多个接地配合端472。接地配合端472沿横向方向T对齐。每个接地配合端472能够限定一对相反的宽边476和在相反的宽边476之间延伸的一对相反的边缘478。相反的边缘478能够沿横向方向T隔开第二距离D2。每个接地配合端472能够构造为限定弯曲末端480的插座式接地配合端。至少一个接地配合端、诸如每个接地配合端472能够限定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接地配合端472的孔口482。孔口482能够被尺寸化和成形以便控制由接地配合端472施加在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接地配合端172)上的法向力的量。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孔口482构造为沟槽,沟槽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展的倒圆端。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接地配合端472能够根据需要替换性地构造为任何其他合适的孔口几何结构。
电触头450能够设置成使得邻近的电信号触头452能够限定诸如差分信号对的信号对。包括配合端456和接地配合端472的电触头450能够沿直线阵列限定如理想中的每个触头图案的任何重复的触头图案,包括S-S-G、G-S-S、S-G-S、或任何适当的替换性触头图案,其中,"S"代表电信号且"G"代表接地。而且,沿诸如侧向方向A的排方向邻近于彼此的引线框架组件430的电触头450能够限定不同的触头图案。依据一个实施方式,引线框架组件430能够设置成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对,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对分别沿排方向邻近于彼此。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电触头450在配合端处沿第一直线阵列设置。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电触头450在配合端处沿第二直线阵列设置。第一引线框架组件能够限定沿第一方向的第一触头图案,且第二引线框架组件能够限定沿第一方向的第二触头图案,第二触头图案不同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触头图案。
板本体470限定第一板本体表面和相反的第二板本体表面,第一板本体表面能够限定内表面470a且相反的第二板本体表面能够限定接地板468的本体的第二或外表面470b。外表面470b与内表面470a沿侧向方向A隔开。当接地板468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时,内表面470a面向所述多根线缆500。接地板468还能够包括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第一和第二侧壁与彼此沿横向方向T隔开,使得引线框架外壳432能够过盈配合地接收在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之间,例如通过朝向接地板468挤压引线框架外壳432使得引线框架外壳432在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之间卡扣到位。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中的每个能够包括从接地板468沿横向方向T向外延伸的翼部471,翼部471配置成当引线框架组件被插入到连接器外壳406中时由连接器外壳406支撑。接地板468能够由诸如金属的任何适当的导电材料形成。
因为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分别设置为插座式配合端和插座式接地配合端,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如所示地称为插座式连接器。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能够包括限定五个接地配合端472的接地板468和九个信号触头452。九个信号触头452能够包括配置为边缘耦合的差分信号对的四对466信号触头452,其中第九信号触头452备用。接地配合端472和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的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能够设置成沿列方向延伸的列。差分信号对能够布置在连续接地配合端472之间,且第九信号触头452能够在列的端部处邻近接地配合端472之一地布置。
所述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30中的每个能够包括依据第一配置方式设置的多个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和依据第二配置方式设置的多个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依据第一配置方式,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的第九信号触头452布置在电触头450列的上端处。依据第二配置方式,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的第九信号触头452布置在电触头450列的下端处。应该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的相应引线框架外壳432能够基本类似地构造,但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内的电触头450的相应配置方式和相应接地板468的配置方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示出的接地板468配置成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且配置成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的接地板468可在沿板本体470的位置处限定接地配合端472,所述位置与配置成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的接地板468的位置不同。
压缩屏蔽件490能够配置成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以便将线缆500的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压缩到与接地板468接触。压缩屏蔽件490还能够配置成将每根线缆500与线缆500的每根其他线缆500隔离。压缩屏蔽件490能够包括屏蔽件本体492,屏蔽件本体限定外端492a和与外端492a沿横向方向T隔开的内端492b、以及与彼此沿横向方向T隔开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492c和492d。压缩屏蔽件490配置成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使得内端492b比外端492a更靠近于接地板468地隔开。当压缩屏蔽件490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时,屏蔽件本体492的内端492b能够面向接地板468。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当压缩屏蔽件490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时,屏蔽件本体492的至少一部分的内端492b能够抵接接地板468。
每个压缩屏蔽件490的屏蔽件本体492能够限定与彼此沿横向方向T隔开的多个基本"U"形的盖板494。每个盖板494配置成接收相应其中一根线缆500的端部512且将之与布置在相应邻近的腔体504中的所述多根线缆500的其他线缆的相应端512隔离,例如以减小当线缆500承载数据信号时在线缆500之间的电串扰。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盖板494包括与内端492b沿侧向方向A隔开的顶壁497和与彼此沿横向方向T隔开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壁493和495。压缩屏蔽件490能够包括附连部件498,附连部件配置成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的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附连部件498能够布置在屏蔽件本体492的第一和第二侧492c和492d处。附连部件498能够相同或不同地成形。
盖板494中的每个配置成接收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至少一根。例如,当压缩屏蔽件490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时,盖板494中的每个能够接收仅单一线缆500。应该理解的是,示出的压缩屏蔽件490配置成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且配置成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的压缩屏蔽件490可在沿屏蔽件本体492的位置处限定盖板494,所述位置与如在此描述的配置成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的压缩屏蔽件490的位置不同,以便与触头图案相符,且如在此描述的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一起使用的压缩屏蔽件490的附连部件498能够根据需要依据任何替换性实施方式配置。
依据组装引线框架组件430的优选方法,包括信号触头452的引线框架外壳432能够如上述地附连到接地板468。所述多根线缆500然后能够例如通过移除内部绝缘层和外部绝缘层504a-b和510中的其中一个或两者的一部分以限定接地护套506的导体端514和暴露部分507而被制备。导体端514能够配置成布置在信号触头452的相应安装端458上。每根线缆500的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507能够配置成与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重叠,且当每根线缆500的导体端514附连到信号触头452的对应安装端458时能够抵接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
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的导体端514然后能够附连到信号触头452的相应安装端458。例如,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的导体端514能够焊料焊接、或以其他方式附连到信号触头452的相应安装端458。压缩屏蔽件490然后能够附连到引线框架组件430。随着压缩屏蔽件490附连到引线框架组件430,压缩屏蔽件490操作以至少压缩所述多根线缆500的端部512。
随着压缩屏蔽件490附连到引线框架外壳432,顶壁497的内表面497a与线缆500接触,由此压缩线缆使得线缆500中的每根的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507被压缩在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上。压缩屏蔽件490能够因此配置成偏压所述多根线缆500中的每根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507)靠在接地板468的相应部分上,使得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507布置成与接地板468电通信。应该理解的是,压缩屏蔽件490能够根据需要由任何适当的材料构造。例如,压缩屏蔽件490能够根据需要由诸如金属或导电塑料的导电材料或诸如导电损耗材料的任何适当的损耗材料制成。应该理解的是,第一电连接器400并非受限于示出的引线框架组件430。例如,电连接器400能够替换性地利用任何其他合适的引线框架组件构造,例如根据需要构造为一个或多个引线框架组件。应该理解的是,以上已经依据仅一个示例描述了压缩屏蔽件490,且压缩屏蔽件490能够根据需要依据任何适当的替换性实施方式构造,以便将线缆500的接地护套506的暴露部分压缩成与接地板468接触。
连接器外壳406能够构造为竖直型连接器外壳或直角型连接器外壳。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30,所述多个引线框架组件布置在连接器外壳406的空隙中且与彼此沿侧向方向A隔开。每个引线框架组件430能够在电连接器400中限定电触头450的相应列。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连接器外壳406支撑六个引线框架组件430。六个引线框架组件430能够包括在连接器外壳406中从左到右布置的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的末端464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的末端480能够依据第一方位设置,在第一方位下,末端464和480朝向外壳本体408的第一侧壁408e弯曲。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的末端464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的末端480能够依据第二方位设置,在第二方位下,末端464和480朝向外壳本体408的第二侧壁408f弯曲。第一电连接器400能够构造为具有在连接器外壳406中从左到右布置在第一侧壁408e和第二侧壁408f之间的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430。
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外壳106和406还能够限定互补保持部件,互补保持部件配置成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相对于彼此保持在配合位置。例如,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连接器外壳106还限定至少一个闩锁接收部件123,诸如,第一和第二闩锁接收部件123a和123b,第一和第二闩锁接收部件分别沿横向方向T伸入第一和第二对齐梁122a和122b中。连接器外壳406还包括至少一个闩锁部件423,诸如,第一和第二闩锁部件423a和423b。第一闩锁部件423a布置在外壳本体408的顶壁408c上,且配置成与第一闩锁接收部件123a可释放地接合。与第一闩锁部件423a类似地构造的第二闩锁部件423b布置在外壳本体408的底壁408d上,且配置成与第二闩锁接收部件123b可释放地接合。
外壳本体408还能够配置成保护第一和第二闩锁部件423a和423b。例如,依据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侧壁408e和408f在顶壁408c上方沿横向方向T延伸,且在底壁408d下方沿横向方向T延伸。应该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外壳106和406并非受限于示出的保持部件,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外壳106和406中的其中一个或两者能够根据需要替换性地构造为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保持部件。还应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器外壳206能够根据需要依据示出的保持部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保持部件替换性地构造。
第二电连接器100能够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外壳106和由连接器外壳106支撑的多个电触头150。就电缆连接器系统10而言,所述多个电触头150能够称为第一多个电触头。所述多个电触头150能够包括分别限定配合接口102处的配合端以及安装接口104处的安装端的第一多个信号触头152。电触头150还能够包括在配合接口102处的多个接地配合端和在安装接口104处的接地安装端。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能够与接地配合端沿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横向方向T对齐。信号触头152的接地端能够在第二电连接器100是竖直型连接器时与接地配合端沿横向方向T对齐,且在第二电连接器100是直角型连接器时与接地配合端沿纵向方向L对齐。电触头150能够设置成与彼此沿侧向方向A隔开的多个直线阵列。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每个直线阵列包括接地板,接地板包括导电板本体,使得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从板本体伸出。替换性的,电触头150能够包括与彼此隔开的多个接地触头,每个接地触头包括单一配合端和单一安装端。
提供前述说明的目的是进行解释且并非理解为限定电连接器。虽然已经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或优选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已经在此使用的文字是说明和示意的文字而不是限制的文字。而且,虽然在此已经参照具体结构、方法、和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电连接器并非旨在受限于在此公开的特例。例如,应该理解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结合一个实施方式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可等同地应用于在此描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得益于本说明书教导的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在此描述的电连接器做出多种修改,并且在不偏离例如如同由所附权利要求列出的电连接器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改变。

Claims (18)

1.一种电缆组件,包括:
电连接器;
电缆,其包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以及
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内插件,所述内插件包括:
电绝缘本体,其限定延伸穿过本体的一对孔,其中,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孔配置成接收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所述本体具有沿纵向方向的深度和沿着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厚度,所述本体的深度和厚度被选择以控制所述本体的体积,从而调节电缆组件的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尺寸化为接收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不同线缆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与另一孔隔开与电连接器的触头隔开的距离基本相等的距离,使得延伸穿过相应孔的差分信号导体与相应的触头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内插件具有在2和5之间的介电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孔沿纵向方向延伸穿过所述本体,且所述本体限定沿纵向方向L的深度,所述深度在0.5mm和2mm之间。
6.一种电缆组件,包括:
电连接器;
电缆,其包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和
内插件,其包括电绝缘本体,电绝缘本体限定延伸穿过所述本体的一对孔,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孔配置成接收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相应一个差分信号导体的未绝缘部分,其中,
内插件不完全覆盖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所述相应一个的暴露端且不在围绕所述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所述相应一个的绝缘部分之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内插件不接收电缆的暴露导电箔。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内插件仅部分地覆盖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所述相应一个的被暴露的剥皮部分且被暴露的剥皮部分的一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内插件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内插件具有与外部绝缘体的介电常数不同的介电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内插件限定延伸穿过所述本体的第一和第二孔,第一和第二孔中的每个配置成接收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导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外部绝缘体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导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外部绝缘体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导体中的仅其中一个,且不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导体中的另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尺寸化为小于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相应差分信号导体的相应内部绝缘层。
14.一种电缆组件,包括:
电缆,其包括多对差分信号导体;和
电连接器,各差分信号导体在所述电连接器处电连接到触头,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内插件,每个内插件包括电绝缘本体,所述电绝缘本体限定延伸穿过电绝缘本体的一对孔,所述一对孔中的每个孔配置成接收所述多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一对的相应一个差分信号导体,其中,
所述内插件减小电信号反射且有助于防止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之间电短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组件和导电接地板,每个引线框架组件包括具有配合端的多个电信号触头,且导电接地板限定与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对齐的多个接地配合端,
其中,所述电缆限定联接到接地板的至少一根排扰线,且所述信号触头与引线框架组件之一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电信号触头电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压缩屏蔽件安装在所述电缆端部上面,使得所述多个内插件安置在所述压缩屏蔽件与所述接地板之间。
17.一种调节电缆组件的电特性的方法,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电缆和线缆连接器,所述电缆包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且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一对差分信号触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每个插入穿过从内插件的电绝缘本体延伸穿过的一对孔中的相应不同孔,所述内插件的本体限定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
选定所述内插件的本体的长度和深度以限定围绕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所述内插件的本体的体积,以便对应地调整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和第二电缆的紧邻第二对电信号导体之间的空间中的介电常数;以及
将延伸穿过孔的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每个布置成与相应的差分信号触头电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布置步骤还包括将延伸穿过孔的所述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中的每个物理地安装到相应的差分信号触头。
CN201480017853.4A 2013-03-25 2014-03-21 电缆组件 Active CN105051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5047P 2013-03-25 2013-03-25
US61/805,047 2013-03-25
PCT/US2014/031448 WO2014160610A1 (en) 2013-03-25 2014-03-21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1978A CN105051978A (zh) 2015-11-11
CN105051978B true CN105051978B (zh) 2019-01-04

Family

ID=5162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853.4A Active CN105051978B (zh) 2013-03-25 2014-03-21 电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35495B2 (zh)
EP (1) EP2979325A4 (zh)
CN (1) CN105051978B (zh)
WO (1) WO2014160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79325A4 (en) * 2013-03-25 2016-11-09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US10615524B2 (en) * 2015-03-18 2020-04-07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CN108432065B (zh) * 2015-12-07 2021-04-23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TWI722067B (zh) 2015-12-07 2021-03-21 新加坡商安姆芬諾爾富加宜(亞洲)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電性共用接地之電連接器
TWI746561B (zh) 2016-05-31 2021-11-2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能纜線終端
CN108616015B (zh) * 2016-12-12 2020-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WO2019028373A1 (en) 2017-08-03 2019-02-07 Amphenol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FOR HIGH SPEED INTERCONNECTIONS
US20190214771A1 (en) * 2017-09-11 2019-07-11 Ardent Concepts, Inc. Compliant Termination for a Controlled-Impedance Cable
US10498085B2 (en) * 2018-03-01 2019-12-0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Molded interconnect substrate for a cable assembly
WO2019195319A1 (en) 2018-04-02 2019-10-10 Ardent Concepts, Inc. Controlled-impedance compliant cable termination
CN116014507A (zh) 2018-07-12 2023-04-25 申泰公司 缆线连接器系统
WO2020076785A1 (en) 2018-10-09 2020-04-16 Samtec, Inc. Cable connector systems
US11228123B2 (en) 2018-12-17 2022-01-18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termination
CN111490410B (zh) 2019-01-25 2021-11-30 美国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7175239A (zh) 2019-01-25 2023-12-05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
CN117175250A (zh) 2019-01-25 2023-12-05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CN113728521A (zh) 2019-02-22 2021-11-30 安费诺有限公司 高性能线缆连接器组件
WO2021055584A1 (en) 2019-09-19 2021-03-25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CN113258325A (zh) 2020-01-28 2021-08-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频中板连接器
US11831108B2 (en) 2020-09-01 2023-11-28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lic shield
TWI755171B (zh) * 2020-11-24 2022-02-1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US11616327B2 (en) * 2021-03-22 2023-03-28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Contact assembly with ground structure
CN214957657U (zh) * 2021-04-23 2021-11-30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0264A (en) * 1994-08-09 1996-12-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ed connector
US20030064625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Ddk Ltd Multiconductor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signal
CN147120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平衡传输电缆且具有用于定位电缆的模块的电连接器
JP200626085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tsu Component Ltd 平衡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201781115U (zh) * 2010-07-30 2011-03-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rca接线端子的插孔塞子
CN201887197U (zh) * 2010-09-15 2011-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25919A (zh) * 2009-12-30 2012-10-10 Fci公司 具有阻抗调节肋的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7516A (en) 1981-05-26 1983-08-09 The Bendix Corporation Cable termination apparatus
NL9101695A (nl) 1991-10-09 1993-05-03 Burndy Electra Nv Contact voor een kabel met een of meer binnengeleiders.
US5281762A (en) * 1992-06-19 1994-01-2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ulti-conductor cable grounding connec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5453026A (en) * 1993-06-25 1995-09-2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Plug assembly and connector
US5437831A (en) 1993-08-04 1995-08-0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cess of modifying a cable end
US6380485B1 (en) * 2000-08-08 2002-04-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ed wire termination for twinax wires
DE10121762C1 (de) * 2001-05-04 2003-02-20 Siemens Ag Steckverbinder zum Anschließen von Koaxialleitern
US6786755B2 (en) * 2002-03-27 2004-09-07 Molex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apabilities
JP2004071404A (ja) 2002-08-07 2004-03-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部分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及びその端末処理構造
US6648676B1 (en) * 2002-12-24 2003-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JP4166599B2 (ja) * 2003-03-17 2008-10-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接続部品及び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US6896556B1 (en) * 2004-01-26 2005-05-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with power adapter
JP4954001B2 (ja) 2007-09-21 2012-06-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多芯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5290362B2 (ja) 2011-07-13 2013-09-18 イエス ウェイ エンタープライズ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クロストーク信号を減少する伝送ユニット
CN103257407B (zh) * 2012-02-20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8696378B2 (en) * 2012-02-24 2014-04-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figured to electrically couple to a communication cable
US9231393B2 (en) 2012-04-13 2016-01-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assembly with organizer
US9070998B2 (en) * 2012-07-27 2015-06-30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y
JP5904106B2 (ja) * 2012-11-30 2016-04-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ならびに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EP2979325A4 (en) * 2013-03-25 2016-11-09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0264A (en) * 1994-08-09 1996-12-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ed connector
US20030064625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Ddk Ltd Multiconductor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signal
CN147120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平衡传输电缆且具有用于定位电缆的模块的电连接器
JP200626085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tsu Component Ltd 平衡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02725919A (zh) * 2009-12-30 2012-10-10 Fci公司 具有阻抗调节肋的电连接器
CN201781115U (zh) * 2010-07-30 2011-03-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rca接线端子的插孔塞子
CN201887197U (zh) * 2010-09-15 2011-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0610A1 (en) 2014-10-02
CN105051978A (zh) 2015-11-11
EP2979325A1 (en) 2016-02-03
EP2979325A4 (en) 2016-11-09
US20160049746A1 (en) 2016-02-18
US9735495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1978B (zh) 电缆组件
US7384275B2 (en) High speed, high signal integr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9306336B2 (en) High frequency connector
US567900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228888C (zh) 带有多触点接地屏蔽件的连接器组件
TWI653788B (zh) 電子連接器
CN100541917C (zh) 电连接器
US9545040B2 (en) Cable retention housing
CN2599780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5013877B2 (ja) 誘導性及び容量性カップリングのバランスを取る電気コネクター
US9385477B2 (en) High speed edge card connector
CN101853997B (zh) 电连接器系统
CN103178408B (zh) 构造成屏蔽电缆端接区域的电连接器
CN106067611B (zh)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US20060234556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4852606B2 (ja) 電気通信分野用コネクタ及び少なくとも2個のコネクタの組み合わせ
CN102106041A (zh) 表面安装的电连接系统和方法
CN108092015A (zh) 缆线、缆线组件以及将缆线连接到基板的方法
CN104903979A (zh) 电缆组件
CN1906817A (zh) 改进的电信号传输系统
US2008029329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member thereof
CN104348038A (zh) 同轴型电连接器
CN2600947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281622B2 (en)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low-coupling contacts
CN104362459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mphenol fujiayi (Asia) Pt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