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6395A -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6395A
CN105006395A CN201510186653.8A CN201510186653A CN105006395A CN 105006395 A CN105006395 A CN 105006395A CN 201510186653 A CN201510186653 A CN 201510186653A CN 105006395 A CN105006395 A CN 105006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scissors
face
scissor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66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6395B (zh
Inventor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866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6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6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6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6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6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键帽内凹底面有键配合凸肩32,由键配合凸肩32、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所述剪刀脚支撑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板下面44构成。怎样提高剪刀脚支撑、键帽、支承板耐磨性能;怎样采用较薄的金属板生产剪刀脚支撑以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实现键盘进一步低高度化,是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能否替代现普遍采用的塑料剪刀脚支撑问题所在。

Description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优先权声明:
本发明权利要求1、7、12-15、要求2014年4月18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1410156994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42~46及相应的实施例的优先权;
本发明权利要求2、6、7、12-15、要求2014年8月4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1410378612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5~18及相应的实施例的优先权;
本发明权利要求3--16、要求2014年9月27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1410502292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61~84及相应的实施例的优先权;
本发明权利要求3--16、要求2014年11月29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1410704960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61~86及相应的实施例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装载在作为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中的键开关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设有多个这种键开关装置的键盘。
背景技术
在装配于笔记本电脑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薄型,即低高度型键盘中,要求进行击打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的低高度化,并且提高其操作性即手感好。一般情况下,能够在低高度型键盘中使用的键开关装置设有:支撑板(例如,金属薄板或键盘的下部底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键帽;相互联动并安装在支撑板的上方的朝竖直方向导引并支承键帽的一对塑料剪刀脚部件;对应于键帽的升降运动开闭电路的触点部的开关机构。通过一对塑料剪刀脚部件相互同步联动,键帽能够相对于支撑板、朝实质上垂直方向保持平行于支撑板的姿态,同时进行升降运动。键开关装置的敲键操作特性会受到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的行程量、塑料剪刀脚部件的刚性、塑料剪刀脚部件与键帽配合间隙,以及伴随升降动作中所谓敲键感觉的敲键操作特性的影响。
现有笔记本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普遍采用薄型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
参见图1、图2现有键盘的键结构装置包括键帽1、弹性体11、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有配合部的支撑板15、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16,剪刀脚支撑16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1、支撑板15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从侧面看呈X状安装的剪刀脚支撑16通过中部附近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1平行于支撑板15升降运动。
其中支撑板15的配合部由支板转动部13及支板滑动部14构成,剪刀脚支撑16(均由塑料生产)由右剪刀脚4及左剪刀脚8构成,剪刀脚支撑16的上下配合部分别由下铰轴9、下滑轴7及剪刀上转动部10、剪刀上滑动部6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由右剪刀脚4上的中枢轴5与塑料左剪刀脚8上的外框中枢孔5c铰接构成。
此装置通过塑料制成的右剪刀脚4上的中枢轴5与塑料制成的左剪刀脚8上的中枢孔铰接,下铰轴9及下滑轴7分别与支撑板15上的支板转动部13及支板滑动部14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剪刀上转动部10及剪刀上滑动部6分别与键帽1上的键帽滑动部3 及键帽转动部2呈滑动配合、转动配合,形成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并通过呈圆拱状弹性体--橡胶弹圈11将键帽1向上顶起,左剪刀脚8及右剪刀脚4的联动部由分别位于剪刀脚臂中部附近的中枢轴5与中枢孔5c转动配合构成;左剪刀脚8、右剪刀脚4分别与键帽1及支撑板15连接的连接部由分别分布在剪刀脚臂上端或下端的剪刀上转动部10、下滑轴7及剪刀上滑动部6、下铰轴9构成。
橡胶弹圈11被安装固定在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上表面并与对应,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被安装固定在支撑板15的上表面,支撑板15上的支板转动部13及支板滑动部14穿过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上的相应贯穿孔,并位于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上表面上方附近。
参见图1、图2、键帽1的配合部键帽滑动部3或键帽转动部2构成,其中键帽滑动部3由键竖立限位挡3a、键倒扣配合面3c、键配合平面3b构成,键竖立限位挡3a、键倒扣配合面3c、键配合平面3b光滑连接在一起,键帽转动部2开口向下,键帽转动部2与剪刀上转动部10转动配合。
参见图2、塑料左剪刀脚8的剪刀上滑动部6被上下位置相对应的键倒扣配合面3c、键配合平面3b限制上下两个自由度,键帽1上下移动时,剪刀上滑动部6在键倒扣配合面3c、键配合平面3b之间的空间内滑动,键帽1在无外力作用时,在橡胶弹圈11的弹力作用下,键帽1的剪刀上滑动部6被压在键竖立限位挡3a上,此时键帽1处于上极限位。
参见图3、键帽1的键竖立限位挡3a、键倒扣配合面3c为一个整体,键配合平面3b为键帽内凹底面的一部分,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位置相对应。
参见图4、图5、图6、图7、钣金冲压成型的剪刀脚支撑16采用0.25mm-0.7mm厚的板面上成型,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下配合部由分别位于剪刀脚臂18上端、下端的上端板面延伸凸台23、下端板面延伸凸台24构成,上端板面延伸凸台23、下端板面延伸凸台24经冲裁钣金成型为截面呈方形的凸台,上端板面延伸凸台23、下端板面延伸凸台24可冲压倒角去毛剌(倒角可倒成直面,也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是倒圆弧面),剪刀脚支撑16由左刚性剪刀脚16a及右刚性剪刀脚16b组成。
在剪刀脚支撑16的两个剪刀脚臂18的内侧、外侧,有两个从剪刀脚支撑16的板面并沿剪刀脚臂18长度方向同向延伸的延伸板面19,延伸板面19并沿剪刀脚臂18厚度方向向下折弯,延伸板面19的悬臂端部有冲压成型的冲压悬臂弧21,冲压悬臂弧21位于剪刀脚臂18下板面附近并位于剪刀脚臂18长度方向的中部附近,剪刀上支撑面20位于剪刀脚臂18下板面的中部附近,是呈平直板面的剪刀脚臂18下板面的一部分。
现有的采用钣金剪刀脚支撑16的键结构装置包括键帽1(图中未表示)、弹性体11(图中未表示)、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有配合部的支撑板15、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16,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板面延伸凸台23的角部、下端板面延伸凸台24的角部分别与键帽1的配合部、支撑板15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撑面20、冲压悬臂弧21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6的冲压悬臂弧21、剪刀上支撑面20相互支撑,形成中部附近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1平行于支撑板15升降运动。
当键帽1被按下时,键帽1克服弹性体11(图中未表示)的弹力推动左刚性剪刀脚16a及右刚性剪刀脚16b的上配合部沿键帽1的移动、左刚性剪刀脚16a及右刚性剪刀脚16b的下配合部沿支撑板15的配合部转动或移动,同时冲压悬臂弧21沿剪刀上支撑面20滑动;键帽1向下移动至键帽1的底面与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接触即达下极限位,至下极限位时弹性体11内的凸台(图中未表示)触发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上的开关电路(图中未表示),当键帽1的外力去掉后,在弹性体11(图中未表示)的弹力作用下,键帽1复位至上极限位。
与钣金剪刀脚支撑相比较,现普遍采用的塑料剪刀脚支撑存在强度差、刚度差、精度差,且注塑生产存在注塑缺陷,不能实现键盘进一步低高度化,剪刀脚支撑结构复杂很难实现自动化安装等,同时,剪刀脚支撑采用注塑生产效率远低于采用步进模的生产效率,步进模也称高速模具,其具有高效率、高寿命、高精度,被称为现代三高模具,钣金剪刀脚支撑替代现普遍采用的塑料剪刀脚支撑是大势所趋。但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存在的下列问题影响其全面推广。
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存在的问题:
钣金剪刀脚支撑虽然具有强度高、刚度高、生产效率高、生产设备成本低等优点。但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讲存在以下问题:
1.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下配合部均由冲裁钣金成型截面呈方形的凸台,由截面呈方形的凸台的角部分别与键帽、支承板的配合部配合,键帽1的配合部剪刀脚支撑16的凸台的角部会加速与键帽、支承板磨损,造成剪刀脚支撑、键帽、支承板精度丧失快。
2.将截面呈方形的凸台的角部采用倒角工艺----可倒成直面、圆弧面、倒圆弧面,钣金的倒角工艺难度较大(特别是采用较薄的金属板时),且存在倒角精度差、表面光洁度差。
3.当剪刀脚支撑16采用非常薄的金属板时,如采用0.1mm---0.2mm的金属板,将截面呈方形的凸台的角部倒角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截面呈方形的凸台的厚度薄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刀片。
4.当剪刀脚支撑16采用较薄的金属板时(如采用0.08mm---0.15mm的金属板),剪刀上滑动部6在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之间的空间无法注塑生产(参见图1--图5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位置相对应),该空间的高度尺寸为0.08mm---0.15mm时,注塑模具采用0.08mm---0.15mm的合金薄片抽芯,该薄片既无法加工又无强度。
5.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无法倒太大的圆角,而无法采用现在流行的键帽安装方法,无法采用现在流行的剪刀脚支撑16的安装方法。
6.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采用0.4mm以上的板厚,材料成本高,影响了实现键盘进一步低高度化(两个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叠在一起达0.8mm厚)。
怎样提高剪刀脚支撑、键帽、支承板耐磨性能;怎样采用较薄的金属板生产剪刀脚支撑以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实现键盘进一步低高度化,是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能否替代现普遍采用的塑料剪刀脚支撑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剪刀脚支撑的光滑板面实现与键帽、支承板的面面配合,以及实现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配合、安装的键开关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键帽内凹底面有键配合凸肩32,由键配合凸肩32、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所述剪刀脚支撑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板下面44构成。
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与键帽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
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剪刀防脱结构构成,其中,剪刀上支承部与键帽1的键帽支撑配合部配合,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上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1的上的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键帽1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键帽支撑部,键帽1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部、键帽1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支撑板15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配合部由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折弯板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下支撑部为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剪刀脚支撑16呈平面状的剪刀上端板下面44与键帽1的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上支撑部为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下端下板面66分别与键帽支撑部、支撑板支撑部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上支承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构成 ;键帽支撑配合部由位于键内凹底面上的键的平面或键的弧面或键配合凸肩32构成,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构成键帽的配合部,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下板面。
进一步的是:键帽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构成,所述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部,所述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为平面,倒扣配合部为呈弧面的倒扣配合弧33a,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弧33a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构成,键配合凸肩32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配合凸肩32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帽内凹底面30或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弧面,键帽内凹底面30、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均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帽内凹底面30或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弧面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键限位弧面均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限位弧面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圆弧面,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倒扣配合部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沿剪刀脚支撑16的宽度方向排列,剪刀上端上板面43位于剪刀上端下板面44的内侧或外侧。
进一步的是:键倒扣凸台33键配合凸肩32沿键帽的宽度方向排列,键倒扣凸台33位于键配合凸肩32的内侧或外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帽有独立设置的键帽防脱结构,所述键帽的配合部与键帽防脱结构沿键帽的宽度方向排列,剪刀防脱结构与键帽防脱结构限位配合,键帽防脱结构由键限位凸台55或键弹性悬臂构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倒扣凸台33均开囗向内,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弧33a、倒扣前斜面33b,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倒扣配合弧33a与倒扣前斜面33b连接,倒扣前斜面33b位于倒扣配合部33a内侧的开口处,倒扣前斜面33b向与键帽内凹底面30相反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由钣金冲压成型;键帽处于下极限位时,键倒扣凸台33上方的键倒扣空间能容纳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呈圆弧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上,剪刀上端上板面43位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键帽及支承板15有限制剪刀脚支撑16沿剪刀脚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键水平限位结构、支承板水平限位结构。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采用超薄的剪刀脚支撑实现与键帽、支承板的面面配合带来的积极效果是:
1.  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材料成本,铝合金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15mm;钢质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08mm。
2.  采用剪刀脚支撑的上下光滑板面分别实现与键帽、支承板的面面配合,大幅提高了配合精度。
3.  提高了各零件间的耐磨性,键开关装置经久耐用。
4.  取消了角部的倒角工艺,简化了剪刀脚支撑的冲压工艺。
5.  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厚度,进一步实现键低高度化。
6.  键帽的配合部采用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沿键的宽度方向排列,即键倒扣配合面3c位于键配合平面3b旁,彻底解决了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时,键帽的配合部因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之间的间距太小而无法注塑生产的难题。
7.  取消了与键倒扣配合面3c连为一体的键竖立限位挡3a,而将键限位结构独立设置,键帽的键倒扣配合面3c开口向内,并在键倒扣配合面3c设置前斜面为实觋键帽于上极限位的全新安装创造了条件。(现有采用塑料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塑料剪刀脚支撑位于下极限位时,键帽实现安装)
该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掌上型电脑、各类嵌入式键盘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开关装置。本发明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材料成本,简化了剪刀脚支撑的冲压工艺,大幅提高了各零件的配合精度、提高了各零件间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个键帽的现有塑料剪刀脚支撑结构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一个键帽的现有塑料剪刀脚支撑结构装置的连接关系图;
图3是一种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帽示意图;
图4是一种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处于上极限位的键装置剖视图;
图5是一种现有的钣金剪刀脚支撑处于上极限位的键装置剖视图;
图6是图4的键装置下降示意图;
图7是图5的键装置下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键帽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键帽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键帽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上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下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键装置下降示意图;
图16是图14的键装置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键帽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上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
图21是图20的D-D剖视图 ;
图22是图20的B-B剖视图 ;
图23是图20的C-C剖视图 ;
图24是图21下降的过程图 ;
图25是图22下降的过程图 ;
图26是图23下降的过程图 ;
图27是另一种结构的支承板的侧视图 ;
图28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上极限位的立体图 ;
图29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
图30是图29的侧视图 ;
图31是图29的E-E剖视图 ;
图32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上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
图34是图33的H-H剖视图 ;
图35是图33的G-G剖视图 ;
图36是图33的F-F剖视图 ;
图37是图34键装置下降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38是图35键装置下降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39是图36键装置下降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40是另一种结构的支承板的立体图 ;
图41是另一种结构的键帽的立体图;
图42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剖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剖视图;
图45是图43剪刀脚支撑处下极限位的视图;
图46是另一种结构的支承板的立体图;
图47是另一种结构的键帽的立体图;
图48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9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剖视图;
图50  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剪刀脚支撑的立体示意图;
图51是另一种结构的键帽的立体图;
图52是本发明的剪刀脚总装好的键装置于上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53是本发明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54是图53的I-I剖视图;
图55是图53的J-J剖视图;
图56是图53的K-K剖视图;
图57是图54剪刀脚支撑处下极限位的视图;
图58是图55剪刀脚支撑处下极限位的视图;
图59是图56剪刀脚支撑处下极限位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8--图14、本发明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薄膜开关片、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键帽内凹底面30有键配合凸肩32,由键配合凸肩32、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所述剪刀脚支撑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板下面44构成。
所述剪刀脚支撑16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键帽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构成;所述剪刀脚支撑16由钣金冲压成型。
所述剪刀脚支撑16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与键帽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
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由剪刀上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剪刀防脱结构构成,其中,剪刀上支承部与键帽1的键帽支撑配合部配合,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上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1的上的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键帽1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1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1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支撑板15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配合部由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折弯板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
;当剪刀脚支撑16呈平面状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呈弧面状的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下支撑部为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时;
剪刀脚支撑16呈平面状的剪刀上端板下面44与键帽1的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上支撑部为剪刀上端上板面43;
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下端下板面66分别与键帽支撑配合部、支撑板支撑部配合。
键帽支撑配合部可以由键配合凸肩32构成;可以由键帽内凹底面30构成;可以由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形成的凸台的上平面或上平面上的弧面构成;可以由键帽内凹底面30成形的弧面。
剪刀上支承部可以为剪刀脚支撑16上部的圆弧面;可以为呈平面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可以为呈圆弧面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该圆弧面通过折弯板面形成。
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下配合部由剪刀下支撑部、剪刀下端上板面63构成,其中,剪刀下支撑部与支撑板15上的支板支撑配合部配合或与开关回路的上表面配合;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下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的折弯边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所述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为平面,所述支撑板15的折弯边上的倒扣配合部为弧面弧面。
所述剪刀下支撑部由剪刀下端下板面66构成,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为弧面,支板支撑配合部由支承板15上的呈平面状的支板平面构成。
所述剪刀下支撑部由剪刀下端下板面66构成,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为弧面,支板支撑配合部由位于支承板15上的弧面构成。
所述剪刀下支撑部由剪刀下端下板面66构成,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为平面,支板支撑配合部由位于支承板15上的弧面构成。
所述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部,所述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为平面,倒扣配合部为弧面,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部配合。
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构成,键配合凸肩32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配合凸肩32配合。
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帽内凹底面30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弧面,键帽内凹底面30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帽内凹底面30配合。
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限位弧面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键限位弧面均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限位弧面配合。
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圆弧面,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
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圆弧面,倒扣配合部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
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呈圆弧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上。
采用剪刀脚支撑的上下光滑板面分别实现与键帽、支承板的面面配合:大幅提高了配合精度。提高了各零件间的耐磨性,键开关装置经久耐用。取消了角部的倒角工艺,简化了剪刀脚支撑的冲压工艺。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材料成本,铝合金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15mm;钢质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08mm。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厚度,进一步实现键低高度化。
参见图8、图9、图10、键帽1有凹陷形成的键帽内凹底面30,在键帽内凹底面30的大平面的四周竖立有四个键侧壁,键帽1有分别与键右侧壁、键左侧壁、键帽内凹底面30刚性连接的两个键定位限位凸台38。在键帽的键右侧壁、键左侧壁分别独立设置有向内延伸的两个键弹性悬臂,本实施例的键帽防脱结构由有一定弹性的悬臂的键弹性悬臂构成,键弹性悬臂的悬臂端有键悬端凸台37,所述键悬端凸台37有键悬端凸台前钭面35、键悬端凸台后钭面36。键帽有呈喇叭形状的两个键安装导向面34,键安装导向面34逐渐向内收缩后与键帽的配合部的加强侧壁连接。
参见图10、通过在键帽左右两侧壁附近的键帽内凹底面30上,成型向下凹陷的键下凹沟槽31,在键下凹沟槽31与键帽内凹底面30相交的角部(角部以倒圆弧为最佳,本实施例为倒圆弧)形成键配合凸肩32。
参见图10、键倒扣凸台33均开囗向内,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分别从键右侧壁、键左侧壁呈悬臂状向内延伸,在键帽的宽度方向上,四个键倒扣凸台33的外侧均有刚性连接键倒扣凸台33、键帽内凹底面30的刚性竖立的加强侧壁。
参见图8、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表面由倒扣平面27与倒扣前斜面33b连接形成,倒扣前斜面33b位于键倒扣凸台33的开口处,倒扣前斜面33b向与键帽内凹底面30相反的方向倾斜,倒扣平面27与倒扣前斜面33b相交的角部(角部以倒圆弧为最佳)形成倒扣配合部,倒扣配合部由呈圆弧状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
参见图9、在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表面27也可以不设置倒扣前斜面33b,而采用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表面27于所述键倒扣凸台33的开囗处与键倒扣凸台33的竖立面相交,两平面相交的角部(角部以倒圆弧为最佳)形成倒扣配合部。但以设置有倒扣前斜面33b的键倒扣凸台33为最佳,倒扣前斜面33b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方便键帽安装。
将键限位结构独立设置,键倒扣凸台33开口向内,并在键倒扣凸台33设置前斜面为实觋键帽于上极限位的全新安装创造了条件。(现有采用塑料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塑料剪刀脚支撑位于下极限位时,键帽实现安装)
参见图8、图9、图10、倒扣配合部由倒扣配合弧33a构成,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构成。键帽的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与独立设置的键帽防脱结构沿键帽的宽度方向排列。键倒扣凸台33键配合凸肩32沿键帽的宽度方向排列,本实施例采用键倒扣凸台3均位于键配合凸肩32外侧,键倒扣凸台3也可位于键配合凸肩32内侧。
参见图8、图17、键帽的配合部采用键倒扣凸台33、键配合凸肩32沿键的宽度方向排列,即键倒扣凸台33位于键配合凸肩32旁,键倒扣凸台33下的空间可采用沿键的长度方向向内抽芯生产键帽,A尺寸可做得很小,有利于采用极薄的钢质剪刀脚支撑(如采用厚度为0.08mm剪刀脚支撑),彻底解决了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时,键帽的配合部因键倒扣配合面3c与键配合平面3b之间的间距太小而无法注塑生产的难题。
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材料成本,铝合金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15mm;钢质剪刀脚支撑的厚度由现在的0.4mm减薄为0.08mm。采用厚度超薄的剪刀脚支撑,成倍降低剪刀脚支撑的厚度,进一步实现键低高度化。
参见图11--图16、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的配合部采用转动或滑动配合时,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脚下端面51的下角部与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配合,由贯穿剪刀脚支撑16形成剪刀长条孔48,长条孔下端面49的上角部与支撑板15的支撑配合部的悬臂下表面配合,贯穿剪刀脚支撑16下板面的贯穿孔可以是剪刀长条孔48,也可以是贯穿剪刀脚左右边缘开放式的贯穿孔,但以剪刀长条孔48为最佳。
应确保剪刀脚下端面51至长条孔下端面49的距离N小于支撑板15的支撑配合部的悬臂下表面49至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距离。
应确保N小于剪刀脚支撑16的板厚。
当剪刀脚下端面51的下角部与长条孔下端面49上角部47的对角线距离近似等于或完全等于支撑板15的支板滑动部14的支撑配合部的悬臂下表面与膜开关片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的距离时,支撑板15的支板滑动部14的支撑配合部的悬臂下下表面近似地或完全与膜开关片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平行。此时,支板滑动部14的强度最大,并有利于键盘的低高度化。
由于剪刀脚下端面51至长条孔下端面49的距离N很小一般的为0.1—0.4,特别是当剪刀脚下端面5的下角部与长条孔下端面49上角部47的对角线距离近似等于或完全等于支撑板15的支板滑动部14的支撑配合部的悬臂下表面与膜开关片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的距离时, N=0.05---0.1mm,为提高配合部的强度,在长条孔下端面49所对应的剪刀脚下端面51有旋转顶入凸台49a。
应确保旋转顶入凸台49a与折弯成型支撑板15的下配合部形成的支撑板贯穿孔54对应。
当剪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转动配合时,剪刀脚下端面51的下角部与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或支撑板15的上表面配合,由刀脚支撑16的长条孔下端面49的上角部与支撑板15的支撑配合部内表面配合,长条孔上端面50与支撑板15的转动配合弧面52滑动配合。其中支板转动部13的配合部内表面、外表面的转动配合弧面52可以是同圆的的圆弧,也可以是不同圆的的圆弧。
参见图11--图16、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下板面44构成,其中,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下板面44均为光滑平面,
参见图11、图12、图13、剪刀脚支撑16有向下折弯的剪刀挂钩悬臂41,本实施例的剪刀防脱结构由刚性的剪刀挂钩悬臂41构成,在剪刀挂钩悬臂41的悬臂端有剪刀悬端凸台41,剪刀悬端凸台41 有剪刀悬端凸台前钭面40、剪刀悬端凸台后钭面42。
剪刀脚支撑16有剪刀左右限位空间39,所述键键定位限位凸台38的两长边与所述剪刀左右限位空间39的两侧壁滑动配合,此配合结构主要用于,键帽在升降过程中,防止键帽晃动。
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沿剪刀脚支撑16的宽度方向排列,剪刀上端上板面43位于剪刀上端下板面44的内侧或外侧。独立设置的剪刀挂钩悬臂41、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沿剪刀脚支撑16的宽度方向排列。
所述剪刀上支承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构成 ;键帽支撑配合部由位于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键配合凸肩32构成,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下板面。
图13---图16键帽的配合部与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配合时,键帽的键配合凸肩32与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配合;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与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配合。
键配合凸肩32可以是在键帽内凹底面30通过成型沟槽形成,可以是在键帽的内凹底通过成型凸台形成。
所述键帽及支承板15有限制剪刀脚支撑16沿剪刀脚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键水平限位结构、支承板水平限位结构(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9--图14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的键配合凸肩32相切,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与键配合凸肩32相切点至所述剪刀脚支撑16另一端的配合部的端部距离为L1,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延伸板面19的端部的延板端部角部31距剪刀脚支撑16的另一端的配合部的端部的距离为L2;两个剪刀脚支撑16相互支撑,当L5/L1= L4/L2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6完全同步上下移动。
如图14、当弹性体11(图中未表示)将键帽向上顶起时,键帽的剪刀防脱结构的悬臂端的倒钩与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防脱结构配合,将键帽限制于上极限位。
如图14-图16、键帽的键配合凸肩32与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配合;所述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与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配合。
应确保:倒扣配合弧33a与键配合凸肩32间的空间能容纳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
应确保:键帽处于下极限位时,键倒扣凸台33与键帽内凹底面30间的键倒扣空间能容纳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
由于剪刀脚支撑16均采用相互支撑的连杆结构,将键装置旋转180度,将支撑板15与键帽1位置互换,即将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1的配合结构(键帽防脱结构、剪刀防脱结构除外)应用于剪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的配合结构,均同样能实现键装置平行上下移动的目的。
实施例2
参见图17、图18、在键帽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配合部之间的键帽内凹底面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左右一个刚性的键限位凸台55、左右各两段键配合部凸台57,其中键限位凸台55位于两段键配合部凸台57之间的中部位置,键限位凸台55、键配合部凸台57、键帽1的配合部均沿宽度方向排列。
键帽防脱结构由键限位凸台55构成,键限位凸台55内侧有限位凸台导向钭面56,键限位凸台55外侧设置有键限位凸台端部58。
键配合部凸台57从键帽内凹底面的底面上向上凸起形成方形凸台,在分别位于左侧、右侧的键配合部凸台57的凸台外侧的角部(角部可不倒角,也可倒角,但以倒圆弧最佳)形成键配合凸肩32。键帽1的键配合部凸台57位于两个键倒扣凸台33之间,所述键配合部凸台57的外侧有键配合凸肩32;所述键帽的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键倒扣凸台33、键防脱结构构成,所述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表面有倒扣配合部、倾钭的倒扣前斜面33b,所述键限位凸台55高于键配合部凸台57,倒扣配合部由倒扣配合弧33a构成。
参见图19、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之间有贯穿板面的剪刀上部缺口59,在剪刀上部缺口59的底部有向上延伸的钣金弹性悬臂60,所述钣金弹性悬臂60向下弯折延伸,在钣金弹性悬臂60的悬臂端有向上或向下(本实施例为向上)弯折钣金形成的钣金悬臂弹性限位挡61。
参见图20、相互支撑的剪刀脚支撑16通过钣金悬臂弹性限位挡61与键帽1的键限位凸台端部58限位配合,防止键帽脱出并将键帽1限制在上极限位。
所述参见图19---图26、支撑板15采用0.5mm厚的铝合金制作,支撑板15有四个独立的沿剪刀脚支撑16宽度方向90折弯的宽度折弯边62,四个宽度折弯边62上部均有向内延伸的悬臂板,在宽度折弯边62的悬臂板的向下的表面设置有倒扣配合部、倒扣前斜面33b。
在剪刀脚支撑16下部的外侧均有冲压剪刀脚板面成型的剪刀下端折弯边62,剪刀下端下板面66位于剪刀下端折弯边62的折弯处的外表面,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为圆弧面,呈圆弧面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与支承板15的平面或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配合(本实施例采用与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配合),剪刀下支撑部为剪刀脚支撑16下部的圆弧面。
此支撑方式也可应用在键帽上,具体的是:呈平面状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的倒扣配合部配合,剪刀上支撑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构成,该剪刀上端上板面43经折弯后与键帽内凹底面上的平面配合,此方案剪刀上支撑部为弧面,并可取消键帽上的键配合凸肩32。
参见图27、图28支撑板15采用0.2mm厚的钢板制作,支撑板15有四个独立的沿剪刀脚支撑16宽度方向折弯的宽度折弯边69,
在四个宽度折弯边69的悬臂端的尾部有向上折弯的悬臂面面折弯板68,悬臂面面折弯板68的折弯处的下板面为倒扣配合部,悬臂面面折弯板68的下板面为向上倾斜的倒扣前斜面33b,倒扣前斜面33b与支撑板15的板面夹角为a。
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下配合部由剪刀下支撑部、剪刀下端上板面63构成,其中,剪刀下支撑部与支撑板15上的支板支撑配合部配合或与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配合,所述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的折弯边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剪刀下支撑部可以为剪刀脚支撑16下部的圆弧面;可以为呈平面状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可以为呈圆弧面状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该圆弧面通过折弯板面形成。
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下配合部与支撑板15转动配合或小位移配合,所述剪刀脚支撑16通过剪刀下支撑部沿支板支撑配合部旋转,所述倒扣配合部位于旋转圆心的附近,所述剪刀下端上板面63位于旋转圆心的附近。
所述倒扣配合部或剪刀下端上板面63位于距旋转圆心0---0.15mm的位置;
所述倒扣配合部或剪刀下端上板面63位于距旋转圆心0---0.05mm的位置。
支板支撑配合部可以为支承板15的上表面;可以为支承板15上成型的凸台的上表面平面;可以为支承板15上成型的圆弧面(如支板下凹面72);可以为开关回路12的上表面配合;可以为支承板15上的配合凸肩(与键帽的凸肩结构类似);还可以是支撑板15上的折弯边上的冲裁面上的向上的截面。
剪刀防脱结构可以由刚性的剪刀挂钩悬臂41构成;可以由有钣金悬臂弹性限位挡61的钣金弹性悬臂60构成。
键帽防脱结构可以为有一定弹性的悬臂的键弹性悬臂;可以为刚性的键限位凸台55。
所述支撑板15上的折弯边上或键帽1上的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部、倒扣前斜面33b,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或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部配合;所述倒扣配合部与倒扣前斜面33b连接,所述倒扣前斜面33b位于倒扣配合部内侧;位于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前斜面33b向下倾斜或位于支撑板15上的折弯边上的倒扣前斜面33b向上倾斜。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
参见图32、所述剪刀脚支撑16呈倒立的八型,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下配合部由剪刀下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剪刀防脱结构构成;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上;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下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的上的倒扣配合部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
所述支撑板15上有限制剪刀下支撑部水平移动的冲压凸台,在支撑板15上通过冲压成型冲压凸台成型支板下凹面72。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上折弯成型(即剪刀下端支撑弧)与支撑板15上的支板下凹面72转动配合或小位移配合。
参见图32---图39、所述剪刀下端下板面66(即剪刀下端支撑弧)位于有弹性的钣金弹性悬臂60的悬臂端,剪刀下支承部由剪刀下端下板面66构成。折弯成型的支板倒扣折弯边70呈正立的T型,在支板倒扣折弯边70对称的悬臂端尾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倒扣配合部。在两个支板倒扣折弯边70外侧成型有对称的向上凸起的对称的凸台,在凸台上成型有呈圆形的支板下凹面72,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支撑弧66与支撑板15上的支板下凹面72转动配合或小位移配合,所述支板倒扣折弯边70上的倒扣配合部位于呈圆形的支板下凹面72的圆心附近的弧面上,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位于呈圆形的支板下凹面72的圆心附近(理论上位于圆心为最佳)。
在支撑板15左右两侧有支板冲压拉伸凸台71,在支板冲压拉伸凸台71外侧有左右对称的外侧贯穿孔,在支板冲压拉伸凸台71内侧有左右对称的内侧贯穿孔,在内侧贯穿孔内侧边缘的中部附近有支板倒扣折弯边70,支板倒扣折弯边70从侧面看呈T型,在支板倒扣折弯边70的两个悬臂端的下端面有倒扣配合部。
在支板冲压拉伸凸台71上板面冲压成型有支板下凹面72、支板下凹面72,支板下凹面72为滑动配合部,支板下凹面72为转动配合部。
此呈倒立的八型的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支撑部与支撑板15的支板支撑配合部的配合结构也可用于键帽与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也可用于X架构的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的配合(即剪刀下端支撑弧66a与支板下凹面72的配合结)。
两个剪刀脚支撑16安装完成后,所述剪刀脚支撑有延伸板面19,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通过延伸板面19的端部的延板端部角部31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的上板面或下板面相互支撑,形成相互支撑配合结构。两个延伸板面19伸入支撑板15的内侧贯穿孔。
剪刀下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由剪刀下端下板面66构成。
应确保剪刀脚支撑16的的延伸板面19与支板倒扣折弯边70、支板下凹面72的凸台之间的支板贯穿孔位置对应。
其余与实施例2同。
实施例4
参见图40---图53、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由剪刀上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剪刀防脱结构构成;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上;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上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1的上的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参见图40、支撑板15的下配合部由成型宽度折弯边69、悬臂面面折弯板68形成。在悬臂面面折弯板68的下板面分别成型有倒扣配合部、倒扣前斜面33b。在支撑板15的中部的上下板面附近分别成型有两个支板中贯穿孔95,在图上部的支板中贯穿孔95的右侧冲压成型有支板支撑安装凸台94,在图下部的支板中贯穿孔95的左侧同样冲压成型有支板支撑安装凸台94。
参见图41、在键帽1的内凹底面的中部附近成型有上下对称的呈正立T型的两个键T型凸台75,键T型凸台75的两个悬臂端为键倒扣凸台33,在键倒扣凸台33的下表面弧成型有倒扣配合部。在两个键T型凸台75的外侧均有通过成型键平面限位凸台76形成的两个下凹弧面构成的键圆弧配合面74,在两个键圆弧配合面74的中部附近的平面限位凸台92上成型有键上极限位限面77。本实施例的两个键圆弧配合面74左右两侧的键平面限位凸台76与两个键圆弧配合面74內侧的键平面限位凸台76等高(亦即:安装完键帽后,两个键圆弧配合面74左右两侧的键平面限位凸台76起限制键帽的作用)。
所述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可以是同圆心,所述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也可以是不同圆心,当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不同圆心时,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也可为平面,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为位移配合,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起限制剪刀脚支撑16的配合部沿键的内凹底面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圆弧的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同心,两段键圆弧配合面74圆滑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圆。
应确保倒扣配合部位于键圆弧配合面74的圆心附近,理论上位于圆心为最佳。在键帽1的左右侧壁成型有向下倾斜的键安装推动钭面96。
参见图42、图48、图43--图45、左右对称的两个钣金弹性悬臂60位于剪刀脚支撑16的延伸板面19外侧(亦可位于延伸板面19内侧),在钣金弹性悬臂60的悬臂端冲压成型有剪刀上端折弯弧78,剪刀上端折弯弧78的下部弧面构成限制键帽脱落的剪刀限位折弯弧78a,剪刀上端折弯弧78可以与键帽形成转动或滑动配合。剪刀上端折弯弧78的上部弧面向上延伸形成剪刀上极限位限面79,左右对称的与键帽1配合的两个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延伸板面19外侧。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上。最佳方案为本案施例采用的剪刀上端折弯弧78位于有弹性的钣金弹性悬臂60的悬臂端,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刚性的剪刀脚支撑16的板面上。但也可将剪刀上端下板面44设置于有弹性的钣金弹性悬臂60的悬臂端,剪刀上端折弯弧78位于刚性的剪刀脚支撑16的板面上,剪刀限位折弯弧78a高于剪刀上板面(亦即剪刀限位折弯弧78a向上隆起)。
应确保与键帽1配合的两个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的圆心附近,理论上位于圆心为最佳。
键开关装置的键帽向下移动时,与键帽滑动配合的剪刀脚支撑16向与键帽转动配合的剪刀脚支撑16的相反方向滑动移动;但以与键帽滑动配合的剪刀脚支撑16向与键帽转动配合的剪刀脚支撑16的方向滑动移动为佳。
键圆弧配合面74与剪刀上端折弯弧78转动配合,键平面限位凸台76上成型的键圆弧配合面74与剪刀上端折弯弧78圆弧上的剪刀限位折弯弧78a限位配合,从而限制键帽脱出。
键帽的两个键圆弧配合面74分别与剪刀脚支撑16的两个剪刀上端折弯弧78转动配合、近似的转动配合。
装配完成时,键圆弧配合面74的圆心与剪刀限位折弯弧78a的圆心完全重合为最佳。
由于键帽1、剪刀脚支撑16存在加工误差,现有技术键帽1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均有约0.1mm至0.13mm的间隙,为使键帽1更平行地上下移动,获取更好的手感,设计时应将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折弯弧78的圆弧表面至剪刀上端下板面44的距离加大约0.08mm—0.15mm,亦即使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向下偏离剪刀上端折弯弧78的圆心的位置约0.08mm—0.15mm,同时确保键圆弧配合面74的半径大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
其余与实施例3同。
实施例5
参见图46、支撑板15的下配合部由成型宽度折弯边69、悬臂面面折弯板68形成。
参见图47、在键帽1的两个键T型凸台75外侧成型有上下对称的两个键上凸圆凸台81,在两个键上凸圆凸台81之间有键上极限位面80,键上凸圆凸台81的圆弧表面为键圆弧配合面74。在键帽1的内凹底面的中部附近成型有上下对称的呈正立T型的两个键T型凸台75,键T型凸台75的两个悬臂端为键倒扣凸台33,在键倒扣凸台33的下表面弧成型有倒扣配合部。
参见图48、图49、位于剪刀脚支撑16两侧的弹性悬臂65为剪刀脚臂18板面延伸形成, 弹性悬臂65为剪刀脚臂18板面的一部分,在弹性悬臂65的悬臂端成形有剪刀上端折弯弧78。
应确保:键圆弧配合面74与剪刀上端折弯弧78小间隙配合;
应确保:键圆弧配合面74的圆心位于倒扣配合部上;
应确保:键圆弧配合面74的圆心位于剪刀上端下板面44。
键帽支撑配合部为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成形的凸台上的弧面---键圆弧配合面74,剪刀上支承部为呈圆弧面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冲压成型为剪刀上端折弯弧78。
键T型凸台75上的倒扣配合部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配合。
其余与实施例2同。
实施例6
参见图50--图59在剪刀脚支撑1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弹性的钣金弹性悬臂65,钣金弹性悬臂65为直接从剪刀脚支撑16的板面向上延伸,钣金弹性悬臂65为平面板状(以平直板面为最佳),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钣金弹性悬臂65的板面上。在两个钣金弹性悬臂65的内侧,通过冲压剪刀脚支撑16的板面,在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上形成左右两组向凸起的弧面,该弧面形成剪刀上端折弯弧78、剪刀限位折弯弧78a。
参见图51、在键帽1宽度方向的内凹底面的中部附近成型有上下对称的呈正立T型的两个键T型凸台75,在两个键T型凸台75的内侧均成型有键平面限位凸台76,
参见图51、该键帽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4(可参见图41)的键帽完全相同。
其余与实施例4同。
以上所有实施例所列举的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1的配合结构均能同样应用于剪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的配合结构;同样,以上所有实施例所列举的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的配合结构均能同样应用于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1的配合结构。
即:由于剪刀脚支撑16均采用相互支撑的连杆结构,将键装置旋转180度,将支撑板15与键帽1位置互换,即将剪刀脚支撑16与键帽1的配合结构(键帽防脱结构、剪刀防脱结构除外)应用于剪刀脚支撑16与支撑板15的配合结构,均同样能实现键装置平行上下移动的目的,属于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本发明的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键帽内凹底面有键配合凸肩32,由键配合凸肩32、键帽的键倒扣凸台33构成键帽的配合部;所述剪刀脚支撑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板下面44构成。
2.本发明的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与键帽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
3.本发明的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上配合部由剪刀上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剪刀防脱结构构成,其中,剪刀上支承部与键帽1的键帽支撑配合部配合,位于所述剪刀脚支撑16上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帽1的上的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4.本发明的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包括键帽、弹性体、有开关触点的开关回路、有配合部的支撑板、有上下配合部的剪刀脚支撑,剪刀脚支撑通过上下配合部分别与键帽、支撑板的配合部转动或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键帽1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键帽支撑部,键帽1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部、键帽1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支撑板15有与剪刀脚支撑16配合的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配合部由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的折弯板上的倒扣配合弧33a构成;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上板面63与支撑板15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下支撑部为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下端下板面66;剪刀脚支撑16呈平面状的剪刀上端板下面44与键帽1的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剪刀上支撑部为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上端上板面43、剪刀下端下板面66分别与键帽支撑部、支撑板支撑部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上支承部由剪刀上端上板面43构成 ;键帽支撑配合部由位于键内凹底面上的键的平面或键的弧面或键配合凸肩32构成,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上的倒扣配合部构成键帽的配合部,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脚支撑16的上端的下板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键帽的配合部由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倒扣凸台33构成,所述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键倒扣凸台33的倒扣配合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部,所述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为平面,倒扣配合部为呈弧面的倒扣配合弧33a,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弧33a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配合凸肩32构成,键配合凸肩32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配合凸肩32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帽内凹底面30或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弧面,键帽内凹底面30、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均为平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帽内凹底面30或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凸台平面配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帽有键帽支撑配合部,键帽支撑配合部由键帽内凹底面30上的弧面构成,剪刀上端上板面43、键限位弧面均为弧面,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键限位弧面配合。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为圆弧面,剪刀上端下板面44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倒扣配合部位于剪刀上端上板面43的圆弧面的圆心附近。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沿剪刀脚支撑16的宽度方向排列,剪刀上端上板面43位于剪刀上端下板面44的内侧或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帽有独立设置的键帽防脱结构,所述键帽的配合部与键帽防脱结构沿键帽的宽度方向排列,剪刀防脱结构与键帽防脱结构限位配合,键帽防脱结构由键限位凸台55或键弹性悬臂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倒扣凸台33均开囗向内,键倒扣凸台33上有倒扣配合弧33a、倒扣前斜面33b,剪刀上端下板面44与倒扣配合弧33a配合;倒扣配合弧33a与倒扣前斜面33b连接,倒扣前斜面33b位于倒扣配合部33a内侧的开口处,倒扣前斜面33b向与键帽内凹底面30相反的方向倾斜。
15.如权利要求1、2、5、6、7、9、10或11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由钣金冲压成型;键帽处于下极限位时,键倒扣凸台33上方的键倒扣空间能容纳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与剪刀上端下板面44间的厚度尺寸。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剪刀脚支撑与键帽面面配合的键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6的剪刀上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呈圆弧状的剪刀上端上板面43上,剪刀上端上板面43位于剪刀上端折弯弧78上。
CN201510186653.8A 2014-04-18 2015-04-18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Active CN105006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6653.8A CN105006395B (zh) 2014-04-18 2015-04-18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6994 2014-04-18
CN2014101569946 2014-04-18
CN2014103786124 2014-08-04
CN201410378612 2014-08-04
CN201410502292 2014-09-27
CN2014105022929 2014-09-27
CN2014107049606 2014-11-29
CN201410704960 2014-11-29
CN201510186653.8A CN105006395B (zh) 2014-04-18 2015-04-18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6395A true CN105006395A (zh) 2015-10-28
CN105006395B CN105006395B (zh) 2019-10-29

Family

ID=5437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6653.8A Active CN105006395B (zh) 2014-04-18 2015-04-18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639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114A (zh) * 2016-05-19 2016-08-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106816337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陈�峰 一种提高键帽拉拔力的限位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107665785A (zh) * 2016-09-30 2018-02-06 陈�峰 一种组合键帽的键开关装置
WO2018059600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陈�峰 一种提高键拉拔力的键开关装置
WO2019052377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陈�峰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
TWI795863B (zh) * 2021-07-30 2023-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602A (zh) * 2009-11-09 2011-05-11 王淑君 X支撑结构装置
CN102420056A (zh) * 2010-08-08 2012-04-18 陈�峰 键开关用连杆支撑及连杆一体成型支撑板结构装置
CN102956377A (zh) * 2011-08-31 2013-03-06 陈�峰 一体成型连杆及支撑板结构装置
WO2013139244A1 (zh) * 2012-03-22 2013-09-26 Chen Feng 一种新键帽结构的键结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3434055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张丹 用于支撑架组的啮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602A (zh) * 2009-11-09 2011-05-11 王淑君 X支撑结构装置
CN102420056A (zh) * 2010-08-08 2012-04-18 陈�峰 键开关用连杆支撑及连杆一体成型支撑板结构装置
CN102956377A (zh) * 2011-08-31 2013-03-06 陈�峰 一体成型连杆及支撑板结构装置
WO2013139244A1 (zh) * 2012-03-22 2013-09-26 Chen Feng 一种新键帽结构的键结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3434055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张丹 用于支撑架组的啮合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337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陈�峰 一种提高键帽拉拔力的限位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105826114A (zh) * 2016-05-19 2016-08-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105826114B (zh) * 2016-05-19 2018-05-2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107665785A (zh) * 2016-09-30 2018-02-06 陈�峰 一种组合键帽的键开关装置
WO2018059600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陈�峰 一种提高键拉拔力的键开关装置
WO2019052377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陈�峰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
TWI795863B (zh) * 2021-07-30 2023-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6395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6395A (zh)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US9455096B2 (en) Key module and keyboard having the same
CN212062253U (zh) 按键模组
CN103325603B (zh) 一种键盘按键
CN104658794A (zh) 平板状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105390308A (zh) 一种有弹性挂钩限位结构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102420056A (zh) 键开关用连杆支撑及连杆一体成型支撑板结构装置
CN102856088A (zh) 钣金刚性连杆结构
WO2016180296A1 (zh) 一种配合部为面面配合并有剪刀限位配合面的键开关装置
CN109314007B (zh) 一种采用超薄超小金属剪刀脚的键开关装置
CN201294180Y (zh) 按键结构
US6300583B1 (en) Collapsible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 type linkage
CN104798163A (zh) 平直板状剪刀脚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102064033B (zh) 弹压式按键
JPH1020979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CN209086947U (zh) 一种扫描枪的手柄装置
CN102468070A (zh) 按键
JPH1139986A (ja)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CN221066937U (zh) 模具中的同步升降楔块
CN2414502Y (zh) 剪刀式按键
CN102956390A (zh) 一体成型连杆支撑的连接部的键结构装置
CN202167392U (zh) 低噪音的按键与键盘
CN2555535Y (zh) 键盘
CN210113079U (zh)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弧形边内侧成型的模具
CN102129928B (zh) 按键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