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3775A -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3775A
CN104983775A CN201510396363.6A CN201510396363A CN104983775A CN 104983775 A CN104983775 A CN 104983775A CN 201510396363 A CN201510396363 A CN 201510396363A CN 104983775 A CN104983775 A CN 10498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au
content
radix rhodiolae
heart disease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6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Chuansi Bio Tech Ltd Chengdu
Original Assignee
Yi Chuansi Bio Tech Ltd Chengd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Chuansi Bio Tech Ltd Chengdu filed Critical Yi Chuansi Bio Tech Ltd Chengdu
Priority to CN2015103963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3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377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利用高原红景天为原料,经提取干燥、加注射用水制成,其工艺如下:取高原红景天中药材进行溶液提取,滤过,薄膜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40℃温度下1.25~1.40的浓缩液;所述注射剂的浓度为每1毫升固体含量为55-65mg,每1g干粉状药物中的红景天甙的含量≥5mg,酪醇的含量≥3.2mg,多糖的含量≥340mg。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可明显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冠脉阻力。经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对心血瘀阻引起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起效快、效果明显、作用持久。

Description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
(1)典型胸痛 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梯,无心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心绞痛发作。
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 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 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4)其他 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2.体征
心绞痛患者未发作时无特殊。患者可出现心音减弱,心包摩擦音。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者,可于相应部位听到杂音。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在检查方面,由原来的常规心电图,心电图负荷(活动平板和踏车试验)试验,更新到核素心肌显像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手段。在防治方面,包括CCV的建立、冠脉搭桥、再通术的建立等。药物治疗方面,在扩张冠脉地基础上,出现了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药物的应用,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多种手段。然而临床实践证实,单纯的西药治疗往往还不尽人意,尤其是药物的副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和长期服用。当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及呼声日益强烈,普遍希望天然无公害植物药治疗,从而给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胸痹心痛,开发一种高效、低毒、质量稳定的治疗冠心病的纯中药产品是本发明的目的,静脉给药较口服给药使用更直接,起效更快、更明显、更持久。
红景天(学名:Rhodiola rosea L.),别名:蔷薇红景天,扫罗玛布尔(藏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其生长环境恶劣,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适应性。可作药用,能够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是一味作用广泛的中药。
性味:寒、甘、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等。
中国古代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服用红景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
藏《四部医典》也有关于红景天的记载,言其“性平、味涩、善润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恶心、体虚等症。
《晶珠本草》言“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烧、止痛,用于治疗肺炎、气管炎、身体虚弱、全身乏力、胸闷、难于透气、嘴唇和手心发紫”。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
《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大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中药大辞典》记载:红景天“性寒,味甘涩。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
《现代实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枢抑制作用。二、抗疲劳作用。三、强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过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辐射作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红景天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症。
《药典》记载,红景天功能与主治为:解毒,燥湿。用于肺热,脉热,瘟病,四肢肿胀。大株红景天又称狭叶红景天,据《藏药标准》记载,该药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燥湿,主治温病、肺热、脉热、中毒及四肢肿胀等症。现代实验表明:高原红景天能有效抑制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甲皱微循环及动物血浆,组织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改善高源人群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高原反应患者血小板粘附功能和VIII:Ag水平。说明高原红景天具有活血化瘀和抗缺氧作用。有关高原红景天医疗作用的已有报导如“生脉饮予防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较丹参川芎合剂效果好,藏药狭叶红景天预防作用则与生脉饮相类似”;高原红景天既能降低氧耗速度,又能加大动、静脉血的氧压差,增加供氧,从而增强动物对缺氧的耐力;“红景天胶囊是降低心肌氧耗,维持心肌对能量的需求,由于并不减少冠脉血流量,因此提高了心脏的泵功效率。以上报导的医疗范围虽属心血管疾病,但并不涉及胸痹心痛,因心绞痛发病急、症状严重、危及生命,以上药材或制剂远不能满足和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以适应该病的特性,起效快,利于临床抢救,并且效果明显,作用持久。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利用高原红景天为原料,经提取干燥、加注射用水制成,其工艺如下:
取高原红景天中药材进行溶液提取,滤过,薄膜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40℃温度下1.25~1.40的浓缩液;
在所述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9.15%,搅匀,在5-10℃温度下,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69.1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在40℃为1.25~1.40的清膏,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3.75%,搅匀,5-10℃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83.7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至7.9,5-1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在40℃为1.40~1.50的清膏,加入注射用水,在5-10℃温度条件下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调PH=7.0,加热煮沸30分钟,5-10℃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干粉状药物,其冷冻温度为-5至-10℃,得干粉状药物,经加注射用水即成注射剂,所述注射剂的浓度为每1毫升固体含量为55-65mg,每1g干粉状药物中的红景天甙的含量≥5mg,酪醇的含量≥3.2mg,多糖的含量≥340mg。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溶液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原红景天药材根茎进行干燥,并粉碎成10~60目的粉末;
(2)将所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红景天药材中的油脂类物质,并得残留物;
(3)在残留物中加入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或加热直接回流提取后离心得提取液和提取残渣;其中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10~1∶30;
(4)将所述步骤(3)中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完成溶液提取。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所采用的萃取条件是指压力为40~50MPa、温度为35~55℃、时间为60~120min。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的微波提取条件是指提取温度为45~90℃、提取功率为180~30W、提取时间为1.5~5min。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直接回流提取条件是指加热温度为85~100℃,回流提取时间为1.5~3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以适应该病的特性,起效快,利于临床抢救,并且效果明显,作用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利用高原红景天为原料,经提取干燥、加注射用水制成,其工艺如下:
取高原红景天中药材进行溶液提取,滤过,薄膜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40℃温度下1.25~1.40的浓缩液;
在所述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9.15%,搅匀,在5-10℃温度下,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69.1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在40℃为1.25~1.40的清膏,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3.75%,搅匀,5-10℃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83.7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至7.9,5-1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在40℃为1.40~1.50的清膏,加入注射用水,在5-10℃温度条件下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调PH=7.0,加热煮沸30分钟,5-10℃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干粉状药物,其冷冻温度为-5至-10℃,得干粉状药物,经加注射用水即成注射剂,所述注射剂的浓度为每1毫升固体含量为55-65mg,每1g干粉状药物中的红景天甙的含量≥5mg,酪醇的含量≥3.2mg,多糖的含量≥340m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溶液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原红景天药材根茎进行干燥,并粉碎成10~60目的粉末;
(2)将所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红景天药材中的油脂类物质,并得残留物;
(3)在残留物中加入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或加热直接回流提取后离心得提取液和提取残渣;其中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10~1∶30;
(4)将所述步骤(3)中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完成溶液提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所采用的萃取条件是指压力为40~50MPa、温度为35~55℃、时间为60~120min。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的微波提取条件是指提取温度为45~90℃、提取功率为180~30W、提取时间为1.5~5min。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2或3或4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直接回流提取条件是指加热温度为85~100℃,回流提取时间为1.5~3h。
制剂工艺研究:以澄明度、色泽及红景天甙、酪醇的含量等为指标,进行了PH值的优选、干粉配液和浓缩液直接配液的比较、过滤方法的比较、中空纤维截留分子大小的选择、灭菌温度对制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和稳定性考察等。结果表明PH值应选定在5.5~6.5之间;以干粉配液较好;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中空纤维超滤无混浊、沉淀出现;在105-120℃温度下,灭菌30分钟对制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在常温20-25℃、自然光照下,灭菌30分钟对制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在常温20-25℃,自然光照下,对样品连续考察三个月,注射液的澄明度、色泽,红景天甙和酪醇的含量基本无变化。
(二)成品和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1、性状:成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五批样品均一致。
2、鉴别: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成品和药材的五批样品均显示相同的蓝色斑点。另外,对鉴别对象的选择依据、鉴别方法的原理、实验条件的选定进行了研究。
3、检查:按《中国药典》、《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及有关规定汇编》中有关方法试验。
(1)色泽:溶液颜色深于橙黄色7号比色液,浅于8号比色液。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2)pH值:应为5.5~6.5。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3)炽灼残渣:应不得超过1.0%(g/ml)。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4)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5)砷盐: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6)蛋白质:不得出现混浊。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7)鞣质:不得出现混浊或沉淀。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8)草酸盐:不得出混浊或沉淀。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9)树脂:应无树脂状物析出。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10)钾离子:供试液管所得浊度与标准钾离子对照管的浊度进行目测比较,不得更浊(0.05%)。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11)热源:应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IA中注射剂项下有关规定。五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4、含量测定:测定了五批样品,阐明了含量测定对象和测定成分选择的依据,进行了色谱条件分析、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的选择、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样品测定,结果证明,本法对成品和原料药材的含量测定灵敏、专属、可靠。
(1)总固体:暂定成品每1ml含总固体量不得少于55mg。
(2)红景天甙和酪醇含量测定:药材中含红景天甙不得少于4.5mg,酪醇不得少于2.8mg。
(3)多糖:药材中暂定多糖不得低于6.5%,成品每1ml含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22mg。
(4)半成品(干粉):每1g干粉(半成品)中的红景天甙的含量≥5mg,酪醇的含量≥3.2mg,多糖的含量不得低于≥340mg。
(三)初步稳定性试验
按照红景天注射剂质量标准所列各项并结合新药审批方法《有关中药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定》附件八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对临床试验用红景天注射剂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卫生学检查等进行考察,批号为:970812、970815、970818、97822、97825五个批号。试验于常温(15~25℃)下连续考察三个月。
结论:本品置常温条件下连续考察三个月,经检测各项指标准均未见明显变化,符合该产品质量标准的各项规定;卫生学检查无菌。
(四)药效学研究
1、对大鼠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实验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同时测定血清CK、LDH及血浆ET、TXB2、6-Keto~PGF1a活性的变化,研究了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输注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序(∑-ST)及心肌缺血范围(N-ST);明显减小经N-BT染色所显示的梗塞区;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引起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升高,并对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提高6-Keto~PGF1a活性,增加6-Keto~PGF1a/TXB2的比值。
2、对犬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实验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同时测定血清CK、LDH及血浆ET、TXB2、6-Keto~PGF1a活性的变化,研究了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输注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序(∑-ST)及心肌缺血范围(N-ST);明显减小经N-BT染色所显示的梗塞区;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引起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升高,并对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提高6-Keto~PGF1a活性,增加6-Keto~PGF1a/TXB2的比值。
3、对缺血再灌注犬心肌损伤的影响
以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到,高原红景天注射液能够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使心肌梗塞面积明显缩小、梗塞区重量明显减轻;并能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明显增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以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到,高原红景天注射液能够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使心肌梗塞面积明显缩小、梗塞区重量明显减轻;并能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明显增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5、对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红景天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观察了本品对麻醉开胸大鼠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注射后,即刻可明显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使冠脉血流量及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显著增加,心肌耗氧指数降低;给药后期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药后45分钟心肌耗氧量可减少31.2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时,降低动脉血压,减慢心率,减低总外周阻力,从而有效的降低心脏后负荷,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和每博出量均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
6、对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红景天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观察了本品对麻醉开胸犬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注射后,即刻可明显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使冠脉血流量及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显著增加,心肌耗氧指数降低;给药后期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药后45分钟心肌耗氧量可减少33.2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5);同时,降低动脉血压,减慢心率,减低总外周阻力,从而有效的降低心脏后负荷,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和每博出量均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
7、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5天尾静脉注射给药,高原红景天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降低趋势。实验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8、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实验结构表明:连续5天尾静脉注射给药,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可缩短血栓长度(P<0.05)、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P<0.05-0.01);降低中切速30S-1及低切速5S-1下的全血粘度(P<0.05),降低血浆粘度。验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五)一般药理试验
1、协同或拮抗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本试验观察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给药后,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小鼠或家兔入睡时间和睡眠维持时间均无明显影响,实验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无协同或拮抗戊巴比妥钠的作用。
2、对小白鼠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的影响
本试验观察高原红景天注射液静脉给药后,对小白鼠的一般状态、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一次和给药五次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5个剂量组小白鼠一般状态无明显异常,15min内的运动次数、起立次数及1.5min内的转棒坠落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实验表明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对小白鼠的一般状态、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均无明显影响。
3、对麻醉犬或家猪呼吸、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
本实验观察了高原红景天注射液对正常麻醉犬或家猪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动脉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原红景天注射液480mg/kg(8g生药/kg)剂量组药后60min,动物呼吸频率有所增加,而对犬或家猪呼吸幅度、动脉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六)急性毒性试验
1、小鼠静脉注射给药急性毒性试验
阿坝种小鼠,每组10只。药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后,尾静脉缓慢注射给药,连续观察12天,其LD50及95%可信限为154.54(138.46~171.77)g/kg。
2、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急性毒性试验
阿坝种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给药,连续观察12天。其LD50及95%可信限为272.54(254.69~288.66)g/kg。
(七)安全性试验
1、家兔静脉注射给药血管刺激性试验
澳大利亚种白色家兔5只,由兔耳静脉缓慢注射给予高原红景天注射剂,每日一次,连续5次。其局部血管肉眼未见明显变化,病理组织学未见血管存在刺激反应。
2、豚鼠静脉注射给药的过敏试验
DHP种白色豚鼠,共分为5组,每组15只。在高原红景天注射剂致敏给药后的第18日和第24日静脉攻击给药观察,未见豚鼠出现过敏性反应。
3、溶血试验
高原红景天注射剂在体外与家兔红血球接触4小时后,未发现溶血和凝聚反应。
(八)长期毒性试验
1、对犬连续给药7周的长期毒性试验
采用Beagle犬,每组10条,雌雄兼有,试验共分2个给药组(12.5g/kg和3.3g/kg)和1个溶剂对照组,连续静脉注射给药7周,各组2条犬停药后再观察2周,试验结果显示:除给药期高剂量组脾脏脏器系数数值有一定升高、注射局部出现轻微肿胀外,其它检测指标无异常发现。动物的一般状态状况良好,体重各周增长正常,血液学10项指标、血清生化学10项指标、心电图5项指标、尿液常规检查10项指标、以及22种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2、对大鼠连续给药7周的长期毒性试验采用Long Evans大鼠,每组30只,雌雄各半,试验共分2个给药组(32g/kg和11g/kg)和1个溶剂对照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周,各组1/3大鼠停药后再观察2周。试验结果显示:给药期高、低剂量组凝血时间(CT)明显延长,停药两周后重复检查该指标恢复正常。存活动物的一般状态尚好,体重各周增长基本正常,血清生化学、脏器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九)临床背景资料
由于高原红景天注射剂尚未获得进行临床试验的批文,因此无前期临床资料。但作为本项目的研究基础,高原红景天胶囊经卫生部药政局批准[(96)ZL-10号文件],由成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等四家医院开展了高原红景天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II期临床试验。共收治患者406例,随机设治疗组303例,对照组100例(口服百路达胶囊)。临床试验结果:治疗组胸痹心痛显效率为45.36%,总有效率为88.37%;心电图显效率为27.15%,总有效率为62.33%。对照组胸痹心痛显效率为27.00%,总有效率为72.00%;心电图显效率为11.00%,总有效率为42.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胸痹起效时间分别为5.75±2.45天和8.82±2.90天,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1);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92.19%和6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胸部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有效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高原红景天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状态,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浆粘度,使异常升高的血脂、胆固醇含量下降。效果优于对照组。Holter检查,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67%和31.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对患者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高原红景天注射剂要比口服胶囊剂更具有起效快,疗效更明显的优点。由于心绞痛发病急,症状重,危及生命。发病时往往处于急救状态。因此起效快极为重要。重症者难以服药,由它人注射能及时得到治疗。因此本注射剂是最适应该病症的药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原红景天为原料,经提取干燥、加注射用水制成,其工艺如下:
取高原红景天中药材进行溶液提取,滤过,薄膜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40℃温度下1.25~1.40的浓缩液;
在所述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9.15%,搅匀,在5-10℃温度下,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69.1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在40℃为1.25~1.40的清膏,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3.75%,搅匀,5-10℃冷藏24小时,滤过,沉淀以5-10℃的83.75%乙醇洗涤一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至7.9,5-1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在40℃为1.40~1.50的清膏,加入注射用水,在5-10℃温度条件下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调PH=7.0,加热煮沸30分钟,5-10℃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干粉状药物,其冷冻温度为-5至-10℃,得干粉状药物,经加注射用水即成注射剂,所述注射剂的浓度为每1毫升固体含量为55-65mg,每1g干粉状药物中的红景天甙的含量≥5mg,酪醇的含量≥3.2mg,多糖的含量≥340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原红景天药材根茎进行干燥,并粉碎成10~60目的粉末;
(2)将所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红景天药材中的油脂类物质,并得残留物;
(3)在残留物中加入溶剂水,进行微波提取或加热直接回流提取后离心得提取液和提取残渣;其中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10~1∶30;
(4)将所述步骤(3)中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完成溶液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所采用的萃取条件是指压力为40~50MPa、温度为35~55℃、时间为60~1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微波提取条件是指提取温度为45~90℃、提取功率为180~30W、提取时间为1.5~5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直接回流提取条件是指加热温度为85~100℃,回流提取时间为1.5~3h。
CN201510396363.6A 2015-07-08 2015-07-08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Withdrawn CN104983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6363.6A CN104983775A (zh) 2015-07-08 2015-07-08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6363.6A CN104983775A (zh) 2015-07-08 2015-07-08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3775A true CN104983775A (zh) 2015-10-21

Family

ID=5429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6363.6A Withdrawn CN104983775A (zh) 2015-07-08 2015-07-08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377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905A (zh) * 1999-03-08 2000-09-13 张早华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红景天注射剂
CN1456336A (zh) * 2003-06-02 2003-11-19 吴梅春 一种大株红景天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0525A (zh) * 2009-06-06 2009-11-18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从红景天药材中提取红景天苷、多糖和鞣质类物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905A (zh) * 1999-03-08 2000-09-13 张早华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红景天注射剂
CN1456336A (zh) * 2003-06-02 2003-11-19 吴梅春 一种大株红景天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0525A (zh) * 2009-06-06 2009-11-18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从红景天药材中提取红景天苷、多糖和鞣质类物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0423B (zh)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11643586A (zh) 一种健脾活络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58806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煎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154A (zh) 一种治疗“三高”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777A (zh) 一种疏通血管降血压的中药
CN103977390B (zh) 一种生姜洋葱药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147346B (zh) 一种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的中药复方
CN105055967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复方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970050B (zh) 一种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755B (zh) 一种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
CN110292607B (zh) 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552677B (zh) 黄地安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3055A (zh) 一种治疗“三高”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09561B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83775A (zh) 利用高原红景天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方法
CN110882347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23062B (zh) 一种降压降糖的地骨皮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224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五味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1567A (zh) 一种中草药扶正化瘀排毒化肿瘤的配方
CN113559206B (zh) 一种防治心房颤动的复方中药
CN107982497A (zh) 一种治疗静脉血栓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477373A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684A (zh) 一种用于气阴两虚型心房颤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