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9114A -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 Google Patents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9114A
CN104979114A CN201410131311.1A CN201410131311A CN104979114A CN 104979114 A CN104979114 A CN 104979114A CN 201410131311 A CN201410131311 A CN 201410131311A CN 104979114 A CN104979114 A CN 104979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evice
device shifter
driving shaft
gea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13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9114B (zh
Inventor
刘云
内斯·弗朗茨
宋建康
何俊杰
沈建良
温克勒·亚历山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4101313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9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9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1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其中切换装置组包括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和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主驱动轴(32),主驱动轴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12)和一个可与第一驱动轴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22),联动组件包括一个操作轴(42)、一个第一联动件(44)和一个第二联动件(34)。第一联动件可连接至操作轴、随操作轴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可连接至切换装置组的主驱动轴、随主驱动轴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设置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连接之处,可与第一联动件传动连接。藉由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转动操作轴可带动主驱动轴转动。联动组件可提高切换装置组的操作同步性。

Description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联动组件的切换装置组。
背景技术
切换装置中,通过操作驱动轴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间切换,带动传动轴使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与分离,从而控制切换装置闭合或断开,以实现对供电线路的通断电控制。
在需要实现两个切换装置的同步操作时,由于结构排布上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般切换装置组的两个切换装置上下排列,上方切换装置70的传动轴72与下方切换装置80的传动轴82平行设置。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上方切换装置70和下方切换装置80的主驱动轴90,主驱动轴90包括一个可控制上方切换装置70闭合或断开的第一驱动轴74和一个可控制下方切换装置80闭合或断开的第二驱动轴84,第一驱动轴74和第二驱动轴84可通过一个连接件94(例如连接销)同轴连接,在通过施加操作力操作第一驱动轴74的操作端742控制第一驱动轴74做转动运动时,第一驱动轴74会同时通过连接件94将转动运动传递到第二驱动轴84上,实现同步操作。
但在上述同步操作过程中,由于切换装置在通过死点位置时,需要的操作力很大,所以在从第一驱动轴74传递转动运动至第二驱动轴84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轴74需要承受可操作两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力,且第一驱动轴74受力的操作端742距离第二驱动轴84较远,导致转动运动的传动距离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其可以提高切换装置组的操作同步性,进一步降低驱动轴损坏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联动组件的切换装置组,且结构紧凑,操作同步性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切换装置组包括一个第一切换装置、一个第二切换装置、和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主驱动轴,该主驱动轴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和一个可与第一驱动轴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随主驱动轴转动可控制第一切换装置闭合或断开,第二驱动轴随主驱动轴转动可控制第二切换装置闭合或断开。联动组件包括一个操作轴、一个第一联动件和一个第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可连接至操作轴、随操作轴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可连接至主驱动轴、随主驱动轴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设置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连接之处,可与第一联动件传动连接。藉由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转动操作轴可带动主驱动轴转动。
上述联动组件通过操作轴、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将可操作主驱动轴转动的转动力矩施加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之间,以使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同时受到转动力矩作用,可提高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同步性,且可避免单一驱动轴承受巨大力矩,避免驱动轴损坏。
在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操作轴与主驱动轴平行设置;第一联动件为一个可套设在操作轴上的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件为一个可套设在主驱动轴上的第二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可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方式可以简化联动组件的结构,减少能量损失,使运动传动更可靠,传递能量损失小。
在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联动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三联动齿轮,第一联动齿轮和第二联动齿轮可通过第三联动齿轮啮合连接。可以使主驱动轴和操作轴的转动同向,利于设计、生产和使用。
在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主驱动轴还包括一个连接轴,连接轴具有一个可插接于第一驱动轴的第一插接端、一个可插接于第二驱动轴的第二插接端,和一个设置于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之间的齿轮连接部,第二联动齿轮可套接于齿轮连接部。上述结构使转动运动的传递更可靠。
在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联动齿轮沿其转动轴向上具有一个方孔,齿轮连接部为一个可插接于方孔的方柱。上述结构使转动运动的传递更可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组,其包括一个第一切换装置、一个第二切换装置、一个主驱动轴和一个上述联动组件。其中,第一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第一切换装置闭合和断开的第一传动轴,第二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第二切换装置闭合和断开的第二传动轴。主驱动轴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主驱动轴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和一个可与第一驱动轴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随主驱动轴转动可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驱动轴随主驱动轴转动可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联动组件的第二联动件可连接至主驱动轴、随主驱动轴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设置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连接之处。采用联动组件后,可提高切换装置组中两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同步性,且使切换装置组本身的结构紧凑,使切换装置可以模块化,容易生产、组装和制造。
在切换装置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操作箱和一个联动箱,操作箱可连接于第一切换装置或第二切换装置,操作轴可穿设于操作箱,联动箱设置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之间,其可容置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使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在联动箱内啮合连接。上述结构可以使切换装置组进一步实现模块化,方便生产、组装和制造。
在切换装置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可连接至第一传动轴、并随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可连接至第二传动轴、并随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可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结构可以使切换装置组进一步提高同步性。
在切换装置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可通过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采用该结构,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更利于切换装置组的生产和制造。
在切换装置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具有花键槽;第一传动齿轮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一花键轴,第一传动齿轮可藉由第一花键轴连接至第一传动轴的花键槽;第二传动齿轮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二花键轴,第二传动齿轮可藉由第二花键轴连接至第二传动轴的花键槽。上述连接结构容易生产和制造。
在切换装置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齿轮箱,齿轮箱可容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使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在第二齿轮箱内啮合连接,以保护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不受外界影响。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现有技术的切换装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其它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
图7用以说明图6组合后的立体结构。
图8是图7中A向的局部立体分解结构
图9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
标号说明
10  第一切换装置
12  第一驱动轴
14  第一传动轴
15  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极
16  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二极
17  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三极
18  第一切换装置的第四极
20  第二切换装置
22  第二驱动轴
24  第二传动轴
25  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一极
26  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二极
27  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三极
28  第二切换装置的第四极
32  主驱动轴
34  第二联动件、第二联动齿轮
344 方孔
36  连接轴
361 第一插接端
362 第二插接端
364 齿轮连接部
40  操作箱
42  操作轴
44  第一联动件、第一联动齿轮
50  联动箱
54  第三联动齿轮
60  齿轮箱
61  第一传动齿轮
611 第一花键轴
62  第二传动齿轮
63  第三传动齿轮
70  上方切换装置
72  上方切换装置的传动轴
74  第一驱动轴
742 操作端
80  下方切换装置
82  下方切换装置的传动轴
84  第二驱动轴
94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另外,在本文中,“平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图2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联动组件可用于实现一个切换装置组中的两个切换装置的联动功能,该切换装置组包括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和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10和第二切换装置20的主驱动轴32,该主驱动轴32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12和一个可与第一驱动轴12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22,第一驱动轴12随主驱动轴32转动可控制第一切换装置10闭合或断开,第二驱动轴22随主驱动轴32转动可控制第二切换装置20闭合或断开,即在操作主驱动轴32转动时,便同时操作了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一起转动,以操作第一切换装置10和第二切换装置20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
图3是图2所示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联动组件包括一个操作轴42、一个第一联动件44和一个第二联动件34。第一联动件44可连接至操作轴42、随操作轴42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34可连接至主驱动轴32、随主驱动轴32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34设置于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可与第一联动件44传动连接,其中,在本文中,传动连接既包括直接传动连接,也包括通过其他零件实现的间接传动连接。藉由第一联动件44和第二联动件34,转动操作轴42可带动主驱动轴32转动,即同时带动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转动。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操作轴42与主驱动轴32平行设置,第一联动件44为一个可套设在操作轴42上的第一联动齿轮44,第二联动件34为一个可套设在主驱动轴32上的第二联动齿轮34,第一联动齿轮44和第二联动齿轮34之间的传动连接可通过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同样,在本文中,啮合连接既包括直接的啮合连接(可参见图5)也包括间接通过其他零件的啮合连接,如图2和图3中所示联动组件,其还包括一个第三联动齿轮54,第一联动齿轮44和第二联动齿轮34可通过第三联动齿轮54啮合连接。
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通过手动或机械传动施力于操作轴42,操作轴42会带动第一联动齿轮44一起转动,第一联动齿轮44可通过第三联动齿轮54传动至第二联动齿轮34,由于第二联动齿轮34设置于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即第二联动齿轮34在主驱动轴32上传动的起始位置在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使第二联动齿轮34传递至主驱动轴32上的转动力矩可同时、且直接分配至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上,减少转动运动的传动距离,不会出现经由一个驱动轴传动至另一个驱动轴的情况,避免单一驱动轴承受巨大扭矩。上述结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切换装置组中两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同步性,可避免驱动轴损坏。
其中,操作轴42与主驱动轴32平行设置,可以简化联动组件的结构,容易设计和实施,且第一联动件44采用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件34采用第二联动齿轮,可以使第一联动件44和第二联动件34的传动更直接,更可靠,避免采用复杂零件而造成传动不可靠、能量流失等问题。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操作轴42与主驱动轴32也可以不平行设置,第一联动件44和第二联动件3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可使操作轴与主驱动轴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采用可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
另外,第一联动齿轮44和第二联动齿轮34之间通过一个第三联动齿轮54连接,可以使操作轴42和主驱动轴12的转动方向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利于设计、生产,符合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
图4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驱动轴32还包括一个连接轴36,连接轴36具有一个第一插接端361、一个第二插接端362,和一个设置于第一插接端361和第二插接端362之间的齿轮连接部364,连接轴36可通过第一插接端361插接于第一驱动轴12,可通过第二插接端362插接于第二驱动轴22,第二联动齿轮34可套接于齿轮连接部364,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第二联动齿轮34通过齿轮连接部364将转动力矩同时传递给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使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实现同步转动。其中,第二联动齿轮34沿其转动轴向上具有一个方孔344,齿轮连接部364为一个可插接于方孔344的方柱,此结构可以使转动运动的传递更可靠。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也可以直接连接,或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组,如图2所示,切换装置组包括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一个主驱动轴32和一个上述联动组件。其中,第一切换装置10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第一切换装置10闭合和断开的第一传动轴14,第二切换装置20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第二切换装置20闭合和断开的第二传动轴24。主驱动轴32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10和第二切换装置20,主驱动轴32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12和一个可与第一驱动轴12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22,第一驱动轴12随主驱动轴32转动可带动第一传动轴14转动,第二驱动轴22随主驱动轴32转动可带动第二传动轴24转动。联动组件的第二联动件34可连接至主驱动轴32、随主驱动轴32一起转动,第二联动件34设置于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其中,为清楚表明结构位置关系,图2中未画出第一驱动轴12与第一传动轴14之间的连接结构,也未画出第二驱动轴14与第二传动轴24之间的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未画出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已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采用上述联动组件后,可提高切换装置组中两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同步性,且使切换装置组本身的结构紧凑,使切换装置可以模块化,容易生产、组装和制造。
图6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图7用以说明图6组合后的立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为进一步实现模块化,方便生产、组装和制造。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操作箱40和一个联动箱50,操作箱40连接于第一切换装置10,联动箱50设置于第一切换装置10和第二切换装置20之间。联动组件的操作轴42可穿设于操作箱40,联动箱50可容置连接于操作轴42的第一联动件44(参见图2)和连接于主驱动轴32的第二联动件34(参见图2),使第一联动件422和第二联动件322在联动箱50内啮合连接。述结构可以使切换装置组进一步实现模块化,方便生产、组装和制造。另外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操作箱40也可以连接于第二切换装置。
如图7所示,第一切换装置10包括可由第一传动轴14(参见图2)依次穿设的第一极15、第二极16、第三极17和第四极18,第二切换装置20包括可由第二传动轴24(参见图2)依次穿设的第一极25、第二极26、第三极27和第四极28。在两个切换装置的第四极的位置还可以加设其他装置以提高两个切换装置的同步性。
例如请参见图8,图8是图7中A向的局部立体分解结构,如图8所示,切换装置组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传动齿轮61和一个第二传动齿轮62,第一传动齿轮61可连接至第一传动轴14并可随第一传动轴14转动,第二传动齿轮62可连接至第二传动轴24并可随第二传动轴24转动,第二传动齿轮62还可与第一传动齿轮61啮合连接,可同时参考图9,在图8和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第三传动齿轮63,第二传动齿轮62与第一传动齿轮61可通过第三传动齿轮63啮合连接,采用该结构,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4的转动方向一致,更利于切换装置组的生产和制造。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传动齿轮62与第一传动齿轮61也可以直接啮合连接,直接啮合连接会造成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4的转动方向不同,可相应设计各个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主操作轴32的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22同步转动后(请参见图2),可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4转动,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4在转动后还会受到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的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切换装置组的同步性,提高了切换装置组操作的稳定性。且即使某一切换装置出现触点熔接等状况,由于受到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的限制,也可保证两个切换装置的同步性,使主驱动轴32不会指示至错误位置,提高使用安全性。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也可以不仅仅设计在切换装置的第四极的位置,也可以设计在其它极的位置。
图8中所示的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4具有花键槽(图中未标注);第一传动齿轮61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一花键轴611,第一传动齿轮61可藉由第一花键轴611连接至第一传动轴14的花键槽;和第一传动齿轮61相似,第二传动齿轮62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二花键轴(图中未画出),第二传动齿轮62可藉由第二花键轴连接至第二传动轴14的花键槽。上述连接结构容易生产和制造。
图9所示的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齿轮箱60,齿轮箱60可容置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使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在第二齿轮箱60内啮合连接,以保护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不受外界影响。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通过操作轴40、第一联动件44和第二联动件34,将可操作主驱动轴34转动的转动力矩施加在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之间,以使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同时受到转动力矩作用,可提高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2的同步性,且可避免单一驱动轴承受巨大力矩,避免驱动轴损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组包括:
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
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和
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的主驱动轴(32),所述主驱动轴(32)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12)和一个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12)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22),所述第一驱动轴(12)随所述主驱动轴(32)转动可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闭合或断开,所述第二驱动轴(22)随所述主驱动轴(32)转动可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闭合或断开,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一个可转动的操作轴(42);
一个可连接至所述操作轴(42)、随所述操作轴(42)一起转动的第一联动件(44);
一个可连接至所述主驱动轴(32)、随所述主驱动轴(32)一起转动的第二联动件(34),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2)和所述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可与所述第一联动件(44)传动连接;
藉由所述第一联动件(44)和所述第二联动件(34),转动所述操作轴(42)可带动所述主驱动轴(32)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组件,其中,
所述操作轴(42)与所述主驱动轴(32)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联动件(44)为一个可套设在所述操作轴(42)上的第一联动齿轮;
所述第二联动件(34)为一个可套设在所述主驱动轴(32)上的第二联动齿轮,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可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啮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组件,其中,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三联动齿轮(54),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可通过所述第三联动齿轮(54)啮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组件,其中,所述主驱动轴(32)还包括一个连接轴(36),所述连接轴(36)具有:
一个可插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2)的第一插接端(361);
一个可插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轴(22)的第二插接端(362);和
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端(361)和所述第二插接端(362)之间的齿轮连接部(364),所述第二联动齿轮(34)可套接于所述齿轮连接部(36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联动齿轮(34)沿其转动轴向上具有一个方孔(344),所述齿轮连接部(364)为一个可插接于所述方孔(344)的方柱。
6.切换装置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闭合和断开的第一传动轴(14);
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闭合和断开的第二传动轴(24);和
一个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的主驱动轴(32),所述主驱动轴(32)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轴(12)和一个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12)同轴连接的第二驱动轴(22),所述第一驱动轴(12)随所述主驱动轴(32)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4)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轴(22)随所述主驱动轴(32)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4)转动,
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组件,所述第二联动件(34)可连接至所述主驱动轴(32)、随所述主驱动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二联动件(34)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2)和所述第二驱动轴(22)的连接之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
一个操作箱(40),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或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所述操作轴(42)可穿设于所述操作箱(40);和
一个联动箱(50),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之间,其可容置所述第一联动件(44)和所述第二联动件(34),使所述第一联动件(44)和所述第二联动件(34)在所述联动箱(50)内啮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
一个可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14)、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14)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61);一个可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24)、并随所述第二传动轴(24)转动的第二传动齿轮(6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啮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第三传动齿轮(6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3)啮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轴(14)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花键槽;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一花键轴(61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可藉由所述第一花键轴(611)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14)的花键槽;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具有沿其转动轴向延伸的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可藉由所述第二花键轴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14)的花键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一个齿轮箱(60),所述齿轮箱(60)可容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在所述第二齿轮箱(60)内啮合连接。
CN201410131311.1A 2014-04-02 2014-04-02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79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1311.1A CN104979114B (zh) 2014-04-02 2014-04-02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1311.1A CN104979114B (zh) 2014-04-02 2014-04-02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114A true CN104979114A (zh) 2015-10-14
CN104979114B CN104979114B (zh) 2019-03-15

Family

ID=5427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13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79114B (zh) 2014-04-02 2014-04-02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911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895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西门子公司 并联开关
CN110098087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CN110993425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沈阳斯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5876U (zh) * 2009-03-27 2010-05-12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联动机构
CN201527926U (zh) * 2009-11-23 2010-07-14 浙江格立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具备手动快速合闸功能的户外永磁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1868265U (zh) * 2010-11-15 2011-06-15 西门子公司 切换装置的驱动滑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
CN202736683U (zh) * 2011-01-13 2013-02-13 赖茵豪森机械制造公司 手动驱动装置
CN203103197U (zh) * 2013-01-06 2013-07-31 西门子公司 开关
CN203225198U (zh) * 2013-02-05 2013-10-02 西门子公司 隔离开关及转换开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5876U (zh) * 2009-03-27 2010-05-12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联动机构
CN201527926U (zh) * 2009-11-23 2010-07-14 浙江格立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具备手动快速合闸功能的户外永磁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1868265U (zh) * 2010-11-15 2011-06-15 西门子公司 切换装置的驱动滑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
CN202736683U (zh) * 2011-01-13 2013-02-13 赖茵豪森机械制造公司 手动驱动装置
CN203103197U (zh) * 2013-01-06 2013-07-31 西门子公司 开关
CN203225198U (zh) * 2013-02-05 2013-10-02 西门子公司 隔离开关及转换开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锦康: "《机械设计》", 31 May 1998,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895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西门子公司 并联开关
CN107622895B (zh) * 2016-07-15 2020-10-20 西门子公司 并联开关
CN110098087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CN110098087B (zh) * 2018-01-29 2021-02-09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CN110993425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沈阳斯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114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07055A1 (en)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N102282032B (zh) 具有分离系统的全轮驱动车辆
CN104979114A (zh)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CN109649141A (zh) 一种用于电动拖拉机的双置动力驱动系统构型
CN102198665A (zh) 机器人臂部件
CN102806842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力推进系统
CN104442344A (zh) 驱动桥装置
WO2009113915A3 (ru) Гибридный привод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1380737A (zh) 一种内置输出驱动轴的主动虎克铰机构
CN204586491U (zh) 冷却组件和机动车辆
CN204303590U (zh) 切换装置组
JP2017198333A (ja) 小型の回転シャフト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及び関連の方法
KR20210132055A (ko) 하이브리드 동력 시스템
CN203903651U (zh) 绕线轮动力分配装置
CN102800511B (zh) 开关装置的联动机构及其开关装置
CN106864233A (zh) 多电机电动车驱动桥结构
CN108189021B (zh) 一种单驱动躲闪机器人的腰部驱动机构
CN103718675A (zh) 一种连接旋具的轴传动结构
CN209534719U (zh) 用于电动拖拉机的双置动力驱动系统构型
CN104851666A (zh) 切换装置组的联动组件及其切换装置组
CN103438179A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
CN207229678U (zh) 传动系统及锻压设备
CN205239121U (zh) 多电机电动车驱动桥结构
CN205992481U (zh) 一种自动调节联动多点合闸系统
CN11075807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