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494A -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494A
CN104969494A CN201480006301.3A CN201480006301A CN104969494A CN 104969494 A CN104969494 A CN 104969494A CN 201480006301 A CN201480006301 A CN 201480006301A CN 104969494 A CN104969494 A CN 104969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coding
source
radio communication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3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494B (zh
Inventor
阿里礼萨·瑞安·海达瑞
丹尼尔·J·辛德尔
方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6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方法。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除所述速度外,还可基于所述信号的特性将所述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

Description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子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十年中,电子装置的使用已变得普遍。确切地说,电子技术中的进展已降低了愈加复杂且有用的电子装置的成本。成本降低及消费者需求已使电子装置的使用剧增,使得其在现代社会中几乎随处可见。
在各种情形中,可能需要电子装置彼此通信。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可能是有益的。举例来说,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可允许一个电子装置利用另一电子装置的功能性。在许多情况下,可使用通信接口用于一或多个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质量取决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装置经由通信接口通信的能力。如由此论述可观察到,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系统和方法可能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方法。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
在一个配置中,可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信号的特性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可为源信号且可包含数据包、语音信号、音乐信号、视频信号或某一组合。所述信号可使用分组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话音协议来发送。所述速度可基于加速计数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或某一组合来检测。
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包含使用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或某一组合。
本发明还揭示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的存储器。可执行指令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所述指令可执行以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所述指令还可执行以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所述指令还可执行以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
本发明还揭示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用于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的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还包含用于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的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含用于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的装置。
本发明还揭示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其上具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包含用于致使无线通信装置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的代码。所述指令还包含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的代码。所述指令还包含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的代码。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具有以无线方式与基站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为说明具有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应用于源信号的声码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3为说明用于基于速度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说明用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声码器的一个配置的框图;
图5为说明用于基于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说明速度查找表的图;
图7为说明组合查找表的框图;
图8为说明用于基于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和源信号(或经源译码信号)的一或多个特性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说明可包含在电子装置/无线装置内的特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当装置正经由分组交换网络以无线方式发射话音或数据时,可发生包丢失且使得难以维持所希望的质量水平,尤其在运动周期期间(例如,当在汽车中驾驶时)。举例来说,利用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服务质量(QoS)的长期演进话音(VoLTE)可能不足以提供透明的电路交换(CS)话音服务。非优化长期演进(LTE)网络不能提供用于实时话音服务的完全IP移动性。运营商现场试验展示归因于较差IP移动性无担保硬越区切换的广泛帧错误率(FER)。这些事件通常在以超过10英里/小时(MPH)驾驶时发生。换句话说,随着移动性增加,包丢失变为较大问题,因此使得难以维持数据速率以确保服务质量(QoS),例如维持恒定的高清(HD)通话质量。
一个可能解决方案是发送前向错误校正(FEC)位,即发送额外冗余位以便使数据对错误更具复原能力。应用FEC或错误复原可由信道译码器执行,即基于信道质量的估计值确定待发送的额外位。举例来说,无线通信装置可估计信道(例如,使用信噪比或其它信道反馈)且基于所述所估计信道应用错误复原。然而,信道译码可相对缓慢,因为错误复原仅在信道已经降级之后调节。
另一可能解决方案是规划最坏情况情境且始终发送最大错误复原位。然而,此非动态错误复原可能浪费带宽。因此,预测此些事件的发生且仅在实际上需要时发射复原位(例如,增加数目的复原位)可能是有益的。问题是,在接收器侧发生擦除且发射器可能先前对其不了解。因此,在当前系统和方法的一些配置中,可利用智能电话加速计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来预测智能电话的速度(例如在汽车中)且随后向固件/声码器报告此连接性且在所述智能电话(例如在汽车中)处于运动中的同时应用经编码错误复原位。这是一种例如在使用例如VoLTE和VoIP等分组交换网络话音协议时始终维持恒定的通话质量的安全且频谱有效方法。相对于其它已知解决方案,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可改进整个系统话音能力。当前系统和方法还可与电路交换网络兼容。
图1为说明具有以无线方式与基站104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102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框图。无线通信装置102可被称为移动装置、移动台、订户站、客户端、客户端站、用户设备(UE)、远程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终端、用户终端、订户单元等。无线通信装置102的实例包含无线路由器、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无线调制解调器、电子阅读器、平板计算机装置、游戏系统等。基站104可被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等。
无线通信装置102可包含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106和速度检测器108。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106可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发射话音或数据。
术语“错误复原”和“错误保护”在本文可以可互换地使用以指代将额外位添加到所发射数据以使发射对接收器处的错误不太敏感。错误复原的实例包含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用于将其与信道译码区分,即“基于源”指代与信道译码期间相比作为源译码的一部分执行的错误复原。
源译码涉及使用比原始表示少的位编码信息,而信道译码用于例如通过添加冗余数据控制不可靠或嘈杂通信信道上的数据发射中的错误。换句话说,源译码的目标是使服从对保真度的约束条件的源译码器的输出处的源的表示的位速率最小化。信道译码的目标是使信道可充分可靠地传达(其中可靠度可作为位错误概率测得)的信息比率最大化。
举例来说,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在高于物理层的层级处(例如,在声码器中)发生,而信道译码可在物理层上发生。此外,在一个配置中,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取决于源,而信道译码取决于信道估计值,即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基于正发射的信息的重要性或特性(以及其它因素)而应用。举例来说,可给予高能量或准/非静止话音片段比低能量或静止话音片段更多错误复原。此外,当前系统和方法可在不修改相关共同空中接口(CAI)标准的情况下实施。
速度检测器108可检测无线通信装置102相对于其环境的移动,例如呈速度指示的形式。此数据可由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106使用以将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源信号或经源译码信号。举例来说,在相对低速度(例如,0-10MPH)下,可基于速度指示不添加错误复原。在较高速度(例如,大于10MPH)下,可基于所述速度指示添加错误复原以减少包丢失和维持通话质量。此类型的基于先前源的错误复原可比信道译码更具响应性,因为其是基于本地测得的且可用的速度指示而非信道反馈(在信道译码的情况下)。此外,错误复原量可随着无线通信装置102的速度增加而增加,即针对不同速度应用不同量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在一个配置中,错误复原的量可从较低速度阈值(在其以下不应用错误复原)向较高速度阈值(在其以上应用最大量的错误复原)线性地增加。举例来说,如果10MPH是较低速度阈值且50MPH是较高速度阈值,那么无线通信装置102可在10MPH以下的速度下应用0错误复原,在50MPH以上应用最大错误复原,且在10与50MPH之间的速度下应用从0线性地增加到最大的错误复原量。或者,所应用的错误复原的增加可在较低速度阈值与较高速度阈值之间按指数规律增加。或者,错误复原可在0MPH处开始增加(线性地或按指数规律)直到较高速度阈值(例如,50MPH)。
在源译码和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之后(在一些配置中,源译码可指代两个操作),无线通信装置102可应用信道译码(例如,基于信道估计值),其后可将包发射到基站104。当前系统和方法可与任何合适的源编解码器和信道编解码器一起使用。举例来说,可使用以下源编解码器中的一或多者:增强型可变速率CODEC(EVRC)、EVRC宽带(EVRC-WB)、增强型可变速率编解码器B(EVRC-B)、EVRC窄带和宽带组合(EVRC-NW)、自适应多速率(AMR)、AMR宽带(AMR-WB)等。
图2为说明具有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应用于源信号218的声码器214的无线通信装置202的框图。源信号218可包含语音、音乐、视频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待发射的数据。在所说明的配置中,声码器214展示为包含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206,然而,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206可驻留在声码器214外部。声码器214可包含使用于表示声码器214的输出处的源信号218的位速率最小化的源译码器216,即源译码器216可使用比使用任何合适的源编解码器对源信号218的原始表示少的位来编码源信号218。换句话说,源译码信号219可具有比源信号218少的位。在一个配置中,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206可驻留在源译码器216中,即可作为源译码的一部分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
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206可随后基于来自速度检测器208的速度指示动态地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以产生复原信号221。此可包含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应用于源译码信号219或源信号218本身,即可在源译码之前、期间或之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速度检测器208可使用加速计210或GPS接收器212或两者确定速度指示。如先前论述,动态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比信道译码更具响应性,因为与可依赖于例如从信道反馈确定的信道估计值的信道译码相比,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依赖于本地确定且可用的速度指示。
在一个配置中,速度指示可仅在其相对恒定的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装置202可使用比较阈值和时间阈值来过滤外围速度指示,例如如果当前速度指示与时间阈值内接收的速度指示相差超过比较阈值,那么当前速度指示可不被视为有效且不可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如果当前速度指示与先前100ms内接收的先前速度指示相差超过10MPH,那么可忽略当前速度指示且不应用额外基于源的错误复原。
此外,还可基于正发射的信息的重要性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例如除速度指示之外还可使用源信号218的一或多个特性来应用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分类为活跃(例如,由话音活动检测器(VAD))的语音帧可被给予比分类为瞬时或非活跃的帧更多保护(即,更多冗余位)。类似地,瞬时语音帧可被给予比非活跃帧更多保护。
复原信号221可由信道译码器220进行信道译码以增加在使用任何合适的信道编解码器的发射期间的可靠度(例如,减小位错误概率)。信道译码可包含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添加冗余数据。举例来说,用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一些技术可用于信道译码中。在信道译码之后,发射器222可经由一或多个天线224发射经信道译码信号223。无线通信装置202可正使用例如VoLTE或VoIP等分组交换话音协议操作。
图3为说明用于基于速度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由无线通信装置202例如在固件中或声码器214中实施。无线通信装置202可检测302无线通信装置202的速度。此可包含使用加速计210或GPS接收器212。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基于所述速度应用304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如先前论述,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在高于物理层的层级处(例如,在声码器中)发生,而信道译码可在物理层上发生。通过使用速度指示,无线通信装置可能够在信道归因于移动性降级之前或大约相同时间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相比而言,信道译码可使用信道反馈来确定信道估计值。此可与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相比具有较小响应性,因为信道可能在无线通信装置202能够添加额外复原位时已经降级。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在上行链路上发送306所述信号。所发射的信号可使用例如VoLTE或VoIP等分组交换话音协议来发送。
图4为说明用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声码器414的一个配置的框图。声码器414可包含源译码器416和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406。源译码器416可编码源信号418以产生源译码信号419。源信号418可包含语音、音乐、视频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待发射的数据。在一个配置中,源译码器416可包含多个源编解码器426a-c,其各自以不同方式对源信号418进行译码。举例来说,第一源编解码器426a可为自适应多速率(AMR)编解码器,第二源编解码器426b可为AMR宽带(AMR-WB)编解码器,且第N源编解码器426c可为经扩展AMR-WB(AMR-WB+)编解码器。因此,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406可与许多不同类型的源编解码器426a-c兼容。
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406可例如从速度检测器208接收速度指示438。多个基于源的错误复原译码器430a-c中的一者可基于速度指示438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经源译码的源信号。举例来说,可当速度指示438相对高时应用较多保护(例如,发送较多冗余位)。或者,可当速度指示438相对低时应用极少保护或不应用保护。在一个配置中,可针对特定较低速度阈值(例如,10、12MPH)以下的速度指示438不应用错误保护,且可针对较高速度阈值(例如,40、50、60MPH)以上的速度指示438应用最大错误保护。或者,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406可驻留在源译码器416中,即可作为源译码的一部分添加基于源的错误复原。
在接收速度指示438后,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模块406可确定将应用的错误保护的量。此可包含使用速度查找表428,所述速度查找表428具有针对可能由速度指示438指示的每一速度或速度范围的对应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速度查找表428可指示对于小于10MPH的速度指示438,不应用错误复原;对于10MPH与20MPH之间的速度指示438,应用第一错误保护量;对于20MPH与30MPH之间的速度指示438,应用第二错误保护量等等。
此外,在一个配置中,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可取决于速度且取决于源,即可基于正发射的信息的重要性或特性以及无线通信装置202的速度438来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源信号418(或者经源译码的源信号)的特性可由源信号特性模块434确定。举例来说,可给予高能量话音片段比低能量话音片段更多错误复原。或者,可给予活跃语音片段比瞬时语音片段更多保护,可给予瞬时语音片段比非活跃片段更多保护。或者,特定多速率源编解码器426a-c使用的速率可用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可给予全速率包最大保护,可给予半速率包较少保护,且可给予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速率包更少或0保护。或者,可使用不同频带内的能量来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可给予通常在话音频谱中具有频带中高能量的话音片段比具有所述频带中低能量的话音片段更多保护。
在其中使用源信号418(或经源译码的源信号)的特性来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配置中,可使用特性查找表432,其具有针对可能由源信号特性模块434指示的每一值或值范围的对应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在较低特性阈值以下可应用极少错误保护或不应用错误保护,在较低特性阈值与较高特性阈值之间可以线性(或按指数规律)增加的方式应用错误保护,且在较高特性阈值以上可应用最大量的错误保护。在一个配置中,速度查找表428和特性查找表432可组合到单一查找表(未图示)中。举例来说,组合表可具有针对速度指示438与源信号特性的每一组合的对应的错误保护。
声码器414的输出(即,复原信号421)可由信道译码器420进行信道译码。信道译码器420可包含信道编解码器436a-c,其基于信道估计值在物理层上发送冗余位。可从信道反馈(例如,来自基站的信噪比)确定信道估计值。举例来说,当信道质量较差时信道编解码器436a-c中的一者可应用较多保护(例如,发送较多冗余位)。或者,当信道质量为高时可应用较少错误保护。经信道译码信号可以无线方式发射到基站。此可包含使用任何信道访问方法或发射协议、CDMA、TDMA、HSPA、CDMA2000、HSPA、VoIP、VoLTE等。
图5为说明用于基于无线通信装置202的速度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方法500可由无线通信装置202执行。无线通信装置202可接收502源信号且确定504使用哪一源编解码器。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使用选定编解码器对源信号218进行译码506a-c。举例来说,无线通信装置202可包含N个源编解码器,例如第一源编解码器426a可为自适应多速率(AMR)编解码器,第二源编解码器426b可为AMR宽带(AMR-WB)编解码器,且第N源编解码器426c可为EVRC-NW编解码器。或者,可使用任何数目或配置的合适的源编解码器426a-c。
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接收508速度指示。在一个配置中,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基于速度指示确定509应用多少错误复原。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确定510使用哪一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编解码器,且使用512a-c选定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编解码器将所确定的量的错误复原应用于源信号(或经源译码位)。
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例如基于信道反馈估计514信道质量。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确定516使用哪一信道编解码器且对信号进行译码518a-c,即将冗余位添加到所述信号。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发射520信道编解码器的输出。
图6为说明速度查找表628的图。速度查找表628可驻留在无线通信装置402中,且可使速度638或速度范围638与错误复原的量642相关联。举例来说,在10-20MPH之间,可使用错误复原量A 642。类似地,在20-30、30-40和40-50之间,可分别应用错误复原量B、C和D。此外,在10MPH以下和50MPH以上,可应用0错误保护和最大(E)量642错误保护。
图7为说明组合查找表700的框图。组合查找表700可用于基于速度738和信号特性746(或经源译码信号)动态地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举例来说,对于具有10MPH与30MPH之间的速度738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具有X与Y之间的值的信号特性746,所应用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量可为A。或者,对于具有30MPH与50MPH之间的速度738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具有X与Y之间的值的信号特性746,所应用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量可为B。或者,对于具有10MPH与30MPH之间的速度738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具有X与Y之间的值的信号特性746,所应用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量可为D。
因此,组合查找表可包含对应于速度738与信号特性746的组合的基于源的错误复原量。可使用任何合适的信号特性746,例如话音片段能量、频带内的话音片段能量、话音片段分类(活跃、瞬时、非活跃)、由源编解码器使用的片段速率(全、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另外,待应用的错误复原的“量”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指示,例如作为最大可能错误复原的百分比或根据预设水平。
图8为说明用于基于无线通信装置202的速度和源信号(或经源译码信号)的一或多个特性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方法800的流程图。方法800可由无线通信装置202实施。无线通信装置202可对源信号218进行源译码802以产生经源译码信号219。此可包含使用多个源编解码器中的一者来减少与原始表示相比源信号218中的位数目。或者,可仅存在借以对源信号218进行源译码的单一源编解码器。
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例如使用加速计210或GPS接收器202检测804无线通信装置202的速度。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检测806源信号218的特性。或者,可基于经源译码信号219确定所述特性。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特性将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808于经源译码信号(或源信号218本身)以产生复原信号221。复原信号221可比信道译码更具响应性,因为其至少部分依赖于速度指示而非信道反馈。
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基于所估计信道质量对复原信号进行信道译码810以产生经信道译码信号223。可基于来自基站的信道反馈(例如,所接收SNR值)估计信道质量。无线通信装置202还可在上行链路上发送812经信道译码信号223。此可包含使用任何信道访问方法或发射协议、CDMA、TDMA、HSPA、CDMA2000、HSPA、VoIP、VoLTE等。
图9说明可包含在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内的特定组件。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可为接入终端、移动台、用户设备(UE)、基站、接入点、广播发射器、节点B、演进节点B等(例如图1中所说明的无线通信装置102)。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包含处理器903。处理器903可为通用单一或多芯片微处理器(例如,ARM)、专用微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903可被称作中央处理单元(CPU)。尽管图9的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中仅展示单一处理器903,但在替代的配置中,可使用处理器的组合(例如,ARM与DSP)。
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还包含存储器905。存储器905可为任何能够存储电子信息的电子组件。存储器905可体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媒体、光学存储媒体、RAM中的快闪存储器装置、随处理器包含的板上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等,包含其组合。
数据907a和指令909a可存储于存储器905中。指令909a可由处理器903执行以实施本文中所揭示的方法。执行指令909a可涉及使用存储于存储器905中的数据907a。当处理器903执行指令909a时,指令909b的各个部分可加载到处理器903上,且数据907b的各段可加载到处理器903上。
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还可包含发射器911和接收器913以允许向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发射信号且从所述电子装置/无线装置接收信号。发射器911和接收器913可统称为收发器915。多个天线917a-b可电耦合到收发器915。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还可包含(未图示)多个发射器、多个接收器、多个收发器和/或额外天线。
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可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DSP)921。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还可包含通信接口923。通信接口923可允许用户与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交互。
电子装置/无线装置904的各种组件可通过一或多个总线耦合在一起,所述总线可包含功率总线、控制信号总线、状态信号总线、数据总线等。为清楚起见,各种总线在图9中说明为总线系统919。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包含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此类通信系统的实例包含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等。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是将整个系统带宽分割成多个正交副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副载波还可称为频调、频段(bin)等。在OFDM的情况下,每一副载波可独立地利用数据调制。SC-FDMA系统可利用交织FDMA(IFDMA)在分布在系统带宽上的副载波上发射,利用局部化FDMA(LFDMA)在邻近副载波的块上发射,或利用增强型FDMA(EFDMA)在邻近副载波的多个块上发射。一般来说,调制符号利用OFDM在频域中发送且利用SC-FDMA在时域中发送。
术语“确定”涵盖许多种类的动作,且因此“确定”可包含计算、估算、处理、导出、调查、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另一数据结构中查找)、查实等。并且,“确定”可包含接收(例如,接收信息)、存取(例如,在存储器中存取数据)等等。并且,“确定”可包含解析、选择、挑选、建立等等。
除非另外明确地指定,否则短语“基于”并不意味着“仅基于”。换句话说,短语“基于”描述“仅基于”和“至少基于”两者。
术语“处理器”应广义上解释为涵盖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器、微控制器、状态机等。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器”可指代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术语“处理器”可指代处理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术语“存储器”应广义上解释为涵盖能够存储电子信息的任何电子组件。术语“存储器”可指代各种类型的处理器可读媒体,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快闪存储器、磁性或光学数据存储装置、寄存器等。如果处理器可从存储器读取信息和/或写入信息到存储器,那么存储器被称为与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与处理器成一体式的存储器与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
术语“指令”和“代码”应广义上解释为包含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语句。举例来说,术语“指令”和“代码”可指代一或多个程序(program)、例程、子例程、函数、过程(procedure)等。“指令”和“代码”可包括单一计算机可读语句或许多计算机可读语句。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实施于由硬件执行的软件或固件中。所述功能可存储为计算机可读媒体上的一或多个指令。术语“计算机可读媒体”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指代可通过计算机或处理器存取的任何有形的存储媒体。借助于实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可用于携载或存储呈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
本文所揭示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个步骤或动作。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彼此互换。换句话说,除非正描述的方法的适当操作需要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修改特定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
另外,应了解,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适当装置(例如由图3、5和8所说明的)可由装置下载和/或以其它方式获得。举例来说,装置可耦合到服务器以促进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传递。或者,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可经由存储装置(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例如压缩光盘(CD)或软性磁盘等物理存储媒体,等等)提供,使得一装置可在将存储装置耦合或提供到所述装置后获得各种方法。
应理解,权利要求书不限于上文所说明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布置、操作和细节方面作出各种修改、改变和变更。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方法,其包括:
检测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
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以及
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信号的特性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为源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信号包括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者:数据包、语音信号、音乐信号和视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分组交换网络发送所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分组交换话音协议发送所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速度是基于加速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速度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包括应用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
10.一种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与所述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
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可执行以:
检测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
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以及
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应用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信号的特性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的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为源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源信号包括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者:数据包、语音信号、音乐信号和视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发送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经由分组交换网络发送所述信号的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发送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使用分组交换话音协议发送所述信号的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检测所述速度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基于加速计数据检测所述速度的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检测所述速度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检测所述速度的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可执行以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指令包括可执行以应用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的指令: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
19.一种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应用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信号的特性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为源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源信号包括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者:数据包、语音信号、音乐信号和视频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装置包括用于应用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
24.一种用于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上具有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包括:
用于致使无线通信装置检测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的代码;
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基于所述速度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一信号的代码;以及
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信号的代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应用的代码包括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基于所述速度和所述信号的特性将基于源的错误复原动态地应用于所述信号的代码。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信号为源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源信号包括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者:数据包、语音信号、音乐信号和视频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应用基于源的错误复原的代码包括用于致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应用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者的代码:帧重复、块译码、卷积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涡轮译码、理德-所罗门译码、Golay译码、BCH译码、多维奇偶校验译码、汉明译码和循环冗余检查CRC译码。
CN201480006301.3A 2013-02-19 2014-02-12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媒体 Active CN104969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70,687 US9602973B2 (en) 2013-02-19 2013-02-19 Applying error resiliency based on speed
US13/770,687 2013-02-19
PCT/US2014/015960 WO2014130314A1 (en) 2013-02-19 2014-02-12 Applying error resiliency based on spee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494A true CN104969494A (zh) 2015-10-07
CN104969494B CN104969494B (zh) 2018-08-28

Family

ID=5023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301.3A Active CN104969494B (zh) 2013-02-19 2014-02-12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媒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02973B2 (zh)
EP (1) EP2959618B1 (zh)
JP (1) JP6345704B2 (zh)
KR (1) KR101797835B1 (zh)
CN (1) CN104969494B (zh)
WO (1) WO201413031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37694A1 (en) * 2006-06-19 2009-03-18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scheduling method
CN101675706A (zh) * 2007-12-12 2010-03-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收发系统、终端、中继设备以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2035635A (zh) * 2009-10-08 2011-04-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
US20110111781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high-mobil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516524A (ja) * 1998-01-21 2001-09-25 ノキア テレコミュニカシオンス オサケ ユキチュア セルラー方式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コーディング
JP2002009734A (ja) 2000-06-27 2002-01-11 Denso Corp Ofdm方式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7313087B2 (en) * 2003-06-20 2007-12-25 Ericsson Ab Distribu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EP1738195A1 (en) 2004-04-22 2007-01-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tactless reader/writer
US7840220B1 (en) 2004-09-09 2010-11-23 Rockwell Collins, Inc. Variable ra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position location information
US7753756B2 (en) 2004-10-07 2010-07-13 Mt Remote Systems, Llc Radio controlled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te location motion emulation and mimicry
US7460869B2 (en) 2005-03-14 2008-12-02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handover measurement interval
ATE397330T1 (de) 2006-02-20 2008-06-15 Alcatel Lucent Kompensationsregelung des dopplereffektes zur funkübertragung
JP2008092421A (ja) * 2006-10-04 2008-04-17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通信品質制御方法、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通信品質制御方式
US8050289B1 (en) * 2008-02-01 2011-11-01 Zenverge, Inc. Media transmission using aggregated bandwidth of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8787153B2 (en) * 2008-02-10 2014-07-22 Cisco Technology, In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ased data recovery with path diversity
JP2008295070A (ja) * 2008-07-03 2008-12-04 Ntt Docomo Inc 適応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QoS制御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106156B (zh) * 2008-07-26 2013-06-19 汤姆逊许可证公司 使用可分级视频编码(svc)的用于快速信道改变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打包方法
US8335970B2 (en) * 2009-09-28 2012-12-18 Broadcom Corporation Encoder/decoder with unfolding error correction
US8908819B2 (en) * 2010-07-28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tracking in an in-band mod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37694A1 (en) * 2006-06-19 2009-03-18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scheduling method
CN101675706A (zh) * 2007-12-12 2010-03-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收发系统、终端、中继设备以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2035635A (zh) * 2009-10-08 2011-04-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
US20110111781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high-mobil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97835B1 (ko) 2017-11-15
WO2014130314A1 (en) 2014-08-28
US9602973B2 (en) 2017-03-21
JP6345704B2 (ja) 2018-06-20
US20140233404A1 (en) 2014-08-21
EP2959618B1 (en) 2019-03-20
KR20150119387A (ko) 2015-10-23
CN104969494B (zh) 2018-08-28
JP2016513409A (ja) 2016-05-12
EP2959618A1 (en)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4133B2 (en) Reducing control channel overhead using polar codes
KR102360303B1 (ko) 코드 블록 그룹 기반 5 세대(5g) 또는 다른 차세대 시스템들을 위한 적응형 2-스테이지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구조
US10637504B2 (en) Encoding data with polar codes for control channels
US10389487B2 (en) Adaptiv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20200145136A1 (en) Adaptive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ncoding
WO2015062107A1 (zh) 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设备、无线通信装置
CN108631792B (zh)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US11108506B2 (en) Indicating retransmitted codeblock groups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5401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error correction through cooperative peer-to-peer repair
US10805045B2 (en) Polar code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polar code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444984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18157717A1 (zh) 一种极化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9120373B (zh)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9539309A (ja) 不連続伝送(dtx)検出を使用するブラインド・トランスポート・フォーマット検出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969494A (zh) 基于速度应用错误复原
US11316539B2 (en) Performance of a data channel using polar cod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