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7206A -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7206A
CN105017206A CN201510321513.7A CN201510321513A CN105017206A CN 105017206 A CN105017206 A CN 105017206A CN 201510321513 A CN201510321513 A CN 201510321513A CN 105017206 A CN105017206 A CN 105017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mixing tank
cylindrical shell
horizontal
cylinder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15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7206B (zh
Inventor
肖福魁
杨金海
赵宁
李绍果
杜彦革
杨娟
高未敏
张建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Zhongke Hui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hemical Institute Co ltd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hemical Institute Co ltd,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Chemic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215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7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7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7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7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7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17/34Oxygen atoms
    • C07D317/36Alkylene carbonates; Substituted alkylene carbonates
    • C07D317/38Ethylene carbon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17/34Oxygen atoms
    • C07D317/36Alkylene carbonates; Substituted alkylene 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02Chemical plants

Abstract

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是将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分别连续从前部送至,在混合器搅拌、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的作用下,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后部的混合器出料口流出,从前部的反应器原料入口进入卧式连续反应器中,原料混合液在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由前向后移动并反应,产生的氨气以及多元醇气体通过反应器排气口直接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下来的多元醇重新回流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氨气去真空系统,未被气化的多元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所组成的反应液由后部的反应液出料口采出,去后处理工序。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便于大规模工业实施的优点。

Description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工艺,具体说涉及一种以尿素和多元醇为原料合成环状碳酸酯的连续反应工艺及其卧式原料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技术背景
环状碳酸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甘油酯等)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重视的新型“绿色”化工产品。其中的碳酸乙烯酯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可用作纺织上的抽丝液,也可直接作为脱除酸性气体的溶剂及混凝土的添加剂,在医药上可用作制药的组分和原料,还可用作塑料发泡剂及合成润滑油的稳定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碳酸丙烯酯在电子工业上可作高能电池及电容器的优良介质,高分子工业上可作聚合物的溶剂和增塑剂,也可用作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增塑剂,还可用作酚醛树脂固化促进剂和水溶性胶黏剂颜填料的分散剂,同时也是化工行业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脱除天然气、石油裂解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另外,还可用于纺织、印染等工业领域;碳酸甘油酯可作为高极性溶剂或高聚物中间体,通过与对应酸、酯或是酸的衍生物进行酯交换反应可以用来制备其它的环状碳酸烯酯,也是一种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聚亚氨酯发泡粒子的组成部分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可用于多类物质的新型溶剂和反应溶剂,具有不挥发、无毒、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可以减少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使用,还可作为衣料原料,作为涂料工业的潜在原料。
环状碳酸酯可通过CO2与相应的环氧烷烃制得,也可通过尿素与相应的多元醇制得,还可通过碳酸二甲酯与相应的多元醇来制备,以及CO2与多元醇反应制得。其中的尿素与相应的多元醇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已引起业界的极大兴趣。
中国发明专利CN1298696C发明了一种以脂肪族二元醇为循环剂的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该方法中提到了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氧化钡、氧化铝、氧化铅、氧化铜、氧化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钼、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镧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为催化剂,但未涉及便于产业化的反应工艺;中国发明专利CN100519506C描述了一种单体有机碳酸酯的生产方法,在该方法的第一阶段中,将尿素、取代的尿素、氨基甲酸的盐或酯或N位取代的衍生物溶解于聚亚烷基二醇、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中,或溶解于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并使用促进氨或胺分解的催化剂,使上述原料转化为含有碳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的混合物,同时通过提留气将游离的氨或胺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但未涉及具体的反应工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73777Y发明了尿素与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搅拌的釜式反应器、冷凝接收系统、真空系统和催化剂离心分离回收系统。该装置虽然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但采用单独的釜式间歇反应工艺,不便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国专利CN104059047A发明了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原料混合器和釜式反应器,采用了由带外强制循环泵的专用原料混合器、多个带有外强制循环泵的串联的专用釜式反应器、真空系统、反应液加热系统、反应过程中的气相冷凝回流系统、真空切换出料罐、调节控制系统所组成,该工艺虽能实现连续反应,但操作控制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操作,又便于大规模工业实施的由尿素和多元醇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其专用卧式原料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本发明工艺是由一台或多台串联而成的带有外加热夹套和上/下挡板以及搅拌的卧式原料混合器、一台或多台串联而成的带有上/下挡板和外加热夹套及内置加热管以及偏心搅拌的卧式连续反应器、冷凝器、温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压力自动控制调节系统、液位自动控制调节系统所组成。使尿素、多元醇和催化剂的配料过程连续化,并能使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反应时间得到保证,同时还能及时移除副产物氨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达到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易于自动化控制和大规模连续稳定生产的目的。通过该工艺过程合成的环状碳酸酯收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分别连续送至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混合器多元醇进口、混合器尿素进口和混合器催化剂进口,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前部进入到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在混合器搅拌、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的作用下,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混合并向后移动,并在混合器外加热夹套加热到所需要的混合温度下形成均匀的原料混合液,原料混合液从位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后部的混合器出料口流出进入卧式连续反应器中;
(2)步骤(1)原料混合液经调节阀调节流量后,从卧式连续反应器的前部的反应器原料入口进入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在反应器搅拌、反应器上挡板和反应器下挡板、由反应器外加热夹套和反应器内置加热管加热控制的所需要的反应温度下、以及所需要反应压力下,原料混合液在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由前向后移动,并进行反应,反应产生的氨气以及多元醇气体通过置于卧式连续反应器顶部的反应器排气口直接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下来的多元醇重新回流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氨气去真空系统,未被气化的多元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所组成的反应液由位于卧式连续反应器后部的反应液出料口采出,去后处理工序。
如上所述的多元醇、尿素及催化剂的混合过程可根据配料量的多少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完成,以确保尿素有充足的溶解时间并充分溶解。由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组成时,其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为2-5台。
如上所述步骤(1)混合温度为25-100℃。加热温度由控制热媒加入量的温度调节阀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内的温度检测计连锁自动控制。
如上所述的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原料;
如上所述的催化剂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锌、碳酸锂、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锶、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等碳酸盐和金属氧化物,或由两种或三种以上这些碳酸盐和/或金属氧化物配制而成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步骤(1)中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的加入质量比为76—240:40—60:1。
如上所述步骤(2)的反应过程可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连续反应器完成。由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组成时,反应器的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多台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为2-5台。
如上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为:压力40-600mmHg,温度120-200℃。压力由卧式连续反应器的压力检测器与压力调节阀连锁,根据要求控制与真空系统相连的压力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自动控制。加热温度由控制热媒加入量的温度调节阀与卧式连续反应器内的温度检测计连锁自动控制;
如上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需控制原料混合液的进料量,以及卧式连续反应器的液位,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的液位不能超过卧式连续反应器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反应器容积的1/5。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的液位通过出料调节阀和卧式连续反应器液位检测计连锁自动控制。
如上所述的环状碳酸酯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或碳酸甘油酯等产物。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设计了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本发明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圆筒筒体、混合器前封头,混合器后封头、混合器搅拌器、混合器固定支撑架、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混合器上挡板、混合器下挡板、混合器外加热夹套,其特征在于混合器搅拌器由混合器搅拌电机、混合器搅拌轴和混合器搅拌器桨叶组成,混合器搅拌轴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水平中心轴线上,混合器搅拌器桨叶的直径大于等于混合器圆筒筒体的半径,但小于混合器圆筒筒体直径;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为拱形板,其高度小于混合器圆筒筒体直径的3/4,但大于混合器圆筒筒体半径的1/4,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分别在每一个混合器搅拌桨叶的前后交错排列;混合器搅拌轴由至少1个混合器固定支撑架进行支撑,混合器固定支撑架中心带有与混合器搅拌轴相连接的轴承;混合器搅拌轴的末端与混合器后封头相接处有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在混合器前封头的上部设有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混合器尿素进料口和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混合器圆筒筒体后部设有混合器测压口和混合器测温口,于混合器圆筒筒体后部底端设有混合器出料口,混合器后封头上设有混合器液位计接口,混合器圆筒筒体上设有混合器外加热夹套,混合器外加热夹套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混合器热媒进和混合器热媒出口。
如上所述的混合器固定支撑架为1-5个。
如上所述的在混合器搅拌轴上每隔300-4000mm处设有1个混合器搅拌桨叶。
如上所述的混合器搅拌桨叶的形式可以是桨式,或涡轮式,或推进式,或框式,或三叶后弯式,或螺带式,或锯齿圆盘式,或门框式。
如上所述的混合器圆筒筒体的长度为2000-25000mm,直径1000-20000mm。
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的直径为φ100-1000mm,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的直径为φ200-1000mm,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的直径为φ100-500mm。
混合器圆筒筒体后部上端设有混合器测压口,混合器测压口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相连接的端面的150-200mm处,混合器测压口的直径为φ25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相连接的端面的150-1100mm处设有混合器出料口,混合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50-2000mm;在距混合器出料口中心线的左侧的130-1150mm处设有混合器测温口,混合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
混合器液位计接口的通径为DN50mm;混合器液位计接口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18000mm;
混合器外加热夹套的长度为1800-24800mm;混合器外加热夹套的前部底端设有混合器热媒进,后部顶端设有混合器热媒出口,混合器热媒进和混合器热媒出口的直径为φ57-500mm。
如上所述的混合器当上挡板或混合器下挡板的高度大于混合器圆筒筒体半径时,在混合器上挡板或混合器下挡板上与混合器搅拌轴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混合器搅拌轴能水平从混合器上挡板或混合器下挡板的凹形槽处通过,且不与混合器搅拌轴相碰。
本发明的卧式连续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圆筒筒体、反应器前封头、反应器后封头、反应器搅拌器、反应器固定支撑架、反应器搅拌轴末端固定支撑轴承、反应器上挡板、反应器下挡板、反应器外加热夹套,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搅拌器是由反应器搅拌电机、反应器搅拌轴和反应器搅拌器桨叶组成,反应器圆筒筒体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反应器排气口,反应器搅拌轴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面,距反应器圆筒筒体底部的距离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的1/2处;反应器搅拌器桨叶的直径大于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的1/4,但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反应器上挡板为梯形板,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的中上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的1/2;反应器下挡板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底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的1/4;反应器上挡板和反应器下挡板在每一个反应器搅拌桨叶的前后交错排列;反应器搅拌轴由至少1个反应器固定支撑架进行支撑,反应器固定支撑架中心带有与反应器搅拌轴相连接的轴承;反应器搅拌轴的末端与反应器后封头相接处有反应器固定支撑轴承;反应器圆筒筒体内置反应器加热管,反应器加热管置于反应器圆筒筒体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方,浸于反应液中,在反应器前封头上部设有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反应器圆筒筒体后部设有反应器测压口和反应器测温口,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后部底端设有反应器出料口,反应器后封头上设有反应器液位计接口,反应器圆筒筒体上设有反应器外加热夹套,反应器外加热夹套下起反应器圆筒筒体的底部,上至反应器圆筒筒体的水平中心线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反应器热媒进口和反应器热媒出口。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搅拌器的形式是桨式,或涡轮式,或推进式,或框式,三叶后弯式,或螺带式,或锯齿圆盘式或门框式;
如上所述的在反应器搅拌轴上每隔300-4000mm处设有一个反应器搅拌桨叶。
如上所述的当反应器上挡板的高度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时,在反应器上挡板上与反应器搅拌轴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反应器搅拌轴能从凹形槽的缺口处水平通过,且不与反应器搅拌轴相碰。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下挡板为拱形板,或梯形板,或三角形板或锯齿形板。
如上所述的当反应器下挡板的高度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半径时,在反应器下挡板上与反应器搅拌轴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反应器搅拌轴能从凹形槽的缺口处水平通过,且不与反应器搅拌轴相碰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加热管是平面型盘管、蛇形管、螺旋盘管或U型管,反应器加热盘管由φ25-108mm的管子盘成。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排气口为1-5个,多个排气口时,其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反应器排气口的高度200-3000mm,直径100-5000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圆筒筒体的长度为3000-20000mm,直径1000-18000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的直径为φ250-2000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测压口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相连接的端面的150-200mm处,反应器测压口的直径为φ25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出料口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相连接的端面的150-1100mm处,反应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50-2000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测温口位于距反应器出料口中心线的左侧的130-1150mm处,反应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
所述的反应器液位计接口的通径为DN50mm;反应器液位计上/下接口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16000mm;
所述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的长度为2800-19800mm;反应器热媒进口和反应器热媒出口的直径为φ57-500mm。
本发明的特点如下:
1.专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2.专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可实现尿素、多元醇以及催化剂配料的连续进行,便于物料的均匀混合以及大规模生产操作;
3.专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内设的上/下挡板有利于尿素、多元醇与催化剂在混合器内由前至后的波浪形移动,混合充分;
4.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结构简单,换热面积大,且便于制造;
5.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可实现尿素与多元醇反应由前至后连续的进行,避免了釜式间歇操作时的频繁升温和降温所带来的能量消耗,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弊端,起到了节能稳定的作用;
6.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上部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排气口便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的及时排出,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
7.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内设的上/下挡板有利于尿素、多元醇与催化剂在反应器内由前至后的波浪形移动,混合充分,反应完全;
8.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设置的浸泡于反应液中的偏心搅拌,使之搅拌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损坏;
9.反应过程中,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内的液位高度控制在反应器筒体水平中心线处,这样可降低反应液的液柱高度,便于反应产生的氨气的逸出;
10.反应过程中,专用卧式连续反应器内的液位高度控制在反应器筒体水平中心线处,反应器筒体水平中心线上部空出空间有利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的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
图3是本发明的卧式连续反应器。
如图1所示:100为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118为混合器圆筒筒体;116为混合器前封头;117为混合器后封头;M1为混合器搅拌电机;112为混合器搅拌轴;115为混合器搅拌桨叶;113为混合器上挡板;114为混合器下挡板;101为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2为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3为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11为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04为混合器热媒出口;105为混合器热媒进口;110为混合器测压口;106为混合器测温口;108和109为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19为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20为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107为混合器出料口;P1为压力传感器;L1为液位传感器;T1为温度传感器;121为热媒入口调节阀;122为原料混合液出口调节阀;F1为原料混合液流量传感器;200A和200B为卧式连续反应器;218A和218B为反应器圆筒筒体;216A和216B为反应器前封头;217A和217B为反应器后封头;M2和M3为反应器搅拌电机;210A和210B为反应器搅拌轴;211A和211B为反应器搅拌桨叶;214A和214B为反应器上挡板;213A和213B为反应器下挡板;215A和215B为反应器加热管;212A和212B为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04A和204B为反应器热媒出口;205A和205B为反应器热媒进口;206A和206B为反应器测温口;201A和201B为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2A和202B为反应器汽相出口;203A和203B为反应器测压口;208A、208B、209A和209B为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19A和219B为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20A和220B为反应器固定支撑轴承;207A和207B为反应器出料口;P2、P3为压力传感器;L2、L3为液位传感器;T2、T3为温度传感器;222A、222B真空系统调节阀;221A、221B为反应液出口调节阀;223A、223B为热媒进口调节阀;EA、EB为冷凝器。
如图2所示:100为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118为混合器圆筒筒体;116为混合器前封头;117为混合器后封头;M1为混合器搅拌电机;112为混合器搅拌轴;115为混合器搅拌桨叶;113为混合器上挡板;114为混合器下挡板;101为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2为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3为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11为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04为混合器热媒出口;105为混合器热媒进口;110为混合器测压口;106为混合器测温口;108和109为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19为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20为混合器搅固定支撑轴承;107为混合器出料口。
如图3(200的正视图)所示:200为卧式连续反应器;218为反应器圆筒筒体;216为反应器前封头;217为反应器后封头;M2为反应器搅拌电机;210为反应器搅拌轴;211为反应器搅拌桨叶;214为反应器上挡板;213为反应器下挡板;215为反应器加热管;212为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04为反应器热媒出口;205为反应器热媒进口;206为反应器测温口;201为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2为反应器汽相出口;203为反应器测压口;208和209为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19为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20为反应器固定支撑轴承;207为反应器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专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100包括混合器圆筒筒体118、混合器前封头116,混合器后封头117、混合器搅拌器112、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120、上挡板113、下挡板114、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混合器搅拌器由混合器搅拌电机M1、混合器搅拌轴112和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组成,混合器搅拌轴112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水平中心轴线上,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的直径大于等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半径,但小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直径;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为拱形板,其高度小于混合器圆筒筒118直径的3/4,但大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半径的1/4,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分别在每一个混合器搅拌桨叶115的前后交错排列;混合器搅拌轴112由1个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进行支撑,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中心带有与混合器搅拌轴112相连接的轴承;混合器搅拌轴112的末端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接处有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120;在混合器前封头116的上部设有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和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设有混合器测压口110和混合器测温口106,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底端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混合器后封头117上设有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8/109,混合器圆筒筒体118上设有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混合器热媒进105和混合器热媒出口104。
所述的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是在混合器搅拌轴112由前至后的1000mm处有1个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
所述的在混合器搅拌轴112上每隔300mm处设有混合器搅拌桨叶115,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的直径等于500mm,混合器搅拌桨叶115的形式是桨式。
所述的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长度为2000mm,直径1000mm。
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的直径为φ100mm,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的直径为φ200mm,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的直径为φ100mm。
混合器测压口110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mm处,混合器测压口110的直径为φ25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mm处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混合器出料口107的直径为φ250mm;在距混合器出料口107中心线的左侧的175mm处设有混合器测温口106,混合器测温口106的直径为φ25mm;
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8/109的通径为DN50mm;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9/108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mm;
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的长度为1200mm;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的前部底端设有混合器热媒进105,后部顶端设有混合器热媒出口104,混合器热媒进105和混合器热媒出口104的直径为φ57mm。
所述的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拱形板,其高度250mm。
本发明的卧式连续反应器200包括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反应器前封头216、反应器后封头217、反应器搅拌器、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反应器搅拌轴末端固定支撑轴承220、反应器上挡板214、反应器下挡板213、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反应器搅拌器是由反应器搅拌电机M2、反应器搅拌轴210和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组成,反应器圆筒筒体218顶部设有1个反应器排气口202,反应器搅拌轴210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面,距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底部的距离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2处;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的直径大于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4,但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反应器上挡板214为梯形板,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中上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2;反应器下挡板213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底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4;反应器上挡板214和反应器下挡板213在每一个反应器搅拌桨叶211的前后交错排列;反应器搅拌轴210由1个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进行支撑,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中心带有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连接的轴承;反应器搅拌轴210的末端与反应器后封头相接处有反应器固定支撑轴承220;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内置反应器加热管215,反应器加热管215置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方,浸于反应液中,在反应器前封头216上部设有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反应器圆筒筒体118后部设有反应器测压口203和反应器测温口206,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底端设有反应器出料口207,反应器后封头217上设有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反应器圆筒筒体218上设有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下起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底部,上至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
所述的反应器搅拌器的形式是桨式。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的直径126mm。
所述的当反应器上挡板214是梯形板,其高度为250mm;
所述的反应器下挡板213为拱形板,其高度125mm。
所述的反应器加热管215是平面型盘管,反应器加热盘管215由φ25mm的管子盘成。
所述的反应器排气口202为1个,反应器排气口202的高度200mm,直径100mm。
所述的反应器圆筒筒体的长度为3000mm,直径1000mm。
反应器搅拌轴210由前至后的1500mm处带有1个固定支撑架219。
所述的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的直径为φ250mm。
所述的反应器测压口203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mm处,反应器测压口203的直径为φ25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出料口207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mm处,反应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50mm;
如上所述的反应器测温口206位于距反应器出料口207中心线的左侧的175mm处,反应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
所述的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的通径为DN50mm;反应器液位计上/下接口209/208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mm;
所述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长度为2200mm;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的直径为φ57mm。
(1)在搅拌器开动的条件下,将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分别连续送至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混合器多元醇进口101、混合器尿素进口102和混合器催化剂进口103,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前部进入到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在混合器搅拌、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的折流作用下,混合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在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混合并向后移动,打开热媒进口调节阀121,使热媒进入到原料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中,设定温度传感器T1为25℃,通过温度传感器T1和热媒调节阀121的连锁自动调控,控制混合器内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5℃,并在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加热到所需要的混合温度下形成均匀的原料混合液,设定流量传感器F1的流量等于进入到混合器内的原料乙二醇、尿素和催化剂的质量的总和,打开混合物料出口调节阀122,并使混合器出口调节阀122与混合物料流量传感器F1关联,原料混合液从位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后部的混合器出料口107流出进入卧式连续反应器中;
(2)控制原料混合液流通过第一个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A进入到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开动反应器搅拌器(由反应器搅拌电机M2、反应器搅拌轴210A和反应器搅拌桨叶211A组成),使原料混合液在第一个反应器内由前至后流动。开启与真空系统I相连接的真空调节阀222A控制反应器内的真空度为600mmHg柱,开通反应器热媒进口调节阀223A并向反应器加热盘管内通入热媒,控制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反应液的温度T2为120℃,使尿素和乙二醇在氧化钙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和氨气。生成的氨气和部分因提供饱和蒸汽压而气化了的乙二醇,通过冷凝器EA冷凝后,液化了的乙二醇回流至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不凝气氨气则去真空系统I回收。打开第一个反应液出口调节阀221A,并使反应液出口调节阀221A与液位传感器L2相关联,使粗反应液通过第二个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B流向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同时控制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的液位在500mm的高度。通过真空调节阀222B调节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压力为500mmHg柱,并开动第二个反应器搅拌器(由反应器搅拌电机M3、反应器搅拌轴210B和反应器搅拌桨叶211B组成),使粗反应液在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内由前至后流动。开通热媒进口调节阀223A并向反应器加热盘管内通入热媒,控制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反应液的温度T2为140℃后,使粗反应液在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进行完全反应,进一步转化成碳酸乙烯酯和氨气,此时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已检测不到反应器出料口207B内的反应液中的尿素含量,碳酸乙烯酯的收率为90%。生成的氨气和部分因提供饱和蒸汽压而气化了的乙二醇,通过冷凝器EB冷凝后,液化了的乙二醇回流至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釜200B内,不凝气氨气则去真空系统II回收。打开第二个反应器出口调节阀221B,并使调节阀221B与液位传感器L3相关联,控制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内的液位在500mm的高度,并使反应液通过反应器出料口207B流出去后续处理工序。
实施例2:
混合器圆筒筒体118长度为10000mm,直径9000mm,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的直径为6000mm;从带有搅拌电机M1端的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端面算起的混合器搅拌轴112上,每隔2000mm处,设有搅拌桨叶;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为拱形板,其高度为5000mm。在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与混合器搅拌轴112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混合器搅拌轴112能水平从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的凹形槽处通过,且不与搅拌轴112相碰;混合器搅拌轴由前至后每隔2500mm有1个固定支撑架119,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的直径为φ500mm,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的直径为φ600mm,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的直径为φ250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80mm处,于筒体上部设有混合器测压口110,测压口的直径为φ25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550mm处,于混合器圆筒筒体下部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出料口的直径为φ1000mm;在距混合器出料口107中心线的左侧的600mm处设有混合器测温口(106),混合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液位计接口108/109的通径为DN50mm;液位计上/下接口109/108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0mm;外加热夹套111的长度为,7700mm;热媒进/出口105/104的直径为φ250mm。
反应器圆筒筒体218长度为10000mm,直径9000mm;反应器圆筒筒体218顶部等距离设有4个反应器排气口202;反应器排气口202的高度1500mm,直径1000mm;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的直径为3000mm;搅拌器的形式是推进式;反应器上挡板214为梯形板,其高度为5000mm;在反应器上挡板214上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反应器搅拌轴210能从凹形槽的缺口处水平通过,且不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碰;反应器下挡板213为三角形板,其高度为1200mm;反应器搅拌轴210由前至后每隔2500mm带有1个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反应器加热管215是平蛇形管,反应器加热管215由φ57mm的管子盘成;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的直径为φ1000mm;在距反应器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80mm处,于反应器圆筒218上部设有反应器测压口203,反应器测压口203的直径为φ25mm;在距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550mm处,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下部设有反应器出料口207,反应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1000mm;在距反应器出料口207中心线的左侧的600mm处设有反应器测温口206,反应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的通径为DN50mm;反应器液位计上/下接口209/208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0mm;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长度为7700mm;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的直径为φ250mm;
1,2-丙二醇、尿素以及催化剂氧化锌和三氧化铝(按氧化锌和三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120:50:1的配料比由原料混合器100混合器于60℃配制成原料液,配制好的原料液流入到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的压力为500mmHg柱,反应温度130℃,使尿素与1,2-丙二醇进行反应得到粗反应液。粗反应液再流入到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在压力400mmHg柱,反应温度为180℃进行反应,此时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已检测不到反应器出料口207B内的反应液中的尿素含量,碳酸丙烯酯的收率为97%。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混合器圆筒筒体118长度为25000mm,直径20000mm;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的直径为18000mm;从带有搅拌电机M1端的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端面算起的混合器搅拌轴112上,每隔4000mm处,设有搅拌桨叶;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为拱形板,其高度为14000mm。。在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与混合器搅拌轴112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混合器搅拌轴112能水平从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的凹形槽处通过,且不与搅拌轴112相碰;混合器搅拌轴由前至后每隔5000mm有1个固定支撑架119,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的直径为φ1000mm,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的直径为φ1000mm,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的直径为φ500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200mm处,于筒体上部设有混合器测压口110,测压口的直径为φ25mm;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400mm处,于混合器圆筒筒体下部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出料口的直径为φ2000mm;在距混合器出料口107中心线的左侧的1200mm处设有混合器测温口106,混合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液位计接口108/109的通径为DN50mm;液位计上/下接口109/108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18000mm;外加热夹套111的长度为19000mm;热媒进/出口105/104的直径为φ500mm。
反应器圆筒筒体长度为20000mm,直径18000mm;反应器圆筒筒体顶部等距离设有3个反应器排气口202;反应器排气口202的高度3000mm,直径5000mm;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的直径为800mm;搅拌器的形式是三叶后弯式;反应器上挡板214为梯形板,其高度为12000mm;在反应器上挡板214上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交处开凹形槽,以便反应器搅拌轴210能从凹形槽的缺口处水平通过,且不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碰;反应器下挡板213为锯齿形板,其高度为2600mm;反应器搅拌轴210由前至后每隔4000mm带有1个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反应器加热管215是平U型管,反应器加热管215由φ108mm的管子盘成;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的直径为φ2000mm;在距反应器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200mm处,于反应器圆筒218上部设有反应器测压口203,反应器测压口203的直径为φ25mm;在距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400mm处,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下部设有反应器出料口207,反应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000mm;在距反应器出料口207中心线的左侧的1200mm处设有反应器测温口206,反应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的通径为DN50mm;反应器液位计上/下接口209/208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16000mm;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长度为14000mm;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的直径为φ500mm;
将丙三醇、尿素,以及碳酸钠按240:40:1的配料比分别由原料混合器100于100℃配制成原料液后,流入到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第一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A内的压力为100mmHg柱,反应温度200℃,使尿素与丙三醇进行反应得到粗反应液,粗反应液流入到到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第二个卧式连续反应器200B内压力为40mmHg柱,反应温度200℃,使尿素与丙三醇进一步进行反应,此时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已检测不到反应器出料口207B内的反应液中的尿素含量,碳酸甘油酯的收率为96%。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42)

1.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分别连续送至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混合器多元醇进口、混合器尿素进口和混合器催化剂进口,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从卧式原料混合器的前部进入到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在混合器搅拌、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的作用下,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在卧式原料混合器中混合并向后移动,并在混合器外加热夹套加热到所需要的混合温度下形成均匀的原料混合液,原料混合液从位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后部的混合器出料口流出进入卧式连续反应器中;
(2)步骤(1)原料混合液经调节阀调节流量后,从卧式连续反应器的前部的反应器原料入口进入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在反应器搅拌、反应器上挡板和反应器下挡板、由反应器外加热夹套和反应器内置加热管加热控制的所需要的反应温度下、以及所需要反应压力下,原料混合液在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由前向后移动,并进行反应,反应产生的氨气以及多元醇气体通过置于卧式连续反应器顶部的反应器排气口直接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下来的多元醇重新回流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氨气去真空系统,未被气化的多元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所组成的反应液由位于卧式连续反应器后部的反应液出料口采出,去后处理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尿素及催化剂的混合过程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大小一致或不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混合器为2-5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混合温度为25-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原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锌、碳酸锂、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锶、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 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的加入质量比为76—240:40—6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反应过程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连续反应器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其大小一致或不一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台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为2-5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为:压力40-600mmHg,温度120-2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的液位不超过卧式连续反应器容积的2/3,也不少于反应器容积的1/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碳酸酯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或碳酸甘油酯。
15.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它包括混合器圆筒筒体(118)、混合器前封头(116),混合器后封头(117)、混合器搅拌器、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120)、混合器上挡板(113)、混合器下挡板(114)、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其特征在于混合器搅拌器由混合器搅拌电机(M1)、混合器搅拌轴(112)和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组成,混合器搅拌轴(112)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水平中心轴线上,混合器搅拌器桨叶(115)的直径大于等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半径,但小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直径;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为拱形板,其高度小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直径的3/4,但大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半径的1/4,混合器上挡板(113)和混合器下挡板(114)分别在每一个混合器搅拌桨叶(115)的前后交错排列;混合器搅拌轴(112)由至少1个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进行支撑,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中心带有与混合器搅拌轴(112)相连接的轴承;混合器搅拌轴(112)的末端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接处有混合器固定支撑轴承(120);在混合器前封头(116)的上部设有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混合器尿素进 料口(102)和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设有混合器测压口(110)和混合器测温口(106),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底端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混合器后封头(117)上设有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8/109),混合器圆筒筒体(118)上设有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混合器外加热夹套(11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混合器热媒进(105)和混合器热媒出口(104)。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固定支撑架(119)为1-5个。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混合器搅拌轴(112)上每隔300-4000mm处设有1个混合器搅拌桨叶115。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搅拌桨叶(115)的形式是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框式、三叶后弯式、螺带式、锯齿圆盘式或门框式。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长度为2000-25000mm,直径1000-20000mm。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器多元醇进料口(101)的直径为φ100-1000mm,混合器尿素进料口(102)的直径为φ200-1000mm,混合器催化剂进料口(103)的直径为φ100-500mm。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器测压口(110)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200mm处,混合器测压口的直径为φ25mm。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距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后部与混合器后封头(1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1100mm处设有混合器出料口(107),混合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50-2000mm。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距混合器出料口(107)中心线的左侧的130-1150mm处设有混合器测温口(106),混合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8/109)的通径为DN50mm;混合器液位计接口(109/108)位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18000mm。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器外加热 夹套(111)的长度为1800-24800mm。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器热媒进(105)和混合器热媒出口(104)的直径为φ57-500mm。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当上挡板113或混合器下挡板(114)的高度大于混合器圆筒筒体(118)半径时,在混合器上挡板113或混合器下挡板(114)上与混合器搅拌轴(112)相交处开凹形槽。
28.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200),它包括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反应器前封头(216)、反应器后封头(217)、反应器搅拌器、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反应器搅拌轴末端固定支撑轴承(220)、反应器上挡板(214)、反应器下挡板(213)、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搅拌器是由反应器搅拌电机(M2)、反应器搅拌轴(210)和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组成,反应器圆筒筒体(218)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反应器排气口(202),反应器搅拌轴(210)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面,距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底部的距离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2处;反应器搅拌器桨叶(211)的直径大于等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4,但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反应器上挡板(214)为梯形板,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中上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2;反应器下挡板(213)固定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底部,其高度小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直径的3/4,但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的1/4;反应器上挡板(214)和反应器下挡板(213)在每一个反应器搅拌桨叶(211)的前后交错排列;反应器搅拌轴(210)由至少1个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进行支撑,反应器固定支撑架(219)中心带有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连接的轴承;反应器搅拌轴(210)的末端与反应器后封头相接处有反应器固定支撑轴承(220);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内置反应器加热管(215),反应器加热管(215)置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水平中心轴线的正下方,浸于反应液中,在反应器前封头(216)上部设有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反应器圆筒筒体(118)后部设有反应器测压口(203)和反应器测温口(206),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底端设有反应器出料口(207),反应器后封头(217)上设有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反应器圆筒筒体(218)上设有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下起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底部,上 至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搅拌器的形式是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框式、三叶后弯式、螺带式、锯齿圆盘式或门框式。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反应器搅拌轴(210)上每隔300-4000mm处设有一个反应器搅拌桨叶(211)。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上挡板(214)或反应器下挡板(213)的高度大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半径时,在反应器上挡板(214)或反应器下挡板(213)上与反应器搅拌轴(210)相交处开凹形槽。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下挡板(213)为拱形板、梯形板、三角形板或锯齿形板。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加热管(215)是平面型盘管、蛇形管、螺旋盘管或U型管,反应器加热管(215)由φ25-108mm的管子盘成。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排气口(202)为1-5个,多个反应器排气口(202)时,其大小一致或不一致。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排气口(202)的高度200-3000mm,直径100-5000mm。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长度为3000-20000mm,直径1000-18000mm。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混合物料入口(201)的直径为φ250-2000mm。
38.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测压口(203)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200mm处,反应器测压口(203)的直径为φ25mm。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出料口(207)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后部与反应器后封头(217)相连接的端面的150-1100mm处,反应器出料口的直径为φ250-2000mm。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测温 口(206)位于距反应器出料口(207)中心线的左侧的130-1150mm处,反应器测温口的直径为φ25mm。
4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液位计接口(208/209)的通径为DN50mm;反应器液位计上/下接口(209/208)位于反应器圆筒筒体(218)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距离为800-16000mm。
4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卧式连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外加热夹套(212)的长度为2800-19800mm;反应器热媒进口(204)和反应器热媒出口(205)的直径为φ57-500mm。
CN201510321513.7A 2015-06-11 2015-06-11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Active CN105017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1513.7A CN105017206B (zh) 2015-06-11 2015-06-11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1513.7A CN105017206B (zh) 2015-06-11 2015-06-11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7206A true CN105017206A (zh) 2015-11-04
CN105017206B CN105017206B (zh) 2017-04-19

Family

ID=5440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1513.7A Active CN105017206B (zh) 2015-06-11 2015-06-11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720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9207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co2与多元醇间接制备环状有机碳酸酯的工艺
CN110339867A (zh) * 2019-07-24 2019-10-18 河南大学 尿素与多元醇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回收方法
CN110628471A (zh) * 2019-10-18 2019-12-31 湖州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卧管阶梯式液相连续反应装置
CN111925351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尿素与丙二醇(或乙二醇)连续溶解的方法
CN113493216A (zh) * 2021-07-12 2021-10-12 青海锂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湖卤水制备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级碱式碳酸镁的方法
CN1139962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制尿素脂肪醇混合液的新型配料釜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53359A (zh) * 2022-05-23 2022-06-24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74180A (zh) * 2022-03-18 2022-08-09 蚌埠金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5041106A (zh) * 2022-06-21 2022-09-13 湖北新轩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三氯甲苯的反应器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9924U (zh) * 2011-12-29 2012-08-15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推进反应器
CN103570588A (zh) * 2013-08-30 2014-02-12 北京丰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CN104059047A (zh) * 2014-07-10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原料混合器和釜式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9924U (zh) * 2011-12-29 2012-08-15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推进反应器
CN103570588A (zh) * 2013-08-30 2014-02-12 北京丰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CN104059047A (zh) * 2014-07-10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原料混合器和釜式反应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9207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co2与多元醇间接制备环状有机碳酸酯的工艺
CN110339867A (zh) * 2019-07-24 2019-10-18 河南大学 尿素与多元醇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回收方法
CN110628471A (zh) * 2019-10-18 2019-12-31 湖州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卧管阶梯式液相连续反应装置
CN111925351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尿素与丙二醇(或乙二醇)连续溶解的方法
CN113493216A (zh) * 2021-07-12 2021-10-12 青海锂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湖卤水制备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级碱式碳酸镁的方法
CN1139962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制尿素脂肪醇混合液的新型配料釜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74180A (zh) * 2022-03-18 2022-08-09 蚌埠金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4874180B (zh) * 2022-03-18 2024-03-08 蚌埠金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4653359A (zh) * 2022-05-23 2022-06-24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53359B (zh) * 2022-05-23 2022-08-16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41106A (zh) * 2022-06-21 2022-09-13 湖北新轩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三氯甲苯的反应器及制备方法
CN115041106B (zh) * 2022-06-21 2023-11-07 湖北新轩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三氯甲苯的反应器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7206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7206A (zh)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
CN105272851B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制备方法
AU2020372526A1 (en) Gas-liquid bubbling bed reactor, re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arbonate
CA2448674A1 (en) Anaerobic digestion apparatus, methods for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for minimizing the use of inhibitory polymers in digestion
CN104059047B (zh) 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
CN101531588B (zh) 一种新的精对苯二甲酸的制造方法
CN103007862B (zh) 一种乙炔羰基化法合成丙烯酸及酯的气液搅拌反应器
AU2020267320A1 (en) Built-in micro interfacial enhanced reac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ta production with px
CN106607004A (zh) 一种环流混合器及其应用
CN113200996B (zh) 一种戊酸酯的连续流合成方法
CN108129267A (zh) 低温全连续化反应系统及应用
CN102276485A (zh) 一种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生产方法
CN114917848A (zh) 一种合成硫酸乙烯酯的装置和方法
CN108640838B (zh) 一种连续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装置与方法
CN113908786A (zh) 一种2b酸粗品生产系统
CN109865493A (zh) 一种用于对二甲苯氧化的双鼓泡塔反应装置及反应工艺
CN111072598B (zh) 一种利用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直接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
CN105170033B (zh) 一种环型多层套管膜反应器及使用其生产(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6478340B (zh) 一种基于分壁精馏塔分离苯-烯烃体系的系统
CN115043734A (zh) 一种连续化2,4,4'-三氯-2'-硝基二苯醚生产工艺
CN111233693B (zh) 一种3-n,n-二羟乙基氨基乙酰苯胺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13150021A (zh)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三氟化硼络合物的方法
CN102001938A (zh) 一种合成草酸二甲酯或草酸二乙酯并联产草酸的工艺及生产系统
CN217677348U (zh) 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分离装置
CN205653386U (zh) 一种酯化聚合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6

Address after: 047400 southeast of Nanjie Village, Yuwu Town, Tunliu County,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Zhongke Huian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030001 No. 27 Taoyuan South Road, Yingze District, Shanxi, Taiyuan

Co-patentee before: DALIAN CHEMICAL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